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员工工作总结篇一
(一)腾飞的5年,金融规模迅猛增长,跃升为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20xx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81.2亿元,是20xx年的5.1倍。占gdp比重提升至6.2%,较20xx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5%,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金融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自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信贷规模增长有力。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截止20xx年底,存款达13614亿元,是20xx年末的2.8倍,年均增速24.9%,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0999.8亿元,位居西部第2,是20xx年末的2.9倍,年均增速25.4%,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存贷比81%,排名全国第5。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79.4%,较20xx年末上升了3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速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
证券市场融资实现较大跨越。5年来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15家,上市企业总数已达48家。总市值4071.6亿元,较20xx年末增长948%;证券化率52%,较20xx年末增加了40个百分点。5年来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947亿元,其中股票市场498.4亿元、债券市场448.6亿元。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保险业务快速提高。保费收入达到321.1亿元,较20xx年翻了两番多,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年均增速34.5%,排名全国11位。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1万亿元,是20xx年的3.2倍,保险业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开放的5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创新型金融机构走在全国前列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得益于重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银行加速入渝,形成了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区域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银行数量达到48家,比“十五”末增加26家,其中法人银行3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10家,我市成为西部地区银行总数和法人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
证券、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发展。证券行业快速成长,现有证券营业部98家,较20xx年增加35家。保险公司总部经济优势突出,5年来新设法人保险机构3家,排名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市级保险分公司37家,较20xx年增加17家。
创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6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总数283家,资本金371。9亿元,已经成为我市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三)蜕变的5年,地方金融企业重组崭新貌,金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脱胎换骨。
一是实施资产、资本和管理层重组,机构资本实力增强,夯实了发展后劲。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西南证券、安诚保险等6家市属法人金融机构资本金合计173。2亿元,较20xx年增长127。7亿元。
二是金融机构上市数量西部。西南证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先后在上海主板、香港联交所上市,充分说明重庆金融机构质量和发展潜力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认可。
三是“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共已在市外开设2家银行分行、2家村镇银行,19家证券营业部,15家省级保险分公司、90多家保险分支机构。
金融不良资产率大幅改善。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由20xx年的3.21%、30.2%、12.02%下降至0.4%、3.11%和1.94%,不良贷款余额由81.3亿元降至26.2亿元,下降68%,成功化解经营包袱。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截至20xx年底,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99%,排名升至全国第六,比20xx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重庆成为全国金融资产质量的地区之一。
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263.8亿元,是20xx年的9.1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达到2.02%,全国第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四)精彩的5年,金融创新亮点纷呈,服务能力迅速提高
创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新融资工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中小企业“救生艇”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217亿元,相当于资本金周转3.3次,投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占比80.2%;融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达到368.9亿元,是20xx年的10倍多。股权投资类机构在壮大企业资本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实现投资24.5亿元。金融(融资)租赁行业形成规模,各类租赁资产余额110.4亿元,有力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983.6亿元,年均增长在25%以上。
涉农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开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设立村镇银行12家,重点服务县域经济,另有5家村镇银行获批,即将成立。成立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当地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启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台重大改革性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整合金融、财政、农委、国土、林业等部门资源,重点解决林权、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质押融资难题,已在全市推广。逐步推广能繁母猪、能繁母牛、奶牛、生猪、柑橘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142.1万头牲畜、2.5万亩柑橘、8.5万张蚕桑。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银行以增设自助服务机具等多种方式,消除了农村金融服务零网点乡镇的空白,大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截至20xx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0xx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到17.9%。
支持两江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
一是出谋划策,牵头研究促进两江新区金融业发展工作思路和两江新区金融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两江新区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
二是开展两江新区金融数据统计基础工作,掌握两江新区金融业家底。
三是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和金融创新,引导在渝银行开设“两江新区分行”,推动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吸引tpg、英飞尼迪等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重庆。
