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武汉戏曲剧院篇一
通过现场走访,询问群众意见,随机电话回访,满意度回执表采集等方式开展了满意度指标测评,群众综合满意度达到90%。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戏曲公益性演出(戏曲进乡村)在我市实施较好,绩效目标没有偏离。但在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备设施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不高、质量不优,与当地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各乡镇、村、社区文体设备设施管理不够,没有及时维修维护和更换。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在本行业、本系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会议上公布、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9日
武汉戏曲剧院篇二
陕西的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诗经大雅卷阿》中云:“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恺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诗中提到的“卷阿”,正是现在周公庙所在地的古称。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朝的开国元勋,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摄政7年后还政周成王,开创了分封制度,制礼做乐,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基础。孔子将其思想进一步人伦化、世俗化,形成传承数千年的儒学思想,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文化传统。
一、乐楼
乐楼坐南面北,与南面的山门和北面的周公殿一同耸立于南端建筑群中心纵轴线上,穿过它便是主庙区,由于是中院的门户,因此也被成为中楼。是周公庙主体建筑之一。周公庙乐楼创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为纪念周公制礼作乐而建,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因故坍塌而拆除,到嘉靖三十八年时重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4年)再次重修。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后乐楼经过多次的补修和维修得以成为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楼建筑。周公庙乐楼的整体为过间式戏楼建筑,戏台下可以通过行人。屋顶为五架梁式,外观(南面)呈歇山顶建筑,使乐楼看上去像一个面阔五间前带廊的整体建筑,漏极屋顶全为绿色琉璃彩瓦、筒瓦扣缝,正脊中间施一黄绿色琉璃宝瓶,两端施正吻。正中檐门额上悬“飘风自南”四个黑底镏金楷书字横匾,楹联板对上书:制大礼作大乐并戡大乱大德大名垂宇宙,训多士诰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艺昭日月。
“飘风自南”,此四字为清时庙王村文人学士王麟所书而楹联则是由毗邻周公庙东,陵头村,清光绪壬午科举人冯拱辰所撰。乐楼内观(北面)为硬山顶样式,檐角上翘,垂脊雕龙,岔脊前端施仙人。檐椽下的斗栱昂口均为三踩斗栱,昂头呈马蹄状,柱头斗栱耍头雕龙头,补间斗栱耍头雕象头。雀替雕刻凤凰,工艺精美复杂。戏台为一面观式,面阔米,进深米,戏台两侧建有耳房,面阔米,成回廊结构。台中有相隔雕花隔扇将戏台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台供奏乐演戏。隔扇上方正中有“肃雍和鸣”四字,语出《诗经周颂有瞽》。左右有演员出退场两门,门上分别写有“出云”,“入霭”。戏台两侧墙上有两幅壁画,描画了周代宫廷宗庙乐舞的真实场面。
二、西戏楼
西戏楼又称西舍戏楼在周公庙山门和乐楼之间主干道的西侧。此戏楼据考建于创建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直至解放初期,戏台还在被经常使用。此戏楼面阔10米,进深9米,为硬山建筑。由于此戏楼现被用为仓库,用围墙包住,台基被填平,因此无法看到内观,因此无法进一步考察,但从檐部斗栱,可以看到与乐楼几乎是相同的,还带有已经不太明显的彩绘。
三、东戏楼
东戏楼曾经存在,但在战争年代被军校拆除,后建于1947年左右,也叫东舍戏楼。由于年代较晚,已不再考察范围。但由于此戏楼布局以及梁架结构与西戏楼相同,而未经改造,因此可与西戏楼作比照研究。距今已有1380多年历史的周公庙,古树参天,很多古柏已有千年历史,正是见证了周公庙无数的春夏秋冬。
院内之害至今保存完好的唐宣宗钦赐的“润德泉”和唐汉白玉石雕“玄武像”也印证了周公庙的历史。其中,唐《润德泉记》碑立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高236厘米,宽78厘米,厚23厘米,须弥座,有收分,现置于周公庙润德泉北平台上。碑阳顺次刻有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状、中书门下签呈、唐宣宗李忱答诏、崔珙答谢表四文之全部,完整地记录了唐代的公文报批程序,是研究唐代公文制度的一个实证。此碑为周公庙现存最早的石碑,清人金石著作中多已著录。《石墨镌华》载“:文词婉至,有盛世风。书亦遒健有法。且其叙例,大似汉人碑例,而逊其古质耳。如此等碑,宋以后恐不易得也。”《金石史》云“:笔气萧散,有褚河南意。后书年月及衔,复似柳,如出两手。”为标准的唐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专家们还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王季”“、文王”等周王称谓,还有“毕公”、“叔郑”、“周公”、“召公”等重要历史人物以及数字卦辞等内容。其中“王季”是首次发现,“王季”为文王的父亲季历,对进一步完善西周诸王年表有重要意义。
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需要切实的保护。这次在周公庙中的考察发现:比起其他地区将戏台一拆殆尽,周公庙的三座戏台能够在这片景区保留了下来,实属不易,但还是可以看出,周公庙对于戏曲文物的保护还是不够重视的,资料的收藏也不够完善,虽然乐楼作为周公庙的一处景点被重新修葺,但并没有原封不动的保持戏楼原始的建筑风格,应该说还是应旅游的需要有相应改动,也没有更多珍贵的戏曲文物和史料保留。工作人员介绍此为元代戏台,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足见对于戏曲文物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古老戏台急文物的调查研究还应有深远系统地发展,才能使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的以继承和发扬。
