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14:40:33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7 14:40:33     小编:翰墨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理性思考,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写一份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可以先回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和核心要素;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反思,通过实际应用和总结反思,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要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请仔细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它们或许会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培训幸福,是现代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参加培训,无论是求职,创业,或者是提升个人素养,都可以通过培训来追求幸福。本文将围绕培训幸福的主题,分享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训的必要性

培训的必要性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技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培训提供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机会,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激发潜能,提高竞争力,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第三段:培训的收获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职业技能、人生智慧等。通过培训,我们还可以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进人际关系,拓展人脉资源。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前沿动态,更加熟悉自己所在的行业,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另外,在培训中可以树立自信心,增强动力和责任感,转变思维方式,开放视野,进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第四段:培训幸福的体验

培训幸福不仅来源于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带来一种成就感和充实感,提高自我价值和存在感。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赏;也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经验和心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通过培训,我们还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阅历。所以说,培训幸福是一种内在的快乐,是源于成就和自我价值的体验。

第五段:结语

最后,培训幸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人生中,都应该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培训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成长和进步的体验。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感受到幸福,体验到成就,提高自信和自我认同,进而实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左右)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幸福是拥有物质财富,有些人认为幸福是拥有健康的身体,还有人认为幸福是拥有美满的家庭。然而,在我参加一次幸福培训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本文将介绍我参加该培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训内容(200字左右)

这次幸福培训的内容包含了幸福的定义、幸福心理学知识、现实中的幸福案例等。在幸福的定义部分,我们了解到幸福并不等同于一时的快乐,而是一种持久的、内在的满足感。在幸福心理学知识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培养乐观、感恩、积极的心态,以及如何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与理解。在现实中的幸福案例部分,我们分享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幸福经历和学习到了一些他们的幸福生活方式。

第三段:体验收获(200字左右)

通过这次幸福培训,我不仅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我意识到幸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应该学会从内心去寻找,而不是依赖外在的事物。其次,我明白了幸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努力去培养和维护。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努力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感恩的心情。最后,我也学会了更多地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关爱他人并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第四段:实践应用(200字左右)

在幸福培训结束后,我开始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了实践中。首先,我每天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感恩之心和积极的体验,这有助于我更加正确的认知和感知幸福。其次,我开始与家人朋友分享我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希望能够影响他们也更加重视幸福的追求。此外,我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以此回报社会和传递幸福的力量。

第五段:总结回顾(200字左右)

参加这次幸福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幸福的知识和道理。我明白了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是通过培养积极心态和感恩之心而实现的。通过实践应用,我可以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将其传递给他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幸福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追求和创造幸福,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幸福,是一个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人感到压力山大,对于如何获得幸福也感到迷茫。幸福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技术,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幸福培训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验和心得。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段:体验幸福培训的意义

参加幸福培训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幸福的真正含义。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幸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通过反思自己的心理过程,我发现有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感。学习幸福培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更在于能够影响身边的人,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段:实践过程中的感受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幸福源于内心的感知和体验,而非外在的物质条件。通过培训中的练习,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思考和情绪,学会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我可以将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一面,远离消极的情绪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生活中的困扰也不再那么沉重。

第四段:改变的奇妙力量

通过幸福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感受到了幸福的力量,更意识到我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影响他人。在工作和家庭中,我以前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抱怨和发脾气,导致周围的人也情绪低落。然而,现在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我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来回应他人,与家人、同事建立了更加和谐和睦的关系。幸福的感染力是无穷的,通过自己的改变可以带来周围环境的积极变化。

第五段:坚持实践的决心和展望

这次幸福培训的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幸福源于内心的感知和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来实现幸福。未来,我将坚持实践所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的生活。幸福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传递。通过坚持实践,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幸福带来的力量,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总结:

通过参加幸福培训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幸福的含义和力量。幸福源于内心,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我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并通过影响他人实现了幸福的传递。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实践来实现。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幸福的重要性,并共同构筑一个幸福美好的社会。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

