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浔导游图(汇总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6:03:59
最新南浔导游图(汇总五篇)
时间:2023-04-01 16:03:59     小编:admin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南浔导游图篇一

创建美丽城市最主要的就是生态文明了。说到生态文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浙江因水而名,可是所谓的“五水共治”是什么呢?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

“五水共治”的意思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

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有了“五水共治”,人们都开始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河边也围起了栏杆防洪水,河里的垃圾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清理、打捞。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再加上我们省推行“五水共治”。小区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两个垃圾桶,用上了抽水马桶。__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说过了生态文明,现在来说说礼貌吧!礼貌是做人的基本,所以我们要有礼貌、懂礼仪。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基本礼仪: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说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见到认识的人要问好等等。

为了南浔未来会更加美丽,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大家做起!一起来珍惜这美好的现在。

南浔导游图篇二

好了各位,想必大家的手机肯定都纷纷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欢迎短信“诗画江南——浙江,欢迎您”,那么过了太湖服务区,现在我们就算正式进入浙江省了。对于浙江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里自古就是繁华之地,而繁华之中首推杭,嘉,湖,及杭州,嘉兴和湖州。我们今天将要前往参观的古镇南浔就是隶属于浙江省的湖州市。大家都知道我们江苏省的无锡市被称为太湖明珠,南浔正好与我们无锡市隔太湖相望,镇区离太湖只有九公里。南浔在南宋初年叫做浔溪,因为它建在一条名叫浔溪的小河边上,可以说是因河而得名。后来,浔溪南面的人开始经营生丝生意,个个都发家治富了。于是就开始建造很多房子,一时间浔溪南岸商铺作坊林立,于是更名为南林。到了南宋淳佑年间正式建制时,就从浔溪、南林这两个名中各取一个,把镇名定为南浔,并一直沿用至今。南浔距今已经有75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_年全国最佳魅力名镇。从明朝万历到民国初年,是南浔古镇最为繁荣的时期。从南宋开始南浔就有了“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明朝以后,南浔产的“缉里丝”由于丝质优良,缫丝工艺先进而名扬天下。连杭州,嘉兴,湖州,苏州等地产的生丝都要冠上缉里之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缉里丝除了畅销江南大地以外,已经通过宁波,广州,外销日本及欧美。鸦片战争过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蚕丝对外贸易激增。1847年,上海出口的生丝中,缉里丝竟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三。到了清末民初,江南民间曾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南浔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南浔人的辛勤劳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南浔生丝大户。所以今天我们到南浔除了看水乡以外最大的看点就是,看看这些晚清富族的生活。比如四象之首刘庸的小莲庄,其孙刘承干创建的嘉业藏书楼,四象之一张石铭建造的懿德堂,刘庸第三子刘梯青的刘氏梯号,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故居以及古刹广惠宫。

听到这里可能我们有些朋友就要问了,为什么要把有钱人称为象,牛,金狗这些动物呢,是如何划分的?其实这些只是南浔人对当地大户的一种代称,多为泛指。有这么一种说法,资产过千万两白银的称为象,过百万的称为牛,其他在五十万两左右的就叫做金狗。说完了这四象八牛,就的说说古镇南浔有别于其他水乡的最大特点。刚才我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南浔丝商主要进行对外贸易,处在事业的最鼎盛时期。有钱人通常是最有能力赶时髦的,洋务运动把晚清的流行趋势带向了全盘西化。一时间,西方建筑、西餐、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一大批的洋玩意就在丝商的贸易中不断的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当中。南浔可以说就是当时全盘西化的典范。嘉业藏书楼、小莲庄中的小姐楼、刘氏梯号中的红房子、张石铭故居中的豪华舞厅、进口的刻花水晶玻璃、进口的吊灯等等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西化痕迹。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对南浔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北京人说“光说不练是嘴把势”,一会咱们到了南浔就请大家跟着小王一起好好的游览一下南浔。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正式到了南浔古镇,等师傅把车子停稳了,大家就下车跟我一起进景区游览。

