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7 13:20:15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
时间:2023-09-07 13:20:15     小编:碧墨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篇一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x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习,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篇二

一、培养目标

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具有一定的政治思维、经济分析和领导艺术才能,能很好地综合与协调城市规划中各种问题,了解城市规划、经济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具备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旧城更新与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道路与综合交通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4、具备较强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社会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计算机辅助绘图、社会交往与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1、专业主干课程

城乡规划原理(二)、建筑设计(一、二、三)、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乡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2、学位课程

八、毕业条件

学生在4―7年内修满本专业规定的18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专业教学进程表

(续上表)

十、双学士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

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1、《城乡规划原理(二)》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城乡规划的背景知识与基本内容,熟悉城乡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乡构成与用地规划、城乡发展战略、城乡总体布局、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实施、城乡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等内容。

教 材: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课程目标: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熟练运用景观设计元素,完成城市各类风景园林设计,适应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需要。

主要内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概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历史回顾;植物栽植原则;景观元素的组成与运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实例分析;景观课题设计。

3、《建筑设计(一、二、三)》

课程目标:掌握基本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单一建筑空间和重复空间的特性及其构成的一般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掌握建筑设计图、模型等表达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

系;小型建筑空间构成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及要求;建筑设计的程序、方法及步骤;场地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相关知识。

教 材:《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1999年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1年版。 参考书目:戴 俭:《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尹青:《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东军:《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建筑设计与流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建涛:《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城乡总体规划设计

课程目标:系统地掌握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对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城市形态的演变,城市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有一个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现状设施条件的调研,基础资料汇编与分析研究,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及城市现状图绘制;城市性质、规模的论证和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总体布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郊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各专业系统规划等。

5、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课程目标:使学生建立土地使用的功能性、经济性、法规性和城市空间设计导向性的概念,反映城市设计的内涵,掌握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现状调查与用地分析,新、旧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工业园区、街道、广场等详细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工程项目进行建筑物的空间布置,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组织,空间环境的优化与美化,竖向设计以及各项工程设施的规划布置与管网综合;规划说明书的编写等。

教材:《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年版。

6、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课程目标: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线性设计、交通管理等方面得较为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交通规划、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进行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

路线形综合设计;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基础知识;城市桥梁的基础知识;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概述;铁路与轨道交通;公路;河港;海港;机场等。

7、城乡规划管理和法规

课程目标:掌握新版城乡规划法的基本内容、行政管理与行政法学的内容,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程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法规意识。

主要内容:行政管理与行政法学导论,中外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主要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划文本的编制等。

8、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主要内容:城市水源与水源保护;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与设计;城市防灾抗灾规划;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等。

9、城镇设计

课程目标:系统地掌握中小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结合中小城市(镇)所在地的的历史与发展、城镇形态的演变等实际情况,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和安排,进行合理的城市空间设计。

城镇历史文化和风貌设计的要求,城市六线管制内容与要求。

教 材:《城市设计概论》 徐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必读书目:《城市,它的发展、衰改与未来》,(美)伊利尔.沙里宁,工出版社。

《城市和地区规划》,(英)p.霍尔,中国建工出版社。

《城市发展过程》,(英)鲍尔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

《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英)j.b麦克劳林,建工出版社。 《区域与城市规划》,(波兰)萨伦巴,建设部规划局。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 、基本要求

2.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方案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能力;

5.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6.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9.具有计算机运用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

三、修业年限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

六、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美术、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区域规划、小城镇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1.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包括军训、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2.专业实践

测量实习、构造实习、建筑设计课程设计、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城市总体规

划实习、规划设计院综合实习等。

3. 综合实践

(1) 毕业实习; (2) 毕业设计。

八、教学计划(见附表)

附表:教学计划

(二)选修课

(三)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含括号的周数在假期进行安排

一、专业培养目标

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五、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50学分,必修)

(

(三)1、必修课程(22学分)

2

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院将每学期开设一定数量的跨学科课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实际,选择相应的课程并修满规定的学分。(跨学科课程分类设置为人文射课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等;跨学科选修课程一览表等相关信息置于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一部分供学生参考) (五)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根据《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凡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以我院名义在学科竞赛、科技和科研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者,可申请奖励学分,必须获得12学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