目前,社会上已经有不少机构开设了幸福课程,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我也参加了这样的课程,对于一直想要改善自己心态的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

第二段:

在幸福课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愿望录”。我们在上课时要写下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然后就可以在许愿树上钉上自己的愿望卡片。这样,一旦我们遇到挫折或是身处艰难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望,更有动力和信心去追寻。

第三段:

此外,幸福课程中也提醒我们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保持心灵舒适。有的人深陷于身体上的疲惫和单调的工作中,而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因此,学习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都有好处。

第四段:

还有一件体验让我很受益。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呼吸练习和冥想练习,以此来平复心态。这样的训练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的调节,把繁杂的思维转化为空灵与自在。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放下心中烦恼,才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第五段:

综合而言,学习幸福课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中我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和技巧,让自己更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同时,此次经历也让我进一步深入自己的内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所接触的关于幸福的课程,对我的生活起着不可思议的变化。我更了解自己,增强了自信,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东西,享受了生活的乐趣。作为一个注重自我发展和提升的人,我会继续坚持学习,创造持久的幸福感,过上更加充实、满足、快乐的人生,那将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最好回报。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人的一生中,幸福无疑是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人们在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也渴望通过培训获得幸福感。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幸福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段:培训的内容与感悟

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的内容。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通过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如何看待问题从而获得幸福感。我更加明白了,幸福感本质上不是外部环境能够给予的,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获得幸福感。我们不应该太在意自己的物质需求,而是通过培养内心的感受来寻找幸福。

第三段:幸福感的来源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幸福感的来源主要是来自自我价值的感受。当我们发现自己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感受到幸福。当我们内心充满了对于生命、自我的认同、所属小集体和和平、环境的关爱等方面的认可和满足时,就可以拥有真正的幸福感。

第四段:幸福感的障碍

通过这次培训的学习,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的因素。比如平时太过于关注物质的追求,让我们对于内在价值的感受变得淡薄。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比如孤独、恐惧、焦虑、自卑、积极逃避、吸烟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而这些心态和行为又可能是来源于自身的不足、或不合理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因素。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心理学的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幸福感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幸福感的来源和障碍,同时也了解到了通过培养内在感受来获得幸福感的方法。我更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感受是获得幸福感的根本。通过这次培训的学习和体验,我深切感受到了幸福感的宝贵,也更加明白了如何通过培养自己的内在感受来获得真正的幸福感。我将努力运用所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去寻找并享受真正的幸福。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幸福是人们一直以来追逐的目标,而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或外在物质条件所决定,而是一种内在的心境。因此,如何使自己快乐、安慰自己的心灵,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我的本科生涯中,我有幸选修了一门名为“幸福课程”的选修课程。这门课教会我们如何寻找并保持幸福,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第二段:理解幸福的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开头老师让我们去想一想幸福的意义。我当时的回答是热爱和快乐的感受。然而,课程的深入让我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想法,一种态度。幸福是我们在向内思考之后发现的,它不是由外部事物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心里的感受所决定的。

第三段:寻找和维持幸福

第一次课堂后,我们为了更好地体验幸福,老师让我们寻找和维持幸福的方法,包括各种各样的身体和心理的方法,如运动、冥想等。在实践中,我们渐渐发现,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心灵保持联系,是保持快乐和幸福的最佳途径。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会在内心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第四段:幸福对个人和生活的影响

在掌握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和如何保持它后,我们发现,幸福对个人和我们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影响。幸福的人,在生活中总是更加积极主动、更容易成功地面对挑战、发现新的快乐,这就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会感染周围的人,并传递给我们爱的人,使我们所爱的人也感到快乐和幸福。

