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优秀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2 11:16:11
最新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优秀7篇)
时间:2023-04-02 11:16:11     小编:admin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一

◎“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悲剧呀?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环节一】从文内的描述对象,转向作者所抒之情,即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

◎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那你们看作者喜欢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也是喜欢的?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

◎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开心呢?

◎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我们能理解他的痛苦吗?我们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

【环节二】从作者的直接抒发,转向“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体会情感的细腻处。

◎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

1.找作者直接的陈述

◎你们看课文ll段到l5段,把有“我”的句子找出来。请同学们把这28句中有心理 动词的句子划出来。

2.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你们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你们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你觉得这个语 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语气语调给你的整体感觉。你从这种语气语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其实,这篇课文后半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二

1.知识与技能:

把握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运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把握教师的外貌特征;

(2)在欣赏中了解表现的技能技巧:

(3)在创作中感受情感表达的愉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谢恩师。

1.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3. 兴趣点: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印象。

4. 教学观察点:

由教师的眼神、嘴巴、脸形、发型所体现的外貌特征。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用手绘图象的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教师形象。

2. 较高要求:

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画出衬托教师个性化及职业特征的背景。

3. 个性探究:

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造型工具,画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

(1)说一说:留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位教师的形象特征及你和教师之间难忘、感人的故事。

(2)想一想:你想怎样描绘你最敬爱的老师?

2、欣赏与感受(画家作品)

(1)感觉要素的描述:这幅画中的女教师五官有什么特征?她在干什么?

(2)形式描述与分析:画面的主要色彩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色彩的对比?

(3)美感与价值判断:你看了这幅画中的女教师后有什么感受?画中的女教师和现实中的女教师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不好?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

3、创作与评价。

(1)构思:你所画的教师是教什么的?他(她)的脸型、五官、性格是怎样的?

(2)构图:画面以头像画还是半身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人物与背景道具是怎样安排的?

(3)评价:自评或互评相结合,比一比谁画的教师形象外貌特征鲜明、画面构图生动、情感表达真切。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三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9~100页。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2、情感性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实践性目标: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体验性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这是对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教育目标的重要改革,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获取高质量生存条件的有力保证。所以,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对于本课的设计,本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存款方式的操作,体验到货币的升值,也感受到不同的存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收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税后利息的计算。

银行储蓄凭证。

课前搜集的有关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银行存款单、计算器、有关利率表格。

(设计意图: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逐步构建起关于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将得到发展。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本着这样的理念,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利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地发现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义,体会在银行存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遵照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共分为四个教学层次,

课前自学

1、预习课本p99~100

2、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3、向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如何填写存款凭条等。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帮助学生确实学好这部分知识打下基础。让学生分组进行有关储蓄知识的调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实际调查的能力,分组调查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

师:我们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在调查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以谈话方式导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而且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利息。

师:近年来,我们沂南县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思路,以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很多人家里都有了暂时不用的钱,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些钱的吗?

生:存入银行......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那储蓄有什么好处呢?

生:放在银行比较安全;可以得到利息。

师: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板书:利息)

小结:人们把钱存入到银行,国家可以把这部分暂时不用的钱通过多种方式投入到现代建议中去,这样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对国家有利,也使的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有利息,也可增加一些收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储蓄利国利民。

学生对于国家如何处理人民存入银行的钱,还有银行付给储户利息会不会亏本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教师在这里向学生作一些解释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尝试大胆地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整理,总结利息的求法,培养了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处理能力。)

2、存款的方式。

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变化。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我们把钱存入银行,银行给我们一个什么凭证,证明你把钱存入了银行呢?

这些存单不仅能证明了我们把钱存入银行,还可以自由存款和取款。

这是老师的一张存款单(课件出示存款单,钱数:1000元、时间:一年、方式:定期),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

学生一般都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储蓄,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存单,所以这里老师把自己的存单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观察讨论。

我们先来交流一下你能理解的信息。

生:我知道老师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存的款。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银行吗?(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

生:我还知道老师存款的方式是定期存款。

什么是定期存款的存款方式?那你知道存款的其他方式吗?

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活两便、活期存款等

生:我知道老师存的是一千元人民币。

师:银行还办理外币储蓄。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还给出一张银行用的存款凭条和利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及简单的计算。这样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真实的存款单,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认识本金、利息、利率;明白利息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前的自学,你知道这一千元就叫……?对,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生:我还看到利率是百分之二点二五。

你知道什么叫利率吗?

利息/本金=利率(老师板书)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张利率表,大家看看。同桌之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利率,你们还知道什么?

………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到期后老师可以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呢?

生:“利息/本金=利率”。我还知道:利息=本金×利率。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怎么样计算利息了,大家就来帮助老师计算一下,一年后我能得到多少利息?

师:如果我要存定期二年能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引起学生的知识需求,产生探究欲望。

学生可能出现下面三个算式:

1)20xx×2.25%×22)20xx×2.70%×23)20xx×2.70%比较三个算式:

1)2.25%是一年的年利率,2.70%是定期二年的年利率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定期二年得到的利息等于本金乘二年期的利率。

生2:利率是“年”利率,利息的多少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应该再乘时间。

师把公式填写完整: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时间)

小结:存款选择的时间不同,利率也不同。计算时一定要选择与存款时间相对应的利率。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学习。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思维的空间,探究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注重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即学会倾听又学会表达。)

4、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我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我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利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课件出示,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要扣除利息所得税,要扣除20%的利息所得税。

师:那老师到期后能得到多少税后利息呢?

