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孤芳自赏的意思精选(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50:56
2023年孤芳自赏的意思精选(4篇)
时间:2023-06-06 15:50:5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孤芳自赏的意思篇一

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一片互相依恃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

会上,大家指出了他孤芳自赏的缺点。

那女孩喜欢孤芳自赏,没人肯理她。

生命的短暂,却创造了爱的永恒。漂亮女孩,请不要孤芳自赏,敞开你的心扉,接受我的玫瑰。

知识分子不要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应该面向社会,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

我写这幅字是用来孤芳自赏的,你们怎么评价都无所谓。

孤芳自赏的心情固然寂寞,但那一份自得却不容侵犯。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不骄不躁,不孤芳自赏。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一片相依恃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

这些画都卖不出去,只好收起来孤芳自赏了。

孤芳自赏的意思篇二

从前,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面有许多的花朵,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一年当中,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园子里的花儿都开放着,游客们远远的就会徇着这芬芳的花香赶来观赏。然而,一到冬天,花园就不再热闹了。每当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白色的雪花飘飘扬扬地落下时,花儿们明白,它们该休息了。于是,劳累了大半年的花朵们,在冬季来临的那一可,都愿意缩进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好好的睡上一觉。

就这样,花儿们的家族延续了几个世纪!靠着这种传统,他们免去了一年一次的受冻。但每到这是,已没有游客来赞赏它们的美了。

现在,已是秋末了,离冬天不远了!大家都在使劲吮吸着大地母亲所供给他们的最后一点营养。然而,有一株玫瑰却一直站在那儿发呆。姐妹们问她怎么了,她说:“我想我能够一直开放到冬天结束!”这话被其它花听到了,它们都只是摇着头说她傻:“哎,傻丫头啊!那份怪念头迟早会要了你的命啊!”“是啊,千万别做傻事啊!”……姐妹们更是苦口婆心的地劝她。

第二年,当园再次苏醒,几乎所有的花都看到了那具腐烂的玫瑰花尸体,“看,这就是不循规蹈矩的下场!”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话,很快就在花群中流传了开来,成了那株傻玫瑰在花群中留下的唯一回忆!

朋友,请记住!在做某些事情时,循规蹈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些都是前辈们留下的经验。是有利无弊的!

从前,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面有许多的花朵,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一年当中,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园子里的花儿都开放着,游客们远远的就会徇着这芬芳的花香赶来观赏。然而,一到冬天,花园就不再热闹了。每当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白色的雪花飘飘扬扬地落下时,花儿们明白,它们该休息了。于是,劳累了大半年的花朵们,在冬季来临的那一可,都愿意缩进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好好的睡上一觉。

就这样,花儿们的家族延续了几个世纪!靠着这种传统,他们免去了一年一次的受冻。但每到这是,已没有游客来赞赏它们的美了。

第二年,当园再次苏醒,几乎所有的花都看到了那具腐烂的玫瑰花尸体,“看,这就是不循规蹈矩的下场!”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话,很快就在花群中流传了开来,成了那株傻玫瑰在花群中留下的唯一回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春水》拜冰心女士的小诗一首,今天我无意间听人讲起一则有趣的故事,与她的诗相似,也是墙角的两朵花儿。是两朵小雏菊,本是极为普通的野花儿,不起眼的。园丁不久前发现了它们,把她们移到了花盆里养着,正给我们讲着这两朵花的脾气。“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两朵花便缓缓地张开花瓣,迎接新的一天。她们像大小姐似的,摆弄摆弄叶子,舒展舒展花瓣,来来往往的蜜蜂与她们道早安,她们也不理睬,只懒懒地挥挥叶子;色彩斑斓的糊蝶与她们谈心,她们也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腔,其实是在看自己的花瓣够不够艳呢。听到这里,人们都嚷开了,有的说“这花儿真是自命不凡!”有的说:“两只井底之蛙有什么好稀奇的”。我本想吟上冰心女士的诗,谁知园丁又开了腔。

