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立面管控方案(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4 20:54:33
最新外立面管控方案(10篇)
时间:2023-04-04 20:54:33     小编:zdfb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一

第一,综合整治效果要把握高位性、协调性、持续性。要精心抓好组织领导,突出综合整治效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搞好策划谋划;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到一线督导指挥。搞好整治策划,是实现预期整治效果的前提。要坚持高标准策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功能性、景观性和经济性的有机统一,保证高标准实施。

第二、综合整治方案要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整治方案要注重与城区规划相衔接,力求整治效果符合城区规划、城市功能、建筑风格的要求,不搞低水平重复整治和建设。要制定具体周密的工作计划,抓好工程的预算、招标、监理和验收环节。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纵到底、横到边的目标责任体系。

第三、综合整治实施推进要体现总揽性、层次性和互动性。今年综合整治的任务非常重,要按照整治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拓展投入渠道,加大工程项目建设和支撑力度,做到分步实施,协调推进。要加强条块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街道、社区也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认真实施定期列会制度、重点会审制度、矛盾协调制度、科室联系制度、双向联络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等措施,确保老旧楼体外立面装修改造等工程的进度。

第一、舆论宣传要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和谐环境。环境综合整治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搞好宣传,发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在整治工作中,各级各单位一定要注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让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用群众的评价检验综合整治工作,形成共创美好家园的良好开局。

第二、市民参与要变被动为主动,珍惜整治机遇。在老旧楼体外立面装修改造、社区绿化建设改造等工作中,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搞好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考虑和照顾群众利益,合理安排整治时序。引导广大居民群众主动与社区配合,自觉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来。各新闻单位也要充分发挥了媒体宣传优势,不间断地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进展、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各类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和不良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第三、社会监督既要关注整治过程,又要注重整治后的长效管理。要将整治规划、整治范围、整治进程、整治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形成了良好的舆论互动机制,保障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举行座谈或参观巡查,请他们对城区的市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要提高商家和市民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广大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是综合整治的基本力量。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文明城区、文明小区和文明交通路口的创建,依托市民志愿者队伍,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素质,自觉维护城区市容环境的干净、整洁,形成创建市容环境示范区域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提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权威性。要建立常态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变多头管理为系统性管理,进一步研究探讨管理作业市场化、管理维护社会化、管理监督标准化的机制,通过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整治一片,规范一片,巩固提升一片,长效管理一片,逐步实现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的转变。

第三、要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长效性。集中整治是手段,长效管理才是目的。逐步建立条块结合、责权统一城区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向常态化转变,既是搞好这次综合整治的制度保障,也是这次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健全职责明确、协作有力、责权统一的管理新体制,实行整治与管理并重,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促环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二

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尽管我乡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要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的真正“美丽”,还需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县垃圾清运工作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总体运行,我乡积极配合,各自然村均设有公共的垃圾收集箱,有专职保洁员,保洁公司的垃圾清运车按期转运,垃圾清运处理体系日渐完善。过去那种塑料袋,随手乱丢,一片狼籍,刮起风来五颜六色、满天乱飞的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垃圾清理工作初步得到群众认可。随着土坯房拆除工作的全面完成,旧式老式旱厕基本拆除,过去村庄那种随处散发粪臭的情况彻底消失。

虽然近年来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垃圾处理体系不够科学。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垃圾处理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垃圾清运阶段,缺乏科学配套的垃圾处理体系。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垃圾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垃圾科学处理势在必行。

2、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处理。家畜家禽粪便、衣物洗涤废水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污染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许多河道、池塘水沟散发恶臭,对农村人居环境依旧造成威胁。

3、散埋乱堆现象依旧存在。农村各种颜色的垃圾不见了,以前一些不经意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以前,农村做饭一般用灶烧柴,而现在许多农户另外添置了液化汽,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减少了用柴量,许多柴草都被闲置,这一根那一堆,零零散散,和杂物一起随意放置,时间久了到处都是;再就随着土坯房工作的整体推进,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堆放在原处,加之时间一久,杂草丛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体美观。

4、村庄规划落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受项目资金的限制,许多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仅仅停留在村内主干道、巷道、水渠的修建阶段,村庄整洁度不够高,整体形象不够好,整体规划不完美,随意搭建的现象依旧存在,离乡村美丽的标准距离甚远。

