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静电吸附作文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01:19
最新静电吸附作文字(三篇)
时间:2023-06-06 14:01:19     小编:文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电吸附字篇一

最近,我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玩具”,可好玩了!

放学了,同学们纷纷涌出教室。我们参加四点钟活动的同学也开始吃东西了。我刚刚取下吸管的袋子,想放在桌子上。谁知袋子竟然粘在手上了,还没有一点粘的感觉。我使劲甩了甩,袋子的一半掉下来了,马上又吸了回去。我更用力地一甩,袋子稳稳地落在了桌子上。能做出这种事的,只有一种东西——静电。静电真是有趣!我给方昕涵见识静电,我把吸管袋子放在桌子上,用力地拍了一掌,袋子便紧紧地吸在手上。方昕涵说了声“我也会”,便“抢”走了我的袋子。她先在桌子上摩擦一下手,再用那只摩擦过的手轻轻按在袋子上,袋子也贴在了她手上。我带着粘在手上的吸管袋子走到黄梓翔面前,对他说:“这袋子被静电粘住了。”黄梓翔见静电蛮有趣儿,一巴掌扇过,把吸管袋子“啪”的一下从手上拍了下来。“嗯?”我们俩瞪大了眼睛,盯着袋子一路飘下来,最后竟然粘在了桌角下面。“哈哈哈……!”我们放声大笑,真是太逗了。

静电,真是奇妙又有趣!

静电吸附字篇二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节是司南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开端,而本章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电学的开端。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初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学好这一节,对学生进一步研究静电场的有关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静电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这一节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1、学生初中已对静电有初步了解,知道一些简单的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两种起电方式,对感应起电也有了些浅薄的了解,但只是一些感性认识,缺乏深层次理性认知。

2、学生化学课已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所研究,这为本节课几种起电方式的微观解释大大降低了难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静电感应这三种起电方式;

2、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能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三种起电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转移。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静电现象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尝试运用静电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将静电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重点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难点

静电感应

突破:动画演示

教法 实验演示、启发教学、多媒体动画辅助

学法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2.课件:视频——静电使长发飘起来;文档——人身静电高达七八千伏。

新课导入 (3分钟)

1、演示摩擦起电机的人造闪电;

2、播放视频——静电使长发飘起来;

提出问题

为什么摩擦会造出闪电?为什么静电使长发飘起来?学完这一节我们将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实验 (6分钟)

1、研究第一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实验,主要是回顾初中的知识,增强学生自豪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一: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丝线悬挂

(1)再用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之靠近,观察二者相互作用情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之靠近,观察二者相互作用情况。

现象及结论

实验三中的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

结论(学生分析):

(1)都吸引碎纸片,说明二者都带了电;

(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二者带异种电荷,我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规定为负电,即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总之: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出问题 还有其他起电方式吗?

探究实验 (3分钟)

2、研究第二种起电方式——接触起电

设计意图:此处也为学生实验,主要是回顾初中的知识,增强学生自豪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现象及结论

现象:金属箔片张开

结论(学生分析):接触使两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提出问题 还有其他起电方式吗?

探究实验 (3分钟)

3、研究第三种起电方式——感应起电(学生实验)

现象及结论

现象:金属箔片张开

结论(学生分析):感应使两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微观解释 (8分钟)

提出问题 为什么以上三种方式能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继续提问 原子结构?此处让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化学已学,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强调 某些情况下带负电的电子可以移动或转移

学生讨论交流

摩擦起电:电子的得失

接触起电:电子的转移(一物至另一物)

感应起电:电子的转移(物体的一部分至另一部分)

结论 电荷守恒定律

前后照应,实际应用 (1分钟)

摩擦起闪电:电子的转移

静电使长发飘起来:接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例题 (6分钟)

例2:见右图,感应后bc整体带电了吗?bc分开后带电了吗?

静电的防护与利用 (8分钟)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

1、利用:

(1)吸附功能;可用于除尘、喷涂、复印等;

(2)杀菌功能:处理种子、处理水、产生的臭氧净化空气。

2、防护:

将静电导走:避雷针防雷电、油罐车防静电

设计意图: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练习 (4分钟)(2题针对接触起电与感应起电)

课堂小结 (1分钟)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分钟)

1、教材本节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人身静电高达七八千伏》。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三种起电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

2、电荷守恒

三、静电的防护与利用

1、利用

2、防护

静电吸附字篇三

我带着疑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的头发怎么也梳不好,有的头发还飘了起来呢?”妈妈说:“那你试试看把梳子沾上水,再梳头。”我按照妈妈说的话做了,没想到,这一次一会儿就把头发梳顺了。

为什么梳子沾上水就能让头发梳通了呢?我查阅了许多书,终于在一本百科全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静电在作怪呀!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有关研究曾做过测定,在绝缘良好的环境下,摩擦所产生的瞬时电压,有可能高于一万伏特,有的专家甚至认为静电会在瞬间干扰心脏的工作。

晚上脱毛衣也会产生电压。我们可以在脱完毛衣之后,用手摸一下墙壁,把身体里的静电“放”出去,这样的话,静电就不会再伤害你了。

通过这次发现,让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自然现象都蕴含着无数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会发现无数的奥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739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