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一
但凡提起兽医师,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特殊,印象中都是以男医生居多,而在上世纪 50年代世俗偏见相对较浓的苏中小县城,女孩当兽医自然成了“新闻”。在我县就有一位叫 __ 的女兽医,自从1958 年农校毕业后就开始加入兽医这一行列,一干就是 40年,而其一身好医术更是让养殖户赞不绝口。
__, 1939 年出生于 __ 的一个普通家庭, 19 岁毕业后被分配到宝应兽医站工作,是我县第一位女兽医师。在那个女性不受重视的年代,__以坚韧不屈的毅力坚守农村兽医工作一线 40 余年,为我县畜牧兽医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先后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大姑娘上轿 —— 头一回” 畜牧兽医工作是一个既苦又累又脏的工作,同时也是与广大养殖户生产生活利益相关的工作。
__ 刚参加工作时起,被分配到县兽医站畜牧股从事内勤工作,而她急需要寻求实践,锻炼自己,便主动提出要下乡到基层工作。她骑自行车走过乡村田头开展兽医工作时,当地群众都十分惊奇和好奇她的一举一动,像看西洋景一样打量着她。有一次,沿河南闸牧场有一匹马突然发病,瘫倒在地,不停地发抖、痉挛。
__ 在学校学的是兽医专业,可真的要给眼前痛苦不堪的马治病,也是“大姑娘上轿 —— 头一回”。旁边有牛羊贩子阴阳怪气,用怀疑的目光扫向她的脸颊, __硬着头皮在脑海中搜索书本里学过的理论知识,初步诊断这匹马是肚子疼引起的胃痉挛,于是决定为马静脉注射药水,她号召现场的所有群众将马按住,自己使出全身力气将药液从马的静脉里推进,而后又和大家一起焦急的等待„„,经过治疗的马不再痉挛,且慢慢地站立起来。
__ 无比激动,更无比自豪,这是她在工作岗位上第一次单枪匹马地经受住了考验!
医术精湛养殖户都信冒医生 自从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兽医之后, __的生活便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从那年起,沿河乡周边的各个村的村民每天都会看到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儿骑着车子奔波于各村组,每日行程少时几十里,多时百余里。只要养殖户需要,她随叫随到。夏天汛期时,河水暴涨,坐船过河有时也不安全。到了冬季,河面平滑,稍不注意就会连人带车摔倒。一年夏天,__ 为养殖户诊完病猪后,已是晚上 9 点多钟,为了第二天能早早赶到另一个村,她谢绝了养殖户的挽留,为了早点回家,她独自一人跋涉在秧田里,蚂蟥吸在腿上不肯下来,她就用用镰刀往下刮,好半天才爬起来。因为受了惊吓, x__一夜没睡好觉,但第二天一早,她还是如约来到了另一个村。正是有了她多年如一日的付出,各村组的养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__回忆起那段往事,深情地说道,通过那段时期的艰苦劳动,身心得到了强有力的锻炼,所以能坦然接受组织上的任何安排。那年秋后,她又被调入县城北面一家繁殖场做兽医,对于养猪户,她坚持常年走访养殖户,针对每个养殖户的现状制定分户指导方案,重点推广生猪养殖交叉寄养法、分批哺乳法等实用技术。成功扶持了多个生猪养殖大户。
整天进钻猪圈、进鸡舍和动物打交道,难闻的气味着实让人够呛,“自己作为一个女性,自然要比男兽医付出更多,可是看到病畜能在我手中治愈,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想想这一辈子也就值了。”__ 说。
活到老学到老 笑对夕阳红 年 ,__ 从她奉献了一辈子的兽医岗位上退休了,和老伴二人相依相伴,乐享清闲安逸的晚年生活。
20__ 年初, __ 的老伴因病去世,她顿感失落和寂寞,但是她告诉自己不能因此倒下,要更加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如今满头银发的 __ 依然喜欢读书看报,还每天坚持将重 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她说: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现在我一个人生活更要照顾好自己。”经历过以前的苦日子, __始终坚守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连一粒米、一滴水都不浪费。为了不让子女担心她的健康状况,她每天都坚持运动,保持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虽已八十高龄了,依旧步行矫健如飞,能骑着自行车穿街越巷。
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她来说,电视、报纸期刊成为她与外界连接的纽带,通过电视新闻她知道了港珠澳大桥通车了、中国正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随口就能说出国内外最近发生的热门d 事件。提起现在的生活,她脸上闪烁着激动的神采,她说今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共产党。自己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要懂得感恩,始终记得听党话、跟党走 !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二
“活着就值得庆祝”这句话是从仅有23岁的大哥哥刘伟的口中说出来的。他走过这23个春秋是多么辛苦,也许,他对人生的感悟要比已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老奶奶更深。
童年,对他来说本应该是无比欢乐的,可一次巨大的灾难无情地降临到了幼小的刘伟身上:小时候在出游时,被10万伏的高压电击中,因而失去了双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小刘伟哭了睡,睡了哭。可最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刘伟坚强地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阴影,重新站了起来。他选择了游泳,经过艰辛的苦练,两次获残疾人游泳冠军。然而在小刘伟准备迎接20_年的残奥会时,又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击垮了刘伟的母亲:因刘伟过于练习导致肾出血,不能在剧烈运动了。可刘伟却反过来安慰母亲,自己一定还有出路。经过再三考虑,他再一次重新开始——弹钢琴。他每天坚持练习7小时,去年他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有没有抱怨过。而他居然说了一句让我万分震惊的话:“虽然我失去了双臂,,但我要感谢上苍,因为他想让我拥抱更大的世界!”