1、提升文明新风。从多方面入手改变农村生活不良习惯,一是各村深入各村民小组组织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培训动员会,使群众做到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搭乱建,不随意堆放,维护好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二是在春节、“五一”劳动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参与有意义的健康活动,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需求。

2、提升农村垃圾处理体系。一是着手规划垃圾分类。目前,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实行垃圾分类,其他城市即将全面铺开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来源较多的农村,有必要将垃圾分类提上日程安排,尽早作好规划。二是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三是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3、规范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一严格规范建房审批手续,农民建房要严格按程序申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宅基地用地手续,未取得建房手续的,不许开工建设。二是全面清理村内废弃建筑、残墙断壁,统一集中处理。三是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4、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细则,明确具体事宜、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强化督导考核,加大人居环境整治交叉检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科学化,确保脏、乱、差现象不反弹,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民众的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形成秀美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三

云南省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 年 2 月 22 日

全省 2017 年 1 月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 工作推进情况

现将全省 2017 年 1 月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相关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治乱治脏 全省共查处整治占道经营情况 114908 件,整治乱摆乱放情况 46327 件,整治乱贴乱画情况 147871 件,整治乱吐乱扔情况 24666 件,整治乱排乱倒情况 6792 件,整治乱搭乱建情况 8310 件,治理重点区域脏迹情况 4316 件。

全省城市治乱治脏情况 序号 州(市)

工作内容 整治占道经营情况(件)

整治乱摆乱放情况(件)整治乱贴乱画情况(件)整治乱吐乱扔情况(件)整治乱排乱倒情况(件)整治乱搭乱建情况(件)

治理重点区域脏迹情况(件)

— 2 — 1 昆明市 10898 0 9654 0 843 82 1147 2 昭通市 10199 8878 10093 4948 912 6671 761 3 曲靖市 8401 3993 38112 1330 526 52 252 4 楚雄州 1848 1680 2099 1042 576 144 220 5 玉溪市 4446 3563 6396 285 164 41 119 6 红河州 4951 1702 6332 1682 174 44 71 7 文山州 15943 4091 42236 8944 1283 145 411 8 普洱市 2399 1654 5453 1311 272 227 164 9 版纳州 12311 7762 1161 316 80 134 58 10 大理州 21180 2393 4158 935 404 302 627 11 保山市 11121 1852 19329 1835 775 126 292 12 德宏州 7662 4940 716 522 197 87 87 13 丽江市 1068 2444 83 64 9 8 5 14 怒江州 1187 414 345 352 331 206 32 15 迪庆州 107 121 85 18 47 4 3 16 临沧市 1187 840 1619 1082 199 37 67 合计 114908 46327 147871 24666 6792 8310 4316 (二)治污 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省累计 713 个乡镇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设施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昆明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保山市、普洱市昆明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保山市、普洱市,排名后五名为红河州、临沧市、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

红河州、临沧市、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

全省累计 35251 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昆明市、玉溪市、迪庆州、大理州、保山市昆明市、玉溪市、迪庆州、大理州、保山市,排名后五名为怒江州、楚雄州、德宏州、文山州、昭通市怒江州、楚雄州、德宏州、文山州、昭通市。

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排名 序号 州(市) 乡镇(镇区)

村庄(自然村)

设施覆盖乡镇数(个)

环比增量 覆盖率(%)环比增量全省排名实现垃圾有效治理村庄数(个)环比增量 有效治理率(%)

环比增量全省排名1 昆明市 91 1

1 8017 643

1 2 版纳州 28 1

2 733 0

6 3 玉溪市 51 9

3 3270 437

2 4 保山市 55 0

4 2753 0

5 5 普洱市 74 9

5 2987 376

9 6 迪庆州 16 0

6 879 0

3 7 曲靖市 66 17

7 3831 1539 7 8 怒江州 14 6

8 307 197

12 9 楚雄州 52 27

9 1459 970

13 10 大理州 54 21

10 3875 0

4 11 德宏州 23 5

11 321 57

14 12 红河州 56 0

12 2510 0

8 13 临沧市 30 6

13 2091 0

10 14 昭通市 50 0

14 669 0

16 15 文山州 36 2

15 801 0

15 16 丽江市 17 0

16 748 0

11 合计 713 104 — 35251

4219 — 2.村庄生活垃圾保洁收费制度建立。全省累计 22003 个自然村建立了保洁制度,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曲靖市、红河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曲靖市、红河州,排名后五名为楚雄州、昭通市、迪庆州、怒江州、普洱市楚雄州、昭通市、迪庆州、怒江州、普洱市;累计 17656 个自然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费制度,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 昆明市、大理州、玉溪市、保山市、红河州,排名后五