第五段:结论

感悟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我们开始意识到,寻找和保持幸福不仅是一种个人追求,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地帮助别人寻找他们自己的幸福,给予他们支持并传达正能量。也祈愿更多人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以上就是我在幸福课程中获得的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做,我们一定可以在这句话实现自己的幸福。而幸福也将伴随我们,生活永远美好。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生活,但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并不容易。幸福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和塑造自己的幸福感。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培训幸福”的课程,这次课程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有了更多的体会和领悟。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这次课程中学到的幸福心得,希望能够启发和帮助到更多的人。

段落二:身心平衡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身心平衡的重要性。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紧密相关,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平衡的心理状态是幸福的基础。课程中老师教授了一些让身体和心理都能够放松和平衡的方法,例如深呼吸、瑜伽以及冥想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让我们感到更加轻松和平静。

段落三:心态重要

在课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心态对幸福的重要性。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能否获得幸福。好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更能够享受现在,把握每一个机会。通过课程,我意识到要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不抱怨,不沉溺于负面情绪中,而是寻求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段落四:关系和社交

除了身心平衡和正确的心态,关系和社交也对幸福有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课程中,老师教授了一些提高社交能力的技巧,例如与人交流的艺术、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善用社交媒体等。正确的社交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

段落五:感恩和关注他人

最后,在课程中我还学到了要感恩和关注他人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知足常乐的情感。关注他人则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强化我们的社交能力。通过课程,我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和关注他人的情感是我们获取幸福的重要方式之一。

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培训幸福”的课程让我真正领悟到了许多幸福的秘诀。身心平衡、良好的心态、社交能力、感恩和关注他人等方面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有所启发,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和满足。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一个参与了幸福课程的学生,我惊喜地发现,这个课程并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课程,它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及提升,更是一份真正的收获和体验,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幸福课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

第一段:课程背景及目的

幸福课程源于对于家庭、教育、职业的矛盾与失衡状态的反思和思考,目的在于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幸福人生思维和生活方式。

第二段:感悟一:从幸福课程中得到心理辅导

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感受到了积极思想的力量及其对于自我、他人甚至是整个环境的影响。通过课程的引导,我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从而维护良好的内心状态。这些幸福的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在世界的美好,更是提高了自我评价和信心。

第三段:感悟二:在幸福课程中得到人际关系指导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人际关系也是每一个人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环。幸福课程帮助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例如亲密朋友和工作伙伴。从幸福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关于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方式,并从实践操作中获得了更加舒适的交际技巧。学习后,我们会对彼此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沟通,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点。

第四段:感悟三:在幸福课程中得到生活指导

生活中的幸福,源自于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感受,正确认识自己的欲望、坚持自己的初心,认真生活、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时推动自己不断前进。幸福课程让我们学到了这些技巧,帮助我们成长成了一个更懂得幸福的人,并成为不同意识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第五段:结语

总之,幸福课程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和思考,这些学习和思考并不仅仅是功利性的,也是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养分”。让我们更自觉地去看待自己的内在世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更好地满足生活的需要。最终,这些收获和体验将成为我们成长的最宝贵的财富。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九

在当代社会,幸福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幸福树课程是一种培训项目,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方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最近我参加了一期幸福树课程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幸福的定义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对幸福的重新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对幸福的重新认识。我以前认为幸福就是财富和物质的满足,但在课程中我逐渐明白,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满足。财富只是外在因素,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在的精神需求,就无法真正感受到幸福。因此,我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尝试寻找自己真正所追求的幸福。

第三段: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老师强调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对幸福的认识是被社会和周围环境所左右的。我们追求外界认可、迎合他人的期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渴望。因此,改变观念成为提升幸福的关键。我开始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幸福,不再被别人的期待所左右,为自己设定幸福的标准,从而更加自主地追求幸福。

第四段:培养积极的心态

幸福树课程还教会了我培养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在困难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如何寻找问题中的机会和价值。我开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再沉溺于消极情绪中,从而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加淡定从容、积极面对。这种积极心态也帮助我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五段:实践是关键

