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免费(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5 19:06:14
2022年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免费(五篇)
时间:2022-12-05 19:06:14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篇一

——建湖县建阳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的综合性课程,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主题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性课程,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考察”、“思考”“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其重要性尚未得到足够认识:存在物质条件、师资水平、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应该不足以使我们在这一意义深远的课程面前无所作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教学中,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一、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渠道

1.调查校园环境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丰富多彩。学校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在《校园环境现状调查》、《美化校园环境》等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了学校环境变迁的历史,找到现今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美化校园环境的建议,尽情描绘出理想中的校园环境,从中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真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的确如此,这些感受不经他们亲身实践,是很难体验到的。

2.编辑手抄或电脑小报

手抄小报或电脑小报的评比活动在我校已坚持了多年。为此,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实践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担任总编,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然后在总编的协调下,按

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自拟栏目,自己写稿、编辑、排版、设计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力求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在办手抄报或电脑小报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创新潜能,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报。例如,办有“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校园新面貌”“水乡古镇——建阳“陆秀夫纪念馆的房屋结构”“我们这个班”“我们的老师”„„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在同学们设计的小报整个版面中,他们还根据各自小报的特点,配上精美的图画,使小报展示出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编辑小报既培养了他们勤于动脑、勇于动手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陶冶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激励着同学们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3.合理安排活动课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根据课程计划和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

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校本课程安排以初

一、初二为主,了解家乡建阳的历史概貌、文物古迹、富有水乡特色的古镇建筑,以及风土人情、民俗风貌、民间传闻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兴趣、情感,将热爱家乡的情感自觉化为保护古镇建阳的实际行动。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政教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不同内容的教材各有侧重,形成系列。学校规定具体授课时间,并编入总课表,实行常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断丰富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收到良好的特色办学效果。

二、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教育要走出课堂,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理财、护理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拓展策略之一。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里收看时事新闻、收集谚语、体验农家生活等,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此,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有学问的人,还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他们自觉走向社会。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陆秀夫纪念馆,调查黎里的桥黎里的弄,挖掘黎里的桥文化和弄堂文化,沿河进行观察、访问,开展古镇石驳岸文化的研究等等。通过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爱科学、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篇二

草碾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可是这对于我们初始者,确实很难。

开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让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并积极组织实施,制订新型评价体系。

一、组织培训,理解课程新理念

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而理论学习的资料来源是大家上网查寻,或者找有关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借用别人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头脑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使大家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因此在活动时要处理好以下方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要求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要突出学生主体,我们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

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我们的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

(一)以校为主,自主实施,发掘地方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学校不只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作为一种任务来抓,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本地现有资源和学校实际,有目的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过程中,专任教师和各科教师根据这一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我为取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了以环保和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活了这一课程的实验。活动内容有《感恩的心》,《感谢老师》,《塑料袋——沉重的包袱》,《校园绿色设计》,《保护水资源》,等等。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家长和学生中的人才资源,很多教师在实施综合活动过程中将家长请到学

校,请进课堂做孩子们的指导教师,同时发动学生收集当地一些教师不够了解的资源信息,整理开发,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我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讲座,不断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二)深入与探究,课程整合1、综合实践课是一种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个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不断改变学生“等、靠、要”的学习陋习,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要素间的整合。

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只是为完成上级课题任务而设置,同时也不仅仅为了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活动。为了避免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出现重复交叉,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科中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组合,统筹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一个活动多方面收获,同时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渗透到学科中,使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综合与延伸,使有关学科教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达成。

三、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对评价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难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多方位、立体化,适合师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开发能力,指导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资料的整理能力来进行评价。采取教师自评、评审小组与学生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态度与情感、研究能力、学习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我校设计了多种表格如:活动记录、实验记录、调查表等。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档案袋评定。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调动了学生课余进行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在评价中重视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教师的知识素质,及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策略问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因自身素质不同,爱好不一,而造成参与的程度问题。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驶入我校的快车道。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篇三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三类课程之一,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成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自xx年秋季起,我校开设了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亲历和体验中,我校师生做了一些实际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我校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注重统筹规划,实施分层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我校在课改之初就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制定了《南渡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方法和步骤,并邀请了杨裕前等有关专家来校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分层管理,即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三层管理模式,各年级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则根据学校和年级计划再制定出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另外,我校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则紧密结合本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改主题的内涵,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年来,我校确定了“以认识计算机病毒”、“我们镇上的水泥厂”、“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走进广告天地”、“远离噪声,享受安静生活”、“传递我们的美板画设计”、“趣味拼图”等活动主题。通过研究专题的征集,又确定了小组活动的一系列研究性专题,例如“寻访家乡的名人”、“特色家乡菜”、“家乡的方言”等。