— 4 — 名为 文山州、迪庆州、昭通市、普洱市、怒江州。

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洁收费制度 建立情况排名 序号 州(市)

建立保洁制度的自然村数量(个)

环比增量 村庄保洁制度覆盖率(%)全省排名建立收费制度的自然村数量(个)

环比增量村庄收费制度覆盖率(%)

全省 排名 1 昆明市 7117 814

1 5777 468

1 2 玉溪市 2205 360

2 1882 152

3 3 大理州 2490 575

3 3639 766

2 4 曲靖市 3296 1948

4 1572 912

6 5 红河州 2061 534

5 1428 306

5 6 保山市 1530 0

6 1719 4

4 7 版纳州 359 0

7 177 0

7 8 临沧市 1082 55

8 482 2

8 9 德宏州 363 269

9 119 43

9 10 文山州 587 47

10 207 5

12 11 丽江市 120 0

11 188 0

10 12 楚雄州 293 111 11 210 98 11 13 昭通市 310 59

13 188 3

14 14 迪庆州 28 0

14 24 0

13 15 怒江州 26 0

15 4 1

16 16 普洱市 136 37

16 40 2

15 合计 22003 4809 — 17656 2762 — 3.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省累计 353 个乡镇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设施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昆明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德宏州、曲靖市昆明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德宏州、曲靖市,排名后五名为丽江市、保山市、怒江州、楚雄州、临沧市丽江市、保山市、怒江州、楚雄州、临沧市。

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排名 序号 州(市) 乡镇(镇区)

设施覆盖乡镇数(个)环比增量 处理设施覆盖率(%)环比增量 全省 排名 1 昆明市 77 13

1 2 版纳州 20 0

2 3 玉溪市 30 3

3 4 德宏州 19 3

4 5 曲靖市 35 5

5 6 普洱市 28 6

6 7 大理州 25 4

7 8 红河州 30 0

8 9 文山州 22 0

9 10 迪庆州 5 0

10 11 昭通市 24 0

11 12 丽江市 10 0

12 13 保山市 10 0

13 14 怒江州 3 1

14 15 楚雄州 9 1

15 16 临沧市 6 1

16 合计 353

37

— —

4.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建设。全省累计 686 个乡镇镇区实现自来水设施供水,设施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普洱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州、曲靖市、红河州,排名后五名为 临沧市、文山州、昭通市、丽江市、保山市。

全省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建设情况排名 序号 州(市)

建有自来水设施覆盖的乡镇(个)

环比增量覆盖率 (%)

环比增量 全省 排名 1 普洱市 78 0 1

— 6 — 2 玉溪市 49 1 2 3 版纳州 24 0 3 4 曲靖市 90 0 4 5 红河州 92 0 5 6 昆明市 67 2 6 7 楚雄州 64 5 7 8 大理州 53 1 8 9 德宏州 22 4 9 10 迪庆州 12 0 10 11 怒江州 10 0 10 12 临沧市 24 0 12 13 文山州 31 0 13 14 昭通市 38 6 14 15 丽江市 16 0 15 16 保山市 16 0 16 合计 686 19 — 5.农村公厕建设。全省累计建成镇区公厕 2268 座,549个乡镇镇区建成 2 座以上公厕,覆盖率为 ,排名前五名为 玉溪市、昆明市、大理州、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排名后五名为 楚雄州、 昭通市、德宏州、文山州、丽江市;累计4734 个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至少建成 1 座公厕,覆盖率为,排名前五名为玉溪市、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红河州,排名后五名为楚雄州、德宏州、丽江市、保山市、昭通市楚雄州、德宏州、丽江市、保山市、昭通市。

全省农村公厕建设情况排名 序号 州(市)

乡镇(镇区)

建制村(村委会)

建成 2 座公厕乡镇数量(个) 环比增量 覆盖率(%)环比增量建成镇区公厕(座)全省排名建成 1 座公厕的建制村数量(个) 环比增量 覆盖率(%)

