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篇一
校园,作为具有特定功能价值的功能场所,其所具备的形象属性需要具备稳定性和一致性。而在如今的互联网平台,很多学校的舆情功能单一,只有宣传和展示的功能,而无传递信息能力以及基础社交能力,一方面这是和学校的社会角色相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机制的缺失。
如今,互联网以流量价值来界定个体,流量既是话语权的保障也是各类主播进行网络活动的前提基础,流量成为网络平台的硬通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学校作为天然的热点主体,必须要做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各类蹭热度行为的预案准备。
在此,分享我的三点个人不成熟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期待交流指正——
01评估事件性质,打线下优势防线上劣势
首先把握蹭流量行为的重点,收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譬如当事个人或账号信息,行为方式,传播范围及涉及平台,对学生、学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网络舆论对此的反应如何。以上这些,容易调查掌握。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如是否有背后团队,是否有资本介入,是否有水军,对方的行为目的,这些需要专业信息收集。
掌握显性和隐性信息,可以帮助学校初步评估事件进行定性,决定接下来的具体操作。
目前学校在舆论环境的滞后性,决定了在线上网络环境中的短板和劣势。学校可以和对方先行线下或非公开性沟通,以教育引导为主,在此期间要做好过程性材料的保存,为后续行为发展的应对做好准备。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方的行为目的。谨防网络中存在的“炒作”行为,需要谨慎评估做好对应,在不确定无把握的情况下,建议学校不要轻易进行线上公开行为交流。不要轻易在网络中进行正面回应,达成对方的行为目的,这样做不会让事态平息,而可能会让影响力进一步的扩大,反而违背了发声的初衷,也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02做好应对方案,定统一态度观舆论走向
学校对于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理核心,是舆情控制,基础是保障舆论不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在行动上,就要做好各类应对准备。
一般社会行为,只要前期进行简单的引导,都会获得配合支持。传播范围保证不再扩大,也就不必再有后续反应,等热度自然消散即可。
针对具有团队、有策划、有针对性的“蹭热点”行为,作为学校就要确定自身的态度,做好应对方案并及时执行。首先确保事件不会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要做好预案一旦对方恶意炒作蹭热点,学校要如何应对。
学校各部门各平台账号需要保证舆论态度的一致性,同时也要和社会资源及相关部门保持联系。网络民众对于热点事件具有情绪期待,当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扩大升级后,网络民众也会对学校有所观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作出应对,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03建立互助联盟,补管理政策建长效机制
在网络环境里,学校不应该是独立的,某个学校的形象受损带来的影响会对具有扩散性。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是具有关联属性的,按照区域性或级别性,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根据舆情的性质及时的配合。在正面的舆情事件中,响应互动产生联动效应,在负面的舆情事件中,明确态度维护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一些不恰当网络行为,进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补充以及政策文件的跟进。只有这样,学校在处理交涉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第17条,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当前,网络的发展速度已进入飞跃时期,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学校不能以消极态度被动,也不能毫无筹谋的作出冲动应对,需要提前明确细化可操作的方案应对办法。
强化舆情的引导职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和发挥校园网络环境。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篇二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篇三
一、传染病的管理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接报情况
三、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为做好我局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把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将传染病疫情报告、学生健康体检、学生晨检、巡查、因病缺课登记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我疾控对辖区内7所学校(小学3所、中学4所)进行监督检查。有效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传染病培训、宣传情况
根据《关于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疾控对社区、医院、学校及时传达并进行了传染病知识培训、考试。
利用各种宣传日进行手足口病、麻疹、乙肝、丙肝、艾滋病、乙脑、流感、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宣传,每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便于人们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五、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主动为就诊者提供hiv检测和针对性咨询,提高就诊者hiv检测率和hiv感染状况的知晓率。
今年,我疾控中心对朗乡局看守所开展hiv检测工作,在押服刑人员22人,进行hiv抗体快速检测,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操作,做到准确无误,并及时上报。
通过培训学习并结合科室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检验室工作进行了规范,完善了部分制度和管理办法。
1、对照hiv检测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健全了各种工作记录,使hiv检测点实验室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
2、对工作人员加强医疗安全教育,特别是工作时的防护,结果的解释,质量控制、待复检测标本上报的程序等。
3、开展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进行了仪器校准,加样器校准,制作了hiv临界质控血清,通过室内质量控制活动检验工作质量,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肺结核防治工作
对医院预防保健科经常性监督管理,要求他们对新生儿卡介苗进行及时接种。
按照《关于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我们疾控积极围绕“遏制结核,共享健康”的宣传主题开展宣传并培训,制定计划,总结,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辖区百姓的防范意识。
七、慢病工作
(一)、规范化管理
我疾控指定专人负责慢性防治工作并按国家规定要求定期对慢性病进行统计上报,并由指定专人负责慢性病卡片的收集、登记、统计上报等工作。经常与疾控中心疾控科保持联系,了解此项工作好的工作方法。
(二)、具体工作实施
每月按时到预防保健科室收集慢性卡片,每月检查一次门诊日报,依据登记收集慢病卡片,进行统计报告工作。每一个月慢性病进行一次月报表,每季度进行一次季报表,并做到准确无误,根据有关工作要求记录表内登记数字,无慢性卡漏报,迟报现象,无漏项及缺项,认真对慢性非传染性登记卡进行登记。
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上级疾控中心《关于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黑疾控发[2012]125号)文件要求,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和老年人进行健康的规范管理,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每月例会时间以会代训,培训学习《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手册》,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林场卫生所医务人员系统掌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开展。