体育运动会获得项目第一名、第二名等同省级一等奖,第三名、第四名等同省级二等奖,第五名、第六名等同省级三等奖。参加国家级体育运动会获得项目第一名、第二名等同国家级一等奖,第三名、第四名等同国家级二等奖,第五名、第六名等同国家级三等奖。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篇三

1、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位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二、培训对象

三、培训时间

每周四下午16:00至18:00,如有特殊情悦,具体时间则另行通知。

四、培训方式

1、岗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实施,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

2、岗位培训:由厂长组织对其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培训。

五、培训教材

公司《规章制度》、消防安全知识、设备3q文件及操作指引。

六、入职培训内容

1、公司概况(公司的历史、背景、质量方针、原则)。

2、组织机构图。

3、各部门职能(员工个人岗位职责)。

4、员工日常工作准则、严禁行为。

5、人事管理制度(录用、考勤和休假、奖惩、离职、工资)。

6、员工福利。

7、员工安全注意事项。

8、消防知识培训。

9、岗位专业知识、技能。

10、设备操作及安全指引规程。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和应用考核,以书面考试为准,满分100分,85分为合格,不合格终止试用。

八、公司对员工的培训进行评估及,评估结果记入员工个人档案,评估成绩、培训态度及出席情况等作为员工调薪、升职之依据。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篇四

(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 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实现广西有色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必须实施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

(一)舆-论宣传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系统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人才强企的经营理念。在有色集团站和《广西有色》报上开设“人才强企”专栏,定期组稿宣传人才强企战略,及时反映战略实施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现有的人才培养平台,发挥“人才小高地”、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作用,利用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的设立优势,推进集团公司“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工程”计划,通过项目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途经,通过柔性引进的办法引进院士和博导等,带动科技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2、抓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班子的考察选拔、使用配置、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加强对年轻管理干部的培养使用,促进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年轻化。

3、制定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4、摸清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制定和实施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计划。对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

5、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董事和监事队伍建设,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调控力度。

(三)职工教育培训

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的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严禁挪作他用。使培训经费和资源得到有效和充分利用,把员工教育培训作为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将公司培育成学习型组织。拓展人才培训渠道,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学习需要,为开发员工潜能、实现集团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各下属企业根据自身各类人才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不同类别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按人员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分层次、分类别、重点突出地设置培训课程。

研究设立高级人才开发培养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高尖端有色人才。适时研究和提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为下一步集团“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

年内全部轮训一遍。分批选送优秀后备干部到各类党校、高校学习深造。

制定分阶段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学历教育,优化员工队伍文化结构。加强技能开发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定分阶段开发培养计划,分批进行技能升级,优化员工队伍技术等级结构。经常性地开展员工业务技术比武活动。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抓好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职务评聘工作。

(四)人才的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人才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考核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建立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考察使用中试行定量评价、能力测试与职业倾向测试。

(五)人才的选拔使用

制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使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制定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完善下属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切实行使其相应权力,履行其职责。加强董事和监事的`选聘、考核和管理。使董事监事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研究制定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建立集团公司各类专家人才库。实施人才储备战备。

1、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年薪制实施办法,研究探索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2、制定实施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津贴制度。

3、研究制订集团公司优秀专家、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序列及评比表彰、奖励办法。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实施有色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激励作用。

5、设计员工职业生涯通道,有效支撑企业内部的晋升制度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通道,并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三)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达到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 (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积极为“平台建设”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内容、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择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 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

1、 总则

第一条目的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

第七条“飞鹰计划”

第八条“精鹰计划”

第九条“雄鹰计划”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贰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十一条甄选条件、 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第十二条甄选工具

