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6:03:17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13篇)
时间:2023-04-01 16:03:17     小编:admin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一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典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心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对两任太守皆因关心国事而贬谪滁州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靡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辈景仰不已。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专门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东坡手书,欧文苏字,相得益彰。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附近建了一座冯公祠。

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为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自在(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同为难得的古代文化瑰宝。

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泉水从墙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肠九转。传说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二

冯公祠的楹联是: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醉翁操》,又称《醉翁吟》、《太守操》,琴曲名。这里有个小故事,说是醉翁亭建成后,即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光,当时太常博士沈遵也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并创作了此曲,欧阳修亲为配词。数年之后两人故地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奏《醉翁吟》,日出方止。

宝宋斋再西就是意在亭,一看这名就知道它是取自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句意而来的,这里也有一副楹联:酒冽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饮着用让泉酿制的醇酒,边欣赏琅琊美景,确乎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出意在亭向西拾级而上,有一方池跃入眼帘,池中的石礅上有亭耸然而立,这便是影香亭,亭上一联极为恰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一副摘句联。联出自宋·林逋(967-1028年)《梅花》诗中的两句,上句写梅的姿态。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加上傍以清浅的水边,相映成趣,就更显得其清新婀娜。下句写梅的清香。香气飘浮于幽暗之中,沁人心脾,月光之下,倍加醉人。古今多少诗评家都认为写梅到此可谓绝笔。

在影香亭与古梅亭之间是一株据说为欧阳修亲手栽种的古梅。古人为赏梅在古梅北建有一亭,称古梅亭,说是在亭子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到古梅的各种姿态,尤其是到了冬季,雪映梅花,疏影寒淡,梅花凌寒而放的品格尽显。有联为证:寒流疏影;翠积清香。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

相传此梅系欧阳修所手植,世称“欧梅”。原梅早已枯死,此株为明人所补植。古梅高7米,离地面六七十厘米便开始分成四枝。四枝干粗70多厘米,苍颜多瘢。虽经几百年风霜雨雪,仍然枝茁叶茂,清香不绝。这株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名曰“杏梅”。古梅北有古梅亭,南面有影香亭,建于一方池上,原名见梅亭,后来有人在壁上题了“寒流疏影”、“翠积清香”两块碑刻,遂改为今名。春天,“野芳发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荫”;秋天,天高云淡,“风霜高洁”;冬季赏溪中石景“水落石出”,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三

在我闲暇时翻阅课外书,知道宋代欧阳修这么一个人物,写有传世之作《醉翁亭记》,我虽没曾读过,但也给我留下深刻记忆,使我对琅琊山醉翁亭充满了神秘向往之情。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没有什么课外课,老爸决定带我们到滁州琅琊山一游。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西南郊,城山相连,离市区不远。而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山水秀美的地级城市。它距合肥市120公里,距南京才59公里,我们是全家自驾游。为避免长江大桥的拥堵,老爸带我走了一趟万里长江第一隧道,8点半钟才出门到滁州市也就10时。经当地人热情指点,自驾车可直接开进山门到景区,很容易也很快地找到了琅琊山风景区。

琅琊墨苑是进入琅琊山胜境的第一个风景区。园林似飞檐翘角,白壁漏窗,方砖青瓦,料想景色不错。但因下午四点还有一节辅导课,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没进去,此游的主要目标也是为醉翁亭而来。我们做着观光车直奔山顶古琅琊寺。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寺内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雕梁画栋,十分壮观。藏经楼则居高临下建在寺院的最高处。大雄宝殿旁是玉皇殿,是座无梁殿。上大雄宝殿或玉皇殿,均需通过高高的石阶而上,很壮观。寺内还有不少自然名胜,如归云洞、雪鸿洞、石上松等,各具特色。如是一一细看,得化很长时间。

我们随之往下走来到醉翁亭,醉翁亭布局紧凑,建筑别致,亭台小巧,风格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不大,却有九处风格各异的景致,如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称“醉翁九景”。游览醉翁亭的游客最多,熙熙攘攘,很热闹。我们在此拍了不少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意在亭很别致,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意。出意在亭,沿石阶而上,是影香亭。有百年古梅,傲立在影香亭与古梅亭之间。游人在此可赏梅闻香。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潺潺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亭中有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为“欧文苏字”。

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为“玄帝宫”。我们登台环视,只见群山青翠,林涛阵阵,犹如置身画中。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眼青山秀水,感其言简朴而意境深远。

