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大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1 19:02:35
最新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01 19:02:35     小编:翰墨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民生事业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基石。会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尽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教育事业上,以打造“西山教育强县”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利用国家薄弱校改造项目,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10万套图书,1560种实验仪器,1.1万件音体美器材,更换了9150套学生桌椅,为中小学配备电脑1089台,装备了200个多媒体教室。投资1380万元,建成四中塑胶操场,完成12所寄宿制学校食堂和宿舍的改造。由教育部英国培生集团出资,对全县100余名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五年招录了420名特岗教师,20xx年新招58名特岗教师,并对107名服务期满、自愿留在隰县的特岗教师,办理了手续。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和精细化管理活动,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由原来的28名提高到118人,中考达线率在东西山排名第一,高考排名第二。

医疗卫生上,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城乡居民住院全年补偿1800多万元。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启动,新建中医院建设项目主体完成。急救中心和下李乡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单采血浆站业务大楼建设项目和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项目顺利完成。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平稳,药品价格总体下降。

社会保障上,千方百计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0.1万人,五项保险征缴支付总额达到2.04亿元;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0xx套任务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0户;协调解决劳动争议216人次,清付农民工工资275万元。加大职业培训,为7家单位公开招聘30名高校毕业见习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6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66.5%;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干部职工兑现津贴1.6亿,比20xx年不足20xx万元,增加了1.4亿,与市直单位持平。

宣传文化上,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通过抓群众文体活动、抓文化阵地建设、抓文化产业发展、抓文化市场管理、抓文学艺术创作,全县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创办的报纸《今日隰县》,出版发行99期。《隰行漫记》、《印象梨博园》等文学作品相继问世。积极引导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以隰县民间工艺品研发中心为龙头,“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组织开展了文艺、电影、图书“三下乡”活动,深入乡村文艺演出86余场,放映电影1000余场。举办“美丽隰州,欢乐盛夏”文艺展演11场,参演节目200余个,参演人员3000余人,观众达5万余人次。小西天和中国梨博园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鼓楼(大观楼)、七里脚石窟分别被国务院授予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小西天一起,并誉为隰州“三宝”,充分彰显了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文明建设再结硕果。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同志被评为20xx年“感动山西十大人物”;8岁女孩冯莉清荣获“山西省首届感动乡村爱心大使”和山西省“美德少年”称号,这是我县继“全国道德模范”孟佩杰和“英雄司机”来虎平之后,响彻三晋的又两位英模人物,同时,我们还评选出“感动隰县十大人物”、“最美共产党员”、“最美村官”,五年评选出50名“项目建设十大功臣”,再一次生动诠释了隰县人民崇德向善、艰苦创业的良好风尚,隰县也被誉为“孕育英模的热土”和“好人隰县”。

社会管理上,牢牢抓住认识、责任、作风三个关键环节,结合 “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各级各部门围绕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查找突出问题286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百日攻坚战”活动,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3起,化解108起,化解率达到95.6%。一批重信重访案件、复杂疑难案件和涉法涉诉案件得到有效解决,全年没有发生到市、赴省集体上访,无一例进京非正常上访。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重点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依法治县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对“五个年”活动多次开展集中视察;对全县“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规划进行全面审议;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完善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支持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开展调研视察、建言献策。全面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深入开展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全县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深入实施“六五”普法,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发挥法院、检察院职能作用,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作用,圆满完成了工会、团委、妇联换届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

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中共**县委办公室 关于巩固拓展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县委办公室集中利用一周时间,开展了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查自纠工作,对照自查重点,逐项研究,现将自查自纠工作

总结

如下: 一是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按照中省市县文件要求,我办在办公室主任会、全体干部职工会上集中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县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加强作风建设,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办干部职工明确了改进工作作风的责任和任务,不断强化参谋辅政、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后勤保障等职能职责,努力提高“三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二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办充分认识中央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的坚定决心,专题研究、部署县委开展的巩固拓展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自查自纠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亲自拿在手上,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对本单位从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无盲区、无死角。

三是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自查自纠工作。对201*年元月以来单位财务账目中公务接待支出以及在酒店、食堂、烟酒茶等营业性场所挂账消费中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逐项进行自查,班子成员主动参与,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做到了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完成时限“三个明确”。通过自查,我单位在财务账目中公务接待支出以及在酒店、食堂、烟酒茶等营业性场所挂账消费中不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四是健全制度,有效落实。紧紧围绕《县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完善《行政车辆费用管理办法》、《会议费用管理办法》等办法,切实加强费用的管控,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党风廉政长效机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分解责任、实行分级负责、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深入推进创新,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要求,在全办上下营造了积极向上、公平正义、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工作报告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简要汇报

