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安明城墙导游词 西安钟鼓楼城墙导游词(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1 11:33:02
2023年西安明城墙导游词 西安钟鼓楼城墙导游词(优秀8篇)
时间:2023-10-01 11:33:02     小编:翰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一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

现在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恢复“晨钟暮鼓”,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上有泡钉个,寓意19制,加上4个铜环共20___年,象征公元20___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二

西安城墙,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景观。现存的城墙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墙总周长约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包括护城河、角楼等一系列设施。

目前西安城墙共有八处可以登城,分别是:东门(长乐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含光门、文昌门、和平门、尚德门,游客可以就近登城。其中南门是西安城的迎宾门,也是游客选择最多登城的一个门。

除了步行,在城墙上骑自行车是一种很不错的游览方式,在骑行中,你会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目前在东、南、西、北等四门都有租借自行车服务,骑行结束后在上述任一门都可以返还自行车(景区规定会有变化,建议租借时再咨询确定)。同时这四个门还提供观光车环绕服务,你可以乘坐观光电动车,在城墙上绕城一圈,全程约50分钟。

在西安城墙游览,还有机会观赏到一些特有的演出活动,如仿古开城仪式展演、城墙民俗展演,演出地点都在南门,具体演出时间可参照官网或电话咨询。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三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20xx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宝鸡扶风10公里的扶风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自古就因供奉了佛指舍利而著称于世,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胜地之一,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称。

我们面前的这扇大门就是法门寺的第一道大门,也叫“山门”,门上寺额是由已故的我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写。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入寺参观吧。

这座大殿叫铜佛殿,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主尊为释迦牟尼。殿的东西两侧有十八罗汉,所以又被称为罗汉殿。

我们眼前的这座宝塔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法门寺自古因存有佛骨舍利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最初又称阿育王寺。佛典记载,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将佛祖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遍洒世界。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两千年前,这里即是古周原腹地,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地处交通要塞,也便于南来北往的人们前来朝拜,故而建寺于此。唐代开国皇帝李渊赐名法门寺,法门即修行者必入之门,法门寺就沿用至今。唐太宗在此修了一座四层木塔来供养佛指舍利。明隆庆年间,唐木塔倒毁,明代万历年间,僧人集资在原基上重修了八棱十三级砖塔。明代所修的砖塔在1981年半壁坍塌。1987年准备重修砖塔,在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4枚佛指舍利和20xx余件大唐皇室珍宝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观注的焦点。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塔是1987年在原址上仿明塔的形制所修的。地宫就在塔的底下,舍利就供养在地宫中,下面就请大家去地宫拜一拜舍利。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门寺地宫,其外地宫为1987年重修宝塔时所建,内地宫为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原型,它最早是在公元873年封存,到1987年发现时,它一共在地下封存了1120xx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石门进去的地宫是内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前室、中室、后室、秘龛各供佛指舍利一枚,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珍宝按照佛教的最高仪式和礼佛阵容放置其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大雄宝殿。大殿的中央,供奉的是着五方佛,五佛并座,各事一方。在五佛的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即天上的24个天神。

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底下出土了大批的唐代稀世珍宝,现在都陈列与法门寺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吧。

法门寺博物馆是1988年11月正式对游人开放的,博物馆所有的陈列都出自于地宫,该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现在的陈列由法门寺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罗文化和法门寺大唐珍宝等四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看历史文化陈列。

这里的唐龙头是寺院的装饰物件,我们知道龙是皇帝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法门寺与皇家是息息相关。佛指舍利最初被人们发现是元魏二年,人们第一次打开塔基瞻拜舍利,接下来隋、唐朝也都曾打开佛塔瞻拜舍利,相传法门寺佛指舍利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国泰民安。从太宗李世民起,唐朝先后有八位皇帝六次接舍利入宫供养过。在八次迎送过程中也把法门寺、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地位推倒了最高,也掀起了唐代崇拜佛教的高潮。这一时期,法门寺兼有宫寺,国寺和名刹的三重身份。公元874年,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舍利,将舍利及珍宝封入地宫。从此,地宫封闭,一千余年,不为人知。

这块碑叫志文碑,碑上主要记载了唐皇帝怎么到法门寺迎舍利的史实,其中重要的是将舍利的外型做了描述,法门寺出土四枚舍利,只有一枚是释加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其他三枚是唐代所做的影骨,影骨和灵骨在区别的过程中,碑文的记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碑文的后部还记载了当时唐皇帝在供养舍利时,送了大批的稀世珍宝。我们现在就去参观一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唐珍宝陈列。法门寺出土的20xx多件珍宝的规格都是相当高的,有44件是国宝级的,十项世界之最。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制作的繁荣时期,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121件,这批器物器形雍容华贵,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件文物是一种熏香器,有银熏炉及炉台。熏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我们仔细看一下,在熏炉隆起的盖面上有有五朵莲花,每朵莲花上有一只卧龟。按照佛家的说法,修行到3020xx年以上的龟身体非常轻,才能够卧在莲花上,能看到卧龟莲花的人是一定可以长寿的。大家再好好看看吧,我相信你们都可以看见,也都能健康长寿。

这件文物叫银香囊,是唐僖宗所供奉。香囊最初是挂在帐子里的熏香器,象这种小的就是随身携带了。香囊的制作十分精美,香囊由两个半圆组成,以子母口相扣合。打开后底下半圆有两个平衡环,中间有一个小碗,香料就是放在碗中点着,挂起来。但这个香囊挂在身上,不管怎么摇怎么转,它始终跟地面保持平衡,碗体始终朝上,香料不会撒出来。香囊所使用的原理是万象平衡的陀螺仪,现代人将这种原理运用于航海、航空的导航仪器。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已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了。

在中国每个朝代都有名瓷出现。在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就是产于浙江越窑的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象的描写了秘色瓷的釉色。秘色瓷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在法门寺的出土后,我们才得以见到它的真面目,这件秘色瓷盘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瓷器,这个秘色瓷盘仔细看好象里面有一层水,清彻明亮,给人以“巧剜明月染春水”之感。

