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七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1 18:29:16
2023年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七篇(精选)
时间:2023-06-01 18:29:16     小编:文友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一

1-6年级的全体学生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我市这一课程实施的情况可以下列四个方面进行:

(1)信息技术教育;

(2) 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的学校可单独考查其学习成绩。大主题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和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主题教育活动。

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业评定可根据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单独组织考查,也可结合在“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一起进行。

2、1—2年级主要考察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参与班级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热情,由任课的老师评定。

3、3-6年级都要以学校所组织开展的大主题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参与的态度、热情”、“活动中的表现及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合作及团队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定由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相结合进行。

4、五、六年级的学生除进行上述第2条所要求的学业成绩评定外,还须进行“作品介绍”或“一分钟演讲”的现场考查。“作品介绍”是指本学期参加的任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小制作、模型作品,也可以是考察报告、主题方案等;“一分钟演讲”是指和全班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会。现场评定成绩(教师也可邀请学生代表组成现场评议团打分)。平时的学习状况考核占总成绩的70%,现场评价占总成绩的30%。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二

冬至过节源于我们国家的汉代,盛行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转换,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二、活动目的

1、 让同学们更深切、透入地了解冬至团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

2、 使学生对家乡美食了解的更加细彻。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自己的能力提供足够空间。

三、活动计划

1、 了解冬至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2、 上一节如何过好传统节日——冬至节的班队课

3、 在冬至节那天跟父母一起做汤圆 、过冬至节、并拍照留念。

4、 写一篇过冬至节的日记。

三、 活动总结,形成成果

1、由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

2、拍的好的照片进行展示汇报、根据学生的日记评出一、二、三等奖。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三

高度认识开展综合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的重要举措,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中,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体验,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动脑、乐于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近二年来,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学区各中小学都关注了综合活动建设工程,围绕“道德修养”、“学科类”、“体育艺术类”、“科技活动类”、“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等八个主题开展了系列综合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素养,对推进学区素质教育整体进程做出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但就整体而言,我们的综合活动开展还处于低品位、浅层次状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设性差:各学校没有依据自己校情,制订出全学段的综合活动预设表,没有设置活动内容、活动主题。

2、活动设置不成系列:各学校都没有全学段综合活动预设表,活动间缺少内容关联,各次活动间没有连续性,降低了活动的教育效果。

3、指导教师素质丞待提升:综合活动的开展,是落实课程管理的

重要举措,与各学科教学同等重要,我们大多教师还没有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在指导活动建设上缺乏必要的知识学习,学校也没有对教师深入地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或兼职综合活动指导教师队伍还没建设到位,这也是造成我学区综合活动开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提高认识,高度认识综合活动建设的意义,它是落实课程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程,综合活动开展的效果与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每个学校必须着力建设的工程之一。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综合活动的指导能力:各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训工作。(1)让每个教师都明确综合活动的新种类划分。

(2)让每个教师都具备指导学生综合活动的能力。(3)让每个教师都能开发综合活动项目。(4)本着开好头、扎实做、有实效、创特色的原则循序开展。

(三)活动目标预设:(详见《松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活动设计》)

1、社会教育活动类;

2、科学技术活动类;

3、文学艺术活动类;

4、体育卫生活动类;

5、学科活动类(校本新增项目);

6、综合实践活动类

(四)活动资料积累:创新材料展示方式,集文本材料、标本材料、影视照片资料(制作展板)、作品材料等于一体,体现综合活动的多样性。

1、20xx年3月---4月:各校依据学区中心校制订的方案制订本校实施方案。调研本校综合活动开展实际情况,明确本校开展的活动的属性分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综合活动开展工作,依据“松山区各年级综合活动年度计划书”制订学校综合活动表,做好活动具体内容预设。(3)活动设计要充分体现区年度计划书中的主题性,围绕计划书中各月份活动主题设计系列活动。

落实此项工作的具体程序是: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中心校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专题会议研究学区中心校方案----征集各位教师“开展活动方案设计”---领导班子研究各教师提案----制订学校综合活动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学校学期综合活动总表(学校先与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研究落实班活动表,再研究落实年级活动表,最后汇总成学校总表)

3、4月份的活动内容,在没出台“方案前”要正常开展。

2、20xx年5月---20xx年12月:实施阶段。

3、20xx年1月:经验总结交流、整体评估。

1、正确认识原来“八类分法”与现在“四类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1)原来“八类分法”包括:道德修养类、学科类、体育艺术类、

科技活动类、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现在“四类分法”包括社会教育活动类 、 科学技术活动类、文学艺术活动类、 体育卫生活动类。比较发现,原来的“道德修养类”与现在的“社会教育活动类”相近,但后者比原来内涵更大;体育、艺术类型活动,两种分类中都有,但组合有所变化 ,原来是体育艺术整合、现在是体育卫生整合,相比之下,新分法增加了“卫生”类活动,而将艺术与文学整合;科学技术类前后没有变化 。

(2)、正确认识前后分类活动内容的增减。我们从分类上很容易发现,后者没有了“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学科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等,因此我们可能错误的认为活动内容减少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只不过是这五种从原来的综合活动中单独提出来了。这是因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将其化分为综合活动,好象不太科学,但这两项工作无论归属如何,都是必须扎实做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类,是德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先进文化管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活动中拿出来,更需要我们独立做好;其它类原本就包含在前几类活动中,只不过是活动的一种方式罢了,因此删除它并没有影响活动内容的变化 ;而学科类的删除,好象减弱了除语文学科而外的其它学科活动,可其它学科活动,我们哪个学校都要搞,而且对于我们来说驾轻就熟,因此我们新增此项,并不会过于增加师生负担,恰恰丰厚完善了综合活动内容。因此不要从形式上看,感觉工作负担小了。

