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行业概述(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5 08:20:25
会展行业概述(四篇)
时间:2023-04-15 08:20:25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会展行业概述篇一

内容摘要: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会展旅游业,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1:9的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会展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绪论„„„„„„„„„„„„„„„„„„„„„„„„„„„„„„2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2

二、中国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2

1.市场化不够„„„„„„„„„„„„„„„„„„„„„„„„„2

2.外部条件不健全„„„„„„„„„„„„„„„„„„„„„„„3

3.重硬件轻软件,重展轻会„„„„„„„„„„„„„„„„„„„3

4.国际品牌的会展少„„„„„„„„„„„„„„„„„„„„„„3

5.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3

三、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3

四、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4

1.总体上要构建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4

2.管理上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4

3.培育会展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4

结论„„„„„„„„„„„„„„„„„„„„„„„„„„„„„„5

参考文献„„„„„„„„„„„„„„„„„„„„„„„„„„„„5

致谢词„„„„„„„„„„„„„„„„„„„„„„„„„„„„„

5绪论

国际会展是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活动场所。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

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会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还远不止这些,它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会展活动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它能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观光等串成一条旅游消费链,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此项产业,国际上有1比9之说,即如果会展本身赚一元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9元钱,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有前途的十大产业中的“老大”,会展带来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入到国际会展的原因就在于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20%至25%以上。据专家测算,国际会议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正因为其盈利且又是无烟的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把会展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会展带来的社会效益也被世人所共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仅投资场馆建设就达16亿元,而相关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的投资多达200余亿元,新建和扩建城市街道690条,建成20多座立交桥和10座行人天桥,超前10年至20年完成了昆明市城市网络规划。至于城市居民所受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增进文明素养,更是无法计算。

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2005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项目达到276个,与2004年相比,项目数量虽然减少了2.8%,但总展出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22.8%。

二、中国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不够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pco、dmc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政府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我国的会展市场目前还是单一买家市场、会展业还没有独立成为一个产业、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2.外部条件不健全

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尤其依赖外部条件的完善,但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批手续复杂、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3.重硬件轻软件,重展轻会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几乎都将会展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并将重点放在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绝不仅仅依赖场馆的建设,其发展更依赖于软环境的规范化、国际化等。按照国际上对会展及奖励旅游业的认识,包括了mice的四个方面。我们且先不提奖励旅游,会展旅游业至少应是会议和展览并重,但是目前各地在开展会展旅游业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展览而忽视会议。

4.国际品牌的会展少

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举办的大都是世界著名会展,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等等,但在我国除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绝大多数会展都是临时的、国内的。

5.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

当前,我国对会展旅游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会展旅游业各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导致统计口径混乱,无从分析会展业的范围、效益等。比如,会展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从1:4到1:10各种说法不一。这严重阻碍了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举办会展的法律将进一步规范,并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登记制转化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制订有关会展的法律、法规,今后几年有关会展业的法律、法规将相继出台,会展业的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今后举办会展审批手续将会更为简单,并将按照国际惯例逐步过度到登记制惯例办法。这将促使会展业真正成为一个规范的市场。

2.自率性的协会将进一步规范会展行业的行为

2002年上海组建了国际会展业协会,制订了国际展览业协会章程,旨在支持公平、平等的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及欺诈行为,改善、优化展览业市场环境,更好地协调、管理、规范会展业的市场秩序。

3.会展业将向几个大城市集中

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分析,会展业在特定城市的发展有“通吃”效应,即,会展业的发展会自身加速,形成更大的规模,而不可能全国遍地开花。今后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将成为我国会展业的中心。

4.会展旅游中介组织将大批出现,会展业将形成独立的产业

今后随着国际会展的增加,会展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国际会展人才的引进,专门从事会展的专业化中介公司将大批出现。此外,我国的很多大型会展还垄断在一些非市场化的组织手中,这些组织自己举办国际会展,自己联系接待服务等一系列工作,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今后随着会展中介组织的完善,会展业必将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并从那些部门垄断中独立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产业。

5.会展旅游市场将专业化细分

目前国际会展业已经形成了非常细致的市场分工,比如icca的市场范围包括50人以上的国际会议,而uia则在300人以上等。目前我国的会展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只要有会展就接待服务,没有形成细分化的市场。今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必将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形成专门经营展览业、会议业及其中更细分市场的格局。

