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优秀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6:01:18
最新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优秀3篇)
时间:2023-04-09 16:01:18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篇一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认读本课的15组生词,从而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②通过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①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具 有初步的理解能力。

②通过想象小青蛙还有什么方法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与它会讲什么故、事这环节,发散学生的思维和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3、道德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朋友应当真诚,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头饰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指黑板上的画),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地方?(池塘)

2、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池塘边。出示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认识生字“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时,遇到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们?

2、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读音。

4、认读生字。

5、再次自渎课文,进一步识字,思考: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想知道青蛙为什么每天在池塘边发出“呱呱”的.叫声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蛙和小鱼的故事。

2、小鱼和青蛙打招呼。指导学生朗读。

3、听了青蛙的话,小鱼觉得怎么样?(奇怪、好奇)引导学生感受小鱼的好奇。

4、小鱼有问题了,作为它的好友,青蛙是怎么办的呢?

5、青蛙的办法行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从小鱼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它的着急。

6、一个办法不行,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这次它的办法是什么?

7、听了青蛙的新办法,小鱼心里怎么样呀?它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8、如果你是青蛙,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9、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10、同桌分角色朗读,并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11、抽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孩子在下面表演。

12、从此,池塘边就响起“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同桌议一议:青蛙会给小鱼讲岸上的什么故事呢?

四、小结:青蛙和小鱼是好朋友,它们非常的友好,并相互帮助。我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友好相处,并相互帮助。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篇二

《池塘边的叫声》主要讲小鱼想知道岸上是什么样子,青蛙想办法帮助它,每天呱呱地叫着,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出青蛙乐于关心朋友,热心帮助朋友,善于动脑筋。

课文的重点是写青蛙怎么样想办法帮助小鱼的过程,是通过它们的对话叙述的。青蛙和小鱼的对话,问答的话语直截、朴实,表现出青蛙关心朋友,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对话的过程又充满童趣,生动地写出了青蛙和小鱼的天真、活泼。

课文的题目是“池塘边的叫声”,一直到课文的最后才点明这叫声是什么。这种写法前后呼应,可以促使读者急切地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学生在校学习快一年了,已经掌握了汉音拼音,能够快速地读出音节。学生的识字也增大,大概认识了800字左右的生字。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如:数笔画、编故事、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在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还是比较喜欢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学生的朗读能力,思考能力,说话能力有了进步。虽然,学生对学习有有一定兴趣。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不能认真倾听,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很差,甚至有学生课堂上根本不进行思维。因此,在课堂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倾听。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一些学习乐趣,并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喜爱。

1、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3、以读为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

1、能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勾画、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青蛙是怎样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4、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说出在学习、生活中关心,帮助朋友。

重点目标:目标1、2

难点目标:目标3

重点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课标要求而确定。

难点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文的表达能力而确定。

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课件;生:预习课文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学习;

2、自主、合作学习法,自读课文,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表达,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表达,实现自主、合作学习。

3、问题法,引发思考朗读。

4、游戏法,识字、理解课文。

5、勾画法,进行阅读思考。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师: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有碧绿的荷叶,有粉红的荷花,一只青蛙来到岸上,一条鱼立即游了过来,你们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生:回答

2、它们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去听听《池塘边的叫声》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画面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应用情景教学法,不仅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美丽,同时,让学生猜一猜,也训思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无论是老师的语言,还是学生的语言,都让我们直接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课题,不仅能调控课堂秩序,而且在写字方面也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了解了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过渡:这篇课文很有趣,你们想读吗?

1、自由指读课文,(左手压书,右手指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并把它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认真看书,仔细听,听同学字音读准没有,做好评价准备。

3、词语宝宝出来了,认识一下吧。

①自由读 ②分男女读

4、生字宝宝想和我们做游戏,我们把它请出来吧。

①齐读 ②做猜字游戏

在这个环节里,应用自主、合作识字法,体现了自主学习,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随文识字,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享受了学习的快乐。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谁和谁在干什么?

2、指名交流。

3、男生读小鱼的话,女声读青蛙的话。

4、小鱼听了青蛙的回答,心里会怎样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2、齐读,思考,这两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生回答(好奇的语气)指名读。

3、师指导:小鱼对岸上充满了好奇,对岸上什么样?读出好奇的语气,而小鱼说:“我从来没去过。”表达了小鱼的失望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它很想知道岸上的事情的愿望,读这句话时带着失望的语气来读,师范读,让学生体会。

4、生齐读。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时需要教师帮助,也体现了课堂上师生是学习的合作者。

(3)学习三——六自然段

过渡: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来帮助小鱼呢?(运用提问法帮助学生阅读、思维)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三——六自然段。

2、用“-”线勾出青蛙想办法的句子。(采用勾画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第一个办法

①师出示相应语段。

②齐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一个办法是什么?(说给同学听)

