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政府城市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市管理工作报告篇一
(五)城管执法水平不断规范和加强。今年,市城管执法局对城管执法队伍实行竞职上岗和全员优化组合,进一步完善人员结构,激发了工作活力。在规划区内设置了城南、城西、城北、城东和开发区5个管区,管区和中队驻社区办公,实现了城管驻社区、办公在现场、执法在一线、服务在基层。市公安交警部门改革勤务管理模式,落实道路管理责任制,将城区道路划片分组,责任到人,责任民警分时上岗、弹性上岗、全天候执勤,警力跟着秩序走,实行高峰站点,低峰巡线,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强化了城区道路日常管理,较好地保证了城区道路安全畅通。市住建部门对重点建设工程实行机关科室人员包现场、跟班作业和一线督导,既靠建设进度,又包建设质量,还包安全生产,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一)城市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支持参与度不高。由于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虽然对城市管理要求比较高,但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支持度和参与度不高,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倒乱泼、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违章违法行为还比较普遍,重建设、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二)城市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管理职能交叉分散。城市管理涉及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场管理、交通及车辆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建设、城管、工商、环保、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职能交叉分散,没有综合的职能机构予以牵总协调,容易形成“都管又都不管”局面,使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最大发挥。
(三)城市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报告《人大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报告(3)》。城区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服务功能还不到位,停车泊位少,市场分布不合理,医院、学校集中,房屋人口密集,导致人车争道、摊商混杂,尤其是商贸城至银座商城、健康路、潍安路等地段,城市管理难度较大。
(四)城市管理力量不足,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有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队员,难以完全覆盖城市规划区内的330多个村庄,执法人员和环卫、绿化力量不足,执法装备和设施等也不够完善和充足。执法过程中,一些群众对城管工作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有时矛盾还比较尖锐,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民参与氛围。要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平台对市民进行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社区和群众的自治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广大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支持理解并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完善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部门间双边或多边联合执法或委托执法。全面整合现有城管资源,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协调,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政府城市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市管理工作报告篇二
__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自20__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以建设边境“口岸城市”为出发点,坚持用“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的原则指导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执法新机制、新方法。几年来,全队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严抓共管,在新形势下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搞好城市管理执法,服务于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大队始终以“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为目标,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首先注重提升全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大队除了一直坚持每天早晨三十分钟的学习制度外,还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市法律部门和管理局举办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队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制定了培训学习考核制度,定期考核队员对法律及业务知识掌握程度,有效地推进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其次大队在抓队伍建设及执法过程中不断分析现状,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行为规范制度,在全队上下实行执法人员目标责任制、廉洁自律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促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为适应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需要,先后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出台《__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暂行规定》、《__市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管理办法》、《__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管理办法》、《__市城市清除冰雪实施细则》等各项城市管理规定及细则,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我市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迈进。
多年来,大队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市容专项整治活动。
1.“门前四包”收效明显。“门前四包”作为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有效形式,大队把狠抓落实、突出成效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目标,认真做好宣传和责任书的签订,严格检查验收,并实行了奖优罚差制度,使“门前四包”的合格率在逐年上升,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城市管理齐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2.户外广告进一步规范。城市牌匾广告作为城市的人文景观,经过大队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户外广告已基本实现统一、规范、美观、亮化的城市管理要求,而且逐渐成为具有反映民族特色及口岸城市的又一新景观。在治理乱贴乱画和非法小广告市容顽疾上,采取管理与清理同步,结合实际,制定广告管理办法,指定和建立广告张贴栏,规范张贴广告行为,从根本上遏制和防止乱贴乱画现象的蔓延。