(3)介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要将努力做好“校本课程、综合实

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项工作,扎实推进。但考虑几项工作与综合活动的内部关系,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活动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建档重复现象,还可以保障各项工作整合,比如:“清明祭扫活动”,它即是“社会教育活动”,也可以当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介于社会教育类活动较多,因此就可以把这次活动独立归于综合实践活动类;校本课程可以做为综合活动的策略和方式,比如:将“社会教育类活动”中的“读经典书,做有根人”发展为校本课程;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与综合活动的整合,将有利于特色创建的综合活动项目与教育科研有机整合,以课题形式深化有特色的综合活动开展。

2、保证综合活动的课时:鉴于我学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尚不能完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现实,但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综合活动的时间既可以平均分散到每周的固定时间,也可以因校因时而集中使用。有些活动内容还可以开发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与校本课程课时结合到一起使用,每学年小学安排120---130节;中学安排100—120节。(小学每周约3节、初中每周约2.5节)。学科活动、体育卫生类活动、科技活动课时结合学科课程安排,其它类活动占用机动课时,机动课时每学期为一周。社会调查和公益劳动通常利用假期进行。

3、准确定位,恰当摆放综合活动的各种关系

摆放好学科教学与综合活动的关系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中,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根本任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四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规划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三年级负责人:

成员:

四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五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六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五

透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潜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好处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潜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透过不断总结、提炼,构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透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用心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透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潜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潜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透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潜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潜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构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职责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透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潜力、交往协作潜力、观察分析潜力、动手实践潜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和创新潜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用心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构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职责感。

2.5透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透过努力,逐步构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六

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不干扰他们的自由生活,不伤害动物。

动物,我们的朋友

20xx年10月22日

上海野生动物园

全体三年级学生

10月13日~~18日

1、各班完成“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倡议书。

2、宋丽红负责交文印室印200份“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倡议书。

3、各班进行小队分组,每班四个小队,选好队长。

4、各班对学生进行文明游园活动教育。

5、三(1)、(2)、(3)班游园时负责给游客发倡议书,并让游客签名;三(4)、(5)、(6)班负责劝阻、抵制园内游客不文明行为。

6、张丽华负责对(1)、(2)、(3)班各队的2名队长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发倡议书,如何让游客签名。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这是我的倡议书,请您在保护动物的承诺书上签名。谢谢”

10月19日~~21日

1、陆伟红负责“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游客承诺签名单,印32份。

2、后勤服务部唐爱文负责横幅,横幅上贴上大字:保护动物大家行凌桥中心小学环保实践活动。

3、信息办李浩负责活动用喇叭两只。

9:30~~10:15

1、各班在导游引导下,乘车观看猛兽区动物。

2、在饲养员指导下,文明喂养野生小动物,和野生小动物亲密接触。

10:30~~11:00

1、唐爱文、张文忠、曹军委、梁文斌负责拉好横幅,准备好喇叭。

2、学生代表发言。

3、三(1)、(2)、(3)班以小队为单位,向游客发保护动物倡议书,并请游客在保护动物的承诺书上签名,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学生活动时的摄影。

4、三(4)、(5)、(6)班以小队为单位,劝阻、抵制园内游客不文明的行为,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学生活动时的摄影。

13:00~~14:30

在导游以及动物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规定的地方,文明观看动物表演。

1、各班在游客承诺签名书集中交张丽华。

2、各位老师身边的活动照片集中交张丽华。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与其它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作为注重整合,强调实践的一种课程,无论是从课程的管理还是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来说,都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为使其真正落在实处。特制定了这门学科的整体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1、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是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显得极为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2、总体目标

把培养学生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根本的课程价值来追求。

1、能运用学科知识因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解决生活中新问题,逐步形成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能力。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积累,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3、能运用现代信息,丰富知识,关注社会,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3、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分段目标

1.小学低年级目标(1~2年级)

①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②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③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④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小学中高年级目标(3~6年级)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④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4、活动内容

(1)指定领域

所谓指定领域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做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五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有:

①自我服务劳动

低年级: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会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值日生等。

中高年级: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衬衣、裤子等小件衣服;会使用针线钉钮扣,缝小手帕、沙袋等简单的布制品;能有条理地摆放课桌、凳,自觉打扫教室、学校卫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

②家务劳动

低年级: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铺床、叠被、刷洗碗筷、扫地、倒垃圾等。

中高年级:能主动地扫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帮助家长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长指导下,会做简单的饭菜;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③简单生产劳动

低年级:学会拉花、剪贴小动物、手提袋等简易作品的制作;指导学生认识花生、玉米、小麦、苹果、板栗等主要的农林作物和家兔、鸡、羊、牛等畜禽。 中高年级: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制作树叶贴画、纸风车、五角星,会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制泥鸭、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采摘松果、桔子、树种等采集活动;能对损坏的课桌登进行简单的维修。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 非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宽泛。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除了《指导纲要》上的指定领域外,其余的生活领域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班队活动 班团队活动是传统的活动内容,利用班队日、升旗仪式、参观、重大节日、法制报告会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2.文学艺术活动 通过阅读、写作、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刻、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参加文学艺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其艺术方面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体育卫生活动 通过广播操、保健操、田径、武术、球类、棋类、参观、及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和卫生保健常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身心正常发育,增强体质,逐步养成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

五、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 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4.全班或全年级活动

全班或全年级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也需要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协助学生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的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5、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0903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