服务“五个重庆”建设、“三峡库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中小企业等重点环节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支持“五个重庆”建设,截止20xx年底,服务“五个重庆”建设贷款余额515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46.8%,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1个百分点。
二是强化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三峡库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三峡库区的信贷投放,到20xx年底,库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93.3亿元,增速45.72%,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存贷比60.9%,“资金失血”问题明显改善。
三是强力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20xx年,五家涉农银行向“两翼”地区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户合计4.6万户,较好的满足了“两翼”地区有效信贷需求。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20xx年,小企业贷款余额1244亿元,增长39.7%,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5.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和承贷银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贷款发放额突破20亿元、支持9万余人创业就业。
打造7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新设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七朵金花”渐次绽放。截至12月末,重庆联交所累计交易11059宗,总成交额1721亿元。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土地35720亩,交易总额46.19亿元。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交19.8万手,交易总额25.7亿元。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10家企业挂牌交易,交易量678.8万股,交易额20xx.2万元,市盈率20—25倍。重庆药品交易所已开展电子交易,交易额155万。重庆航运交易所即将启动交易。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已挂牌,目前登记托管信贷资产249亿元。
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实现突破。一是发展跨国加工贸易企业离岸结算,惠普(重庆)结算公司业务逐步拓展,到12月末,已实现境外专用帐户结算规模76.6亿美元。跨境收支5。78亿美元,其中用于税款24。2亿元。二是推进电子商务跨境结算,贝宝(中国)结汇公司已在渝成立,即将运行。
路演中心建设起步。与深交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重庆)路演中心,将成为吸引各类投资者聚集的平台和投资者价值发现的平台。
(六)平稳的5年,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有效保障
一是制定实施金融激励政策。自20xx年起,市金融办按照市政府要求,牵头对落户重庆的金融机构和对重庆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已落实落户金融机构奖励资金7900万元,对表现突出的128家次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资金1137万元。
二是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共同推进规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确保风险基本可控;较好的解决了重庆路桥再融资,st星美、st朝华破产重整涉及的金融风险;完成了德恒证券个人债权收购兑付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有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培训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出动人员20xx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涉及群众3000余人。四是建设金融仲裁院,为金融机构提供成本低、程序快捷的风险化解手段,切实保护金融机构权益。
过去的20xx年,全市金融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全面突破的良好势头:新增银行11家,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贷款突破万亿大关,增速24%,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7家企业ipo,创下历史记录;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区域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超额完成3亿美元工作任务,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组织召开6000人规模的世界华人保险大会,重庆金融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奋力拼搏的5年,“”期间将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是重庆建设金融中心攻坚的关键五年。全市金融业要以“重组、创新、开放”为指引,按照“38821”的工作思路,实施跨越性、超前性政策措施,力争到20xx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一)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均衡发展
一是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地方银行,加快上市步伐,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地方银行走出去,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和新设银行机构。力争到20xx年,全市银行贷款达到3万亿元,贷款余额与gdp比重达到2:1,真正实现辐射周边的功能。
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业。进一步完善证券服务体系,积极建设券商、投行及各类证券中介机构。大力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到20xx年证券化率达到100%。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引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庆,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力争到20xx年保费收入超过800亿元,对民生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二)大力发展八类金融创新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监管力度,加快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改制试点。
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强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工作力度,探索设立私募基金引导基金,支持信托公司做大做强,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
三是加快推进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创新试点。力争到“”末,创新型金融机构总数超过400家,资本规模总计超过600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累计超过5000亿元。
(三)积极构建八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建设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平台,区域股权、债权转让平台和上市公司资源培育平台。促进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展,建成区域性各类金融资产转让平台。积极推动重庆联交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内河航运船舶交易所加快运行,提升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推进设立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力争到20xx年,要素市场年交易量总计超过4000亿元,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相关要素的集散中心和定价中心。
(四)加快建设两大中心
展跨国结算业务。推进要素市场交易结算中心建设。积极引进总部机构在渝开展结算业务。力争到20xx年,实现2500亿美元的年结算量。
二是形成西部上市路演中心。加快发展重庆上市路演中心,适时推出“长江上游指数”和“重庆指数”,建成继上海、深圳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
(五)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现有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提高金融发展政策竞争力。
