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 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10篇(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29:00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 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10篇(汇总)
时间:2023-06-06 14:29:00     小编:admin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一

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顺利推进绩效考核工作,针对我公司具体情况,在原有的制度上修定、完善和补充了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新制度充分结合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特点,明确了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的范围、对象、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法、要求及考核的时间跨度。更加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实用性更强。使我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更加规范化。

二、考核进行情况

我公司绩效考核工作,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考核原则,实行上级与下级层层考核的方法,实行分数制度,打分内容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每月、每季度由部门负责人从工作效率、工作能力、遵章守纪、上进心、精神文明等方面进行评分,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

在工作中,各部门负责人加强了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考核标准中记录员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通过记录,更好的发现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责成改进,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员工的点滴进步,给予认可。在考核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都能尽职尽责的对待考核,坚持原则,并且严格按照考核细则打分,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通过考核,充分体现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真考核,避免走过场,以绩效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理顺了工作关系,改进了工作中不规范的现象,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公示考核结果

在每月考核结束后,通过公司公示栏公布考核成绩,使各部门员工认识到自己在考核期间内主要的工作成绩与不足,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重点突出岗位劳动和业绩贡献,员工的收入与其岗位责任、工作业绩挂钩,完全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好坏一样、平均主义等诸多弊端,绩效考核真正起到了对职工的激励作用,从而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我公司在20__年的绩效考核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公司将再接再厉,进一步修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时收集职工的建议和意见,相互沟通,协调工作,使单位的绩效管理更加规范化、细致化。为公司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二

通过这学期为期八周的绩效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绩效管理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绩效,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通过把每一个雇员或者管理者的工作与集团的整体使命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

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对绩效管理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了绩效考核的设置流程和模式,绩效管理重的各种技巧以及做好后续工作的基本事项。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组成、作用及其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它包括: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文档记录、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我觉得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一切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书本中提到,“用持续不断的修饰沟通的目的在于,强调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沟通。缺少沟通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想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到绩效反馈这些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绩效沟通。不仅是在绩效管理中,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切核心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的。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员工,让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度管理、kpi管理和平衡积分卡。其中我对目标管理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计划,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努力达到目标。以此类推,企业、部门也是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目标体系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要素维度逐渐展开,由战略层逐渐向战术层转化,逐渐分解,目标逐渐明晰化、指标化。

课本中提到了绩效管理评价技术,有六种: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和行为锚地法。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分级法用的比较多。分级法是将考评者的绩效按照相对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也叫排序法。老师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学生进行“绩效考评”的,老师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又高到低的排名,来认定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制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我们印象很深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进行了实际的调查之后所做的德克士的绩效考评,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绩效的操作,虽然不是真正的实施,但是让我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三

;

摘要: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七个类目中,战略排在领导之后,表明至关重要,战略既是企业长期经营成功的图谋,也是高层管理者领导企业正确发展,凝聚员工向前迈进的纲领。本文从解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战略的要求,分析《准则》引用战略的逻辑思路,从战略的本义论及对企业经营的致关重要,阐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提出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实务建议。

近些年来,日益增多的企业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但相当部分企业对“4.2战略”的理解与实践,停留在或长或短期的“规划”文本。为此,笔者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对战略的要求,分析《准则》引用战略的逻辑思路,阐述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战略对组织成功经营的重要性、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提出战略管理的一般实务建议,期望说明《准则》中“战略”条款的本意要求,阐明有效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所应有的战略管理过程。

1 《准则》对“战略”的要求

“战略部署”及“战略制定”构成了《准则》4.2战略条款,其为了对编制的战略规划及战略目标的进展进行评价。

1.1 《准则》对“战略制定”要求

在战略制定中,《准则》要求组织,首先,说明编制战略规划及战略目标的方法,阐述编制战略规划具体步骤,明确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和主要参加者,确定时间区间,说明对应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来编制战略的过程;其次,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制定战略时能够搜集有效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再次,提出战略的重点目标及其时间表;最后,阐述战略调整的方法及措施。

1.2 《准则》对“战略部署”要求

《准则》要求对将战略目标转化为战略规划,监控战略规划的实施进展,预测未来的绩效等的方法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1.3 《准则》相关战略的要求

首先,《准则》在以下9个方面提出要求其适合于组织的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以达到战略能够有效实施之目的。

②4.3.2.1d)要求把握战略规划方向,建立顾客关系;

⑤4.4.6要求“组织如何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

⑧4.6.1.1c)要求确保其绩效测量系统适应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⑨4.6.2.1c)为了与战略规划及方向保持一致,要求配备相应的设施来获得包括软、硬件系统在内的信息及数据。

其次,《准则》在4.7经营结果要求对经营上的技校及改进做出评价,同时,“绩效水平应与竞争对手的水平或标杆相比较并进行评价”。这说明大致的发展方向及经营绩效水平要与战略规划的方向相一致。

2 《准则》引用战略的逻辑思路

将“战略”置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之中,并作为“领导”之后的重要类目,本人认为其逻辑思路在于:战略既是组织对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过程策略谋划,又作为领导对本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

其次,战略规划不仅仅是组织高层所专有的文本。按照目标管理理论,领导应当通过沟通等途径使全体员工充分理解、领会组织价值观、方向、目标,并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力,引领整个组织向预设方向发展,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战略应当作为领导对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手段。

3 战略对企业成功经营至关重要

战略,古称韬略,源于军事,就是作战的谋略。《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和地理等因素确定的。一般来说,企业战略是指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企业战略是阐明企业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整体谋划,是联系企业的现时和未来的桥梁,是规划企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展的蓝图——是在对未来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决策的程序绘制的,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战略函数s=f(e,r,v)如图1所示表明,分析环境e,可以明确企业“可做”什么;分析资源r,可以明确企业“能做”什么;分析愿景v,可以明确企业“想做”什么;而战略s就是要确立企业“该做”什么。

近些年来,随着秦池、爱多、飞龙、巨人、太阳神等一些曾经在中国辉煌一时的明星企业的陨落(浙江省也有类似现象),唤起国内经济理论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吴晓波分别在2001年和2008年出版了《大败局》和《大败局ⅱ》(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书中所说的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大败局?单凭经验、感情的狂热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收获,相反,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性思考。

