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站字小站字篇一
80、90年代时的铁路工人是比较辛苦的,好像越往前越苦,越往后越轻松,那时什么都要靠人力,换轨,捣固,起道,拨道,那时的枕木大都还是木枕,所以都要肩扛,还要拿道钉锤打道钉,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晴天烈日都要上班,雨季的时候要防洪,冬季的时候要防断,夏季的时候要防胀,没事的时候还要随时待命,以确保行车安全,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那时的他刚大学毕业,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家人觉得他选择了这个行业也是比较给家里人争光的,不管怎么样也是个铁饭碗,旱涝保收,至少不用为生活四处奔波。而他那个时候选择的机会却是那么的身不由己,最终他被分到了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有领导光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领导,那个小站地处偏僻山去,出去买点东西要走十几公里,到一个渡口坐船,做两三个小时,然后再搭城际汽车到县城,一去一回几乎要花费一天的时间,而他们那个工区总共才四五个人,之前也不是没有来过大学生,但大多数都吃不了那个苦选择了转行另谋出路。
白天他一个人要换十几根枕木,涂油,加改道,最累的还是扒石渣,一个人一天要挖多少孔,然后清筛回填。白天累的要死,晚上回去没人说话,就一个人对着天空数星星。他们工区养了一条狗,他叫它大傻,因为在他看来,他就是天底下第二傻的人,他也想过逃走,可是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家乡父老和正在读书的妹妹,他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他无法逃避。他也分不清是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还是认命的东西,总之,他在那个小站一呆就是十几年,那里很少有客车经过,基本一个月见不到几次,大多都是货车,却都不停留。
年纪渐渐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却还没结婚,家里也曾帮着介绍了好几个,但是一听对方呆的地方特别苦就都直摇头,而他当年的那些大学同学,高中同学,都已经结婚了,孩子也都快读初中了,基本个个混的有声有色,简单一句话,就是都比他强。他也曾深深的问过自己,这一切究竟值不值得?懊恼过,后悔过,心痛过,也绝望过,但这一切都过去了。当年就是因为他不肯跟她去她所在的城市,也不想靠她家里的势力帮助,最终选择了分手,而她今年孩子都有两三个了。
也许是老天爷可怜他,一没家庭背景,二没靠任何人的帮助,他被调到了离县城比较近的一个工区当工长,虽然官不大,工资也没多少,但是他知足了,也就是在他转回来的当天,当年那个选择和别人结婚的那个她来找他了,还有她的两个孩子,她什么都没说,他也什么都不问,这时已经是2002年了,他们简单的操办了一下婚礼,而她和她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她身上特有的高贵气质,花钱的大手笔,以及眼界都比他开阔,他知道时隔多年,他还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她的朋友很多,生意上的,娱乐圈的,官场上的,都打电话来询问她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她还是什么都没说。
每天照样的还是很累,可是再累再苦他都觉得值了,而她也选择了乖乖地安静的守在他身边做一个家庭主妇,三十多岁的年纪,四十不到,她风韵犹存,而他却已经饱经沧桑,像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就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子每天活着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他想要的也许就是这么一份简单的幸福。她过去的经历他一概不问,她也不讲,只是突然的,有一天,她奇怪的问了他一个问题,她说,你当初的雄心壮志呢?都被岁月磨平了吗?还是你已经看开了看透了的不想再去努力和追求?他淡然一笑,还是一如当年那么令人陶醉,说,我已经得到了我该得到的,那就是你,能和你相守一生,白头到老是我最大的梦想和福份,所以不要选择离开我。
第二天,她匆匆留下一封书信还有她的两个孩子,她要他把孩子养大,而她还有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和事业,她不想就此认输,商海浮沉,她找他只不过是暂时的休养生息,找个可以疗伤和疗养的地方,她不肯安歇于这个小小的县城,城市才是她终极的梦想和希望,所以她走了。他知道,该走的永远都不会留住,该留的也不会轻易离开,可是,真的是他的错吗?他是不曾争取过还是彻底看开了呢?我宁愿是后者,他是我的一个师傅,听他讲这些,无限感慨,他和她终究还是没有再见面,他一直觉得对不起她,因为让她独自承受风雨,师傅说,其实他一直都知道不是他配不上她,而是觉得她亏欠他的,后来听说她结婚了,和另外一个男人,很富有,我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有一点后悔,后悔当年没有跟她一起走,如果换做是我,该怎么抉择了?师傅说,答案让我自己参悟吧!