二是加强引进和培育金融人才队伍,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推广金融仲裁院,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四是打造金融核心区。力争到20xx年,在解放碑—江北嘴区域建成800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形成近6平方公里的重庆金融核心区。
三、20xx年重点工作
年新增银证保各类金融机构20家。
(二)强化信贷融资能力,保障经济建设。
一是进一步争取银行总行对重庆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各家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
二是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加快落实战略合作备忘录。
三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进银行、企业加强交流。四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加快推进资本市场融资。
一是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8—10家,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额达到300亿元。
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力争全年融资200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企业改制上市孵化器作用,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改制上市的氛围,扩大已上市企业示范效应,推进企业主动改制上市。
(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力争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纳入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试点范围,实现30家企业挂牌,提高市场融资功能。金融资产交易所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力争实现交易100亿元。加快推进上市路演中心运行,形成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指导和支持重庆联交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全国性电子票据中心。
(五)加快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完成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建立全市担保机构联网的监管和统计信息平台,加强监管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融资担保机构20家,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
二是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分类评级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跨区经营、转制等方面创新,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0家。
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股权投资类企业优惠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建立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新增备案股权投资企业20家。
四是支持昆仑金融租赁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新增资产总额200亿元(重庆本地新增50到80亿元)的目标。推动谈石融资租赁加快开展业务。
五是积极探索汽车金融公司等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试点,争取纳入银监会消费金融试点。
(六)深化金融创新。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在中央部委支持下,开展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投资制度创新,实现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突破,简化投资手续,吸引10亿美元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地重庆。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办法。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实现村镇银行在全市区县全覆盖,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七)完善金融环境。研究出台优惠力度更大、奖励重点更为突出的金融发展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向重庆汇集。举办两江论坛等高档次金融活动,提升重庆金融形象,扩大金融影响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员工工作总结篇二
1、加大金融对重点项目服务力度。
一是协调银行及早将重点项目贷款需求纳入年度信贷计划,做到“早贷、快贷、贷好” 集中落实项目贷款到账率。
二是与人民银行、银监局建立重点项目贷款月度统计督查制度。
三是和有关部门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信贷资金专项调度会议,加强项目资金跟踪与对接,让项目资金需求尽快得到补充。
四是满足重点项目保险需求,跟进我市新上项目,重点发展企业财产险和工程险等业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的风险保障。
2、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一是在专营服务机构设置方面取得突破,增加银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机构数量,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年内普遍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二是深化落实银行中小企业联络员制度。在扩大工作试点覆盖面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对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服务内容,突出抓好工作服务实效,建立起银行与中小企业紧密对接的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考核机制。针对银行机构在专营机构设置、贷款规模、增速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采取适度激励和补助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抵、质押方式缓解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问题,争取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方面实现突破。
五是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引导银行、保险、担保机构深化合作,建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覆盖面,重点加大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到##年底,实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达到在 50%以上。
3、加大金融对“三农”服务力度。
一是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布局,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数量。
二是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的体制机制。
三是在涉农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抓住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契机,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土地经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抵、贷款规模,建立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互动机制,努力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增加信用评级农户数量,推行联户联保,从根本上解决抵押物缺乏难题,方便农民贷款,到##年底新增农村信用户 10 万户,新增授信 20 亿元。
五是提升保险为“三农”服务能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业务品种,推动设立巨灾保障基金,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发挥保险业在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加大金融对蓝色经济服务力度。
深入研究金融对蓝色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和途径,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制定金融业支持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将资金投向我市重点产业。督促金融机构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服务引导作用。