“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的500家大企业,有1/3已经销声匿迹。许多国家40%的新建公司存活不到10年便中途夭折。在日本和欧洲,所有公司的寿命只有12.5年。有人研究了100家世界级名牌企业,发现其中寿命在100年以上者占36%,还有的甚至存续二三百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的发展、世界性合作的加强,以及金融界的风起云涌、信息技术的加速更新换代,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不安,企业界当更加注重预测风险、运筹帷幄。在美国的一次调查中,被调查的90%以上的企业领导者认为,他们最占时间、最为重要和最为困难的事就是制定企业战略。

《准则》将战略条目置于领导之后的次最高级,也足以说明战略对企业有效经营的重要性。《准则》中战略类目体现的要求,是卓越绩效模式11项核心价值观中“注重未来”、“系统的视野”的具体化,同时也体现了“前瞻性的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敏捷性”和“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4 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确定企业组织是否采用了最好的战略是非常困难的,但使用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尽可能避免采用不好的战略,降低犯错概率。最好的方法是认真并系统地选择战略,且遵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过程是指有助于增加组织选择好战略的可能性的一系列有序的分析和选择过程,如图2示例。

使命和愿景是战略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战略应围绕企业如何履行使命,逐步实现企业愿景进行策划和展开。它明确了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时期要发展什么、避免什么、企业的方向在哪里,如何提高竞争力。

确定使命是企业战略管理的起点,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具体表述了企业在社会中的经济身份或角色,在社会领域里,是分工做什么的,在哪些经济领域里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使命主要考虑的是对目标领域、特定客户或社会人在某确定方面的供需关系的经济行为及行为效果。

愿景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

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需要同步展开。通过外部分析,企业将能有效地识别竞争环境中存在的关键威胁和机会。外部分析还要考察环境中的竞争将如何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组织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的影响情况。内部分析能帮助组织认清自身的组织优势和劣势,也有助于企业更好了解哪些资源和能力可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能了解到企业自身组织需要改进甚至变革的方面。

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设定战略目标。目标是那些可以量化、可以测量的具体指标,用以反映使命的实现度。通过两个问题可以评价企业目标质量的好坏:第一,它是否与企业使命的内涵密切相关;第二,它是否便于测量并且能被长期跟踪。检验一个企业是否在乎其使命宣言实现的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制定目标,以及这些目标质量的高低。

企业战略选择就是在进行充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制定的若干战略方案中,按照“竞争优势理论”选择一个最佳的、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战略方案。战略方案比较选择,一是战略必须可行;二是战略必须可接受。战略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挑选一个战略,以确保利用企业优势与机会,消除不利及威胁因素,避免劣势,实现组织使命、目标。如果一个战略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并得到有效实施将很可能成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来源。

战略部署是指在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经营单位与时间(长、中、短期)三个纬度方向对组织选定的战略目标及其方案、所需资源、监测战略规划进展情况的关键绩效测量方法做出具体安排,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各阶段绩效进行预测、分析、调整,形成适宜的战略规划。

战略实施主要包括建立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组织的资源、建立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力等三个方面。组织资源的预算和规划是战略实施过程必不可少的两项工作。资源配制是否科学合理,将对战略实施过程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资金和人力等预算方面需考虑战略的变动性,保留一定的机动余地,如过多或过少则造成资源浪费或制约战略目标的完成。为有利于组织战略的科学实施,组织相关部门当根据战略任务,制定相应的具体业务活动计划。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力建设宜从任命合适的经理人员、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组织文化、交流沟通渠道等方面入手。

战略评价用来评价战略效果,以便采取应变措施。在组织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检验战略假设的正确性,持续地监控环境变化,经常的确认组织的操作是否按既定的战略方向发展,管理者非常需要及时了解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因此,战略评价贯穿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战略评价获得先行战略实施的反馈,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战略调整。战略评价有三项基本活动:①重新审视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②度量业绩;③采取纠正措施和应变计划。战略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看组织的经营行为是否符合组织使命和愿景,战略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战略评价过程也是一个战略控制过程。

5 企业战略管理的几点建议

5.1 高层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战略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亲自主持、参与战略管理过程,把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纲举目张。企业高层领导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参与程度决定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效果,决定了战略能否企业经营活动起到有效导向作用。

5.2 明确组织战略管理的职能职责,建立完善的战略管理工作规范,推动战略管理运作。意欲有效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实现长期经营成功的组织,应明确决策机构(如董事会)、高层管理者、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战略管理职责之外,还应确定战略管理归口的职能部门,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由战略管理归口职能部门及其专职人员履行战略管理的日常事务,维护战略管理运转。必要时可以吸收外部专家人员,设立内外部人员结合的组织战略委员会之类的议事咨询机构,以支持组织战略的正确决策。

战略管理工作规范是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制度保证。战略管理工作规范至少应该涵盖搜集制定战略所需的信息情报的范围、要求,战略制定的主要步骤、说明主要参与者,战略规划时间区间设定,战略调整与应变计划的条件,战略分析、评价方法和程序,战略展开与部署要求,战略规划(如远景发展纲要与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等)的衔接。为避免组织战略与外部环境变化的离差和不连续,适宜的方法是建立滚动的组织战略规划,即每年制(修)订保持一定期限(如5年或3年)的战略规划。

5.3 战略策划应建立在对企业经营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战略必须以充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为基础,知己知彼,为实现目标策划多种战略方案,也即通常说的企业经营谋略,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各个战略方案的优劣,选择适宜的战略方案甚为关键。以避免凭经验、凭感觉行事。

当企业自身战略管理能力不足时,宜借助外部智力资源,建立智库。依托相关机构进行战略策划及战略规划制定和部署,但组织相关部门与责任人应当参与其中。以便在外部力量支持下实施战略管理并逐步提升组织自身战略管理能力。