“我把她们移出来后,她们的反映却各不相同,也许是她们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也许是她们看见了花园中众多的花而倍感压力,其中一朵竟突然蔫了,我又给她浇水施肥,可她仍然蔫了。”随即园丁搬出了两个花盆,众人凑上前去,瞧见一朵雏菊半蔫着,枯黄地弯着腰,叶子趴着,花瓣也掉了不少,而另一朵虽然开着,却不茂盛,但还挺立着。有人建议施一些特殊的肥料,有人宣称这花儿不服水土。园丁示意大家都安静,只见他换了一副神情,严肃地说:“我便问蜜蜂们:‘蜜蜂啊蜜蜂,这花儿怎么蔫了呢?’蜜蜂说:‘这蔫的一朵整天衰声叹气,说什么她长得不美,或者说她不是最美的,神神叨叨的,我们怎么安慰她,为她跳舞,她都不听。另一朵倒是讨厌,天天自我表扬,有时还耍耍大小姐脾气,一点也不谦虚,她难道没有看到满园的花吗,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家伙。’”于是人们愤愤地宣称“代表上天制裁那些骄傲自大的人”,把那仍立着的雏菊折断了,说着“不接受现实,自我欺骗”,“不看清时代”,四下散开了我看见他们走了,便急忙上前,向园丁要来那被人们折断的雏菊,园丁十分的不解,他诧异地看着我,随后摇了摇了头,把花盆递给了我。于是,我把她带回家,用根小木棍作支撑,像治疗病人的骨折似的,把她又勉强立在了土中。每日浇水,不时地松松土,她的生命力也很顽强,竟又恢复了生气。于是我把她移到了窗口,让她沐浴着阳光。她就这样每日生长着。无意中,我发现她竟然比以前更漂亮了,散发出一阵淡而素的清香,弥漫于整间屋内。过了不知多久,我偶然听到园丁再提起那株蔫蔫的雏菊。

她也被当时的众人中的一个人领了回去,照顾着,用最细的土,用最纯净的水,可是她还是死了,枯蒌直至凋零。园丁把她安葬在花海之间,也了却她生前的心愿。园丁盛赞她为“富有自知之明而正视生活的人”,但对她的死却深表婉惜。于是我告诉园丁一首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的。天地小,又如何?总比葬身花海,不知何处强,纵使雏菊,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我给园丁看我领回来的那盆雏菊。窗前,那孤芳自赏的花就在那里,在斜射进屋中的阳光里盛开着。窗外,是无尽的花海。

在一个,以美为荣的国度中,有一个天性善良但长相很丑的少女。她在自家小院里种了许多美丽的花,春有迎春花、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还有花季很长的月季,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花,其中数梅花最多。

在一个漫天飞舞的冬天,少女打开窗扉,惊喜的笑了。

一个一个的行人,从这里走过,每个行人在这里都会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这是,来了一个衣衫褴散的乞丐。“小姑娘,我好饿啊,但是我有很喜欢这梅花”一个微弱的声音颤抖着。“哎呦,这不嫌丢人,这个样子还想要梅花,一个乞丐这么会赏花?真笑人”身旁的一些行人在那儿叽叽喳喳。可是善良的少女并不理会他们的残言。“老爷爷,你等一下,我一会就回来。”善良的少女跑回了家。“妈妈,门口有一个老爷爷,很饿,我乘一碗饭给他,可以么?”少女用乞求的眼光看着妈妈。(少女的妈妈,因为少女是这个国度中最丑的人而嫌弃少女)“那关你什么事啊?没事就不要管那么多闲事。”少女的妈妈恶狠狠的回了一句话。(自从少女懂事开始,这是少女的妈妈第6次和少女说话)尽管,妈妈的语气不好,可是少女还是很开心。少女不想违背妈妈的话,可是又不能看着那个老爷爷不管。“你看看这么可怜的人,你忍心不管他吗?”一个声音这么说道。“难道你想违背你的妈妈吗?你想让你的妈妈更加讨厌你吗?”另一个声音反驳道。“你不想失去你那善良的内心吧,那就去管一管那个可怜的人吧,反正你妈妈,根本不喜欢你,你这么做,她也不会说什么的。”一个声音再次说了起来……最后,少女终于决定,违背妈妈,救一救那个可怜的人。