6.大型旅游企业将大批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如上海锦江、中青旅、春秋旅行社等已经加入了国际会展组织,开发会展旅游市场,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将以其规模大、服务全、无形资产高、资金雄厚等优势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7.国际会展组织和会展中介公司将大批进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会展组织和经营会展的大型公司将大批涌进我国,会展旅游业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今后国际会展公司将从会议、展览,组织、接待等方面全方位地进入中国市场。

8.展览场馆将可能全面过剩

国际会展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绝不是简单建几个会展场馆的问题。此外,从国际会展业向大城市集中的发展趋势上看,今后几年除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会展场馆效益稳定以及一些具有独特资源的中等城市发展特种会展外,相当一些小城市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将面临生存危机。从总体上看(非从结构上看),我国的会展场馆将会全面过剩。

四、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1.总体上要构建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目前我国的会展旅游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集散发展模式格局。这种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广种薄收,最终使会展旅游会旅游业贡献不理想。而在宏观上,我国的会展发展模式还表现出无序化运作模式。体现在“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行为明显,市场营销明显滞后,行业分工协作差”四个方面。为迅速实现会展旅游发展的“规范化、市场化、集约化、品牌化、合作化”,我国会展界和旅游界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2.管理上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

包括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两部分。外部管理要淡化政府管理色彩,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建立规范的会展行业服务管理标准体系,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对会展旅游做指导和约束;而行业内部则要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规、进行行业间的协调、对会展旅游业进行资质评估、提高会展组织回平等,促使会展旅游业健康发展。

3.培育会展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经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实践证明,发展会展行业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善于开拓市场、强于组织管理的会展专业队伍。一方面,要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会展业惯例、精于会展市场开拓、善于会展市场组织和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会展产业的各种翻译、导游、会展服务接待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会展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会展实现可持续稳步发展。

结论

而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各方面条件也趋于成熟,目前已有德国汉诺威展览、法兰克福展览、意大利米兰展览等十多家外国知名展览公司通过合资、合建展览场馆等方式进入上海,将许多国际品牌展引入我国展览市场。同时,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大趋势”带动之下,上海有实力的展览公司开始向周边地区输出管理、人才和品牌,在更广范围内开展错位竞争协作,做大会展业“蛋糕”。

各种信息表明,上海凭借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正在快步向国际会展中心迈进。

会展行业概述篇二

西安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西安简介

西安,现陕西省省会,古称长安,面积两千两百多平方公里。地处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属热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是一座古老的都市。从1百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到6,000年前的“半坡先民”,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它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城市,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赢得“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名。它又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已成为国际商贸中心、中西文明荟萃之地、古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被列入“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华炎帝在这里诞生,轩辕黄帝的灵骨在这里安息。历史上灿若星河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书画家等杰出人物,在这里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业绩,留下了美好的故事和传说。西安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的碑林、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墙和举世闻名的唐朝名僧玄奘译经藏经地----大雁塔。

西安又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1936年12月在这里发生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此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安设立“红军联络处”,后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现为“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前来参观者常年不断。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给西安经济发展添上了腾飞的翅膀,现西安高等学府云集,卫星测控、飞机制造、精密加工企业星罗棋布,电子城、电工城、纺纱城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开发区突飞猛进,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内外宾客。空军工程大学就坐在这座历史悠久、新兴美丽的城市里。

·西安会展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会展业发展全局,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突出服务功能,培育会展市场,优化会展环境,会展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2009年全市共举办展览会130个,参展商20.8万人次,专业观众22.1万人次,普通观众470.6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31850个,展会成交额897亿元,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75.4亿元。

一、发展现状

我市的会展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参展到办展、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数量到质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成绩喜人。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会展服务机制不断健全。

1、组成了西安市发展会展业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会展业的领导,2002年9月,市政府成立了发展会展业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商贸局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工商、公安、物价、旅游、卫生、文物园林、质检等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协调全市会展业的发展,日常工作由会展管理办公室负责。

2、设立了会展行业管理部门。市政府为规范、培育、发展会展市场,保障会展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于2002年9月成立了西安市会展管理办公室,为处级建制。为适应会展市场发展需求,于今年初成立了西安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为正局级建制。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西安市会展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负责全市会展行业的规范管理;培育和发展会展市场;进行市场预测和信息咨询;改善外部环境,开拓市场,吸引国内外会展活动在西安举行;积极服务于会展企业,培育有实力的专业性会展公司,探索会展业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负责市政府大型会展活动的承办、服务和协调工作。

3、成立了西安会展行业协会。2002年10月,由会展办发起,报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会展行业协会。协会是代表西安展览行业利益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机构,是会员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有60多个会员单位。其主要职能是:维护会员和会展行业的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进行行业自律,树立良好的行业道德风尚。