3.重点区域环境秩序得到改善。在整治市容环境上,为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大队把东西市场、各大商场及中小学校周边环境秩序定为日常巡查和突出检查的重点,采取疏堵结合,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做好城市早市、夜市和农贸市场定位工作,规范了业户经营,减轻了城市重点区域的管理压力。也使得占道无序经营、乱摆卖现象明显减少,城市市容市貌大有改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管理的优劣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这已在大队领导中形成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先进方式、方法,彻底摒弃过去重处罚、以罚代管的观念,树立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中的现代城市管理执法理念,在城市管理中大队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针对城市冬季清雪问题,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新模式,指导和推动城市清雪市场化。大队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党员下社区及建立疏导帮困机制等“亲民工程”。并按照管理局的部署,向市区三个街道办事处派驻执法人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搭起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与人民群众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地使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增强了城市管理的及时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综合执法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__市城市综合执法大队这支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定会在打造全新“口岸城市”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府城市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市管理工作报告篇三
一、20xx年政府工作回顾
20xx年,是经济形势极为严峻、极其复杂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直管试点县(市)的重要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加速转型、务实发展”的总基调,以“22662”工程为抓手,着力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保平安、促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行列,位居第88位,晋升2个位次;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次发布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中,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居全省第8位。
(一)持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预计,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0亿元,增长10%左右。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75.73亿元,增长7.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8亿元,增长18.1%;支出52.28亿元,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05亿元,增长26.7%;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3.3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400万美元,增长1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8461元,增长13%。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7.43亿元、贷款余额204.8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5.2%、25%,存贷比达到73.8%。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二)加速转型,“两大攻坚”成效显著。
1.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年安排各类建设项目179个,总投资5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9亿元,完成21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2%。其中,省重点项目22个,完成投资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6%。78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应竣工项目全部竣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获批国家投资项目62个,总投资12.12亿元,到位中央和省资金5.05亿元,较上年增加6000万元,争取到位资金居省直管县(市)第1位。
2.招商引资亮点纷呈。围绕“四个突出”,遵循“四个坚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招商领域,搭建招商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开展“百日攻坚”和“第七届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集中招商两大活动,签约项目59个,
合同
资金243.68亿元。到位省外资金居省直管县(市)第2位,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第2位,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居商丘市第1位。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3.6亿元,其中省外资金48.3亿元。新建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3—10亿元项目10个,1—3亿元项目20个。(三)调整结构,“两大提升”效果凸显。
1.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以“工业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活动,工业经济稳步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建成数字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730.5亿元,增长19.4%;完成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9.9%;实现利润43.7亿元;上缴税金总额25.6亿元。龙宇煤化工和上海华谊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中录电缆、博得铝业和汇金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食品工业园建设加快,新上亿元以上项目8个。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转型升级有了实质性进展。加强运行监测,突出银企、产销、用工“三项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永城面粉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注册商标1件(宇花商标)、省著名商标2件(卢师傅、孟氏兄弟)、省级名牌产品3个(华星宇花牌面粉、永新远征牌面粉、皇沟42°白酒)。
2.现代服务业持续向好。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3873万美元,增长15%。春雨汽车城建成运营,盈和机械装备物流园、龙宇国贸物流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先帅新天地建成开业;升级改造各类专业市场14个。我市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居全省县(市)前列,省直管县(市)第1位。全年共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700万元,综合收入2.3亿元。澳洲联邦(永城)村镇银行成立运行,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全市金融机构实现盈利7.06亿元,上缴税金8606万元。
(四)三化协调,“六大载体”建设加快。
1.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以“六城联创”为抓手,着力完善设施,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启动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年)修编工作,西城区改造总规和控规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6亿元。自来水除氟工程提前完成;新增市政道路30公里,完成淮海大道拓宽及配套工程、东环路加宽和罩面工程;第五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3万吨城北水厂、体育馆二期、强电弱电入地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完成道路及景观绿化100万m2,安装路灯498盏。在全省县域范围内率先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系统。“两城”改造完成拆迁101万m2,开工建设102万m2。荣获全省房地产开发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城市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增长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3亿元,增长27.4%。新增从业人员1.26万人。规划展示馆、自来水厂、2座110千伏变电站等建成使用;新修芒砀路南段等8条道路,中原路沱河大桥、光明路东段建成通车,济祁高速永城东站投入使用。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最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列入第一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培育对象”。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评审通过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45个;全面建成入住13个,建成正在入住5个,完成主体工程8个。新完成建筑面积310万m2,累计达到1366万m2,新入住社区居民1.5万户6万人。拆迁旧村103个,拆旧复耕1.2万亩。