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700多件丝绸制品,大部分是武则天、唐懿宗等供养的,所以说它们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有的丝绸已经风化了,但是这五件蹙金绣却完好如新。蹙金绣是刺绣的一种针法,是用金银丝盘结成各种图案,然后将图案固定在丝绸上。这五件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加工复杂,首先用蚕丝做胎线,然后用金丝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每一米蚕丝上要绕金箔三千圈,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据考证当今世界手工捻金线的最细直径为0.2毫米,而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种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的最细直径仅为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堪称古今一绝。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十分完整,是唐僖宗的御用珍品,给我们展示了皇室饮茶的习俗以及唐代的茶文化。这套茶具主要包括烘焙、碾罗、贮藏、烹煮、饮用等器皿。唐代人要将茶叶烘焙干,碾碎过罗,加以佐料,最后煮而饮用,所以当时叫“吃茶”而不是“喝茶”。

这是珍宝阁,里面主要是佛教文化陈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展柜是按照佛教曼陀罗布置中央是大日如来,两边文物成对称排列。

这件文物是鎏金双轮十二环锡杖。锡杖并不是用锡作的,它摇动时会发出欷郗的响声,故而得名。锡杖是佛教最具权威的法器,股、环不同,等级不同。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为唐懿宗所供奉。长1.96米,重2390克,用了二两金五十二两银铸成,杖首那四个桃形的叫做“毂”,每毂(音同古)套了三个环,即四股十二环,代表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谛”和“十二因缘”,应属释迦牟尼所持,它的法力是最高、等级最高的,是世界锡杖之王。

在法门寺地宫内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我们根据出土时的顺序,进行编号,分别称为一号舍利、二号舍利、三号舍利、四号舍利。其中一枚是灵骨,三枚是影骨舍利。那么,什么是指骨舍利,影骨和灵骨舍利又是怎么回事呢?舍利是来自于释迦牟尼的身体。灵骨指的是真的取自于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而影骨是映射相似之意,是灵骨的仿制品。灵骨和影骨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云:“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灵骨与影骨的关系,既不是同一个,也并非不是同一个。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映在三条不同的江中,天上的月亮是月亮,三条江中月亮的影子也是月亮。天上的够不着,水中捞不起,都是十分难得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乘放四号舍利的器物,第四枚佛指舍利为骨质的管状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三重宝函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阿育王塔,铜浮屠,银棺。

我们来看一下乘装一号舍利的宝函,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我们在这里展出了七重,因为有一个宝函是檀香制作的,出土时檀香风化了。出土时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我们就是用宝函自带的钥匙打开了宝函,当打开最后一个宝函时,舍利赫然矗立其中的银柱上,不过这枚舍利是一枚玉石制成的影骨舍利,宝函上錾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下来我们来看第三枚佛指舍利的照片。这枚舍利经专家鉴定和《志文碑》佐证,认定是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即灵骨舍利。它原供奉在五重函观中,安放在地宫后室秘龛内。五重宝函最外一层是铁函,出土时没有动前面的铁锁,函盖是从后面打开的,第二层为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这个宝函价值相当高,因为宝函外壁的四十五尊造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曼荼罗图象,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第三层是檀香木函,没有展出,第四层是水晶椁子,椁盖之上粘饰黄、蓝宝石。水晶椁子里面是一具小白玉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在其内。

楼上有供养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宝函。这套宝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灵帐,铁函,银棺。这里展示的是银棺。

这尊造像叫捧真身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这是波斯进贡的,共有385颗,菩萨双手捧一荷叶形盘,盘上置一长方形鎏金银匾,捧真身菩萨系咸通十二年唐懿宗39岁生日时,专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铸造,后由僧人澄依在咸通十四年迎送佛指舍利时供奉,是地宫内惟一有皇帝名号的文物,是地宫出土文物中的极品,确系唐代皇室所供奉之等级最高的器物。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之道场,而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的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玄奘呢?玄奘,俗姓陈名祎(yi),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十三岁出家为僧。他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发现佛经残缺不全,佛经中有许多错误。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贞观元年(620xx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只身前往,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xx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研学,历时20xx年之久,在一次盛大的法会上,玄奘宣读自己的佛学论文,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可以和玄奘辩论,据说一连18天,没有一个人能辩过他。各王特邀请玄奘乘坐华丽的象舆游行,会场欢呼雷动,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大乘天”,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天” ,就是指菩萨众神。玄奘取得了极高的的荣誉,在印度备受尊崇。随后他毅然谢绝了各国王及僧众的盛情挽留,毅然踏上归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携带大量佛舍利及657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的隆重欢迎。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我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建阴福,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故名“慈恩寺”。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明代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是钟楼,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钟。该钟铸造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通高3.4米,重15吨上铸有“雁塔晨钟”四个苍劲的大字。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也是重要的报时工具。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现在我们来到寺院的大雄宝殿参观。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的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指的是佛性的清净之身,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报身佛之意是得到佛果,圆满之身,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指一切可变幻之身,并指普渡众生之身。三身佛两侧立有释迦牟尼的迦叶和阿难,两侧是十八罗汉。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凡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都要先在曲江进行游宴,然后齐集大雁塔题名,他们觉得能雁塔题名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并且觉得登上大雁塔就能步步高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在此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

大殿北面为法堂藏经楼(两层),上层藏经楼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法堂是当时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若生前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死后就会被他接引到极乐世界去,因而又被称为“接引佛”。法堂里还有三副拓片,其中一副是玄奘负笈图,两边是是他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的画像。玄奘身背装有佛经的背篓,手持佛尘,脚登麻鞋,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取经路上,历经磨难,只有眼前这盏永不熄灭的小油灯伴随着他。

法堂后面就是闻名遐迩的的大雁塔了,请大家随我前去参观。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其得名源自一个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从此人们也将菩萨称为雁王,佛塔称为“雁塔”了。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上表奏请皇帝,经朝廷批准建造而成的。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历时两年才建成。然而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四十多年后逐渐毁坏。后来武则天在位时重新修建了大雁塔,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修葺,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修葺过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塔体呈方锥形,共有7层,内有旋梯,我们可以顺旋梯登到塔上,一览古城秀丽的风光。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登塔吧。

