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职高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7:39:46
荷塘月色职高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三篇)
时间:2023-04-01 17:39:46     小编:admin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职高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篇一

哼(注意:右面的声旁不是“享”。)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右上面是刀刃的“刃”,右边无捺点,跟“梁”写法不一样。) 凝碧 风致 倩影 艳歌

【补充注释】

幽僻:幽静,偏僻。

弥望:满眼。弥,满。

凝碧:青绿凝结在一起。

【背景扫描】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中“自清”作名,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致力新诗创作,写有长诗《毁灭》(1922)。1925年暑假,离开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教学之余,文学创作也转向了散文领域,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松堂游记》等收入初、高中教材。另有名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散文集有《背影》(1928)、《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等。学术著作有《诗言志辨》(1947)《论雅俗共赏》(1948)等。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教师、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园。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本文虽有一点叙事的线索,但重点是描写荷塘月色图,是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故为抒情散文。

阅读理解

【路径点拨】

一、了解作者感悟生活的方式方法和特点。

二、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揣摩课文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语言。

【问题化解】

1.从课文的三部分顺序看,思路是怎样发展的?

化解:课文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落笔,写出门信步,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月光,心里不免生出“淡淡的哀愁”,形成了第一部分。这部分重点写“夜游”的缘由。直到看到月光下幽雅的荷塘,又生出“淡淡的喜悦”。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得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这是第二部分。这部分集中写对荷塘月色的欣赏。随即遥想古往今来采莲事,原本以为可以超然物外,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无奈地又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绕了一个圈儿后又回到了开头的“起点”。这是第三部分。

2.这篇课文的结构什么特点?

化解:结构特点,无论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都是圆型的。所谓外结构是指文章的形式、环节,时空的转换。所谓内结构是指内容方面的,就是文中的感情线索,即事借景所抒发出来的思想感情。

【疑难通释】

1.结合阅读全文,揣摩“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含义。

通释:一般认为由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险恶现实引起的。像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惧,那天晚上,他在妻子哼眠歌时作了一次短暂的“出游”,似乎想逃避现实,但到底还像是做了一个梦,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作者家庭中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使然。作者处在这些矛盾的中心点,在事业和感情上都感到苦闷。

还有人说,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

2. “颇不宁静”一句与课文中间、末尾哪两句描述思想感受的句子构成呼应?是怎样呼应的?

通释:跟课文开头一句写心情相呼应的两句话,可谓卓然醒目,一读便知。一句是第二部分在具体描绘荷塘月色美景及四周树上蝉蛙争鸣之后,笔锋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另一句是在发出这一哀叹之后,他又想到梁元帝与众艳女的嬉戏,这种场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当然无福消受也不屑消受,于是美梦方醒:“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因“心里颇不宁静”,故试探着游离现实,但又不能“得意忘形”,“超然物外”,发出一声充满“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慨叹。遥想昔人采莲南塘秋,但还是令自己想到现实中的江南。文章首尾及第二部分末三句描述心情的句子“遥相呼应”,使文章的情感线索凸现在读者面前。

3.“荷塘月色”其实是一个情景,作者为什么用了两个段落,按“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层面来描写?

通释:这可以从第一部分末句中“受用”一词寻到门道。受用者,慢慢享用之谓也。一个情景分两个段落、两个层面描写,充分体现了“受用”的特点。

又可从全文的文眼“心里颇不宁静”看,不是烦恼焦躁,“感时花溅泪”一语写尽,也不是兴奋激动,“一夜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作者是“踱着”的,又把眼前的“独处”当作享受,所以“有的是工夫”,能从容地观察欣赏,而后又能层次井然地描绘。

4.从哪些描述中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力特别深切?

通释:感受力有两个要素,一是生活场景,二是触景而生的情感。感受生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强,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品位。感受力深切,就是面对平常的生活场景,会有独到的领悟,进而有生动形象的表述。如第3段,写一个人走在静谧的煤屑路上,觉得似乎“万物皆备于我”,又觉得有点“超然”。又如第4、5、6段,写荷塘月色及四周景色,感到美得有点出俗,超拔,情不自禁地生了淡淡的喜悦,跟日间烦恼的生活一对照,又难以排遣其苦闷。这复杂的情感都是由眼前的情景所生。

5.对比旧教材,我们发现,第4、5段中各有一个比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峭楞愣如鬼一般”),第7段“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到“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大段描述及梁元帝《采莲赋》里的引文都得到了恢复,还了作品本来面目。编者删去又改回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通释:旧教材删节的原因可能是受极左思潮影响,怕学生读了想入非非,产生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同时也怕影响作者的“崇高”形象。

删后又改回,可能是为了还作品以本来面目,使作品完整地展现在学生读者面前。也可能是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之后,编者的认识提高了,相信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对作者也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再一味地为尊者讳。

6.文章究竟抒发了一种什么情?

