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22:30:28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
时间:2023-09-04 22:30:28     小编:曼珠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一

通过这两次重大事故,让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训,同时也让我在教训之余受益匪浅。

一、 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是对我们安全的保障,是对我们技能提升的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手段。

二、 作为一名煤矿职工,我们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认真学习事故措施,深刻反思,确保工作安全进行。

三、 深刻认识了矿调度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一班三汇报,及时做好汇报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准确详细地汇报,认真听取调度安排,及时处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事故,我们须引以为鉴,决不可重蹈覆辙;教训,我们须慎思获益,决不能敷衍了事。

一、 安全第一,是我们一直遵循的安全核心手段。安全运输,也是遵循的准则之一。这次事故,让我明白了许多运输方面的知识,比如胶带司机职责,胶带保护,运输注意事项等等,当然我们得更加加强学习;安全供电,同样也是重中之重,如何保障供电安全及时便是我们学习的技能之一,尤其对一个电工而言更是重要。我们得认真学习,虚心对待。

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对待,如何做好安全供电,如何做好安全运输,如何做好安全事故处理,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构思,提前预防。我们得引以为鉴。

三、 服从指挥。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须服从指挥,服从管理,按照程序,认真对待。同时认清矿调度的重要性,及时汇报开展工作。

煤矿工作是常抓不懈,紧抓不松的,我们也得跟上前进的步伐。

我们煤矿工作与大自然做斗争,其特殊属性决定了有时事故又难以回避。从全国各地的矿难事故及安全事故不难看出,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干部、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事故还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为煤矿工作人员,面对这起事故我心情非常沉重,每一起事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在这些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忽视了安全第一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帮教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安全因素很难成长。事故的发生也许是是因为一时疏忽、只是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疏忽,给他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

事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把压力转变为工作的动力。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对新来职工要实行以师带徒,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

3、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机器设备带病运转。

4、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保证。

5、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6、真正把这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不违章操作,才能使职工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7、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矿井的安全发展。

8月5日,地处xx市崇信县的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施工人员在井下维修巷道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导致2名员工被困井下,经过抢险救援,2名矿工分别于8月7日、8日被医院诊断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新周煤矿的事故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事故已经发生,我们要从每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在工作中把压力转变为动力。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动摇。我们每个人都应将“安全”二字时刻放在心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植于我们的头脑。

岗位培训要抓细。培训教育科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抓好心理素质培训,让职工在面对事故时处乱不慌,沉着应对,掌握安全的主动权。

总之,每次事故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警示,我们要认真分析,总结教训,认真学习事故防范措施,举一反三。结合我矿自身特点,寻找自己工作的疏漏之处,把安全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动上做到不违章操作,这样才能使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二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实现了煤矿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由2014年的2945起减少到2014年1403起,下降52.4%,死亡人数由4746人减少到2433人,下降48.7%;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2.04下降到0.749,下降了63.3%。在加强瓦斯治理、整顿关闭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害防治取得了新成效。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年出台了《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意见》,2014年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防范煤矿水害事故的紧急通知》。2014年正式颁布实施《煤矿防治水规定》(安监总局第28号局长令),2011年颁布实施新修改的《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编写了《全国煤矿典型水害案例与防治技术》、《华北地区奥灰水综合防治技术》、《煤矿防治水工作指南》、《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和《煤矿安全规程释义防治水部分》等,为监管监察和煤矿企业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了3期《煤矿防治水规定》宣贯学习班。

据统计,2014年到2014年共发生4起特别重大水害事故,死亡162人,共有166人受到处分,其中刑事处分65人,党政纪处分101人,涉及处级干部44人,厅局级干部23人,对四个事故矿井共处罚1.49亿元。通过严格的事故查处,促进了防治水工作。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水害事故大幅度下降,2014年与2014年相比,全国煤矿水害事故起数由104起下降到38起,下降了63.5%,死亡人数由593人下降到224人,下降了62.2%。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努力,水害事故持续下降,但重特大水害事故仍时有发生,老空水害仍是防治水工作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2014年-2014年,下同)全国共发生水害事故306起、死亡1325人,分别占同期煤矿事故3%和7.9%;事故起数从2014年的104起下降到2014年的38起,死亡人数由593人下降到224人,分别下降63.5%和62.2%;较大事故(3-9人)由2014年33起下降到2014年13起,死亡人数由158人下降到60人,分别下降60.6%和62.0%。见表1。