1、《战略人才推荐表》

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

3、《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表》

4、职业满意度测试

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表》

第十三条甄选程序 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列两种培养模式

第十四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第十五条业务/管理型专才培养模式 对于业务/管理型专才。强调又红又专在业务线和管理线上深度培养。公司采取用叉培养模式即采用业务或专业领域内轮岗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内部指导人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第十六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员工必须按公司《培养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十八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十九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飞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飞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所欲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部门内部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不同岗位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人员仍由部门经理对其日常工作 进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公司“飞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员工必须按公司《培养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二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飞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三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飞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四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飞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拔尖人才、销售拔尖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人员仍由新任职部门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六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八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雄鹰计划主要为公司培养分公司总经理级或副总经理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营销副总经理、工程副总经理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运营副经理的主管财务部、综合部、报建部、成本部、营销副经理主管销售和策划、工程副经理主管工程部、监理部、招标部针对上述主管区域不同将有针对性的培训。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 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轮岗审批部门间的轮岗需由主管副总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5、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间轮岗人员由新任职部门的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必须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一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6、 战略管理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第三十二条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使公司战略人才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战略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和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结合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第三十三条淘汰 经过绩效考核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由主管领导建议经人力资源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凡淘汰过程中未能达到本制度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和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的。或未能达到本制度第二十六条和第三十条规定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

凡淘汰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仍有机会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但第二次被淘汰的人员将失去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资格。 公司将根据《培训评估管理办法》对各层次战略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在是评估过程中凡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淘汰出战略人才管理库。

第三十四条晋升 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战略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选战略人才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再考虑从公司外部引入适合人才。

7、 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管理办法的拟定和修改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目的:

为保证未来在同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后备人才储备,为公司核心岗位培养人才,从而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培养方向与目标:

1、培养方向: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理论知识背景、较高素质与修养、有激情与创新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富有工作激情,认同公司的人才观、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的各岗位梯队人才。

2、培养目标:绩优人才半年内、潜力人才2-4年内成为公司业务、操作、管理等职能部门管理骨干。

三、适用对象:

1、绩优人才:

a、现有岗位的精英或骨干型员工(需重新盘点和评估);

b、新进具备良好职业背景及工作经验的员工。

2、潜力人才:

应届毕业或毕业1-2年有培养、提升价值的优秀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专业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国际经贸、商贸英语、工商管理等。

四、培养计划:

1、绩优人才:

2、潜力人才:

五、培养权责

六、后备人才核心胜任能力及胜任素质 胜任能力:

胜任素质:

1、 踏实、敬业精神;2、灵活性;3、责任心;4、使命感

人力资源部

2015-6-26

公司人才引进招聘方案篇五

大量的事实表明,员工素质偏低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即已成为了阻碍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所以,企业必须启动员工素质提升的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未来。

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要从文化知识、技术能力、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进行,从基础、品德和能力上教育培养员工,使他们成为全面优秀的人才。

员工的素质高低是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如沟通、服务、质量、学习、应变、行动、诚信等等。但这些都可归结为文化知识、技术能力和品德修养三方面。

要有效提升员工的素质,必须要振奋精神。精神是灵魂,没有精神的人很少有上进心,精神振奋的人才积极进步,才会去创新。

企业员工素质的形成和提升是从出生后就开始的,上学后开始受德智体系统教育,一直到参加工作后,这是在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的,所以,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学生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和企业要各有侧重,特别是企业,必须重视对年青员工的再教育,再培训。

企业在素质提升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升问题,要注意坚持的问题,要注意讲求实效的问题。企业要为员工的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要让员工明白,素质提升是公司送给员工的最好礼物。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素质提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要努力提升员工素质,让员工可持续进步,公司才可持续发展。

1、沟通素质

2、服务素质

3、质量素质

4、学习素质

5、应变素质

6、行动素质

7、诚信素质

要提升素质必要振奋精神

(a)精神是灵魂

(b)精神的作用时巨大的

(c)精神振奋的人积极进取

(d)精神振奋的人是创新的中坚力量

1、组织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品德修养方面的培训课程,每年都有培训计划,由管理部负责制订和实施。

2、两级培训同时进行,公司级着重进行全面培训,各部门着重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

3、让员工直接参与公司核心管理工作,如每年的管理口号的制订、评选等。

4、给各车间、部门自主管理权,发动本部门员工参与生产、质量和环境的管理,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和作法。每个车间、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和奖惩方法,促进了员工不断的'自我提升。

5、鼓励员工向优秀客户、供应商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长处。

6、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

7、请社会和院校的专家教授来讲课。例如和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办学的关系,校方经常派人来帮助我们培训。把公司作为大专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实际上促进了我们培训工作的开展。