5.4 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对组织战略进行部署和展开。战略部署包括职能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包括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及其执行)。企业在制定总体战略基础上,应按技术、市场、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供应等职能方向展开制定职能战略规划。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已经从绩效评价体系发展为战略管理工具)、方针目标管理方法进行战略部署,即对组织战略进行部署展开,并按时间顺序安排实施计划,形成“长期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月度实施计划—专项作业计划”格局的配套协调、层层落实的滚动计划体系。

5.5 建立企业战略评价机制,适时调整战略。对组织战略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特定条件下的评审、分析、比较,定期对战略目标实现进度与绩效指标进行预测、监视、分析对比,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或调整战略目标,或制定应变计划,确保组织竞争优势。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能系统、协调的评价企业战略实施的情况。也是帮助战略有效实施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企业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四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管理好绩效也是个难点。今天本站小编整理了卓越绩效管理学习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绩效管理是通过把每一个雇员或者管理者的工作与集团的整体使命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对绩效管理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了绩效考核的设置流程和模式,绩效管理重的各种技巧以及做好后续工作的基本事项。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组成、作用及其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它包括: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文档记录、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我觉得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一切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书本中提到,“用持续不断的修饰沟通的目的在于,强调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沟通。缺少沟通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想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到绩效反馈这些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绩效沟通。不仅是在绩效管理中,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切核心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的。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员工,让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度管理、kpi管理和平衡积分卡。其中我对目标管理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计划,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努力达到目标。以此类推,企业、部门也是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目标体系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要素维度逐渐展开,由战略层逐渐向战术层转化,逐渐分解,目标逐渐明晰化、指标化。

课本中提到了绩效管理评价技术,有六种: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关键事件法、

评语

法和行为锚地法。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分级法用的比较多。分级法是将考评者的绩效按照相对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也叫排序法。老师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学生进行“绩效考评”的,老师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又高到低的排名,来认定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制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我们印象很深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进行了实际的调查之后所做的德克士的绩效考评,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绩效的操作,虽然不是真正的实施,但是让我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绩效管理是不同层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会对绩效管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把公司比做成一个人体。高管层无疑就是首脑,他们的职责是高屋建瓴出思路、定政策;首脑的思路与政策总是要通过我们的手和脚来完成、来实现,那么,一般公司职员就是我们的四肢;正如首脑与四肢需要由躯干来衔接一样,中层就是公司用以衔接高管层与广大公司职员的桥梁和纽带。高绩效的中层是公司的“脊梁”。聆听完章哲教授的高论,掩卷仔细品味,忽然就有了以上这段感悟。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用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不能简单的去充当高管的“传话筒”,照本宣科、上行下达,也不能盲目的去做员工的“民意代表”,了无主见、人云亦云。中层,上对高管层下对一般职员,要想让高管的意图迅速、有效地覆盖到一般员工,一方面,既要明确“上意”做到不“贪污”精神、不衰减信号,又要善于对“上意”进行再加工,做一个信号“放大器”;另一方面,实践中经过“民意”检验为切实、有效的“上意”才是科学的,高效的中层要善于对实践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及时向高管层提出建议或报告,以便于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公司决策,形成更加科学的“上意”。

其次,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具体工作中,目标就是一种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要善于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来制定符合公司要求的、切合本部门实际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且善于总结、勤于反省。以我们的实际工作为例:从上年度开始,行里在大的发展思路之下,实行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不等于没有发展目标,而是意在通过绩效政策的合理引导,让大家去能动地确定更高的、不设限的发展目标。建立这一考核模式,实际上是向全体中层尤其是向各支行负责人及市行担标部门的中层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本支行、本部门设定怎样的目标,才能既达到行里的要求又符合本支行、本部门的利益?说白了,行里就是希望通过授权支行及部门自主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来激励和促使大家不遗余力,不断冲击新高度,最终达到按照全行发展思路实现全行经营目标的目的。

再次,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以促进实现工作目标。根据全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目标来制定本支行、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一种态度和愿望,但要“心想事成”还必须制定好的激励政策或者说是“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的过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难分胜负。现在看来,业绩无疑是衡量下属贡献程度最重要的一把尺子,所有政策或规则都要紧紧围绕业绩这个中心来制定,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政策,客观考核、奖优罚劣,才能在支行或部门内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实现工作目标。否则,不管是规则不公正还是尺度有弹性,都很难让部属工作起来心服、气顺。

第四,要聚合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切忌“单打独斗”。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自身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是件好事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部属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而不是好大喜功、“单打独斗”。我个人理解,行里要求工作中“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就是提醒我们中层要运用和实践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朴素的原理。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一句

口号

,更应当是每一个中层的管理追求和境界。“我要干”和“要我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带给我们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工作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这是我在近两年的监督工作中,从各位监督员身上体会最深的一件事。

最后,要用科学的理念来带队伍、抓管理。但凡会管理的中层都善于在阳光下看人、都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任何人都是一分为二的,评价部属要多看他(她)的长处,少看他(她)的缺点,日常工作中的表扬与鼓励要远比批评与惩罚更有效,用人的准则应当看他(她)是否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凭中层自己的远近亲疏。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应当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慎用手中的权利才能更好的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自己的部属;否则的话,在部属眼中,你永远只是一个权力的符号而已。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走出连日来的困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克服自身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你向高绩效中层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做个高绩效的中层也不难!

绩效是一个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以及组织绩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部门绩效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桥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实际用处在于: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绩效管理保证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行绩效管理,要讲究科学,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全面绩效管理而不是全面绩效考核。考核应按企业、部门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而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考评、360 度评估,强制排名等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适合的部门及工作实际不尽相同。对一个岗位的考核往往是多种考核技巧的应用。绩效管理应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大合唱”而非“独角戏”,绩效管理需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人力资源部唱独角戏;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应该重视。

一、结合我局实际,我认为职工普遍对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理解不够,两种指标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无法避免。我局自上而下统一推行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大部分部门及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何为kpi,就算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也无法将关键与非关键区分开来。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企业是一个整体,某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还在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如果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出了问题不能统一协调,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效率。