。“十一五”期间发生10人以上重特大水害事故26起,死亡506人,占同期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17.4%和16.5%。平均每年发生5起左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

。“十一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发生28起事故、死亡182人,占总数的9.1%和13.7%;国有地方煤矿发生40起、死亡180人,占总数的13.1%和13.6%;乡镇煤矿发生238起、死亡963人,占总数的77.8%和72.7%,乡镇煤矿仍是水害事故的多发区。见表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发生3人以上水害事故140起、死亡1083人,主要有老空水、地表水、岩溶水、冲积层水和其他水害,其中老空水害发生129起、死亡971人,占较大以上水害事故92.1%和89.7%,地表水害发生7起、死亡55人,占较大以上水害事故5%和5.1%。见表3。

。“十一五”期间,全国发生了4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死亡162人,其中国有煤矿发生3起,特别是中央企业发生了两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巨大。2014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国有地方)发生老空透水,造成36人死亡;2014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中央企业)发生陷落柱底板奥陶系灰岩突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2014年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中央企业)发生老空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救,115人获救,38人死亡。

十一五期间,共有10个地区发生重特大透水事故,其中,山西发生5起、死亡142人,黑龙江发生5起、死亡75人,贵州发生5起、死亡68人,河南发生4起、死亡64人,四省发生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占全国73.1%和69%。见表4。

2014年12月16日,河北省金能集团井陉矿务局临城煤矿;2014年1月8日,河北省峰峰集团公司九龙煤矿;2014年7月25日,河南省焦煤集团宝雨山公司何庄煤矿;2014年10月15日,山西省大远煤业等矿井都发生过底板突水,造成矿井被淹。

2014年3月25日,中煤平朔煤炭公司三号井工矿发生老空透水事故,矿井局部被淹;2014年4月18日,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板集矿井筒发生透水涌砂事故,矿井被淹,当班入井622人,621人安全升井,1人死亡;2014年2月6日,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矿因邻近关闭破产矿井的老空水溃入矿井,部分巷道被淹,灾害还波及旗山矿周边六个矿井。

2014年,山西孝义庆平煤矿有限公司(原招携煤矿)“7·26”透水事故(被困9人)、江西省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榨一煤矿“8·16”透水事故(被困14人)和2014年四川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11·21”透水事故(被困29人)经奋力抢救,被困人员全部成功获救。2014年,河南平顶山郏县高门垌煤矿“11·17”透水事故涉险35人,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地方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科学决策,成功救出33人。

。2014年7月2日,河南省平煤集团新峰一矿发生水库溃堤倒灌井下的事故,造成部分大巷被淹;2014年7月14日至16日,湖南省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的影响,衡阳、郴州等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致使113对矿井被淹和138对矿井开采水平被淹,造成地面6人死亡、井下8人失踪。2014年7月22日,山西吕梁市兴县魏家滩镇马圐圙煤矿,因山洪暴发,造成河槽下采空区发生塌陷,沉陷面积约800平方米,洪水经采空区进入矿井,导致11人死亡。2014年7月2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由于洪水倒灌井下,造成69人被困,经全力抢救,全部获救。2014年8月17日,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因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堤决口,溃水淹井引发事故灾难,致使172人死亡;与其相邻的新泰市名公煤矿也因洪水淹井,造成9名矿工遇难。

主要表现在防治水机构、防治水技术人员和探放水设备及队伍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投入不足;应急预案不落实等。在小煤矿普遍存在防治水工作无人管、不会管的状态。

矿井防治水必备的地质报告、图纸、台帐等基础资料不健全;矿井及周边水文地质资料不清,制定的防治水措施针对性不强;水害预测预报和水患排查治理制度不落实,水害隐患心中无数。防治水工作处于盲目状态之中。