小站字小站字篇二
到底是光阴似箭,32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以后参加工作的我,那时还热血沸腾朝气蓬勃,如今却已入知天命之年。32年间,我亲历了太多的小站故事,也目睹了太多小站的沧桑巨变。
今天,小站职工惬意、怡然。每当夜幕降临,紧张工作一天的职工,或在风景优美的庭院内打牌下棋;或在满园的葡萄架下读书看报;或围坐在学习室的电视机旁,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或独自走进卧室,敲打键盘激扬文字;或在月光下尽情聊天――好一派“田园风光”的景象。
时针拨回到湘黔线运营初期,那时,沿线小站多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多数职工住的是工棚式平房,雨从屋顶漏下来,风从四壁钻进来,蛇虫从缝隙爬进来。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每当夜幕降临,小站人不是围坐在火炉边抽闷烟,就是早早睡觉。大家心里想的是上满全勤,一个月挣足几十元工资,婆娘娃娃生活、学习才有着落。
有这样两件事,一直深深映在我的脑海里。第一件事发生在小站水花。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职工,弥留之际,向守候在身边的老伴、孩子说:“工作了一辈子,没有住过楼房、没坐过卧铺车,还不知道电视是个啥样子,里面的人是怎么进去的?”这第二件事发生在大石板。80年代初期,社会上流行手提式收录机,有一位职工,好不容易积攒了300元钱,趁周末休息赶到玉屏,买好机子,高高兴兴来到火车站,准备返回小站。候车时,遭遇小偷,剩下的钱和工作证没了。由于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没能够坐上慢车。囊中空空的他只能提着机子,暴走60多公里,第二天下午,他才饥肠辘辘地回到工区。
地区俱乐部巡回放映的露天电影是那时小站文化的大事件。每遇这一天,便是小站最闹热的一天,大家早早把饭吃好,搬上板凳,喜滋滋来到站台,小孩忙着占位子,坐在那里,遥望天空等天黑。那个时候,许多小站不通公路,山路泥泞,又滑又陡。但凡有电影,邻站的职工却是携妻带子,爬山涉水,步行10来公里,也要一饱眼福。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段采取群众集资、投劳的办法,第一个庭院化样板工区建成。紧接着,这条线上又有24个小站工区进行了绿化、美化。进入2000年后,路局谋篇布局,大刀阔斧对小站进行改造。如今,小站职工生活环境明显改变,许多小站都有了公路。坐车进城变得方便起来。
富起来的职工,不愿再为看电影吃苦头,他们进城买回电视机,影碟机。如今,电视机、音响、冰箱、微波炉、消毒柜,也都在小站安了家。或许这在城里算不了什么新闻,但于小站而言,却是让人惊喜的大事!
32年间,小站以不同的身姿,走进不同的历史,我期待,小站身姿未来更靓丽!
小站字小站字篇三
;“默默将你贮望,背影去时很快,时间从此过得很慢。我已很久不去小站,小站见证的相逢与离别,凭它渐行渐远。我常常徘徊在翠黛色的远山,撑着伞,却不见小站。又见小站,烟笼雨覆的小站,这一回它送走的,是我的思念……”每当我读起这首题为《小站》的抒情诗,心中就会蒙生出久违的感动,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淮南线上一个名字叫陶家湖的四等小站,尽管她已被撤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她总会勾起我对小站一草一木的怀念,眼前经常浮现出小站那20多位朝气蓬勃年轻人的音容笑貌。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原蚌埠铁路分局水家湖车务段团委任书记,车务段管辖蚌埠至合肥70多公里区段线路(姜桥至孙岗)共16个中间站。当时,全段500多名干部职工,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一半以上。为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企业运输生产中的突击队作用,1994年5月,段团委结合实际,在16个团支部300多名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创青年标准化班组”和“青工学标达标”竞赛活动。经过调查摸底,把陶家湖站团支部确定為首批争创分局级“青年标准化班组”试点车站。当时,陶家湖站22名干部职工的平均年龄才24周岁,是个充满青春朝气的青年班组,站长陶庆祥是名党员,他30刚出头,中等身材,黑黑的脸堂上总是露出憨厚的微笑,在小站青工们的面前他从不摆站长的大架子,给小伙子们留下了兄长般的亲切感。22名青工中专毕业生5人,高中生10人,初中文化7人。