4.商务中心区建设势头强劲。商务中心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复,是全省唯一一个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的县级商务中心区。新建、整修道路5条共22公里,铺设各类管网37.4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一座,绿化面积36万m2。欧蓓莎家居生活广场项目、亿丰时代广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金博大广场项目进展顺利。
5.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粮食生产克服不利天气影响,总产达23.9亿斤,实现十连增,居全省第3位。争取中央、省到位农业项目资金2.49亿元。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新打机井1360眼,修复旧井1200眼;新建维修桥涵735座,疏浚沟河180多公里;建立小麦等高产创建片14个共50万亩,打造高标准粮田17.9万亩。建成现代农业种植小区20个,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2个,新增省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增水产养殖面积1590亩,全市达到3.2万亩;新增流转土地20万亩,全市达到51.2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0家,全市达到81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4家。新解决1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0个,1.09万人脱贫。市食品产业园获批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华星面粉食品农业产业化集群荣获省二星级产业化集群。
6.文化生态旅游区活力彰显。市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启动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创建。汉文化游览区、地质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芒砀山景区列入“”期间国家重点发展旅游项目库,启动了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造律台遗址、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月湖工程列入全国11个采煤沉陷区重点治理工程,再次被评为全国采煤沉陷区治理示范工程,再获1.43亿元资金支持,并纳入《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完成土方工程617万立方米,新增水面1851亩,建成道路8公里,绿化91万m2,获批为“河南省水利风景区”。陈官庄纪念馆景区改扩建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
(五)强化支撑,“六大保障”更加有力。
1.基础保障更稳。济祁高速二期、沱浍河航运、邢商永地方铁路、郑徐高铁等重点交通项目进展较快,共完成投资9.25亿元。马牧500千伏变电站、3万亩机井通电配套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顺利完成,日月湖35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综合评价居全省第2位。信息化建设提速,数字永城、智慧永城建设顺利推进,建成基站63座,宽带入户率100%;完成“智慧中原”建设工程、光电置换和入地工程。
2.要素保障更强。积极搭建银企政沟通平台,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发放贷款29.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64.4%。加快土地“三项整治”,完成补充耕地6212.5亩,拆旧复耕3765.5亩,完成土地报批12715.07亩。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1.6万人次,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招工1.08万人次;完成劳务输出33万人次,工资性收入54亿元;完成境外劳务输出500人次。
3.软环境保障更优。深入开展“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积极推进联审代办制,对大项目、重点项目开通行政审批“直通车”,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依法查处破坏发展环境案件26起,处理39人。
4.财力保障更实。在经济形势十分困难和主体税源下滑的情况下,着力抓征收,保支出,做好开源、节流两篇文章,较好地完成财政收入和支出任务。境内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达到75.7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7.88亿元,超预期目标1.2亿元;支出超过50亿元,达到52.28亿元。
5.科技保障更好。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3项,河南省工矿配件检测中心和化工产品检测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引进新技术23项,开发新产品14项。河南龙宇煤化工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安全保障更牢。突出“平安永城”建设,进一步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稳定永城”建设,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及时排查化解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突出“安全永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市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六)和谐发展,“两大改善”不断提升。
1.民生日益改善。市财政用于民生投入39.48亿元,占总支出的75.5%。“十大民生”工程4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助图书借阅系统、农家书屋等23个项目提前完成,17个项目按规定时序顺利推进。收取“五大保险金”6.44亿元,发放3.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8869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搬迁安置采煤沉陷区村庄10个,复垦土地3000亩。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3500万元。“六位一体”民生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加快。改扩建农村公办幼儿园77所。市直第二幼儿园开园。市妇幼保健院等4个卫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社区2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7.5%。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面铺开,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2.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开展国家森林城创建和省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营造林2.53万亩,义务植树285.5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38.2%,全市森林覆盖率22.6%。编制完成29个乡镇环保规划,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2个,完成神火电厂1×60万千瓦机组、裕东电厂2号机组脱硝工程,生态湿地建设和中水回用工程顺利推进。我市获得全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优秀单位。