看了刘伟的故事,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对刘伟的敬佩之情。我觉得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种坚定的毅力,才能使刘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成功。他总以一种十分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许多的不幸,他认为要么就精彩的活下去,要么就赶紧死,因为他认为一天到晚不做事只哭泣还不如死。
同样我也是学钢琴的,却缺乏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有一次金老师布置了一首跨度极大的乐曲,因为手指的拉伸而倍感疼痛,所以就向妈妈诉苦不想再弹了。而他,因为大脚趾太大,会带健,所以他就立起来弹。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而我遇到困难就退缩。因此我倍感羞愧。从今往后,遇到困难,我要不退缩不放弃,要有恒心有毅力,尽力去克服!
刘伟这个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坚强铸就不朽的大哥哥,正是我的榜样!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三
白晓卉,女,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杰青人才,2020年荣获“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自疫情发生以来,白晓卉带领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医师们一直奋战在一线,先后辗转于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各个疫情一线战场,与病毒正面交锋。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白晓卉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队员们在一天内完成集结,携省卫生健康委紧急筹集的5套仪器及配套试剂等物资,逆行北上。抵达北京后,白晓卉作为队长,承担总协调、优化流程的工作,并迅速提出了实验室的改建方案,在48小时内就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经过多日的艰苦奋战,白晓卉所带领的山东医学检验队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数万人份。
2020年7月,刚刚结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战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现。具有强烈使命感的白晓卉在隔离期间就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请战书”。刚出隔离期,白晓卉再次作为队长,带领山东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41名检验人员从济南出发,奔波近万里,驰援新疆。队员们在喀什与当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累计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检测工作。为提高喀什地区的整体核酸检测能力,白晓卉等队员们对当地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9天不间断的全程培训,为当地培养了60多名业务骨干,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伍。
2022年1月5日,接到省卫健委支援河南的命令后,白晓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为领队,带领我院6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河南疫情处置检测队,先后赴郑州、安阳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为了加快标本检测速度,队员们分工明确,每天四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白晓卉作为领队,更是一直在进行各方协调部署,尽全力保障战友没有后顾之忧。
2022年3月8日晚,我省疫情爆发,接到省卫健委支援命令,白晓卉再一次作为领队,与5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威海疫情处置检测队。白晓卉作为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随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所有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14时即作为第一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实验下来,往往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护目镜的压痕。白晓卉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不断学习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并多次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培训。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及检测质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方案、优化流程,进行精细化岗位管理,形成流水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3月20日6时45分,白晓卉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她用生命搭建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强防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四
