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作者模板(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4:14
山寨作者模板(三篇)
时间:2023-06-06 15:24:14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山寨作者篇一

;

曾听人感叹说,现代人的婚礼变味了,让人体会不到结婚的庄严、婚姻的神圣了。说到底是旧时的结婚仪式演绎到现在,已经免去了很多繁文缛节和规矩,汽车代替了红轿,只求简单热烈即可。但是我们回瞻传统的繁琐礼俗,会发现其实结婚这一仪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文化,它所体现的是对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视和对合家和睦的美好愿望,让人无限感慨。结婚,一辈子的事,因为传统所以经典。

婚俗不外乎人情

婚姻习俗作为福州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如此的五彩斑斓,一典一式间,男女间的喜乐哀怨、亲家间的礼尚往来,邻里间的插科打诨,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旧时礼制,父或母逝世后,其儿子三年内不得结婚。“娶者,吉礼也;
丧者,凶事也。故先王制礼,凡丧三年者不与吉事”之类话语,多见古籍。《福州府志》也有“乘初丧而婚娶者谓之乘凶”的记载,把成服守孝期间婚娶的行为,视为大不孝,族亲或邻里可以告到官府,定以忤逆罪下狱。

三年守孝,对中年人来说,也许不长,但对适婚青年而言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有时父丧三年、母丧三年,前后六年,岂不误了年轻人的婚姻大事。福州一带对“成服守孝三年不得婚娶”的礼制有一变通的做法,即在父母丧后百日内可以迎娶完婚,百日内不娶,就要等三年后了。这种婚俗称“百日婚”,也叫“赶百日内”。坊间的解释是,人死后百日不算真正死去,如果百日内儿孙完娶,死者辈分可升一级,俗话称“多做一面”。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林耀华上世纪30年代在福州南乡(今城门、盖山)作调查时,把“百日婚”列为“变式婚姻”,认为是福州独特的婚俗,名义上是为升辈分,将媳妇娶回家一同守孝,实际上是对抗旧礼制,成就年轻人婚姻大事的一种积极的做法。据林耀华研究,福州“百日婚”习俗出现于清末,究竟是受何种思潮影响所致,尚待探讨。

福州“百日婚”习俗出现后,封建卫道士们曾予以抨击、阻挠。清末林鼎莼著的《婚礼丧娶论》中就有“居丧从吉,虽在期功之服,例已不容,况竟亲丧而行娶,凡有识者,亟当以此为诫,不然倘刑官以十恶之例治之”等语,但福州民间并没有被吓倒,坦坦然然把“百日婚”习俗代代沿袭,直至今天仍遵行。

福州传统婚俗有讲究

尽管现在年轻男女并不会被传统婚俗的条条框框所牵绊,倘若你想在福州娶媳妇或嫁老公,下面的婚礼习俗及流程你还是要懂得。

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男方下聘礼 · 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男方要送聘金:3万3,5万3或10万3,13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喜庆十色(喜糖5斤2包、2个大猪腿、2只大鱼、2头目鱼干、线面5斤2包(线面要用大红纸包好)、红蛋若干、苹果或桔子若干、红酒2瓶、10只脚脚健全的煮熟后变红的2只大螃蠏(意为十全十美)、一对活鸡(要用三尺三的红绳将两只鸡的脚绑在一起的)。男方回去的时候要把母鸡带回去,这时候母鸡的两只脚用那根红绳绑好。黄金若干(不一定要订婚时送,黄金何时送双方可以协商)以上这些东西都要用红纸外包装,或者在送的东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红纸。

女方回礼 · 可备一只母鸡,以便与男方订婚送来的母鸡交换下,让男方带回一对鸡(包括对方原来送来的那只公鸡也返还)回去。有的女方家里不事先备母鸡,只是把男方送来的母鸡留下,让男方只带回公鸡去。须回送:新郎内衣一套、新郎西装一套、新郎衬衫一件。新郎男袜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其中的“袜金裤”,寓意新郎以后发展为:“活金库”。至于女方要回送多少礼金给男方,可以在订婚仪式时当场返送,也可以在结婚时,当嫁妆给新娘。