一些矿井超层越界、非法违法违规开采,破坏防隔水煤(岩)柱,井下防水密闭设施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地质构造薄弱地带(如断层、裂隙、陷落柱等)开拓掘进或回采前没有进行注浆加固等措施;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机,达不到探水距离;对开采煤层底板高承压水的情况下没有进行疏水降压;矿井排水系统不健全、不配套;雨季防洪截流措施不到位,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机制不健全,对影响矿井安全的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堤防工程等巡视检查不够;一些矿井虽然制定了防治水措施,但根本不落实,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水害应急预案,发生透水后,束手无策;一些矿井虽有水害应急预案,但从未进行应急演练;一些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内容不全,没有应急设备,不具操作性。

据统计,90%以上的透水事故都有透水征兆,但由于职工素质不适应,在透水征兆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仍违规组织生产或进行探放水,导致探水作业人员伤亡或整个矿井被淹;一些矿井执行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虽然进行了探放水,但未将水害彻底根治;在暴雨洪水期间不执行有关部门停产撤人制度,未及时撤出井下所有受水威胁的作业人员,导致人员被困伤亡。

一些地区对防治水工作不重视,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发生事故后,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导致同一地区的透水事故接二连三发生。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和新修改的《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水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健全水害应急预案,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

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要承担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制定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写防治水规划、专门防治水设计、措施等。定期组织开展水患排查活动,研究制定治理措施。煤矿企业(矿井)分管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作好相应的防治水工作。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要受过正规院校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煤矿企业、矿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和有关防治水技术制度。特别要建立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水害应急救援援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还要建立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定的各项制度都要组织宣传学习。

煤矿企业、矿井有责任和义务对煤矿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基本知识,掌握井下透水征兆的有关知识,组织井下职工开展水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职工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调度室,采取切实有效安全措施,组织专家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前提,为此,要全力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企业应当根据井田内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井工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并依此类型制定防治水措施。

建立健全防治水基础地质资料。煤矿企业应当组织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并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编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有关图件,图件内容要真实可靠并实现数字化。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等有关基础台账,为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加强对古井老窑和周边矿井的调查研究。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调查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为防治老空水害提供详实的资料。

废弃关闭矿井要编写闭坑报告。大量关闭的废弃矿井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特别是废弃积水矿井,已构成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重威胁,发生了多起重特大水害事故。防治水规定要求所有矿井在关闭前必须编写闭坑报告,对闭坑前的矿井采掘空间分布情况,可能存在的充水水源、通道、积水量和水位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以及闭坑对邻近生产矿井安全的影响和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开展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当矿区(矿井)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时,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矿区(矿井)未进行过水文地质调查或者水文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应当进行补充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勘探方法可采用物探、钻探、化探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物探成果必须经钻探方法验证后,方可作为矿井设计、施工的依据。

加强基建矿井防治水工作。新建井筒开凿到底后,必须优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在进入采区施工前应当建好永久排水系统。基本建设矿井的施工队伍也要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专用探放水钻机,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地质报告复杂的,必须针对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水害隐患,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应当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矿井以断层分界的,应当在断层两侧留有防隔水煤(岩)柱。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严禁超层越界或超深开采。

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不得将矿井水在井下向老空区排放。每年全矿井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检修设备,清挖水仓,确保雨季有充足的排水能力。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

井下需要构筑水闸墙的,要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并按照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报废巷道封闭时,在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水闸墙应当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雨季加密观测。

煤层(组)顶板导水裂缝带范围内分布有富水性强的含水层,应当进行疏干开采。当开采煤层底板高承压含水层时(如华北地区奥灰水),应当进行疏水降压、注浆加固等措施,以防突水淹井。

有突水历史或带压开采的矿井,应当分水平或分采区实行隔离开采。在分区之前,应当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并建立防水闸门,以便在发生突水时,能够控制水势、减少灾情、保障矿井安全。

开展水害预测预报。对于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充水条件分析,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每年初,要根据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防范措施,消除水患。