通释:一般认为,文章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之情。开头定基调时用了否定句:“(颇)不宁静”,语意较轻,不是“十分烦恼”这样的肯定句,可见情感是颇为恬淡的。再从那晚见到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我且受用这无边无际的荷香月色好了”,月下的荷塘是那么的美妙迷人,荷塘的月色是那么如梦似幻,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看,淡淡的喜悦的心情跟所描写的景物是相称的。而这时听到蝉声和蛙声齐鸣,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是否定句,否定自己具有热闹欢乐的心境,联系全文意蕴,作者有的是什么?是热闹欢乐的反面──孤独哀愁。但这个否定句式也告诉我们,那种孤独哀愁也是淡淡的。

而有人则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上述问题,尚有以下多种观点:①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②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③本文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④本文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愤激的心情。⑤本文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升华】

1.人们对一事一物、一人一文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与时俱进”的,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知之甚浅到理解较深,从谬误到正确。2.散文特别能抒情。特别是富有人文思想的作者,面对常人认为是普通的景物,能生出丰富细腻的感情来。3.形式和内容应该统一起来。情感复杂,尤适宜用娓娓道来的笔法。现实生活触发的一段情,有它的相对完整性。假借景物而写成的文章,也应有一个完整的结构。4.要会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荷塘月色职高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篇二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沪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第一课时

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三、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 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 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2.)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3.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秋风中荷花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4..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5、 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画面很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 ,一个拟人。

a.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b.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c.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c.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 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 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7).出示知识图示。

(8)再次诵读第四段。

(9)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目标: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

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

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 ,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 ,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5.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 的意境。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 化静为动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以动衬静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 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识记书写】

哼(注意:右面的声旁不是“享”。)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右上面是刀刃的“刃”,右边无捺点,跟“梁”写法不一样。) 凝碧 风致 倩影 艳歌

【补充注释】

幽僻:幽静,偏僻。

弥望:满眼。弥,满。

凝碧:青绿凝结在一起。

【背景扫描】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中“自清”作名,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致力新诗创作,写有长诗《毁灭》(1922)。1925年暑假,离开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教学之余,文学创作也转向了散文领域,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松堂游记》等收入初、高中教材。另有名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散文集有《背影》(1928)、《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等。学术著作有《诗言志辨》(1947)《论雅俗共赏》(1948)等。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教师、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园。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本文虽有一点叙事的线索,但重点是描写荷塘月色图,是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故为抒情散文。

阅读理解

【路径点拨】

一、了解作者感悟生活的方式方法和特点。

二、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揣摩课文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语言。

【问题化解】

1.从课文的三部分顺序看,思路是怎样发展的?

化解:课文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落笔,写出门信步,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月光,心里不免生出“淡淡的哀愁”,形成了第一部分。这部分重点写“夜游”的缘由。直到看到月光下幽雅的荷塘,又生出“淡淡的喜悦”。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得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这是第二部分。这部分集中写对荷塘月色的欣赏。随即遥想古往今来采莲事,原本以为可以超然物外,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无奈地又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绕了一个圈儿后又回到了开头的“起点”。这是第三部分。

2.这篇课文的结构什么特点?

化解:结构特点,无论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都是圆型的。所谓外结构是指文章的形式、环节,时空的转换。所谓内结构是指内容方面的,就是文中的感情线索,即事借景所抒发出来的思想感情。

【疑难通释】

1.结合阅读全文,揣摩“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含义。

通释:一般认为由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险恶现实引起的。像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惧,那天晚上,他在妻子哼眠歌时作了一次短暂的“出游”,似乎想逃避现实,但到底还像是做了一个梦,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作者家庭中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使然。作者处在这些矛盾的中心点,在事业和感情上都感到苦闷。

还有人说,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

2. “颇不宁静”一句与课文中间、末尾哪两句描述思想感受的句子构成呼应?是怎样呼应的?

通释:跟课文开头一句写心情相呼应的两句话,可谓卓然醒目,一读便知。一句是第二部分在具体描绘荷塘月色美景及四周树上蝉蛙争鸣之后,笔锋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另一句是在发出这一哀叹之后,他又想到梁元帝与众艳女的嬉戏,这种场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当然无福消受也不屑消受,于是美梦方醒:“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因“心里颇不宁静”,故试探着游离现实,但又不能“得意忘形”,“超然物外”,发出一声充满“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慨叹。遥想昔人采莲南塘秋,但还是令自己想到现实中的江南。文章首尾及第二部分末三句描述心情的句子“遥相呼应”,使文章的情感线索凸现在读者面前。

3.“荷塘月色”其实是一个情景,作者为什么用了两个段落,按“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层面来描写?

通释:这可以从第一部分末句中“受用”一词寻到门道。受用者,慢慢享用之谓也。一个情景分两个段落、两个层面描写,充分体现了“受用”的特点。

又可从全文的文眼“心里颇不宁静”看,不是烦恼焦躁,“感时花溅泪”一语写尽,也不是兴奋激动,“一夜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作者是“踱着”的,又把眼前的“独处”当作享受,所以“有的是工夫”,能从容地观察欣赏,而后又能层次井然地描绘。

4.从哪些描述中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力特别深切?