嘉业藏书楼

嘉业藏书楼是我们近代最为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因为末代皇帝溥仪曾题赠“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和赏赐“抗心希古”的匾额,所以楼主刘承干就以此作为楼名,称为嘉业藏书楼。嘉业楼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_年),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才宣告落成,前后历时达22年。嘉业楼整体设计为园林式布局,占地二十多亩,分为前园后楼。楼主刘承干是四象之首刘庸的嫡长孙,因为他的伯父刘安澜没有儿子,他就被过继给了刘安澜。等到刘庸死后刘承干以“承重孙”的身份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刘氏家业。他本人一生酷爱藏书,辛亥革命以后社会动荡,很多贵族遗老纷纷家族败落靠卖家里的藏书度日,刘承干在这一时期收购了大量的宝贵书籍,总数达六十万卷,并用白银三十万两建造了这座藏书楼来保护这些古书籍。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嘉业藏书楼的整体建筑,整座书楼呈一个巨大的“口”形,砖木结构,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中间的这个大大天井足有三百多平方米,这在一般的江南院落当中是很少见的。所以我想考考大家,这么大的天井它的作用是什么?对了,这位朋友反应很快嘛,呵呵。就是用来晒书的。大家再看面向我们的所有库房,它们的窗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有的窗户都是落地的长窗,窗户上的木雕全是“嘉业藏书楼”几个篆。这种理念绝对不亚于咱们当今最流行的企业文化,现在的好多企业在生产主打产品的同时还会制造一些用于宣传的小物件,比如大家吃完麦当劳、肯德基得到的围巾、玩具、和台历等等。可见咱们这个南浔商人绝对是当时流行趋势的引领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南京威尼斯水城的广告词“我不要紧跟时尚,我要潮流追我”,相比之下人家刘承干的魄力绝对不比关芝林来得差咯。呵呵。好了咱们继续参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间底楼的正厅被称为“嘉业厅”,上面悬挂的就是溥仪亲赐的“钦若嘉业”九龙金匾,顶上的这两盏吊灯是从法国进口的,这在当时可是绝对的奢侈品。里面的这组清式家具全部由名贵的红梨木做成,是目前南浔镇上保存最完好的一组。看完了正厅大家再来看看天井里的“秘密机关”。大家来看看正对着我们的这几根白色的柱子,看看能不能发现里面的玄机。这几根柱子可就厉害咯。可以说是一柱多用,大家仔细看看上面屋檐,所有的雨水都会顺着柱子里面的管道流到地下,同时柱子又起到了装饰美化和分担屋顶压力的作用。

上面都说的是藏书楼的外部,现在咱们再来看看藏书楼里面的精华所在。我们刚刚说了嘉业楼最鼎盛时期有藏书六十万卷,但是到了民国后期由于刘家家道中落,大量的珍贵古书籍被变卖,抗战前,其中的一些宋刊本、明手抄本、手稿书陆续售出,抗战以后,又将其中一千三百多种的明刊本、三十多种手抄本卖给重庆中央图书馆。解放后,刘承干先生由于无力再经营藏书楼的事业毅然将嘉业楼的全部房产和藏书捐献给了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嘉业楼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除了楼主自己的悉心经营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解放前夕和_当中,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批示要保护好嘉业藏书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藏书楼当中的一些样品,那些作为镇馆之宝的宋代刊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早已散落。这也警示了我们这些华夏儿女落后就要挨打。

大家请随我一起往外走,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嘉业楼的第二个部分——园林。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塘叫做莲花池。周围有我们江南人比较熟悉的太湖石,太湖石产自太湖周边的山下,它分为干石和水石两种。干石是石灰石在酸性土壤的长期侵蚀下形成的,而水石是水下的石灰石在湖水的不断冲刷下形成的,所谓的水滴石穿也就是这个原理。但是现在太湖石的开采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市面上销售的一些太湖石多半是人工用枪打孔制成的,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用太湖石来装点院落时就要当心咯。说到太湖石大家多半会联想到咱们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以及南京玄武湖的观音石。不过我们眼前就有一块可以跟上面三块名石媲美的太湖石,被誉为“南浔三大奇石”之首,石面有一小孔,人吹之,其声似虎啸,固名为“虎啸石”。(可以现场表演一下,如果你的肺荷量比较大的话)它原为清朝学者阮元的故物,后来被刘承干以五百银圆的价格购得,置于藏书楼的花园当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嘉业楼四周是没有围墙的,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外围的河道,使得四周的景色与嘉业藏书楼看起来浑然一体。这个设计正好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可见当时楼主在书楼的设计上可谓是意识超前咯。

小莲庄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也是至今镇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之一。它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庸的私家花园。小莲庄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刘庸和其次子刘锦藻共同规划和修建,最后由刘承干于1924年建成。前后历时四十年。小莲庄占地二十七亩,因为仰慕元代书法家赵孟釜所以借用其建造的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

小莲庄群体建筑由园林和刘氏家庙等几个部分组成,园林分为外园和内园两个部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先参观一下小莲庄中的建筑部分。大家现在看到得是小莲庄中的碑廊,里面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名家书法石刻和题跋。其中最为著名是北刘庸“宰相刘罗锅”所书的《颜平原刘太守序》,为行书体。清朝南北两位著名的刘庸走到了一起,也算是一件历史上的趣事。碑刻长廊旁边的这座四面厅,叫做“净香诗窟”,又名“升斗厅”,其建筑结构堪称中国一绝,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大家就请进入厅内一探究竟。大家可以抬头向上看,有没有看到顶上有一个倒扣的斗?不用说另外一边肯定是倒扣的升,这就是升斗厅得名的由来,相传,当年园主特别喜欢结识有才之人并且也特别的会识人,每每有文人来园内做客,酒过三巡以后园主就会把他自己认为学识渊博的人请到斗厅内品茶作诗,比喻这些人才高八斗,而次之的只能在升厅里面喝茶了。

