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完显微镜的感受汇总(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15:37
2023年看完显微镜的感受汇总(三篇)
时间:2023-06-06 16:15:3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使用显微镜的感受篇一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回忆。这些回忆中,有痛苦的,快乐的,悲伤的。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第一次使用显微镜。

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早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今天有我最爱的实验课啊!想想就觉得开心!科学课是上午第三节,我怀着百般煎熬的心,度过了前两节课。第二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我就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向了实验室。我是第一个到的,同学们陆陆续续也来了。

上课铃叮叮当当地响起来,啊!我从未觉得上课铃声如今日这般好听,这节课万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显微镜,我很快就学会了,并开始观察标本。啊!太美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像是一所所小房子。标本的边缘,竟然有着深浅不一、大小各异的七彩泡泡。这一切汇成了一大片美丽的花海!

就在我陶醉于大自然所赋予生命如此美丽的花海时。万老师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看到什么了吗?”“一大片大小不一的泡泡,我觉得那是花海!”。我这么回答着。“这些泡泡,就是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生存单位------细胞!”万老师笑眯眯地说。

我呆着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这样的花海吗?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竟然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美景”,实在是鬼斧神工!

每个生命体中都有一片美丽的花海,奥妙是有限的,但对它们的发现却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自然科学的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待到将来去发现更多的奥妙。

使用显微镜的感受篇二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41走进新单元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42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使用显微镜的感受篇三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由于学生的兴奋和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而琐碎,在许多情况下,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的'要求下活动,既放不开,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少。

我在这节课,40分钟内学生至少实际操作了两遍,第一遍是学生自主的尝试性操作,第二遍是在解决新问题(物像是否是倒像?物像究竟放大了多少倍?)的情景下的再操作。如果算上第一遍结束时,一名同学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帮着找问题,和第二遍结束时,中间一行各小组为主操作,左右二行小组检查,则全班至少有1/3学生共实践了三次。一切技能,都是熟能生巧,以有限的时间,实现学生的充分实践,至关重要。

我认为之所以能做到,在于我对技能实践的高度重视,精巧的安排,而且每次都不是重来一遍——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情境下向前推动,使重复实践富有新意。

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上好今日的科学课程的关键。希望我的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3791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