二、绩效考核暂时停留在只与奖金挂钩阶段,绩效管理单纯性的成为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合理性值得思考,还有考核维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在各个部门所指定的考核的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实现了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好的,没有实现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不好的。考核成绩和奖金挂钩,就不是在激励员工,而成为赌谁运气好,在基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为均奖模式,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别问,你看看别人就行。而员工本身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我每个月都应该发多少,少了我的就不行等等各种负面影响。

三、绩效激励不够明显,绩效考核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惩罚工具。会有管理层经常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你不怎么怎么就考核你,你不服从安排就考核你”,而很多东西都没有在指标体系里面体现出来,也不会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仅凭感觉进行考核与评价,而对事情或者工作本身的事实完全忽略,不同人,对待同样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两样的,而运用事实评价所搜集到的事实,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管理层乱使用考核权利,跨部门无标准地进行考核,一意孤行地认为作为管理者我就有权利惩罚你,虽然我不是你的直接上级但是我就是要考核你,“考核”二字已经变相发展为只是单纯的惩罚而没有激励层面。所以绩效激励必须全面,绩效评价应该感觉与事实相结合,避免激励的片面性。

四、绩效申诉是否应该考虑在绩效管理范围之内?绩效沟通的渠道是否应该多样化?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有效沟通成为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是通过面谈的方式,由主管为员工为明确本期考核结果,帮助员工总结经验,不仅要找出不足,而且要与员工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来实现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不愉快的沟通或者不畅通的沟通渠道往往造成基层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及排斥心里,有怨言却无处申诉,迫于权威压力宁愿“息事宁人”的想法作祟。造成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五,绩效管理如何更好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目标明确、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绩效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而且也只有绩效管理能够将其量化而更好地为其服务。创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五

最近总是听到朋友在谈他们的公司和主管的管理方式,有的是抱怨,有的是无奈。

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层经理,既要管理员工,也要受到更高级别经理的管理,因此对于绩效管理深有体会:做一名另下属敬和服的主管真不容易。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威信难以树立;如果不能建立信任,所有的管理都是空谈。

同时,最近我也在开始帮助公司考虑绩效管理的初步方案。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做方案容易,但是要有效果难。因此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也算是自己的一种尝试。

对于多数公司而言,大多数员工并不能感受到绩效管理的价值所在。

问题的根源在我看来是由于大多数绩效管理系统的使用目的出错。要么依靠管理者的独断独裁,要么仅仅是一种例行公事,亦或作为取得解雇某个员工的必需证据。

我觉得绩效系统应当用来培养和发展员工—而非评估他们。

在公司,决定员工工作成败的关键基于:即经理和员工应当共同工作,如团队伙伴一般,两人均对员工的绩效水平负责。

而这种工作中的伙伴关系应从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开始。

当员工得知你真心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反过来支持你。

我们要要关心自己的员工。要坦诚地对待他们。要帮他们树立责任心。要让他们独立负责。

在这种关系里存在着很多信任和尊重,之后才会出现关心和坦诚。

如果你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还不够,那么这时候若要进行有挑战性的对话,如批评,就会演变成一种攻击,从而造成对员工的伤害。

但是假如你在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充分的前提下,那么员工就很容易感到你对他们并无恶意,你通过看似强硬的对话,如批评,所要传达给他们的是关爱和帮助。

在公司内,员工并不能确定上司对自己是否存有恶意。员工必须信任上司。但前提是,经理们舍弃对员工的评分,而转为辅导和帮助他们获得好的绩效成绩。

1、首先是绩效规划,建立目标和绩效考核标准。

假如员工不清楚目标和标准,他们如何去实现?假如员工没有清晰的目标,他们就只会干坐着或直接放弃,虽然人在公司,可是并不能尽全力工作,因为他们不了解该做些什么。

2、其次是员工辅导。

3、最后是绩效评估,等同于回顾和学习。

这时你该坐下来,和员工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表现。

绩效管理并不应作为季度末或者年终评估的工具。相反地,它应当贯彻在每日、每周和每月中使用,指导经理和下属员工共同工作,帮他们取得良好的绩效。

当主管帮员工取得工作胜利,公司和员工双方面都有得益。

当员工拥有清晰的目标,有意义的工作,以及每日的支持,他们的工作意愿将受到鼓励。这意味着员工在工作中所做的事对他们本身就存在价值,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为这个公司带来改变,他们本身都获得发展。

这最终让员工获得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员工来这里工作,感到自己属于这里。当员工觉得自己能带来改变时,他们就会爱上这种归属感。

当员工想留在一个地方,他们留的越久,就会想方设法地回报所在的组织,而且他们自身也获得发展。员工的保留率和创造性都会得到提高。

最后,用老子的一段话来结束吧: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六

在日常工作中一直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我们平时所做的绩效考核,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为了发奖金或惩罚,其实这是个误区,也是我们平时头脑中的错误概念,绩效管理也会把它看成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其实是一个全员参与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体系。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所要我们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第一层总经理,是一个决策层,第二层中层,就充当一位辅导员角色,要做好细节的东西,第三层是员工,员工只要听话认真做就行。

通过绩效管理培训,可以看到其实我们把做绩效管理想复杂了,其实只是一个工作量的问题,不是难度的问题。平时只因为缺少太多的沟通了,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是需要互动参与的,需要花大量时间用在沟通上,使各部门关键性指标考核存在于流程过程中,关键性指标不能过于多,2-3个,关键性指标要少,要灵活,要能控制。而我们公司现有存在的问题是绩效管理当成了绩效考核,到了月底给各部门考评打分,缺少中间控制过程。

2、 清晰战略目标:公司总体目标

3、 组织架构:已有

4、 岗位职责+关键绩效指标:已有岗位职责,而关键性指标需调整太多

5、 每个岗位明确目标:需要修改不够清晰

6、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措施:各部门都缺少,重中之重

7、 目标评估检讨:评估存在于各类流程中,到月底很自然的去评估,不用刻意打分。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类表单的模板缺少,需要通过沟通共同完成。

8、 薪酬激励+荣誉激励

做管理人员做好两件事,第一:运用好手中的笔,指审批签字等事项,该怎样就怎样,第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每个部门都谁都离不开谁,都要互相协助才能共同完成,人基很重要。