二、完善我市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1、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大。
2、面向金融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
3、增强驻青金融机构辐射能力。
4、加强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推动新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年内再设立 3 家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在五市全面覆盖。争取再设立 3 家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其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
三、推进金融集聚发展和创新试点
1、落实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
2、加快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举办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论坛,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培训基地,初步形成私人银行业务聚集发展的品牌效应。
3、调整完善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
4、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
四、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
1、形成合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机制。
2、出台并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3、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1、完善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体系。
2、重点关注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3、妥善处理金融风险案件。
六、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金融工作
1、推动企业上市工作。
2、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3、推进担保体系建设。
4、搞好金融创新试点。结合开发区新一轮综合改革,积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赋予相应权限,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打造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
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员工工作总结篇三
(一)腾飞的5年,金融规模迅猛增长,跃升为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20__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81.2亿元,是20__年的5.1倍。占gdp比重提升至6.2%,较20__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5%,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金融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自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信贷规模增长有力。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截止20__年底,存款达13614亿元,是20__年末的2.8倍,年均增速24.9%,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0999.8亿元,位居西部第2,是20__年末的2.9倍,年均增速25.4%,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存贷比81%,排名全国第5。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79.4%,较20__年末上升了3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速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
证券市场融资实现较大跨越。5年来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15家,上市企业总数已达48家。总市值4071.6亿元,较20__年末增长948%;证券化率52%,较20__年末增加了40个百分点。5年来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947亿元,其中股票市场498.4亿元、债券市场448.6亿元。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保险业务快速提高。保费收入达到321.1亿元,较20__年翻了两番多,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年均增速34.5%,排名全国11位。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1万亿元,是20__年的3.2倍,保险业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开放的5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创新型金融机构走在全国前列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得益于重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银行加速入渝,形成了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区域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银行数量达到48家,比“十五”末增加26家,其中法人银行3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10家,我市成为西部地区银行总数和法人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
证券、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发展。证券行业快速成长,现有证券营业部98家,较20__年增加35家。保险公司总部经济优势突出,5年来新设法人保险机构3家,排名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市级保险分公司37家,较20__年增加17家。
创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6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总数283家,资本金371。9亿元,已经成为我市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三)蜕变的5年,地方金融企业重组崭新貌,金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脱胎换骨。
一是实施资产、资本和管理层重组,机构资本实力增强,夯实了发展后劲。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西南证券、安诚保险等6家市属法人金融机构资本金合计173。2亿元,较20__年增长127。7亿元。
二是金融机构上市数量西部。西南证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先后在上海主板、香港联交所上市,充分说明重庆金融机构质量和发展潜力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认可。
三是“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共已在市外开设2家银行分行、2家村镇银行,19家证券营业部,15家省级保险分公司、90多家保险分支机构。
金融不良资产率大幅改善。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由20__年的3.21%、30.2%、12.02%下降至0.4%、3.11%和1.94%,不良贷款余额由81.3亿元降至26.2亿元,下降68%,成功化解经营包袱。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截至20__年底,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99%,排名升至全国第六,比20__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重庆成为全国金融资产质量的地区之一。
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263.8亿元,是20__年的9.1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达到2.02%,全国第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四)精彩的5年,金融创新亮点纷呈,服务能力迅速提高
