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恒大产业扶贫方案篇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上级关于坚决打赢部分攻坚战的要求,实现就业脱贫任务工作目标,确保就业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特制定《阜阳市人社局就业脱贫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帮助农村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人口(16-59周岁,以下简称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脱贫的目标,以增加贫困劳动者收入为核心,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载体,采取就业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发展产业、就业促进、创业带动、政策扶持、就业服务等精准手段,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创业人员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全社会形成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良好氛围;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到20xx年帮助*****名(自20xx年起,每年计划8000名,县市区每年各1000名)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措施:
(一)实施就业援助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
1.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以扶贫部门对本地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情况为基础,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本地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等情况,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分级分类制定落实就业帮扶计划、帮扶措施。
2.做好就业信息的宣传对接。对本地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组织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其上岗就业。
3.创建乡镇(村)就业扶贫加工点。引导本地服装、纺织、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创建就业扶贫加工点,鼓励适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在家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作,为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
4.鼓励中介机构和院校输送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且稳定就业一定时间的职业中介机构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每名贫困劳动力每年可享受1次;职业(技工)院校向当地企业输送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比照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给予职介补贴。
5.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对于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在乡村开发一批农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水库安全管理、学校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以及开发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公益性岗位按照自愿申请、公开报名的原则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可实行全日制工作、半工半农或劳务承包等工作方式。
6、促进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力度,离校前,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8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离校后,结合未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需要,提供“一对一”重点帮扶,对有求职意愿的,及时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纳入青年创业计划,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培训意愿的,推荐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升职业技能;对有见习需求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积累就业经验。
(二)开展就业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
统筹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贫困劳动力意愿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依托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定向、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贫困劳动力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并对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促其掌握上岗就业技能。
(三)依托产业发展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
1、发挥主导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作用。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以继续深入开展“接您回家”、企业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有针对性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引导贫困劳动力转向家庭服务业就业。根据家庭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带动就业效率高的特点,引导贫困劳动力转向家庭服务业就业,组织其就近参加家庭服务培训,掌握家庭服务业上岗基本技能。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和培育一批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家庭服务企业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3.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当年新增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占用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照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政策,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并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政策。
(四)鼓励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恒大产业扶贫方案篇二
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措施被广泛应用,那么该如何策划好产业的精准扶贫呢?接下来本站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油菜、桑树、蔬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精准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工作的部署,达到既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我县特色产业带建设,又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
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和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结合我县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秋冬油菜、桑树和蔬菜等短期经济作物种植,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以公路沿线和各乡村旅游景点为重点,在全县形成油菜秋冬产业带,加快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打造“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精准扶贫产业开发长效机制。