环比增量全省排名1 玉溪市 59 11 100 251 1 505 16 1 2 昆明市 76 6 565 2 811 202 2 3 大理州 60 0 110 3 476 6 4 4 版纳州 15 3 79 4 164 32 3 5 红河州 60 4 204 5 495 0 5 6 曲靖市 52 15 174 6 491 5 7 7 迪庆州 12 0 31 7 75 0 6 8 普洱市 41 0 127 8 346 0 8 9 临沧市 30 1 118 9 293 5 9 10 怒江州 9 1 34 10 55 22 1111 保山市 21 0 78 11 193 2 1512 楚雄州 28 1 67 12 207 119 1213 昭通市 38 3 125 13 202 35 1614 德宏州 12 0 126 14 72 8 1315 文山州 23 5 80 15 269 16 1016 丽江市 13 0 99 16 80 0 14合计 549 50 2268 - 4734 708 - 6.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示范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6.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示范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 个国家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示范县累计 204 个建制村、1258 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和 。

石屏县、 腾冲市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仅为 和 ,进度较为滞后。

— 8 — 国家级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示范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排名 序号 县(市)

建制村数量(个)

实现污水治理的建制村数量(个)

建制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自然村数量(个) 实现污水治理的自然村数量(个)

自然村污水处理覆盖率(%)

全省排名1 澄江县 45 41 418 265 1 2 大理市 111 64 514 173 2 3 石屏县 112 34

891 229 3 4 腾冲市 220 65 2670 591 4 合计 488 204 4493 1258 — 个 重点县(市、区)乡镇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30 个重点县(市、区)累计 184 个乡镇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设施覆盖率为 ,其中,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官渡区、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石林县、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玉溪市澄江县、大理州大理市、保山市腾冲市、怒江州泸水市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官渡区、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石林县、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玉溪市澄江县、大理州大理市、保山市腾冲市、怒江州泸水市 12 个县市区已实现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排名后十名为楚雄州楚雄市、德宏州瑞丽市、保山市隆阳区、丽江市古城区、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州开远市、红河州建水县、普洱市思茅区、文山州文山市、红河州个旧市、德宏州芒市楚雄州楚雄市、德宏州瑞丽市、保山市隆阳区、丽江市古城区、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州开远市、红河州建水县、普洱市思茅区、文山州文山市、红河州个旧市、德宏州芒市。

30 个重点县(市、区)累计 8558 个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率为 ,其中,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石林县、玉溪市澄江县、昆明市安宁市、保山市隆阳区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石林县、玉溪市澄江县、昆明市安宁市、保山市隆阳区 8 个县市区已实现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排名后十名为昭通市昭阳区、怒江州泸水市、红河州建水县、西双版纳州景洪昭通市昭阳区、怒江州泸水市、红河州建水县、西双版纳州景洪

市、普洱市思茅区、德宏州瑞丽市、德宏州芒市、楚雄州楚雄市、文山州文山市、曲靖市宣威市市、普洱市思茅区、德宏州瑞丽市、德宏州芒市、楚雄州楚雄市、文山州文山市、曲靖市宣威市。

30 个重点县(市、区)累计 108 个乡镇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设施覆盖率为 ,其中,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官渡区、昆明市石林县、玉溪市澄江县、昆明市安宁市、德宏州芒市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市官渡区、昆明市石林县、玉溪市澄江县、昆明市安宁市、德宏州芒市 8 个县市区已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排名后十名为怒江州泸水市、红河州蒙自市、保山市腾冲市、红河州建水县、临沧市临翔区、红河州弥勒市、文山州文山市、楚雄州楚雄市、红河州个旧市、保山市隆阳区怒江州泸水市、红河州蒙自市、保山市腾冲市、红河州建水县、临沧市临翔区、红河州弥勒市、文山州文山市、楚雄州楚雄市、红河州个旧市、保山市隆阳区。

30 个重点县(市、区)乡镇村庄生活垃圾污水 治理情况排名 序号 县(市、区)

生活垃圾处理...