最后,我认识到实践是提升幸福的关键。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听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实践所学。通过实践,我渐渐发现幸福的真谛并体会到幸福的力量。只有将幸福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因此,我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践幸福树课程所教授的方法,让幸福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总结:通过参加幸福树课程的培训,我对幸福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我明白了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追求幸福需要改变观念、培养积极心态,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幸福树课程的参与让我意识到幸福是可以掌握的,只要用心去追寻,幸福就会不断陪伴着我们的人生旅程。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寻的目标,而幸福树课程将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心灵的宁静。在参加了幸福树课程培训后,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体验、实践过程、个人收获和未来计划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树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而全面。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认知调整、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获得更多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同时,课程还引入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正念冥想、目标设定等,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幸福树课程的学习体验非常丰富而有趣。课程以互动式授课为主,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课程也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例如情绪管理训练、人际关系辅导等,让我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并获得直接的反馈和改善。

第三,幸福树课程的实践过程非常重要而有效。课程鼓励我们在课后进行积极的实践和应用,以提高我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感。这些实践包括每日记录 gratitude,进行冥想,思考乐观的方面,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等。我特别喜欢课程带给我的这种实践与思考的机会,因为它帮助我更加自觉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世界,并帮助我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第四,在这门课程中,我个人获得了很多收获。首先,我学会了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而不是被它们打败。这一点在我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非常有帮助。其次,我学会了关注身边的美好,通过日常练习 gratitude,我逐渐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让我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更加融洽和愉悦。

最后,参加幸福树课程培训后,我也制定了一些未来的计划。首先,我打算坚持每日练习 gratitude,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幸福感。其次,我将花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提升我们之间的关系质量。此外,我也计划积极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总之,幸福树课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课程内容、体验课程活动、实践所学知识,并获得个人收获,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追寻幸福,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一

20xx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市教科研人员“微课程”培训,聆听了黎加厚教授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整体设计》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

培训课程安排科学、紧凑、合理,它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经验传授式培训,也区别于普通的录像播放、案例演示型的网络课程。整个学习过程,学员们五—六人分组而坐,时而观看视频、时而倾听讲解、时而小组讨论,还要合作完成相关作业。两天的培训紧张又充实,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你知道吗?20xx年互联网上的信息数量接近1百万亿亿,这超过了人类过去五千年信息的总和。

你知道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大约每2年翻一番,当大学生学习到第三年时,他们在第一年所学习到的东西有一半已经过时。

你知道吗?20xx年最需求的10种工作岗位在20xx年还根本不存在。

年青一代急需掌握全球化经济时代新技能,作为教师,有三种技能必须教给学生:

1.我们需要教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2. 我们需要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学生全球交流。

3.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自我导向学习。

黎教授用了一个简短的ppt《你知道吗?》向老师们展示了我们所身处的快速变化的世界,以及我们不得不随之改变的教育方式。

1、对于“翻转课堂”的启迪

(1)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是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颠倒教室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2)翻转教师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事实上,目前教师里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而颠倒教师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3)翻转教师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室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是接收者,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而在颠倒教室里,学生是主动的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2、微课程设计--21世纪教师技能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程制作的建议:时刻注意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有提示性的信息;微课程是整体教学中的一个元素,注意整体的设计;有恰当的提问;结束时,有一个总结;用字幕的方式做适当的补充;让孩子养成在学习单的指导下看视频的习惯;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与相关的信息资源联系起来;开始一门课程时,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主讲老师的信息,激起对老师的好感;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策略;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

3、翻转课堂中师生角色转变

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是: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帮助者;

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技能:

(1)微课程设计;

(2)学习单设计;

(3)根据学习反馈实时调整教学;

(4)课堂教学组织技巧

翻转课堂中学生角色是:主动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遇到学习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和同学求助,无错误积累;学生是基于理解的学习。

4、翻转课堂需要学习分析系统的支持

学习分析系统:实时反馈学生信息,清晰呈现全体学生的学习地图,帮助教师为学生度身定制教学。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二