通释:感受力有两个要素,一是生活场景,二是触景而生的情感。感受生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强,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品位。感受力深切,就是面对平常的生活场景,会有独到的领悟,进而有生动形象的表述。如第3段,写一个人走在静谧的煤屑路上,觉得似乎“万物皆备于我”,又觉得有点“超然”。又如第4、5、6段,写荷塘月色及四周景色,感到美得有点出俗,超拔,情不自禁地生了淡淡的喜悦,跟日间烦恼的生活一对照,又难以排遣其苦闷。这复杂的情感都是由眼前的情景所生。

5.对比旧教材,我们发现,第4、5段中各有一个比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峭楞愣如鬼一般”),第7段“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到“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大段描述及梁元帝《采莲赋》里的引文都得到了恢复,还了作品本来面目。编者删去又改回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通释:旧教材删节的原因可能是受极左思潮影响,怕学生读了想入非非,产生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同时也怕影响作者的“崇高”形象。

删后又改回,可能是为了还作品以本来面目,使作品完整地展现在学生读者面前。也可能是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之后,编者的认识提高了,相信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对作者也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再一味地为尊者讳。

6.文章究竟抒发了一种什么情?

通释:一般认为,文章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之情。开头定基调时用了否定句:“(颇)不宁静”,语意较轻,不是“十分烦恼”这样的肯定句,可见情感是颇为恬淡的。再从那晚见到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我且受用这无边无际的荷香月色好了”,月下的荷塘是那么的美妙迷人,荷塘的月色是那么如梦似幻,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看,淡淡的喜悦的心情跟所描写的景物是相称的。而这时听到蝉声和蛙声齐鸣,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是否定句,否定自己具有热闹欢乐的心境,联系全文意蕴,作者有的是什么?是热闹欢乐的反面──孤独哀愁。但这个否定句式也告诉我们,那种孤独哀愁也是淡淡的。

而有人则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上述问题,尚有以下多种观点:①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②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③本文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④本文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愤激的心情。⑤本文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升华】

1.人们对一事一物、一人一文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与时俱进”的,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知之甚浅到理解较深,从谬误到正确。2.散文特别能抒情。特别是富有人文思想的作者,面对常人认为是普通的景物,能生出丰富细腻的感情来。3.形式和内容应该统一起来。情感复杂,尤适宜用娓娓道来的笔法。现实生活触发的一段情,有它的相对完整性。假借景物而写成的文章,也应有一个完整的结构。4.要会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提要: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建构了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情感和人的体验,唤醒人们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沟通,把人们心中美好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从而肯定和塑造了终身发展的生命主体与理想人格,实现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荷塘月色》 情感体验 自由独立 主体性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以人性、人格为本位,建构起以尊重个人精神自由为特征的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但它与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人本”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本文着重探求文本的情感体验、自由思想、主体精神的建构,以及这部文学经典给当代人文精神所带来的启示。

一、情感体验

《荷塘月色》令人在诗情画意中体验到一种升华的美感,并在跟随作者追寻解脱难以解脱的精神之旅中,体验一种人生的况味。文章线索是心情的变化:不宁静和宁静的相互转化,相互矛盾与和谐统一。“我”由“不宁静”而出游,寻找“宁静”便是这种深藏于内心隐秘之处的意识的外化,寻找放大了精神的故乡,让信仰和精神呈现。作者努力在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进入自己所创造的语境,悖理欲情,体现自己的美学与精神。

朱自清是一个现代的文人,却又有着深深的古典文化积淀,在心中所虑不得其解时,便寻找自然之趣,释缓紧张情绪。他真正地用艺术的眼光过滤了原本毫无诗意的荷塘,营构出美的意境。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①“曲折的小煤屑路”、“荷香月色”、“明珠”、“美人”、“淡云”、“名曲”、“杨柳的倩影”、“远山”等等一起构成了朦朦胧胧、迂回曲折、山水辉映、荷香树影的园林。这篇以景致来把玩心态的文章,调遣的是光、色、树、水、荷,婉转的笔端若水墨画简约入境,再用文字笼罩一番视觉效果。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翁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简直就像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同时,作者移情于形,以音乐舞蹈来拟景绘情。袅娜的花舞,光影和谐的音乐旋律,把如画的“心中”荷塘推向极致;以墨色为主,辅以浓淡,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的花木与月色,社会中的烦恼与失意。简淡空灵,达到了人和自然的融合,美与善的统一。文本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却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这种个人情感完全是属于朱自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 ②它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情感和理智的统一,即情理之情。

荷塘月色沪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2021年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沪教版语文必备参考教案五篇

2021奶年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备参考教案详案五篇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详案五篇

高中沪教版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案设计五篇

荷塘月色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备课优秀教学方法五篇

2021荷花淀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论雅俗共赏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2021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

荷塘月色职高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第一课时

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三、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 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 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2.)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3.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秋风中荷花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4..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5、 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画面很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 ,一个拟人。

a.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b.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c.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c.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 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 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7).出示知识图示。

(8)再次诵读第四段。

(9)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目标: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

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

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 ,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 ,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5.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 的意境。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 化静为动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以动衬静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 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83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