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5 15:52:13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
时间:2023-09-05 15:52:13     小编:翰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篇一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该延迟退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教师延迟退休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延迟退休的方案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在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来自盐城市第一中学的沈增宏也关注到了这个话题。她认为,不是所有职业都适合延迟退休,教师这个职业更具有其特殊性,要对学生成长负责,因此建议对教师延迟退休实行“弹性”对待。

金陵晚报记者发现,关于教师到底适不适合延迟退休的讨论早就开始了。支持教师延迟退休的人认为,很多老教师经过长期的积淀,教学经验很丰富,教学能力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反对的人则认为,教书虽然要靠经验吃饭,但人到了50岁以后,记忆力衰退、思维反应能力下降,年纪大的教师由于身体机能、健康状况明显下降,面对高强度、高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会力不从心,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

沈增宏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原因,教师队伍也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如果老教师延迟退休,因为编制和岗位有限,年轻教师就没办法补充到学校。这样一来,真正可以站到讲台上,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教师就越来越少,必定会阻碍学校的发展。

而且,老教师一直不退休会影响年轻教师的正常晋升,不利于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延迟退休可能在个别教师身上可行,但对于教师群体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沈增宏建议制定延迟退休方案的部门对教师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环境、精神压力、健康状况、老教师的工作实绩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在沈增宏看来,教师延迟退休不宜“一刀切”,应该区别对待,尊重个人意愿。对于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教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延迟退休;对于那些条件不允许,到退休年龄就想离开学校的教师,可以直接按原法定年龄退休。

“有教师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愿意继续工作,也可以延迟退休。不过,他们不再适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了,可以安排让他们做一些培训、辅导工作,或关心下一代工作等,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沈增宏表示,对于延迟退休的教师,都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篇二

现在延迟退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想知道,延迟退休的方案什么时候出台?退休的年龄是不是真的是65岁?延迟退休的工作已经进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谢谢。

尹蔚民:

我已经讲到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这么一个实际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当然一些特殊群体还有其他的政策规定。建国初的时候,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我们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74.8岁。也就是说,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有一部分人赞成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对的。这项政策不仅仅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它同时也是为了更充分地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从2013年开始,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再往未来看,虽然还有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项政策是“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瞻前顾后,能够使方案更周到,各个方面都能够接受。

第一,我们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比如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也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就是这样一个心理预期,渐进式的。所以这个政策就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配套政策。考虑到这项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会把这个方案的要点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我们会把各个方面的意见吸收了之后,使这个方案制定的更加完善、更加稳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渐进式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而我国现在已经领取退休待遇的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

尹蔚民:

刚才问到时间表,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但是我们实施,我刚才讲了,那还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谢谢。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篇三

胡晓义:

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社会也是普遍关注的。在研究改革方案的时候,我们也广泛地听取社会的意见,有的说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收不抵支的情况,原因就是因为机关没有改革,如果改革了,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在改革的方案出台以后,又有一些担心机关事业单位参加改革了,实行统一制度了,会不会又去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我想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表现了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关切,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种担心和忧虑,是很正常的。

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挺明确的,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主要供款渠道是公共财政的资金。因为无论是单位缴费还是个人缴费,主要供款渠道是公共财政的资金。个人缴费是工资,工资也是公共财政供款。以上是就大多数来说的,当然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是“自收自支”的。所以,在这个方案的制定当中,它的基金是单独管理的,不是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混在一起的。刚才尹部长特别讲到,现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经有多达3万亿的结存积累。而机关事业单位的供款渠道是明确的。其次,它的抚养比是比企业高的,这个原因很清楚,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是有编制控制的,新增人员是受控的,而退休人员是逐步增多的。所以,抚养比是越来越高的。如果说企业的抚养比是3:1,那么事业单位差不多是2.5:1,机关差不多是2:1,是这样一种关系。所以,抚养比高,意味着收支不平衡可能会更大,这种不平衡是要由公共财政来弥补的。由这两点出发,这个基金不能混用,不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如果有亏空,会不会去吃那3万亿结余的问题。

至于说下一步工作,因为国务院改革的决定出来了,我们还正在抓紧制定更进一步的细则,比如具体的人群范围、具体的待遇计算标准、过渡性措施、系数的确定、指数的确定,各个地方正在进行具体的测算工作。就算是这些工作都落实到位了,下一步还要处理诸如人员流动等问题,有很多政策需要细化。谢谢。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篇四

延迟退休方案这项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延迟退休方案时间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延迟到65岁退休,尹蔚民坦言: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目前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在制定延迟退休方案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

首先,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结点和节奏。

其次,延迟退休肯定是小步渐进,也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第三,推出之前会有一个预告,也就是方案出台之后到实施,这中间至少有五年时间,不会立即实施。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推出这个方案,那么也要到五年以后才可以实施。