矿井掘进、回采前要查明水害并进行治理。采用钻探方法为主,配合物探、化探等方法,查清掘进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范措施。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掘进、回采。基建矿井掘进巷道、首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先物探后钻探验证再进行掘进、回采。

确定探水警戒线。矿井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要进行探放水。探水前,应当确定探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编制探放水设计。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当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等确定。一般情况下,其超前距不得小于30米。

做好探放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探水钻孔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监测水情。如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组织所有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全部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采用井下钻探方法,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开展探放水工作,并确保探放水的效果。

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在水体下采煤,其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应当根据矿井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开采高度和顶板控制方法等,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水体下开采的规定,由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煤炭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方案和开采设计,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采煤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要求,控制开采范围、开采高度和防隔水煤(岩)柱尺寸。

临近水体下的采掘工作时,要采用有效控制采高和开采范围的采煤方法,防止急倾斜煤层抽冒。在工作面范围内存在高角度断层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断层导水或者沿断层带抽冒破坏。

在水体下开采缓倾斜及倾斜煤层时,宜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开采方法,并尽量减少第一、第二分层的采厚;上下分层同一位置的采煤间歇时间不小于4-6个月,岩性坚硬顶板间歇时间应适当延长。

煤矿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水情,主动采取措施。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煤矿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h不间断巡查。

煤矿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所有煤矿在雨季前要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是:位于地表河流、湖泊、水库、山洪部位等附近矿井的防洪设施和防范措施是否到位;与矿井连通的采煤塌陷坑是否填平压实;井口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矿井是否采取防范措施;违法违规开采防水保护煤柱的矿井是否采取了加固和阻隔工程措施;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已关闭的废弃煤矿是否充满填实;矿井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等。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发生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每年都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1次救灾演练。

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煤矿企业应当装备必要的矿井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主要设备要包括适合矿井救灾的排水泵、排水管路、配套的电缆以及定向钻机等。大中型企业要储备足够的抢险排水设备和材料。

水害事故发生后,矿井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报告政府有关部门,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力争在救援黄金时间内,救出井下被困人员。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煤矿事故反思报告。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三

重点发挥班组建设,充分发挥班组长在顶板管理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监督部门作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可见,技术措施完善可行是顶板管理的基础,生产现场管理到位是搞好顶板管理工作的保证,职工安全意识高低是顶板管理的关键,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链式配合,方能有效进行煤矿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煤矿顶板事故反思。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四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做风涣散的必然结果。同时,在这件事中,我还感到,自己在工作责任心上非常欠缺。我从思想上没有把标准、规章制度重视起来,这也说明,我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也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没给自己注入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在自己的思想中,仍就存在得过且过,应付思想。现在,我深深感到后悔莫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苗头,如果不是领导及时发现,并要求自己深刻反省,而放任自己继续放纵和发展,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都无法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工作失误。

因此,通过这件事,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在我今后的工作方向上,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所以,在此,我在向领导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你们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

从谈起。因此,这件事的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发生这件事后,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我忠心的恳求领导能够接受我真诚的歉意,并能来监督我,指正我。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以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的学习和工作。请领导相信我。

此致

敬礼

吴廷其

20xx年x月x日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五

泸县桃子沟煤矿瓦斯爆炸固然是在煤矿业主的主导下,企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采用淘汰的采煤工艺、不落实瓦斯防治有关规定,冒险组织职工蛮干,刻意逃避政府监管而造成的恶性重大责任事故。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人认为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2014年在煤矿整合的时候,将当时所有的在册煤矿都纳入了整合的范围,一是部分不具备规模开采条件的煤层、也纳入了整合扩能建设的范围,这些企业沿袭的采煤工艺,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就被淘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到现在,上、下不得,正规采煤工作面难以形成,即便形成了其生产也难以达到生产能力,违规启动淘汰的采煤方法,也就是企业在重压下的必然选择。二是煤炭质量差的劣质煤炭矿井,也纳入整合建设范围,这些企业生产出的煤炭无市场或亏本销售,无利润空间,管理、投入不能到位,隐患多多。