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行个别谈话xx人(次);查阅各类档案资料xx余份(件、册);受理群众来电、来访xx件(次),从各个侧面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漏洞。驻点巡察结束时,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即知即改问题xx项;《巡察报告》共反映各类问题xx项,报告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向被巡察单位反馈的xx项,转交纪委xx项,向市委组织部提交具体建议xx项。

二、对xxx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履职情况

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去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委会同志,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围绕“项目崛起、开放转型、特色跨越,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山川秀美新隰县”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梨果提质、项目推进、城乡管理、交通建设、作风转变“五个年”活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县委会坚持发展高于一切,转型高于一切,坚持“管方向、谋全局、议大事、抓关键”,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跨越的信心更加坚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效益惠及百姓。

——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增长,综合实力全面提升。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18亿元,同20xx年(5.74亿元)相比增长9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同20xx年(9722元)相比,增长7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7元,同20xx年(2288元)相比,增长72.1%;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29亿元,同20xx年(3.46亿元)相比,增长81.8%。财政收入完成1.24亿元,同20xx年(4845万元)相比,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70万元,同20xx年(2316万元)相比,增长23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92亿元,同20xx年(3.38亿元)相比,增长400%,翻了四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4亿元,同20xx年(3.94亿元)相比,增长88.8%,这四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20xx年市定目标任务。

——争先进位再获殊荣,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有望再创佳绩。我县被评为全省社保全覆盖服务一卡通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增收开发重点县农民增收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第一、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城乡清洁先进县”、山西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连续五年荣获山西省“十佳卫生县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四无”先进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县、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整治先进县、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县等荣誉。

一、更新观念理思路,转型跨越迈出新步伐

一是抓学习、明方向。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鼓舞发展信心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会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带头深入实践,带头理论联系实际,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引深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的强大动力。二是谋全局、理思路。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切实加强对形势的研判和对经济工作的指导,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提升了我县“项目崛起、开放转型、特色跨越,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山川秀美新隰县”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符合上级要求,切合隰县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全县上下形成了谋发展一条心、抓工作一个调、干事业一股劲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当前、求长远。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做好“三农”工作的重点放到加快建成小康隰县上,难点调整到传统农业优化升级上,功夫用在农民增收致富上,“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战略定位认识更加统一,决心更加坚定,“主攻”力度明显加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砥砺奋进求突破,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大干跨越为主旋律,深入开展梨果提质、项目推进、城乡管理、交通建设、作风转变“五个年”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更稳、更好、更快。

一是狠抓梨果产业,玉露香梨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隰县的历史重任。梨果产业是我县的优势产业,更是全面建成小康隰县的关键一招。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确立了“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形成了梨果产业长效战略机制。玉露香梨走出了认识迷惘期、困惑期和争议期,认识空前统一,信心更加坚定,长抓“四配套”、短抓“六环节”形成共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果品效益大幅提升。全年完成玉露香梨高接换优2.2万亩,新栽3.12万亩,面积达到10万亩,果农收入成倍提高。县委、县政府提出到20xx年,全县玉露香挂果面积达到20万亩,新栽面积达到30万亩,果农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成为隰县发展的最强音。形成了梨果产业组织服务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梨果产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将果业中心更名为梨果生产管理局;乡镇成立梨果推管站,充实了40多名技术服务力量;组建了梨果小蒜协会,为“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服务保障。形成了梨果产业品牌升级机制。以打造“玉露香梨中国航母”和“隰县玉露香中国品牌”为目标,成功举办了“中国·隰县第三届梨花节”,“中国梨博园”开园迎宾。先后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荐会,中国·临汾国际有机产业峰会,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华名梨·全国梨王擂台赛。玉露香梨在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畅销产品奖,在中华名梨·全国梨王擂台赛上荣获“中国梨王”称号。央视七套《乡约》栏目走进山西隰县。《山西经济日报》和《临汾日报》相继头版刊登了题为《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隰县开辟贫困山区农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新探索》的纪实报道,并分别配发“实践右玉精神的隰县样板”和“要学习推广隰县经验”的评论员文章。“梨花香万里、隰州扬美名”、“梨花雪海、黄金未来”的主题和文化内涵传播神州大地,“中国第一梨·隰县玉露香”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大为提升。我县梨果产业已经朝着强势型、科技型、高效型方向发展。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驾马车。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不动摇,连续五年开展“项目年”活动,每年实施60个以上重点项目,总数达到400多个,资金总额达到3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成为我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实施数量最多、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理念不动摇,严格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管理班子、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交账“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每年评选“项目建设十大功臣”,高起点推进、大力度实施、超常规运作,负重赶超,奋力前行,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在克难攻坚中建成,一批又一批小项目在群策群力中竣工。坚持“六位一体”推进机制不动摇,坚持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分析运势,查找问题,强势推进,狠抓落实,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均居全市前列,项目能量逐步释放,项目红利惠及百姓。