接亲 ·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当新郎的婚车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放鞭炮,之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新郎还要带上新娘手捧花与上等香烟来新娘家。见到新娘时,把手捧花给新娘拿着,同时把香烟大方地分给女方家人抽。新人在女方家里,拜见完祖先后,要吃太平面(太平面的汤料必须是鸡,而且新娘要吃得慢点,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新人吃完太平面后,带上嫁妆准备出嫁。在新人出门前,新娘家还要放鞭炮,之后新人才可出新娘家门。新娘迈出女方家后,千万不可回头,要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即使是忘带了东西,也不能回头,要叫别人去拿。新人从迈出家门一直到上车前,接新娘出门的时候伴娘要为新娘打伞,车门则有伴娘负责开。

当婚车启动准备开走时,女方家人还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儿出嫁,一定要在上午12点前到男方家,一般新郎上午8点到9点前就出发接亲了。到男方家,随后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再拜公婆,后夫妻交拜。拜畢,由“福寿双全”的一对夫妇持凤烛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坐床沿,名为“坐床”;
饮“合欢酒”,名为“合卺”;
由一名父母双全、兄弟众多的男孩在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早生男孩之意。

吃太平面 ·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必须是鸭蛋,不能用鸡蛋。“鸭蛋”福州话“压浪”,寓意压住风浪,出海船只一帆风顺。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铺床 ·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该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像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个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由女生来打滚好了,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见长辈 · 下午3点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福州人叫“见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拜见毕,由喜娘扶新娘到厨房走一趟,称为“拜灶神”;
动一动厨具,名为“出灶”(农村第二日先出灶后出厅)。

设酒宴 · 差不多下午5点新人们就要到酒店迎宾客了,最后就是酒店常见的礼仪了。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还可以拿到红包。

讨红包 · 福州地区的传统婚礼上多会请喜娘,喜娘又称为“伴房嬷”,是福州地区主流婚俗中的“三喜”之一,从接亲开始到新娘出阁、拜堂见厅、闹洞房,喜娘都要帮东家忙前顾后,沿途喝彩或唱诵一些传统喜诗歌谣,烘托吉祥喜庆的气氛。婚宴上喜娘会带着新人向亲戚们讨见面礼,还会喊出是那位亲戚给了多少礼。比如:“舅舅长得比较帅,一拿就是五百块”。

婚礼结束时喜娘要向新郎讨红包。新郎付给一份之后,还要求添包,“添”含添丁发甲的意思,新郎要满足这一“添”的要求。

回门 ·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红包。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至此,整个结婚仪式圆满结束。

客家奇特婚俗:结婚要先养孩子

在客家婚俗里“顿花妹”是指结了婚就急于生育的人,先抱养人家的女孩,若日后自己生下男孩,可让人成婚也可不成婚;
若无生育或只生女孩,所抱养之女作自己女孩看待。

闽西客家人在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

婚前两晚,新娘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俗称“就妹仔”。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深感依依不舍。俗称“叫夜谱”(叫意为“哭”实意“唱”)。

相关热词搜索:;

山寨作者篇二

1、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学习认读字。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以及山路的蜿蜒绵长,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2、理解山路是盘旋、时隐时现的,补充课文中的插图。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

板书课题:山寨

注意撜瘮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1)指名认读。读正确,大家跟读;读错误,第二个同学帮助纠正。

(2)同桌互读检查。

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认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2、自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标画小节。

3、指名读诗歌。想想这首诗主要是写什么?

(三)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

⑴、指名读第一小节。想想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什么?

⑵、请两个学生分别读两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⑶、指导读出语气。

2、学习第二小节

⑴、自读第二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围绕这个问题,分组讨论。

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第三小节

⑴、提出不懂的问题。(摿终谑餮跀是什么意思?)