热门文章: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四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长抓不懈,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长为组长,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村(居)书记和镇直部门负责人、挂点工作组组长为成员的 xx 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7 月 15 日专门召开班子会议听取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汇报会,7 月 17 日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7 月 18 日组织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召开了第一次现场调度会,到各村实地检查排名考核,强力推进。镇主要领导先后 6 次到后进村进行指导调度,听取意见,解决难题。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xx 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xx 镇“治脏治堵治乱百日攻坚净化序化美化喜迎国庆”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的实施方案》,先后 2 次,组织村级保洁员和集镇保洁员开展了两次专题业务培训,明确工作重点,规定保洁上岗和月考核专项方案,镇村组三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规划管理。截止目前,全镇 59 个宜居自然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最广泛地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集镇总体规划和村级规划基本形成。

(四)审时度势,全程监管,防止农村人居环境二次污染。一是强化督导考核。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镇党委年终绩效考核。制定出台了《xx 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暗访考核细则》,做到对村进行“一月一考评、一通报一排名”。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充分发挥 xx 镇集镇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使其覆盖 xx 集镇周边各村。其中 2018 年 xx 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器设施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完成所有 50 户以上村组污水处理调查工作。三是加大农业生产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立我镇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提高广大民众对秸秆综合利用效力。

(五)循序渐进,加大投入,拓宽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渠道。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上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我镇共安排 19 个新农村建设点,投资 510 万元,共惠及农 1268 户农民 4728 人。二是拓宽管护资金渠道。积极通过商会、乡贤各级代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管护资金支持,做到长效管护。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仍存在村与村组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整治效果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垃圾治理有待加强。由于我县去年顺利通过“国检”,所以我镇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所懈怠,有迎检过关的思想。三是资金缺口压力较大。我镇虽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也积极想办法拓宽资金渠道,但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资金缺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聚焦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入手,深入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和管护村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

(二)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我镇已建成公厕 78 座,2019年新增新建公厕 39 座,还未建有水冲式公厕的村庄也在立即着手筹建,力争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我镇也做到建管同步,对公厕设施管理好、维护好,卫生要打扫好、维持好。加大户厕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努力实现 2019年底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 90%的目标。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五

现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做好综合协调。起草了《*县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试行)》,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后下发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严格标准,科学运作,全力推进。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月把辖区内每个村庄人居环境督导一遍,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积极协调县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督导各镇街全力推进村庄道路硬化、村容村貌、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处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工作。

(二)强化督导考核。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健全日常暗访、月评比、季小结、年终考核等制度,对全县 17 个镇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考核,并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成绩。4 月底组织开展第一季度暗访和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好市第三方开展暗访工作。参考市暗访、日常暗访和观摩评比成绩排出各镇街名次,在县委农村工作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通报。我县在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中名列前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群众的意识有待提升,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不够;二是部分村庄存在“三堆”、线路杂乱无章、小广告、乱打乱建等现象,破败房屋及残垣断壁难以治理;三是部分村庄死角及周围沟渠内存有废弃秸秆、农药包装物等。

二是高标准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片区,督导指导各镇街至少高标准打造1 处 7-8 个自然村示范片区,引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村容村貌的全面提升。科学规划设计。聘请东南大学的专家结合村庄良好的自然禀赋和

人文历史,按照“清净整洁、形态有序、色块和谐、主次协调”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狠抓重点。紧紧围绕产业提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发展旅游业,打造精品民宿、乡村民宿和研学民宿,努力争取申报江西省 5a 级乡村旅游景区,拓展旅游业产业链条;按照“一户最多只能保留一幢正房和一间旁房”的基础上整改围墙、清理杆线、完善道路;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节点来打造特色村点;保留特色文化,坚持以_特色主义思想文化为中心,大力发展村庄红色和绿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压实责任。明确茅坪乡人民政府为主体责任单位,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小组,村“两委”成员带头,成立拆清工作队,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地。

三是督导各镇街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乡科级、副科级领导、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街,农户门前三包等多级包保责任制,实现村内所有区域都有人抓、有人管,没有死角和盲区。落实公益性岗位作用。在加强专职保洁员队伍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通过集中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等内容;各村为每一位保洁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确定责任区和路段,实现了每条街路都有专人负责,确保这支队伍真正发挥作用。落实群众主体作用。各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每个村民都有积极主动的全面做好自家庭院和室内卫生、保持公共卫生整洁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村民的约束,促使村民自觉讲卫生、爱护环境,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变。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文明村户评选、奖勤罚懒等多种手段,形成正向激励,形成“人人爱卫生,人人争文明”的良好氛围。四是落实考评奖惩作用。乡党委、政府联合乡纪委

采取不定期开展考评观摩和加强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考评打分。考评结果作为兑现奖惩的依据,真正形成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机制,激发环境整治及管护的内生动力。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村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文明和谐。根据市_安排,我局安排专人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环境整治基础