2、重视点面结合,鼓励教师参与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层面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即以综合性实践为主的学科或学科整合活动;二是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即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小组活动。前者的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三节综合实践课,在具体实施中采用弹性课时制,一般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学生全员参与。有时需外出活动,如参观工厂、远足登山、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则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时间。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小组活动的时间主要是以周六上午活动为主,同时还充分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等时间,一般由六到八名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共同确立一个研究专题,并进行具体的分工,在有关学科教师的引领下,开展研究性活动,由于此类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空间较大,经常要走出校门进行参观、采访、调查等,因此,在时间的安排上要给予相当大的自由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参与不可忽视。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建立民主、合作、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活动时间的延续性,因此,它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学校不应指定专门的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而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引领和指导。我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尤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立、方案的设计、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等方面,我校十分重视鼓励教师参与引领指导,要求教师的引领要贯穿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例如,我校在开展“我们镇的水泥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水泥生产流程,其次,教师还出面与水泥厂联系参观时间等事宜;再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准备分析样品的仪器、药品等。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参观调查、采样分析得来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另外,还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和收获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等。

二、主要成效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一年来,我校广大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的定位。许多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一起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年多来,我校通过“趣味拼图”、“参观水泥厂”、“家乡方言和文化”、“特色家乡菜”、“寻访家乡名人”、“设计校园平面示意图”、“交通标志与安全”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间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居高临下”地使用讲台,而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走向生活,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实践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在活动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两个多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我校的师生关系正逐渐变为融洽、和睦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平等、自主、和谐的权利氛围,我们感到现在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较以往更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通过实践中的发现,还激发起向老师、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4、获得的荣誉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年多来,我校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竞赛中获奖,如在学生网页设计、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劳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中,我校有多人分获市、学区一、二、三等奖。在课改调研活动中,常州市丁伟明副局长亲临我校,对我校课改工作给予较高评价。我校作为溧阳市首批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今年又顺利通过了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验收组验收,并得到验收组领导较高评价,成为溧阳市初中中唯一一所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

三、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我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与一些兄弟学校相比,我校作为一所年轻的农村初中,我们觉得遇到的困惑也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很多,具体表现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要深入社会,走进生活。强调课程的开放性,而现有的大班额制,如要学生全员参与,我们感到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

2、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这必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必然要承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压力。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因校本课程的差异而标准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感到操作较困难。

4、校本课程的开发追求的是差异性和个性化的亮点,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的原则,各校校本课程的质量,我们感到会有有良莠不齐的情况存在。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篇四

临夏县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

一、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为了搞好我校新课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成立了临夏县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对学校的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负责审定评定结果受理学生咨询、投诉和复议申请。

成立了由宋明震为组长、王永智为副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临夏县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全校学生使用统一的临夏县中学学生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册包括每学期的评价表、三年的总表;学生健康状况;出勤情况;获得的荣誉、获得奖学金情况;成绩按平时、期中、期末、期评以及获得的学分进行详细统计;德育量化考核;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学科教师评语、班主任评语、家长评语、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等内容。成长记录袋装进学生档案。

评价在每学期末进行。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对学生的各项评价严格按照记载的材料进行避免凭印象评价。对拟确定评价等级为a或d(不合格)的学生,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确认。每学期末,学校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及家长。

若学生及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提出申诉,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给与书面答复。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

我校现有信息技术教师3名,有学生用电脑100台。有信息技术教师和物理教师联合给高二学生开设了通用技术课,每周一节。同时我们将借助学校整体搬迁的时机,装备合乎新课改要求的通用技术教室和相关实验设备,配备专业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力争通过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学到一些简单的实用技术,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校本教材