⑵、借助观察插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绿树掩映,找不到寨门。

⑶、补充山路的插图。学生边理解边画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配乐,学生自己练。

2、指名汇读,师生评议。

3、同桌互相试背。

一、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㈠、检查复习

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㈡、教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接龙读。

2、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集中交

4、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及时进行反馈。

㈢、扩词练习

鼓励学生充分说。

烟:烟花浓烟烟火

弯:弯腰弯月弯路

唤:呼唤唤起唤醒

挂:挂号挂件挂面

四、板书设计:

炊烟袅袅

山寨山路曲折急切、欣喜

绿树掩映

一、教学内容

古诗《华山》,自读短文

二、教学过程

㈠、学习古诗

1、观察图画。画上有谁在干什么?

2、利用拼音自学古诗。

提出自读要求。

师巡视辅导。照顾个别学生,帮助他读准生字的读音,安排学生开展互动学习。

3、检查自读情况。

4、讨论:这首诗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组内讨论解决。

5、组织学生进行提问,解疑,理解诗文。教师从旁点拨,指导朗读。使迅速理解华山奇拔俊秀、高入云端、气势磅礴的特点。

㈡、自读短文

1、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2、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教师可做引导和点拨。

3、范读

4、朗读比赛,思考作者看山时想到了什么?

5、你喜欢这座山吗?喜欢山里的哪一季?想对它说点什么吗?愿意把它画下来的孩子可以画。

㈢、发散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撋綌字的词语或写山的古诗和文章?

㈣、本课小结

咱们一起欣赏了两篇和山有关的文章:一篇是宋代寇准对华山的描写,一篇是现代作家贺兴安小时候对山的向往。孩子们收集了好些和山有关的词语或文章,相信你写出来的山也一定很美。

㈤、板书设计

华山 夏天满山苍翠

只有天在上, 冬天白雪覆盖

更无山与齐。看山 春天郁郁葱葱

举头红日近, 秋天红叶点缀其中

回首白云低。

山寨作者篇三

本课获广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青青的山”《山寨》

教学目标要求:

1、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2、  能力目标: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探讨能力、阅读感受能力。

3、  认知目标:①渗透性识字8个,写字8个。②区别、运用“飘”与“漂”,能用“怎么”说一句话。③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认字识字、感情读文、感悟诗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听音看图、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作客,你们看——(听音看山寨图)

师: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生:山寨。

生1:有一条清清的小河。

生2:有漂亮的房子。

生3:有青青的树,绿色的草。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简笔画)

师:同学们说的景色可真美。这一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美好的心情,一起去感受美丽的山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板题)请齐读一次课题。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师:想知道山寨有多美,读一读这首小诗就知道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你说。

生:圈起来。

师:对,圈起来。下面请同学们轻轻的读一次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生边读边圈)

师:都圈出来了吗?

生:圈出来了。

生:想!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开始吧!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来!(生读课文)

师: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刚才他把山寨的寨字读错了,注意不要漏字添字。谁再读一读?(生读课文)

师:掌声送给这位读得流利的同学!同学们,如果我们一起来读,是不是能把这首小诗读得通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表扬一下自己吧。

师:同学们请看,上山寨的小火车来了。想不想坐?

生:想!

师:如果想坐上这列小火车,只要把车箱里的句子读出来才能乘坐。谁来坐一号车厢?请那位男同学!

生1:(读)看着飘起的炊烟。

师:欢迎乘坐。也请你。

生2:(读)看着飘起的炊烟。

师:也欢迎乘坐!