我们现来到在大雁塔的底层,能够看到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碑,为玄奘译经所写的序文。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接下来我们可以到一层参观。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两侧墙壁的碑片,其中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反映他取经的过程,一是玄奘译经图,反映他译经的过程。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辉人生的生动写照。现在我们开始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注意安全。在二楼我们看到了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大家可以祭拜一下,许下自己的心愿。接着我们登上三层,这里是供奉着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好了,我们继续攀登吧。在三层陈列有集王圣教序和同州圣教序的原碑拓片,真品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四层中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足印,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留下来的。据说释迦牟尼圆寂前曾到一小河边,对弟子说“这是我留给人类最后的足迹。”说完就形成了巨大的脚印,当时人们争相瞻仰膜拜,玄奘到印度后听到了这个故事,特意前去膜拜,并且在膜拜时还用笔画下了这个足迹,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玄奘晚年刻制而成的。第五、六层悬挂有玄奘诗词、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我们再往上走,来到第七层,大家可以抬头看看位于我们上方非常趣味的诗文,这几个字,不论从哪儿开始,都可以很通顺。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念“取经还须游西天,须游西天取经还。拜佛前人赞唐僧,人赞唐僧拜佛前。”还有“唐僧取经还,还须游西天。西天拜佛前,拜佛前人赞。”等不同的读法。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念成一首关于唐僧取经的诗。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层,是不是有一种“登临出世界”的的美妙感受,向四面凭栏远眺,古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让人留连忘返。

游客朋友,现在让我们缓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后面玄奘三藏院继续参观。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大遍觉堂、般若堂、光明堂三院组成。

如果要问:西安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佛骨舍利刚才我们已经在大雁塔的第三层看见了,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就存放在三藏院的大遍觉堂,大遍觉堂里还供奉着玄奘坐像。

玄奘三藏院内有近四百平米精美的大型壁画,反映了佛界圣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尤其反映了玄奘求法、译经的辉煌一生。

概括玄奘的翻译,有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和路子新四个显著特点。玄奘一人就译出1335卷佛经。由于玄奘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因之玄奘译本被视为 “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许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我国的翻译从佛经翻译开始,而玄奘开创了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玄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爱国者。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玄奘译经20xx年,最后在铜川玉华寺圆寂,虽然他生前要求一切从简,但皇帝还是把他厚葬于现在产河之畔的白鹿原。人们对这位舍命求法,呕心沥血译经,生前辉煌一世,死后苇席裹尸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敬仰和悼念。这里已成为永远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乾陵导游词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一句顺口溜:“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遗存了59座帝王陵墓,其中唐帝陵就达18座之多。今天我们参观的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西边的一座,也是唐十八陵中最具个性的一座。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他们虽各为一朝天子,却代表两个朝代,还是一对夫妻,人们称乾陵是唯一的双帝陵,这正是乾陵最具个性的体现,这种现象在世界陵墓史上都非常罕见。“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乾陵是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若从远处眺望乾陵,就会惊奇的发现,这座陵园恰似一位美人,披发仰卧,头枕梁山,脚踩渭河,缥缈秀逸。人们说这是武则天在此守候自己的陵墓,成为女皇的绝妙象征,真可谓巧夺天工。乾陵的选址是当时以京都唐长安城为中心用八卦来选,乾陵就处于西北方位,在我国八卦中处于乾位,而埋葬皇帝之处称为陵,所以得名乾陵。

根据史书记载,乾陵陵园的格局完全仿照唐代首都长安城营建,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分为宫城、内城和皇城,宫城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外城周长40公里,陵园布局整齐,富丽堂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乾陵地面雄伟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我们今天参观乾陵,除了欣赏它的自然风貌之外,主要观看陵园内保存的大型精美的石雕。

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是国家沿着唐代御道遗址、历时两年修建的。当我们拾级而上,到达最高平台处,这里就是陵园的第二道天然门户。

我们面前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这条大道就是神道,全长是720米。神道是通向祭奠和陵前的导引大道,又称御道、司马道,这种神道每一座陵园都有。只有站在这宽阔气派的大道上,你才能感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伟大和威严。神道两边保存了一百多件高大精美的石刻,乾陵的地面石刻是我国帝王陵墓中石刻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被人们赞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一对华表挺拔高大,位居所有石雕之首,高8米,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浑然一体,它是帝王陵墓或居住宫殿前的标志,也是皇权的象征;一对翼马,是人们想象当中长有翅膀会飞的马的造型,传说是供帝王的灵魂出游用的,翼马的雕刻十分漂亮,被中外艺术家公认为是我们中国古代最有力量感的石马。

刚刚我们看了华表和翼马,再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仪仗队形。首先我们看见了一对鸵鸟,鸵鸟位于整个仪仗队的最前部,采用的是高浮雕技法,只淡淡几刀,便将鸵鸟的形象勾勒的活灵活现。据说鸵鸟警戒性很高,在沙漠中一旦风沙来临,它就会将头埋在沙子里以抵御风沙,所以将驼鸟放在最前面,是起了一个警戒作用。这是当年埋葬高宗时阿富汉进贡的,所以也是我国外交的见证。驮鸟后面东西两边还分布了很多的石刻,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仪仗队,有五对石马与牵马石人像,是帝王死后继续拥有千军万马的象征,还有十对双手握剑、高大魁梧的石人,是守卫陵墓的卫士。又叫翁仲,其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古人。相传他是秦始皇身边的大将,身高过丈,力大无比,武艺高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让他镇守边关,威振夷敌。阮翁仲去世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就按照他的原形雕刻铜像立于司马门外,后世帝王便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陵墓前也雕刻翁仲像用于守陵。

乾陵有100多件石刻作品,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就是无字碑了。大家请随我前去参观。