(七)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办理建议、提案46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以上。畅通诉求渠道,处理群众反映问题2200余件。加强廉政建设,“三公”经费减少10%,腾退办公用房6000m2。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新进展。审计、统计、市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xx年,是我市克难攻坚、亮点频出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相继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城、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优秀市、河南省计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新农村电气化县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暗访和技术评估;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我市作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被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永城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们全面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位代表!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难克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永城发展的各位代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逆势上扬,稳中有进,进中有快,快中有好,主要有六点体会值得坚持和发扬:一是把握大势,沉着应对。年初,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我市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内外交织叠加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落。面对这一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坚定信心,不乱阵脚,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巧打“组合拳”,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升,质量稳中有进,趋势稳中向好。二是站位全局,重点突破。立足永城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抓住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点,以重点求突破,以重点带全局。把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统一起来,认真分析研判经济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快实施“22662”工程,取得了超乎预期的良好效果。三是选准载体,科学发展。年初,市委、市政府结合永城实际,着眼于“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着眼于调结构、促转型,着眼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一城五区”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载体,作为扩亮点、促就业、稳增长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这个载体选得准,推得快,效果好,对加快永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是统筹协调,务实推进。注重统筹推进,正确处理稳增长、促发展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系,正确处理三次产业协调推进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同舟共济,合力攻坚。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闯关过滩,越是爬坡过坎,越是心齐气顺,步调一致,上下同心,这是攻难克坚,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六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把精力用在为民谋利上,把财力用在民生改善上,回应群众呼声,办好群众最需最盼的事情。
成绩难能可贵,问题不容忽视。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我们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原来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难以持续,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减弱,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尽管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取得较大成效,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处于培育形成之中,传统产业受市场制约和过剩产能的影响,竞争优势弱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虽然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滞后于第二产业,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我市百强县(市)的地位不相匹配,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四是瓶颈制约依旧严峻,节能降耗、用地、用工、资源需求等压力越来越大。五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承载能力受到挑战,公共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财政压力日益加大,矛盾日益突出。六是随着省全面直管,一些单位的基础设备、接收设备和人员素质不相匹配,亟需升级设备,提高人员素质。七是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吃拿卡要,“衙门”作风,效率低下,为政不廉,法纪观念淡薄等现象依然存在,转作风、正法纪、提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着力加以克服解决。
二、20xx年整体工作部署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推进“”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对我市实行全面直管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发展空间较大;我国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发展机遇较多;全省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经济持续崛起,发展潜力较足。从自身优势看,我市具备较好的资源、交通、产业基础优势,又适逢全面直管的重大机遇,为我市加快发展又添新引擎。同时,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多变,我国经济增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转型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诸多困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打造“富裕永城、文明永城、平安永城、生态永城、幸福永城”为总布局,以“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打造示范区,百强晋位、富民强市”为总目标,以“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为路径,以“一城五区”为载体,以“持续求进、好中求快、调转并重、改革创新”为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发展,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抓改革、促创新,着力强支撑、创优势,着力保民生、促和谐,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二)奋斗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11%;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8.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之内。
(三)十大民生工程。
1.安居工程:统筹建设保障性住房20xx套。
2.社保工程:加快建设社会救助站、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军休服务中心、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六位一体”工程项目;建设一所养老服务中心。
3.公共卫生工程:改扩建薛湖等5个乡镇卫生院。
4.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日供水3万吨的城北水厂;新解决农村10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绿化工程:完成淮海大道景观绿化续建工程和谢楼路、团结路绿化工程;多元化投资,建设汪楼沟风景林带二期(铁路—淮海大道段)和城区5处绿地绿化工程;完成日月湖广场绿化工程36.9万m2。
6.城市道路提升工程:开工建设雪枫路、文化路人行通道和芒砀路与东方大道交叉口环形立交桥;打通牡丹路铁路桥涵;修建沱滨路(永夏路口至六路环岛);完成中原路罩面、文化路改造工程。
7.教体工程: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高中、幼儿园和东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扩建第九小学;建设实验高中田径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标准化中小学校4所,改扩建农村小学校30所;加快河南煤化学院建设。
8.交通建设工程:开通东城区至芒山镇公交线路;完成s327改扩建工程;完成通村公路60公里、县乡道路25公里、危桥改造157延米;开工建设外环线。
9.电网工程:争取资金3750万元,进行电网改造升级,完成3万亩机井通电工程;增容改造农村10千伏配电台区200个;综合治理农村低电压台区300个。
10.便民设施工程:建成启动pm2.5监测系统;多元化投资,新设置公共自行车网点20个,投放自行车600辆;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系统2个。
全年的奋斗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所具有的发展基础,既符合上级要求,也切合我市实际。实现上述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着眼“总布局”,把握“总目标”,坚持“总基调”,注重“五着力”,实现“三个好”。