八步中,管理者即是绩效过程中的管理者又是所属员工的培训老师,他的职能与工作性质,强迫绩效管理中的管理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与掌握大局的管理水平。这个过程即有心装目标的心计,又要有追求精细化操作标准的工作要求,从而才不至于因小失大。少钉了一个马掌,损失的是一个指挥官,损失了指挥官,决定一场战争的失败,一场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等沉痛教训。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七

绩效管理是通过把每一个雇员或者管理者的工作与集团的整体使命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系统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对绩效管理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了绩效考核的设置流程和模式,绩效管理重的各种技巧以及做好后续工作的基本事项。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组成、作用及其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它包括: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文档记录、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我觉得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一切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书本中提到,“用持续不断的修饰沟通的目的在于,强调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工作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的沟通。缺少沟通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想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到绩效反馈这些过程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绩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绩效沟通。不仅是在绩效管理中,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切核心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的。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者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员工,让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绩效管理工具有目标管理、360度管理、kpi管理和平衡积分卡。其中我对目标管理的方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计划,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努力达到目标。以此类推,企业、部门也是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目标体系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要素维度逐渐展开,由战略层逐渐向战术层转化,逐渐分解,目标逐渐明晰化、指标化。

课本中提到了绩效管理评价技术,有六种:分级法、考核清单法、量表考核法、关键事件法、评语法和行为锚地法。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分级法用的比较多。分级法是将考评者的绩效按照相对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也叫排序法。老师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学生进行“绩效考评”的,老师将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又高到低的排名,来认定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制定和权重的制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我们印象很深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进行了实际的调查之后所做的德克士的绩效考评,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绩效的操作,虽然不是真正的实施,但是让我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绩效管理是不同层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会对绩效管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把公司比做成一个人体。高管层无疑就是首脑,他们的职责是高屋建瓴出思路、定政策;首脑的思路与政策总是要通过我们的手和脚来完成、来实现,那么,一般公司职员就是我们的四肢;正如首脑与四肢需要由躯干来衔接一样,中层就是公司用以衔接高管层与广大公司职员的桥梁和纽带。高绩效的中层是公司的“脊梁”。聆听完章哲教授的高论,掩卷仔细品味,忽然就有了以上这段感悟。

第一、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摆正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用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不能简单的去充当高管的“传话筒”,照本宣科、上行下达,也不能盲目的去做员工的“民意代表”,了无主见、人云亦云。中层,上对高管层下对一般职员,要想让高管的意图迅速、有效地覆盖到一般员工,一方面,既要明确“上意”做到不“贪污”精神、不衰减信号,又要善于对“上意”进行再加工,做一个信号“放大器”;另一方面,实践中经过“民意”检验为切实、有效的“上意”才是科学的,高效的中层要善于对实践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及时向高管层提出建议或报告,以便于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公司决策,形成更加科学的“上意”。

第二、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目标就是一种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要善于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来制定符合公司要求的、切合本部门实际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且善于总结、勤于反省。以我们的实际工作为例:从上年度开始,行里在大的发展思路之下,实行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但无指标考核的管理模式不等于没有发展目标,而是意在通过绩效政策的合理引导,让大家去能动地确定更高的、不设限的发展目标。建立这一考核模式,实际上是向全体中层尤其是向各支行负责人及市行担标部门的中层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本支行、本部门设定怎样的目标,才能既达到行里的要求又符合本支行、本部门的利益?说白了,行里就是希望通过授权支行及部门自主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来激励和促使大家不遗余力,不断冲击新高度,最终达到按照全行发展思路实现全行经营目标的目的。

第三,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以促进实现工作目标

根据全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目标来制定本支行、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一种态度和愿望,但要“心想事成”还必须制定好的.激励政策或者说是“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的过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难分胜负。现在看来,业绩无疑是衡量下属贡献程度最重要的一把尺子,所有政策或规则都要紧紧围绕业绩这个中心来制定,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政策,客观考核、奖优罚劣,才能在支行或部门内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实现工作目标。否则,不管是规则不公正还是尺度有弹性,都很难让部属工作起来心服、气顺。

第四、要聚合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切忌“单打独斗”

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自身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是件好事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部属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而不是好大喜功、“单打独斗”。我个人理解,行里要求工作中“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就是提醒我们中层要运用和实践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朴素的原理。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当是每一个中层的管理追求和境界。“我要干”和“要我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带给我们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工作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这是我在近两年的监督工作中,从各位监督员身上体会最深的一件事。

第五、要用科学的理念来带队伍、抓管理

但凡会管理的中层都善于在阳光下看人、都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任何人都是一分为二的,评价部属要多看他(她)的长处,少看他(她)的缺点,日常工作中的表扬与鼓励要远比批评与惩罚更有效,用人的准则应当看他(她)是否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凭中层自己的远近亲疏。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个高绩效的中层应当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慎用手中的权利才能更好的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自己的部属;否则的话,在部属眼中,你永远只是一个权力的符号而已。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走出连日来的困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克服自身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你向高绩效中层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做个高绩效的中层也不难!

绩效是一个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以及组织绩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部门绩效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桥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实际用处在于: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绩效管理保证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行绩效管理,要讲究科学,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全面绩效管理而不是全面绩效考核。考核应按企业、部门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而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考评、360 度评估,强制排名等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适合的部门及工作实际不尽相同。对一个岗位的考核往往是多种考核技巧的。应用。绩效管理应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大合唱”而非“独角戏”,绩效管理需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人力资源部唱独角戏;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应该重视。

一、结合我局实际,我认为职工普遍对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理解不够,两种指标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无法避免。我局自上而下统一推行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大部分部门及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何为kpi,就算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也无法将关键与非关键区分开来。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企业是一个整体,某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还在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如果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出了问题不能统一协调,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效率。

二、绩效考核暂时停留在只与奖金挂钩阶段,绩效管理单纯性的成为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合理性值得思考,还有考核维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在各个部门所指定的考核的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实现了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好的,没有实现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不好的。考核成绩和奖金挂钩,就不是在激励员工,而成为赌谁运气好,在基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为均奖模式,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别问,你看看别人就行。而员工本身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我每个月都应该发多少,少了我的就不行等等各种负面影响。

