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纤维水泥板复合墙体篇一
综合上述纤维水泥板轻质墙体裂缝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纤维增强水泥板的接缝处理,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接缝前检查: 1.1检查板缝部位螺钉需沉入板面0.5mm,螺钉距板边12^-15mm,不可破坏板边,板边不应有明显高低差,如有必要应进行修补,再开始接缝施工。
1.2必须检查确保板材与龙骨结合密实、无缝隙。
1.3接缝前必须用刮刀将螺钉周边毛刺清理干净,然后用湿毛刷将板缝处灰尘清理干净。
1.4检查材料,无变质结块现象,符合使用要求。
2、材料推荐: 2.1接缝腻子推荐选用主要针对板材缝隙开裂以为而研发的专用高强填缝膏。
2.2接缝带要求横向拉断力不小于5.85kn/mo 2.3界面剂推荐选用瓦克(wackerbssm(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rningdc520)水溶性防水乳液等界面防水材料。
3、接缝施工: 3.1施工环境温度:要求5c-40℃之间。
3.2准备工作:用毛刷略微湿润后对接缝部位进行清洗,待接缝部位无明显粉尘后方可进行填缝处理(如采用稀释白乳胶在填缝处清扫效果更佳)。如此墙体为卫生间隔墙,应在板面涂刷防水界面剂或憎水剂;3.3使用清洁的容器和搅拌工具,严格按照填缝膏说明书配制填缝腻子。先加水,后加填缝材料,将填缝腻子搅拌至均匀,不可有干粉颗粒存在。如是厂家配好的预混腻子,则严格按照说明书加水或稀释剂(不可掺加石膏粉或滑石粉)进行调配。用量以40分钟内使用完计。
3.4用填缝腻子将板缝处封堵至两侧板边同一高度,板缝要嵌满嵌实无高低差。待其干燥后,检查填缝处是否有裂纹产生,如产生裂纹要分析原因,重新填缝。
3.5对于不同厚度板材,应进行不同的填缝处理办法,对于厚度6mm以下板材可一次填缝完成,但对于厚度大于6mm板材的填缝处理,应分两步进行,第一遍填缝处理时,将填缝腻子嵌入缝隙内,用批刀压紧填实,并将缝隙边缘腻子铲除干净,24h后进行第二遍填缝处理,方法与第一遍相同。
3.6接缝处理:待填缝膏完全干透后进行接缝处理(约18h),做第一遍接缝处理,在接缝处涂抹接缝腻子(约lmm厚),然后粘贴纸带,将纸带中折线对准板缝,用刮刀压实,纸带与腻子之间不得有气泡。立即在纸带上覆盖一层接缝腻子,宽100-120mm;使接缝处与两侧板表面干净、平整。
3.7待第一层接缝腻子干燥后涂抹第二层接缝腻子,比第一层两边各宽出50-60mm。第二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200-220mm(如是直角边接缝,第二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300mm)。
3.8待第二层干燥后,涂抹第三层填缝腻子,比第二层两边各宽出50-60mm,接缝最终宽度为300-360mm(如是直角边接缝,第三层接缝处理的宽度为600mm)。
4、满批处理
4.1经过接缝处理的高密度纤维水泥板表面可批刮预混满批腻子或其它满批材料。
4.2高密度纤维水泥板表面满批处理宜进行两遍,第一遍批刮厚度约为2mm,第二遍批刮厚度约为1mm.4.3待满批处理完全干燥后用砂纸磨光。
5、表面处理经过满批处理的纤维水泥板面可进行乳胶漆、墙纸、贴铝塑板等表面装饰处理。
6、注意事项: 6.1接缝处理必须在保证主体结构稳定后进行。
6.2接缝处理必须等到板材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相对平衡时,再进行施工。
6.3在某些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可采取对板材进行界面处理的方法来减少板材的吸水率,提高板材的尺寸稳定性,可在封板后及时在板材外表面涂抹瓦克(wackerbssmk 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mingdc520)憎水剂等材料,七日后再进行接缝施工。
6.4隔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需留“门”字型缝隙,并用弹性硅胶填平处理。如图3所示
6.2接缝处理必须等到板材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相对平衡时,再进行施工。
6.3在某些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可采取对板材进行界面处理的方法来减少板材的吸水率,提高板材的尺寸稳定性,可在封板后及时在板材外表面涂抹瓦克(wackerbssmk 1311)有机硅或道康宁(dowcomingdc520)憎水剂等材料,七日后再进行接缝施工。
6.4隔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需留“门”字型缝隙,并用弹性硅胶填平处理。如图3所示
6.5板与板之间需预留约3-5mm缝隙。
6.6在主体结构变形较大的建筑中建议主体结构梁与隔墙连接部位增加“z”字型龙骨配件做法,减少主体结构变形应力对隔墙的影响。如图4所示
6.7在轻质隔墙与混凝土墙连接处应增设竖龙骨,安装节点参照下图5所示。
6.8伸缩缝处理
a)隔墙板材安装,墙体每8m(竖向六张、横向3张cca板)设置一道伸缩缝,做法b)吊顶板材安装,大面积吊顶长度每8m设置一道伸缩缝。
五、总结