三、全年工作安排
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要重点实施“三大攻坚”,加快“三化建设”,做强“六大载体”,强化“三大保障”,确保“三大改善”,即“33633”工程。
(一)实施“三大攻坚”,调整产业结构。
1.项目建设攻坚。全年计划安排省及市本级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60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0亿元。加快项目推进,把符合开工条件的甲醇二期、麦硒多食品、商业步行街等70个重点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确保如期开工;要落实责任,细化分工,确保汇金源、中录电缆等60个在建项目按时序推进;要强化督导,综合施策,确保博得铝业、年产2万辆专用汽车、40万吨醋酸等50个进度较快的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广泛吸引各类优质要素集聚永城,吸引外地资本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要积极对接,及时跟进,争取更多上级项目和资金落户永城。
2.招商引资攻坚。突出“四大招商”重点,遵循“四全”、“四无”、“四不”的工作理念,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利用省外资金50亿元以上,引进外资4300万美元。力争签约亿元以上工业、商业项目30个,开工建设3亿元以上项目10个,建成亿元以上项目10个。
3.现代服务业攻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构建充分融入经济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和有效服务生产生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一要大力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围绕提升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加快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金融集聚区、精品旅游景区等,促进这些产业扩量提质,逐步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建设,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保险机构和一些有实力的非金融机构进入永城。强力推进盈和机械装备物流园、龙宇国贸物流园、众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红星美凯龙、大润发、大商新玛特、先帅商业街等购物中心项目建设。二要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培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加快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强力推进旅游“三大支点”建设。三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新型商业模式,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和中小微企业开设网点。规划建设综合农贸批发大市场,改造升级百花市场等3个农贸市场,规划建设陈集等3个乡镇农贸市场以及张寨等3个社区农贸市场。同时,突出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亿元楼宇”。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开工建设商品房80万m2。加强小区物业行业监管,切实维护业主利益。
(二)加快“三化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1.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中心城区、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格局。
(1)突出“三级联动”。以东、西城区建设为抓手,做大中心城市。在改造提升西城区,配套完善产业集聚区,快速推进东城区和商务中心区的基础上,加快东西城区一体化和永高一体化进程,加快芒山次中心组团建设,加速人口集聚。以乡镇政府驻地、旅游景点所在地、采煤沉陷区安置地和群众热情高的一般村为抓手,做美新型农村社区。发挥新型农村社区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科学引导,培育工业生产、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态农业等专业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同时,严守耕地红线,防止“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以特色产业村、历史文化名村为抓手,做靓美丽乡村。坚持“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的原则,打造“民富、村强、貌美”的美丽家园。
(2)做到“三个覆盖”。规划全覆盖。强化城乡一体化意识,全市各类规划实现无缝对接,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基础设施全覆盖。以实施“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马桥等5个乡镇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公共服务全覆盖。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建设。
(3)推进“三个集中”。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和农村住房置换成合作社股权、生活保障和城镇住房,推动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为城镇人口。
2.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06亿元,增长18%;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提升优势产业。推进挂优靠强和上市融资,抓好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培育,打造汇金源、龙宇煤化工等一批裂变式增长的大企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延伸拉长。发展高新产业。努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科源电子铝箔、中驰龙结晶铜管、全球采购中心、呼叫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集群。抓好骨干膨胀、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招商,推进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煤化工、铝精深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推进“两化”融合。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2家,新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新增数字企业4家。突出品牌创建。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创建国家、省名牌产品2—3个。
3.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稳粮、提质、保安全的目标,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抓基础保障。继续实施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千亿斤粮食工程等项目,努力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新建高标准粮田17.8万亩,高产创建片50万亩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176.2万马力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5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4.5亿斤。抓科技支撑。以院市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市为抓手,建立示范基地8个;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建设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搞好气象服务,加快建设国家级基本气象站。抓产业化发展。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以上。实施国家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建设,同步推进育肥生猪和奶牛保险工作。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抓扶贫开发。打造2个扶贫开发亮点村,完成1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三)做强“六大载体”,夯实发展基础。
1.做大中心城市。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科学化规划。修编完成《永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年)》;做好《永城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xx—2030年)》和西北组团、北部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精品化建设。建设芒砀路北段、东环路南段等道路。加快推进体育馆二期工程。完成新建道路路灯安装、城市色彩、弱电入地工程。建设5座公厕和2座垃圾中转站。完成“两城”改造100万m2。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加大环卫保洁工作力度,提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和秩序化水平。