三、绩效激励不够明显,绩效考核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惩罚工具。会有管理层经常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你不怎么怎么就考核你,你不服从安排就考核你”,而很多东西都没有在指标体系里面体现出来,也不会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仅凭感觉进行考核与评价,而对事情或者工作本身的事实完全忽略,不同人,对待同样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两样的,而运用事实评价所搜集到的事实,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管理层乱使用考核权利,跨部门无标准地进行考核,一意孤行地认为作为管理者我就有权利惩罚你,虽然我不是你的直接上级但是我就是要考核你,“考核”二字已经变相发展为只是单纯的惩罚而没有激励层面。所以绩效激励必须全面,绩效评价应该感觉与事实相结合,避免激励的片面性。

四、绩效申诉是否应该考虑在绩效管理范围之内?绩效沟通的渠道是否应该多样化?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有效沟通成为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是通过面谈的方式,由主管为员工为明确本期考核结果,帮助员工总结经验,不仅要找出不足,而且要与员工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来实现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不愉快的沟通或者不畅通的沟通渠道往往造成基层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及排斥心里,有怨言却无处申诉,迫于权威压力宁愿“息事宁人”的想法作祟。造成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五,绩效管理如何更好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目标明确、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绩效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而且也只有绩效管理能够将其量化而更好地为其服务。创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企业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不仅生产产品、创造效益,而且解决就业、培养人才。企业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断地完善管理、走向规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的企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自己的管理体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满足产品国际化的要求。

以前我们谈质量,谈管理,往往都是片面的,或是孤立的。抓质量只抓终端产品,而不重视过程质量;抓管理只抓设备生产,而不重视人的管理;抓效益只重企业效益,而不重视环境负担和社会效益;抓目标只重短期效益,而不重视长期战略和缺少大局观。这些管理上的片面性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必将使企业处于被动,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灭亡。qeo三标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给我们建立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和努力的方向,使我们企业的发展不再是盲人摸象,不再会走向歧路而不知觉。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企业已不可能象从前那样在自己的封闭体系中,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得过且过了。我们的产品必须面对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虽然在一些行业我们可能有短期的保护,但那只是暂时的安慰。我们每种产品,每个企业都必将接受竞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通用认证体系的承认,我们才有了与别人竞争的资格,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我们每个企业推行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有的人会说,一会儿是qeo三标体系,一会儿又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多余,有点烦琐。答案是否定的,这两种体系并不冲突。两种质量管理体系都是从大质量观出发,qeo体系是一个符合性的标准,也就是最低要求,是国际认证的合格评定标准,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个成熟性的标准,它引导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所以说,qeo体系达标是让我们拿到竞争的通行征,而卓越绩效管理是让我们在竞争中名列前茅,卓越绩效模式是优于qeo体系的,但它又必须有qeo体系的内容来支撑。

q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两个体系都是系统工程,它们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qeo体系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和环境三个国际标准的细则,企业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就必须从建设、原料、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上把关,做到精细化管理。而卓越绩效管理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尝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测量分析和改进七个方面展开pdca循环,它特别强调大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责任、强调战略的重要性、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和改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融合得更紧密,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两种体系无疑都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对企业产品的要求肯定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任何体系都不会是固定的死框架,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体系。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所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灵魂就是“改进和创新”,强调实现双赢。

任何体系都是死的,只有我们把它用起来,落到实处,体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我们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过程管理,将体系中的标准和要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才能使我们的管理见成效,才能达到卓越管理。如果我们只是学学体系,然后埋头编数据,造文件,应付审核,我们就背离了管理的初旨,长期下去,不仅我们的管理模式丧失了作用,我们自己企业也将为此会出惨痛的代价。

要让两种体系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仅仅靠企业的自觉和良知是不够的。三鹿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鹿曾经得到过各种荣誉,通过了许多体系认证,被各种媒体和名人大肆宣传,还是全国驰名商标,老百姓对其产品高度信任,其结果却是让数十万儿童受害。由此可见,一种认证体系若没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制裁措施,其危害比没有这种体系更大数倍。我们可以设想,一种三无产品或是名气不大的产品,我们使用它必定是小心谨慎的,一旦有不好的影响我们必弃之不用,而一种驰名产品,我们用它毫无防范心理,即使有了坏结果我们也宁愿从其它方面找原因,这种危害日积月累,就会酿成三鹿事件一样的弥天大祸。所以,要让oeo三标体系和卓越绩效模式这两种体系发挥其作用和长处,我们必须在立法和监督上加强,要对获得体系认证的企业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要用法律来约束体系论证机构,合格企业和产品出了事,认证机构要负连带责任。这样才能避免论证走过场或是用金钱来交易,才能让体系成为一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两种体系是社会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社会和人类的一种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规则,我们每个企业必须要遵守这种规则,并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0-11日在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开展了绩效管理课程的培训。让我对绩效管管理困惑得到了相应的理解。本次培训收益得到绩效管理的理念,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学习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际安全演练,实践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特别是对绩效客理制订方面,老师用了大量的安例进行说明,通过smart原则,对于绩效制订的明确具体事项;是否具有可衡量性,比如在数量、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制订;是否具有可行性(挑战性);是否有相关性;是否有时间性;在绩效制订过程中和绩效考核过程中,绩效管理中的沟通辅导工作在整过绩效管理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辅导和沟通,让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就绩效本身达成一致,比如对于绩效面谈的技术方面,就讲述了,作为管理者如何向员工做好绩效的面谈工作。关键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展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找出班组优秀人员,以此为榜样,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从此,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以前对绩效管理认识,绩效不中为了考核而做,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作;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八

绩效是一个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以及组织绩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其中部门绩效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桥梁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实际用处在于: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绩效管理保证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推行绩效管理,要讲究科学,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全面绩效管理而不是全面绩效考核。考核应按企业、部门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而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考评、360 度评估,强制排名等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适合的部门及工作实际不尽相同。对一个岗位的考核往往是多种考核技巧的应用。绩效管理应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是“大合唱”而非“独角戏”,绩效管理需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人力资源部唱独角戏;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应该重视。