喝完茶,大家跟我一起再去看看小莲庄的另一个建筑杰作,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西式建筑叫做“东升阁”,俗称“小姐楼”,可以称得上是中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典范。是园子当中的制高点,登高可俯瞰小莲庄全景又可以东观日出,是刘家休闲避暑的地方。在古代大家闺秀是不能与外人接触的,刘家的女眷们来游园子时都只能在这里赏景休息,所以称为“小姐楼”。

大家再随我来看看园子中的两件最大的宝物,皇帝御赐的牌坊。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刘氏家庙,在庙门前矗立着两座相对的牌坊,一座是“乐善好施”牌坊,另一座是贞节牌坊,均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刘家待人处世善用孔孟的“中庸之道”,四川、安徽等地闹饥荒时,他们曾出钱资助。在南浔本地也经常接济贫苦百姓。因此博得“乐善好施”的美名。经当时的巡抚祈奏皇上恩准,建造了这座集善的牌坊,另外一座是由于刘庸的大儿子刘安澜二十九岁就死了,而他的夫人刘邱氏(一品夫人)等三位女人克守妇道,守节不嫁,故在此建造了一座贞节牌坊。

牌坊上的石刻以“状元及第”、“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传统戏曲为题材,配上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的瑞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大家来猜猜牌坊中间的这两块大石头是做什么用的。恩,听到了不少答案,但是正确的答案是“下马石”顾名思义是古代人下马用的。大家再看看家庙门口的这两尊石狮子,母狮子面目慈祥,怀抱一头小狮子,雄狮子面目严峻,暗喻刘家的家训——“慈母严父”。

参观完了刘氏家庙,我们再来看看“菽频奖学金‘成就展览馆。菽频奖学金的创始人顾乾麟先生是“南浔四象”之一的顾家后裔。菽频是顾乾麟父亲的名,菽频奖学金是我国设奖历史最长的、获奖学生最多的奖学金。民国十五年,顾乾

麟先生十七岁时,他的父亲患了肾炎,无奈其父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与世长辞。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谆谆告诫:“一个人不能没有钱,不过钱要赚的正大,用的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之于社会的,必须还之与社会。”

1939年,时任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事业兴旺,资产逐渐增加。他常常联想起父亲的遗训,决定创办一项奖学金,用于资助那些贫苦学生。大家可以自由进去参观一下,我在门口等大家。然后集中我们再前往下面一个景点游览。

刚才在介绍小莲庄时候,我说了小莲庄的群体建筑由家庙和园林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参观完了家庙现在就去欣赏一下它的园林。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小莲庄的外园叫做“鱼径池”池中种植荷花的历史已经有两百多年。现在我们所走的桥大家知道叫做什么桥吗?这叫作五曲桥。在古代九是最大,只有皇家和寺庙才能建九曲桥,而刘庸官居一品光禄大夫所以只能建五曲桥。大家可以在这边拍照留恋。然后我们会带大家去看小莲庄里面的第三块牌坊和内园。柳堤前面的这座砖坊就是小莲庄牌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牌坊,洋为中用也不失为一种创举。穿过小莲庄砖坊我们就来到了内园,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边上遍植青松和枫树,据说这个内园的场景是仿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山行》里面的意境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整个园林当中景色最绝佳的地方。

好了各位,咱们小莲庄就算参观完了,大家先在园子里拍拍照,我们十分钟过后在门口集合,继续前往下个景点。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刘庸的三儿子刘梯青的居所。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个部分组成。最有特点的北部的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风格的建筑。徽派的马头墙和石库门里面却有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券顶,南浔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气度可见一斑。最近炒的比较热的两部电视剧《新上海滩》、《金粉世家》都曾在这里取过景。可见这里也是一个让会联想到爱情的地方,大家不妨寻着这种感觉进去一看究竟。这里小王就不给大家多讲什么了,氛围是需要大家自己来营造的。呵呵。我会在门口等大家。

广惠宫

南浔的广惠宫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但是观里除了供奉着道教的黄大仙以外还有一座观音殿,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还有道观正中建有一坛,居说是仿北京天坛,人站在八卦的正中间,然后说话会听到很多回音,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呵呵,小王要在这里要买个关子,让大家带着这两个疑问到观中从现场讲解员那里寻找答案。大家拍完照就请站好队,我们跟着现场的景点讲解员一起进到观中去。大家参观完了,就顺着观前的广惠桥走到对岸,小王会在对岸的紫竹林饭店等大家的。