在大面积不留缝墙体的接缝处理上,根据纤维水泥板的特性,宜采取的措施是墙体接缝材料采用具有高强度抗拉力的刚性腻子,同时又必须在合适的地方提供给予应力释放的空间,采用弹性的密封胶填堵,“软硬兼施”,综合预防。由于接缝开裂影响的因素很多,只有每个控制点都严格把关,认真处理细部节点,就能彻底解决接缝开裂的问题。
纤维水泥板复合墙体篇二
轻质隔墙防开裂措施
在网上搜集了好些资料,现整理如下,请参考: 方案一:
1、墙板与地面接触部位一定要密实,严防墙板产生下沉。
2、现有水泥加胶的封缝材料,一是因为加胶的原因,干透后的封缝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就会产生开裂。胶加小了,水泥不能正常胶凝,容易出现粉化。现在大多数封缝材料都是由安装队伍现场调配,大都不能按照规定添加胶质,而且加胶的量也不稳定,或大或小,这就严重影响到安装质量。
解决的方法是更换标准的墙板安装专用封缝剂。安装更方便,更标准。
方案二:
(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层)、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不沉。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设计时,应控制长高比不要过大。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程度,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斜槎。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的房屋,当留置直槎时,也应留成阳槎,并按规定加设拉结筋,坚决消灭阳槎和无拉结筋的作法。
(4)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旋,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而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方案三:
原因: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降
为防止或减轻由于混凝土屋盖和墙体间的温差变形和墙体干缩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的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选择下列措施
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体型、屋面构造选择适合的温度伸缩区段(规范表6—3—1)。表中对于干缩性较大的材料:石砌体、砼小型砌块砌体房屋的最大伸缩缝间距宜为烧结类块体材料的砌体伸缩缝间距的0.8倍。
2、屋面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瓦材屋盖。
4、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mm。
5、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割缝,间距不宜大于20m。
6、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的长度大于12m,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7、当房屋进深较大时,在沿女儿墙内侧的现浇板处设置局部分割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8、在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间设置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对较长的纵墙可只在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1/4墙长范围内设置。
9、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适当配置水平钢筋。
10、顶层挑梁与圈梁拉通。当不能拉通时,在挑梁末端下墙体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其从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000mm。
11、在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
12、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13、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入女儿墙顶,并与现浇混凝土压顶。
纤维水泥板复合墙体篇三
填充墙体装饰粉刷防开裂措施探索