(二)、展会数量和规模稳步扩张。

从2000年以前每年举办30—40个,发展到2000年后的100多个。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一些规模小、层次低、信誉差的展会逐渐淡出市场,单体展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内容逐渐专业化,层次逐渐提高,例会和品牌展会逐渐增多。规模从地方性小型展销会发展到有影响的全国性大型展会,内容从土特产、工业品、服装等发展到旅游、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50多个领域。

(三)、企业逐步成为办展主体。

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专业展览公司和经营范围包含展览业务的公司1363家,其中,常年开展会展业务的展览公司40多家。从事与会展业务相关的搭建、广告公司等数量众多。近年来,企业组织的展会完全是市场化运作,政府举办的会展活动也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由政府组织办展向专业公司办展的过渡,企业逐步成为会展市场的主体。

(四)、展览场馆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我市现有3个展览馆,总建筑面积17.3万㎡,地理分布和功能分工比较合理。其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9.6万㎡,可设国际标准展位3000个,另有室外广场4万㎡,室外展场2万㎡,停车场约3万㎡;陕西国际展览中心4.7万㎡,可设国际标准展位1500 个;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3万㎡,可设国际标准展位1000个,室外广场1万㎡。目前,我市展览馆功能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备,服务优良,基本具备承办国内国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其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的设施功能和现代化程度跃居国内先进行列。

二、发展优势

我市在城市和政策环境、地理位置、人文旅游、产业支撑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做大做强做靓会展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政策环境宽松。

近年出台了相关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会展业已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最近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会展经济圈,为西安发展会展业带来难得机遇。

(二)、区位优势明显。

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西安发展会展业具有先天之便。

(三)、交通条件便利。

西安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铁路日趋成为连接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铁路两大动脉十字网架的中枢。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5条国道干线通过,5条国家高速公路交汇。西安航空港是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已开通90多条国内航线和27条国际航线,年客流量逾千万。

(四)、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积淀,诸多人文、自然景

观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五)、商贸市场繁荣。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中西部地区商贸服务业中心,宾馆饭店林立,批发零售辐射毗邻省区,繁荣的商贸流通,为会展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六)、产业基础雄厚。

西安核心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辐射地区的能源、农业、资源加工等优势产业为会展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七)、会展环境优越。

随着会展软、硬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市会展目的地城市影响不断扩大,2005年以来连续4年获得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十佳会展城市”、“最佳会展城市”等殊荣。

三、发展设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大平台,围绕“构建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改善会展环境上下工夫,在促进会展业发展上做文章,进一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实现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会展政策体系。

在2003年加快会展业发展鼓励政策的基础上,重新制定《西安市进一步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安市会展业管理规定》,大力培育和规范会展市场,推进会展业健康发展。同时着手研究制定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会展管理条例,明确会展业发展方略,依法保障会展业发展。

(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依托西安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发挥地缘优势,挖掘城市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分类扶持、培育会展市场,引导、整合各类展会形成梯次互动发展格局。下大气力扶持一批相对规模大、品位高的地方性品牌展会,培育一批相对潜力大、成长性强的地方性重点展会,吸引、申办、举办一批全国性会展活动,嫁接、移植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展会永久落户西安,借力借势做大做强做优西安会展业。

(三)、加大协调服务力度。

建立重要展会活动协调服务机制,协调公安、工商、市政等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为各类会展活动,特别是全国性展会和重要展会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保障顺利成功举办。

(四)、构筑智力支持平台。

建立会展经济研究咨询机构,进行法律、政策、决策、经济形势及会展经济研究与咨询,会展项目策划与论证,会展人才教育与培训等,不断增强会展业发展后劲,努力实现西安会展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会展行业概述篇三

中国会展业概况

国际上会展行业已经有了100 多年的历史,我国的会展业是在国家实行 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之后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其会展业的发展也带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尽管只走过了20 年的发展历程,但是速度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会展产业,形成自己的会展模式和特点。

中国会展业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积累阶段和飞跃阶段。1978年到1989年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建国以来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 会,是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而1982年《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展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开端。在这一阶段中,比较重要的时间还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以及我国首个商业化展览公司—上海贸促会国际展览公司成立。在这一阶段中国会展业处于萌芽时期,会展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把会展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经营意识尚未形成,会展从严格意义上讲大都不具备现代贸易会展的特征。