1.健全组织机构。全县镇办和村居都成立了农村环境整治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采取分片包干、设立街路巷长等有效举措,使环境综合整治不留死角,规范有序推进。

2.明确工作思路。在抓工作中注重“三个结合”(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家园创建相结合),做到“四个清洁”(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确保实现“五有”(有机构、有环卫队、有垃圾箱、有清运设施、有保障机制)。

3.落实工作经费。为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常开展,我县采取“国家争取一点、县财政扶持一点、镇办补贴一点、村组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广泛筹措整治经费。去年先后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就业扶贫资金以及镇办自筹资金累计达2000余万元,确保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二)聚焦工作重点,推进整体环境提升

1.强化设施建设。投资1100万元,完善基层环卫设施。为5个镇办22村(居)配备垃圾箱648个,垃圾转运车2辆,吸污车1辆。农村环卫设施达到每镇办至少2辆垃圾转运车、1处垃圾填埋处理设施,每个村民小组至少一个垃圾箱(池)的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有去处。新建村级卫生公厕46座,20xx年累计改建户用卫生厕所6974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2.狠抓集中整治。聚焦脏乱差突出问题,突出集镇、河路、村庄、农户“四个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清洁家园”为载体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

3.助力脱贫攻坚。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列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倾斜人力、物力、财力,配强贫困村环境整治队伍、配齐贫困村基础环卫设施、加强贫困村环境整治专项督查。

(三)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1.完善长效保洁机制。采取分片包干、设立街路巷长、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工作格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集镇、村庄环境整洁,无暴露垃圾,基本达到“五有”、“三化”(门前、路边、田间的全面绿化)、“一统一”(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面貌。

2.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县上制定了《洛南县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管理办法》和《洛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洛南县农村改厕方案》等文件,镇办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日常保洁、经费投入、巡查监管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按章办事,着力提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知晓率和参与性。全县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有了较大提高,都深刻认识到搞好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户户受益。

(一)长效机制运行不力。部分镇(办)对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研究不透彻,措施不具体,没有一套切合本镇本村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突出表现为环境卫生反弹现象严重,如个别镇办月通报排名从前三名下滑到后三名,在工作中出现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纯粹为迎接检查过关搞临时突击现象仍旧存在。

(二)环境整治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投入经费不足。工作经费保障落不到实处,相当一部分村没有专门负责人管理环境卫生,无专职保洁员,从而无法保证环境整治工作正常开展。

(三)农村保洁人员流动性大,保洁效果不够理想。全县保洁员虽然达到2000余人,由于工资相对较低,难以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加之素质参差不齐,责任意识淡漠,保洁效果不够理想。

(四)农民群众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各种垃圾混装、乱倒、乱扔、随意损坏绿地、公厕等公共设施,不讲卫生的陋习没有完全根除。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镇办要高度重视辖区,特别是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合各自实际以村居为单位制定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强力推进,落实到位。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发全民参与。广大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力争实现95%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全面治理。

(三)因村分类施策,把握整治重点。根据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镇(办)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清运机制,实现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倾力打造人居和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七

目前,镇党委、政府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农村规划布局、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并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部分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经费、人员及村民素质等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

(一)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种类、数量也持续增多,大部分未经处理及垃圾分类,就随意丢弃、倾倒,成为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及细菌、疾病的传染源,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20xx年4月起,镇农村垃圾清运由县执法局统一招标的第三方公司承包,但该公司对我镇农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垃圾堆放过多、异味重,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目前我镇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约占总户数xx%建成无害化厕所约占总户数xx%,宝塘村220户和五丰村173户“厕所革命”正在推进,大部分村民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排水沟流到田里,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造成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地下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三)农村环境整治设施、人员配套不齐全

农村住房大多着力于主体工程建设,而对道路、绿化、排污、卫生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甚至部分村建立的公共卫生设施也因打扫不及时、管理不当、资金缺乏等造成设施设备经久失修,长期未纳入使用。

(一)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少村民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宣传教育未能全面进村入户,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导致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环境整治投入不够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级卫生队伍、环卫人员等需加强,在加上缺乏有效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环境监管力量不足