创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新融资工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中小企业“救生艇”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217亿元,相当于资本金周转3.3次,投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占比80.2%;融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达到368.9亿元,是20__年的10倍多。股权投资类机构在壮大企业资本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实现投资24.5亿元。金融(融资)租赁行业形成规模,各类租赁资产余额110.4亿元,有力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983.6亿元,年均增长在25%以上。
涉农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开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设立村镇银行12家,重点服务县域经济,另有5家村镇银行获批,即将成立。成立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当地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启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台重大改革性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整合金融、财政、农委、国土、林业等部门资源,重点解决林权、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质押融资难题,已在全市推广。逐步推广能繁母猪、能繁母牛、奶牛、生猪、柑橘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142.1万头牲畜、2.5万亩柑橘、8.5万张蚕桑。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银行以增设自助服务机具等多种方式,消除了农村金融服务零网点乡镇的空白,大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截至20__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0__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到17.9%。
支持两江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
一是出谋划策,牵头研究促进两江新区金融业发展工作思路和两江新区金融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两江新区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
二是开展两江新区金融数据统计基础工作,掌握两江新区金融业家底。
三是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和金融创新,引导在渝银行开设“两江新区分行”,推动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吸引tpg、英飞尼迪等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重庆。
服务“五个重庆”建设、“三峡库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中小企业等重点环节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支持“五个重庆”建设,截止20__年底,服务“五个重庆”建设贷款余额515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46.8%,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1个百分点。
二是强化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三峡库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三峡库区的信贷投放,到20__年底,库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93.3亿元,增速45.72%,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存贷比60.9%,“资金失血”问题明显改善。
三是强力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20__年,五家涉农银行向“两翼”地区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户合计4.6万户,较好的满足了“两翼”地区有效信贷需求。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20__年,小企业贷款余额1244亿元,增长39.7%,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5.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和承贷银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贷款发放额突破20亿元、支持9万余人创业就业。
打造7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新设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七朵金花”渐次绽放。截至12月末,重庆联交所累计交易11059宗,总成交额1721亿元。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土地35720亩,交易总额46.19亿元。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交19.8万手,交易总额25.7亿元。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10家企业挂牌交易,交易量678.8万股,交易额20__.2万元,市盈率20—25倍。重庆药品交易所已开展电子交易,交易额155万。重庆航运交易所即将启动交易。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已挂牌,目前登记托管信贷资产249亿元。
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实现突破。一是发展跨国加工贸易企业离岸结算,惠普(重庆)结算公司业务逐步拓展,到12月末,已实现境外专用帐户结算规模76.6亿美元。跨境收支5。78亿美元,其中用于税款24。2亿元。二是推进电子商务跨境结算,贝宝(中国)结汇公司已在渝成立,即将运行。
路演中心建设起步。与深交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重庆)路演中心,将成为吸引各类投资者聚集的平台和投资者价值发现的平台。
(六)平稳的5年,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有效保障
一是制定实施金融激励政策。自20__年起,市金融办按照市政府要求,牵头对落户重庆的金融机构和对重庆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已落实落户金融机构奖励资金7900万元,对表现突出的128家次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资金1137万元。
二是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共同推进规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确保风险基本可控;较好的解决了重庆路桥再融资,st星美、st朝华破产重整涉及的金融风险;完成了德恒证券个人债权收购兑付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有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培训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出动人员20__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涉及群众3000余人。四是建设金融仲裁院,为金融机构提供成本低、程序快捷的风险化解手段,切实保护金融机构权益。
过去的20__年,全市金融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全面突破的良好势头:新增银行11家,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贷款突破万亿大关,增速24%,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7家企业ipo,创下历史记录;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区域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超额完成3亿美元工作任务,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组织召开6000人规模的世界华人保险大会,重庆金融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奋力拼搏的5年,“__”期间将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__”是重庆建设金融中心攻坚的关键五年。全市金融业要以“重组、创新、开放”为指引,按照“38821”的工作思路,实施跨越性、超前性政策措施,力争到20__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一)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均衡发展
一是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地方银行,加快上市步伐,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地方银行走出去,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和新设银行机构。力争到20__年,全市银行贷款达到3万亿元,贷款余额与gdp比重达到2:1,真正实现辐射周边的功能。