张石铭故居

张石铭故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古民宅,号称“江南第一宅”。原名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张均衡在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整座建筑以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相结合,风格独特,富丽典雅。张均衡,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清朝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他不仅继承了祖业经营生丝、盐业,还在上海经营房地产、钱庄、股票、和公债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业家。他一生不仅懂得经商,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生平爱好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故取石铭。他与国画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毛福庵等人交往甚厚,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保留有他书写的对联。

整座宅子坐南朝北有别与中国传统的建制,正大厅腰门的门额上有“竹苞松茂”为吴昌硕所书,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而松树更一种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此处吴昌硕题上这四个可以说是寓意深远的。进入第一进院落,各种厅、堂、楼、阁多达数百间,用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虽然这些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式风格但是在室内装潢方面却采用了花格门窗、彩色玻璃和法国地砖这些洋玩意。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从欧洲进口的,工艺非常的精湛。可见当时张氏家族生活的奢华。

二进院正面大厅,面阔三间,叫做“懿德堂”,张石铭早年丧父,由母亲操持家业,因此他对母亲十分的孝敬,宅子建好以后取名“懿德堂”,以颂扬母亲一生的功德。堂匾是由甲午状元南通张謇所写的。大厅是专供喜庆丧事等重大活动使用的,大家请跟我一起顺着左侧的腰门进入第三进院落,大厅后面的堂楼叫做女厅,是女主人接待客人专用之地。三进院为内厅,两侧的窗棂上镶嵌有石刻的彩色芭蕉叶,形态逼真,雕工精良,因此称为“芭蕉厅”。在厅前的天井中,有一块形似展翅雏鹰的假山石,名叫“鹰石”(产自广东英德,是南浔三大奇石之一),至今保存完好,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南浔三大奇石中的两块,一块是位于嘉业藏书楼花园中的“虎啸石”;一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鹰石”大概我们朋友又要追问了,那第三块在什么地方呢?第三块在张石铭的另一处宅子——适园,当中。叫做“美人照镜石”。日军占领南浔以后适园遭到了大规模的损毁,现在早已当然无存了。只剩下一块“美人照镜石”和一座长生塔。如果咱们朋友有兴趣和这位照镜美人认识一下,可以在等会的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前往参观,但是在参观的同时一定铭记日军对我们所犯下的罪行,毕竟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建设未来。

四进院落是西式洋楼和西洋舞厅。楼内及大厅的装饰、建筑材料大多数是从法国进口的,虽然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但是洋房中的彩色瓷画、瓷板依然光洁如新。只有房前这两棵两百多岁的广玉兰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历史积淀。

五进院是后花园,大家可以在这里拍个照留个影,缓和一下心境把自己从历史记忆中拉出来。现在是下午1:50分,我们下午三点在车上集合,希望大家不要迟到。南浔的张静江故居因为离的比较远而且是80年代重新复建的所以就没有太多的可看性。如果有朋友有兴趣可以在门口做船或者人力车去参观一下。南浔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南浔导游图篇三

“这儿真美”的大奖要给谁呢?“这儿真美”的大奖当然要给南浔啦!

春天,古镇上的房子被柔柔的太阳晒得舒服极了。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所有的绿色都在颤动,都在泛着晶莹的绿光。小草探出头来,春姑娘抱住花枝软软摇啊摇,摇的花苞含笑绽开。

夏天,房子被热浪包裹着想:怎么这么热呀!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人们热的汗流浃背,但是鱼跃荷开,水面菱角荷花相映成趣。中午,太阳如同在天空上熊熊燃烧的火焰。有三三两两的乌蓬船停在岸边,几位老爷爷坐在船头,用扇子扇啊扇啊,好像能扇走夏天的炎热似的。

秋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层林尽染,都变成黄色的了。道路两旁的树叶变黄了,秋风吹过,一片片树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翩翩起舞,有的落在湖面上,有的停留在道路两旁……

冬天,下起雪时,雪花纷纷起舞,像精灵一样。太阳如同月亮一般苍白无力。柔柔的西风,带着一股清凉,吹到了我的面前,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寒意。每当下起雪来,每个人都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外面白茫茫一片,树啊,房子啊,都穿上一件白色的“棉袄”,果然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就是我的故乡---美丽的大南浔!