1990年到1999年间,中国会展业进入了积累阶段。随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目标的确立,随着金融、贸易和现代工业的聚集,我国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会展业迅速崛起,中国开始会展业的腾飞。在这一阶段中,我国的会展数量,会展中心和国际展览逐渐增多,颁布了许多新的会展法规,成立了许多展览器材企业,这些条件都为我过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1995年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的会展公司—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这也标志着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开端。

2000年至今,是中国会展业的飞跃阶段。如今,我国会展数量增长快,收益明显;会展方面的研究逐渐丰富;会展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会展师的的资格认证起步。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会展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如今的中国会展业仍然产业松散,效益低下,结构失衡,分布不均,市场无序,管理落后,服务之后,人才缺乏。我们就以我国的大型活动和国际会议为例具体分析。虽然我国大型活动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职业化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依然存在着竞争激烈却水平低下,体制不顺多为政府包办,管理无序盲目发展等严重的问题。要克服这些瓶颈,我国政府主导的大型活动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大型活动的举办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由政府包办,注重形式却忽视效益,缺乏文化深度,缺乏专业化和市场规则,应遵循公众参与性原则,地方性与国际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原则,增加大型活动的吸引力,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完成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的转型。

国际会议有利于中国科教政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有助于积累国际活动经费,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所以中国政府正大力发展国际会议。如今,我国已拥有具备国际水平的会议机构,硬件设施满足要求,办会质量达到国际水准,会议产业逐渐成熟。然而我国对国际会议缺乏申办经验认识不足,只重眼前利益轻视申办,管理体制转型拨款取消,硬件建设高于软件培育,申办资金严重不足,科技落后缺少吸引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适当放宽对国际会议的审批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议管理机构,对会议行业采取优惠税收政策,扶植专业会

议管理机构,对国际会议采取专项资金资助。只有这样,我国的国际会议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我对展览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印象最为深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为展览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品牌展会也将愈来愈多的浮出水面。尊重知识产权将和品牌展会的声誉休戚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但是无论在国内的来华展览会还是在国外的各类展览会上都存在中国的参展商侵权、损害他人产品专利的事件。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今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重视。

会展行业概述篇四

一、会展行业简介

1、行业简介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集体性活动的统称,会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二是各种类型的大型国内外会议,三是体育竞技运动、文化运动、大型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展览会。目前,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是世界博览会。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产业及周边经济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带动和放大效应。会展业具有“一带九”的联动优势,即会展业除本身产值外,利用其产业关联效应能带动交通、通讯、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对全球经济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据商务部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制的《中国会展业行业发展报告2014》,全球会展产业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 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 总和的4%,并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展会面积规模化和会展产业集中度高等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等众多服务业的增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已经达到了4,190 亿元,创造的间接经济产值也十分巨大。

在新时期,会展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产业链

会展行业上游主要是展馆等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下游是会展业所服务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展馆建设是物质层,承载、满足并定义会展的硬件属性;会展组展则是会展行业的核心层,包括会展创意策划、招商组展、现场运营、数据统计;国民经济各细分行业是应用层,是会展企业服务的对象。

会展行业中,除组展企业承担招商招展、策划、统筹运营外,相关的会展主场服务机构、物流企业、展台搭建机构、广告策划企业也承担了协助会展组展商更好运营会展的职能和作用,也属于会展行业的范畴。其中会展主场服务,即展览会现场管理与服务的外包和代理,是展会的组织者指定某一专业会展服务公司对展会现场使行管理、协调和服务的一种新型专业服务模式,它是在展会组织者与场馆、展商和观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和纽带。会展物流则是为参展商提供特殊的物流服务。

此外,会展周边产业涉及、交通、金融、商购、海关、媒体、旅游、餐饮、酒店等方方面面。会展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1:会展产业链示意图

二、会展行业发展历程

1、国际会展业发展历程

会展业在国外发展已有很长历史,1890 年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在德国莱比锡举办。随着社会演变和科技进步,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其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会展经济整体实力较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其中,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其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规模大。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东亚的日本、中国及中国香港,西亚的阿联酋,东南亚的新加坡,凭借广阔的市场、巨大经济潜力、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或地理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亚洲展览大国。

近年来,全球会展业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根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每年对世界商展100 大排行榜的统计,100 大商展的最低进入门槛和平均面积均保持平稳增长。近三年,世界100 大商展的最低进入门槛从2011 年的10.5 万m2 提升到2014 的11.6 万m2,增长了1.1 万m2;100 大世界商展的平均面积也从2011年是18.1 万m2 上升到2014 年的19.5 万m2。