由于这项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会把这个方案的要点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尹蔚民指出,预计今年能够把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再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再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但是离正式实施,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这两年社保收入增幅均低于支出增幅,会不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对此,尹蔚民表示,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平稳。2019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是有结余的,而累计结余则高达3.06万亿元。

不过,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其中人口老龄化对收支平衡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测算,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14.9%,到2020年将占到19.3%。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人口的绝对数在下降。这些加在一起,养老金收支面临巨大压力。

一是要加大扩面增交的力度。

二是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力争在今年出台全国养老统筹方案。

四是要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

五是要做好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延迟退休方案已趋于成熟新闻篇五

延迟退休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了,但是真正实行还没那么快。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延迟退休方案实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针对相关热点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对于延迟退休问题,尹蔚民回应说,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方案制定出来,后年正式推出,但实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至少在五年后。

记者:延迟退休方案什么时候出台实施?退休的年龄是不是真的是65岁?

尹蔚民:延迟退休是针对我国人员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建国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是74.8岁。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必要调整。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这项政策不仅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它同时也是为了更充分地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从2019年开始,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再往未来看,虽还有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项政策是“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瞻前顾后,使方案更周到,各方面都能接受。

第一,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

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

考虑到这项政策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方案正式出台前,会把这个方案的要点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渐进式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而我国现在已经领取退休待遇的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

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但实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至少在5年后。

尹蔚民: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去年都是收大于支,且略有结余。2019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当期的结余是3458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06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不仅涉及制度内因素的影响,如参保人数、待遇水平、抚养比等,也受制度外因素的影响,如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测算,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而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是在下降的。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即3个人养1个人,到2020年,抚养比将下降到2.94:1,2050年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就要相应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需要刚性增长的,所以养老金支出面临巨大压力。

对于养老金收支平衡,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大征缴的力度。目前,我国近2亿人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的制度范围内。这里面,可能一半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半要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目前已制定了全面参保计划,正在扎实推进;第二,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平衡风险。全国养老统筹方案力争在今年出台;第三,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延长交费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第四,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第五,做好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全国养老统筹方案力争在今年出台

养老金投资股市将设比例限制

尹蔚民:养老保险基金是大家的“保命钱”。按目前规定,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好处是保障了基金安全,问题是没有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低于cpi实际上就是贬值。我们一直在研究、论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问题。目前已形成了基本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照程序报请国务院审定。在做这个方案时,我们有一些基本考虑:首先,要保障基金的绝对安全,在这个大前提下,坚持市场化原则,由专业投资机构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投资运营。其次,多元化投资方向。除了继续购买国债、存银行之外,会选择一些效益比较好、有升值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对于进入股市,肯定会有比例的限制。第三,相对集中运营,由中央制定大的规划、大的投资政策,然后适当地集中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最后加强监管。

胡晓义:“中人”政策非常明确,即“2+1+1”,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过渡性养老金,加上职业年金。待遇水平的总体设计,要考虑到前后待遇水平的衔接,具体待遇如何,我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答案,但肯定有很好的预期。

胡晓义:异地就医需要解决三个障碍:1.户籍管理制度;2.管理技术问题,背后是地区之间政策标准范围不一致的问题,结算非常复杂;3.医疗资源配置的高度不均衡。解决异地就医的方向是:60%的异地就医能在同一城市内实现,即“同城无异地”;30%的异地就医能在一个省市、不同城市之间结算,今年内可以做到;10%的异地就医是跨省的全国异地就医,有一个分级诊疗、转诊的制度安排,引导合理就医。

尹蔚民:所有的央企负责人,都会执行统一的薪酬制度,即基本年薪+绩效收入+任期激励。1月份开始,央企负责人已经执行新的薪酬体系。其中,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绩效收入根据考核情况,按照不同企业的经营规律、经营效益,在考核基础上进行发放,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则以3年为一个任期,在任期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系数发放,总原则是不能超过基本年薪和绩效收入的30%。目前,薪酬监管部门正在制定具体办法,要求3月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央企领导绩效收入不能超过年薪2倍

尹蔚民: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在公务员法的框架下,在保持原有领导职务晋升通道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职级晋升通道,来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的矛盾。

我国有720多万名公务员,60%分布在县以下机关工作。他们工作条件更为艰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由于县以下机关机构规格较低,所以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的矛盾就比较突出。今年,我们将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行这个新制度。这有利于缓解千军万马挤职务“独木桥”的矛盾,不能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以晋升职级,职级和待遇挂钩,从而为基层公务员开辟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和空间。目前,各个省都在制定具体方案。

各省都在制定公务员职级晋升方案

记者:何时能结束公费医疗?

胡晓义:从1998年开始,我们推行职工医保改革。相对来讲,企业、事业单位推进速度快,机关推进速度慢一点。目前,只有三个省的省直机关和中央在京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中央在京单位尚未参加职工医保

社保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只降失业保险费率还远远不够……政府

工作报告

中提出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参加两会的多位代表委员高度认同,认为是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的时候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517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