南浔导游图篇四

好了各位,想必大家的手机肯定都纷纷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欢迎短信“诗画江南——浙江,欢迎您”,那么过了太湖服务区,现在我们就算正式进入浙江省了。对于浙江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里自古就是繁华之地,而繁华之中首推杭,嘉,湖,及杭州,嘉兴和湖州。我们今天将要前往参观的古镇南浔就是隶属于浙江省的湖州市。大家都知道我们江苏省的无锡市被称为太湖明珠,南浔正好与我们无锡市隔太湖相望,镇区离太湖只有九公里。南浔在南宋初年叫做浔溪,因为它建在一条名叫浔溪的小河边上,可以说是因河而得名。后来,浔溪南面的人开始经营生丝生意,个个都发家治富了。于是就开始建造很多房子,一时间浔溪南岸商铺作坊林立,于是更名为南林。到了南宋淳佑年间正式建制时,就从浔溪、南林这两个名中各取一个,把镇名定为南浔,并一直沿用至今。南浔距今已经有75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_年全国最佳魅力名镇。从明朝万历到民国初年,是南浔古镇最为繁荣的时期。从南宋开始南浔就有了“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明朝以后,南浔产的“缉里丝”由于丝质优良,缫丝工艺先进而名扬天下。连杭州,嘉兴,湖州,苏州等地产的生丝都要冠上缉里之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缉里丝除了畅销江南大地以外,已经通过宁波,广州,外销日本及欧美。鸦片战争过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蚕丝对外贸易激增。1847年,上海出口的生丝中,缉里丝竟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三。到了清末民初,江南民间曾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南浔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南浔人的辛勤劳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南浔生丝大户。所以今天我们到南浔除了看水乡以外最大的看点就是,看看这些晚清富族的生活。比如四象之首刘庸的小莲庄,其孙刘承干创建的嘉业藏书楼,四象之一张石铭建造的懿德堂,刘庸第三子刘梯青的刘氏梯号,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故居以及古刹广惠宫。

听到这里可能我们有些朋友就要问了,为什么要把有钱人称为象,牛,金狗这些动物呢,是如何划分的?其实这些只是南浔人对当地大户的一种代称,多为泛指。有这么一种说法,资产过千万两白银的称为象,过百万的称为牛,其他在五十万两左右的就叫做金狗。说完了这四象八牛,就的说说古镇南浔有别于其他水乡的最大特点。刚才我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南浔丝商主要进行对外贸易,处在事业的最鼎盛时期。有钱人通常是最有能力赶时髦的,洋务运动把晚清的流行趋势带向了全盘西化。一时间,西方建筑、西餐、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一大批的洋玩意就在丝商的贸易中不断的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当中。南浔可以说就是当时全盘西化的典范。嘉业藏书楼、小莲庄中的小姐楼、刘氏梯号中的红房子、张石铭故居中的豪华舞厅、进口的刻花水晶玻璃、进口的吊灯等等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西化痕迹。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对南浔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北京人说“光说不练是嘴把势”,一会咱们到了南浔就请大家跟着小王一起好好的游览一下南浔。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正式到了南浔古镇,等师傅把车子停稳了,大家就下车跟我一起进景区游览。

嘉业藏书楼

嘉业藏书楼是我们近代最为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因为末代皇帝溥仪曾题赠“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和赏赐“抗心希古”的匾额,所以楼主刘承干就以此作为楼名,称为嘉业藏书楼。嘉业楼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_年),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才宣告落成,前后历时达22年。嘉业楼整体设计为园林式布局,占地二十多亩,分为前园后楼。楼主刘承干是四象之首刘庸的嫡长孙,因为他的伯父刘安澜没有儿子,他就被过继给了刘安澜。等到刘庸死后刘承干以“承重孙”的身份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刘氏家业。他本人一生酷爱藏书,辛亥革命以后社会动荡,很多贵族遗老纷纷家族败落靠卖家里的藏书度日,刘承干在这一时期收购了大量的宝贵书籍,总数达六十万卷,并用白银三十万两建造了这座藏书楼来保护这些古书籍。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嘉业藏书楼的整体建筑,整座书楼呈一个巨大的“口”形,砖木结构,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中间的这个大大天井足有三百多平方米,这在一般的江南院落当中是很少见的。所以我想考考大家,这么大的天井它的作用是什么?对了,这位朋友反应很快嘛,呵呵。就是用来晒书的。大家再看面向我们的所有库房,它们的窗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有的窗户都是落地的长窗,窗户上的木雕全是“嘉业藏书楼”几个篆。这种理念绝对不亚于咱们当今最流行的企业文化,现在的好多企业在生产主打产品的同时还会制造一些用于宣传的小物件,比如大家吃完麦当劳、肯德基得到的围巾、玩具、和台历等等。可见咱们这个南浔商人绝对是当时流行趋势的引领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南京威尼斯水城的广告词“我不要紧跟时尚,我要潮流追我”,相比之下人家刘承干的魄力绝对不比关芝林来得差咯。呵呵。好了咱们继续参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间底楼的正厅被称为“嘉业厅”,上面悬挂的就是溥仪亲赐的“钦若嘉业”九龙金匾,顶上的这两盏吊灯是从法国进口的,这在当时可是绝对的奢侈品。里面的这组清式家具全部由名贵的红梨木做成,是目前南浔镇上保存最完好的一组。看完了正厅大家再来看看天井里的“秘密机关”。大家来看看正对着我们的这几根白色的柱子,看看能不能发现里面的玄机。这几根柱子可就厉害咯。可以说是一柱多用,大家仔细看看上面屋檐,所有的雨水都会顺着柱子里面的管道流到地下,同时柱子又起到了装饰美化和分担屋顶压力的作用。

