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1、2、了解掌握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二、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由新疆的特产和民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12——14页的内容,黑字部分细读,红字部分快读,六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以下思考题:
1、谁能把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说明一下呢?
3、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4、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6、第12页“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点拨,检测。
(五)巩固与练习。
1、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应该识记的基本史实;没理解的内容举手提问)。
2、完成《同步训练》上的本课练习。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同学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新疆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好地方和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2)使同学们知道新疆的绿洲地区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的情况。
(3)让学生们了解新疆著名的瓜果和著名的天山牧场及新疆地区特有的牲畜。
教学重点:新疆沙漠和绿洲的形成及沙漠中的矿产和绿洲中的农业。天山牧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
教学难点:天山牧场的垂直放牧情况。
教法设计:小组合作式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新疆好的歌曲,搜集整理有关新疆的资料。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新疆好》。
问: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那里的什么情况吗?
——(这首歌唱的是新疆地区;我知道新疆有哈密瓜、葡萄等)。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新疆的情况。
2、新课部分。
出示[情景1]:
(新疆是我国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这里是非常干燥的气候。)。
板书:气候干燥少雨。
现在,我们了解一下我国新疆的具体情况。
出示[情景2]:
新疆的地形非常有特点,我们常说的“三山夹两盆”。
水在这里成了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没水的地方就形成了沙漠。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板书:无水--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现在我们不仅能进去,而且还开发了这里的石油。
(板书:石油丰富)——学生补充资料。
这里有水的地方就形成了富饶的绿洲,新疆各族人民就生活在绿洲之中。
(板书:有水--绿洲)。
当地人民就在绿洲上建立自己的家园,进行生产活动。这里盛产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
(板书:盛产水稻、小麦、棉花)。
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回答(这里有许多高山,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就顺山坡流下来,形成了绿洲。)——学生补充资料。
小结:现在人们还用水渠把山上的雪水引下来进行农田的灌溉,使得这里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绿洲是新疆生机盎然的地方,古代的连通外面的“丝绸之路”,现代的“新欧亚大陆桥”都是建立在绿洲之上的。
(板书:交通便利)。
第二课时:
导入:新疆被称为“瓜果之乡”,今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新疆地区著名的瓜果。
出示[情景3]:
你知道这的瓜果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瓜果很甜)。
小结:这和这里昼夜温差大,瓜果便于贮存糖份是分不开的。
新疆的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是人民在庆祝自己节日的欢乐情景。
出示[情景4]:
新疆还是我国的畜牧基地之一,这里的草原是典型的山地草原。人们放牧也顺应着自然的特殊性。
同学们了解一下天山牧场。
(板书:天山牧场)。
出示[情景5]:
问:同学们知道这里有什么牲畜吗?
——学生回答(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板书: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老师补充资料:人们在放牧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变换山地草原的位置。其方法是春天把牲畜往高处赶,随气温的变化从低向高,到了秋季开始向低的地方移动,冬天来的避风的山脚下。这种放牧的方式我们称为垂直放牧。
3、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同学们说一说今天你知道了沙漠和绿洲是怎样形成的?你对这里的什么最感兴趣。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4、课堂活动:品尝新疆的瓜果。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注意点儿的儿化音,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确,不添字,不漏字。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投影机反馈。
四、学习新课。
1、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观看动画,想:课文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生答:大雨点和小雨点。师相机板书)。
2、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问:你有没有哪个词语不明白?
引导理解数不清除了雨点外,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飘落实物演示飘落。
仿照例子说说从出来句型。
从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相机板书)。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大雨点要去无花无草的地方,说明大雨点怎样?(善良,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事物)。
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地方起了这些变化吗?
(因为雨水给植物补充了水分)。
指导朗读。
五、齐读全文。
六、学唱《小雨沙沙》。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五
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
2、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3、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4、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峰巅(dian)砭骨(bian)崔巍(wei)。
滞留(zhi)窒息(zhi)匍匐(pufu)缭绕(liao)。
履践(lv)养精蓄锐(xu)尖锥(zhui)迸发(beng)。
2、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二、结合自己的了解及相关材料说说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和海拔高度,抓住关键词,梳理登山过程,概括要点。(完成下表)。
时间登山经过(地点、人物)。
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
五个多小时后。
三名队员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匍匐前进。
夜色朦胧,星斗闪闪登上峰顶,完成从北坡攀登的创举。
3、登山运动员有着怎样一种精神?