武汉戏曲剧院篇三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积极发挥所学专长搞好我团剧装工作,长
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结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
学习上刻苦认真,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本人从小受到学校师长和
按照团领导安排,我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团的剧装管理和剧装设计工作,搞好相关服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多年来,自己能够积极团自行组织的理论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阅读了有关剧装管理方面的书籍,如剧剧装管理、传统剧装设计等书籍。 在工作中还坚持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戏曲剧院篇四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武汉戏曲剧院篇五
为加快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_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发〔2015〕27号)、《_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_陕西省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陕发〔2016〕25号)、陕西省《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11号)和《陕西省“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全面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形成具有扶风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政府购买公益性演出服务范围,结合学校教育实际,选择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组织联系市、县(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进学校演出,组织戏曲专家到学校普及戏曲知识。
(二)梯次有序推进,选择戏曲文化较为普及、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区和乡镇学校开展工作,在总结试点做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分类分级实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欣赏特点水平,精心筛选剧种和剧目,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兴趣引导。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培育中小学生戏曲素养,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五)严格质量把关。精心选择或创编一批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戏曲剧目进校园演出。
三、目标任务
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各镇(街)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范围涉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思路,力争3年内基本实现全县中小有条件的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职责分工
宣传部门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宣传报道工作,各级文化教育部门要相互配合,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县文广局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做好演出院团的资格认证、拟定剧目清单、审查剧目内容、安排演出场次,做好演出保障。县教育部门制定本部门具体方案,负责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配合县文化部门(演出团体)具体实施“戏曲进校园”工作。制定活动日程安排,做好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工作,把“戏曲进校园”列为学校综合考评内容组织编写培训课件,做好由省上组织编写的戏曲教材征订,支持做好学校戏曲教育的师资培训。各级财政和文化部门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政府购买公益性演出服务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益尝试,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重大意义,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强化举措,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武汉戏曲剧院篇六
在即将结束的一年里,在剧团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顺利完成了剧团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下面就将我一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学习理论提高政治思想素养。
一年来我始终把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列主义、_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注重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与文艺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提高自身修养。
二、不断学习,力争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体会都可融洽人际关系。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
四、有付出就会有成绩。
1、今年是县60周年大庆之年,遵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由歌舞团担任60周年县庆专场演出,整台晚会得到了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演出,在晚会当中演唱了钱团长作词,马德明作曲的《阿米噶卓》以及六人组合唱《白牦牛的故乡》。