2.做强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3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20%;实现税收14亿元,增长12%。新上亿元以上项目25个,争创河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突出项目。做到“一个加快两个确保”:加快16个在建的项目建设,签约落地的12个项目确保开工建设,新建成的6个项目确保达产见效。提升服务。着力推动综合服务中心、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破解瓶颈。重点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投融资担保、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建设。产城融合。加快梨花、梅花、杏花3个社区建设,启动建设客运总站等配套项目。
3.做优商务中心区。建设商业路西段、团结路和谢楼路。完成谢楼路、团结路路灯安装。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项目,确保欧蓓莎家居生活广场、亿丰时代广场开业运营,金博大广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开工建设金融中心、汉宫大酒店、中国台湾世联广场、振兴商务园区等重点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公司、大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和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高端业态企业和机构,完善产业体系,提高发展水平。
4.做靓新型农村社区。持续“五大重点,三个层次”工作思路,规划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30个美丽乡村建设。年内建成入住社区12个,完成入住居民10万人,拆除旧村复耕1.2万亩。要严格规划,完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30个美丽乡村布局规划,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严厉打击随意更改规划和不按规划建设的行为。要加快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和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要做强支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牧则牧的原则,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建设30个生态农业园。要提升管理,创新社区物业、户籍、治安、便民服务等管理模式,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繁荣社区文化。
5.做实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农业展览馆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五大面粉集团为依托,加快面粉食品产业集群、主食产业园区以及以众品食业为龙头的生猪产业集群建设,力争面粉食品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生猪加工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
6.做活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抓手,突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实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加快旅游“三大支点”建设。芒砀山景区以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继续推进汉文化博物馆、文圣园布展工程;建成开放地质公园、汉文化游览区,建成使用游客服务中心。陈官庄纪念馆景区完善门前绿化景观和配套服务设施,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日月湖景区完成土方400万立方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建成安置区一期15栋20万m2主体工程;完成永宿路东段拓宽改造工程;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酂城造律台景区和崇法寺佛教文化景区。
(四)强化“三大保障”,助推经济发展。
1.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承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调整管理体制,实现与省精准对接;优化职能配置,实现与省直部门处室有效衔接;理顺垂直部门管理体制,实现科学管理。推进相关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工作。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等领域改革。二是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加快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贫困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政府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能力;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永城农商银行;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金融机构。四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启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流转土地20万亩;抓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试点工作。
2.强化要素保障。用地保障上,加快土地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拆旧复耕工作,争取报批土地征收、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6000—7000亩。资金保障上,健全担保机构,发挥好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金融机构存款增幅确保15%,力争完成20%;贷款增幅确保10%,力争完成15%。人力资源保障上,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000人,再就业培训1800人,创业培训4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300人。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为集聚区企业招工5000人以上。
3.强化软环境保障。以“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为抓手,加大办事“五难”、涉企“四乱”、公路“三乱”和社会“五霸”的治理力度,着力解决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衙门作风、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执纪观念,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五)确保“三大改善”,构建美丽永城。
1.确保基础设施改善。突出交通建设。加快济祁高速二期、沱浍河航运、邢商永地方铁路、郑徐高铁永城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4亿元。争取开通永登高速永城西出口;高标准建设高铁站广场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2.5公里;力争开工建设s325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三宿(三门峡到宿州)铁路以及永翔通用航空项目前期工作。突出电力能源建设。争取资金2100万元,对东城区2座110千伏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筹资1700万元,对黄口、马桥35千伏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井井通电等项目建设,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建旱涝保收田3万亩;新建维修各类桥涵460座;新增改善除涝面积7万亩。完成骨干河道22座危桥的维修和重建,以及7座中型节制闸的维修保养。新打机井800眼,修复旧井1000眼。突出信息化建设。以“数字永城”、“智慧永城”建设为抓手,建设10万线光纤宽带,新建光网小区68个,改造光网小区96个。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投资2.3亿元,建设4g基站200座、fdd—lte基站60个,3g网络平滑升级为4g网络,3月底前,实现东西城区4g网络覆盖,年底前,实现乡镇主要街区4g网络覆盖。
2.确保民生改善。没有民生的改善,没有福祉的增进,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全力办好省、市两级“十大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大民生”工作格局,努力让全市人民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心,过得更舒心,生活更开心!
