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场处置方案的含义篇一
厂部管理人员、车间主任及车间班组成员。
1、干木棒
2、应急药箱1个(创可贴、紫药水、医用胶布、医用纱布、剪刀等)
3、应急车辆一辆
4、担架一付
电焊工作业人员在焊工件时,电缆线和铁制工件碰在一起而造成触电。
1、参加演练人员:
2、职责分工
(1)、总指挥: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资源的配备,内外的协调以及演练后的点评。
(2)、现场指挥: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时的现场全面指挥,向总指挥及时汇报工作。
(3)、演练专业队长:
(4)、现场断电:
(5)、现场急救:
(6)、现场记录:
现场处置方案的含义篇二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驾驶人员违章操作行为,致使事故发生。
(2)驾驶人员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判断道路情况。
(3)驾驶人员只凭主观想象判断情况,或过高地估计本身经验技术导致事故。
(5)驾驶人员在风、雪、雨、雾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驾驶车辆,使视线、视 距、视野以及听觉力受到影响,往往造成判断情况不及时,加之雨水、积雪、冰 冻等自然条件下,会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出现事故。
(6)不具备驾驶资格的人员私自驾驶机动车。
(7)驾驶人员对车辆维护不及时,致使车辆带“病”运行。
(8)行驶区域存在着标志、信号、设施不全或设置不合格的情况。
1.2事故类型
类型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人员跌落、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等。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车辆运行全过程。
1.4事故危害程度
有车损事故、人员的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1.5事前征兆
(1)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
(2)车辆起步时不认真观察,驾驶和装卸过程与他人谈话、嘻笑、打逗。
(3) 在危险地段行驶或在狭窄、危险场所作业时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蛮干。
(4)车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
(5)在通道狭窄且交叉和弯道较频繁路段,驾驶员精神不集中或不认真观察情况。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处长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机动车辆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事发部门副主任、工段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4)现场岗位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事故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理
机动车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工段班组长报告,工段班组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1)当发生机动车事故后,迅速停车,现场人员迅速确定有无人员受伤, 如有人员受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2)对于不深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 层砂布加压包扎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
(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受伤人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 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 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 部位,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
(5)在搬运脊椎受伤的人员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 命危险的,最好待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搬运。
(6)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一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一胸外接压;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8;在医 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 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 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 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1)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必须先对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2)对于当即死亡人员,不得擅自将尸体及其肢体移位。
(3)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 对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
(4)肇事车辆非特殊情况不得移位,以便为勘察现场提供确切的资料。
(5)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肇事者必须指定专人看护隔离,防止发生意外。
现场处置方案的含义篇三
本预案适用于河东区行政区域内发生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或不足10人但社会影响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
1、组织领导全区应急救援工作,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3、在全区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救援物资、设备、人员;
5、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主要负责传达指挥部领导指示,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办公室主任由区安监局副局长担任,工作人员由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事故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三)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
警戒保卫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组织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和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危险区域的群众。
抢险救灾组:由区公安消防大队牵头,负责组织消防部队和其他单位的消防队员先期到达事故现场,制订救援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技术保障组:由区安监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牵头,区公安消防大队、区经贸局、区环保分局、区交通分局、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主要负责: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快速监测检验队伍,测定事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处置,提供与应急救援有关的保障服务。
医疗救护组:由区卫生局牵头,有关医疗单位参加,负责组织专家及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后勤保障组: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事故发生地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配合,负责抢救物资及装备的供应、道路维护、事故调查组的接待服务等后勤保障工作。
善后工作组:由事故发生地的街道办事处牵头,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有关保险机构参加,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秘书组: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负责及时了解事故动态和事故抢险救援等情况。搜集整理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方面的资料。
新闻组:由区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对外发布信息,接待新闻媒体记者,使外界及时了解事故动态和事故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和善后处理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救援情况,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宣传报道,鼓励动员民众参与救援,及时平息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
(一)液氨:xx有限公司
(二)汽油:xx加油站。
(三)苯(粗苯):xx有限公司
(四)乙炔:xx气厂
(五)氧气:xx气体厂、xx气体经销处
(六)液氯:xx市造纸化工厂、xx有限责任公司
(七)二甲醚:xx有限公司
(八)乙醇:xx酒精厂
(九)甲酸:xx有限公司
(十)天然气:xx公司
(十一)硝酸:xx工厂
(十二)液化气:xx液化气站
(十三)其他危化品重点企业
(一)公安消防部队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河东区内的专兼职消防队伍,作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力量,由消防部门统一调度、指挥。