2、后半年,歌舞团又新作了几首反映华锐大地的歌曲,由钱团长作词作曲的《美丽的华锐喜姆》旋律优美,歌词动人,我也很庆幸演唱了这首歌曲,虽然还没达到最美,但是我也从中慢慢发掘了自己真正的声音,同时也有助于我更好的去处理新歌曲,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五、一点建议。
对于声乐歌手来说,除了去模仿歌手演唱之外,还要尝试演唱新作品,以便真正发现属于自己的声音,这样会更有助于找出自己声音的缺陷之处,努力克服,才能唱出自己最美的歌声。
武汉戏曲剧院篇七
一、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戏曲艺术票房急剧下降,戏曲剧团经营困难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戏曲艺术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商品属性,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情况最直接地表现出戏曲事业发展的繁荣程度。但在这些年,戏曲演出出现萎缩、票房不景气,几十年前剧场观众趋之若鹜、场场爆满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甚至出现过演出现场的在场观众还不及戏曲演职人员多的尴尬局面。这种形势在全国都普遍存在,随之带来的是戏曲演出剧团经济状况日益拮据。这不仅影响到演职人员的收入情况,挫伤了他们继续投身从事艺术精品的生产,而且制约了剧目的创新与编排。经济上的困境,使不少剧团面临倒闭。推动戏曲发展的载体受到打击,要想戏曲继续发展壮大,困难可想而知。
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观众的审美要求与戏曲舞台现状的矛盾是票房下降的症结所在。
1、戏曲剧目娱乐化功能日益削弱,雅俗文野产生冲突
2、戏曲脱离人们的审美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
戏曲创作的最初来源是源于民间,深深扎根于乡间土壤的。戏曲的题材,是需要民间艺术的不断滋养。现在的戏曲人物性格复杂,思想内容深奥、晦涩难懂,剧情上脱离群众感兴趣的人和事,语言上失去质朴、自然、通俗的特色,这是很难被人们所接受的。他们更喜欢故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大悲大喜的传统剧和反映农村现实和农民疾苦、内容新颖、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需求还体现在戏曲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上更加灵活,突破“程式化”的束缚,这些都对戏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关注戏曲的观众基础不雄厚,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逐渐出现断层
如今戏曲遭遇到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在城市,很多人没有欣赏戏曲的习惯,而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学戏,即使存在观众人们也很少找到看戏的渠道。另外,比起现在一些影视、艺术学校报名的火爆,地方戏曲之类的传统文化精粹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在职演员又存在老龄化问题,专业戏曲人才青黄不接,是摆在戏曲发展道路上一个严峻的挑战。
出现这种局面,一个原因就是戏剧团本身状况不佳,很多演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把握,他们要么转行,要么消极对待自己的事业,这反过来又不利于剧团发展,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当代戏曲教育的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二、对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的几点思考
武汉戏曲剧院篇八
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自己在近年来由李焕递老师帮助搜集了很多出手戏的武打集锦刻录成光盘保留,也想带动团里的其他师兄弟打好出手。使我们的出手戏的水平得到一个整体的提高。为扩大我们武戏研究室的知名度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在院期间还由孙明凯老师引见,跟丑行名家:孙老乙老师学习《玉堂春》---《嫖院》之“沈雁林”。并在经过老师的同意下,自己在被害那场戏中加了吊毛,使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更为突出。扩大了演出效果,也深得孙老师喜爱。
自己在武戏方面也有很大的追求,力争使自己做一名文武兼备的演员。在团里的武戏中有很多的武打技巧及单对开打,如:雁荡山的贺兵,需要抄跤的技巧和藤牌枪的单对开打。《铁公鸡》双枪对三节棍,都是真家伙,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危险,更是马虎不得。在《嘉兴府》中扮演的“大马块”是需要更多的扑虎、跄背、棒子、过人克子、僵尸等摔打技巧。作为武花脸开蒙的我在这些技巧上可以完全胜任这个角色。因为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赴香港近10场的连续演出中从不删减任何摔打技巧,为香港的观众展示了京剧武戏的独特魅力。
2 / 3
我来说也是可以轻松的完成。唯独在全剧结束的那个具有挑战性的窜椅子的动作真是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前面的开打下来气还没有喘匀就要上了,而且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窜的力量大了不行,容易给身体的某些部位造成伤害,小了又容易上不去摔下来。而且由于剧场的不同在助跑上还有许多步伐的变化。多场的演出中在这个动作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一条腿上去一条腿被别住的时候,有腿磕在椅子上的时候,更有没上去直接卡在台阶上的时候。到现在我是越看椅子越高、越看越眼晕、越想越害怕。要向领导提出换人的申请吗?这活换谁也会有压力,在说自己既然当初应了这活就要把它来好。一名合格的演员就要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舞台环境,去克服各种难度的舞台技巧,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瞬间那些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得到和追求的。
3 / 3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5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