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寒露的由来?(通用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0 15:01:59
最新寒露的由来?(通用四篇)
时间:2023-03-30 15:01:59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的由来?篇一

>寒露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寒露有吃大闸蟹的习俗,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大闸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说的是寒露节气后大闸蟹雌蟹卵满、黄膏丰腴,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就是大闸蟹公蟹了。

2、菊花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寒露节气与重阳节靠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不少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虽然后来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也还是有不少家庭在传承着。

3、花糕

寒露节气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所以有寒露节气吃花糕的传统。原料:制作花糕的原料分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

4、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寒露的由来?篇二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属于秋季。寒露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时节的由来及禁忌大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

寒露之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寒露之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寒露之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寒露之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寒露之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寒露之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寒露之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寒露之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1、螃蟹

寒露有吃大闸蟹的习俗,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大闸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说的是寒露节气后大闸蟹雌蟹卵满、黄膏丰腴,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就是大闸蟹公蟹了。

2、菊花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寒露节气与重阳节靠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不少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虽然后来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也还是有不少家庭在传承着。

3、花糕

寒露节气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所以有寒露节气吃花糕的传统。原料:制作花糕的原料分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

4、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1.寒露忌刮风和霜冻。

寒露时节,对于农作物来说最忌刮风。寒露刮风,地里的庄稼会遭殃。根据其天气特点,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种是干冷型寒露风,以晴冷、干燥为特点,日平均气温比较低。白天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而夜间气温低,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相对湿度小。低温干燥会影响晚稻正常抽穗、扬花、灌浆,形成空壳粒,降低结实率,甚至出现“包颈穗”等现象,稻谷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是湿冷型寒露风,以低温阴雨、少日照为特点。连日的低温阴雨和光照不足,使晚稻生长受阻、颖壳闭合、花药不能开裂、无法授粉,不利于晚稻的光合作用,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形成空秕粒。民间有谚语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形象地指出了寒露风的较大危害。有的地区寒露时忌霜冻,“寒露有霜,晚谷受伤”,即下霜会冻伤晚秋即将收割的稻谷。

总之,寒露时节刮风和霜冻都会造成稻谷减产。因此,寒露时节,要做好刮风和霜冻的防御措施。

2.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白露、寒露时节,民间常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在提醒人们白露、寒露时节,天气变凉,要注意添衣了,不要像夏天那样随意穿衣了,否则将会患病的。

1.藕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2.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3.蜜桃

寒 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 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另外没有 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4.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5.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6.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1、足部保暖

常言"寒露脚不露",寒气是从足部升起的,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人们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做能够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适时添衣

在寒露的时候,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这个时候气温会逐渐降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会有明显的降低,此时大家要及时加衣,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预防感冒的效果。多穿衣服是简单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保暖方式。

3、多喝热水

人们要常喝热水,特别是在寒露的时候,此时天气非常干燥,大家可以通过为身体喝热水补充需要的水分。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淡盐水,这样能去起到非常好的清理肠道的效果,喝水还可以排除自身体内的毒素,能够有效的改善秋燥的问题。

4、规律睡眠

寒露节气已经逐步步入冬天,早晚温差比较大,白昼时间也会缩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成一个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千万不要长期熬夜,寒露节气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自身出现内分泌失调问题的几率,还可能导致自身出现阳气不足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自身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后果非常严重。

5、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6、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7、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寒露时节的由来及禁忌大全相关文章:

2022年寒露的民间风俗与由来介绍

2021寒露节气的由来及养生习俗有哪些

2021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4节气寒露的来历及含义2021

2021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2021二十四节气寒露的来历及传统食物

寒露节气历史由来2021大全

2022寒露时节的由来及养生知识

2021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农事活动

2021二十四节气霜降的习俗及注意事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element("script"); = "http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mentsbytagname("script")[0]; before(hm, s); })();

寒露的由来?篇三

>寒露养生吃什么

1.寒露忌刮风和霜冻。

寒露时节,对于农作物来说最忌刮风。寒露刮风,地里的庄稼会遭殃。根据其天气特点,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种是干冷型寒露风,以晴冷、干燥为特点,日平均气温比较低。白天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而夜间气温低,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相对湿度小。低温干燥会影响晚稻正常抽穗、扬花、灌浆,形成空壳粒,降低结实率,甚至出现“包颈穗”等现象,稻谷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是湿冷型寒露风,以低温阴雨、少日照为特点。连日的低温阴雨和光照不足,使晚稻生长受阻、颖壳闭合、花药不能开裂、无法授粉,不利于晚稻的光合作用,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形成空秕粒。民间有谚语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形象地指出了寒露风的较大危害。有的地区寒露时忌霜冻,“寒露有霜,晚谷受伤”,即下霜会冻伤晚秋即将收割的稻谷。

总之,寒露时节刮风和霜冻都会造成稻谷减产。因此,寒露时节,要做好刮风和霜冻的防御措施。

2.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白露、寒露时节,民间常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在提醒人们白露、寒露时节,天气变凉,要注意添衣了,不要像夏天那样随意穿衣了,否则将会患病的。

寒露的由来?篇五

>寒露节气有哪些禁忌

寒露之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寒露之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寒露之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寒露之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寒露之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寒露之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寒露之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寒露之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921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