二、政策性的整合建设,却无政策上的信贷支持,导致建设矿井普遍背负高利息进行建设,而高利息往往还难以为继,企业处于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饥寒起盗心的行为在所难免。

三、中介服务收费奇高,企业难以承受。中介机构的资质由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但他们的服务收费缺乏指导监督,他们在价格上形成默契,形成暴利的现状,有的事业性检测收费更是高的离谱,监测收费远远高于设备本身的市场价格,而他们的结果又是行政许可的必要件,企业根本没有谈价钱的余地,基本是被-迫接受,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压制。

四、政府的税、费统征标准暗箱操作,对煤炭质量差的煤矿,明显超标准征收,企业苦不堪言,处于负债经营之中,管理、装备、培训上的欠缺也就难以避免。

五、监管力量分散、监管设备不足、责权不等的问题,制约监管力量的发挥,监管缺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出现。

六、在重大利益面前,基层监管人员往往处于弱势,缺乏对监管人员有效的保护机制,畏难情绪、不敢碰硬的现象时有出现。

七、对煤监员考评考核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履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多种形式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凡发现有非法违法组织生产或建设行为的煤矿,按“四个一律”的要求,一律实施关闭。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实施举报重奖制度,将举报查实处罚金额的50%奖励举报人。对查实要关闭的煤矿,奖励资金不少于10万元,把举报奖励政策在有煤矿职工的区县、乡镇、村社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工作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群众能够判断煤矿非法违法生产的典型情形,知道举报电话。对举报人严格保密。

二、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煤矿煤层开采条件的评估,对不具备规范化开采条件的煤层的煤矿和开采劣质煤炭的煤矿实施限制发展的`政策,对退出的煤矿按一定的标准实施经济补贴,补贴资金一是由政府在每年的煤炭税费收入中安15%到20%的比例,提取煤矿关闭补助金,二是由保留煤矿出一部分资金,共同补贴关闭煤矿,争取做到有序退出,确保社会稳定。

三、对保留建设煤矿实施信贷扶持,让他们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建设发展,避免他们在高利息的压迫下,乱想乱干,真正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对新建煤矿项目,实施严格的资金审查制度,凡建设资金有较大金缺口的项目,严禁核准开工建设。

四、规范政府税、费征收,做到税、费征收依法、阳光进行,构建政、企和-谐关系。

五、资质审核部门在审批中介资质的同时,要规范其收费标准,严打击中介暴利,事业性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应当广泛听证,避免监测收费高于设备市场价的可笑现象,做到规范合理,良性循环。

六、将政府资源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监管机构,一是从源头上避免盲目上马的矿山,二是责权同担,确保履职尽责,三是有利于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为煤炭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也有利于解决监管不力、监管却位的现象。

七、提高煤监员的待遇,建立完善对煤监员的考评考核和退出机制,避免他们履职不尽责、监管畏难的问题。

八、合理资源配置,确保企业的生产在阳光下进行,避免偷偷摸摸的生产导致事故,如攀枝花肖家湾煤矿“8.29”瓦斯爆炸事故,如矿井范围的资源合理配置了,其偷偷摸摸的生产行为必然不会出现,企业的安全条件暴露在阳光下,事故就应该可以避免;如有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煤层划给了企业,但保证突出煤层安全开采的保护层却不配置给企业,这本身就是突出煤层开采的大忌。煤矿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配置不能像挤牙膏那样,否则,企业的短期行为在所难免。

九、以原煤炭部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指导煤矿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好的基本保证,“表决心”式的做法,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桃子沟煤矿事故反思。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六

摘 要:大采高综采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在国内外被广泛地采用,现己成为国内外厚煤层综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煤壁的稳定性对大采高支架性能的发挥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煤壁片帮的5个主要因素:采高、支架工作阻力、煤体节理面倾角、老顶回转角、停采时间等。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随采高的增加,煤体的破坏深度呈指数分布:随工作阻力的增加,煤体的破坏深度呈线性减小,当工作阻力达到5. o1mn/架时,片帮现象基本消失。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防治