九、健康教育
我们疾控共出3块宣传板,内容有预防接种知识、传染病的预防知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等健康知识等。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世界防治肺结核宣传日、“”世界卫生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防治碘缺乏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肝炎日、“”全国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和“”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展开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每次活动都围绕着“宣传日”主题,制作各类宣传单、宣传资料、宣传板,设置咨询台,每次向群众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认真讲解卫生知识及传染病的预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营造卫生宣传氛围。
(一)、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宣传。主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免疫知识、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为贯彻落实《关于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成立了禁烟领导小组,制订了禁烟制度,动员我局卫生系统带头控烟履约,加大控烟禁烟力度,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和禁烟的必要。
(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和业务培训。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医院、社区开展学习了《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手册》,并对医院、社区、学校进行健康教育检查和业务指导,使各单位普遍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按照要求进行健康知识培训,从而达到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篇四
根据xx政办xxx30号《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每年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
(一)掌握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二)了解农村饮水工程的水处理工艺、消毒设备使用情况、覆盖人口、新建改建扩建等基础信息。
全县行政区域内各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工程。
(一) 监测点设置
按照磐政办(20xx)30号《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对全县12个集镇供水、253个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成品水进行检测。(详见监测点分布表)
(二)监测方法
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要求:对12个集镇供水成品水每月检测一次,对253个村集中式供水分别在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抽取成品水各检测1次;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分析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xx)规定执行。水质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四)监测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氨氮。
毒理学指标:砷、镉、铬、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与消毒有关的指标:根据饮用水消毒剂所用情况确定相应的指标,如游离余氯、二氧化氯等;如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检测亚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检测氯酸盐。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须采取从现场检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如按规定做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平行样、现场加标样等。建立监测数据的审核检查制度,监测实施中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料审查。
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水质监测的行政管理。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水质检测、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数据审核、数据分析,撰写技术报告,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县卫生局及有关部门,并告知县水务局。
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的水质采样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到各乡镇卫生院收集水样。
全国流脑监测方案篇五
为确保20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我省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国教督办[2015]4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20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7号)精神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说明会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一)监测样本
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抽样,确定我省太原市迎泽区、晋源区,长治市屯留区,晋城市泽州县,晋中市平遥县,运城市万荣县、绛县,忻州市原平市,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汾西县和吕梁市中阳县12个县(市、区)为202*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样本县。每个样本县(市、区)原则上抽取12所小学、8所初中,每个样本学校原则上抽取30名样本学生。
(二)监测对象
2.样本校202*年春季学期四年级和八年级班主任及语文、音乐、美术教师及校长。
(三)监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
语文:重点测查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艺术:重点测查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民族艺术作品特点、中外艺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了解、理解,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喜爱,以及艺术活动的参与等。
(四)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202*年5月23日。
(一)加强组织领导。12个样本县要成立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组长,教育局长担任副组长,指定一名负责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副局长担任联络员,督导、教研、基教、体卫艺、装备、电教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制度,保证监测工作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保障经费到位。
