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考图片篇一
“英国人是成心的吧?这明明是合理利用规则,怎么叫消极比赛?居然还取消了参赛资格!”“孙杨威武!叶诗文,你就嫁了他吧!”“李晓霞,你欠丁宁一个拥抱!”“竟然把朝鲜国旗弄成韩国国旗,奥组委是觉得这两个国家关系很友好么?”“刘跑跑,装得挺像!不愧为影帝!”“谁都没资格骂刘翔。他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非常人能承受的压力,他已经创造了许多辉煌。现在,他最需要的不是金牌,而是大家的理解和一个普通小伙子应该拥有的生活。”看着这些微博上的嬉笑怒骂,我的心情也随之波澜起伏,面部五官亦随之翩翩起舞。时而咧嘴,时而皱眉,时而咬牙,时而瞪眼。
直到放下手机,才想起自己刚才那一番丑态不免被旁人笑话,却不料旁人之于我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方才破涕为笑,嘴角还未完全舒展开,脸上又立刻阴云密布。这变脸绝活,只怕是连川剧大师也要羡慕三分吧。微博就这样闯入了我每天的生活,我也逐渐对其产生依赖。又恰逢奥运时节,各种消息、评论扑面而至,操纵着我的心灵和思想。至于放下手机,离开微博后,心中竟然分外疲惫。有专家说,微博作为一种互动平台,与中国古代的“题诗”“题词”十分相似。最经典的一例便是黄鹤楼上,崔颢倚楼吟出千古名篇,而后诗仙李白登楼,见之亦留言道“————”依这些专家之言,这只怕是最原始的微博了。然而我不以为然。我只是设身处地想了想诗仙当时的心情:不辞远路来到黄鹤楼,即将看到天下名楼的欣喜远远胜过了旅途的烦闷与艰辛。这份欣喜已在心中酝酿已久,而今即将达到最高点。登楼之后,着实折服,心中自是感慨万千,免不了诗兴大发。
恰在下笔之际,却又见崔颢的题诗,其精妙绝伦,再次打动了李白。李白的所谓“留言”,不是在微博中短短几分钟之内给出的速评,而是在经历了千万种情绪之后的淡然,自嘲,更是一种英雄相惜,诗人相惜。“回复”崔诗的李白尚且如此,那么作为作者的崔颢的内心情感更是不必详说了。作为微博的使用者,面对李白,面对崔颢,我只能自惭形秽。
微博太快。因为太快,我们再也体验不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焦急,在交流时自然也少了那一份感怀,那一份珍惜。因为太快,我们在短时间内便可接收到不同人的不同信息,其中喜怒哀乐数不胜数,而事实上,我们匆匆浏览那些微博,又怎可能真正领悟那些情感?怎可能真正与对方达到心灵的共鸣?于是,我们的情感被快速地操纵,像木偶一样,突然被拉起,又突然被扔下;又像蜻蜓点水,看似那么巨大的涟漪,实则只是掠入水面,浅浅一厘。而到最终,水面一如既往的平静,剩下的只有被侵扰的心灵和难以言表的疲惫与空虚。微博太虚。在微博上,我们喜人之所喜,悲人之所悲,看似感情丰富,其实缺少亲身的体验。李白体验过“蜀道之难”,才发出了“难于上青天”的浩叹;李煜体验过“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才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吟。唯有体验,我们才能逐渐切身感受到事物的全貌;唯有体验,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经历,充实自己的心灵。如今有说法要求官员“下基层”,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要获得真正刻骨铭心的情感,无不需要较长时间的体验。然而,微博的方便快捷免去了我们的体验过程,运用海量的信息直接将各种情感灌入我们原本就受到许多压力的心灵。实际上,它让我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失去了“仗剑走天涯”的志向。这好比于向一片渐渐沙化的土地洒水,水入沙土后顷刻间即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日益严重的干旱。我们要谨防自己成为“微博人”。当我们习惯了越来越快的信息更迭,当我们习惯了空虚而肤浅的情感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经快餐化,我们的生活被化为无数块碎片,碎片上最醒目的是微博发布和回复的时间,这时,我们就是彻头彻尾的“微博人”,沦为了微博的奴隶。人拥有了印刷术,失去了挥情纸上的意气;人拥有了汽车,失去了竹杖芒鞋、徐徐步行的乐趣。有得必有失,这是最令人为难而又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今人拥有了微博,又将失去什么呢?我不愿继续思考下去。
思考图片篇二
神经病学中有种怪病叫无痛症,一旦患上,便无痛觉。没有痛感,看似一件幸事,实则危机四伏——轻则外伤不知处理,重则体内重症不能及时医治,以致病入膏肓,危及生命。
好在这种肉体上的无痛症并不多见。不过精神上的无痛症患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却是普遍存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开篇就描绘了这样一个“无痛”社会:农奴受尽剥削,却不思反抗安于受虐;小市民非娼即盗,却恬不知耻心安理得;贵族阶层荒淫无度,却不知心灵荒芜恰似行尸走肉……
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便是一名典型的“精神无痛症”患者。他打仗、画画、求仕每一件事都是半途而废,人届而立仍坐食遗产度日。但他的可贵之处(或者说他的人生转机)就在于——他在一群无痛症患者中率先恢复了痛觉。
当然,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人很容易在社会这口注满麻醉剂的大缸中失去痛觉。小说中的聂赫留朵夫曾觉悟过三次——第一次因军中的坏习气,第二次因社会上的奢侈风,但很快又“无痛”了;第三次因在法庭上见到了始乱终弃的玛丝洛娃,这一次他学会了思考,更准确地说是长久的思考。彻夜的思考如不断向伤口撒盐,使他在疼痛中保持着清醒。
正是这种思考让他踏上了悔过之途。尽管途中充满各种诱惑和阻挠,但他勇敢地一次次撕开了蒙在伤口上的纱布,感受着伤口的痛楚,并从思考中获得力量,最终“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成书前他刚完成思想上的巨大蜕变,所以《复活》可以看作是托翁的一部精神自传。托翁也经历了从热衷上流社会的各种活动,到逐渐看透心生厌倦,到最终“复活”的过程。他甚至称早年杰作《战争与和平》为“老爷式的游戏”。
支撑聂赫留朵夫与托尔斯泰的思想基础是宗教的博爱精神。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托翁因言行的激进晚年被革除教籍,客死他乡。难道对痛苦的思考只能带来悲剧性的结局?
想想历史上那些思想者,很多都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生命的尽头是那样孤独凄凉;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死于众多“看客”的面前;在艺术上富有创新精神的梵高,是人们眼中的疯子……
但是谁也无法抹去那些在痛苦中思索的思想先驱的功勋。比如托翁,他的痛苦之思究竟意义何在?大家知道是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改变了世界大局,但列宁曾经指出,《复活》的完书就已经昭示了沙俄的覆灭,只是缺少一个催枯拉朽的过程罢了。
人类不仅生活在物质的环境中,每个人其实还有一个精神家园。托翁的博爱情怀,如同老子的小国寡民、陶渊明的桃花源、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都是对严酷现实的透彻思考之后虚构出的精神伊甸园。这个伊甸园,正是多少亿、多少代人顽强地活着的原动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2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