三是狠抓城乡管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实施“大县城”战略,按照城乡一体、资源互补、辐射带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成效显著。以战略眼光精心规划城市。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定位,以打造“省级文明和谐县城”为目标,出台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城控制性详规,五年实施了100多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北城新区初具规模,县城面积由不足6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四纵十一横”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以民本理念科学建设城市。新建或改造的11条街9座桥13个公园(广场)和15个公厕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新建商住楼房51栋,6层楼房97栋,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县城四条大街更换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为53个行政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60盏,全市排名第一;堆金山森林公园、小西天莲花广场、奥体中心、幼奥乐园、中国梨博园以及西延街、东延街、紫川街、堆金桥、堆银桥、五环吊桥、莲花吊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工程陆续竣工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64套,开工率达到108%。城镇化率达到40.77%,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2%;新铺设污水管网6.73千米;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新铺设燃气管网12千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米,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持续发展机制管理城市。制定出台了《城区管理“四位一体”责任表》和《隰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印发了《城乡管理年手册》,建立了以“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导的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形成了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条龙,加大了城市执法管理力度,城乡脏、乱、差问题大为改观。市民素质、交通秩序、保洁质量,绿化、亮化、美化明显提高,“爱我隰县、建我家乡、树我形象”蔚然成风。

四是狠抓交通建设,晋西交通枢纽地位日渐突出。扭住“交通建设年”活动目标不松劲,“两高一铁”经过连续几年建设,霍永高速公路过境50.56公里主体全部竣工,即将通车;西纵高速公路过境52.4公里今年启动建设;中南铁路37.72公里路基主体完工。结束了我县没有铁路、高速公路的历史。国省道干线公路等级提高。争取资金3740万元,完成我县209国道北段17公里二级公路改造;南段苗圃—车家坡5.3公里争取一级公路和霍永高速公路隰县互通联接线捆绑打包一起运行,工程可研报告已经省交通运输厅专家评审通过,立项工作正在紧张运行;328省道隰县段62.09公里全线改造完毕。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通村水泥油路399公里,开通二级旅游公路12公里,县乡三级道路改造17公里,集中连片扶贫公路启动实施26.8公里。农村街巷硬化完成846.77公里。9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村水泥(油)路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分别被省政府和市政府评为“五个全覆盖” 先进县。截止20xx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53公里,比20xx年690公里,增长了23.6 %。通过全力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国省道为框架,县乡公路为支撑,大小桥梁为纽带的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

五是狠抓作风转变,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意识和氛围普遍形成。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贯穿工作始终,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会立即进行认真学习,并及时研究出台了“26条规定”,从调查研究、举办会议、精简文件、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公务接待等方面入手,进行严格规范。县级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执行,严格落实,打掉官气接地气,实字当头改作风。深入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解忧、为民解困、为民解怨,全年各级党员干部走访农户10837户,召开座谈会1084次,收集意见建议1839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769件。持续开展“问责治庸、问勤治懒、问效治散、问廉治奢”为主要内容的“四问四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召开“作风转变年”现场推进会,编印了《作风转变年活动手册》,健全完善了一系列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形成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包重点项目、包安全生产、包信访稳定、包廉政建设的“五包”责任制,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艰苦创业、众志成城、决战绝胜”的隰县滨河路精神和“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知难不畏难,奋勇再向前,一脚油门踩到底,实现了各项工作满堂红。

稷山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出台稳增长措施31条,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5.6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5亿元、增长3.8%。

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增速提升6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户、总数达1227户。广汉、什邡、绵竹、中江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服务业有新提升,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188.4万吨、增加3760吨,预计肉类总产量38.8万吨,新增农民合作组织187个。