上面都说的是藏书楼的外部,现在咱们再来看看藏书楼里面的精华所在。我们刚刚说了嘉业楼最鼎盛时期有藏书六十万卷,但是到了民国后期由于刘家家道中落,大量的珍贵古书籍被变卖,抗战前,其中的一些宋刊本、明手抄本、手稿书陆续售出,抗战以后,又将其中一千三百多种的明刊本、三十多种手抄本卖给重庆中央图书馆。解放后,刘承干先生由于无力再经营藏书楼的事业毅然将嘉业楼的全部房产和藏书捐献给了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嘉业楼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除了楼主自己的悉心经营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解放前夕和_当中,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批示要保护好嘉业藏书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藏书楼当中的一些样品,那些作为镇馆之宝的宋代刊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早已散落。这也警示了我们这些华夏儿女落后就要挨打。

大家请随我一起往外走,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嘉业楼的第二个部分——园林。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塘叫做莲花池。周围有我们江南人比较熟悉的太湖石,太湖石产自太湖周边的山下,它分为干石和水石两种。干石是石灰石在酸性土壤的长期侵蚀下形成的,而水石是水下的石灰石在湖水的不断冲刷下形成的,所谓的水滴石穿也就是这个原理。但是现在太湖石的开采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市面上销售的一些太湖石多半是人工用枪打孔制成的,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用太湖石来装点院落时就要当心咯。说到太湖石大家多半会联想到咱们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以及南京玄武湖的观音石。不过我们眼前就有一块可以跟上面三块名石媲美的太湖石,被誉为“南浔三大奇石”之首,石面有一小孔,人吹之,其声似虎啸,固名为“虎啸石”。(可以现场表演一下,如果你的肺荷量比较大的话)它原为清朝学者阮元的故物,后来被刘承干以五百银圆的价格购得,置于藏书楼的花园当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嘉业楼四周是没有围墙的,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外围的河道,使得四周的景色与嘉业藏书楼看起来浑然一体。这个设计正好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可见当时楼主在书楼的设计上可谓是意识超前咯。

小莲庄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也是至今镇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之一。它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庸的私家花园。小莲庄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刘庸和其次子刘锦藻共同规划和修建,最后由刘承干于1924年建成。前后历时四十年。小莲庄占地二十七亩,因为仰慕元代书法家赵孟釜所以借用其建造的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

小莲庄群体建筑由园林和刘氏家庙等几个部分组成,园林分为外园和内园两个部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先参观一下小莲庄中的建筑部分。大家现在看到得是小莲庄中的碑廊,里面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名家书法石刻和题跋。其中最为著名是北刘庸“宰相刘罗锅”所书的《颜平原刘太守序》,为行书体。清朝南北两位著名的刘庸走到了一起,也算是一件历史上的趣事。碑刻长廊旁边的这座四面厅,叫做“净香诗窟”,又名“升斗厅”,其建筑结构堪称中国一绝,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大家就请进入厅内一探究竟。大家可以抬头向上看,有没有看到顶上有一个倒扣的斗?不用说另外一边肯定是倒扣的升,这就是升斗厅得名的由来,相传,当年园主特别喜欢结识有才之人并且也特别的会识人,每每有文人来园内做客,酒过三巡以后园主就会把他自己认为学识渊博的人请到斗厅内品茶作诗,比喻这些人才高八斗,而次之的只能在升厅里面喝茶了。

喝完茶,大家跟我一起再去看看小莲庄的另一个建筑杰作,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西式建筑叫做“东升阁”,俗称“小姐楼”,可以称得上是中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典范。是园子当中的制高点,登高可俯瞰小莲庄全景又可以东观日出,是刘家休闲避暑的地方。在古代大家闺秀是不能与外人接触的,刘家的女眷们来游园子时都只能在这里赏景休息,所以称为“小姐楼”。

大家再随我来看看园子中的两件最大的宝物,皇帝御赐的牌坊。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刘氏家庙,在庙门前矗立着两座相对的牌坊,一座是“乐善好施”牌坊,另一座是贞节牌坊,均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刘家待人处世善用孔孟的“中庸之道”,四川、安徽等地闹饥荒时,他们曾出钱资助。在南浔本地也经常接济贫苦百姓。因此博得“乐善好施”的美名。经当时的巡抚祈奏皇上恩准,建造了这座集善的牌坊,另外一座是由于刘庸的大儿子刘安澜二十九岁就死了,而他的夫人刘邱氏(一品夫人)等三位女人克守妇道,守节不嫁,故在此建造了一座贞节牌坊。