1.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为结果。实施新课程实验后,教研室安排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临夏花儿》、《弟子规》、《临夏县发展小水电的区位优势分析》、《厨房里的热学》、《五山池黄酒的制作工艺》、《中学生英语生活会话三百句》、《饮料的成分和作用》、《我心中的花儿》、《韩集地区标本采集与制作》、《临夏县建制沿革话变迁》、《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等31篇校本课程。尚有12篇正在撰写中。

2.举办专题讲座

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已经组织了三场全校性的校本课程报告会,李昌华老师做了《临夏县发展小水电的区位优势分析》,马国鹏老师做了《弟子规解读》,马家元老师做了《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二”、“三”对做人与做事的启示-先秦部分》。近期将安排何龙老师做《临夏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缐宏光老师做《临夏花儿》、孟宪芳老师做《英语学习方法指导》三场报告。教研室再整理、考证,最后形成适应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3.创办学校刊物

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要求每一位教师至少完成一篇论文。先在教研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到学校,由教研室组织人员进行评选,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我校的刊物《教苑》,近期准备出版第三期。另外,我校自1988年创办的学生刊物《蓓蕾》坚持至今,每学期出版一期,现在已办到93期。

四、综合实践活动

1.社团组织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适应新课程实验的需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成立了“梦源文学社”、“笛子社团”、“播音主持社团”、“合唱团”、“志愿者社团”、“英语角”、“时政宣传小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兴趣小组等16个学生社团,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定期活动。经两次全校活动展示,效果良好。2011年4月20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吕世虎教授任组长的省级专家调研组来我校对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调研,我校的七个学生社团进行了汇报演出及成果展示,得到调研组的认可和好评,本学期第14周,将组织第三次社团展示活动,这也是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的一个亮点。

体育活动保证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实行大课间活动,班级有口号,团队有遵旨。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三个行为习惯培养”、春季运动会等。

2.尝试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

针对我校师资、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制定了《临夏县中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实施方案》和《临夏县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南》。在开展研究型学习时,立足课本,从小问题入手、从简单问题开始,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将学生进行编组,在科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组织有关的展示活动。例如“测定自行车的速度”、“了解韩集地区植物种类”、“探究五山池黄酒的制作工艺”等等,先由教师给出提纲、提供必要的研究方法、研究器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开展活研究活动。一年来,高一年级共完成21个研究型学习课题,尽管研究的问题小,研究的设施简陋,研究的层次浅,但毕竟我们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及时解决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的把握教材体系、教材重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推广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好做法,学校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召开了两次新课改研讨会,大家广泛交流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知识结构零乱、课时紧、容量大、探究活动组织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增强了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信心。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城南篇五

湛江市第五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给新课程带来了新鲜气息。这门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区教育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努力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践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中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本学期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本着“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小步走、快步跑”的原则,努力酝造学科氛围,共同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基础,下面就本学期以来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实施情况汇报如下。第一、领导重视、充分准备、全面实施

面对综合实践新课程的实施,大家都感到即新又难,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副校长主抓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德育、科研三级管理之中,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科组,指定了科组长,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与实施计划,纳入了课程管理,并组织科组老师开展学习、理解、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方法、要求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内容,为课程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科组实施的“初中综合实践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团委实施的“社区帮扶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义卖实践活动”,教科室实施的“科技活动月实践活动”,政教处实施的“读书节活动月实践活动”,“学雷锋实践活动月”和“理想与信念实践活动”,等以及各年级开展的实践活

动都极大的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入实施打下了基础。第二、落实课题、主抓课堂、探讨模式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是开展实践的主课堂,为了搞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科组明确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内容。具体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色定位,落实了初中开展以综合实践课本为主的小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课研究等探讨模式研究的教学活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载体,不断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坚持“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小步走、快步跑”的原则,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就是以研讨课、示范课为范例带动一批教师快速入门,上好综合实践课程,本学期我们共开设了4节综合实践研讨课、示范课,以不同的课型探讨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增长了教师们的知识,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促进了综合实践课的良好发展。在初中教学中我们主要以课本为主,抓好每一个教学主题,以小课题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开展研究与讨论,整合学校图书室和网络的有效资源,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和“我爱我的qq”等网上研讨、交流和学习活动,通过“认识自我”“绿色环保”“垃圾处理”“工具使用”等课程活动,使同学们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并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在高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主要以课题研究为主,强调全员参与,要求高一、二全体教师每人带一到二个课题,辅导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中去,上学期我校高中共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78个,在研课题65个,这些课题的研究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更好的促进了同学们的学习,有同学说,是研究性学习,使我认识了社会,是研究性学习,使我掌握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打开了我们的眼界,是的只有研究性学习才能提高同学们的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我们还将继续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培养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做出我们的努力。