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层裂缝、渗水,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和建筑质量要求。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给施工企业增加大量返修工作,同时对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结合本工程填充墙作法及装饰粉刷作法的施工经验,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了以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砌块材料本身、砌筑工艺和粉刷工艺等三方面 1.砌块原因:
1.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1.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1.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等使用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1.4混凝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2.砌筑工艺原因:
2.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得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墙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2.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
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3.粉刷工艺原因
3.1追求进度。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3.2填充墙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3.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
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º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以内,长短不一。
三.针对上述填充墙体工程中开裂问题,经施工实践,学习总结得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和减少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 1.砌体工程措施
1.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保证混凝土砌块是合格的,能达到设计强度。
1.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适宜含水率以断砖融水深度15~20mm为宜)。雨期施工要严格执行雨期施工规范。
1.3不同批次的砌块材料混等使用率应少于8%,尽量避免断砖上墙。
2.砌筑工程工艺:依照砌体施工规范操作,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项施工措施。
2.1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取最小值8mm)和饱满度,注意砌筑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保证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部分作好填实工作,加气砖做到双面沟缝。在建筑顶层宜采用高一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以防顶层墙体容易开裂。2.2砌筑砂浆所用水泥按要求选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砂选用中砂,并过5mm筛孔,含泥量小于5%。水泥砂浆随搅拌随使用,隔置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2.3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构造连结不宜简单采用“钻孔植入”混凝土结构,拉结筋的间距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拉结筋水平进入砌体内。120mm厚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最好采用焊钢筋网片形式,以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2.4严格控制每天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对120mm厚墙体更应严格控制在每次1.2m以内,并做好临时拦护,以防外力冲击。
2.5重视搭砌和留搓处理,搭砌长度不少于100mm,砌体转角与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施工缝必须砌成斜搓,保证联结牢靠。