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追寻的目标,而通过参加培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幸福的观念和方法,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在培训中得到的五个关于幸福的体验。

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是幸福的第一步。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自我认知和情绪识别的练习。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我发现,幸福并不是追求无尽的物质享受,而是与自己的内心平衡相辅相成。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寻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其次,积极的心态是实现幸福的关键。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乐观思维和感恩心态等。这些方法教会了我如何转变消极的情绪和负面的思维,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认识到,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获得幸福,因为它让我们更有希望和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享受过程中的喜悦。

第三,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进行了一些小组活动和团队合作。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与他人互动的乐趣和重要性。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同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支持、理解和快乐。与他人分享幸福,相互支持和鼓励,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第四,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也是追求幸福的一部分。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它们放在次要位置。然而,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拥有个人爱好和兴趣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和充电,还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感。我决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自己的个人爱好上,并将它们纳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培养自己的品质和能力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还学习了一些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方法。通过这些学习,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还能够为他人带来价值。我深信,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幸福的宝贵心得体会。了解自己的需求、保持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个人兴趣与爱好以及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实现幸福的关键。我深深体会到,幸福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在融入培训所学的观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的快乐。我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的收获,能够为自己的幸福之路继续努力,并将这些体会带给身边的人。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三

课程培训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参加了一系列专业课程培训,通过这些学习与培训经历,我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广泛的学习机会

通过参加不同的课程培训,我得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同时也拓宽了我的眼界。例如,我参加了一门关于创新思维的课程,通过学习与交流,我发现创新并不仅仅是天赋,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这使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并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三段:培养自信心

在课程培训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不仅能够获得反馈和建议,还能够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在团队合作的项目中,能够与其他学员共同完成任务,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通过这些实践,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四段:拓展人脉和资源

课程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结交新朋友和拓展人脉的机会。在课程中,我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我获得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点子。这些人脉资源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行业内的机会和资源。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第五段:持续学习的动力

整个课程培训的过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飞快,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不断适应和应对变化。课程培训不仅提供了新鲜的知识和技能,也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动力和动力。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只要保持学习的状态,就能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结:

通过参加课程培训,我不仅从理论上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提高。课程培训拓宽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扩展了人脉资源,并给予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我相信,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心得和体会将继续指引着我的成长和发展。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四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如何获得幸福,成为许多人潜心探求的课题。近年来,幸福课程在学校中逐渐兴起,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我参加幸福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幸福的真正意义,并找到了实现幸福的方法。以下是我对幸福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拥有。在幸福课程中,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物质并不是幸福的根本。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关注更加重要的东西。虽然富有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长远来看,幸福却源于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我开始学会用感恩的心态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发现我没有太多的嫉妒和不满情绪,相反,在关注他人的需求时,我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其次,幸福来自于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心理调适的方法,例如积极思考、自我暗示和情绪转移等。通过这些方式,我了解到快乐和幸福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我曾经认为幸福是他人赐予的,但现在我明白了幸福源自内心的力量。我学会了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挑战,用乐观的心态来跨过难关。我也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足,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三,幸福与他人关系息息相关。在幸福课程中,我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于幸福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给予我们巨大的心理支持和满足感。因为这样的理念,我开始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困惑。我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需求和倾诉自己的困扰,这样的沟通不仅帮助我解决问题,更加深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幸福需要靠点滴积累。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通过幸福日记和幸福行动来培养幸福感。每天记录自己的幸福瞬间,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幸福的感受,也能够让我们在遇到困扰时有更多正面的情绪来对抗。同时,进行积极的行动也是培养幸福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去帮助他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小而美的行动,我感受到了幸福感的不断积累,也明白了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争取。