由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李桓英的先进事迹日前在央视播出。百岁老人李桓英并不为我们熟悉,但她一生只做一件事——为解除麻风患者的痛苦,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
1946年,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的李桓英,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攻读细菌与公共卫生硕士。1950年7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年仅29岁的李桓英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首批官员。
在世卫组织工作有着优厚的待遇,被人羡慕,但李桓英毅然放弃在国外工作,瞒着在美国生活的父母,历尽周折,回到祖国,投入治疗麻风病的事业之中,从37岁一直干到百岁老人。是什么促使她做出无悔的选择?正如当年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一样,强烈的爱国情感正是她的初衷。“我出生在北京,我是中国人,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李桓英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俗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李桓英当初放弃与父母在美国团聚的机会,后来父母回国看她并恳求她到美国,但李桓英决心已下,此次相聚竟成与父母永别。为了工作,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但她把解除麻风病人的痛苦作为最大的幸福,麻风病人就是她的亲人,就是她的朋友,就是她的子女。李桓英百岁生日来临之即,来自麻风村人的衷心祝福,是她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李桓英视麻风病人为亲人,缘于对麻风病事业的不懈追求。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李桓英只身前往云南省勐腊县罗索河对岸的麻风村,当村民们自觉与她保持距离时,她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她知道感染麻风病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真的被感染了,那是一种荣幸,她可以亲身体会麻风病人的感受,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有了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李桓英倾尽自己的一切,付出所有的年华和精力,为麻风患者驱逐病魔!
李桓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李桓英一次在坐车前往麻风村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体被甩出十多米,肋骨骨折,对此,她乐观地说,“按我的坐车频次,出车祸是避免不了的。” 伤好后她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麻风病的事业之中。
李桓英一生只干一件事,还缘于对党的无限热爱。2016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高举着右手,站在一群年轻的新党员中间,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果我能活到100岁,还有5%的人生可以跟党走,我会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等到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希望我的身上能盖上鲜红的党旗……”这就是一名党员朴素的情怀,铸就了她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一生为麻风患者驱逐病魔。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五
魏晶晶所在的民三庭受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等案件标的额大,有时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是魏晶晶办案中的追求。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疫情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安徽金宏源防火门有限公司急需讨回一笔资金发展生产。
“我的公司为中阳建设公司安装小区防火门,2016年7月竣工,项目部撤回了江西,拖欠工程款四年,要了几十次都不给,幸亏魏法官伸张正义,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 该公司总经理李传运说起魏法官,眼里满含热泪。
“开庭时,中阳公司提出,双方根本没有施工合同,决算单是我们伪造的。”李传云说,“我记得很清楚,庭审一结束,魏法官就要求被告方去小区查对防火门数量。那是2020年8月的一个上午,三伏天,十分炎热,魏法官和我们来到小区,一栋一栋、一层一层、挨家挨户数防火门的数量,爬了十几栋高楼。我自己爬得双腿发麻、大汗淋漓,魏法官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一户一户地数,直到数清楚。”
李传云指着卷宗里的防火门数量统计表说,“1107扇门,魏法官走了1107家。”
确定防火门的数量后,被告再无法抵赖。双方被魏晶晶的公平公正、耐心负责所打动,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分两次支付拖欠的工程款67万余元。同年8月27日,李传运收到第一笔欠款,为公司发展注入资金。
“每一份公正判决是建设司法公信,每一个司法程序的公开透明是建设司法公信。”这是魏晶晶写的感言。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动树立司法公信力。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六
,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她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她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使户均收入增加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3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低到0.05%,实现整村脱贫。