计划冬种油菜8000亩、新种桑树500亩、种植蔬菜5000亩,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其中油菜160万元,桑树50万元,蔬菜100万元。
计划发动3500户贫困户参与项目实施,受益人口达到14000人。
油菜平均每亩投入资金350元(不含人工费),平均亩产值1050元,每亩纯收入750元。
种桑养蚕前2年每亩投入资金3990元(不含人工费),平均亩产值4800元,每亩纯收入810元,第3年每亩纯收入1560元。
按标准化种植管理的蔬菜,平均每亩投入资金1300元(不含人工费),实现平均亩产值4500元,每亩纯收入3200元。
项目实施可带动1500户6000人脱贫。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xx年贫困户和20xx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已明确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奖补标准和限额
冬种油菜、蔬菜每亩奖补200元,按户计算奖补面积自然连片最低为1亩,不足1亩的不予验收。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蔬菜品种以蔬菜栽培书框定的品种为准。
新种桑树每亩奖补1000元,按户计算奖补面积自然连片最低为0.5亩,不足0.5亩的不予验收。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程序
参与项目实施的建档立卡户在出苗15天后,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报验收;各村登记汇总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各乡(镇)组织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奖补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报告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贫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将奖补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由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二)验收标准
1.油菜验收标准
(1)种植时间为20xx年8—11月,面积在1亩以上,园地整洁,出苗整齐,长势良好。
长势差,每亩缺苗面积超过67平方米的,从验收面积中扣除,扣除后面积不足1亩的,不予登记和补助。
(2)要求全面翻耕,开沟起畦,畦宽1.2-1.5米,沟宽0.3米,畦高0.2米以上。
2.桑树验收标准
(1)种植时间为20xx年1—4月,(嫁接桑:每亩种植2500—2700株,行距100—120厘米,株距35—40厘米;实生苗:每亩种植4000—5000株,行距80厘米,株距17—20厘米)新植必须规范,且保持园内干净整洁美观。
面积达到0.5亩以上,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园地整洁,土层深厚,翻耕并施有机肥;低洼积水、粘重田地必须开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严禁在烟草种植地、厂矿、砖窑附近等污染源建园。
3.蔬菜验收标准
(1)种植时间为20xx年1-10月,要求种植面积在1亩以上,且保持园地整洁,出苗整齐,长势良好。
(2)按照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种植,要求全面翻耕,开沟起畦。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我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奖补资金总额为31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农业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台账、组织机耕、项目验收和发放奖补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办负责奖补资金拨付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精准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工作的部署,达到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精准扶贫中推动产业带建设,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和养殖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项目计划总投资1455万元。
其中,家禽种苗补贴600万元,畜牧养殖补贴375万元,水产养殖补贴450万元,其他品种养殖补贴20万元,雏鸡保育场建设项目补贴10万元。
预计年内参与养殖农户1800户,受益人数7020人,可解决1560户,5835人口脱贫。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xx年贫困户和20xx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已明确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补贴标准和限额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一)家禽类养殖项目(600万元)
1.土鸡养殖(预计30万羽,补贴450万元)
2.肉鸭养殖(预计10万羽,补贴100万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3.肉鹅养殖(预计2万羽,补贴50万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二)牲畜养殖项目(375万元)
1.生猪养殖(预计1万头,补贴3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生猪种苗2-10头养殖,饲养2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补贴300元。
若留养1-5头后备母猪的,待母猪第一次产崽后可再次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补贴200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栏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其它品种的生猪,如香土猪、野猪等养殖项目参照以上母猪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2.山羊养殖(预计7500只,补贴75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按要求完成栏舍建设,购入种羊20—50只养殖,购羊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只补贴10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圈养;(2)栏舍建筑面积为每只羊不低于1平方米,可为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3)建有相应的饲料房和青贮池;(4)配套建有每只羊5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并建有山羊不可跃越的固定围栏;(5)种有与养殖规模匹配的牧草,每10只羊需要配套种植1亩牧草;(6)建有相应的消毒、储粪设施、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三)水产养殖项目(450万元)
1.网箱养殖(预计1万平方米,补贴5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建网箱养殖200平方米以内,网箱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网箱面积实数,每平方米补贴5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是新建的网箱,用钢管作框架,焊接牢固。
(3)箱网高(深)不少于2.5米。
(4)做好网箱的防洪、防火等附属设施包,不能影响航道、排洪泄洪及灌溉。
(5)不得在人畜饮水水源管理范围内,不能造成水质环境污染,不得影响市容景观,不得在融江县城段河道内新建网箱。
2.池塘养鱼(预计20xx亩,补贴4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建或改造池塘养鱼1亩以上至6亩,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面积实数,每亩补贴20xx元。
养殖建设要求:(1)主要用于新建鱼塘或池塘改造以及苗种补贴;(2)要求鱼塘四周护坡平整坚实,塘基坚固,塘底清淤;(3)鱼塘垂直深度达到2米以上,水深达1.5米;(4)养殖品种不限。
(5)所投鱼苗达到投放标准,每亩投放鱼苗数不低于500尾。
(6)投放鱼苗时,必须有所在地的村委干部或包村干部、当地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在场,并拍摄放鱼苗照片作为验收佐证材料。
(四)其他品种养殖项目(20万元)
1.家兔养殖(预计1万只,补贴20万元)
养殖要求:有相应的养殖房和青贮间。
2.其他品种养殖项目,如竹鼠、豚鼠等参照家兔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五)雏鸡保育场(脱温)建设项目(10万元)
经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年内新建标准规范雏鸡保育(脱温)场,每个场脱温量每批达一万羽以上的,当年向我县养殖户供应4万羽脱温土鸡苗的,一次性给予两万元的奖励资金。
四、验收程序