牌坊上的石刻以“状元及第”、“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传统戏曲为题材,配上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的瑞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大家来猜猜牌坊中间的这两块大石头是做什么用的。恩,听到了不少答案,但是正确的答案是“下马石”顾名思义是古代人下马用的。大家再看看家庙门口的这两尊石狮子,母狮子面目慈祥,怀抱一头小狮子,雄狮子面目严峻,暗喻刘家的家训——“慈母严父”。

参观完了刘氏家庙,我们再来看看“菽频奖学金‘成就展览馆。菽频奖学金的创始人顾乾麟先生是“南浔四象”之一的顾家后裔。菽频是顾乾麟父亲的名,菽频奖学金是我国设奖历史最长的、获奖学生最多的奖学金。民国十五年,顾乾

麟先生十七岁时,他的父亲患了肾炎,无奈其父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与世长辞。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谆谆告诫:“一个人不能没有钱,不过钱要赚的正大,用的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之于社会的,必须还之与社会。”

1939年,时任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事业兴旺,资产逐渐增加。他常常联想起父亲的遗训,决定创办一项奖学金,用于资助那些贫苦学生。大家可以自由进去参观一下,我在门口等大家。然后集中我们再前往下面一个景点游览。

刚才在介绍小莲庄时候,我说了小莲庄的群体建筑由家庙和园林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参观完了家庙现在就去欣赏一下它的园林。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小莲庄的外园叫做“鱼径池”池中种植荷花的历史已经有两百多年。现在我们所走的桥大家知道叫做什么桥吗?这叫作五曲桥。在古代九是最大,只有皇家和寺庙才能建九曲桥,而刘庸官居一品光禄大夫所以只能建五曲桥。大家可以在这边拍照留恋。然后我们会带大家去看小莲庄里面的第三块牌坊和内园。柳堤前面的这座砖坊就是小莲庄牌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牌坊,洋为中用也不失为一种创举。穿过小莲庄砖坊我们就来到了内园,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边上遍植青松和枫树,据说这个内园的场景是仿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山行》里面的意境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整个园林当中景色最绝佳的地方。

好了各位,咱们小莲庄就算参观完了,大家先在园子里拍拍照,我们十分钟过后在门口集合,继续前往下个景点。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刘庸的三儿子刘梯青的居所。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个部分组成。最有特点的北部的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风格的建筑。徽派的马头墙和石库门里面却有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券顶,南浔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气度可见一斑。最近炒的比较热的两部电视剧《新上海滩》、《金粉世家》都曾在这里取过景。可见这里也是一个让会联想到爱情的地方,大家不妨寻着这种感觉进去一看究竟。这里小王就不给大家多讲什么了,氛围是需要大家自己来营造的。呵呵。我会在门口等大家。

广惠宫

南浔的广惠宫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但是观里除了供奉着道教的黄大仙以外还有一座观音殿,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还有道观正中建有一坛,居说是仿北京天坛,人站在八卦的正中间,然后说话会听到很多回音,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呵呵,小王要在这里要买个关子,让大家带着这两个疑问到观中从现场讲解员那里寻找答案。大家拍完照就请站好队,我们跟着现场的景点讲解员一起进到观中去。大家参观完了,就顺着观前的广惠桥走到对岸,小王会在对岸的紫竹林饭店等大家的。

张石铭故居

张石铭故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古民宅,号称“江南第一宅”。原名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张均衡在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整座建筑以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相结合,风格独特,富丽典雅。张均衡,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清朝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他不仅继承了祖业经营生丝、盐业,还在上海经营房地产、钱庄、股票、和公债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业家。他一生不仅懂得经商,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生平爱好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故取石铭。他与国画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毛福庵等人交往甚厚,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保留有他书写的对联。

整座宅子坐南朝北有别与中国传统的建制,正大厅腰门的门额上有“竹苞松茂”为吴昌硕所书,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而松树更一种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此处吴昌硕题上这四个可以说是寓意深远的。进入第一进院落,各种厅、堂、楼、阁多达数百间,用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虽然这些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式风格但是在室内装潢方面却采用了花格门窗、彩色玻璃和法国地砖这些洋玩意。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从欧洲进口的,工艺非常的精湛。可见当时张氏家族生活的奢华。