在讲解这块碑石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武则天是怎样当上女皇的。武则天原籍山西,父亲是个木材商,少女时代的她美貌聪颖,14岁被选进皇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高宗李治即位后接她再度入宫并被册封为“昭仪”,几经周折后来又当了皇后。她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起,实际掌握大权的已是武则天了。最终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

也许大家会想,一个出身于木材商家庭的下层女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宣布自己为中国皇帝,这无疑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难道不会招来种种非议吗?但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武则天当政50年中,国内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唐朝推下了封建社会的颠峰,这一切都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肯定和赞扬。

无字碑为女皇武则天所立,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通高8.3米,碑上没有刻一个字,故名“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刻文字,有三种流行的说法:一是武则天认为她是女子称帝,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表达;二是有人说武则天临终遗言: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所以,只立碑石,不刻文字;三是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也许你现在会问:碑上好像也有字啊!是的,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在碑上题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与这通碑遥遥相对的便是述圣记碑,因为碑上刻有武则天撰文、他的儿子唐中宗书写的记述高宗皇帝生平事迹与文治武功的文章而得名。全碑共7节,故又称七节碑,取于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就是说高宗李治的功德如同日月一样光照整个天下。七节碑高6.3米,碑文6000余字,由于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剩1000余字。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述圣记碑是我国帝王陵前立的第一块碑,也是第一块刻满文字,歌颂帝王文治武功的碑,并且是最独特的臆见歌功颂德碑,它的树立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唐代的墓葬制度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而无字碑是我国帝王陵前唯一没有刻字的碑。因此后人把这两块碑称为历代群碑之冠。

两块碑的后面有两座高大浑厚的建筑,这是当年阙楼的遗迹。阙在古代是皇帝宫殿、都城、陵墓门前的建筑,是门的象征,有门就有阙。这一块是当年乾陵宫城门前的阙楼遗迹,山峰顶上也有阙楼的遗迹。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看到了61尊石人像,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同世界各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这些没有头的石人就是当时一些国家及唐朝一些少数民族的使节或首领。武则天为了显示当时的国威便把他们刻成石像立于乾陵朱雀门外两侧,我们称之为藩王像,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袍,腰束宽带,足蹬皮靴,双手前拱,造型逼真,神态生动。有人已经在问,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

关于头像损坏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到乾陵游览时,看到雕有他们国家使者和首领为中国皇帝侍卫的石像觉得有失尊严,所以打掉了头部,使人无法辨认;也有说千百年来,石人石马已变神成妖,黄昏后常常毁坏庄稼,吞食牛羊,当地百姓气极,遂将其头部打碎。还有说改朝换代,军阀混战,才是乾陵石人崩溃、台殿烧毁、石刻破坏的真正原因。其实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考证,这批石人像的头部大约是在距今5、6百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屡次战火中被毁掉的。这些石人像背部原来都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年代久远,石质风化,刻字大都剥蚀,模糊不清了。在西边的石雕中尚有三尊经仔细辨认还可得知刻字的原意,仅从这有文字可考的三尊王宾像中,就可以看出唐王朝和各国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睦邻关系。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见一对石狮,这是昔日放在朱雀门前守门的。把蹲狮作为陵墓的守护神,是从唐朝开始的,这是我国帝王陵前放置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对蹲狮。在帝王陵墓前放置式子,是用来显示勇猛威严和帝王陵寝的神圣与不可侵犯。狮子并不是我国原有的动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非洲一些国家传入我国的,乾陵能毅然用外来的狮子取代了老虎作为最神圣的帝王陵的主要守卫者,显示了唐朝人对外开放,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武皇陵前。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帝王陵园里的重要部分是地宫,据述圣记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必定会不计其数。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大而幸免于难。建国后考古勘查也证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空隙之间再灌以锡铁汁,使整个石条混为一体。然后在石条上面用黄土覆盖,以图内部永久保存,与外界永世隔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挖开,确非易事。考古勘查还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有幸成为一座至今未被盗过的帝王墓。

乾陵有陪葬墓17座,现在已发掘了5座,对外开放的有3座。其中章怀太子幕中的壁画十分漂亮,有“地下画廊”之称,懿得太子墓的规格和陪葬品的等级都是相当高的,而永泰公主墓中的一副“九人侍女图”中有一位侍女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女”。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四

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真的是让我收获不小。

我们是从南门上城墙参观的。南门也叫“永宁门”,算是南边的一个主城门。没有见到城墙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城墙的事,我还以为城墙就是一堵普通的围墙,心想围墙有什么好参观的呢?再说,人又怎么能上到墙上,而且还能打仗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串串的问号。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如果敌人进攻了,还可以开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墙稍低一些,只起了防护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这次我参观西安古城墙收获真大呀!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五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20xx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宝鸡扶风10公里的扶风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自古就因供奉了佛指舍利而著称于世,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胜地之一,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称。

我们面前的这扇大门就是法门寺的第一道大门,也叫“山门”,门上寺额是由已故的我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写。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入寺参观吧。

这座大殿叫铜佛殿,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主尊为释迦牟尼。殿的东西两侧有十八罗汉,所以又被称为罗汉殿。

我们眼前的这座宝塔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法门寺自古因存有佛骨舍利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最初又称阿育王寺。佛典记载,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将佛祖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遍洒世界。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两千年前,这里即是古周原腹地,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地处交通要塞,也便于南来北往的人们前来朝拜,故而建寺于此。唐代开国皇帝李渊赐名法门寺,法门即修行者必入之门,法门寺就沿用至今。唐太宗在此修了一座四层木塔来供养佛指舍利。明隆庆年间,唐木塔倒毁,明代万历年间,僧人集资在原基上重修了八棱十三级砖塔。明代所修的砖塔在1981年半壁坍塌。1987年准备重修砖塔,在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4枚佛指舍利和20xx余件大唐皇室珍宝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观注的焦点。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塔是1987年在原址上仿明塔的形制所修的。地宫就在塔的底下,舍利就供养在地宫中,下面就请大家去地宫拜一拜舍利。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门寺地宫,其外地宫为1987年重修宝塔时所建,内地宫为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原型,它最早是在公元873年封存,到1987年发现时,它一共在地下封存了1120xx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石门进去的地宫是内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前室、中室、后室、秘龛各供佛指舍利一枚,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珍宝按照佛教的最高仪式和礼佛阵容放置其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大雄宝殿。大殿的中央,供奉的是着五方佛,五佛并座,各事一方。在五佛的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即天上的24个天神。