一、大采高综采岩层运动的基本特点

层状岩体结构是煤系地层的重要特征,随着煤层的采出,上覆岩层自下而上依次运动,下位岩层呈现明显的剥离特征,由于岩层强度、分层厚度以及层、节理发育情况不同,各岩层的运动和垮落步距也有所不同,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成组运动特征,某些强度较大而又相对较厚的岩层可形成结构层,又叫作关键层,它在岩层的运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那些强度较低或厚度较小的岩层作为关键层的载荷,通常将在同一组岩层中最下位岩层作为关键层。

单一煤层及厚煤层顶分层开采时,支架直接支撑的是完整性较好的直接顶岩石,与煤体具有明显的分界面,两者的强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一次采出煤体的空间小,直接顶垮落后即可对采空区进行比较充分的充填,因此,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带及断裂带发展高度较小,即直接顶厚度较小。老顶断裂时,其回转运动首先通过直接顶作用支架顶梁,即首先表现为支架增阻。

对于大采高开采而言,由于采高加大,采空区空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只有更高的垮落带才能维系整个采场岩体的平衡。由于岩层顶板的分层垮落特性,原直接顶岩层垮落后不能充满采空区时,一定厚度的下位老顶岩层将作为规则垮落带来弥补采空区充填的不足,这样,直接顶的厚度增加。实测大采高采场直接顶的垮落高度通常为煤层采出厚度的2. 0-2. 5倍。采高增大使直接顶的垮落度增加,但直接与支架作用的仍是完整的直接顶岩石,具有较好的传力效果,因而矿压显现明显增大。

工作面前方的煤体跟岩体一样,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结构体,表现在力学上的不连续性和有条件的转化性,即在较少裂隙组的影响下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而在较多的裂隙组共同影响下可转化为近似的各向同性,但此时煤体的强度大大降低,降低程度由煤块性质和节理裂隙面的`性质共同决定。

煤体在未开采前,处于原始应力条件下,应力保持相对平衡,煤体呈现一定的相对连续性,当煤体开采后,煤壁附近煤体应力平衡遭到破坏,水平应力迅速减小,由于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的作用垂直应力迅速增大,使煤体产生新的节理、裂隙,即开采引起的次生裂隙发育,煤壁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老顶的周期性断裂来压,煤壁会在节理裂隙最发育的地方最先受到破坏,当支承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煤体加剧破坏,从而造成煤壁片帮,使煤体失去支撑能力,顶板压力向支架上方转移进而使支架受力不均,产生歪倒、翘顶现象,失去对顶板的控制,严重时将导致顶板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开采前必须对煤体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煤体的承载能力,而要实现对煤壁片帮的正确预测,就必须确定煤体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以及分析煤壁片帮机理。

二、大采高煤壁片帮的影响因素

1、采高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随工作面的推进,在煤壁前方产生了支承压力 ,在该压力作用下,煤壁一定深度内的煤体首先破坏,并且呈格里菲斯强度破坏特征,出现裂隙,该破坏区的范围与煤体强度及应力状态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大采高条件下,当采高增加后,由于采出的空间增大,需要冒落较多的顶板去充填采空区,因此,直接顶eh增加。由于岩梁跨度l与厚度h成正比,直接顶长度l增加,采场的压力相应增大,顶板下沉量增大,这样煤支承压力区来自动增加长度去平衡因采高增大而增加的压力。同时,采场顶板压力也随之增大,使支柱下沉或插底、顶板产生破碎、支柱钻顶等使工作阻力相对有所减少。这样,增大采高后直接顶增加产生的压力不但都加在了“煤壁支座”上,而且因支柱下沉或插底、顶板破碎、支柱钻顶等原因而使支柱承载值减小,采场内顶板压力还要向煤壁前方转移。由于煤壁上压力增大,从而使煤体的裂隙更加发育。

表1:片帮深度与采高h的变化关系

而从图1可明显看出,片帮深度随着实际采高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地增加,当采高超过一定值后,煤壁片帮深度急剧增加。由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一些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不得不采取一些专门的煤壁加固措施,增加了大量的辅助工作量,导致工作面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所以,采高是煤体片帮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图1:煤壁片帮与采高的关系