4、根据要点复述课文内容。
四、研读课文,学习精神。
2、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3、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或片段进行朗读。(要求:能体现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能体现出登山员的英雄气概)。
五、赏读课文,学习写法。
1、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
六、拓展延伸。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资源共享。
1、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意义: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2、写作背景。
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3、作者介绍。
4、认识登山英雄。
屈银华、贡布、王富洲、刘连满(从左到右的顺序)。
5、登山过程。
6、人物评价--刘连满。
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刘连满以主力队员身份参加了这一次攀登活动。他一直走在队伍前边,负责侦察修路。队伍通过北坳“冰胡同”时,他将一个个队员从下方拉了上去,表现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最后,他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突击顶峰的活动。突击队伍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指挥,决定由王富洲担任组长第一代理人,刘连满为第二代理人。
刘连满甘当“人梯”的事迹传遍了世界,老人家当年舍己为人、九死一生的经历令他成为了中国登山界的一面旗帜。刘连满也因此获得了整整一大口袋的各类荣誉证书和奖章。其中,由贺龙元帅签发的登上慕斯塔格山峰的奖章、证书以及中国体育最高荣誉奖章一直是刘连满最心爱的东西。
更值得刘连满自豪的是,他的“人梯精神”不断地感染了几代人,至今他还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导师。
7、体裁。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一、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二、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细节描写,还往往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三、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六
活动目标:
1、在引导下能将音乐的感受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愿意用动作、符号记录等多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2、能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磁带;小鸭头饰;蓝色皱纹纸;彩色笔;图画纸;图谱等。
经验准备:带孩子们到公园亲眼看一看小鸭子;播放反映小鸭子生活的vcd,让孩子们注意看并模仿小鸭嬉戏、奔跑、摇摆走、游水等动作;讲述关于小鸭子的有趣故事,介绍小鸭子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奥尔夫音乐游戏:木头人(通过游戏增强孩子们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2、音乐欣赏《小鸭的舞》由于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此次活动选定以给主题的方式进行欣赏。
(1)第一遍欣赏。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鸭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这遍欣赏主要是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一个总体的感受,初步建立生活经验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2)第二遍欣赏。“我们再听一遍,听一听这些可爱的小鸭子在干什么呢?”(这遍欣赏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有音乐形象的前提下,充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由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
(3)当孩子们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来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因为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不同,如果让他们同用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孩子会感到受限制甚至是一种负担,抹杀了孩子欣赏的兴趣)。简单列举三种方式:
做一做:引导孩子想象,并表现出小鸭子的各种动作,如游水、嬉戏或舞蹈。
画一画:引导幼儿用各种符号来记录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要求孩子记录的符号有多美观、多精确,只要他们听出了乐曲旋律、节奏的变化,并知道可以用不同符号表现就可以了)。
(4)再次欣赏。出示音乐图谱,伴随音乐,讲解图谱,以形象的视觉刺激,帮助幼儿较准确地感受乐曲每一句所表现的内容。同时,间接地向孩子们介绍图谱记录与表现的方法。
3、音乐游戏:寻宝,请你快快蹲下来(通过游戏练习孩子们听辨旋律变化的能力)。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引导幼儿能将音乐的感受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愿意用动作、语言、符号记录等多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且能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由于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活动中以给定幼儿半开放的主题方式进行欣赏,即从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到多种形式地表现音乐,教师没有给幼儿任何统一的要求,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体验着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优势:1、在欣赏的过程中,给定幼儿半开放的主题,提出发散性问题“你听到小鸭子在干什么?”既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同时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当孩子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后,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音乐感受,而不是做整齐划一的要求,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促使幼儿的`个性发展。3、通过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肢体语言等多通道参与活动。特别是运用图谱的演示,帮助幼儿进一步准确地理解、感受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姿态动作,体验童话世界的美好意境,是幼儿最大的乐趣,教师选择生动具体、形象单一的乐曲《小鸭的舞》给中班幼儿欣赏,符合幼儿的兴趣与能力发展水平。教师注重幼儿音乐经验的积累,使幼儿对小鸭子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并能自由模仿小鸭子的各种动作姿态及叫声,这对幼儿顺利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中小鸭子的可爱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之初,教师巧妙地运用提问的方法,激发幼儿积极思考,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生活经验,任意想象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行走、追逐游戏、戏水欢叫的场景,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力。让幼儿说出音乐的形象,其困难程度大大超过了用动作表现音乐,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及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和创设多种活动方式,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以不同的活动方式(表演或绘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的积极发展。
反复多次听赏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音乐记忆力,伴随听赏次数的增加,教师层层递进地提出新的要求,最终顺利实现活动目标。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七
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无疑是有益的。另外,团队的合作精神、对科学与理性的尊重、对类似行为进行的反向解读,对多元思考的鼓励,都可进行教学解读。
设计a的处理较常规,抓住内容把握、精神把握、景色描写等三个教学要点,倾向于指导学生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重点章节中去作把握。设计b则意在将我们的阅读视线指向一个不太被人关注的群体,关注探险活动中的王连满之类的人物的故事,与《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进行比较阅读,体味探险活动中团结协作、为集体而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这也是决定探险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学生体会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a】。