2.6为确保门、窗洞口的整体性,控制压力差引起的洞口四角斜裂缝的发生,洞口过梁及窗台板宜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且两端入墙长度不少于砖墙厚度。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下应设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
2.7当填充墙较长时(≥3.5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并先砌墙后浇柱,对于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2.8砌筑时垂直缝采用满批灰法,水平缝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饱满度90%以上(外墙力争达到100%),并原浆勒缝。砌至梁板底须留空隙200mm,再将其补砌顶紧,斜顶砖的砌筑方法向两边斜顶,中间呈“▽”形。墙高少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天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天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
3.装饰粉刷工艺
3.1基层处理:事先加强安装与土建工序间的配合。管道、沟槽、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砌筑完成后,采用机械开槽,采用砌块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补槽,并加挂抗裂钢丝网进行补强处理。3.1.1去除墙面浮浆、杂物、油渍。
3.1.2用清水冲洗粉尘。
3.2用水泥细砂及108胶(配合比为1:1:0.05)抛浆打点,使墙体产生粗糙结合面。
抗裂钢丝网的挂设:外墙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设钢丝网。内墙应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相连界面处挂网,挂网前先用1:2水泥砂浆打底,压紧压实,再钉设直径为0.5mm菱形网孔,边长为20mm的钢丝网,保证网宽不少于300mm。钢丝网在砌体一侧的固定最好采取在砌体灰缝中预留扎铁丝,减少外力对砌体的冲击。
3.3找平层施工前应将结构表面充分淋水湿润,并加强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掺入适量微沫剂,严格控制抹灰成活工序,总抹灰厚度控制在18mm,一次抹灰厚度不超过10mm,分三遍成活。对于特殊场合抹灰厚度≥35mm时,应另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4加强抹灰层与饰面层联结,抹灰层成型后,待凝结前复抹搓毛面,保持一周内喷水养护,饰面层施工前可刷界面接触剂一遍,可有效防止表面开裂、空鼓。
3.5为防止外墙面开裂、空鼓和渗水,外墙从基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为3m×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为5mm~10mm,嵌填高弹性耐候胶。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并加入一定抗裂合成纤维(每立方米砂浆掺8mm长纤维1公斤)。防水层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纤维水泥板复合墙体篇四
防止轻质墙体裂缝的措施
1、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板,板块大小要均匀,力求减少拼裂。
2、夹心板到场后要立排堆放,直立搬运,防止板面变形,如变形过大的要裁开使用,不准变板整体上墙。
3、轻质墙体安装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行业标准执行,周边用角钢和u形码固定,其数量、质量和牢固程度等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垂直墙体连接处,用90度转角网片加固;(2)墙体转角处采用内转角和外转角网片加固;(3)窗框四边用之字形桁条加固;(4)墙体与层顶用蝶形桁条连接;
(5)门框用之字形杵条加固,根部用地脚螺丝和承剪器加固。
以上附加网片应和板网捆牢,宜用卡箍捆紧,外墙板缝应垫10mm厚聚苯条。
4、抹灰用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淡水、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使用前应过筛。
5、装饰抹灰应与水、电、暖卫和通讯等密切配合,各部位的预埋要全部完成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禁止事后凿洞、打眼和剔槽。
6、抹灰程序为:
7、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抹灰第一层厚约10mm(以埋住钢丝为准)。第二层厚8~10mm,施工时只能单面进行,施工一面时,另一面用支撑支牢,允许轻质墙体出现不平整现象.另一面抹灰应待48h后进行.抹灰后及时养护.8、面层抹灰按常规方法施工,同一墙面两边不可同时施工.9、施工后应及时养护,3d内禁止一切碰撞.