2、支架工作阻力对煤壁片帮深度的影响

其中,c为煤壁片帮深度;pm为支架最大工作阻力。

图2 煤壁片帮与工作阻力的关系

图2为煤壁片帮与支架工作阻力的线性关系图。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支架工作阻力的增大,可使煤壁片帮深度呈反比减少,支架工作阻力的大小对煤壁片帮深度有明显影响,加大支架工作阻力,可以改善煤壁完好状态,如无其他因素影响,当支架工作阻力达5.01 mn/架,在ii1-4顶板条件下,煤壁片帮现象将基本消失,煤壁保持完整。

3、煤体的破裂角及节理面倾角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煤层顶板压缩煤壁,随着顶板的周期性垮落,在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方的煤体裂隙比较发育。在围岩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节理面倾角的增大,工作面前煤体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加;当节理面倾角增大到 ,此时破裂面上的剪应力取得最大值,所以该断面最容易破坏。但是,如果破裂面与节理面平行,破坏部分之间在垂直应力的作用下,节理面将闭合,由于节理面之间摩擦力的存在,则煤体还能承受部分荷载,一般不会导致煤壁片帮,只会引起节理贯穿。如果破裂面与节理面不平行而形成一定的夹角,破裂面则会与节理面相割,使支承压力高峰区的煤体形成块状结构,由于煤壁前方存在自由面,块状煤体则会在水平拉应力的作用下挤出煤体,形成煤壁片帮。

4、老顶回转角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老顶会发生周期性运动,已破断岩块要产生回转失稳(变形失稳)现象,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这种运动将迫使直接顶发生变形及破断。由于老顶回转角的不同,在直接顶形成的拉断区(上部)及压缩塑性变形区(煤壁及端面处)的情况也不一样。将老顶相同转角下所产生的破坏区连起来,就形成了老顶回转对直接顶的剪切破坏带,该带的位置与老顶的断裂位置有关,在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压缩破坏区内岩体的块度及排列状态,将决定煤壁是否能片冒下来,而裂隙的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端面处煤体的块度。

通过以上分析,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己处于塑性破坏区内的煤体,在老顶回转作用下迫使顶煤产生位移,同时由于节理面与老顶回转引起的剪切破坏带方向一致,使工作面前方煤体呈碎裂块体状态,面一面接触整齐排列,这种状态下煤体的抗剪能力大大降低,如果煤体节理面倾角较大,两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更使煤壁难以控制,因此老顶来压期间是煤壁及端面处于最难控制的时期。

5、停采时间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由综采面矿压观测结果可知,顶板的下沉量随着顶板的周期性垮落,停采时间成正比,停采时间越长,顶板的下沉量越大,对煤壁及端面区直接顶的压缩破坏越严重,同时,由于节理面不可能是绝对平整的,在两面相对位移量较小时,凹凸不平处的相互咬合作用,使两节理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当两面位移量较大时,这个作用就会失去,表现为沿节理面的大位移量,使工作面出现台阶下沉,或严重片帮,所以工作面停止推进,也是导致煤壁片帮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防治煤壁片帮的措施

煤壁片帮及由此引起的冒顶的治理,可以从改进设备机械装置及优化采矿技术两方面进行。

1、改进顶梁端部结构,加装防片帮板

据统计,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程度与是否采用支架护帮板有关。这是因为在支承压力的作用下,当塑性区内的煤体产生水平位移时,会受到护帮板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适当使用护帮板并靠近煤壁时煤壁片帮会减少;没有护帮板支护下的片帮几率约为有支护的3倍。因此要提高护帮板的使用率,在机组割煤移架后,立即打开护帮板护帮。在机组割煤前,提前于采煤机1-2架才将护帮板收起,使工作面煤壁始终在扩帮板支撑下。为了使片帮发生初期护帮板仍能支撑住煤壁,就要改进两端结构,要将护帮装置安设在伸缩梁上以至具有二级护帮装置。