她在6年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基层,带领村里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她带领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成立泗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
杨宁所获荣誉
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0月16日,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20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称号。
2月25日,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2月,被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公示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候选人。
年5月,荣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1年5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广西候选人。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21年7月,入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名单。
2021年11月5日,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2022年3月,入选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杨宁人物履历
曾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
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七
1月12日下午,得知周春梅遇害的消息,正在医院看病的法官刘柳拔了针管就往周春梅家里跑。车开进周春梅遇害的地下车库,刘柳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
“我几年前来过这个车库,给春梅姐送案卷。”刘柳哽咽地说,“春梅姐怀二胎时已经是高龄产妇,医生要她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为了不耽误案子,她就让我们把案卷送到她家里去。”
大家都感慨春梅“精力旺盛”,她却觉得自己做的太少太少。
“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春梅姐哭了。”审监一庭法官助理刘寄清回忆,因为需要照顾两个小孩,春梅姐早上必须送完孩子才能赶往单位,导致经常踩点到岗。她为此而深感不安,感觉拖了庭里的“后腿”,表示一定会克服自己的困难,多办案子、办好案子。
“其实当时,春梅姐的手腕上还带着医院的手环。”刘寄清浓重的鼻音带上了哭腔。
“我是办刑事案子的,有段时间研究室分了一批民事案件,我总是想到向她请教民事的问题。几次,她都是凌晨回微信给我。”省高院国家赔偿委员会主任黄燕知道春梅的难处,“白天案子太多了,她晚上把娃安顿好了才来得及看,但无论多晚,她一定会仔细回答我的疑问。”
“长期伏案读卷,春梅姐的颈椎病已经成为老毛病。前一段时间,她还去医院拿回了一堆药。”黄理的眼泪止不住,“后来,也忘了问她还痛不痛。”
刚毅坚韧、朴实善良。这是周春梅的同事朋友,对她最多的评价。
白发人送黑发人。周春梅73岁的母亲李福香,哭得声音嘶哑,瘫坐在床上。“我和她爸爸没有什么文化。她爸爸是下岗职工,我是一个营业员。为了供她上大学,我白天上班,晚上摆地摊。春梅她也很吃苦,上学一直是第一、二名。为了节约钱,她一直从家里炒酸菜带去学校吃,从不说什么。”
这个从湘西的大山走到高院审判台上的女孩子,将朴实善良刻进了骨子里。
刘柳还记得:“有一次,春梅姐烤火把大衣衣角烤糊了很大一块。我们想一件衣服坏了就不要了。但她网购了一朵布花,自己补了上去。”
周春梅遇害后,朋友胡颖怡忍不住一遍一遍翻看她的朋友圈,想要保留最后的回忆。“在她最后一条朋友圈里,她小女儿穿的还是我前年拿给她的旧棉衣”。
省高院刑二庭副庭长徐娟无法忘记和春梅最后一次聚餐的情景,“她点了很多菜,让我儿子果果多吃点长身体。我知道她来自于大山的普通家庭,勤劳俭朴是她一直秉持的优良传统,但她对朋友是慷慨大方的”。
徐娟还记得,春梅常说:“娟,你放心,我都是自己掏钱,不会让别人买单的,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良知和底线。”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八
初次知道李桓英的名字,是在去年央视《面对面》的采访节目上(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这位老人太低调),此时的李桓英已是98岁高龄,但面对采访却精神健硕,吐词清晰,思维活跃,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一位百岁老人的印象。
或许有人知道李桓英,知道她是中国抗击麻风病第一人的身份标签,但却很少人知道她孑然一生,一直过着独居却又充实的生活,每天清晨,一个苹果,一杯咖啡,便是这位老人新一天的开始。
01
1921年出身于北京官宦之家的李桓英,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学习细菌学和卫生学硕士学位,由于成绩过于优秀,在1950年由导师推荐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名官员和性病专家。
七年任期结束后,她拒绝了继续聘任的机会,瞒着父母和四个弟妹辗转从英国伦敦,最终在1958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此时的李桓英37岁,用她的话说,这个年纪回来是正当年,如果太晚回来年纪大了,就没多大用处了。
1978年李桓英被派往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事麻风病的研究和防治,这时李桓英已是57岁的退休人员,但这一次却成就了李桓英伟大的一生,重启了她的第二次生命,也从此让她和麻风病开启了一段不解之缘。
