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公务员调研报告(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19:43:11
最热公务员调研报告(汇总15篇)
时间:2023-10-27 19:43:11     小编:GZ才子

报告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以保证信息的清晰和易读性。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句子。通过对这些范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报告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一

尊敬的单位领导:

曲指算来,我到单位已经一年有余了,去年7月份签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在这一年多的岁月里,虽然我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单位同事们的帮扶、辅佐尤其是单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信任与大力支持下,我也要求自己务必尽心尽职,每一项工作都用了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去对待。

自我在单位岗位履职以来,深感该岗位工作之重要性。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的改善报有殷切希望,员工对此亦有迫切的关注,我也一直满怀热情。积极探索和寻找改善的途径之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微不足道成绩。

从心里说加盟单位以来,单位领导对我的器重与信任,令我无比感动,也成为激励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在单位领导及同事们的热心指导与悉心帮助下,我个人无论是业务素养的提高,还是社会阅历的丰富都是非常明显的。我常想,自己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单位领导及单位对我厚爱,真的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单位领导交给的每一份工作任务,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不一定做得都能让单位满意,所以在工作中如果有什么失误与不足的地方,我要对单位领导说声抱歉,恳请单位领导及同事们多多包涵、原谅!

单位领导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运筹帷幄的博大智慧、孜孜以求的务实作风、忠于事业的高尚情怀和学习钻研的专业素养,非常值得我敬佩和学习,实际上我也从中学习和吸收了许多的知识和养分,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切实的帮助,心中很是感激!

虽然我心里也真的不愿意,但我不得不这样选择,“天下间没有不散的宴席”,__年下半年即将迎来我人生的转折点,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实现了我毕业#年来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国税公务员。而今迈步从头越,单位要求我提前报到,尽快熟悉情况,进入工作状态。在心中万般留恋中,我写下了这封辞职信。

再一次真诚地感谢单位领导及单位全体同事对我的关爱、信任与支持!

最后,恳请领导批准我辞职为谢!

祝愿单位发展又好又快!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__年_月_日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份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落实定下了工资调整的最后期限,截至昨日,陕西、重庆、广西、青海、福建、内蒙古和山东明确表示工资调整已部署落实,还有部分省份表示相关实施细则正在报中央批准。调整之下,大部分公务员的工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也有一些地区的公务员因基本工资提高导致纳税基数增大,再扣除养老金,工资“不升反降”。

陕西最高一月可涨近千元

从陕西省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6月的工资已经显示有调整。该省人社厅一名负责人称,陕西6月1日召开了工作布置会,“平均涨了300多元,但具体到个人,有多有少。”该省的工资调整按照现有职级和工龄调整,“科级干部涨了100多元,涨得最多的是临近退休人员,最多可涨近千元。”

重庆市某机关公务员说,身边的同事这个月的工资都有变化,基本上调了100多元。据重庆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局于6月14日布置了工资调整工作,各区县都按要求在6月调整了工资,平均涨幅300元左右。

广西人社厅表示,已按国家统一文件调整了公务员工资和公务员养老金的缴纳。据福建、青海、内蒙古等省份人社部门介绍,工资调整已部署落实,即使6月不涨,7月也会体现出来。

北京市某街道公务员表示,6月的工资已发到手,与5月相比没变化。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正按有关程序向上级机关报批,具体进度还不清楚。此外,天津、湖北等地也表示,实施方案正在报批。辽宁省人社厅表示,初步的实施意见已报省政府研究。

有省份6月工资“不升反降”

对于已经落实了工资调整的省份,记者发现,一些地区6月的公务员工资并不都是上涨。青岛一网友给当地社保部门留言称“6月份说是涨工资,可是到手的却少了,请问是怎么回事?”

青岛市人社局副局长孙义先回复网友提问称,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自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办法是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减少津贴补贴标准,“青岛市在部署工资调整时,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预扣,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时,与社会保险缴费进行换算,实行多退少补。因纳税基数提高,个人所得税缴纳数额也相应提高,部分公务员实发工资会有所降低。”

人社部发言人李忠也曾表示,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李忠在201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工资没有调整标准,在工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形成了不尽合理的工资结构,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基本工资的作用,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工资分配关系的调控。

部分省份公务员晒调薪后实发工资涨幅随职级工龄各有差异

尹果是重庆主城某单位公务员,身为主任科员的他有着20多年的工作年限。他为记者展示了6月和7月的工资条,通过比对工资条上的各栏数据可以看到,尹果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均有增长,两项加起与之前相比翻了一倍多,而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两项则有减少。同时,从7月起,他的工资条上多了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两项应扣费用,再加上一些其他杂费及代扣部分,7月份,他的实发工资为4754元,比6月涨了379元。