师:谁想坐二号车厢?想坐的同学站起来!三号车厢!四号!五号!六号!(生选车厢站起来读句子)

师:欢迎乘坐小火车!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句子朋友,词语朋友也想认识你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词语卡,指名读,师生正音)

师:我们一起再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跟句子朋友、词语朋友交了朋友。淘气的字宝宝也来了,            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卡)

师:哪列小火车来开一开?(开小火车读,师正音)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老师来考考同学们,你们能拼读生字吗?(指名拼读、齐读)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认字游戏。小猴子想到河对岸摘果子吃,可是没有桥,过不去。只要把字宝宝读出来,它们就会变成一条小桥。谁愿意帮这个忙?(指名,分组、分男女同学读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能给字宝宝组一个词吗?(生组词)

师:老师很想知道大家是不是都会认字和组词了?现在就请用桌上的生字卡,同桌互相考一考。你认为他认字组词都对的,就请你夸夸他,你认为他不会的,就请你帮帮他。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同桌互考,师巡视)

师:同学们,会认字组词的同学请举手!太棒了!不会认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继续努力,相信你也会成为一名小老师的。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八个字宝宝,填字格里的字是课文要求会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师:(出示“飘”字的卡片)这是什么字?

生:“飘”字。

师:“飘”字为什么有风?

生1:有风就在天上飘。

生2:有风就表示与风有关。

师:你们还认识哪个字念“piao ”?

生:三点水的“漂”。

师:(出示“漂”字的卡片)为什么是三点水?

生1:表示与水有关。

生2:有水就在水上漂。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请选择恰当的字填空,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卡上完成。

树叶从树上(漂 飘)落到小河里,变成小船,轻轻地(飘 漂)走了。

师:从树上飘落到小河里是用哪个飘?

生:第二个“飘”。

师:轻轻地漂走了是用哪个漂?

生:第二个“漂”。

师:为什么飘落到小河里是用“飘”?轻轻地漂走了是用“漂”?

生1:飘落到小河里的“飘”与风有关,所以用“飘”。

生2:轻轻地漂走了的“漂”与水有关,所以用“漂”。

师:同学们都是认字的小能手,都难不倒你们。(课件出示“飘”和“烟”两个字。)

师:“飘”和“烟”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生1:不一样。

生2:“飘”字两边都一样大。

生3:“烟”字是左窄右阔。

师:你们可真会观察。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写字比赛。看谁写得最漂亮,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评一评,你能得几颗星。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在学习卡上完成,互评)

三、质疑解惑、感悟诗意

师:同学们,作者把上山寨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象和着急、高兴的心情都写进了这首小诗里。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能从诗中找到问题吗?(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看不见?

师:你真会从诗歌中找问题,我们也找到这个问题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分明是在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师:明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看不见?这么奇怪,为什么?生1:因为树木很多,遮住了房子。

生2: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上下文去找答案,真棒!(板“林遮树掩,青藤垂挂”)

生:(齐说)林遮树掩,青藤垂挂。

师:女同学也来问一下男同学。

女同学: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是因为——

男同学: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生:问号。

师:带有问号的句子应该读什么样的语气?

生1:奇怪。

生2:疑问。(齐读句子)

师:老师有个建议,我们读“怎么”、“也不见”的时候,把声调扬起来,就能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再次齐读句子)

师:太棒了!你们也能学用这句话来说一个句子吗?

生1:这节是艺术课,怎么不见艺术老师来?

生2:明明听到说话声,一到家怎么一个人也不见?

师:我也觉得挺奇怪的。请继续说。

生3:我明明放了一杯水在这里,怎么就不见了?

生3:我明明放了一杯水在这里,怎么就不见了?

师:这次用奇怪的语气说得挺好的。看到大家都想说,那么同桌也来说一说,开始吧。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你们还能从诗歌里想到什么问题吗?生:(边读边想)

师:想到了吗?大家都来做一个积极思考的好孩子。

生1: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

师:这是问题吗?怎么把它变成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2:为什么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

生1:小路七拐八弯。

生2:因为小路七拐八弯,带着你左转右转。

生:能!能!

生:(齐说)因为小路七拐八弯,带着你左转右转。(板七拐八弯、左转右转)

师:“七拐八弯、左转右转”这两个词语用得可真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师:七拐八弯的山路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拿起笔,在你们的课本里画一画。请后面那位女同学上来画一画。(生画山路)

师:(指着生在黑板上画的小路)这就是七拐八弯的山路。我们也来走一走这样的山路吧。(生站起来走七拐八弯的山路)

生1:很着急!