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底下出土了大批的唐代稀世珍宝,现在都陈列与法门寺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吧。

法门寺博物馆是1988年11月正式对游人开放的,博物馆所有的陈列都出自于地宫,该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现在的陈列由法门寺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罗文化和法门寺大唐珍宝等四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看历史文化陈列。

这里的唐龙头是寺院的装饰物件,我们知道龙是皇帝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法门寺与皇家是息息相关。佛指舍利最初被人们发现是元魏二年,人们第一次打开塔基瞻拜舍利,接下来隋、唐朝也都曾打开佛塔瞻拜舍利,相传法门寺佛指舍利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国泰民安。从太宗李世民起,唐朝先后有八位皇帝六次接舍利入宫供养过。在八次迎送过程中也把法门寺、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地位推倒了最高,也掀起了唐代崇拜佛教的高潮。这一时期,法门寺兼有宫寺,国寺和名刹的三重身份。公元874年,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舍利,将舍利及珍宝封入地宫。从此,地宫封闭,一千余年,不为人知。

这块碑叫志文碑,碑上主要记载了唐皇帝怎么到法门寺迎舍利的史实,其中重要的是将舍利的外型做了描述,法门寺出土四枚舍利,只有一枚是释加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其他三枚是唐代所做的影骨,影骨和灵骨在区别的过程中,碑文的记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碑文的后部还记载了当时唐皇帝在供养舍利时,送了大批的稀世珍宝。我们现在就去参观一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唐珍宝陈列。法门寺出土的20xx多件珍宝的规格都是相当高的,有44件是国宝级的,十项世界之最。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制作的繁荣时期,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121件,这批器物器形雍容华贵,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件文物是一种熏香器,有银熏炉及炉台。熏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我们仔细看一下,在熏炉隆起的盖面上有有五朵莲花,每朵莲花上有一只卧龟。按照佛家的说法,修行到3020xx年以上的龟身体非常轻,才能够卧在莲花上,能看到卧龟莲花的人是一定可以长寿的。大家再好好看看吧,我相信你们都可以看见,也都能健康长寿。

这件文物叫银香囊,是唐僖宗所供奉。香囊最初是挂在帐子里的熏香器,象这种小的就是随身携带了。香囊的制作十分精美,香囊由两个半圆组成,以子母口相扣合。打开后底下半圆有两个平衡环,中间有一个小碗,香料就是放在碗中点着,挂起来。但这个香囊挂在身上,不管怎么摇怎么转,它始终跟地面保持平衡,碗体始终朝上,香料不会撒出来。香囊所使用的原理是万象平衡的陀螺仪,现代人将这种原理运用于航海、航空的导航仪器。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已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了。

在中国每个朝代都有名瓷出现。在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就是产于浙江越窑的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象的描写了秘色瓷的釉色。秘色瓷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在法门寺的出土后,我们才得以见到它的真面目,这件秘色瓷盘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瓷器,这个秘色瓷盘仔细看好象里面有一层水,清彻明亮,给人以“巧剜明月染春水”之感。

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700多件丝绸制品,大部分是武则天、唐懿宗等供养的,所以说它们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有的丝绸已经风化了,但是这五件蹙金绣却完好如新。蹙金绣是刺绣的一种针法,是用金银丝盘结成各种图案,然后将图案固定在丝绸上。这五件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加工复杂,首先用蚕丝做胎线,然后用金丝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每一米蚕丝上要绕金箔三千圈,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据考证当今世界手工捻金线的最细直径为0.2毫米,而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种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的最细直径仅为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堪称古今一绝。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十分完整,是唐僖宗的御用珍品,给我们展示了皇室饮茶的习俗以及唐代的茶文化。这套茶具主要包括烘焙、碾罗、贮藏、烹煮、饮用等器皿。唐代人要将茶叶烘焙干,碾碎过罗,加以佐料,最后煮而饮用,所以当时叫“吃茶”而不是“喝茶”。

这是珍宝阁,里面主要是佛教文化陈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展柜是按照佛教曼陀罗布置中央是大日如来,两边文物成对称排列。

这件文物是鎏金双轮十二环锡杖。锡杖并不是用锡作的,它摇动时会发出欷郗的响声,故而得名。锡杖是佛教最具权威的法器,股、环不同,等级不同。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为唐懿宗所供奉。长1.96米,重2390克,用了二两金五十二两银铸成,杖首那四个桃形的叫做“毂”,每毂(音同古)套了三个环,即四股十二环,代表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谛”和“十二因缘”,应属释迦牟尼所持,它的法力是最高、等级最高的,是世界锡杖之王。

在法门寺地宫内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我们根据出土时的顺序,进行编号,分别称为一号舍利、二号舍利、三号舍利、四号舍利。其中一枚是灵骨,三枚是影骨舍利。那么,什么是指骨舍利,影骨和灵骨舍利又是怎么回事呢?舍利是来自于释迦牟尼的身体。灵骨指的是真的取自于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而影骨是映射相似之意,是灵骨的仿制品。灵骨和影骨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云:“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灵骨与影骨的关系,既不是同一个,也并非不是同一个。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映在三条不同的江中,天上的月亮是月亮,三条江中月亮的影子也是月亮。天上的够不着,水中捞不起,都是十分难得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乘放四号舍利的器物,第四枚佛指舍利为骨质的管状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三重宝函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阿育王塔,铜浮屠,银棺。