最后,幸福源自内心的平和和自律。在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通过冥想和放松来培养内心的平和与自律。通过冥想,我学会了专注于当下的瞬间,不再为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焦虑而烦恼。通过放松,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再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我发现,只有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而言之,参加幸福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地理解到幸福的真正意义,明白了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关系。我学会了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自我调适来培养幸福感,通过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来感受更多的满足感。我也体会到幸福需要靠点滴的积累,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自律。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些心得体会,努力追求真正的幸福。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五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教师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的数学课却处处存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无论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是错是对,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作为数学课教师应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理论学习与扎根课堂并不矛盾。有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高高在上,距离课堂实际太遥远,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往往受他的意识理念所支配。新课程理念,相对一线教师是陌生的,实施新课程,必须进行理念翻新,并且入心研究,深刻领会其内涵精要。观念不变,理念不明,根本无法走进新课程。没有教育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使用上新教材新教法,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甚至发生曲解,如果遭遇坎坷,还会拿出老一套来拯救。所以有效地搞好理论学习,是进入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我个人观点是: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查阅网络、杂志等有关资料,吸收其他实验区新旧教材探索的成果,和本校的研究结果汇总一起,形成文字,记录下最初始的探索,为今后的正式实施准备宝贵的参照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教师的研究视野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

教师是课改培训的主体,无论何种方式的培训,只有深入教师心灵,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新课程“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尊重教师自身的人格生命,所以在培训中,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课改的实施将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外在的培训也会内化为教师进修学习的需要。

总之,施教为学,全凭教师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艺。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和释放出来,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才算真正实现的了教学目标,真正解放了自己。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六

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提高生物科学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摆脱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新教材内容删繁就简,只保留了一些基本事实,即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这就为教学留下了许多空间,师生能更多地思考、交流与实践。这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能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实践能力,即在能力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的变化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抛弃学科体系,综合考虑高中学生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对原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和整合,精选出三个模块,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选修模块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和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数的内容来自原大纲教学内容的选修部分,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全新的。选修模块共有14个实验,除“dna粗提取和鉴定”这个实验外,其余13个实验全部集中在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都是全新的内容。

3.1必修模块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理论,选修模块以传统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为侧重选材,构建了主线突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其中,《分子与细胞》模块围绕“细胞是由多个有联系的结构组成的生命系统”这一主线,按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来组织素材,反映生命活动的物质变化、能量转换;《遗传与进化》模块围绕“生命延续和生物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这一主线,按个体水平的信息传递,分子水平的信息储存、传递、表达,生物界的信息传递表达来组织素材,反映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过程;《稳态与环境》模块围绕“个体与群体水平上的稳态都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这一主线,按个体水平的稳态与反馈调节、群体水平的稳态与反馈调节来组织素材,反映系统内部稳定的特性以及调节机制。《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突出了实验及探究能力的培养,《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突出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则突出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教材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螺旋式上升的顺序,整理和概括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

3.2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在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加强了科学过程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以及与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如教材每一章的首页都设有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课题研究”“一级驱动”该课题形式多样,统领全章,与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驱动学生主动探究。而编排在每节课开始的“探究活动”,是继“课题研究”之后的第二次驱动。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模拟、资料分析和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研究问题,体验核心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学会通过观察、实验来搜集事实,寻求证据,学会记录、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最后通过和同学们讨论交流,对问题形成一定的科学结论,亲历“做”科学的过程,加强了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同时,学生还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领悟到科学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如“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一章,课题研究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探究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咨询专家、请教老师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结论。