第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本学期,我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通过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认同自己,彰显自己,例如我校二月份开展的“我读书、我幸福”自我读书活动,三月份开展的“学雷锋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四月份开展的“科技创造美好明天”科技活动月活动,五月份开展的“理想与信念”主题实践活动,还有六月份的“社会义卖捐赠活动”,到“孤儿院的爱心援助”活动,到“社区的帮扶活动”,到“敬老院的敬老爱心”活动,到技术学校的手工陶艺劳动活动等等丰富的教育内容,都大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使同学学会了处事、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学习,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培养了团结扶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们不论是在思想作风、意志品质,还是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很大改观,为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们经受了许多锻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这一块,基本上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师生都感到困难很大。在本学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一报、二审、三指导的原则,通过报、审即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指导他们修改课题或修改研究方向,使每一个研究的同学,都明确自己要干什么,研究什么,及时解决申报过程中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开题指导,规划指导,实施指导,使学生在研究中不断的实践、修正、再研究再修正、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使每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能正常开展,绝大部分同学顺利结题,获得学分。

第五、认识上的误区和存在的不足 其

一、师生在认识上的误区: 学生认为:

① 无非是课本学习中的问题讨论; ② 是学习中的补课补差;

③ 搞研究太难,无法做,也不可能做; ④ 搞活动好玩,混点学分也好。老师认为:

① 上好教材就行了,不需要搞什么研究性学习; ② 怎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

③ 高中学生搞什么研究,不如用来补课。其

二、指导过程中具体操作困难:

① 有的老师没有具体的规划、设计,对学生不能具体的指导; ③有的老师主要用来补授本学科的教材内容; ④有些学生学习盲目,行为随便,想轻松,随大流。其三:老师指导的能力与指导方法

能力方面:有的老师从没研究过什么,平时教学中也少有深入研究、探讨,自我进修不够,所以对这门课程较难把握。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划,没有对要指导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

指导方法上,有的老师基本上没什么方法,要么全讲,让学生抄;要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去乱做一通。

2、有关对应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总的策略是及时发现,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首先,在全校会议上及年级师生会上多做宣传,谈新课改的观念,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方法。并参照要求及其他学校的经验,及时拟定活动全程的管

理与实施计划。较全面、系统地规划研究性学习的操作内容,具体要求、注意问题。领导、教师人手一份,充分学习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师生报课题,具体操作程序指导等方面,我们进行及时的调整,指导和有效安排。

在各科组老师申报课题前,召开科组长会做解说,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发动每位老师,积极申报课题。然后汇集课题公示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选择。这期间,各科老师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学生选题报名后,再汇总,发现有不妥,再及时交谈,耐心指导,宏观调整,让绝大部分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研究学习的专题。其次,操作过程中,学校保证课时安排和资金投入。每年确保54个学时的学习。这样一来,老师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学生的课题学习与研究。

在具体的学习研究中,又着重抓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撰写及学习过程中系列研讨活动,并对整个过程有专门的安排及提示,如:《各级职责要求》、《老师申报课题情况分析》、《学生选题情况简析》、《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结题准备事项》等。每一步都尽量做到位,增强可操作性。再是强调老师个人素质进修,提倡老师间的交流与商讨。

总之,新课程要有新的观念,新课题要有新的举措。不怕问题多,只怕没发现;不怕困难大,只怕没有克服的信心。

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绝大部分师生都积极认真的、不辞辛苦地参与。参观考察、了解访问、资料收集、社区劳动等。老师和同学都付出心血,也收获了果实,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活动,一起成长。当然,我们还有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学习研究中的时间观念,活动中的原始资料积累,老师指导水平的提高及指导系列的完善,实践活动的广泛性与深入性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共同成长的平台,让我们在新的教与学中一展身手。我们今后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94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