团支部书记名叫陈路斌,中专毕业,1米76的个头,一副文弱书生模样,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但工作能力强,业务棒,又弹一手好吉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团头”,年年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小站地处乡村,远离集镇,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为了丰富小站青工业余生活,团支部成立了青工读书自学兴趣小组,组织他们业余时间学知识、学文化、学业务,争当“四有”型职工,青工金伟、张永贵等就是通过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拿到了大学文凭。团支部还根据青年的爱好成立了足球队,站长陶庆祥任身先士卒任队长,车站足球队利用业余时间经常与邻站团支部等路内外单位开展友谊赛,足球队的技艺不断提高,还在合肥铁路区和蚌埠铁路分局团委举办的比赛中拿了奖。业余生活中,青工们不仅个个生龙活虎,而且在工作上也是人人奋勇当先,自从被段团委确定为“青年标准化班组”试点站以后,车站团支部按照创建标准,从支部建设、安全生产、团的活动等方面精心细化措施,在青工们开展了“上标准班、干标准活、用标准语、交标准班”为内容的“四标”活动,涌现出了路局和分局级青年安全标兵李胜祥、葛宗祥等一批优秀青工。团支部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段团工作的前列,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经过一年的精心创建,1995年5月,陶家湖站青年班组终于被原蚌埠铁路分局团委授予首批“青年标准化班组”称号。
车站是铁路的一个窗口,小站的年轻人在出色做好本职的同时,学雷锋、做好事、树新风,热心为旅客货主和附近的村民们排忧解难。1995年5月2日凌晨2点多钟,车站附近的村庄狗叫声此起彼伏,过一会儿,车站周围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站长陶庆祥立刻披衣出门查看,只见站候车室里有3个黑影子在晃动,他大喊一声:“干什么的!”谁知,3个黑影子很快消失了。当他搜寻到车站出口处时,发现4头100多公斤重的大肥猪。原来,那3人是偷猪贼。陶站长和一名职工把4头大肥猪赶到车站看管起来。天刚亮,他就到陶湖乡派出所通报情况,乡广播站广播了寻找失主启事,半个小时后,农民耿言茂喜孜孜地来火车站赶回了被盗的4头大肥猪。纯朴厚道的小站人乐于助人也在当地经常被传为佳话,旅客货主的表扬信不断地飞到小站。
2000年9月25日,上海铁路局进行生产布局调整,原水家湖车务段被撤消,陶家湖站被划归为原巢湖车务段管理了。2003年1月15日,在上海铁路局优化沿线中间站布局中,陶家湖站被撤除了,车站的20多名职工又重新被分配到其它沿线小站上班。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一转眼,陶家湖站已被撤除15个年头了,我离别她也有20年头了,昔日小站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昔日的小站年轻人,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和生活中还是那样朝气蓬勃和青春勃发吗?我相信你们会的,因为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是你们优秀品质。
再见了,陶家湖,再见了,我的小站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好好珍藏在共青团事业上结交下的深情友谊;
让我们牢牢记住“陶家湖”这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名字吧,因为那里曾洒下你们青春的汗水;
曾留下你们铿锵足声;
曾书写下了你们豪迈的誓言:献身小站,我们青春无悔。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相关热词搜索:;小站字小站字篇四
心头。当绝望大与希望时,一个人总会漫不经心地行走,行走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无聊之际,独自走在昏黄的街头,看着湿润的如绽放花朵的笑魇,一对一对的游人,手牵手,从身旁擦肩而过。痛楚在心里作祟。有人真爱过,有人只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寂寞,而有了所谓生活中的另一半。看着爱情的花谢花开,身旁的人换了有换。在不需要对方的时候,各奔东西,丝毫没有任何的痕迹,不知道记忆是不是被风干了?不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是不是会想起曾经的一切一切,曾经牵手的画面,犹如翻黄的图片拼成一部记忆的胶片。我不去尝试这所谓的爱情,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时的冲动,才带来了一见钟情。这座城市是属于繁华的,霓虹灯交映着这座城市的灯火。迷茫的人,被遗弃在寂寥的角落。