纤维水泥板复合墙体篇五
大模板接缝混凝土外墙模板
大模板施工中接缝处存在的问题
大模板施工时,混凝土外墙及楼梯间内墙的水平接缝会出现错台及漏浆滴挂。
接缝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
(1)外墙及楼梯间、楼层间水平接缝处的错台、漏浆滴挂
①外墙模板支设时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该层混凝土墙顶墙面轴线偏离,这样在上层混凝土墙施工时就形成错台。
②外墙模板支设时垂直度无偏差,而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由于模板支撑刚度不足而造成墙顶轴线偏移,这样上下层墙间就形成错台。
③由于下层墙顶部模板移位(或由于顶板外侧模不垂直或振捣时涨模移位)而在上层墙 模板支设时为保证轴线位置的正确,就须剔凿接槎处的外凸部分,这样在模板与墙面接缝处粘贴海绵条不良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漏浆和滴挂现象。
④由于下层顶板混凝土浇捣标高不到位,在上层墙体模板支设时,可能造成局部模板底部与下层混凝土间的脱节,在浇捣混凝土时形成漏浆和滴挂,并可能造成局部混凝土的蜂窝麻面。
大模板施工中接缝的处理方法
(1)外墙接缝处的模板施工
①大模板施工时,剪力墙先行施工然后进行楼板及连梁施工,因此处理好楼板层处混凝土的施工接头是改善外墙面接缝不平整的关键。
外墙接缝处采取的做法:在现浇楼板时,使外侧模板内缩5~10mm厚(相对外墙标准位置,顶板模板上弹外墙位置控制线),这样,即使下层外墙顶部混凝土有偏位,上下层可通过内缩位置来隔断其连续性,可使上层墙体模板不受下层偏位影响。在施工上层剪力墙时,可在接缝处内缩部位以方木作底楞垫在大模板底部,接缝处粘贴双层海绵条,这样可确保上层墙体位置的正确和墙底部不漏浆。同样,对于楼梯间和电梯井楼层间接缝也可采用此方法。
②严格控制墙体模板垂直度和支撑体的刚度,以确保墙体的垂直,减少墙体顶部的偏移。在现浇楼板时,在距墙体根部约2.0m左右的现浇楼板内预插短钢筋头(φ20~φ25),用钢管及扣件固定于短钢筋头和模板上,作为调整模板垂直度、加强支撑稳定性的辅助措施。
在模板支设时,加强墙体垂直的调控,确保墙体垂直正确无误,调整好墙体垂直度后,做好支撑间的连接固定。加强内外墙连接部位的拉结固定,防止出现因连接不良而产生外墙模板上口的外移。
③楼板处外墙侧模支模质量直接关系到大模根部位置的正确与否以及接缝的平整度,故 侧模加固时,必须禁止利用外脚手架进行斜顶加固,而采用墙体顶部大螺栓孔用穿墙丝进行钢管或木方加固的方法,确保侧模上下顺直,位置正确,不变形。
④外墙墙体钢筋处进行定位筋焊接时,为避免由于外墙内缩而导致的定位筋外侧将外模 顶离,不能使大模跟部与老墙紧密接触的缺陷,定位筋外端头必须保证不能顶离大模板,必要时将其烧掉一截。
⑤为保证外大模接缝平整,将以前留设导墙的方法加以改进,即要求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将外墙墙厚范围内做成斜坡,外高内低,高差3-4cm左右,最低处与顶板标高平,这样,既不影响钢筋绑扎要求,并且外墙部位安装大模板时,紧靠3-4cm高导墙,粘贴两层海绵条,紧密接触,彻底断绝接缝处上下不平整的质量缺陷。
顶板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首先保证顶板模板标高的准确:木工按照拆模后混凝土墙上的1米标高线支设顶板,同时,放线人员将上层的建筑50线引测至房间四角钢筋上,用红油漆涂红作标记,作为顶板支完后检测模板顶标高的依据,对于跨度≥4米的房间,必须按0.15%起拱。
2.顶板混凝土施工:浇注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杠刮平,利用房间四角钢筋上50线标记,由砼工在各间拉线初步控制楼板砼的厚度,并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必须精确复核,铁抹收平。
1)平板砼浇筑完毕,在砼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待平板砼有七、八成干时,用木抹进行两次抹面(或机械收面),有效控制楼板砼的微裂缝。
2)梁柱节点处的模板拼接严密,以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
3)梁柱节点部位若钢筋过密,此部位应提前用钢管分开钢筋,疏通浇筑孔,浇灌混凝土时认真振捣,精心操作,确保此处砼的密实度。
4)在浇筑平板时注意混凝土的堆料不宜高于板面0.4m且集中过多,防止堆料过于集中,模板荷载超重发生质量事故和危险。
5)楼梯的施工缝留在楼层平台1/3处,在浇筑新砼前,落实专人清理施工缝处的杂物,并用水冲洗,保持接头处的湿润,正式浇筑砼前,用同配比同强度的水泥砂浆接浆。3.顶板混凝土施工中,由于连梁混凝土与顶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所以首先用塔吊
吊运将与墙体同标号混凝土浇筑连梁部位,完毕后再开始浇筑顶板混凝土,确保混凝土作业符合设计要求。
(2)楼面墙根部位置漏浆、烂根
由于在墙根部现浇板上表面收抹不平整,在大模板支设时,形成模板底部的局部间隙较大,如支模时或模板支设完在混凝土浇捣前未处理好模板与楼面间的间隙,就会产生墙根部的漏浆,较严重时出现烂根。
(3)门窗洞口阳角部位蜂窝麻面及洞口处混凝土臌胀