20xx年12月1日前,按照方案养殖要求养殖的农户,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报验收;各村登记汇总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验收申请;乡(镇)政府组织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补贴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报告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贫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由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五、资金筹措及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我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奖补资金总额为1455万元。
六、项目实施和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全县养殖项目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协助乡(镇)做好养殖计划方案,养殖种苗引进,及对项目实施检查指导、培训和汇报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和养殖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县扶贫办负责补贴资金拨付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
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贫困户申请审核,项目验收,发放补贴造册登记审核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为顺利完成青蒿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我县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以培育、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提高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满足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青蒿素的原料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而且为县财政增收作出贡献。
参与项目建设农户3500户,受益人口达13500人。
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项目实施可巩固3000户11350人脱贫成效。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贫困村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三、补助标准和限额
本项目资金补助由苗木补助和以奖代补种植资金补助两部分组成。
(一)苗木补助:采取统一定点育苗方式提供苗木,委托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苗木,每株0.05元,苗木免费发放给农户。
(二)青蒿种植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补助:建档立卡户每亩补助500元;贫困村非建档立卡户按60%标准每亩补助300元;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三)“以奖代补”种植补助的发放方式:农户种植青蒿,经验收合格后,由乡(镇)统一请款按补助标准发放补助资金。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程序
农户完成种植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验收;乡(镇)人民政府组成验收组,按照本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全面验收。
(二)验收标准
每亩要求种植1000株,验收时成活率要达到90%以上;产量要求,每亩达150公斤(由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收购农户进厂原料数据)。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计划总投资291万元(往年“十百千”产业项目结余资金),其中苗木补助31万元,以奖代补种植补贴26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科技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台账,组织验收和发放补助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办负责补助资金拨付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广西仙草堂制药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价为8元/公斤的收购原料
合同
,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恒大产业扶贫方案篇三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一)大王镇雨台山村
全村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162 户,526 人,土地面积 537 亩。最初识别贫困户 60 户,192 人,通过此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最终确定贫困户 24 户,62 人。
(二)楠木镇陵江村
全村幅原面积 平方公里,共 548 户,2085 人,土地面积 1468 亩。最初识别贫困户 106 户,353 人,通过此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最终确定贫困户 29 户,91 人。
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帮扶责任
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业股股长满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胡俊、姚翔二同志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深入调查,制定帮扶规划
为使真正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帮扶村贫困家庭,与贫困户交心谈心,走到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对致贫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制定脱贫工作计划。重点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共同研究制定了帮扶措施。
1.成立扶贫工作指导队。为开展好此项工作,局内成立扶贫工作指导队,由农业股等 2 位同志担任,帮扶工作队多次深入到群众家中,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和诉求,全面掌握村民思想动态及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需求。
.制定帮扶措施。由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传榕同志带队,农业股同志及帮扶工作指导队一行深入帮扶村实地走访,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大王镇雨台山和楠木镇陵江村三年扶贫规划。
(三)倾情倾力,突出帮扶成效
鸡 600 只、鹅 500 只、猪 15 头、鸭 400 只。安装宽带 35 户。维修农渠 2500 米。8、维修 5 社提灌站 1 处。对村活动室进行改造,添置办公桌椅,并将各种制度上墙,制作了宣传展板和宣传标语。
恒大产业扶贫方案篇四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焉耆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县扶贫开发战略和目标方案,围绕“五个一批〞工程和“六个精准〞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根本原那么,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部门优势,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就业扶贫台账为根底,以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和政府兜底保障为手段,精心安排,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就业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制定完善工作方案, , 精准就业扶贫对象。
。结合以区、州、县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制定就业扶贫工作三年工作方案,把就业扶贫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力争将每一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成员都纳入与其个人特点和需求相适应的就业帮扶范围,制定了就业扶贫“五个选项〞要么进工厂,要么特设岗,要么学技能,要么转移就业,要么创业。截止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合计 1481 人,其中:公益性岗位 7 人,就业扶贫特设岗 223 个,事业岗 39 人,自主创业 44 人,灵活就业 866人〔季节性务工〕,稳定就业 302〔企业、合作社、行政事业单位自聘人员〕。