李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某部门的科员,工龄为4年。财务部门提供给他的补发工资条上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总计5463元,平均每月补发607元。扣除应缴9个月的养老保险2860.56元和个人职业年金1430.28元,李君实际到手的补发工资为1172.16元。再扣除医疗保险,李先生平均每个月新增工资不到130.24元。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旗委一位公务员余小彤则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调整已经落实,相比而言,工资调整后单位那些工龄长的职工涨得多,她自己的工资涨了691元,扣除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后,拿到手的工资涨幅不太大。

福建省漳州市某单位一位有着14年工龄的普通科员冯阳向记者透露,福建省公务员的工资调整从去年10月1日已经开始,调整后的工资表已经上报,目前调整补发的工资还未发放,预计7月中旬可以拿到手。另外,据他了解,漳州的普通科员实发到手工资预计涨幅为130-150元,他的工龄比较长,实发到手预计涨150-160元。

陕西省省直某单位公务员李鑫已工作,属正科级干部,据介绍,目前对其的工资调整已经开始,目前每个月实发工资增加幅度为300元,但由于对其津贴减少了200元,所以发到手里的实际收入增加了100元。据了解,此省直单位是从2014年10月开始对其工资进行补助发放,截至6月底,共为其补发工资1000余元。

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在走访的6个省份中,上海浦东区某街道的基层公务员陈迅则对记者表示,“6月工资已经发到手了,跟以前相比没有变化。”

多地公务员工资调整进入财政兑现环节7月可实发到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有些省份公务员调整后的工资尚未到手,但当地人社部门均表示已进入财政兑现环节,7月发工资时就能见分晓。

“重庆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已将调薪落实到位,部分单位调薪方案即将实施”。针对此次公务员工资调整,重庆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二是降低了工作性和生活性津补贴。第三,需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广西近日出台关于实行乡镇工作补贴的通知,从201月1日起,广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按月领取300元乡镇工作补贴。目前,广西各地正抓紧落实该项补贴的发放。该项补贴将惠及广西全区1425个乡镇的38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含街道)。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工资福利处负责人表示,“此次工资调整,在基本工资中,提高了级别工资比重,体现出工作年限,任职时间越长工资就越高,每人平均能涨300元左右。”据介绍,截至6月30日,内蒙古各地方及各部门公务员工资调标审批工作已全部完成,公务员每人的工资涨多少已经明确,下一步就是财政进行实际兑现的工作。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则表示,青海省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进入增资兑现工作阶段,力争7月20日前将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增资全部兑现到位。

【更多相关内容更新】

公务员涨薪已完成

多地公务员晒出工资条

公务员工龄工资对照表

解读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文件

年全国公务员平均工资

今后公务员工资每年或两年一调

2015年公务员工资水平制定标准

港媒称内地公务员2015年基本工资增幅超6成

呼吁多年的内地公务员加薪方案终于出台,涉及范围从办事员到正国级领导,调整时间自2014年10月开始,因此今年1月起加薪料将同时补发去年四季度薪金。调整方案显示,最高级别正国级官员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下同),从7,020元增至11,385元;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由630元增至1,320元。方案还明确,今后公务员工资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有专家指出,此次是公务员多年来首次加薪,表面看幅度不小,但实际上由于多年未加薪整体通胀等因素,公务员加薪后收入增加还是合情、合理,而且这次加薪向基层公务员倾斜,是这个方案的一大亮点。

冻结津贴增长部分纳基本工资

最新的公务员加薪文件由国务院于1月12日下发。文件显示,本次公务员加薪将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计算。在提高各级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要求冻结规范津贴补贴的增长,并强调各级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文件显示,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内地公务员体系中最高的正国级官员最高基本工资,由7,020元增至11,385元,最低的办事员基本工资,由630元增至1320元。这显示出,基层公务员加薪幅度更大的趋势。此外,在规范津贴补贴标准后,省部级正职官员津贴补贴减少650元,办事员减少220元。

另外,中央此次明确将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文件指出,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整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如遇发生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基本工资标准延后调整。

对于此次公务员加薪所需财政资金,文件明确将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对于部分地方所需经费,中央财政通过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公务员工资单公布

调研报告称公务员基本工资仅占收入1/3

公务员招录制度不够完善,公务员考核与退出机制运行不畅,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步伐缓慢,公务员工资制度不够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实施8年多来,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今年6月至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黑龙江、山东、重庆、广西、新疆等9个省(区、市)和公安部、海关总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中发现,《公务员法》实施中过程存在不少问题。以公务员工资制度为例,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落实。《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目前公务员工资水平尚未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同步增长,“物价年年涨,工资不增长”。20以来,全国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一直未作调整,公务员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二是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占公务员收入比重仅为三分之一左右,津补贴占比过大,而津补贴发放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存在四大难题:一、招录难,因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工资待遇偏低,许多基层单位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机关,在公务员招录时经常出现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甚至无人报考情况;二、留住人难,基层公务员队伍稳定性差,减员现象比较突出;三、空编混岗严重,由于长期以来县乡编制统筹使用,有些县级机关超编,造成乡镇虽然空编缺人,也难以补充新公务员;四、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在乡镇机关,不少地方出现“少帅、老将、胡子兵”。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调研报告中建议,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考录遴选考核等制度,同时规范和发展公务员聘任制,加快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和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