在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仍然有52万的麻风病人,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此病的人也就只能等死或自己被迫去往偏远山区,故当时会有一些麻风寨的地方,里面的人全都是麻风病人,人人避而不及。
然而,李桓英却偏偏跑到广西和云南的麻风村去考察,和这些人进行“亲密的接触”。记者问她:老百姓都害怕的病,你为什么不怕?李桓英答:“我不是老百性,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疗工作者,我从来没有恐惧。”(说此话时,老人很幽默的说了一句“ 我很愿意跟人家抬杠”)
麻风病人的主要特点是:会传染,病人双脚皮肤溃烂萎缩,面部塌陷,五官扭曲,人们会把它们视为魔鬼一样的躲避。
然而,李桓英的到来,就像是一位活菩萨,为这些人带来了希望,得以重生。
李桓英和他们亲切的握手,拥抱,到他们家吃饭,聊天,这一切看上去都犹如平常人家里发生的事一样自然和谐。
别人用木棍给他们送药,李桓英就亲自给他们喂药吃,别人害怕,她不怕。
因为李桓英懂得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懂得用医学的手段保护自己,懂得如何治疗他们,并给以生的希望。
李桓英去往很多麻风病有效治疗的国家学习取经,争取世界卫生组织的免费药物支持和事业项目,终于在1985年获得了世卫组织百万美金的支持。
1990年云南当年的麻风村在李桓英多年的努力下摘掉了这个让人一听就害怕的称呼,这里已然变成了一个新生的村寨。
02
2016年12月27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北京的友谊医院里,已是95岁的李桓英带着十几位年轻人庄严的宣誓,成为了其中的一名预备党员,李桓英的心愿终于在这天得以实现。
李桓英的父母早已移民美国,当时她偷偷回国以后,他们在香港团聚了一次,想把她带回美国,但是李桓英拒绝了,他们回到美国,而李桓英回到祖国,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然而,这一次,也是她与父母最后的相见 ,拍下了最后的一张合影。
人生有遗憾吗?有。
她是不孝吗?不是,她是大孝。
她孝于人民,孝于国家,孝于天下最伟大的医疗事业。
李桓英一生都没有结婚,她把最时间与精力都献给了这个社会,这个她热爱的祖国,这个充满希望的生命科学。
如今,我国的麻风病人不到3000人,远低于世卫组织1%的要求,这是李桓英多年付出的心血,与麻风病战斗了一生,她,赢了。
03
李桓英说:我要干到100岁,100岁是我的极限,在100岁之前我还要好好工作,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看电视看小说上,那么也就浪费掉了。
她不愿意这样活。
她说过,人的生活是自己找的,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到底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
李桓英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是工作为了生活,先有工作,才有生活。工作才得以支撑着你有意义有追求的生活。
她依然坚持自己每天做饭,外出坐公交,买菜,早上还是一个苹果,一杯咖啡,这是她多年的习惯,吃得简单,但健康。
李桓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等抖殊荣。
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想着回云南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看,知道当年的麻风村人们已经安居乐业,过得很好了,她放心了。
100岁,李桓英老人的一百岁也在悄悄来临,有的人一生都在虚度光阴,而像李桓英一样默默奉献低调做事的人,在这一百年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把这一百年活成了一个世纪,太有意义,有伟大的一百年。
每个人的生命应该怎么活,每一天应该怎么过,追求怎样的生命价值,活成什么样的人,全凭一个人的认知与心态。
李桓英用她的实际行动与付出,在为我们真实的讲述着人生活着的意义,一位有光的人,在哪里都会散发出灿烂的光芒,照亮别人,也照亮着自己每一天的新生。
人生的方向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人会为你真正的指引,别人给你指的一条道,自己走出来的才叫路。
我们如何去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追求无谓的物资享乐,还是极高的精神世界,如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它将引导着我们的认知与行为,去成为一位怎样的人。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九
魏晶晶所在的民三庭受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等案件标的额大,有时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是魏晶晶办案中的追求。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疫情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安徽金宏源防火门有限公司急需讨回一笔资金发展生产。
“我的公司为中阳建设公司安装小区防火门,2016年7月竣工,项目部撤回了江西,拖欠工程款四年,要了几十次都不给,幸亏魏法官伸张正义,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 该公司总经理李传运说起魏法官,眼里满含热泪。
“开庭时,中阳公司提出,双方根本没有施工合同,决算单是我们伪造的。”李传云说,“我记得很清楚,庭审一结束,魏法官就要求被告方去小区查对防火门数量。那是2020年8月的一个上午,三伏天,十分炎热,魏法官和我们来到小区,一栋一栋、一层一层、挨家挨户数防火门的数量,爬了十几栋高楼。我自己爬得双腿发麻、大汗淋漓,魏法官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一户一户地数,直到数清楚。”
李传云指着卷宗里的防火门数量统计表说,“1107扇门,魏法官走了1107家。”
确定防火门的数量后,被告再无法抵赖。双方被魏晶晶的公平公正、耐心负责所打动,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分两次支付拖欠的工程款67万余元。同年8月27日,李传运收到第一笔欠款,为公司发展注入资金。
“每一份公正判决是建设司法公信,每一个司法程序的公开透明是建设司法公信。”这是魏晶晶写的感言。她一直用自己的行动树立司法公信力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篇十