我们来看一下乘装一号舍利的宝函,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我们在这里展出了七重,因为有一个宝函是檀香制作的,出土时檀香风化了。出土时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我们就是用宝函自带的钥匙打开了宝函,当打开最后一个宝函时,舍利赫然矗立其中的银柱上,不过这枚舍利是一枚玉石制成的影骨舍利,宝函上錾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下来我们来看第三枚佛指舍利的照片。这枚舍利经专家鉴定和《志文碑》佐证,认定是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即灵骨舍利。它原供奉在五重函观中,安放在地宫后室秘龛内。五重宝函最外一层是铁函,出土时没有动前面的铁锁,函盖是从后面打开的,第二层为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这个宝函价值相当高,因为宝函外壁的四十五尊造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曼荼罗图象,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第三层是檀香木函,没有展出,第四层是水晶椁子,椁盖之上粘饰黄、蓝宝石。水晶椁子里面是一具小白玉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在其内。

楼上有供养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宝函。这套宝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灵帐,铁函,银棺。这里展示的是银棺。

这尊造像叫捧真身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这是波斯进贡的,共有385颗,菩萨双手捧一荷叶形盘,盘上置一长方形鎏金银匾,捧真身菩萨系咸通十二年唐懿宗39岁生日时,专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铸造,后由僧人澄依在咸通十四年迎送佛指舍利时供奉,是地宫内惟一有皇帝名号的文物,是地宫出土文物中的极品,确系唐代皇室所供奉之等级最高的器物。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之道场,而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的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玄奘呢?玄奘,俗姓陈名祎(yi),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十三岁出家为僧。他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发现佛经残缺不全,佛经中有许多错误。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贞观元年(620xx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只身前往,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xx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研学,历时20xx年之久,在一次盛大的法会上,玄奘宣读自己的佛学论文,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可以和玄奘辩论,据说一连18天,没有一个人能辩过他。各王特邀请玄奘乘坐华丽的象舆游行,会场欢呼雷动,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大乘天”,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天” ,就是指菩萨众神。玄奘取得了极高的的荣誉,在印度备受尊崇。随后他毅然谢绝了各国王及僧众的盛情挽留,毅然踏上归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携带大量佛舍利及657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的隆重欢迎。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

国学

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我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建阴福,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故名“慈恩寺”。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明代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是钟楼,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钟。该钟铸造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通高3.4米,重15吨上铸有“雁塔晨钟”四个苍劲的大字。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也是重要的报时工具。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现在我们来到寺院的大雄宝殿参观。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的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指的是佛性的清净之身,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报身佛之意是得到佛果,圆满之身,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指一切可变幻之身,并指普渡众生之身。三身佛两侧立有释迦牟尼的迦叶和阿难,两侧是十八罗汉。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凡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都要先在曲江进行游宴,然后齐集大雁塔题名,他们觉得能雁塔题名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并且觉得登上大雁塔就能步步高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在此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

大殿北面为法堂藏经楼(两层),上层藏经楼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法堂是当时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若生前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死后就会被他接引到极乐世界去,因而又被称为“接引佛”。法堂里还有三副拓片,其中一副是玄奘负笈图,两边是是他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的画像。玄奘身背装有佛经的背篓,手持佛尘,脚登麻鞋,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取经路上,历经磨难,只有眼前这盏永不熄灭的小油灯伴随着他。

法堂后面就是闻名遐迩的的大雁塔了,请大家随我前去参观。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其得名源自一个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从此人们也将菩萨称为雁王,佛塔称为“雁塔”了。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上表奏请皇帝,经朝廷批准建造而成的。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历时两年才建成。然而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四十多年后逐渐毁坏。后来武则天在位时重新修建了大雁塔,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修葺,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修葺过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塔体呈方锥形,共有7层,内有旋梯,我们可以顺旋梯登到塔上,一览古城秀丽的风光。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登塔吧。

我们现来到在大雁塔的底层,能够看到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碑,为玄奘译经所写的序文。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接下来我们可以到一层参观。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两侧墙壁的碑片,其中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反映他取经的过程,一是玄奘译经图,反映他译经的过程。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辉人生的生动写照。现在我们开始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注意安全。在二楼我们看到了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大家可以祭拜一下,许下自己的心愿。接着我们登上三层,这里是供奉着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好了,我们继续攀登吧。在三层陈列有集王圣教序和同州圣教序的原碑拓片,真品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四层中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足印,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留下来的。据说释迦牟尼圆寂前曾到一小河边,对弟子说“这是我留给人类最后的足迹。”说完就形成了巨大的脚印,当时人们争相瞻仰膜拜,玄奘到印度后听到了这个故事,特意前去膜拜,并且在膜拜时还用笔画下了这个足迹,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玄奘晚年刻制而成的。第五、六层悬挂有玄奘

诗词

、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我们再往上走,来到第七层,大家可以抬头看看位于我们上方非常趣味的诗文,这几个字,不论从哪儿开始,都可以很通顺。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念“取经还须游西天,须游西天取经还。拜佛前人赞唐僧,人赞唐僧拜佛前。”还有“唐僧取经还,还须游西天。西天拜佛前,拜佛前人赞。”等不同的读法。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念成一首关于唐僧取经的诗。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层,是不是有一种“登临出世界”的的美妙感受,向四面凭栏远眺,古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让人留连忘返。

游客朋友,现在让我们缓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后面玄奘三藏院继续参观。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大遍觉堂、般若堂、光明堂三院组成。

如果要问:西安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佛骨舍利刚才我们已经在大雁塔的第三层看见了,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就存放在三藏院的大遍觉堂,大遍觉堂里还供奉着玄奘坐像。

玄奘三藏院内有近四百平米精美的大型壁画,反映了佛界圣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尤其反映了玄奘求法、译经的辉煌一生。

概括玄奘的翻译,有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和路子新四个显著特点。玄奘一人就译出1335卷佛经。由于玄奘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因之玄奘译本被视为 “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许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我国的翻译从佛经翻译开始,而玄奘开创了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玄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爱国者。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玄奘译经20xx年,最后在铜川玉华寺圆寂,虽然他生前要求一切从简,但皇帝还是把他厚葬于现在产河之畔的白鹿原。人们对这位舍命求法,呕心沥血译经,生前辉煌一世,死后苇席裹尸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敬仰和悼念。这里已成为永远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乾陵导游词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一句