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设立相关负责人,但因农村具有范围广、地势多样、人员分散等特点,宣传教育及监控管理等难以全面普及和随时管控。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卫队伍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建议县执法局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管理,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海报、广播、宣传单、微信微博等,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农业生产指导,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积极向村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解决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农药等化学物质使用过多等问题,有效减轻水源污染及土地污染。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文明村镇建设、“厕所革命”、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抓好环境整治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四)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将农村环保和环境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年提高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可适当通过村集体和农民自筹的方式增加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并公开透明资金使用方向。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八

xx镇xx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全村20xx年度工作重要日程,坚持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负总责,实行支书、主任管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管院户,实施全民参与,层层抓落实,监督管理到位,扎实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xx村位于xx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542户,共2033人,布局零散,通村水泥路长千米,100%的组连通水泥公路。

一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一是在干部、党员、组长中进行宣传,组织收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片,认真开展环卫实践活动。二是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共发放倡议书500余份,张贴标语200余张,悬挂横幅5条。同时设置了宣传公示栏,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态予以公示。三是各片区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倡导辖区内校园进行“爱我xx、洁我家园、从我做起”的教育和现场实践活动。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倡导礼貌新风,培育全村讲卫生、爱美化的浓郁氛围,不断提升广大干群清洁卫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浓郁的社会氛围,构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

二是精心组织、强化领导。该村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村级事务的重要工作,实行支书、主任亲自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以驻村领导镇党委书记陈xx任顾问,党支部书记林xx任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统一组织,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职责,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院落户,将职责层层分解。

三是由点及面,整体推进。一是用心部署行动。该村在坚持集中与分散原则的前提下,清理河道、清扫裸露垃圾、修建垃圾池、设放垃圾桶、安排专职清洁员、成立礼貌劝导队等,构成了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明确职责,整体合力大推进。该村对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共分五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村干部包干职责,并组织上百名群众重点对公路沿线的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实行一日一扫、垃圾一日一清,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四是创新机制,长效管理。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实行常态管理和长效管理。一是建立目标机制。经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制定了《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工作的目标,为整个工作的推进带给了保障。二是按照“门前三包”原则,开展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制定了《xx村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村支两委组织对全村所有农户的卫生进行大检查,设立“最清洁户”、“清洁户”、“较清洁户”、“不清洁户”四个档次,评比结果在村委会每月张榜公布,连续三次被评为“最清洁户”的授予“礼貌卫生户”,奖励现金50元,连续三次被评为“不清洁户”的,授予黄牌“脏乱差户”,并处罚现金50元。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九

按照县、乡政府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该村注重典型引路,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

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张贴固定性宣传标语1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200余本。组织村组及党员干部40余人赴攸县学习,并通过组织村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讨论,结合如何发扬_大将精神来要求党员干部讲奉献、村民讲自觉来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0000余元,发动劳力500余人次,出动垃圾运输车30余辆(次),共清扫公路5公里,清运垃圾400多方,建设垃圾池3个,发放垃圾桶2000余个。村委会与各住户签订了《环境卫生公约》,坚持做到“三有”,即村有保洁车、保洁员,组有评比公示栏、垃圾池,户有分类垃圾桶。

建立长效评比管理机制,每月定期开展评比,确保该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期推进。

通过此次整治工作,逐步完善了村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村民爱卫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到了“三无”,即“无卫生死角、无一片垃圾、无污水横流”,实现了乡村面貌的大改善。群众反响好,将军故乡再换新颜。

外立面管控方案篇十

站前街道办事处按照市委、新区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xxxx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xx新区春季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的相关要求,快速行动,落实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

站前街道办事处于2月28日召开“2022年站前街道春季市容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会议上,方其帜主任对站前街道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就“重点任务”“重点区域”“联动合力”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杜金芳副主任在部署市容整治相关工作中,细化各科室责任分工,强调整治要具有长效性。

各社区(村)书记、站前街道派出所分管交通负责人、城管办、执法队、城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保安公司、铭洁及叮咚环卫负责人参与会议。

在对站前街道辖区市容环境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临街店铺店外乱堆乱放;二是个别路面环境卫生脏乱;三是临街野广告问题突出,包括存在招手牌、条幅、道旗及施工围挡广告破损现象;四是占道经营现象。针对如上问题,街道城管部门快速行动,以“第一时间去功能”为先导,采取清、修、换新等措施,精准发力,并力求长效。

南山市场早市一直以来都是金州老城区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为落实春季市容环境整治工作,2月28日,站前街道城管办公室、执法队、城管中心联合马桥子街道、光中街道、拥政街道、先进街道、友谊街道,联合行动对南山市场早市占道经营重拳出击,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共出动人员65余人、车辆20余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778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