一、结合我局实际,我认为职工普遍对关键业绩与非关键业绩理解不够,两种指标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无法避免。我局自上而下统一推行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大部分部门及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何为kpi,就算知道这个名词的含义也无法将关键与非关键区分开来。既然是关键业绩,业绩指标不能太多,但是指标少了又无法覆盖工作的所有内容,企业是一个整体,某一个部门的关键业绩,还在于别的部门的配合,而别的部门的配合工作,对于这个部门又是一个非关键业绩。如果都考核,就会发现考核指标太多,不考核,又不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出了问题不能统一协调,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效率。

二、绩效考核暂时停留在只与奖金挂钩阶段,绩效管理单纯性的成为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合理性值得思考,还有考核维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本来是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在各个部门所指定的考核的指标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实现了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好的,没有实现目标的,不见得是做的不好的。考核成绩和奖金挂钩,就不是在激励员工,而成为赌谁运气好,在基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为均奖模式,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别问,你看看别人就行。而员工本身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我每个月都应该发多少,少了我的就不行等等各种负面影响。

三、绩效激励不够明显,绩效考核几乎成为管理层的惩罚工具。会有管理层经常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你不怎么怎么就考核你,你不服从安排就考核你”,而很多东西都没有在指标体系里面体现出来,也不会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仅凭感觉进行考核与评价,而对事情或者工作本身的事实完全忽略,不同人,对待同样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两样的,而运用事实评价所搜集到的事实,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严重的是,跨部门的多个岗位协同完成的工作,奖罚不分明,管理层乱使用考核权利,跨部门无标准地进行考核,一意孤行地认为作为管理者我就有权利惩罚你,虽然我不是你的直接上级但是我就是要考核你,“考核”二字已经变相发展为只是单纯的惩罚而没有激励层面。所以绩效激励必须全面,绩效评价应该感觉与事实相结合,避免激励的片面性。

四、绩效申诉是否应该考虑在绩效管理范围之内?绩效沟通的渠道是否应该多样化?管理者在绩效沟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有效沟通成为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是通过面谈的方式,由主管为员工为明确本期考核结果,帮助员工总结经验,不仅要找出不足,而且要与员工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来实现上级主管和下属之间对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确认。不愉快的沟通或者不畅通的沟通渠道往往造成基层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及排斥心里,有怨言却无处申诉,迫于权威压力宁愿“息事宁人”的想法作祟。造成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五,绩效管理如何更好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诚信、责任、奉献、创新,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目标明确、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绩效管理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而且也只有绩效管理能够将其量化而更好地为其服务。创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九

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的方法。卓越绩效该如何做呢?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心得,欢迎查看。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辅导班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全面、深入理解卓越绩效准则内涵和要点,熟悉卓越绩效评审过程,掌握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技巧,提供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思路,培养质量管理奖评审员;培训日程为5.21日-5.24日;培训地点在合肥宜临国际大酒店;培训授课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江家如作了动员讲话,其次由培训教材的编写人段学良对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了讲授、互动研讨、案例练习和考试。

实行卓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b/t 19580-20xx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 为公司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提供了

自我评价

的准则。

3、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使员工推谣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

1、首先绩效指标的设定绝不可以用封闭的部门考核指标来设定,而应是以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综合制定绩效指标,这样才能避免部门走向矛盾对立的误区,避免了互相之间的相互扯皮。切实合理、贴近实际情况地设定的指标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绩效的设定要透明,绩效的评估要公正,形成透明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有助于公司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3、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可以采用pdca法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在实施的过程中多进行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并改进绩效考核中的不足;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4、如公司对申报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的申报高度重视,建议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做申报材料,公司人员(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配合,会增大获奖几率。 卓越绩效管理它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卓越绩效准则是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指导公司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应该在我们以后的工作管理中充分学习、应用,使其发挥真的的作用,从而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领导一章居于首要地位,一个组织的领导与领导层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管理者是任命的,能否实现有效的的领导取决于被领导者的追随程度。

管理使情况规范,领导要研究权变,管理是管理现在,领导是领导未来。多数企业存在管理过度和领导不足的现象。领导的作用是让所有的人都清楚跟你到哪里去,每个人都知道方向,在队伍中起的作用。

只要有下属,就有领导职能,针对领导不足的现象,我们要加强领导艺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

作为领导,指导下属员工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而且指导必须是经常性的而非一定要等到有什么问题发生的时候才开始进行指导。通过经常不断的指导能确保员工从一开始就能把工作做正确,这样可以省去大量花在等问题产生以后再去解决的时间。同时还能确保员工的工作结果符合企业的利益和客户的期望。

我们通常把指导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指示,对于那些对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及能力较缺乏的员工,常常需要给予较具体指示型的指导,将做事的方式分成一步一步的步骤传授并跟踪完成情况。二是方向引导,对那些具有完成工作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但偶尔遇到特定的情况不知所措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点拨及大方向指引。三是鼓励建议,对那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及专业化技能的人员给予一些鼓励或建议,以促进更好的效果作为领导,身上承担很多的责任,你并不会有时间去跟踪并指导每位下属员工的每一次具体发生的问题或每个要改进的方面。而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对完成关键绩效指标或已制定的工作目标所需的能力的指导上,这样就使你的时间能有效地应用在员工能取得绩效的关键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下属员工的绩效。

领导经常忽视了员工“怎么做”,而只是注重最后的绩效结果。这样会导致部分下属人员用影响公司整体利益的方式去完成结果。另外,如果对做事的方式加以指导,员工今后会自己独立地运用这种方式去服务于其他场景或解决其他的问题。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和标准条款,是世界上优秀企业的卓越经营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相融合的结晶,九鼎可以应用卓越绩效模式思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短板,系统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打造一流的企业奠定基础。

具体的来说,对于防腐工程材料车间贮罐项目来说,我们在工作中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更要发挥领导的作用,带领项目团队和项目组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公司下达的目标计划。

通过参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实施指南、卓越绩效的评价要素和评分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卓越经营管理模式。