学生计算后小组交流,生列式计算,允许用计算器。

然后归纳公式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板书)

教师及时向学生进行要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关于税后利息的计算最好还是建议学生用分步列式计算,先求出税前利息,再求出应纳税额,最后再求税后利息,这样有利于学困生掌握,而且还利于学生弄清每步求的是什么,同时在遇到求应纳税额时,学生才不会混淆。

小结:在计算时,要看清求的是利息还是税后利息,再灵活计算。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层层分析含义、比较数量关系,从而弄清“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时间、利率”的关系,巧妙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是针对利息税,进行公民要依法纳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纳税意识。)

(设计意图: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非常深刻。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巩固和加深,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各知识的细节性、过渡性、完整性进行教学,同时、采用自主探究、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演示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肯学、会学、善学,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并突破重、难点,获取新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教学中还注重沟通师生的情感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应用:

(1)、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一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一年的利率是2.2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25%×1=22.50(元)1000×2.25%×1=22.50(元)22.50×20%=4.50(元)1000+22.50×(1-20%)

1000+22.50-4.50=1018(元)=1018(元)

答:一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1年,到期利息22.50元,应缴纳利息税22.50×20%=4.50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18元。

(2)、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下面是张叔叔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四人小组互相检查对方的计算是否正确。选一到二位同学(实物投影交流)

这里既是一种实践应用,也是对学生课前作业的照应,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使学生通过解答,达到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102页第

6、7题,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2、综合应用

(1)、王大爷在20xx年1月1日把10000元定期存款二年,可是在20xx年8月1日,急需用钱,你帮王大爷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让学生明白,如果定期存款中途取时,只能按活期算

生:可以先向别人借钱,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生:可以用存折作抵压,从银行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这里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存入问题银行,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我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为实践延伸,对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感受到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生活。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款方式,体验到不同的存款方式带来的不同益处。课后要求学生去亲自实践,体验储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内进行交流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给出知识性、行为逻辑性、实践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发展。)

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为学生提供直观性的顺思维与逆思维两种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依据板书归纳和小结本课时所学的内容。)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四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生写作文,想了不少的办法,但是作文教学总是徘徊不前;也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想了一些办法,但是由于办法不得法而中途放弃;还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善于将自己作文教学中的那些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淘汰,从而推陈出新,使自己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这就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观念决定方向、观念指导行动、观念预示结果。经过长期的作文教学探讨、总结,以下内容能有效地检查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状况:

a、重要。b、有点重要。c、不重要

(理解链接:课前教学设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善于探索的教师就知道,有效的课前作文教学设计不仅能很好的指导作文教学,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一些教学不是这样,教师走进教室了还不知道作文教学从何处着手。)

a、认真设想。b、按常规行事。c、不予以安排。

(理解链接: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说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是很简单的,但是对于作文教学的成效是没有价值的。)

a、根据实际设想。b、到时再说。c、没必要。

(理解链接:有效的情境创设能使作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大面积的提高作文教学效率。那些死气沉沉,学生时时处于疲劳状态的课,其实稍加分析就知道基本没有很好的教学情境创设。)

a、因地制宜准备。b、想制作但没条件。c、制作与否不重要。

a、可用但要有度。b、用了就是好。c、没那么想。

a、身体力行。b、想写但没必要。c、不写也能教作文。

a、总是经常进行。b、领导安排就看。c、根本没作用。

a、想方设法。b、教作文时再说。c、不重要。

a、捕捉时机进行。b、让学生去积累。c、让学生自由发展。

a、面向全体学生。b、面向中上等生。c、看情况。

a、学生与教师批改相结合。b、想让学生改但不放心。c、教师包办。

a、点面结合、触类旁通。b、抓好作文让学生仿写。c、根本不进行。

a、非常有必要。b、有时进行。c、置之不理。

a、每次必作。b、按学校要求。c、没作用。

a、发挥引领作用。b、让大家学习。c、用以批评差生。

a、发现优点进行表扬。b、不管倒好。c、训斥。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五

教材以“制作会跳舞的玩具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并通过欣赏“生肖蛇”邮票,让学生感受蛇“圆而细长,没有四肢”的形态特征,感受其色彩强烈对比、传统的花纹装饰的美感,感受其内涵。让学生感受以蛇形象设计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本课“蛇的立体造型设计与装饰”的教学重点。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②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① 材料的选择与妙用;

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兴趣点:会跳舞的玩具蛇,科学童话故事。

观察点: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蛇?

教具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

一、故事导入新课。

讲“糖葫芦”、“可爱的冰蛇”两个故事并欣赏画面。

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

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

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玩一玩,为什么蛇会跳舞?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与长还有风力短能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话,

玩一玩,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

讲一讲,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四、评一评:谁做的蛇最有个性,与众不同?

会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纹。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六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最新小学啦啦操教案设计 小学啦啦操教学目标篇七

1、本科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入,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引导观察,体会乘法的意义,巩固对乘法的理解与运用。

2.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学生学习欲望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大部分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

3.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个别学生反应慢。

知识与技能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乘法的意义。

(2)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探究完成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难点: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感悟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下列加法算式哪些可以改成乘法算式

2+2+2 3+3+3+3 7+3+4+7 6+6+3+3

2.看图列式

相同加数是( ),有( )个相同加数,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是:

3.引入新课

我们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写法。

1、 出示例三

2、 小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列法?

a.4+4+4+4+4+4+4+4+4=36

b.4×9=36

3.引导观察、比较哪种计算方法简便?

4.巩固练习:47页做一做

5.小结:怎样直接写出乘法算式

a. 学生发言

b.教师总结(先观察每一份的数是不是同样多,再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左后写出乘法算式.)

1.看图写算式,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 ) ( )×( )=( )

2.自由做练习九第9、11题,集体纠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356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