顺口溜

:“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遗存了59座帝王陵墓,其中唐帝陵就达18座之多。今天我们参观的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西边的一座,也是唐十八陵中最具个性的一座。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他们虽各为一朝天子,却代表两个朝代,还是一对夫妻,人们称乾陵是唯一的双帝陵,这正是乾陵最具个性的体现,这种现象在世界陵墓史上都非常罕见。“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乾陵是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若从远处眺望乾陵,就会惊奇的发现,这座陵园恰似一位美人,披发仰卧,头枕梁山,脚踩渭河,缥缈秀逸。人们说这是武则天在此守候自己的陵墓,成为女皇的绝妙象征,真可谓巧夺天工。乾陵的选址是当时以京都唐长安城为中心用八卦来选,乾陵就处于西北方位,在我国八卦中处于乾位,而埋葬皇帝之处称为陵,所以得名乾陵。

根据史书记载,乾陵陵园的格局完全仿照唐代首都长安城营建,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分为宫城、内城和皇城,宫城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外城周长40公里,陵园布局整齐,富丽堂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乾陵地面雄伟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我们今天参观乾陵,除了欣赏它的自然风貌之外,主要观看陵园内保存的大型精美的石雕。

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是国家沿着唐代御道遗址、历时两年修建的。当我们拾级而上,到达最高平台处,这里就是陵园的第二道天然门户。

我们面前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这条大道就是神道,全长是720米。神道是通向祭奠和陵前的导引大道,又称御道、司马道,这种神道每一座陵园都有。只有站在这宽阔气派的大道上,你才能感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伟大和威严。神道两边保存了一百多件高大精美的石刻,乾陵的地面石刻是我国帝王陵墓中石刻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被人们赞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一对华表挺拔高大,位居所有石雕之首,高8米,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浑然一体,它是帝王陵墓或居住宫殿前的标志,也是皇权的象征;一对翼马,是人们想象当中长有翅膀会飞的马的造型,传说是供帝王的灵魂出游用的,翼马的雕刻十分漂亮,被中外艺术家公认为是我们中国古代最有力量感的石马。

刚刚我们看了华表和翼马,再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仪仗队形。首先我们看见了一对鸵鸟,鸵鸟位于整个仪仗队的最前部,采用的是高浮雕技法,只淡淡几刀,便将鸵鸟的形象勾勒的活灵活现。据说鸵鸟警戒性很高,在沙漠中一旦风沙来临,它就会将头埋在沙子里以抵御风沙,所以将驼鸟放在最前面,是起了一个警戒作用。这是当年埋葬高宗时阿富汉进贡的,所以也是我国外交的见证。驮鸟后面东西两边还分布了很多的石刻,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仪仗队,有五对石马与牵马石人像,是帝王死后继续拥有千军万马的象征,还有十对双手握剑、高大魁梧的石人,是守卫陵墓的卫士。又叫翁仲,其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古人。相传他是秦始皇身边的大将,身高过丈,力大无比,武艺高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让他镇守边关,威振夷敌。阮翁仲去世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就按照他的原形雕刻铜像立于司马门外,后世帝王便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陵墓前也雕刻翁仲像用于守陵。

乾陵有100多件石刻作品,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就是无字碑了。大家请随我前去参观。

在讲解这块碑石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武则天是怎样当上女皇的。武则天原籍山西,父亲是个木材商,少女时代的她美貌聪颖,14岁被选进皇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高宗李治即位后接她再度入宫并被册封为“昭仪”,几经周折后来又当了皇后。她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起,实际掌握大权的已是武则天了。最终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

也许大家会想,一个出身于木材商家庭的下层女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宣布自己为中国皇帝,这无疑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难道不会招来种种非议吗?但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武则天当政50年中,国内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唐朝推下了封建社会的颠峰,这一切都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肯定和赞扬。

无字碑为女皇武则天所立,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通高8.3米,碑上没有刻一个字,故名“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刻文字,有三种流行的说法:一是武则天认为她是女子称帝,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表达;二是有人说武则天临终遗言: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所以,只立碑石,不刻文字;三是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也许你现在会问:碑上好像也有字啊!是的,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在碑上题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与这通碑遥遥相对的便是述圣记碑,因为碑上刻有武则天撰文、他的儿子唐中宗书写的记述高宗皇帝生平事迹与文治武功的文章而得名。全碑共7节,故又称七节碑,取于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就是说高宗李治的功德如同日月一样光照整个天下。七节碑高6.3米,碑文6000余字,由于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剩1000余字。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述圣记碑是我国帝王陵前立的第一块碑,也是第一块刻满文字,歌颂帝王文治武功的碑,并且是最独特的臆见歌功颂德碑,它的树立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唐代的墓葬制度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而无字碑是我国帝王陵前唯一没有刻字的碑。因此后人把这两块碑称为历代群碑之冠。

两块碑的后面有两座高大浑厚的建筑,这是当年阙楼的遗迹。阙在古代是皇帝宫殿、都城、陵墓门前的建筑,是门的象征,有门就有阙。这一块是当年乾陵宫城门前的阙楼遗迹,山峰顶上也有阙楼的遗迹。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看到了61尊石人像,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同世界各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这些没有头的石人就是当时一些国家及唐朝一些少数民族的使节或首领。武则天为了显示当时的国威便把他们刻成石像立于乾陵朱雀门外两侧,我们称之为藩王像,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袍,腰束宽带,足蹬皮靴,双手前拱,造型逼真,神态生动。有人已经在问,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

