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三国人物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6 10:01:09
最新论三国人物大全
时间:2023-05-26 10:01:09     小编:文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论三国人物篇一

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分为三国为:魏、蜀、吴。时黄巾造反,于是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招兵买马打天下。

我认为刘备是个重义之主,在桃园三结义后,三人同生共死;关羽被害后,刘备明知报仇为不智之兴,却仍坚持报仇;张飞遇害后,刘备哭昏,醒后定策伐吴……

此外,刘备还是个仁政爱民的人。他在战斗后总要抚慰人民;弃樊城奔襄阳的路上,刘备宁可被敌追上,也没抛弃百姓。我认为正是刘备仁政让全国同心抗敌,使得蜀国很兴旺;但有时要懂得有舍才有留,如果刘备被曹军捉了,那还怎么统治蜀国呢?

既然谈了刘备,那就不得不说到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在三国史上屡立战功,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

最让人惊奇的是他的奇谋。误失街亭,不得已用空城计退敌。事后敌人知道城里只有几千文官,懊悔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他胜孟获七次又放七次,让他自然归心;他又三次气周瑜,竟把他活活气死。

诸葛亮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魏主曹操则与刘备恰恰相反。曹操是个阴险,奸诈的人。他曾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话。但我认为正是他这样才让人敬畏。他处事果断,心狠手辣,法律严明,有一次种麦,曹操规定不得践踏小麦,但他的马却冲进麦田,践踏了很多麦。于是曹操认为自己没管好马,应斩之,便要自刎,众将劝阻,才割发以伐之,从此威震三军,无人不敢不从。

但因为他疑心重,所以周瑜才在蒋干两次过河时杀了蔡瑁、张允两员水将,又造成了赤壁之战。我认为他不应该疑心太重,就像诸葛亮使空城计一样,疑心太重总会造成严重的结果。

而吴主孙权很聪明,而且重用人才,这才让他得到陆逊,烧了刘备大军,兴起吴国,致使他国归降。

面对沧桑历史,我慨然而有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论三国人物篇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豪迈雄壮的千古绝唱,每每吟诵,无不联想到那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战场绝杀。乱世出英雄,三国战未休。刘备、曹操、关羽、孙权、吕布,为英雄;赵子龙、张飞、周瑜、诸葛亮、黄盖,亦英雄。何为英雄?三国皆英雄!

好一个“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蓄阳烟花之势绽放出层层花火;好一个官渡之战,成就枭雄曹操定中原;好一个巧计连环,美人貂蝉魅杀董卓;好一个忠义刘备,三顾茅庐得卧龙;好一个聪明绝顶诸葛亮,巧借东风赢赤壁;好一个侠肝义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若论英雄,三国何人不英雄。奸雄曹阿瞒,好一句狂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愧一代枭雄,成就一番伟业,实现三国鼎立。能与之抗衡者,只孙刘二人!

刘备可谓白手起家,虽关爱百姓,深感民间疾苦,却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凭借仁义德行,一步步,收尽将相良才。他知忍让懂礼节,故而得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晓兄弟情义,故而得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张飞铮铮好汉,从刘备白衣至皇帝,一直相伴左右。只因他的品行,关羽、孔明、赵子龙,相辅成王,雄霸一方!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诸葛亮站了出來。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取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吴国大将周瑜暗下杀心,欲除诸葛,却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最后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随后与世长辞!

刘备、孔明等一代英雄,哪一个不心怀天下、心胸宽广?做人亦是如此,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愈加优秀,而不是打压他人,让自己鹤立鸡群。也道周瑜聪明绝顶,然其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终难成大业……

若论三国,片语能休?若论三国,欲语还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259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