我不懂得你双眸里的是爱意,还是厌恶。我只想把我的温暖转移到你的港湾,也只想在那里找到归宿,多想结束漂泊的生活。毕竟那不是我所期望的。
时间在生产线上消逝,情感在车间里游弋。没有永远的归宿,不知道它是不是到达你那情感的旋涡,不知道是否也被掉进去了。不想自拔,因为那里就是我想要的最好的归宿。它,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思念,如一根根长长的线,牵引着爱的风筝,飘向爱的天堂,飘向你的天空。在那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思念,也如一根根绵延的钢轨,伸向远方,把爱从小站带到那遥远的地方,那里有着梦在驰骋。
爱的泪水,化作飘舞的蝴蝶,在散发着芳香的花间嬉戏。记忆的画面,犹如化作雨下满了天空。原以为,哪怕雨再大,我拥有一双隐行的翅膀,它能带我飞到理想的彼岸,也能带我飞到你那温馨的小屋。与是,我用心凝望,凝望有一天,你能够回头看看。
小站字小站字篇五
;一直想写边关的小景,但又难以下笔,边关的景色太奇特、太迷人了,抒不尽,写不完,那就谈云南边境的小站。
小站又太多,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历史名胜,能说的话又不多了,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躲开了边塞奇特的风光,躲开了一种特有的边地文化,躲开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实在是不应该的。
行驶于蜿蜓曲折的边境公路,穿梭原始森林,越过高山峡谷,跨过桥梁,跋涉沟渠,走过一村又一村,抛远一庄又一庄,来到边防线上,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矗立的界碑,橄榄绿色的身影,构成边关最美的风景点——边境小站。祖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边境的安宁,改革开放使一个个小站旅人潮涌,车水马龙。小站带给国门前的归国同胞、出国旅客种种复杂的心绪。
像多数边境小站一样,思茅勐阿边防工作站,卧身于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深处,穿过排列整齐的橡胶林,走过散居着少数民族的村落,处处美景拂过眼帘,古朴而风味独特的民族村寨,奇形怪状的古树、绿色的大画屏、汩汩清亮的小河……当你正在浏览这一切时,不知不觉已走入边防一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着由一幢三层建筑构成的两个巨大的汉字——“中国”。这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汉字,第一次看到总会情不自禁地被这两个气魄雄伟的“中国”二字引发感叹!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勐阿边防工作站。这种建筑是边防武警设计造就的杰作,是口岸检查的丰碑。口岸傍河而建,左楼是“中”字,右楼是“国”字,两字的中间便是出入国境的通道,连接口岸的是一座木板桥,桥的另一端就是我们的邻国缅甸。“中国”二字建筑的口岸上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两名威武的边防战士站立旗下,守护着神圣而又不可逾越的国境线。
如果不是看见门口的牌碑,你定会错认为走进了一个小花园,满园的花红叶绿。我们在边防官兵的引导下进入园中小憩,藤篾凳,石桌子,园中尽是果树,遮蔽了夏日的炎热,抬头即看见伸手可及的熟透了的芒果、橘子、椰子、酸木瓜等。热情的战士早已为你准备好洗脸水,让你洗去一路风尘。还没有擦去脸上的水珠,面前已摆满了款待远方来客的各种熟透的水果,让你尽情享受这永生回味无穷而难忘的甘甜。
然而过去“边关辛苦地、曲途远漫漫”。官兵们整日与大山界河为伴的建站之初,难以让人想像,是官兵们用双手,用脊梁,用汗水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广西籍新兵带来了家乡的荔枝苗,四川娃子运来柑橘树,海南兵带来热带的果树,还背来故乡的思念倾注于新家园,不断改建、修筑他们的第二故乡。小站的营区很快就“住”进了不同祖籍的花果。春花秋实,经过几茬官兵挥洒出心血和汗水,数年以后荒山变成了果园,简陋的帐篷变成了代表中国口岸伟岸的建筑。还有荣誉室、资料室组成的小小的“展览馆”,一面面鲜红的奖旗,一张张泛黄的奖状,一个个功臣的照片事迹,都记载着勐阿站一代代官兵不朽的功勋。