(1)实施收入倍增,提高群众富裕度。突出抓好农民、中小微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困难对象再就业8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00人。完成境外劳务输出550人次。
(2)完善保障体系,提高群众幸福值。加快演集中心安置区、高庄安置区、产业集聚区和日月湖安置区的建设。搬迁安置采煤沉陷区村庄8个,复垦土地2600亩。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加强敬老院建设管理,实施温暖工程,满足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求。提高“五大”保险参保率,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统筹社会资源,继续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残疾人托养康复综合服务中心。
(3)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群众满意率。办好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县活动,做好省政府“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验收工作。加强校车管理,确保校园安全。清理非法办学机构,规范社会办学。改善就医条件。争取开工建设东城区市中医院。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加强医院管理,严查开单提成等违法行为。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净化医疗市场,规范医疗行为。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坚持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强基层基础和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开展“关爱女孩”、“生育关怀”、“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稳定物价水平。落实价格调整政策,确保cpi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群众安全感。改进信访稳定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主动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永城”。加强“六五”普法宣传。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平安永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属地管理,强化安全培训和岗前教育,夯实基层基础,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药品、食品安全监管,用严格的标准、严密的监管、严厉的惩处、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走私贩私、非法传销等行为,建设“安全永城”。
3.确保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创建力度。落实《永城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和省林业生态市创建,完成营造林2.5万亩。开展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6个;省级卫生乡镇2个、卫生村3个、卫生社区4个。推进节能减排。实行能源总量控制,严格节能审查,抓好行业节能。加大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力度,完成减排任务。放大生态效应。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达标排放率100%。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逐步改造完善城区道路雨污分流设施。建设沱滨路生态湿地。建成使用第五污水处理厂、产业集聚区东片区污水处理厂。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确保不发生违法排污和环境污染事件。加强“生态文明,美丽永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生活,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同时,继续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切实做好外事侨务、统计、审计、市志、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方面工作。搞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是对政府工作水平的重大考验。我们将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夙夜为公,勤勉为民,把全市人民的重托凝聚成矢志不移、加快发展的动力,转变为心系群众、改善民生的行动,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决策机制,严格依法办事,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决策上体现民意,行动上维护民生,作风上赢得民心,依靠人民推动各项工作。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三)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提升境界、高点定位、开拓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源动力,敢于突破惯例,善于打破常规,用新举措破解新难题,用新机制增创新优势,用新思路引领新发展。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志在必得的信心,立竿见影的举措,和强的比,与高的攀,同勇的争,力争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
(四)坚持真抓实干。“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坚持重实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谋一件,干一件,件件落实。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不做糊涂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打开局面、赢得主动。着力破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断追求突破,不断超越自我,强力推动发展。
(五)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守廉政准则,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厉行节约,力戒浪费,狠刹“四风”。
各位代表!海阔潮涌百舸竞,正是扬帆奋进时。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富民强市的使命感,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奋勇争先,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打造示范区,为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而努力奋斗!
