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PPT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500字篇一
成功无捷径,需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准备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仅供参考!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吸引着我,让我走进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在书中,我了解到:雷夫钒?箍?估鲜φ值沧〗鹎?挠栈螅?┦赘首龌舨?匦⊙?迥昙兜睦鲜γ约旱那啻汉秃顾?缬曷栋闳髟诹苏馄?恶さ摹巴恋亍鄙希?梦掖沽比?摺?
在一所全美学生最多、教师最少、装备最差、秩序最乱且位于洛杉矶贫民区的学校,雷夫钒?箍?估鲜υ?5年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感悟并积蓄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他强调“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并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
口号
。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点亮一盏有故障的酒精灯”中,雷夫没有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化学原理,却通过排除一个小小的故障,让一个小姑娘明白了不放弃就有希望的道理;在一节综合课上,学生安装火箭模型,雷夫在发现其中一组弄错了飞弹部分的装置时不会主动纠正,而是在试飞失败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雷夫认为“火箭飞不起来不是失败,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才是失败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很多时候都会因时间等原因而没有把握好教育的良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我要学会倾听:“给我一些真相”,抓住每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工作中要不断积蓄经验和超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教育我要学会承担责任,家长和社会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就要视学生如己出,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的用爱来教育我们的学生,不会再因为无知的冲动影响与学生沟通和引导的机会,经常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去想问题,用宽容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事情。这样,我们也会迎来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为学生营造一所如家般的避风港的同时学生的心里也肯定会有老师的一块地儿。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每位教者时刻要身正为范,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每位学生想要什么?是一时的分数还是一生的人格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同的国度对教育的解读也不尽相同。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者要坚信“没有害怕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行为偏差或成绩落后的学生,教者要不离不弃,多一份耐心和关心,在师生间搭建起彼此信任、互敬互爱的桥梁,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孩子,让学生有所收获:知识、技能或品德等各方面中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该算是好孩子,教者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赞许声中快乐的成长;不要小看比我们年龄小的孩子,要提供一个可以施展孩子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孩子带着自信走好每段人生路。无论何时,我们要谨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学生教者的舞台才会精彩,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思想和情操才是教育的方向。相信,雷夫是每位教者的一面镜子,尽管教育工作中没有同样的舞台却有着同样的目标:让孩子自食其力,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每位教者都应为这个神圣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本书,需要我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和摸索。当然,在教育的道路上需要学生的陪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果实”是我所期盼的,也是我的人生目标。
艾斯奎斯的教学目标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他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他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在他的教育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等的要求,他将教育目标定位立于人生、生命的高度。如第56号教室的体育课目标是这样设定的:学生要每天运动;学生要认识体育基本原则和动作的重要性;学生要随时随地展现优异的运动家精神;学生要明白团队合作的价值;学生要把他们从体育活动中尝到的种种经验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这句尹健莉老师的话,引起我的思考与联想。我想,一间教室的容量,从空间上来讲一定是有限的,但从它所创造的价值上来讲,是无限的。雷夫在他的第56号教室中创造的价值就是无限的,因为这里每天都在上演成功、喜悦,并诞生着奇迹。于是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教室。
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过多关注理论和规范的传授,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多,学生常常觉得比较枯燥,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弱。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教师教授为主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也千篇一律,忽视了城乡、班级、学生个体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很难起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见,关注、研究学情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知识体系往往具有前后相续的特征,先行知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及经历。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及生活经历不同,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相差甚远。三是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能力、身心特征等“学情”因素。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开展互动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如果还固守传统的以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无助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政治课“活”起来,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景模拟、讨论法、体验法、合作学习、学科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政治课同样也能上得有滋有味,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也提高了一定的学习技能。
在《家家奉献 建设社区》一课,讲到人人有责爱护社区环境时,我进行了知识拓展:垃圾分类。大多数居民都能做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垃圾如何分类,本来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划线操作,试讲下来,效果不是很好。于是设计了“垃圾分类”的实物操作,直观形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在教学的一开始,我原本设计了一个反映社区居民不良卫生习惯的小品,通过小品,倡导要悉心爱护社区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觉得表演的痕迹浓重。当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何不让学生自主到社区进行调查活动,那不是更直观、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于是我在课前设计“啄木鸟行动”,让学生走进社区,拍摄社区中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对居民就社区环境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采访社区居委主任、社区警察等,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下来,既提高了学生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也更有说服力。
在新课的导入中,我运用了学生视角的社会热点,运用了表现邻里关系的音乐,运用了大量发生在学校、社区的图片…….,这些资料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观察、参与、体验,从而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曾经有过成功、有过失误,但我会用雷夫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要达到自己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文明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都是有所帮助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现在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