“爷爷、爷爷你先吃吧。”“我的花呢?”那个贪婪的乞丐,又开了口。“这个乞丐,怎么这样啊,都给你饭了,尽然还不知足,这是讨厌,这个女孩也是的,干嘛要管这个讨厌的乞丐啊?”行人又在评论了。“我现在就给你摘去”少女依旧帮着这个乞丐爷爷。

少女,跑进了院子里,此时的梅花几乎快没了,仅剩下枝头的那些了,为了满足那个可怜的人,她又回家搬来了几张凳子,一个个叠罗汉似,少女爬了上去,摘到了枝头的第一支梅花,她又到另一个枝头,去摘另一只梅花,就这样,一个一个摘,院子里的梅花几乎都被摘光了,就当她摘完最后一枝花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她从几层凳子上摔了下来。

少女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忍着剧痛,走到了乞丐的身边,把那么一束梅花给了他。

乞丐拿到花后,闭上眼睛,对着花深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睛说:“多么美丽啊!希望你像这花儿一样美丽,坚强。谢谢你的花、谢谢你的善良。”乞丐向少女感谢到。然后就默默走开,少女还没来得及说祝福你呢。

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世界上最美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在,内在如花,面貌便如花。

少女感觉,这个声音好熟悉啊!可就是想不起来是谁的声音。

孤芳自赏的意思篇三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早市。喜欢顺着湖堤走,时常会遇到一位老人,他坐在一棵大树下悠闲地吹着笛子。也许他学的时间不长,因为我听到的总是同一支曲子。过往的行人很自然地在他面前经过。没人特别关注。也许和我一样,笛声早已入耳,边走边回味呢。

说来也怪,每当经过那棵大树,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看过去,不知道吸引我的是悠扬的笛声,还是他那怡然自得,孤芳自赏的样子。

其实,我很陶醉于这样的温馨画面。因为会让我想起我的爸爸。

爸爸很关心我。记得上师范,不大喜欢和同学交往。爸爸劝过我,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没奏效。业余时间我就喜欢摘抄名篇段落,有兴致时会在旁边配画,信手涂鸦那种。爸爸很赞赏我这样读书。并鼓励我坚持。我知道,他也是怕我孤单寂寞。有一个爱好很好。

我很崇拜爸爸,因为他很有才华。他有一首漂亮的毛笔字,尤其是草书。他还博古通今,平时,只要有时间爸爸就捧着一本书,来兴致时也会把看到的和我们高谈阔论一番。每次我都听得入迷。

爸爸自然成了我的榜样!

我参加工作后,常常不开心,因为我很努力地工作,可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有时会被气哭。

一天,爸爸很兴致地递给我一个手订本,是用废弃的图纸,把有字的一面对折到里面,然后装订的。封面画着几棵刚劲挺拔的竹子,姿态很随意,却栩栩如生!一侧是毛笔楷书“孤芳自赏”四个遒劲有力的字。

爸爸的教诲我一直没忘!

现在,每天看,总会读到有人轻生的消息。孩童因为学习的不理想,年轻人因为事业爱情的受挫,中年人炒股的倾其所有,甚至老年人的无人照顾等等,都成了放弃生存的理由,唏嘘惆怅之余,我又多了份不安。人,变得脆弱了。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爸爸,在我彷徨的时候教我应对的本领。以至于现在,只要提到孤芳自赏这个词,我都会第一反应的是本上的那幅画!

其实,有些植物也会给我们同样的启示。

我家楼口的雨搭上落户了一棵不知名的小草,黄色的小花格外耀眼。每天早晚经过我都会瞧它一眼,满足我好奇的心里。

它长在雨搭的边缘,周围的水泥出现了细碎的`裂痕,可根本看不到泥土,但它的确真实地孤零零地生长在那。没开花之前我没有注意到,也许是因为它长得太小,也许是因为它不该长在这,也许是因为它其貌不扬……反正我没注意到它。偶然一天,一朵细弱的小黄花探个小头,随着微风颤颤的,我发现了它。

它,没有同伴,没有守护,一切只能自己独自面对:如何在没有土壤的水泥板上扎根,如何获取自然中的水分,如何抵御狂风暴雨。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顽强,它的孤芳自赏,成就了它的一生!