但我们只游到琅琊寺为止,没有再上南天门,好多景点我们照例是走马看花,以“到过、看过、知道了”为原则,粗粗一游,只求大概,不求深意。

一点多了,我也有些累了,肚子自然也叫了。我们来到市区宋城美食街,痛痛快快美餐一番。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四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记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庆历年间,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赠。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宋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风底。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动,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如今,此处千载胜境,更加壮观诱人。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五

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

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

导游阿姨告泝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六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记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 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 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醉 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 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 赠。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 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 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宋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风底。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动,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如今,此处千载胜境,更加壮观诱人。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七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凉亭。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环山的亭园却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神态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二贤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典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心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对两任太守皆因关心国事而贬谪滁州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靡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辈景仰不已。

宝宋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专门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东坡手书,欧文苏字,相得益彰。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附近建了一座冯公祠。

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0xx年),是明人为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自在(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同为难得的古代文化瑰宝。

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泉水从墙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肠九转。传说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八

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

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

导游阿姨告溯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九

山环滁州以竞秀态,琅琊深秀渐闻水声,一片碧波环绕的醉翁亭已化作乐趣的统一,已留下雨打风吹的痕迹,深深地刻下了当年醉翁的足迹。

与民同乐,乐在山水,领会在心。山水相映之美,将绿水与青山环绕。树的绿是没有边缘的,仿佛在向四周扩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绿的气息。水的秀不在于是怎样清澈,而是倒映着天空与山的影子,这绿色与蓝色调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酿泉水在山间倾泻,弥漫着酒香的诗情在酿泉水中流淌,与水一道迎面倾泻而来。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弥漫。

与民同乐,乐在宴酣,畅爽在酒。在溪水中捕鱼,用泉水酿酒,这是生活中最真、最醇、最清新的滋味。野味山珍,杂乱摆开,美酒前陈,游戏欢乐,没有拘束,撇开身份,这就是太守的酒宴。没有名贵的酒菜,没有拘束人的礼节,有的仅仅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一片热闹轻松的气氛。于是,连滁州的人民都这样轻松地生活,快乐地游玩,酒气弥漫了整座城市。

与民同乐,乐在其乐,以人为乐。朝暮变换之美,树林禽鸟和鸣,在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与游人共同欢乐。人民因视与太守同游为荣幸而快乐,而太守却以人乐而乐,将醉与乐统一,从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华,于是便练就了醉翁与民同乐的旷达。

四季更迭,朝暮变换,伴随着日升日落,云归云散;花开花落,水落石出,无穷尽的变化,变化着的角度,一同演绎着无穷的乐趣,将山水之秀丽发挥到极致。

三乐归一,便是与民同乐。

乐到极致,终归还与山水。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十

山环滁州以竞秀态,琅琊深秀渐闻水声,一片碧波环绕的醉翁亭已化作乐趣的统一,已留下雨打风吹的痕迹,深深地刻下了当年醉翁的足迹。

与民同乐,乐在山水,领会在心。山水相映之美,将绿水与青山环绕。树的绿是没有边缘的,仿佛在向四周扩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绿的气息。水的秀不在于是怎样清澈,而是倒映着天空与山的影子,这绿色与蓝色调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酿泉水在山间倾泻,弥漫着酒香的诗情在酿泉水中流淌,与水一道迎面倾泻而来。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弥漫。

与民同乐,乐在宴酣,畅爽在酒。在溪水中捕鱼,用泉水酿酒,这是生活中最真、最醇、最清新的滋味。野味山珍,杂乱摆开,美酒前陈,游戏欢乐,没有拘束,撇开身份,这就是太守的酒宴。没有名贵的酒菜,没有拘束人的礼节,有的仅仅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一片热闹轻松的气氛。于是,连滁州的人民都这样轻松地生活,快乐地游玩,酒气弥漫了整座城市。

与民同乐,乐在其乐,以人为乐。朝暮变换之美,树林禽鸟和鸣,在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与游人共同欢乐。人民因视与太守同游为荣幸而快乐,而太守却以人乐而乐,将醉与乐统一,从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华,于是便练就了醉翁与民同乐的旷达。