①洞口模板侧面与钢模板间未采用海绵条粘贴好,在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液会从洞口模板侧而流出,从而造成洞口阳角部分墙面的蜂窝麻面。
②由于门窗洞口的侧模板采用木模支设,而如果门窗洞口模板刚度不良或模板定位不良,加上混凝土浇筑时的不对称浇灌,造成洞口模板的侧向倾斜或臌胀。
③在分段流水施工中施工缝位于洞口位置时,由于单侧模板承受整个浇筑高度的混凝土侧压力;如果不采取分层间隔浇筑,就会因门窗洞口模板侧面下部承受很大的侧压力;如果单侧模板的支撑刚度不够,就造成洞口的胀模或洞口倾斜。(4)分段施工时施工缝处接槎处理不良
对于分段流水施工大模板的墙体接缝处,由于接缝处剪力墙两侧水平钢筋的存在会引起模板支设不良,从而造成部分混凝土或水泥浆流淌至后浇部分,一方面造成接缝一侧混凝土墙面的蜂窝麻面;另一方面,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接缝处混凝土未剔除干净或凿剔不平整,会造成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如接缝处不粘贴海绵条,会产生接缝处出现迭浆层。
(5)顶板间连梁预留梁端部分接缝处错台、胀模或蜂窝麻面
由于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楼板下存在部分连梁,而连梁的存在加大了大钢模板的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一般我们通常施工做法是:剪力墙模板整体施工,在连梁钢筋位置设置钢丝网,预留出连梁钢筋绑扎位置后续施工。而后续施工时,存在接缝处模板支设的固定问题,如固定不良,往往形成接头处混凝土错台、胀模或漏浆而产生蜂窝。(2)剪力墙与楼板间接缝。通常施工时,墙与楼板间的施工缝留置在墙顶、板底约20~30mm间,这样就在板底的墙上形成了一道接缝,而支设该部分模板时,一般做法是在墙边直接用50mm×100mm的木枋作为侧模。而采用这种做法施工时必须通过支撑架设置水平支撑,每间隔600mm左右对木枋进行侧向支顶,且应在木枋与墙面已完混凝土间粘贴海绵条。
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在剪力墙钢筋上部标注出墙体浇筑高度。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高出楼板底10~20mm,在拆除大模板后绑扎楼板钢筋前,对高出的混凝土进行剔凿,剔除松动石子及浮浆层,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楼板钢筋绑扎。这样施工在支设楼板模板时,只需在墙侧模板边上粘贴海绵条就可避免漏浆,也可防止采用第一种做法施工时水平支撑不足而漏浆的情况。
(3)在模板设计时,必须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于大钢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一般均满足要求,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大模板使用的门窗洞口的木模板及其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大模板施工中的门窗洞口的模板最好采用工具式模板,工具式模板的组合可采用以下形式: ①采用定型钢模板作为固定边框及模板面,可调式支承杆作为模板内支撑;②采用木模板作为模板主体,可拆卸式对拉角钢作为固定支架,模板中部根据洞口尺寸设置支撑,支撑采用可调式或固定式。
模板设计中,对于模板及支撑的刚度可通过计算进行调整,根据模板的具体尺寸调整所加工的模板的具体厚度及支撑尺寸和间距。
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从门洞口一侧一次性浇筑高度过高,而造成一侧模板因承受的侧压力较大向另一侧倾倒的现象。可通过模板侧面墙体钢筋上设置限位卡(门洞口高度内模板限位每侧不少于3个)、门洞口底部模板外侧设置定位桩及设置剪刀撑等方法解决;时必须对洞口处暗柱与连梁钢筋加固绑扎,防止因门窗洞口模板侧移而使洞口处暗柱钢筋侧偏。限位卡位置。
(4)洞口模板接缝应严密。洞口模板与墙体模板间应粘贴海绵条,防止洞口模板侧面与大钢模板间的空隙而漏浆。(5)顶板下连梁梁端部分接缝模板
①对于预留梁端洞口时,楼板下连梁部分的施工做法:在连梁钢筋位置下部100mm左右,按间距不大于600mm预留出穿墙螺栓管洞,预留管两端用塑料胶带封闭,防止混凝土堵塞管孔。在后续施工时,可通过预留管孔用穿墙螺栓固定连梁端部模板,这样可保证模板固定良好,防止混凝土接缝处模板胀模或漏浆。
②对于连梁钢筋绑扎完,梁端模板单配接缝模板时,后续施工连梁模板与已施工完的混凝土间需用海绵胶条粘贴,防止模板与混凝土墙体接缝间漏浆。在模板支设前,应对已施工完的梁端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干净松动的石子及浮浆,保证连梁先后施工的混凝土间接合良好。4结语
通过对原有大模板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大模板施工的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确保墙体混凝土表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减少了对施工处理所需的工作费用和墙面装饰层的施工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