(二)加强队伍管理。12个样本县要遴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员参与监测工作。要扎实搞好参与监测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指导,确保其了解政策、熟悉规则、掌握方法、严明纪律、加强自律。
(三)强化监督检查。省、市将强化对样本县的监管,加大督查、巡视力度,接受投诉举报,对于失职渎职、落实不力的县(市、区),将实施严格的问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
(一)省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详见附件。
2、工作职责
(1)宣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协调国家及样本市、县(市、区)。
(2)制定省级监测实施工作方案,组织省级视导员、各样本县(市、区)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
(3)组织样本县(市、区)上报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核实和汇总上报。
(4)指导各样本县(市、区)完成对监测实施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好数据采集的各项准备。
(5)组织省级视导员对样本县(市、区)适时、不定期进行视导,督促各样本县(市、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测试各环节工作,对样本县(市、区)的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本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二)市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详见附件。
2、工作职责
配合省级视导员对辖区内样本县(市、区)进行视导。
(三)县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各样本县(市、区)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统筹组织全县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所需人员、经费、装备、网络、电力等按时到位。副组长1人,由县(市、区)教育局长担任,对该县(市、区)测试数据真实性、监测工具保密性负全责,协调监测工作的总体安排分工。
县级联络员1人,由县(市、区)负责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副局长担任,负责与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样本校联系沟通及本县测试工作的组织协调、责任督学、教研员的组织管理;负责接收与回邮本县的监测工具;负责对本县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省级联络员的及时请示报告,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
信息上报员1人,由县(市、区)熟悉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负责本县的信息接收、报送和审核;为样本校的问卷调查系统填答、演唱测试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责任督学20人,每样本校1人,由样本县选派督学、教研员或教育系统相关人员担任,负责全面监督样本校测试工作。
主监测员20人,每样本校1人,由非本样本校的非语文、非艺术(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完成学生语文、艺术测试及语文、艺术相关因素问卷填答的具体组织工作。
县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样本校按规定安排校内测试工作人员,包括:监测员、演唱测试监测员、信息员、保密员、司时员、安保人员等。
2、工作职责
(1)制定县级监测实施工作细则。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如实上报属地范围内学校、学生和教师相关信息。
(3)组织本县(市、区)测试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测试工作人员掌握测试规范、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各项准备。
(4)组织并督促各样本校做好测试各环节的工作,确保本县(市、区)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统一为样本校配备音乐播放设备和文具物品,确保网络畅通,按要求做好本县(市、区)监测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四)样本校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样本校设主监1人,由样本校校长担任,负责组织本校测试,并对本校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样本校设副主监1人,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配合校长组织本校测试,在校长填答问卷时,具体负责本校测试组织工作。
监测员1人,由样本校非语文、非艺术(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担任,负责配合主监测员完成语文、艺术纸笔测试及语文、艺术相关因素问卷填答的具体组织工作。
演唱测试监测员2人,由样本校非音乐教师担任,负责演唱测试的具体组织工作。
信息上报员1人,由样本校熟悉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负责上报测试年级学生、教师信息和测试准备过程材料,为学生音乐听力测试、演唱测试和校长与教师网络问卷填答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确保测试用计算机及网络运转正常。
司时员1人,由样本校教务主任或其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按时发出报时指令。
保密员2人,由样本校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监测工具的领取、保管和送回等工作,对测试工具的安全保密负具体责任。
安保人员2人,由样本校保安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测试场地及周边的治安保卫。
2、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如实上报本校师生的相关信息。
(2)组织本监测点测试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测试工作人员掌握测试规范、明确自身职责,确保本监测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按要求设置测试场地,做好本监测点监测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行政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必须有专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省本级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工作部署、业务培训、资料印刷。各样本县(市、区)监测期间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保障经费由本级财政负担。监测期间保障经费支出标准参照《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招生考试相关经费支出标准的通知》(晋财教[2016]24号)执行。省级视导员集中培训期间的伙食费由省教育厅负责,往返交通费及不少于3次集中视导期间的住宿费、交通费由本单位按照差旅费管理规定予以报销,享受交通、伙食补助待遇。省教科院在监测期间将派出专项督导工作小组,抽查各样本县测前准备与现场测试组织情况,所需差旅费由省教科院给予保障。
(一)2月10日前确认样本县抽样结果。
(二)2月25日前审核提交各样本县属地学校信息。
(三)2月27日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部署。
(四)3月8日前提交省级实施工作方案,部署省级实施工作,对样本县(市、区)进行部署培训,组织各样本县确认样本校名单。
(五)3月29日前督促各样本县审核提交测试年级师生信息。
(六)4月19日前组织各样本县接收演唱测试用耳机并开展演唱测试练习。
(七)5月6日前督促各样本县完成测试程序与工作规范的统一培训。
(八)5月6-10日组织各样本县开展问卷调查系统的填答练习。
(九)5月17日前检查各样本县实施工作培训完成情况。
(十)5月22日前省级视导员完成各样本县测试准备情况的核查。
(十一)5月23日监控测试过程,处置与上报应急问题与突发事件。
(十二)5月24日督促样本县工具回邮,提交省级应急事件报告表。
(十三)5月31日前组织各样本县审核提交参测学生的基本信息。
(十四)6月17日前提交监测实施工作总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