共
3
页,当前第3
页1
2
3
政府城市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市管理工作报告篇四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20xx年度城市管理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20xx年城市管理工作。下面,我代表局党委和局班子,做城市管理工作报告。
年初以来,城市综合管理局上下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推行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城市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为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做出了贡献。
(一)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今年,我们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中,重视解决了去年工作中暴露出的诸多突出难题,不但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各项常规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
1.关注细节,环卫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
清扫保洁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按照局党委年初提出的环卫工作常态化目标,我们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组织召开卫生管理员座谈会,查找并梳理出垃圾源问题,管理真空问题,管理力度不够三大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三项工作措施:一是全面推进了精细化管理改革,首次推行清扫保洁三次验收制度,严格区分清扫与保洁,狠抓具体工作标准的落实,关注并着力解决了一系列细节问题。二是加强了对环卫工作的调度指挥。管局实行每日例会,集中调度,具体安排。管局及环卫局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全力投入,坚持深入一线,经常巡视,靠前指挥,使具体问题发现率、积存率大幅下降。三是统一协调,全力配合。清掏清运工作主动到位,消灭了越冬积存垃圾。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较好地解决散发广告、乱倒垃圾、沿途撒落等突出问题,为清扫保洁提供了有力支持。经过全体环卫战线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我市的清扫保洁合格率已由去年的6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清扫保洁范围也开始从主街路向巷道延伸,向社区扩展,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其它环卫工作再创佳绩。征费工作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收费473万元,三产创收114万元,合计收入587万元,比去年增收80万元。环卫基础设施继续得以改善,新建中转站22座,增设果皮箱700个,覆盖了所有硬质路面。环卫队伍得到新的锻炼,不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且切实提高了战斗力。
2.关注难点,综合执法创造多个“第一”。
执法大队干部职工在工作任务重,人员力量少,社会压力大的困境面前,发扬不怕苦,能战斗的敬业精神,注意工作策略,讲求工作方法,与市场派出所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专项整治,使多项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变成了现实,管理难题被逐一破解。第一次全面清理橱窗广告,由于讲究方法,不但清理的速度快,而且没有引起社会太大波动。第一次有力遏制喷涂张贴小广告和散发小广告行为,拘留喷涂野广告人员15人,传唤张贴散发小广告人员50多人次,教育清理占卜算卦人员20多人次,效果相当显著。第一次着手严管机动车沿途撒落和带泥上路行为,街路垃圾源得到有效控制。第一次全面清理乱摆乱放及店外经营行为,西沿河街、建材街的店外经营,尤其是购物中心店外经营这一顽疾被彻底清除。第一次彻底清理中心区的劳务市场,由非牵头部门到主力军,经过多次反复较量,顶住不断变化的压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3.关注热点,市政管理成效显著。
加大了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力度。新修23条水泥巷道,铺装71条彩砖巷道,修补上百处破损路面,灌缝6万多延长米,修复更换井具近200套。市政设施管理处还不等不靠,主动协调局属各单位开展义务劳动,粉刷护河设施,节省了市政维护开支。
4.灵活务实,棚改拆迁稳步推进。
棚改办和拆迁办公室认真宣传落实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主动邀请纪检部门全程监督,注意工作方法,注重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工程启动晚的不利条件下,顺利完成了3.5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干部职工工作主动超前,敢于承担责任,受了不少委曲,为保持稳定和棚改工作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
5.务实创新,房产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城市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市管理工作报告篇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完成16处校舍安全工程和125处城乡中小学、46处社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建成技工学校实训中心、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新校舍。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改造提升8处镇街卫生院。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市、全国卫生城市。
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年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7‰以内,合法生育率达到96%以上,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市。
七、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两公里文化服务圈”,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发展文化产业。制订完善《诸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恐龙文化旅游产业园、大舜文化园、常山民俗文化园、刘墉栗园、清明上河园“一区五园”建设。 培育文化品牌。举办20xx大舜文化节、国际烧烤美食节、中国(诸城)食品博览会。争创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市)。
八、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以开展全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点工作为动力,明确网格责任,细化标准要求,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以创建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城市为总抓手,营造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加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快市、镇街、社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疏导,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间断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努力建设平安诸城。
九、扎实做好财税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经济的引领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发挥财政杠杆撬动效应,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培育优质高效的财源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工业支柱财源、服务业高效财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后续财源的支持和培育,巩固税基,壮大财源。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突出抓好增收节支。强化综合治税,完善征管机制,提高征管效率,加强协税护税,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挖掘增收潜力。科学审慎运筹调度,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确保财政资金链条安全。
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财政资金监督,健全完善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过程的监督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实施50个市级年度改革创新项目,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创新为民服务机制,年内完成60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创新推进资源统筹。创新融资机制,扩大融资规模。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发行2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债券,推动2家以上企业实现场外挂牌交易,融资30亿元以上。优化人才保障机制,扎实推进“5121”计划。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年内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培养技能型人才8000人以上。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年内力争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提高对外经贸质量,年内力争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新设境外企业10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牢固树立忠诚、服务、勤奋、廉洁的政府工作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奋力创先争优。要践行为民宗旨、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拼搏实干、保持廉政本色,努力建设人民信任满意的政府。
共
3
页,当前第3
页1
2
3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29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