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常用教学方法有哪几种(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2 17:35:03
教学方法常用教学方法有哪几种(三篇)
时间:2023-05-02 17:35:03     小编:zx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方法常用教学方法有哪几种篇一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参观教学法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参观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的工作程序、后代选择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小作物具体的育种方法和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并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常用教学方法有哪几种篇二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行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写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模式,以下是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教材内容分析

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理论性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材的地理位置。(教材版本、学段、单元中的位置)

(2)教材内容简介。

(3)本节内容的作用,本节与前后章节之间的关系。

二、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了什么教法,通过……体验、探索,培养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情感;产生……共鸣;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三、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

教学难点指的是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过程太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针对知识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四、课前准备和教学课时的确定。

课前准备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课文朗读视频、词卡、图片等等一切辅助教学的东西。一般一篇课文采用2——3课时完成教学。

五、确定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常见教法:“一般”和“特殊”。

“一般”教法有以下几种。

1、以语言为主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观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践为主的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等。

“特殊”教法有以下几种。

1、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2、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等)

3、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等)

4、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等)

5、电教法(多媒体课件、录音、视频、网络等)

六、撰写教学方案。

(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导课设计原则。“实”,讲求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以美感享受。

1、切入角度。(1)从人物入手;(2)从内容入手;(3)从题目入手;(4)从要求入手。

3、导入的方法。析题法、悬念法、温故法、图画法、音乐法、引用法(引用诗句、名言、格言、谚语)、实物法、竞赛法、谈话法、实验法、目标法、背景介绍法、检查预习法、联系时事法、故事启情法、明知故问法、创设情境法等等。

(二)教学新知。阅读课的教学模式五步走。初读→细读→精读→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1、初读课文。(1)解决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抓住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或者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讨交流,从而达到品味语言,理解文意的目的。

3、精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心,借鉴学习写作方法)

4、巩固练习(抓重点,方法多样,由易到难)。

巩固练习的原则和要求:(1)目标明确,强化重点目标。(2)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梯度练习,实现训练的实效。(4)创新练习,达到训练的创造性。

5、课堂小结。

给课要求:(1)理清头绪;(2)呼应开头;(3)深化主题;(4)点拨写法;(5)拓展延伸。

(三)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要求,策略:(1)个性化作业。(古诗词背诵、讲故事)(2)差异性作业。(基础作业、选择作业、提高作业)(3)合作化作业。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的活动。它又被称为教师的微型教案。教书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板书的原则:直观性、形象性、简约性。

教学方法常用教学方法有哪几种篇三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即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大种类。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5、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规律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应当连续、连贯、系统的进行。这一原则贯彻的要求是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顺序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采用各种各样的复习来达到此目的。

7、量力性原则

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是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既不能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因为会造成学生难以学会,教学效率低。同时,也要防止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水平,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激发、教学无效等现象出现。所以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做到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8、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恰当的选用适合这个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947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