孤芳自赏的意思篇四

;

[摘要]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及其相关学术研究,旨在以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探寻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并为中国考古学的学术范式与研究视野,开创了一代风气之先。本文拟就李济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研究背景,对其著略作评述。

[关键词]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 知识考古学

李济先生的著作《中国文明的开始》,成书于英文,最早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970年曾由万家宝(曹禺)译成中文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第一讲挖掘出中国的历史(中国考古学史),第二讲概论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的早期发展,第三讲讲述中国的青铜时代。目前大陆的同名版本由李先生的哲嗣光谟编选,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其书除了主体部分,另外还选了几篇相关的文字与之相补充并互为辉映。应当说,从其一生的学术著作来看,多数都与中国的上古文明或文化有关。各篇多按发表年代排列,大致可反映先生某些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发展过程。这里主要结合李济李济的主要学术成就和研究背景,对此著作大陆版本的主体部分作以评述。

在这本著作中,他首先谈到了考古学研究的目的:“现代中国考古学家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找寻证据以重现中国过去的光辉,其更重要的责任,毋宁说是回答那些以前历史家所含混解释的,却在近代科学影响下酝酿出的-些问题。这样产生的问题属于两类,但两者却息息相关。其一是有关中华民族的原始及其形成,其二为有关中国文明的性质及其成长。”这样的属于两类但息息相关的问题,实际构成了对中国考古学及其历史研究的最核心内容。而考古学家的工作,正在于“回答那些以前历史家所含混解释的,却在近代科学影响酝酿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包含在他所倡导的“重建上古史”、“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以及“新史学的四种境界观”等之中。

如若不以严格西方学理意义下的学科分野来论述,中国的考古学渊源可以最早追溯到传统的金石学、古器物学。而在20世纪以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学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以傅斯年所领导的“史语所”支持下的考古学,则成为率先“现代化”的学科之一,这门科学成为了革命性的科学。刘梦溪在《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罗列,自儒、释、道三家并立,标志着我国传统学术思想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宋明学术、乾嘉学术、晚清新学等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学术流派。他指出:“直承今文学而来的疑古学派的出现,本来是传统学术走向现代的重要一步,但在甲骨、敦煌学新发现面前,它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简直足以在事实上拆毁它赖以建立的理念根基。”接下来他引述了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证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刘先生接下来评论说:“此一新理念的提出,学术界响应者甚众,不仅对疑古之偏颇有所是正,对二十世纪的学术行程也自有其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学术何以史学一门最富实绩的原因……而中国现代学术中考古门的建立,也是与清末的学术新发现相联系的……二十世纪初,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的建立,李济、董作宾、郭沫若诸人,与有功焉。”回顾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即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之嬗变过程,“疑古学派”、“考古”与“二重证据法”是几个关键方面,代表当时知识界的思想潮流。1928年傅斯年先生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谓:“总而言之,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句话在当时所带有的宣言性质,实际上具有学术思想史的意义。

学术之变并非仅有新旧嬗变,因为所谓“学术”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知识活动的体现。在这个变化的整体趋势之中,考古学是一个很明显的征象。这是由它的学科性质及学术运作的特征所决定,相比于“传统学术”中那种强烈的书斋性,这门学科的重视实物的实证主义态度和获取研究资料的方式,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鲜明的初生之气和青春气象,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股新鲜血液和“现代学术”的一支生力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考古学是一门富于革新精神的学科。为了充分地了解这个学科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必须把考古学纳入学术思想史之中。而在这门学科之中,李济先生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之父”、“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一位奠基人”。因此,当我们讨论《中国文明的开始》时,必须把李济先生及其作品置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背景中去。

李济,1896年出生,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州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次年改读人口学专业,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1920~1923年,他转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以上这个学业简历很重要,因为它反映了李济先生学术的基础,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他学术思想的线索。如果与其后的梁思永、夏鼎、苏秉琦等先生相比较,可以看出李济先生更多地受到了美国人类学的影响。