德国政府对会展业的投资较高,对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区的展览场馆的建设投入巨资,并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的桥梁,每年对世界各地的展会进行考察,并形成报告,为德国政府赞助本国企业出国参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优势明显。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2/3 都在德国主办。根据《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全球化杂志出版,2014 年第3 期),德国每年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 多个,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来自国外。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德国现拥有23 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 万m2 的展览中心就有8 个。

2、国内会展业发展历程

①初步兴起阶段(1951-1980 年)

1951 年,中国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开端。1953 年,中国贸促会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自此开始,中国展会展业进入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51-1980 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00 余个出国展,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1953-1978 年,我国共接待112 个来华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总的来说,起步期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产业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没有大型展馆的历史,中国会展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20 年。②迅速发展阶段(1981-2000 年)

从1980 年-2000 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展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78 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之后,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知名的专业展览会,如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

此外,出国展也经历了重大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贸促会于1986 年组团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在中国出国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截至2000 年,中国初步形成了自主办展、来华展、出国展并驾齐驱,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商会、国有展览公司、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格局,会展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2001 年,德国三大会展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标志着国际会展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正式拉开。

到2005 年,中国展览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国际展览范围涵盖机械、电子、通信、石化、仪器、钟表首饰、服装、银行、建材等各行业;展会的主办单位形成了政府、各协(商)会、外贸公司、国营和民营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新格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一些境外展览公司作为协办、主办单位开始介入内地展会。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展行业已经从由政府主导格局转向市场化。组展主体上,会展行业已形成多元组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办展转变为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五大办展主体。参展行业由传统行业逐渐向战略新兴行业转化。制造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展览会数量增多,体现出初步转型升级的态势;会展城市逐渐由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东北、中西部会展经济带逐渐形成,会展经济呈现全面开花局面。

国际化方面,我国的会展项目以及会展机构得到ufi、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fkm 等协会的认证越来越多。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公司来华办展,一些国际性品牌的会展被移植到我国市场。中外企业联合办展的模式屡见不鲜,中外合资会展企业也不断增多。

三、我国会展行业现状

1、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4 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2014 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4290 场上升到7495 场,年复合增长率达7.27%;展览面积从4990 万m2 上升到9736 万m2,年复合增长率达11.11%,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图2 2009-2014年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

图3 2009-201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

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09 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1817 亿元,到2014 年增加到41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18%,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3.61 万亿元的0.68%,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 万亿的1.4%。

同时,会展质量也逐步提高,中国展览会现已总体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已有一批专业展逐渐成熟壮大,形成了全球知名的展览会,像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印刷展和广州的照明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愈加繁荣,例如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广州的美容美发展都逐步走向品牌化。

2、我国会展业呈现五大会展经济带格局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我国,正是由于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另外,在北京的会展业中,由原中央政府部门转化出来的全国性专业行业、协会成为办展主力是北京会展业的另一特点,使北京会展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2)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4)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5)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武汉、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武汉的华中国际汽车展、武汉光博会、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绵阳的科博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3、场馆存量不断增加,新建场馆向中西部延伸

展览馆是决定展会规模主要因素,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展会服务方式的质量和水平,会展业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加强展览馆基础设施建设。

图4 我国主要城市展览馆数量

自2002 年起,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各大城市开始争先恐后地进行展馆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而近年以来展馆的建设力度更是达到了高峰。

根据《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与《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各省专业会展场馆从2011 年统计到的153 个,室内面积为504.33 万m2 快速增长到2014 年总计226 个,室内面积964.13 万m2,其中专业展馆(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m2,且举办2 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展览馆)128 个。

图5 2015年全国展览馆数量省份比例

目前,我国的展览场馆的面积已经超过号称”世界会展之国“的德国成为全球第一。2014 年全球十大顶级场馆中,中国占据两席,其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居第二位,室内展览面积达40.0 万m2,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馆位居第五位,室内展览面积达33.8 万m2。在场馆存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除北上广一线会展城市外,中部的重庆、武汉展馆建设也快速增长,分列全国第4、第5。截至2014 年底,在建展馆中四川、湖南、江西分别以21.50、20.20、20 万m2 的在建展馆面积排在国内的前三位,表明展馆建设正快速向中西部转移。

图6 全球十大顶级场馆

4、国际交流展览数量日渐增多 中国厂商参加国际展的比例逐渐上升,已由上世纪80~90 年代的20%增至现在的50%。参展的展品和装修水平也逐年提高,像通信展、汽车展的装修水平不亚于国外的参展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308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