8、积极挖掘内部资源开展培训工作,即聘请自己的员工担任讲师,给自己的员工培训。由于内部员工了解本公司情况,本公司员工的实际水平,讲课更有的放矢,效果不错。

9、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

10、积极参加供应商组织的培训。供应商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经常组织专项技术培训,实用而速成,培训会很有效果。

11、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努力争取政府的资助和帮助。

12、积极组织员工参观本行业展览会,充分利用这个大而全的学习大课堂。

13、组织生产经营方面的专题研讨会,邀请同一集团的其他公司派人来共同研讨,借此也向其他公司学习。

14、努力办好公司内部刊物。这实际是一本员工自己编写的内部教材,通过刊登公司大事和员工感想体会,达到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升的目的。

15、积极参加拓展训练,培养员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少员工都认识到,正是优秀的团队才使自己发挥出了超越自己的潜能。

16、每年重大活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培养员工爱国主义精神和振奋的精神面貌。

17、三大手册,即《员工手册》、《廉政纪律守则》、《安全手册》是培训员工的基本教材,每年都进行培训。特别是廉洁教育,每年公司董事长亲自讲课。

18、组织参观同行业其他公司,让员工通过对比进行学习,并且在参观后写出体会。

19、设立董事长特别奖,由董事长倡导公司员工的思想倾向导向。此奖包括诸如“廉洁风范奖’ “优秀品德奖” “微笑服务奖” “钻研政策奖” “模范采购奖”等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使员工全方位受到教育和启示,在学习、参观、参与中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体现在内在潜能得到激发,个人素质得到强化,人格更加高尚,更加懂得自尊自爱。员工也更深刻体会到个人和企业牢不可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员工也会更加明白自己的差距,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超越现状的自我。

(1)企业员工中分为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又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大素质,即文化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素质、品德修养素质在管理人员身上的体现主要是管理素质,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弥补普通员工的素质不足,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正常运转,所以,要重点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如果出现普通员工素质高过管理人员素质时,普通员工的素质是没有用的,因为企业的综合水平是由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主导的,特别是受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主导,也就是提升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更为重要。

团队凝聚力:减少骨干员工的流动率;

部门沟通力:企业工作流程更加畅顺;

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市场上节节向上;

目标执行力:提高计划的实现比率;

经营创新力:经营上总有新招致胜;

市场开拓力:市场占有比率稳步增加;

持续发展力:每年都有稳步的发展;

服务改善力:客户的满意度不断上升;

技术提升力: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稳定力:产品质量投诉不断降低;

产量提升力:机台人均产量不断提高;

利润提高力:人均固定资产均利润率不断提高;

新知学习力:吸收引进新技术的速度加快;

危急应对力:能顺利解决出现的各种危机;

品牌影响力:公司在市场中影响力增加。

(3)、继续发扬、创新本企业优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有优有劣的,有高有低的,有新有旧的。

员工的素质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和提升的,优质的企业文化可以对员工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产生一系列影响,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和企业相依的关系和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从而,自觉提升自己好为企业多做贡献。所以,员工的素质在优质的企业文化中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我们要继续发扬创新本企业优质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的素质提升创造更好的企业环境。

3、素质提升是送给员工的最好礼物

员工走进社会后,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素质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素质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人一生的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素质提升就是改变员工一生的命运的最好契机。

如前所说,素质由文化、技术、品德三大方面构成的,公司愿意投入资源帮助员工提升素质.所以说,素质提升是送给员工的最好礼物。

素质提升靠培训、自学、自省和悟性决定的,能提升多少主要还要靠个人。

4、素质提升培训要有正规的教材,要讲科学性

2、每人一本技术技能专业书籍,要符合员工的岗位和实际水平;

3、经理学一本管理书籍;

4、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教材。

5、素质提升年的具体做法

1、成立培训指导委员会

2、组建培训讲师团

任务:担负素质提升的各课程讲授负责教材选编、讲授、考试、考核。

组成:a、外部讲师:请社会专家;

b、内部讲师:来自公司内部,主要是主任以上及大专院校毕业,有三年工作实践经验的员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657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