二进院正面大厅,面阔三间,叫做“懿德堂”,张石铭早年丧父,由母亲操持家业,因此他对母亲十分的孝敬,宅子建好以后取名“懿德堂”,以颂扬母亲一生的功德。堂匾是由甲午状元南通张謇所写的。大厅是专供喜庆丧事等重大活动使用的,大家请跟我一起顺着左侧的腰门进入第三进院落,大厅后面的堂楼叫做女厅,是女主人接待客人专用之地。三进院为内厅,两侧的窗棂上镶嵌有石刻的彩色芭蕉叶,形态逼真,雕工精良,因此称为“芭蕉厅”。在厅前的天井中,有一块形似展翅雏鹰的假山石,名叫“鹰石”(产自广东英德,是南浔三大奇石之一),至今保存完好,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南浔三大奇石中的两块,一块是位于嘉业藏书楼花园中的“虎啸石”;一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鹰石”大概我们朋友又要追问了,那第三块在什么地方呢?第三块在张石铭的另一处宅子——适园,当中。叫做“美人照镜石”。日军占领南浔以后适园遭到了大规模的损毁,现在早已当然无存了。只剩下一块“美人照镜石”和一座长生塔。如果咱们朋友有兴趣和这位照镜美人认识一下,可以在等会的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前往参观,但是在参观的同时一定铭记日军对我们所犯下的罪行,毕竟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建设未来。

四进院落是西式洋楼和西洋舞厅。楼内及大厅的装饰、建筑材料大多数是从法国进口的,虽然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但是洋房中的彩色瓷画、瓷板依然光洁如新。只有房前这两棵两百多岁的广玉兰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历史积淀。

五进院是后花园,大家可以在这里拍个照留个影,缓和一下心境把自己从历史记忆中拉出来。现在是下午1:50分,我们下午三点在车上集合,希望大家不要迟到。南浔的张静江故居因为离的比较远而且是80年代重新复建的所以就没有太多的可看性。如果有朋友有兴趣可以在门口做船或者人力车去参观一下。南浔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南浔导游图篇五

小桥流水人家,一副生气勃勃的古镇风味,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张石铭旧宅就坐落在这风景如画的古镇中,出入厅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三个大字“懿德堂”,很有气势,堂中悬一幅墨竹,万古常青,经久不衰,风雨不阻,无不体现一种富贵人家兴旺之气胜,世世代代以德为求。在屋中一转,竟有几十间房子那么大,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从法国进口玻璃百年不粘尘,南浔三大奇石之一“鹰石”,造型酷似一只苍鹰展翅高飞,形象生动。东转西转,忽地来到了他们家的后花园,红砖雕饰的西洋门楼,内设欧式舞厅,遥想当年,必定歌舞升平,欧式舞厅,在今也是相当罕见,何况在古。

一路顺溪而行,碧波荡漾,墙上的漆脱落了,足以见岁月的苍桑。张静江故居,与张石铭旧宅相对,大厅里悬挂“尊德堂”三个金色大字,堂中悬挂一幅著名书画家昌碩于张静江之父张宝善大寿时所赠,画上高耸的石头象征南山,硕果累累,恭贺张宝善“寿比南山”、子孙满堂。1929年,张静江在杭州成功开办第一次西湖博览会,该宅是重建的,但也毫不失古色古香之蕴。

踏青石板路,我们又出发了,百间楼依河立楼,骑楼式长廊顺河道蜿蜓曲折,与石桥处处相连,与映在河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江南枕水人家的画卷,连丫鬟的住处也如此依山傍水,其主人更应是大富大贵。徜样在百间楼那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传来清脆的石板“嗒嗒”声,声声入耳,远离了城市的喧器,品味现代住房中独一无二的优雅,心静宁如水,家家楼房相接离水一尺却又得一方天,南浔人造百间楼,既体现了聪明才智,又体现了谦让精神。

小莲庄,顾名思义又一定是一个充满莲叶的山庄,寻着水声而去,忽见一个大池塘,莲叶碧绿,似绿宝石一般,一望无际,一株株莲叶亭亭玉立,远胜于西湖,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依山傍水,似乎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假山成群,这种规模,不要说在古代,在今天也是相当罕见的,风拂过湖面上微波荡漾,荷叶随风摇曳着,后花园是一座太湖石叠成的,一旁枫叶开得正红,遂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后花园中一座铁顶小亭子,俗称听雨亭,在下雨时“滴滴嗒嗒”很是好听,只惜今日无雨,难得一听,绕园一转竟发现只有一个出入口,与外界隔绝,是个休息玩耍的好所在,围荷花池走了一转,面积还真不小,十几亩地,雨有莲趣,风摇菡萏,珠雨露润,婀娜多彩,依稀可见昔日繁盛。

在这样一个古镇,却也迷漫着现代的气息,来自哈尔滨的冰雕,电子的音乐,却也不失优雅,一座座年代久运的石桥,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就像一位百年老人,把多少人马渡到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19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