④指名班上说

⑤指导朗读,在想办法时,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你们能学学青蛙的样子吗?男生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像,也可以一边读一国做动作,女生当小鱼,认真听,体会这个办法行吗?(采用动作游戏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师:刚才我见这条小鱼很紧张,为什么?读出你的感受(生说,生读)

我发现这条小鱼很着急,为什么?读出你的感受。(生说,生读)

②连连可以用什么词语换?(连忙)(联系上下文理解,积累词语)

5、于是,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又想出一个办法:

①师出示语段。

②自由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想的第二个办法是什么?(指名说)

④(女生当青蛙,男生当小鱼)女生齐读,男生倾听。(采用朗读游戏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学习第六个自然段

①老师发现我们每条小鱼都很高兴,指名说为什么?

②男生齐读第六自然段,表示对青蛙的感谢。

这个环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解难点,朗读体验,个性化阅读理解,合作交流等形式,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学生自己融入文本,直接参与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悟能力。

7、你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到岸上的事情?

(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4)学习第七自然段

办法想好了,就开始行动吧!师生接读第七自然段。

师:原来那“呱呱”的叫声是生: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师板书)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青蛙和小鱼是一对好朋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在生活上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师板书)我们45名同学早夕相处,我们在生活上会怎么做呢?学生举手交流。(采用问题法引发学生自身心灵的触动,拉近与课文的距离。)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成为真正的朋友。

(五)、检测

1、青蛙和小鱼是好朋友,为了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青蛙想了———— 个办法,“呱呱”的叫声是指

2、开火车读词语及生字卡片。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篇三

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夏天到了,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山林中、池塘边热闹起来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想知道谁在池塘边叫?

生2:它为什么叫呢?

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把书打开,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读熟好吗?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3、引导学生认读。(生读第一段、读第二段。其他同学画出生字。)

师:举卡片:“好奇”,这个带点的字读什么音?(hào)这个音还可以怎么组词?(爱好、喜好、好学、好客、好胜)往下读,注意这个字的另外一种读音。

(生读第三段)

师:(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加点的字怎么读啊?

(生:bèi、bēi背上、背着。教师随之标音。生逐人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勾画生字。)

4、巩固生字。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字音读得比较准确,其他同学如果认识了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给同桌看看!(学生互查。有的朗读,有的举识字卡片,有的指认书上生字,有的组词。)

师:举出“洗”字,告诉老师平时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个字?(或:以前认识这个字吗?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生:路边有干洗店、洗头房、广告中有洗发膏、洗涤剂、洗衣粉……广告词:洗得干净,洗得清。

师:这些都和什么有关系?(生:与水有关系)水→氵

师:老师再来检查一段话,谁能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读)

师:6个生字读得准确,读了这段话你能知道谁在池塘边叫?它为什么叫呢?

生:(回答后粘贴)青蛙和小鱼(打箭头叫声―故事)。

师:谁还能像刚才那样读懂第一段?

生1:(读第一段)我读懂了小鱼和青蛙打招呼。

生2:(读第二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好奇是什么意思?小鱼为什么好奇?)再读读这段话;用书上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3:(读后回答)好奇――小鱼不知道岸上什么样,因为它从来没去过。

师:那怎么读出小鱼的好奇呢?(生练读。教师可范读指导,“从来”加重语气。)

生4:(读第三段)“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是说青蛙在动脑筋想办法。它要背小鱼上去看看。

师:小鱼说背它上岸的方法不行后,“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你读懂了吗?

生5:青蛙又在想办法,青蛙想了很长时间,想出来了。

师:对了,“有办法了”!就是青蛙苦想之后,那种惊喜的表现。青蛙想出了办法,并且不怕辛苦地每天傍晚在池塘边给小鱼讲故事。你看青蛙是一个怎样的小动物?(生:乐于助人的青蛙,愿意帮助别人)(生练读。然后指2~3名读,教师可范读指导,“转了两个”、“每天”、“岸上”加重音;“有办法了”提高音量。)

师:谁还能读懂第6自然段。

生:(读)小鱼很高兴,小鱼很感谢青蛙。

师:这说明小鱼是个有情有义的小家伙。(生有感情地朗读:“亲了亲”、“高兴”加重语气。)

师:青蛙和小鱼真称得上是一对好朋友,如果我们大家想向它们学习的话,就在小组内扮演青蛙、小鱼分角色朗读一下吧!(生小组练读。师生表演读:老师读旁白;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鱼。)

1、续讲岸上的故事:

师:大家想啊,青蛙都可能讲什么故事呢?(生自由说。如:农民不捉我们了,修路了……)

2、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师:看书上的田字格里的生字,把有相同特点的字找出来,把生字卡片“边”、“过”、“连”贴在黑板上。(生说怎样记住它们)

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指导写“之”,指导“每”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256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