四季更迭,朝暮变换,伴随着日升日落,云归云散;花开花落,水落石出,无穷尽的变化,变化着的角度,一同演绎着无穷的乐趣,将山水之秀丽发挥到极致。

三乐归一,便是与民同乐。

乐到极致,终归还与山水。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十一

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

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

导游阿姨告溯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十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本次的地陪导游小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负责你们为期一周的景点讲解、食宿安排等工作。希望以我的专业服务,能让大家:吃得好,休息得好,玩得好,快快乐乐地赏山玩水。

咱们中国有四大名楼。大家有谁知道都是哪四大名楼?从建造的时间先后看,有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420xx年)、浙江绍兴的兰亭(始建于公元353年,毁于战火。现在的亭子是1548年重建的)、北京的陶然亭(1695年)、湖南长沙的爱晚亭(1792年)。

那么请大家说一说,四大名楼都和哪些名人有关?有谁知道?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写了《醉翁亭记》;大书法家王羲之,书写了《兰亭集序》;陶然亭是清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北京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取自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爱晚亭则是取自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面就是我们此次赏玩的景点之一——醉翁亭。1420xx年,38岁的欧阳修和当时的宋仁宗,搞不好关系,被贬为滁州作知州,就是现在的市长。欧阳修和琅琊山里的智仙和尚,平时很谈得来。智仙和尚还专门建造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歇脚用。欧阳修任太守期间,经常与客人一道来这里饮酒设宴,不醉不归。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命名并撰写了《醉翁亭记》。而醉翁亭也因为此文而闻名遐迩。

环绕着滁州,四周全是高山,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我们现在大概上了六七里,前面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看前面两峰之间飞泻而下的水流就是酿泉。

前面山路崎岖,请游客朋友们注意脚下。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小心迈步。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紧靠着峻峭的山壁,小巧而独特。那,就是著名的醉翁亭。

大家有谁知道,在《醉翁亭记》中家户喻晓、最脍炙人口的句子是什么?大家和我一起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我们面前的这座亭子就是醉翁亭。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20xx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中国名亭(一)》中。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

这棵白梅花,相传是欧阳修当年亲手栽培的。树龄已过千年,算是一棵梅树老寿星啦。

大家看,这个醉翁亭子,全是用木头精雕而成。这把太守坐过的椅子,已经用了好多年了,至今完好如新。

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触摸这木椅,体味一下当年太守赏尽美景、开怀而饮那一刻的惬意吧。

激情地背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óu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今天的景点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我宣布: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拿出手机、相机,尽情地拍照吧。时间是半个小时。恳请大家两人一组,不要走散。17:00准时在千年梅树下集合。

醉翁亭的导游词100字 醉翁亭的导游词300字篇十三

清晨走在琅玡山蜿蜒的小路上,与孤独为伴,欣赏着道路两旁的美景。突然峰回路转,那如同瀑布从天际向下倾泻时发出的撼天阵地的响声传入耳中,瞬间孤独化为乌有,仿佛身体以置于瀑布之中,全身被水的精灵包围了一般……

加快了脚步,寻水声。可谁知,水却在“百里之外”,走得越快,心中那激动的情绪也就越加猛烈。终于在一片森林的尽头,从岩石间找到了它——酿泉。

置身于水边,不仅有吞吐长江的气势,也有“叮叮咚咚”如同少女抚琴一般温柔与调皮。寻声向上望去,在岩石顶上,一个亭子翼然立在上面。仿佛一只仙鹤,在闭幕展翅一动不动在欣赏着脱俗的天籁之声;又如同一只白鹭,停下翅膀在这里小憩与景色浑然一体。趁着绿色的背景,醉翁亭红色的柱子与顶,仿佛花一般点缀在其中。绿中有红,绿中带白……既有色彩上的层次感而又不显得单调。而在晨雾的衬托下醉翁亭更显得清新、脱俗。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渐渐的,雾散去了,花儿也醒来了,吐露着芳香。刹那间,醉翁亭笼罩在一片幽香之中……

几声鸟鸣划破天空,与水声相呼应。人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醉翁亭,喧闹声打破了林子中的安静。溪水继续奔腾不息,伴随着人们的嬉笑声,越发快乐与轻松,而醉翁亭也仿佛醒了过来调皮的好象小麻雀一般,淘气、开心地望着远处。大自然与人是那样的和谐……

夕阳照在山上,溪水声也渐渐小了,也累了……人们渐渐离去。山上一切都被金色包围着吸水也变为了深的橘红色,轻缓而优雅的弹奏着摇篮曲,鸟儿也时不时低语几句。山顶上,醉翁亭像个刚入睡的孩子……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19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