而研究计划的结果又作为第一节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中探究活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铺垫,学生再结合有丝分裂的知识和减数分裂的概念,经过逻辑推理,构思染色体发生变化或减少的环节与过程,设计模拟的材料来完成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安排,环环相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活动中加强了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加强了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3.3建立了科学方法教育的体系,创设了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科学方法(这里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科学方法按照适用的普遍性,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三是适用于所有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另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等现代科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与科学理论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教材中落实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题研究、探究活动栏目。这些栏目通过引领学生分析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体验研究过程的各环节,使学生在分析中得到启示,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到科学方法的奥秘以及科学家的成长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研究起步的。除此之外,教材在分析讨论、技能训练、巩固提高等栏目中也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体系建立的原则,一是在兼顾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一般方法的训练。如探究活动“制作并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装片”在兼顾学科研究方法如显微观察法、玻片标本制作法、细胞染色法的同时,侧重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训练。二是一般方法训练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形成可接受的梯度。在模块间,《分子与细胞》着重安排观察、实验、归纳等科学方法的活动,《遗传与进化》着重安排假说演绎和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的活动,《稳态与环境》着重安排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的活动(见表1);在模块内,每一方法的训练又有层次性。如“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教材先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经典实验,通过比较诺丁、达尔文、孟德尔的研究,分析得出假说演绎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绍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把假说演绎在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全貌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方法,通过探究两对相对性状间的自由组合机制,升华了对该方法的认识,并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组成的一部分,使学生能在科学活动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科学认识问题。

3.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面对现实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根据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教材的导言尽量从生活实际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或悬念,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的学习生物学。当一个核心概念或原理通过探究活动建立后,再应用这一概念或原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如“dna的分子结构”一节,从基因身份证引入,通过探究活动“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获得dna的结构特点以及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后,再来理解基因身份证的特点、优势。

“植物繁育的现代技术”一节,从寻找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开始,学生思考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带着问题学习植物组织培养、人工育种等现代繁殖技术,最后又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生物性污染与生物净化”一章,从调查生活中的生物性污染状况进入,最后又回到微生物对生活废水的净化、绿色植被的净化、人工湿地的净化,以及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志愿者。这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实习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也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他们改变家乡面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教材还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如“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一节,安排了探究活动“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讨论”,期望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转基因生物可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利益,存在哪些安全问题,然后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教材还注意介绍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准备。如课外阅读“双螺旋结构背后的故事”介绍了分子遗传学家的工作以及弗兰克林的献身精神,“水稻专家袁隆平”介绍了作物育种学家的工作以及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所作的贡献。

4.1课堂教学的组织

4.1.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观念要求教学要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面对知识基础差异的学生,特别是选修课上的学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向全体学生呢?有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1、精心设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2、课堂提问及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性;

3、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根据难易程度分级编组。虽然有专家的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上仍不乏难度。

4.1.2探究性活动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标准》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是一门崭新的教学艺术,他不仅涉及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教学理论,还涉及组织、引导、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如何进行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既完成大量教学内容,又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这将是探究性学习教学组织的难点所在。对于时间问题,有专家建议:

1、把完整的探究活动和局部探究活动相结合;

2、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相结合。对于探究性活动的组织,《课标》也提出一些建议(详见《课标》实施建议部分),但建议归建议,具体操作上仍是困难很大。

4.2教学内容的处理课程标准是根本,教材是在《课标》基础上再创造的结果,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适应不同地区的所有学生。同样,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人教版)虽然对现行教材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毕竟有不少变化,比如教材中的完整探究性活动过程不一定都适应我们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标》及学生情况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另外,由于高中教学都要面对高考,因而,如何取舍教材还要考虑高考的需要。显然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4.3实验课的开课率和效率新课程的实验课比重明显增大,实验内容新,完成实验所需的条件较高。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内容在短时间内还没法开课,特别是选修1的实验,比如dna扩增需要dna扩增仪,这得在实验室建设逐渐完善之后才能开课。新课程的学生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技能性实验,如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酶及dna的提取;第二类是以检验已知的事实、概念或原理的真实性为主的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观察有丝分裂等;第三类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识和接受科学方法训练为主的探究性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每一类实验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程序,如验证性的实验的基本程序是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因而每一类实验活动的完成各有难度,如第一类实验主要难度在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学上,每二类实验除操作上难度外,论证过程的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设计,第三类实验主要难度在于组织上。显然,要上好实验课,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实验操作技术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教师有较强组织能力。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

3、对纸笔测验进行适当改革;

