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30 07:36:48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30 07:36:48     小编: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为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根据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活动。现就20x年春节期间关爱困难教职工送温暖活动作如下总结:

切实关心困难教职工的生活,深入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校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送温暖活动作为工会春节前的工作重点,真正把党和国家及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学校切实加强对送温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梁德荣为组长,凌立信、吴伟、姚红彬、王锋为副组长,沈正亚、罗德元、还士林、邢礼祥、刘汉云为成员的春节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党团组织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逐一摸清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并逐一登记备案。切实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家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一是深入到困难教职工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困难原因、摸清生活需求。二对困难教职工家庭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积极帮助病残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中的急难问题。三是把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难的教职工家庭作为走访慰问送温暖的重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本年度学校对重病人员逐一进行了慰问,并均给予500元慰问金。与此同时,学校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送温暖资金,资助要严格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运作安全、专款专用、发放有序、监督有力。2月5日学校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茶话会,对老同志进行慰问,对困难老同志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并每人发了一份价值300元的春节贺礼。2月8日学校春节送温暖工作小组一行6人,登门逐户慰问了共18户困难职工,共送去慰问金计4700元。

三、加强宣传,造浓氛围

学校工会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楼中简报》等舆论阵地和工具,及时宣传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组织对困难教职工的关心,宣传扶贫帮困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广大教职工互爱互助、增强信心、勇于克服各种困难的生动事例,扩大送温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营造教职工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继续把关心困难职工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如既往地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国家及单位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盐都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 上下楼靠右行。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篇三

党的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报告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优化教育结构。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现在最缺的高级技工,就不一定都需要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可是现在有个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要升大学,有了本科申请硕士点,有了硕士点申请博士点,最后都走一条研究型大学的路子。高校的这种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我是做经济研究的,从经济学上来讲,发展中国家有个通病,叫做“知识失业”。简单来说,承担的工作岗位不需要高学历者,他所学的部分知识就失业了。这造成了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

对大学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不是一句空话。对南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来说,最低层面是不能培养“知识失业”的毕业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

大学教育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大学应该进行分类培养,有的人要当科学家,有的人要从事应用型工作。但是,不论怎样,一个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全面了解各个专业的知识。毕竟,他们大学毕业后,不可能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工作。在大学,广泛掌握知识和学会一种学习方法要比掌握一门专业知识重要得多。

所以,大学要进行素质教育。以南京大学为例,我们建了一个匡亚明学院,每年有四五百名学生加入这个学院。他们在这里接受通识教育,两年后进入自己的专业。这是国际上研究型大学通行的教学模式。

大学改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社会实践。这不仅指的是简单的暑期实践,平时的课程也应该有实践。让学生地了解国情。去年暑假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他们从华西村到大邱庄,再到革命老区的农村。通过走访,他们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比较,有了了解。我感觉这些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他们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知识。

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些紧张而充实的活动,挤掉了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

教师走访心得体会3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篇四

岁末年初,走访慰问正是“高峰期”。走访慰问是党内关怀的有力抓手,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更是解民忧抒民困的有效方式。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走访慰问的本质和意义,用心点燃走访慰问的“烟火气”,让“寒冬”变“暖冬”,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暖心人。

靶向发力送“诚心”,点燃走访慰问“真情火”。

走访慰问是访察民情、听取民意的重要形式,而非“完成指标任务”“送去米面油”的形式主义。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真情实意做好调查研究,用“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靶向发力,推动走访慰问精细化。要聚焦重点工作,全面理解走访慰问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文件及政策解读,为走访慰问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能够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走访方案及走访台账,因地制宜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不丢一片。要“投其所好”,以全面调研为基础,充分了解群众“喜好”,准确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进而对走访对象、慰问方式等进行精细化分类,确保走访慰问“所送”即为群众“所需”。

真情问需送“暖心”,点燃走访慰问“亲情火”。

好事要办好,走访要走实。走访慰问是一件暖民心聚人心的好事,决不能带着“任务论”在“送到签字留影走人”中草草了事。各级党组织要把群众作为亲人,在真情问需中提升走访慰问温度,切实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真正走近群众,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坐农家炕头,唠唠家长里短,谈谈民生民情,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传递党的声音,送去党的恩情。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引导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做好“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和“__”获得者有关待遇的落实和走访慰问工作;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帮扶工作;倾听了解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取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推进落实送“决心”,点燃走访慰问“热情火”。

走访慰问是解决群众困难的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不可“一走了之”。各级党组织在走访中要增强解决群众困难的决心,提高办事力度,既要在过程中有倾听有了解,也要在走访后有推进有落实、有反馈有总结,真正做到感情融入、精力投入、作风深入。对于群众的实际困难,要竭心尽力为其排忧解难,能解决的现场给予解决方法,解决不了的要耐心解释、做好记录,以高度热情做好群众“贴心人”。走访慰问后也要做到“掷地有声”,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和困难,及时反馈至涉及单位及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做好跟踪处理和反馈,切实解决群众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群众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真正让走访慰问活动成为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

结亲走访活动心得体会篇五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嘘寒问暖送关怀,走访慰问献真情。走访慰问是我们党关心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依托,也是我们党凝心聚力、携手共进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要扎实部署、深入群众、延续走访,在“准”“实”“久”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双节”走访慰问活动,真正把党的关心、关怀送进群众心中。

扎实部署,调查摸底讲究“准”。

做好走访慰问,精准是前提。在走访慰问活动中,一些单位“乱点鸳鸯谱”,将慰问钱物送给了生活条件不错的家庭;一些单位只爱“关系户”,将物资送给自己的熟人、亲戚、朋友;一些单位走访慰问活动“一刀切”,不管干部群众需要什么,送的都是米面粮油。这种流于形式的慰问,不仅没有将慰问资金用到刀刃上,更没有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反而会寒了群众的心。因此,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活动前,必须做好“事前”文章,要制定慰问标准,并通过走访、暗访等方式对各单位上报的慰问对象进行核实,避免出现乱报、漏报问题;要做好整理归类,根据不同的慰问对象制定特定的慰问计划,让走访慰问活动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策、精准送暖。

深入群众,走访慰问突出“实”。

走访慰问是收集民意、倾听群众心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走访慰问活动中,有些干部“走马观花”,拎着物资,拍张照片就是慰问;有些干部放不下“官架子”,只说“官话”“套话”,不说群众能听懂的“土话”。慰问就是先“慰”再“问”,这种“走过场式”的慰问,只“慰”不“问”,让走访慰问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活动中,要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和群众耐心沟通交流,多说群众听得懂的“土话”、掏心窝子的暖心话,真正做到知村情民意、知发展方向,为新一年的工作谋划提供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走过场式”慰问,做到慰出真情、问出真需。

延续走访,统筹谋划保持“久”。

走访慰问绝不是“节日”的专利,不应该送上慰问物资就完事了,在活动结束后就不管不问,而要在走访慰问活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做好长期帮扶,让走访慰问工作常态化。因此,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后,要加强统筹谋划,把走访慰问对象当作平时联系服务对象,做好定期“回访”,坚持困难群众有事随时走访;要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一对一帮扶方案,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金融信贷支持,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解决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走访慰问工作做得更扎实,让走访慰问的温暖更持久,才能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814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