二是 引导 就业 创业, 全面落实补贴政策 。按照“抓创业带就
业、以就业促脱贫〞思路,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创业联动+政策驱动的“四加四动〞路径,进一步抓就业、促脱贫。把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创业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创办微利工程,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既满足了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稳工难〞的困难。目前,全县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就业援助金 38 人 19 万元,各类企业、农村经济实体吸纳就业补贴 93 家 284 万元,带动就业 2467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 220 余人〕,投入 40 万元建立扶贫大棚工程 2 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21 人〕。
三是 加强扶贫特设援助岗管理, , 促进兜底就业。
。深入开发扶贫特设援助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继续整合开发农村环卫、园林、文化活动室管理等岗位,2016 年,州人社局安置特设岗 155 人,2018 年 6 月新增设了 50 个扶贫特设援助岗位,2019 年又增设18 个岗位,安置一些劳动力能力较低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因病、残疾等弱势贫困人员优先提供特设援助岗位,并且在安置公益性岗位过程中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发挥政府购置效劳力量,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地脱贫。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发保洁、安保、绿化等就业扶贫特设援助岗位 223 个,落实扶贫岗位补贴 280 万元。同时,加强扶贫特设援助岗考勤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吃空饷〞问题,每月按时催促收集考勤情况,及时发放扶贫特设援助岗位补贴,严禁触碰扶贫工作“红线〞。
四 是 强化技能带动,增配就业扶贫“助推器〞 。进一步把贫困人口培训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规划,采取“乡镇知名单、培训机构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买单〞的方式,开展双向、订单式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支持“两后生〞、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现“两后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职业培训全覆盖。根据贫困劳动者培训意愿及市场需求,组织实施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家庭效劳业、生产效劳业等职业技能工种专项培训。对贫困家庭未就业青年重点实施专项技能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引导其向产业工人转化。2016 年以来,共培训 17006 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823 人,其中:保安岗培训 38 人,砌筑工、挖掘机驾驶员培训 382 名,企业岗前培训、手工艺品制作、畜牧养殖、中式烹调等培训 403 人〕。根据?自治州 2018 年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实施方案?,我县通过“冬季攻势〞共培训农村充裕劳动力 74 期3687 人次〔其中贫困户 525 人次〕,主要开展了砌筑工、中式烹调、中式面点、美容美发、电工、电焊工等工种。
年 5 月初我县组织了一批贫困劳动力进行保安岗前报名工作,共报名 215 人〔贫困劳动力 38 人〕,培训后百分百提供就业。
六 是拓宽渠道,有力保障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收。进一步发挥劳务经纪人引领带头作用和有组织转移力度,促进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健全各乡镇劳务输转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乡镇劳务输转协会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输转格局,稳定输转人员,提高输转质量,增加劳务收入。同时,积极引导组织季节性的临时性劳务输转工作,满足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需求。引导鼓励农村劳务经济人、劳务带头人、中介组织等民间团体,有序组织务工人员奔赴周边团场,从事拾花、西红柿采摘、辣椒采摘、田间管理等季节性务工。2016 年以来全县转移充裕劳动力430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8600人次〕,创收达 亿元〔贫困劳动力创收 2400 余万元〕。
七是 深入基层开展“回头看〞“回头查〞 。组织干部集中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进行精准摸排,确保贫困劳动者就业扶贫核查“全覆盖〞,全面实现“一人一户一技工一就业〞的目标。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监测一次贫困劳动者就失业情况,对非个人原因造成失业的,及时协调尽快予以安置就业,确保贫困家庭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业创业意愿、培训情况、享受政策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不断再摸底、再甄别、再核实、再确认,进一步制定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方案,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扶贫档案,至少每季度走访跟踪一次,及时掌握就失业情况,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目前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多为季节性转移就业,自身技能偏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造成贫困劳动力无法实现稳定就业。只有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稳定就业。今年我县将贫困劳动力培训后的就业率作为考核培训机构的重要指标,不断促使培训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对接各类用工企业及合作社用工需求,从而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及时推荐到企业及合作社就业,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同时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及“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学技能,向产业工人转移就业。
三是加大政策 宣传 力度, , 全面 落实 各项补贴政策:要进一步通过访惠聚工组、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电视微信等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就业扶贫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政策知晓率,转变贫困劳动力就业观念,积极鼓励各类企业、农村经济实体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及时落实各项就业扶贫补贴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就业促脱贫的良好气氛。
四是提升 农业充裕劳动力转移 水平,助力增收脱贫:
过乡镇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分组编排到乡镇有组织转移务工队,并认真统计转移情况,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时间、收入情况做详细登记,确保贫困劳动力实现致富增收。
五是结合县域产业实际,发挥产业带动就业作用:
借助我县商贸流通的优势,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以及开展农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实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结合我县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及旅游业促就业等特色行业设立精准扶贫就业车间,通过加强培训、政策扶持等方式引导帮助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落实就业援助金、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进一步扶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同时在全县开展精准扶贫“就业直通车〞下乡活动,为贫困劳动力精准施策,精心效劳,打通就业助推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开辟致富新路子。