走过勐阿站,又来到中缅边境的瑞丽银井分站。另一番景象在这里展现:青山绿水之下,国境线内外的边民一样的服饰,一样的肤色,一样的风俗习惯;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楼上结瓜,缅甸的老母鸡飞到中国鸡窝里生蛋。你不相信吧,中缅两国不满周岁的婴儿就有“外交”活动,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不同国籍的青年男女青梅竹马,系起了爱情的长青藤,随处可以看到两国边民在一口井边洗衣服,或聊天、或一起吃饭、或在一起娱乐。这些场景,如果不是看到五星红旗、界碑、边防武警,你决不会相信这就是两国的交界——一个傣族寨子、两个国家的特殊边境。村民们只有国籍之分,没有生活习惯、民俗的区别。“一寨两国”在这里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还回味着傣家寨,回味着恬静的边民生活,又来到了下个站——章风口岸。中缅边境是一条平直的土路,在一块平整的坝子中,有一个小集市,集市中间有一座界碑、一颗大青树,稍不小心,就可能一步跨出国境。中方有排列整齐、卖各种风味小吃的大排档,来往边民吃完风味小吃,购买异国他乡的小礼品和生活物品,集市与内地城镇小集市区别不大,只是偶尔看到一些外国货;对面却是一排排的赌摊、妓馆、黄色录像、书刊应有尽有;赌徒、嫖客、妓女、吸毒瘾君子处处皆是,界碑两边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章风站的年轻官兵,在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边防口岸,心平如镜,履行着祖国赋予的神圣职责,狠狠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他们不做任何有损国家、人民的事。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拓荒种菜,现在营区内瓜果丰硕,猪肥鱼跳,营区整洁,花草满目,又是边境一处异样风景。
走过了这些边防小站,你一定会感到新奇,对边关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但要到一个艰苦的小站——“风雪丫口排”,却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风雪丫口排”在六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在春节时打电话问候过这里的边防战士,而为云南边防官兵敬慕的地方。沿着怒江大峡谷,从整洁秀丽、植满果树的山顶之城泸水县出发,乘车一路向西,在峰峦叠嶂,崎岖曲折的山道上绕行。阳春三月,西南大地已是春暖花开,可车刚攀上半山腰,就进入了一个严冬的世界,风萧萧、雪茫茫,皑皑雪山在风中抖动,确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的境地。高山顶上的“风雪丫口”已闯入我们的眼帘,可近在眼前的“风雪丫口”却还要在雪野中的路途艰难地爬行几十分钟。公路凿在悬崖陡壁上,连连急转弯,奇险无比,车爬上山顶时,但见白云已被踩在脚下,与不尽的雪峰连成一体,雄浑壮丽的景象不由让人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路边有一排营房,屹立在哨位的边防武警战士身上已结满了冰霜和雪花,五星红旗在皑皑雪山中随着风雪高高地飘扬。这就是我们所要到的海拔3400余米的“风雪丫口”。这里空气稀薄,饭煮不熟,水烧不开,官兵们常吃夹生饭,喝的是烧不开的雪水。由于气候恶劣,冰雪封山后,物资供应上不了山,就会断炊。就是在这艰苦的像是高山孤岛的环境中,“风雪丫口排”的官兵长年坚守在祖国边关的前沿阵地。1991年片马被开辟为云南省对外开放口岸,“风雪丫口”是通往片马的必经之路,过往旅客商人不断增多,“丫口排”就成了过往群众避风躲雪的安全港湾,成为旅人雪山中的温暖之家。夜里来客,官兵们就让出床铺,送上火盆,用他们火热的心温暖这些被冰雪侵袭的过路人。每年风雪丫口排的官兵都要营救接待过往人员数千名。小站也就成了风雪之途的“驿站”。
边境小站不管是居高山,住森林,傍江依河,还是处于闹区或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总是善待着每一位离家远去的游子,抚慰他们不能平静而飘泊的心,严厉打击了那些偷越国境、辱国求荣的各类犯罪分子,以保卫祖国的安宁,内地的兴盛。边防小站的景色不仅仅在于它们的自身,而更在于行旅者心中毕生的描绘,还有边防武警奉献着的人生,拓建美好的蓝图。
边境小站的主色调永远是飘扬的五星红旗,沉默的界碑,橄榄绿色的武警,也许你觉得太单调,太乏味。是的,没有到过边境小站的人是无法体味旅人在国旗界碑下的自豪神圣,久别故乡重踏国土的激动心情,就像长期生长在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只有远离家乡,身处异国才深知祖国母亲的伟大和可爱,只有长居国外的老华侨,在踏入国门时流下激动的滚烫的两行老泪才能略抒小站的灵气。
啊!边境小站,祖国的门!
相关热词搜索:;【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8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