投资拉动明显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4.9亿元、增长10.8%,142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完成工业投资441.4亿元、增长9%,天成不锈钢、信义玻璃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服务业投资438.1亿元,增长14.4%。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9.05亿元,比年初增加44.7亿元。成功引进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德阳银行开展战略合作。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9.3亿元,比年初增长7.2%;各项贷款余额1106.1亿元,比年初增长10.6%。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增长13.1%。参加“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休闲、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升温。举办“迎春购物月”、“美食文化节”等节假日促销活动,带动消费15.3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增国家级4a级景区1个,举办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实现旅游总收入120.6亿元、增长30.2%。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狠抓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环保攻坚,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迈出积极步伐。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比重为13.4:60.2:26.4,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有序推进,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6户。机械、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完成技改投资329.3亿元,增长17.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向好,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页岩气和节能环保产业跻身全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项目”与“明日宇航机匣中心和数控中心项目”被列入省56个重大产业项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加快,4个项目被纳入省5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592.47亿元、增长17.68%。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新增28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90亿元、增长20.8%、总量居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获省科技进步奖17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四川名牌产品21个。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共建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科技金融进一步融合,8家科技型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专利实施项目331项,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10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98.8%。“双百工程”成效明显,前两批双百人才研发项目达38个。广汉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47.27%,提高1.41个百分点,新增建成区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新增2.38平方公里。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成南铁路、成德大道、绵茂公路、中金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旌江快速干线和广青公路三期完工通车,建成通乡通村公路254公里。华强沟和凯江湖水库开工,64个重点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2.83亿元。中心城市和城市新区建设加快,79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东一环路即将全线贯通。10个“百镇建设试点镇”完成投资6.4亿元,开工“美丽乡村”示范村庄47个、竣工15个。实施户籍等“五项改革”,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生态环保不断进步。成功申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专家评审。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提前完成“”目标,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5%,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可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大气污染应急攻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狠抓沱江流域水污染整治,完成重点治理项目26个。绿化造林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6平方公里,新增耕地1.15万亩。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精心设计改革方案,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联动,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各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扎实开局。出台13个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公立医院、职业教育等6项改革被列为国家试点。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调整和取消222项行政审批项目,停收和免收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机构改革,完成市卫计委、市工商局等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全覆盖,“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登记公司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58.6%、118.2%。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交易。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完成90%工作量,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罗江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

开放水平日益提高。招商引资到位内资680.1亿元、增长0.7%,到位外资2.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8.8亿美元、增长14.5%,其中出口31亿美元、增长31.8%、保持全省第二位;对外投资1730万美元。开放载体逐步完善,综合保税区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投资指导目录,推出了全省首个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平台,德阳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成德同城化步伐加快,编制完成《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成德绵乐城际铁路通车,德阳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实现成德同城化结算。成德工业园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户。广汉与青白江、新都打造边界合作实验区,什邡、绵竹与彭州等地环龙门山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对口支援若尔盖县、阿坝县工作深入推进,42个援建项目完工18个,德阿产业园落户绵竹。对口支援芦山县灾后重建扎实推进,援建的芦山产业集中区标准厂房投入使用。

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98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0元,增长11.5%。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70.05亿元、比计划增加4.54亿元,新增17件民生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20xx级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资助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961人和5053人。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开工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12863平方米。城乡医疗救助24.88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8566.74万元。县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9789套、竣工9528套,为农民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1354套。扶持5.02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1859户农村危房改造。

社保水平稳步提升。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2.2万人,办理城乡居保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00人。医保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72万人,初步实现参保人员省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基本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赔付比例达71.7%。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改造)养老床位3750张。提高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新(改)建幼儿园6所。绵竹、广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四川职业护理学院一期完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天一学院和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首批入驻师生1万人。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全域推进,取消药品加成累计为群众让利8300多万元。广汉、罗江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建成331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举办德阳灯会、端午龙舟赛等民俗文化活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新建全民健身苑15个、农民健身工程113个,在“省十二运会”上取得佳绩。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1.48‰,单独两孩办证5289例。

社会治理迈出新步伐。“平安中国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完善,刑事案件下降8.9%。“法治德阳”扎实推进,“法律七进”及村规民约“中江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面推行村民议事会议制度。在全国首创“邻里乡亲互助会”,政府救济与民间互助得到有机结合。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12345”为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道路、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建成19个省级安全社区。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

五、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四风”问题,强化正风肃纪,开展“9+2”专项整治,狠抓问题整改落实,政府机关作风持续好转,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一批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严控“三公”经费,全市同比减少4663万元、较预算下降18.5%。加强文山会海治理,市政府文件和全市性会议分别减少14.7%、7.8%。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提案210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调整充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4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市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政务服务得到提升。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清理审批前置条件1254个,横向并联审批和纵向联动审批机制进一步完善。建成“一目录、一厅、两平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开通运行,清理并晾晒“权力清单”6403项。全程代办投资项目375个,立项投资额1539亿元;建立投资项目统一收费、规范减免机制,办理减免金额1207万元。搭建公开规范的涉审中介平台,试点地区的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费下浮50%、服务效率提升70%。

统计调查、档案、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残疾人、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稳增长”中增添了新动力,在“调结构”中迈出了新步伐,在“促改革”中实现了新突破,在“惠民生”中取得了新业绩。成绩来之不易,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德阳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层次需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项目支撑作用还需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力不足,区域经济竞争力有待提升;财政持续增收困难,收支平衡压力突出;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重,社会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努力,积极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126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