焉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 年 4 月 26 日
恒大产业扶贫方案篇五
为了贯彻落实《xxx灵璧县委灵璧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发展,培育具有灵璧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依据灵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出台灵璧县扶贫工作1+n配套文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特色种植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和贫困县摘帽”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2496”脱贫计划,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每年使500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产脱贫,到20xx年,共1500户、5000人通过特色种植达到脱贫的目标。通过驻村扶贫工作组帮扶和产业扶贫的实施,到20xx年,使全县每个从事特色种植的重点贫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品能带动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稳步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体经济收入年均5万元以上,全村达到脱贫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贫困户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但同时要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激发农民自身活力,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既要重视“输血”式扶贫,更要重视“造血”式扶贫。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资源优势,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
3、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
(一)突出发展特色农业
1、积极发展专用粮食。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青储玉米、鲜食玉米,调整小麦种植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大庙、渔沟、冯庙、韦集镇、向阳等乡镇要大力发展青储、鲜食玉米示范。杨疃、尹集、浍沟等乡镇要加强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系,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2、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示范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力提升蔬菜、小杂粮、林果等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恢复部分花生、马铃薯种植面积。灵城、渔沟等乡镇扩大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加快生产经营模式的升级。韦集、黄湾、娄庄等乡镇要抓好对黑花生、鲜食小花生、高油花生的推广示范,实现花生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虞姬要抓好辣椒、马铃薯等作物的脱毒、提纯、复壮,打好虞姬辣椒品牌,恢复马铃薯种植。尤集、朝阳、下楼等乡镇要积极挖掘和培育晚秋黄梨、水果梨、池藕等产品的产业开发。“三纵三横”沿线地区要抓住道路沿线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的有利时机,抓好林下种植中药材、林下养殖等种养新模式。杨疃、尹集等乡镇要依托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种植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规模种养基地。
3、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探索发展花卉、苗木、葡萄等新兴产业,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抓好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提升新兴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年内新建15个百亩以上花卉、苗木规模种植基地,全县建设新兴产业基地5万亩。
(二)积极发展品牌农业
1、鼓励培育新的农产品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培育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引导和创建新的农业品牌。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5个,注册农产品商标10个,积极指导培育2家企业争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推进特色种养殖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
2、发挥现有品牌的引领作用。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品牌的整合和开发力度,重点扶持市场竞争力强、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品牌,扎实推进“荷金来”、“康美达”、“瘦八仙”、“灵南生态”等农产品品牌的统一包装推介,做好做强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品牌带动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提升。
(三)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以户用沼气和沼气工程项目实施为依托,推广“畜-沼-果”、“畜-沼-菜”、“大棚-沼气-蔬菜(水果)”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施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和无害化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财政资金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开发扩大蔬菜、瓜果等基地,具有一定种养规模,辐射带动贫困户较多的贫困村,倾斜安排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涉农项目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安排。
(二)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扶持农机、植保、农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种植中的经营管理问题。引导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是提高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程度,解决发展特色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销售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目标最为直接的办法。一要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场进行培育和规范管理,将支持重点放在与广大农民联系紧密、运作良好,尤其是能够真正带动当地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经济组织上,将有名无实的“空头”合作社逐步淘汰。二要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创办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在发展产业时能够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减少投入、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益。三创新利益链接机制。支持适合的经营主体,使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产前、产后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拓宽贫困户就业和创收途径。按照“土地租金+股份+务工收益”的基本模式,让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或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购销关系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链结机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4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