课前准备:
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
2、查找关于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活动的有关资料。
3、阅读郭超人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4、查阅湖北卫视《往事》栏目关于登顶珠峰的节目资料,特别是关于王连满的部分(教师可以提供“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文字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入: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可出示相关图片)。
一、整体阅读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参考概括: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2、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
(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
(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片段品读体味。
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要求:能体现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可参照上述二、2的问题),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能做到详略兼顾。
2、5分钟反复默读体会你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3、默读写王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明确: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4、文章最后以“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接着补充出来。(教师提示:可着重写出登顶成功后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三、景色描写赏读。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教师提示:本文的写景,一类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队员的精神;另一类是写景色的美丽,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调节阅读的情绪。)。
2、找出《伟大的悲剧》中你欣赏的景物描写,小组交流,进一步品味它的作用。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段,力图体现人物的情感。
三、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能把握感人的细节与人物。
2、选取典型人物(中途退出的人物王连满),进行比较阅读,感受探险活动中蕴涵的可贵精神。
教学步骤:
导入:横亘我国和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成为众多探险活动家征服的目标。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打破了珠峰不可征服的神话。让我们随着冲顶队员一起来体验那伟大的时刻。
一、整体阅读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感人的情节和感人的人物,完成:
1、文章所写的登顶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你划分并归纳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2、三名队员最后能够登顶成功,从文章看来,你觉得靠的是什么?(明确:靠的是顽强坚韧的意志,为国勇于拼搏献身的精神,舍己为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3、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成功登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明确:用人梯的方法帮助队员登上第二台阶;为保集体登顶成功,主动放弃登顶;宁可牺牲也要留下氧气给下撤的队友。王连满为全队成功登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揣摩人物。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王连满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请找出二文中写二人的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讨论,交流:
1、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教师提示:原因分析――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允许继续行进,不是因为个人的荣辱的原因,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存亡和荣誉考虑而作出的决定。)。
2、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教师提示:总的是一样的,即不拖累和影响整个集体的行动,主动牺牲自己。不一样的具体的想法,可大胆揣测,合符情理即可。)。
3、奥茨留给队友最后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王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77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教师提示:言之成理即可。)。
4、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教师提示:这不是逃避的行为,这是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他们没有站在荣誉的光环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这反映了探险活动中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为了集体而团结协作、甘于牺牲的精神,许多探险活动的成功,正是有这样无数的幕后英雄的无私奉献,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同样得益于此。)。
三、为败者讴歌。
1、在你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失败的英雄或幕后英雄的故事?相互交流,谈一谈。
2、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现在你对这些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请你结合一些事例,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字数不限。(可课外完成)。
【资料平台】。
1、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50年,人类与珠峰激情碰撞:永远不言征服》等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报道资料。
3、李钟琴《莫名其妙的“挑战”》。
新疆的歌教案第二课时篇八
一.活动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验,在乐曲的间奏部分创编动作,并根据乐句进行表演。
2.情绪愉悦地进行甩葱舞的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律动《甩葱舞》、音乐《甩葱歌》。
2.自制的葱人手一份。
3.位置成散点式圆形。
三.活动过程:
1.引入。
师:从前有一位葱老大,他是葱家族里最大的。他特别喜欢带着一群葱小弟散步,他每天走一走呀,扭一扭,走一走呀,扭一扭。这些葱小弟呀特别崇拜葱大哥,很喜唬仿葱大哥的动作。他们看见葱大哥做什么了,他们就做什么。每天散好步了,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2.律动:甩葱舞。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和音乐故事是怎么样的?(教师边听音乐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做动作)。
(2)教师解释动作。师:葱大哥带的葱小弟太多了,所以要走走停停,看看葱小弟在不在。不然葱小弟要走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走走走走停。
再来一次。
(4)离开椅子做律动。
师:接下来葱大哥要带这些葱小弟去草原上散步,草原上有许多动物,我们要轻轻的走,不然呀会被动物发现吃掉的。(先让幼儿走一走再开始律动)。
(5)请另一个教师做葱大哥做动作。
师:你们有没有看到葱大哥做了什么动作?请葱大哥来做一做。刚刚葱大哥做了什么动作?在葱家族里有一个现象就是葱小弟先看葱大哥做一遍,然后再学他。我们不是同时做的,有人先,有人后,这叫轮流。
(6)不听音乐轮流做动作。请一幼儿来跟老师一起做葱大哥。
(7)请一幼儿做葱大哥,跟着音乐做律动。
3.与幼儿讨论创编动作。
师:总是刷牙没劲,那除了把他当成牙刷,还能把他当什么?
(1)师:谁也来做个动作让我们学学?(一幼儿做动作,余幼儿学)(教师唱歌谱)。
(2)师:你做什么动作?我们跟着音乐轮流着做和学。(教师唱歌谱)。
(3)师:你准备给我们带来什么动作?试一试。(播放间奏音乐)。
4.游戏:甩葱舞。
(1)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开始吧!(完整地游戏)。
(2)师:当葱大哥在做动作的时候,葱小弟做什么呢?
(3)师:其实哦,每次我们做完就会停下来,停下来再邀请,现在我们编变一变这样就可以不停的玩下去。我们中间的葱大哥像个指南针,最后定位在哪,就说明那个人就是下一个葱大哥哦!我们来试试。(连续两遍)。
(4)师:葱大哥的动作可以是自己想的,也可以是借鉴别人的,都是不错的方法哦。
(5)师:这样的游戏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挑战哦,我们再来一次。(连续二遍)。
(6)师:我们现在去外面的草地上散散步吧!一起走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7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