在《中国文明的开始》中,李济先生认为,研究上古文化所面临的最要紧的问题,首先一部分是要如何把殷商的考古材料与事前的考古材料比较贯穿,同时要把若干不能解释的成分,找出它们可能的来源。这些问题,在他看来都不是凭想象能解决的。它们的解决,需要更广阔的田野考古工作,以及更深度的比较研究。任何古史的重建工作必须以可靠的材料为立论依据,材料必须是经过考证及鉴定的文献史料,和以科学方法发掘及报道的考古资料。撰稿人须尽量利用一切有关材料,尤其要注意利用最新的资料,其中包括几大范围:一是放眼世界、全球范围内的人类起源和原始文化的资料;二是与研究东亚地形有关的科学资料,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古生物学各种研究成果;三是人类的文化遗迹(史前考古学,主要针对古器物即古代人类遗留下的工具等);四是体质人类学的成果(包括对古代人身体遗骸的研究、其分化演变的过程以及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五是狭义的考古学资料(即古器物学家所承认研究的考古资料,青铜时代以及以后的历史),但李济先生同时指出,因为在采集方法与看法上的不同,这批材料的价值在过去都没有得到它们应该得到的注意,而在现代考古学的视野下,它们的学术重要性会得到重新思考;六是民族学家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原始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其体质上;七是研究中国上古史最基本的资料,即传统的经学与史学文献,而如何辨别这些庞杂的资料和评价它们的价值,均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研习。

由此看来,作为中国考古人类学的奠基者,李济一直利用考古发掘的成果与民国时期的各种史学观点进行对话,他试图打消严密的学科壁垒,用广博的考古实物、文献、人类学民族学资料为上古史做以科学意义层面的解读,其总体的出发点是要“用实物捍卫文字记载的尊严”,对五四以来的疑古观点拨乱反正。自然,他的考古学研究也无法摆脱一种国族心态,尤其是他在中国人种起源问题上在与人种西来说的论战中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联系到民国以来的社会与学术背景,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工作或多或少蕴含了“救国保种”的时代色彩,后过程考古学者主张,考古学不仅要研究古代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同时还要反省考古学的知识体系本身,贝格利在《商代考古》中以批评的口吻说:“然而,对于后继者来说,仅仅重建传统文献的可信度仍然不够,民族考古的下一个任务是要将中国文明从它是依靠外部刺激的产物的结论中解救出来……考古学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满足强烈的民族主义需要。由于这一因素,当时(中国考古初期)没有什么比发现安阳文明的本土源头更重要……通过显示(考古学)证实传统的力量(能力),安阳的发掘为考古学在中国赢得了一个安全的立足点……民族自豪感使得解释考古资料这一本来就十分棘手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了。由于总是坚持传统是可靠的,而且考古学的任务只是证明传统而已。”在社会大环境中,同时由于受早期单线进化论和传播学派的影响,李济先生在殷墟的发掘工作和考古学研究也不免带有这样的色彩,而这显然对后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作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负责人,积极应对西方学术对中国的认知与描述,努力用新方法论证经史学中的老问题,具备更加明确的现代学术的问题意识,而且注重在概念体系上与传统学术的接驳,对经史学资料和考古实物的社会科学再分析,其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将文献资料与实物看作是僵死的文化遗存,而是自觉地在传统学术的概念和西学概念之间进行深度对话。

李济在《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一文中说:“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体人类的背景上看,它的光辉才更显得鲜明。把它关在一间老屋子里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事实上,在《中国文明的开始》一书中,他就是这样做的。他坚持以使用第一手的科学取得的经验材料(而非过去写在书上的教条)为信仰和立论的依据;他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以可定量的有形的东西为基础;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对考古资料所作的解释‘他不把对中国问题研究的视野局限于中国的范围。陈寅恪先生云:“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那么,李济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预流”者,他的《中国文明的开始》,为中国考古学的学术范式与研究视野。开创了一代风气之先。

相关热词搜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832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