2、提高支架的实际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尽可能提高泵站的供液压力或选择高压泵站32-35mpa的供液系统,安设压力指示器,正确操作移架后升柱;采用初撑力保持阀提高实际初撑力。

3、提高煤体强度

工作面通过煤岩破碎带或老顶来压时加固煤壁,提高其整体强度。如煤壁成大块状片落,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时,可用木锚杆锚固煤壁;当煤岩都很破碎、松软时,应考虑用聚胺酷加固技术对煤壁进行超前加固。

4、改进回采工艺和操作技术

采用及时移架结构(先拉架后推输送机)的方法,使支架顶梁顶住煤壁,采煤机只采底刀,如留有粘顶煤,可利用支架顶梁铲落;工作面出现局部的片帮和大采高支架歪倒、陷底、挤架等现象,应及时调整。另外,在设计工作面时应避开上覆煤层遗留煤柱对工作面造成集中压力;工作面推进方向应保证煤层节理应倾向煤壁;工作面应处于俯斜开采,避免仰斜开采。应注意两端支护技术及三机配套。

参考文献: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煤矿片帮事故反思。

煤矿发生事故反思报告篇七

摘要: 笔者阐述了煤矿生产中井下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搞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工作的处理。特别是在井下使用产生的危害最大,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本文分析了电机常见故障现象、原因,给出了处理方法,最终目的就是让电机正常运行和使用,减少以至杜绝电机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生产;煤矿机电;原因分析;

1.煤矿生产中井下发生机电事故存在的原因

1.1 只管设备投入前的维修,不算投入后的设备的维修

任何一台机电设备都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阶段,我们称之为设备的一生。设备投入使用前的阶段,称为设备的前半生,投入使用后的各阶段称为设备的后半生。相应地对企业的自制设备和外购设备的管理,也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这样就使设备因先天性的不足,给设备后期的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仅使后期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而且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分家,注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

设备管理本质上是对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过程有两种状态:一是实物状态,另一种是价值状态,所以设备管理应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但在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把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彼此分开,甚至更偏重于技术管理,而忽视经济管理,造成设备积压、投资效率较低、技术进步较小等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需逐步从保证安全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2.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存在的原因

2.1 计划性状态检修

随着机电设备的监测技术发展,根据机电设备运行中的诊断装置和在线监测所预防的故障状态,将维修的内容和具体时间确定下来,从诊断资料和监测中获得的数据,并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来预测设备故障时间,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前,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和措施,以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消除机电设备隐患,从而达到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目的,而这种单靠故障状态的维修方式过于苛刻,不能及时掌握时机,不能很好地为生产服务。

2.2 事后维修

计划性定期维修也是强制性维修,这种维修方式虽然也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监测手段,但更多的是仅凭经验来确定检修周期,不管设备是否需要检修,但到一定时间就必须要检修,这就很难预测一些随机因素所引起的机电设备故障,有时会出现检修过剩的情况。

3. 针对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存在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

(1)以设备的一生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即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还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记录,并对维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整理;另外,还要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便使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得到合理改善,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保证机电设备的寿命周期的延长使用。

(2)重点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提高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靠程度,减少设备的维修工作量。使其达到设备使用过程中不用维修的目的,即无须维修设计。

(3)加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在我国现代化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现阶段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这也给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困难;如果职工不能正确地使用机电设备,必然给矿井生产带来事故隐患。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巡回检查和交接等日常维护。

(4)及时更新设备,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建议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安全运行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运行性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企业制度上入手,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更新设备及时投入煤矿生产。

(5)理顺安全与生产经营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设备维修与生产、经营的矛盾。生产部门强调设备要保证长时间的连续运行,经营部门强调成本的最低化,要做到投入成本最少又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必须摆正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贯彻好“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经营更要管安全”的工作方针,重视设备维修的工作,确定合理的材料、配件定额。

4.结束语

总之,防止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我国煤矿行业高效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是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通过总结事故教训,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即可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对待,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水平,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好运行,促进矿井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煤矿机电事故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23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