(二)危化品安全技术不清的,可向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山东省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等单位寻求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
(三)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应急救援特勤队伍的建设,制订应急救援的战术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指导河东区内的专兼职消防队伍进行定期演练。
应急救援报警电话:119,110
区安监局值班室: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区环保分局:区质监分局:事故应急: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山东省化学品登记办公室)
(二)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当地公安部门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现场保护,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
(一)区安监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总指挥,由总指挥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报告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时组成指挥部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事故抢险救援的需要,指挥部可以调集社会各界力量和民兵预备役支持援助。
(二)应急救援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三)应急救援工作重点
1、抢救受伤、受害人员。
2、控制危害源。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和事故单位技术人员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3、疏散人员。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迅速撤离出危险区。
4、做好现场清洗,消除危害后果。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防止继续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处置。
(四)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应以2—3人为一组,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发生伤亡。
2、工程救援队尽可能和事故单位协同作战,与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救援所用的工具应具备防爆功能。
3、现场医疗急救,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对伤员实行一人一卡,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损害。
4、组织污染区群众撤离事故现场,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向上风向(避免横穿危险区域)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尽快除去污染衣物。
担任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关部门、单位、专业组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由指挥部做出撤离现场、结束救援工作的决定。
现场处置方案的含义篇四
1.事故特征
a) 危险性分析:油料属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渗漏、易聚集静电荷等特性,加油站是经营成品油的场所,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场所,具有高度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加油站主要在加油作业区(车辆及加油机)、收油作业区(卸油车着火)、油罐区、办公室、宿舍、配电室。
事故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火灾、爆炸事故常年可发生,特别是风干物燥、炎热夏季、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油料收发油作业、非常规作业。 c) 造成的危害主要有:群死群伤,财产损失,重要数据丢失,公司形象受损。 d)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加油站有施工动火作业及非常规作业、违反防火防爆十大禁令进行作业、雷雨天气时进行收发油作业、违章作业及其他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等。
2.应急组织及职责
a)加油站设立应急处理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组长:加油站理——李安华
副组长:加油站副经理——王 玲
组 员:主要有核算员2人、计量员1人、领班及加油员6人。
b)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以上人员分工如下: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报上级部门,下达撤离命令。
核算员:负责事故报警、急救、对外联系,并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领班员:负责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并带领班组扑救火灾。
计量员:负责疏散加油站人员及车辆,引导消防车入场。
加油员:在领班员的带领下使用消防器材扑救火灾。
3.应急处置
加油员停止加油并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用消防器材扑救,并用石棉被覆盖相邻加油机。
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加油车辆着火的处置:
加油员停止加油并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如果为油箱口着火,加油员迅速用就近的石棉被覆盖在油箱口上,使火窒息,也可用灭火器扑救。
如果为小火,领班员应带领加油员将着火车辆推离加油站,再行扑救;如果无法推离车辆,应立即就近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扑救。
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卸油车辆着火的处置:
计量员停止卸油,一面关闭油罐卸油管线阀门、油罐测量口,一面并呼救;然后用石棉被覆盖油罐测量口。
加油员负责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领班员应立即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如为油罐车测量口着火,火势较小时,油罐车司机选择用石棉被或湿透的棉被、工作服从上风或侧风方向盖住测量口,扑灭火源。确定火熄灭后,必须待油罐温度下降后方可拿开石棉被,防止复燃。如火势较猛时,应使用灭火器扑救,对准着火点喷射。
如为油罐车其他部位起火且火势较小时,驾驶员应关闭油车卸油底阀,卸下卸油胶管,在加油员配合下,将车辆开(推)离加油站,再行处置,如果无法开(推)离,应立即就近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员工发现油罐区火情后首先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计量员负责立即用石棉被覆盖油罐测量口,并密切关注油罐区火势。
防车入站
领班员应带领加油员立即用灭火器、石棉被等消防器材扑救。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发现人员立即呼救,由领班员切断加油站总电源,停止加油站一切作业。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在上级领导到达前,应负责现场火灾、爆炸扑救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并将事故报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到达时,移交指挥权。
领班员带领加油员立即视火情种类用消防器材扑救。
计量员应疏散加油岛附近车辆,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并引导消防车入站。
核算员应将现金、账薄、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
如果2分钟内不能扑灭,核算员应该立即拨打119(或机场消防大队:7116119、7113386)报警,如有人员受伤,应一面抢救伤员,一面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加油站经理应下达命令,组织人员撤离。
火灾扑灭后,加油站经理(副经理)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尽快恢复加油站生产。
4.注意事项
火灾报警时要说清楚报警人姓名、火灾时间、地点、火灾性质及目前的状况。
灭火器使用时禁止对人体喷射。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灭火器底部应错开人体任何部位。
灭火者应站在上风方向。
火灾发生时,要保持镇定,视火情大小,决定扑灭或撤离。
发生火灾现场有人触电、中毒、窒息或烧伤时,应立即抢救至新鲜安全地带,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见附件),烧伤人员应注意保护创面并防止二次受伤,如有外伤流血应立即包扎,待医院救护中心人员赶到后作进一步处理。
现场处置方案的含义篇五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停电、火灾等事故,可能对生产经营区域外部人群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减少和财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定此疏散方案。
2.1事故应急照明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有效。
2.2事故疏散指示标志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各单(包)间、大厅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疏散的方向。
2.3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
(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启。
3.1一般场所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3.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单位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39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