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业。进一步完善证券服务体系,积极建设券商、投行及各类证券中介机构。大力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到20__年证券化率达到100%。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引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庆,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力争到20__年保费收入超过800亿元,对民生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二)大力发展八类金融创新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监管力度,加快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改制试点。
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强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工作力度,探索设立私募基金引导基金,支持信托公司做大做强,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
三是加快推进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创新试点。力争到“__”末,创新型金融机构总数超过400家,资本规模总计超过600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累计超过5000亿元。
(三)积极构建八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建设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平台,区域股权、债权转让平台和上市公司资源培育平台。促进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展,建成区域性各类金融资产转让平台。积极推动重庆联交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内河航运船舶交易所加快运行,提升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推进设立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力争到20__年,要素市场年交易量总计超过4000亿元,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相关要素的集散中心和定价中心。
(四)加快建设两大中心
展跨国结算业务。推进要素市场交易结算中心建设。积极引进总部机构在渝开展结算业务。力争到20__年,实现2500亿美元的年结算量。
二是形成西部上市路演中心。加快发展重庆上市路演中心,适时推出“长江上游指数”和“重庆指数”,建成继上海、深圳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
(五)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现有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提高金融发展政策竞争力。
二是加强引进和培育金融人才队伍,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推广金融仲裁院,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四是打造金融核心区。力争到20__年,在解放碑—江北嘴区域建成800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形成近6平方公里的重庆金融核心区。
三、20__年重点工作
年新增银证保各类金融机构20家。
(二)强化信贷融资能力,保障经济建设。
一是进一步争取银行总行对重庆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各家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
二是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加快落实战略合作备忘录。
三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进银行、企业加强交流。四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加快推进资本市场融资。
一是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8—10家,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额达到300亿元。
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力争全年融资200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企业改制上市孵化器作用,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改制上市的氛围,扩大已上市企业示范效应,推进企业主动改制上市。
(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力争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纳入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试点范围,实现30家企业挂牌,提高市场融资功能。金融资产交易所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力争实现交易100亿元。加快推进上市路演中心运行,形成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指导和支持重庆联交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全国性电子票据中心。
(五)加快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完成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建立全市担保机构联网的监管和统计信息平台,加强监管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融资担保机构20家,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
二是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分类评级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跨区经营、转制等方面创新,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0家。
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股权投资类企业优惠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建立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新增备案股权投资企业20家。
四是支持昆仑金融租赁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新增资产总额200亿元(重庆本地新增50到80亿元)的目标。推动谈石融资租赁加快开展业务。
五是积极探索汽车金融公司等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试点,争取纳入银监会消费金融试点。
(六)深化金融创新。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在中央部委支持下,开展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投资制度创新,实现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突破,简化投资手续,吸引10亿美元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地重庆。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办法。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实现村镇银行在全市区县全覆盖,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七)完善金融环境。研究出台优惠力度更大、奖励重点更为突出的金融发展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向重庆汇集。举办两江论坛等高档次金融活动,提升重庆金融形象,扩大金融影响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员工工作总结篇四
一、时刻不忘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社内每月组织员工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能够按时参加,并认真作好笔记。五月份,远去,参加了组织的系统上线的业务培训,经过几天的日夜刻苦学习,成功结业。扩展领域,不断学习信贷知识,并参加了信贷员资格考试。工作之余,观看《亮剑》等精典电视剧,学习公关礼仪,使我的自身修养,思想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李云龙,如何出奇制胜;学习独立团,如保精诚团结,从弱到强。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从中悟出新思路,新方法。
二、大力发展存款,壮大资金实力
三月份,我利用定期免征利息税的大好时机,深入各村,积极宣传。通过组织车队,音响,张帖海报,发放传单等形式,使大好消息迅速传到千家万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社领导的协调下,挖来了新储源,以前为邮政储蓄代办的人员,纷纷为我社服务,成了我们的联络员。平时对专柜所辖的代办站,联络员多次走访,密切关注存款动向,作好统计,每日上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止10月底,专柜较年初上升800余万元。