一、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准则明确表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十二分”地关注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抵御风险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为实施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管理工作系统、员工培训教育系统和激励机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确保卓越绩效模式运行所需要的人才。

三、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走向卓越中的作用

准则中通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社会责任、道德行为等的描述,进而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前瞻能力与决策能力。领导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并密切关注着结果。准则中指出领导只关注未来,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使命、愿景、价值观)还不够,一定要把远大的目标(想做的),与当前一个阶段的内部能力(能做的),外部环境(可做的)结合考虑,形成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略目标(该做的),并以此为导向,带领员工并影响到相关方,为此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准则中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同时还强调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机遇和挑战、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潜在风险等。在治理结构中强调有效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为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提供资源;在技术发展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改进、创新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结果方面,是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和创新。

1、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是关系到我们公司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战略性的工作。 准则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序、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归纳为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和多方面的“三全一多”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向员工和社会宣传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在企业内要营造一种学习《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环境,要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 一个实施卓越绩效评价的企业,所追求的决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也须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还须紧紧与企业的发展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

2、在对于企业预期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

3、规范的企业部门结构其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在我们公司,组织结构较为明确,但是个部门的沟通联系还不够迅速及时。有些部门之间的程序过于繁杂,效率迟缓,给其它部门带来一定不便。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并且使其高效的运转,使其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

4、确保数据信息体系规的范化。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出发,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账单、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数据数据库,及时更新发布新的信息,对于领导的决策能够快速的传达到各个部门以及执行者手中。完善、推进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程控,做到及时、快速、高效。

5、保证运转流程的规范。我们公司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有时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

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指南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篇十

一、加强领导,整章建制,落实责任

__市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__年度__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工作做了明确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坚决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并对农产品和粮食质量安全也提出了要求,市政府常务会议共四次,研究了食品药品工商质量、农业、畜牧水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把食品安全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监管,确保全市人民食品安全。市政府还与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工作目标与责任,并将食品、农产品、粮食安全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共计20分。

10月19日印发了《__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洪政办发[__]16号),制定了《__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交流沟通机制》等规章制度,各成员单位也制定了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制度50余个,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发动,营造氛围,社会共治

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通过宣传车、新闻网络媒体、宣传资料、横幅标语、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开展了“3.15”、食品安全宣传周、“一法一条例”宣贯、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日等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面对面的向群众宣传假劣食品识别、安全饮食常识以及相关的食品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工作成绩。全年共举办现场咨询、政策解答宣传活动10场次,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点20个,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宣传人员300余人次,制作宣传展板30块,横幅56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000余人,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以及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群众形成科学合理饮食习惯。在__市电视台播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闻15条,在各类网站发表相关新闻信息百余篇。并通过有关单位短信宣传平台,向经营者和广大群众发送食品安全短信万余条,更好地发挥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作用,营造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经费保障,深化抽检,技术保障

每年__市财政对于食品安全及监督抽检都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__年度财政拨付相关单位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共计430万元,__年度财政拨付相关单位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共计494万元,同比增长15%,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了对全市果蔬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和禽畜产品、水产品检疫监测工作,全市共抽检蔬菜水果2680批次,其中蔬菜2409批次,合格率99.92%;水果271批次,合格率100%;共抽血清850份,结果均呈现阴性;抽检“瘦肉精”尿样3125份,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抽检水产品2批次,均合格。完成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241批次,录入上报241批次,平均每月抽检20批次,合格率100%,预包装食品监督抽检41批次,合格率100%,抽检结果均在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予以公示。及时、完整上报及调查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共333条,完成了40份大米、20份新鲜蔬菜、20份自制凉菜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强化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四、农田餐桌,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1、全面抓好农产品、畜禽水产品源头监管。市农业局健全了四级监管体系,20个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面开展规范化建设,村级聘请了监督员316名,组里聘请了协管员3087名,进一步健全了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五个规范化”。并不断加强从农资打假执法、投入品使用、标准化生产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程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查处种子违法案件4起,农药违法案件4起,对10个复混肥产品抽样送检,查处不合格肥料案1起。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巡查,重点排查有无违规经营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违禁物质,有无违规违法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添加违禁物质和不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共计建设种植业标准化园区54.6万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416.22万头(羽),创建了1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核心园、3个省级特色园、多个怀化市级标准化核心园。全力进行“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目前获得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共有16个(2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无公害农产品)。

市畜牧水产局多措并举,狠抓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春、秋防免疫,全年共抽血清850份,分别送怀化市局及省局监测,结果均呈现阴性。开展了养殖业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检查兽药经营户25家,饲料经销店82家,要求限期整改2家。严格执行兽药gsp标准论证,全市通过兽药gsp认证12户,对达不到gsp要求的企业要求整改。实施好兽用抗菌药物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全市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44户的用药及饲料、饲料添加剂安全监管,督促养殖户建立健全兽药及饲料进购及使用台帐,严格执行休药期。开展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鱼苗鱼种检疫工作,严查使用孔雀石绿等违禁渔药违法行为,对全市从事水产养殖场(户)进行清理,发放水产养殖证77本。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专项整治,1-11月份共抽检“瘦肉精”尿样3125份,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加强养殖流通环节监管,1-11月份我市黔城定点屠宰场、安江定点屠宰场共检疫生猪28733头,检出染疫生猪7头共1583斤,割除“三腺”和病害产品2857公斤,全部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屠宰检疫率达100%,出证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为市民吃上“放心肉”把好了关口。

2、不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市食药工商质监局认真做好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小作坊的摸底建档,完善健全20家单位档案,积极协助7家生产企业申报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完成换证7家。不断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到食品生产加工单位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料采购索证索票、产品出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人员健康管理、培训以及风险信息收集等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218人次,执法车辆102台次,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20份,办结食品生产环节案件8起,同时,与全部20家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签订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并采用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督促小作坊开展基本安全卫生条件改造、定期回访检查等措施,开展了节假日食品安全、饮用水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大力加强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管。还积极向企业全面详细地宣贯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工作,得到了企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我市共有7家企业参与了责任保险。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合并做大做强,全市已有8家米粉米面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采取并股合并的方式,组建2家规模生产企业,均已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539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