生2:着急。

生3:很紧张。

生4:很倒霉。

生5:很害怕!

生:读第一、第二小节。

师:读得怎么样?(生齐鼓掌)

师:老师又有个小建议!刚才不是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是非常着急吧,那我们应该把它读得语气缓慢一些,这样才能显出着急。(师范读)

生:(齐读)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

师:真不错。带着这么着急的心情,走啊走啊,最后走到了没有?

生:没有。

师: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生读课文)

师:走到了没有?

生:走到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

师:能从书中找到答案,真是太棒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终于走到了山寨,心情怎么样啊?

生:高兴。

师:刚才我怎么没看到你们好高兴呀?高兴的时候应该是怎么样的?你们站起来,把高兴的心情表现一下,终于到了,怎么表现?欢呼,还有吗?真的是笑得很甜,请坐。(生表演高兴的情景)

师:你们就带着甜甜的笑容,用上高兴的动作把第三小节读一读。(生齐读)

师:同学们,上山下山真的是很累,也很着急,后来终于走到了山寨,心情非常的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吧。(配乐生齐读课文)

师:真有感情,老师都为你们陶醉了。现在分四人小组也互相地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开始吧!(四人小组互读)

四、练习背诵、巩固感知

生:高兴。

生:背诵诗歌。(生鼓掌)

师:你们也想来背一背吗?想背的同学站起来。(配乐背诵诗歌)

师:为自己能背出来鼓鼓掌吧!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学习卡,到你们的小伙伴那,背一背给他们听。能背出来你就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记得带上笔。听明白了吗?(找小伙伴互背互评,师巡视)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棒,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我想听一听大家的收获。

生1:我知道山寨很美。

师:你觉得山寨很美,我也感觉到了。

生2:生字。

师:请你把话说完整,好吗?

生2:我学会了生字。

生3:我觉得山寨的小路是弯弯曲曲的,而城里的小路不是。

生:(齐说)好朋友!

师:对,好好地爱护它们。这样,我们的山寨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玉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凌军霞     

2005年3月18日,我参加广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执教《山寨》一课。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努力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等特色。

首先,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如句、词、字的学习,配合学习卡的使用,认字、识字、写字、辨字等;感悟诗意,有感情读文,学会从诗中提问题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扎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互考,4人小组读诗、背诗,找小伙伴互学等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第三,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自己为自己鼓掌,同桌互评能得几颗星,同桌互夸互画小红旗等,这些评价不多,但恰到好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四部分完成。识字、写字共16个,感悟诗歌、背诵诗歌等,看起来容量很大,但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学习情境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不想下课的感觉。下课时,学生们都围在我的身边,争先恐后提出很多有关山寨的问题和说对山寨的感受。这种情形,在我上公开课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也恰恰说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有效的、成功的。轻松、机智、民主、竞争的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相辅相成。在品悟诗意的学习中,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从诗歌中提问题和找答案,在读有所悟。但教师没有让学生再进一步去从诗歌中思考、寻找问题。学生的学未能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点评:

“实”、“活”、“新”是本课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

1、  语文知识的强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扎实。句、词、字的认读、写、辨等,感悟诗意,有表情朗读,学会从诗中提问和找答案的方法等语言文字和整体感悟的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特色。

2、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灵活。同桌互说,互考,小组读诗背诗,找小伙伴互学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充满了灵性和生机。

3、  eepo方式的使用让该课新颖、感人。该课属要素组合方式课型。课中听、看、讲、想、做、动、静等七个要素轮换使用,人力资源、教室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强化次数迅速攀升,使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强化了近20次,知识性十分突出。七个要素的使用也比较到位、巧妙,比如引导学生体会“七拐八弯”这个环节,讲、做(画)、看、想的基础上“走一走”,巧妙的安排了一次大动,让学生舒缓了生理上的紧张,满足了学生久坐之后想动的心理需求,之后又能集中精神学习。此外,约定的训练非常成功,使人大开眼界。不足之处是能动性尚未十分突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198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