三、尽职尽责,力争尽善尽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遵守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自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工作一丝不苟,力争追求圆满。在办好业务的同时,定期对信用站,联络员召开会议,交流揽储经验,学习典型案件,做到警钟长鸣。在三秋期间的案件高发期,大宗款项实行社内车接车送;平时办理业务,要求二人同行。严格的防范措施,使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四、不断创新,笔耕不辏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勇于担起社通讯报导报送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不忘寻找其中的热点,亮点,先进典型事例,好人好事等。工作之余,值班夜里,将材料整理润色,并以通讯形式及时上报联社办公室。付出总有回报,汗水不会白流。一年来先后撰写通讯报导23篇,其中在《农信》报上发表16篇。
五、以社为家,美化社容
今年来,新一届班子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办公设施,外部环境进行了改造。营业室内外焕然一新,特别是对营业室门前的地面重新硬化。在东边空闲处安置了健身器材。优美的环境更需要我们用心保持,每天我能同大家一起将营业室内外认真打扫,力争作到一尘不染,以优美,整洁的环境的环境吸引储户。营业室外,彩旗飘飘,铁树青青。使信用社成为xx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大院内,东西两个黑板遥相呼应。我能用其所长,搜集精典小故事,名言警句,宣传信息等,出黑板报20余期,为信用社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六、顾全大局,忍痛撤并信用站,联络员
十一月份,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文件精神,对我社辖区内的九家信用站全部撤并。我能够同领导一起,深入各个村站,作好认真的安抚工作。并将当月手续费,一次性补偿金及时发放。使广大代办人员能够认清形势,思想很快转变,情绪稳定,得到了平稳过渡。并对村站储户作好解释工作,使村站存款能够继续保持,为社所留。
七、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一年来,我时刻以大局为重,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为很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主动放弃休息时间。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为取得的可喜成绩感到自豪,面对新的一年,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票据置换的兑付,全省通存通兑的开始,全国结算的畅通。使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我相信,信用社明年的工作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员工工作总结篇五
业务部作为公司的窗口,直接面对客户,个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风貌,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我们给客户传递的不只是信任感,更是一种信赖感。担保行业不同于一些传统行业,我们不需要对客户卑躬屈膝,当然也不能唯我独尊。应该不卑不亢、坚持原则、自信、大方,建立一种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关系。熟悉公司每种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财务、法律等,是我工作的第一要务;了解每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变化趋势,结合自贡本地经济结构特点,重点掌握化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建材等传统基础性行业的现状和趋势,成为我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会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建立一套分析模型,从定性分析做到定量分析,使每个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得以还原,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成为我第三阶段的学习目标。
二、营销渠道的开发和维护
做业务离不开营销,一个好的业务人员不仅是会卖产品,更是会营销自己。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的个人形象,有道德、讲原则,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展现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我想,营销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不仅能使客户找到你,还能与客户成为朋友,其中第一条就是得到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支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为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客户。第二、让客户为你带来更多的客户,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用心对待每一个客户,相信他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客户,你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第三、通过网络、媒体等公共平台需找你的目标客户,当然也包括你的亲戚朋友都会成为你的帮手,有效的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资源,相信就能事半功倍。
三、加强反担保方案的设计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跟随公司团队所做的几笔业务,我发现担保公司在执行反担保时比较被动,大多的反担保措施都只能在合同中约定,难以得到法律层面的支持。能否成功的设计反担保方案成为我们控制风险的关键。
众所周知,各项指标都很优秀的企业都不会成为我们的客户,能与我们合作的都是存在某种瑕疵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控制风险又要开展业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客户的反担保要做到深入挖掘,重点分析,按照公司领导的核心要求"增大客户的还款意愿,增加客户的违约成本",那么我们必须对客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企业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法人的个人资产要深入挖掘,不容客户隐瞒或虚构,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的反担保措施。其次,换位思考,从客户角度出发分析哪些反担保措施是客户觉得制约力的,在反担保设计中做到"覆盖面广,核心抵押物突出,执行难度低,变现能力强"。
四、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
虽然风险控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但作为业务人员的我应该尽自己所能把风险控制在第一阶段。首先确保收集资料的详尽、真实、准确,其次在现场调查中做到客观、深入、细致,做到多渠道、重验证,全方位对企业进行了解调查,利用好工商部门、银行、税务部门、企业上下游关系等诸多渠道。业务人员也应该是一个多面手,对财务和风控也应该认真学习,建立一套定量的风险评价体现,使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反复验证,不断改进。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强化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
人不仅要会走路,而且应该学会不走寻常路。任何时期的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终将导致被淘汰,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企业更是如此。担保业是一个受政策面和资金面制约力极强的行业,要在这个行业里立足、生存,必须要学会创新,才能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尤其是国家正在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说明国家正一步一步放宽金融市场,把资金交给市场,使优质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资金支持,更好的发挥市场效应,使市场的供求关系得以限度的提升,当然这样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那么我们更要学会更好的控制风险,解读政策、顺应政策、应用政策,制定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并针对一系列宏观经济的变化更好、更快的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做出调整,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9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