4、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5、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等。这些评价建议中,除对纸笔测验进行适当改革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外,其余评价方式都是全新的,因而,在实验内容多、难度大、教材量大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安排时间有机地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

4.5选修模块的选修率及课堂效率影响选修模块选修率的因素有:必修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影响(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同程度)、学生对选修模块兴趣程度、选修模块实验开课率、学生对选修模块教学认同度、学科选修广告的的煽动性、其它学科选修模块影响及高考的需要等。可以看出在这些因素中,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与物理、化学相比,同样做为实验科学,生物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教学资源紧缺、高考对实验教学的冲击,以及因而产生的对实验教学的长期忽视导致的学科教师实验教学经验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将严重影响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影响选修模块选修率。

与大纲选修部分教学内容相比,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内容新、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对于选修模块的教学都是很大的挑战,在短时间内一个教师要适应三个选修模块的教学,困难很大。

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七

20xx年x月x日,我参加了沿河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一天的培训时间,让我回想起了母亲经常给我唠的一件家常: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就只能喂两头猪,一头卖了用来贴补家用,另一头用来过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见肘让母亲把这两头猪当做宝贝一样看待。有一年运气不好,养的猪病了,食儿吃得少,少了股欢腾劲。请来的兽医让父亲母亲把猪捉住好打针,结果这畜生呼一下来了精神,几个人愣是捉不住它。兽医换了个方法,找了点猪草喂它,顺便给它挠挠痒,等它舒服了,没留神,一针就扎了进去。

就这个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对我有如下启迪:

3、无论是因循守旧,还是推陈出新,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学生的感受和获得应该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学生的评价拥有最直接的话语权。言归正传,今天听了中国报刊社专家的培训,让我对学校管理下了决心: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要革命,我们就要敢于在课改中打翻我们一直顾忌的那些坛坛罐罐(所谓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学校统考排名)。在这场革命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无疑是我们这场攻坚战最关键的一环。以下两点是我就课改中的两大主体谈的一点初浅的想法:

1、学校的规划是学校办学的导向,对课改的理解更应透彻。在育人还是单一地认可知识传授的选择上,我们要摒弃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目标为唯一目标、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有接受课改就必须接受阵痛的勇气。

新课程目标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我们走了许多弯路,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择时我们还在犹豫,教育局甚至上级教育部门潜意识里都会以期末考试、期末考核的结果来衡量学校的工作,这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左右了教师们的思想:一方面,觉得“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担心“以学生为本”下的课堂教不了学生知识,教师们的责任心让我们不忍再去苛责教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去践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与其说是教师的瞻前顾后,不如说是我们教学评价机制上的犹豫:学校的工作评价虽不仅限于结果,却忽视了过程的重视。我们对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监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评价到教师的完成情况,对过程缺乏质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积弊。

倡导课改,我们就要倡导、甚至是规范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在教学中贯穿发展的理念,才会有指导自己教学的根本性纲领要求。

2、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不仅“授业”,更要“传道”,课堂才可能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在课改中我更担心是教师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实验小学的教师,从教工龄大多在xx年以上,岁月不仅沉淀出了经验,也容易让教师偏信于自己的经验。甚至在长期的教学中,滋生出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惯性”来进行,从而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及创新性,这对于课改而言是致命的。

课改的第一步就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师的心态,教师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职业存在的使命感,正确认识职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改时注重策略:

(1)促进教师观念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学校为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提供其展示自身价值的交流平台,杜威曾说:教学犹如做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地买,买卖没有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我对这句话倒有这样的理解,要想让“教师要积极地卖”,必定得让教师认为这“买卖”是他喜欢的职业,是能体现他自身价值的职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会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师的倦怠情绪。

(2)通过名师课堂示范及课改专家组的培训,要求教师在课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教学评价及常规考核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备课。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学是一个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实质性地适应这一改变。

(2)从教研活动看,教师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深入探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我知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我们实验小学的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8606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