关于头像损坏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到乾陵游览时,看到雕有他们国家使者和首领为中国皇帝侍卫的石像觉得有失尊严,所以打掉了头部,使人无法辨认;也有说千百年来,石人石马已变神成妖,黄昏后常常毁坏庄稼,吞食牛羊,当地百姓气极,遂将其头部打碎。还有说改朝换代,军阀混战,才是乾陵石人崩溃、台殿烧毁、石刻破坏的真正原因。其实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考证,这批石人像的头部大约是在距今5、6百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屡次战火中被毁掉的。这些石人像背部原来都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年代久远,石质风化,刻字大都剥蚀,模糊不清了。在西边的石雕中尚有三尊经仔细辨认还可得知刻字的原意,仅从这有文字可考的三尊王宾像中,就可以看出唐王朝和各国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睦邻关系。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见一对石狮,这是昔日放在朱雀门前守门的。把蹲狮作为陵墓的守护神,是从唐朝开始的,这是我国帝王陵前放置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对蹲狮。在帝王陵墓前放置式子,是用来显示勇猛威严和帝王陵寝的神圣与不可侵犯。狮子并不是我国原有的动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非洲一些国家传入我国的,乾陵能毅然用外来的狮子取代了老虎作为最神圣的帝王陵的主要守卫者,显示了唐朝人对外开放,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武皇陵前。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帝王陵园里的重要部分是地宫,据述圣记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必定会不计其数。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大而幸免于难。建国后考古勘查也证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空隙之间再灌以锡铁汁,使整个石条混为一体。然后在石条上面用黄土覆盖,以图内部永久保存,与外界永世隔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挖开,确非易事。考古勘查还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因此,乾陵有幸成为一座至今未被盗过的帝王墓。

乾陵有陪葬墓17座,现在已发掘了5座,对外开放的有3座。其中章怀太子幕中的壁画十分漂亮,有“地下画廊”之称,懿得太子墓的规格和陪葬品的等级都是相当高的,而永泰公主墓中的一副“九人侍女图”中有一位侍女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女”。

2

页,当前第

2

1

2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六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西安古城墙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又称为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中心。

请大家紧跟我不要掉队,我们前面的是城墙的主城门,像这样的城门共有四座:我们面前的长乐门(东门);还有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它们四座城门作为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翁城。至今为止,四座城门中除永宁门外,其余三座城门都只剩下两道城墙。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一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

本次游览结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以后有缘再见。

各位游客: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七

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西安古城墙

导游词

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八百里秦川,养育了三秦儿女,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岁月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从女娲补天、仓颉造字,到周礼秦制、汉唐风韵,这块土地上无数的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都诉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而这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当属屹立千年西安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西安古城墙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古城墙,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而且以古城墙为主体,辅之以环城林带、护城河、环城路构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立体公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犹如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使这个十三朝古都,更加光彩照人。

公元582年,隋文帝任命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继之营筑郭城。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彼时的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凤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公元1370年,大明王朝在唐皇城的旧址上,开始大规模地建造秦王府和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出世,从此他便扎根于这座城市,稳健如同父亲坚实的臂膀,成为华夏儿女们靠不到岸时的最好依偎。

30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辉煌的历史成就了西安今天的多姿神韵。而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这座城市的古城墙则比斗转星移的岁月更令人感动和感慨,也无疑成为这座帝王之都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保护住了包括城墙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就保住了我们的根。西安城墙是固化的历史,更是鲜活的人文,不仅仅是生活在这里的西安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古城墙情结,中外游人来西安,大都要登临古城墙。

唐初僧人玄奘西天取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长安他从古印度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取经归来玄奘受到皇城百万臣民的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在朱雀门举行。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

十三朝岁月更替,上千年的日日夜夜孕育了古城墙的威严肃穆,厚重的历史泛着褐色见证时代的盛衰。巍巍城楼,并非固若金汤,晨钟暮鼓,往事终将远去。

登临古城墙,俯视城下,环城林带,滴红流翠;护城河里,碧波荡漾,飞舟点点……耳畔,还有风吟唱的声音,是一种令人沉醉的声音。因为这样的声音,能将人轻易吹入历史之中,是足以收慑人的心魂的吟唱。历史刹那间无可言说,惟有敬畏。俯瞰古城内外,遥望巍巍雁塔,聆听钟楼钟声,抚摸城墙垛口留下的炮眼枪痕……那战火纷飞、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历史似乎再度上演。而古老的城墙,此时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我们安详地叙述着从古到今的历史。可是瞬间的感慨过后,我便明白,那历史其实已永远地留在过去。曾经的气势磅礴凝成了此刻的永恒,而现在的古城墙留给我的,更多的是平和与安详,仿佛一条在历史长河里游泳的鱼,从远古一路游来。

徜徉城墙,那坚实的根基、厚重的城门、雄伟的城楼凝重庄严,绵延的形体与岁月染上的青灰色调古朴大气,别具风骨。

漫步在青灰色的城墙上,脚下的每一片砖都刻着字。难怪西安人说,在西安,每一块砖都是历史。夕阳的光芒照射着古老而斑驳的城墙,那份大气和凝重,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环顾周围,满眼都是飘扬的旗帜,与同样青灰的垛口相比,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唯留徐徐清风与幽静。城墙外,野草蔓生;城墙内,喧哗一片。城墙内外虽隔一墙,却是两个世界。静静地站在城墙上,世界静止在这里,突然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远观,华丽的钟鼓楼上华灯初上,近处,墙角下来往的人们似乎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忙。

西安古城墙屡经劫难,历经战事苍桑,一任风雨的剥蚀,却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而今,古城墙沧桑、古朴,千百年来默然无声,但它却并不孤独,它早已与古城人民融为一体。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祐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巍o衷冢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年的时候路过西安,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

我们买的门票背面介绍说,这座城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98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城外有护城河,四门跨河外设有吊桥。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墙。

我们是从南门上城墙参观的。南门也叫“永宁门”,算是南边的一个主城门。没有见到城墙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城墙的事,我还以为城墙就是一堵普通的围墙,心想围墙有什么好参观的呢?再说,人又怎么能上到墙上,而且还能打仗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串串的问号。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如果敌人进攻了,还可以开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墙稍低一些,只起了防护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这次我参观西安古城墙收获真大呀!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八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西安城墙的

导游词

,希望大家喜欢!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古城墙。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国家aaaa级景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

西安明城墙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从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墙已经有 1400 多年的历史,从明初扩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西安古城墙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 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

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

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建有马道11处。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了望。内侧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6072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