新中国成立__年来,无数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砥砺前行。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战线上,那些人践行着医者的初心。
李桓英就是见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的亲历者之一。她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2019年时,已经98岁高龄的她仍然是一名“上班族”。每天,她都会到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上班。
“我是中国人,我得回家。”
1921年,李桓英出生在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9岁就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和性病专家。
在世卫组织七年任期结束后,李桓英拒绝了续聘申请,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在1958年回到祖国。
每一位海归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回国?
李桓英对此的回答是: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忘本,我应该回,回家正当其时。我要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我要跟麻风病患者拥抱,这样做是为了让病人对我有信心。”
回国后,李桓英深入到传染病这一领域。1978年,她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那时开始,让大家闻风丧胆的麻风病伴随她余下的工作生涯。
在过去,无论是在欧洲还是旧时的中国,麻风病患者往往被视为魔鬼,不仅很少被救治,还会被赶到一个封闭的地方自生自灭,有些病人甚至被活活烧死或者直接活埋。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有52万同胞饱受着麻风病的折磨。
在众人“谈麻色变”的时期,李桓英始终在为消除麻风病做着努力。她为病人争取到世卫组织的免费药物,她深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寨,还会和病人握手和拥抱。她说过,这样做就是要让病人对她有信心,相信医生能够治好这个病。
李桓英深入到麻风寨时,还发生过意外,当时她的肋骨裂了七根,汽车滚下山来,她从汽车里飞了出去。事后,她还打趣说:“发生车祸时还好脸没烂。”
在李桓英和防麻工作人员的耐心说服和指导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全部由版纳卫生局颁发了“治愈证”。李桓英用不争的事实证明,麻风病短程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
从1985年起,李桓英就开始给云贵川三省的省、州、县麻防人员办学习班。每个班40人,迄今上万人次接受过她的培训。
1994年,在中国试验成功的短程联合化疗疗法开始向全世界推广。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这个方法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200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在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后,中国终于终结了麻风病时代。
因为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李桓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等荣誉。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回国不后悔,一辈子跟麻风病打交道也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2016年12月27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入党宣誓仪式,95岁的李桓英与数十名友谊医院的新党员一同宣誓入党,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李桓英在一年后成为正式党员。她对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说:“我回国不后悔,一辈子跟麻风病打交道也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李桓英一生未曾结婚,虽然已经98岁,但她一直坚持一个人居住。为照顾她,她的身边只安排了一名助手,负责协调李桓英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另外还有一名夜间陪护人员,负责李桓英的夜间起居。李桓英曾说,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多,很能将就。下乡时她也从不叫苦,因为总是能从中得到满足。
如今,老人年纪大了,去西南的时间较以往少了,但那里的凤尾竹牵挂她,那里的麻风病人更是忘不了她,高龄的李桓英依然矢志麻防工作。
98岁的李桓英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再去一次她曾经战斗过的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破译的麻风病发病机制。但随着年龄增长,医院不敢再做这样的安排,只能安排当地的防疫工作者来北京向她汇报情况。
目前,我国现存麻风病人不到3000人,“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是李桓英的理想。为此,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努力工作到100岁。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见证者,李桓英不仅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加传承了中华大地的民族之魂,坚持为祖国做事,造福人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58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