公务员平均工资处于中下位

公务员工资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提出后,该不该给公务员涨工资更是成为各大媒体与网络论坛热炒的舆论焦点。

仅从工资收入上看,我国高低级公务员的差距似乎并不大,而且后几次工资调整与前几次工资调整的差距趋势在逐步缩小,由1985年的10.2倍缩小到目前的6.6倍。但是房改后,高低级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却在扩大。

目前,在全国10多个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中,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排名处于中下位次。

就机关分类来讲可以分三等:一等为部分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垄断行业的人员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应该在3000元以上。上海中公整理他们都不是公务员。二等为管钱的机关部门:国税、地税、工商、银行、财政、海关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应该在元左右。三等为普通党政机关:包括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党委序列部门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大约1000元左右。按地区来分,以普通党政机关,本科学历,公务员科员,工龄3年以内为标准。

一等: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这些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省平均月收入应该在3000元以上。

二等:辽宁、海南、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青海、陕西、湖北这些经济较发达省或者国家给边疆补贴、西部开发补贴的省份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800元左右。

三等:河北、湖南、云南、山西、福建、河南、湖南等省份,这些省虽然经济不是太发达,但每次涨工资,国家都给予拨款帮助,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200元左右。

四等:山东、安徽、贵州、江西、广西等省。山东省经济还可以,但如果没有国家拨款自立更生很困难。安徽、贵州尽管国家拨款,但经济较差。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000元以下。

声明:本文内容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三

4月29日,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主办、欧派家居集团协办的“每天关机一小时—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非诚勿扰》客座嘉宾、情感专家黄菡以及国内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医学方面的相关专家,共同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亚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发布了《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报告》。

6成中国夫妻遭遇“电子情敌”

调查数据显示: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大多数家庭拥有2-3部智能手机,半数家庭拥有平板电脑,73.3%的被调查者的智能手机24小时开机。当前,家庭聚会已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聚,聚会模式变成“人+智能手机+人”,43.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家庭聚会中各自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已婚被调查者中,超过6成(60.1%)的人感到配偶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过长,移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夫妻间的“电子情敌”。因单方或多方家庭成员过度沉迷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而导致家庭沟通缺失,进而造成家庭矛盾激化、幸福指数降低等家庭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

同时,移动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降低了亲子关系的品质。26.3%的父母在工作日下班后陪伴孩子时仍可能会用智能手机,而在节假日这一比例上升至33.4%。36.6%的被调查者会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安抚孩子的工具。从不或较少在陪伴孩子时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家庭,亲子关系品质更好,父母与孩子间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用心陪伴,欧派倡议每天关机一小时

对于移动电子产品带给人际和家庭关系的亚健康现象,包括《非诚勿扰》客座嘉宾、情感专家黄菡、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在内的10余位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中国家庭沟通现状、移动电子产品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电子产品拓展亲密关系、挽救电子时代的夫妻生活、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交流、如何提高电子产品使用的效率等话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对于高速发展背后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和家庭亚健康状态,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和社会人士的关注,集中社会力量,共同提升中国家庭健康、幸福指数。会上,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欧派家居集团联合向全社会发出“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健康生活倡议。

“关机不仅是一个呼吁,更是一个爱家宣言和行动口号。关机即关爱,这与欧派爱家计划所倡导的用心陪伴是一脉相承的。”欧派家居集团营销副总经理阮达群表示,欧派一直将“有家有爱”作为企业核心品牌理念,有义务唤起全社会对家庭亚健康现象的关注,此次协办研讨会,目的在于呼吁人们在繁忙之余回归家庭,放下电子设备,以切实的行动关爱家人、陪伴家人,传递爱家正能量。

阮达群表示,为了扩大“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沟通问题,欧派还专门邀请周冬雨参与摄制爱家公益微电影《关机一小时》,希望能借助明星的影响力,传递欧派爱家计划的正能量。据悉,目前微电影已经拍摄完毕,将于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当天举办的欧派爱家公益盛典上首映。另据阮达群透露,欧派品牌形象代言人、新任爱家大使孙俪和微电影主演周冬雨都将出席爱家公益盛典。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四

州人事局:

根据州人事局《关于自治州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实行逐项对照,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局领导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亲自部署调研工作,提出了调研方向和具体要求,抽调办公室、计财科、纪检监察室等科室工作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要求在工作中,严密组织、注重实效,确保调研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局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编制数26名,其中工勤编制2名,实有在职人数共27人(兵地交流超编一名副县级干部)。其中: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11名,科员、办事员3名,工勤人员2名。按年龄分,31-40岁4名,41-50岁19名,51-55岁3名;按学历分,大学本科14名,专科9名,中专3名;按照性别分,18名男性,8名女性。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一)行政工作人员招聘。我局招聘工作人员是在规定

1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的前提下,向州人事局报招考计划并注明招聘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由于我局编制一直属于满额,2006年以来没有招考新参加工作人员。我局现有科室及编制数较少,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不利于发展。

(二)行政工作人员考核。我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年终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工作人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工作人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2006年以来无不合格人员。

针对借调人员为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为实事求是评价借调工作人员工作成绩,不影响到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建议全州各局委办在借调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由州人事局参照州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和下派干部年终考核办发,按照百分比例定优秀指数,由各局委办自行推荐上报人事局,对借调人员进行评优评先,确保推荐工作的严肃性,逐步完善借调人员考核工作。

参与借调单位在职人员评优评先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对在职干部考核得票权产生影响。

(三)公务员管理。我们贴紧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贴紧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着力建立规范、管用的队伍建设机制。在完成公务员法实施入轨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并对新任的中层干部全部进行了任职培训;建立了一般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对多名机关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激发活力,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干部队伍,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2006年以来,我局没有公务员退出、纪律惩戒及公务员申诉等情况。

(四)公务员培训工作。我局有公务员26人,除组织

参加自治州各类公务员培训外,局党组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办班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年底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自治州应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力度,对于公务员更新知识的专项培训班基本没有开办,为了适应发展,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州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专项培训。

(五)公务员纪律惩戒和申诉控告情况。我局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由于现行工资制度都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对于公务员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没有适当的惩戒权限,因此对公务员的惩戒权限应适当下放。

三、以调研为契机,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贯彻公务员法的学习。要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保障措施“四到位”。

(二)要抓重点,强化中层管理。抓好中层干部管理,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任前目标、任职监督和考核制度。重点抓好中层干部的年度评议监督,并根据评议情况分别落实提醒、函询、谈话、诫勉等措施;任职期满,对中层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工作实绩确定任职期间考核档次,作为参与新一轮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五

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2015年08月)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加强公务员管理,强化平时监督考核工作及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精心组织下,逐步规范完善公务员管理整体工作,局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已纳入公务员管理的轨道,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7月31日,市水务局机关在职公务员共有26人,县处级公务员有7人,乡科级公务员16人(11正5副),科办员3人;按年龄结构分,35岁-50岁公务员有18人,占69%,50岁及以上公务员有8人,占31%;按文化层次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2人,占85%,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4人。从总体上看,市水务局公务员结构上不断趋于优化。

二、公务员考核工作情况

考核是对公务员进行评价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要求,不断深入探索和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使考核工作真正体现出公务员的业绩和能力,考核工作中我们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平时考核,完善内容设置。将公务员参加学习、培训、考勤作为考核指标,在年度中期进行评价,并列入年底考核的范围。一是实行阶段工作督导考核。局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本阶段目标工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集中汇报,办公室按月统计重点工作推进进度,将月督查情况作为中期目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考勤等日常工作检查监督。局机关日常考勤由各科室科长(主任)负责,科室成员每日签到,每周五汇总报机关党委,作为三月一次文明科室评比的重要依据。另外,结合作风建设工作进行考勤督查,不定期抽查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在岗在位情况,并及时通报。三是建立考核工作档案。把阶段性督导汇总和督查信息保存下来,并及时形成量化电子资料,为年终考核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加强了考核的全面性。

(二)细化量化指标,客观反映事实。为做好年度考评工作,制定了《**市水务局综合考核测评方法》,对公务员在德、能、勤、绩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同时,根据年度任务目标,坚持逐年修订完善量化指标,2014年度局系统综合考评工作中,在2013年综合考评测评指标的基础上,新增“三包五服务”等服务基层工作测评指标,对局机关干部设置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五项内容,同时针对每项考核内容细化成若干指标,例如:对干部“组织领导能力”中分为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作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若干子项,对每个子项进行分别打分。经过对公务员综合考评的工作的全面细化量化,建立了量化考核的立体模型,力求以全面量化的测评,考出真水平,考出真成效。

(三)扩大参与面,增加了准确度。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将主要领导测评权重降低,加大了分管领导和干部职工评分比重,建立了由民主测评、主要领导打分、考核组打分、分管领导打分、局属单位班子互评的评分体系,改变了领导印象评价的弊端,使综合评价更为合理。同时,为增强考评工作程序的严密性,以严肃考评工作纪律为目标,局党组非常注重年度考评工作,每年由政工科、纪检监察室共同组成登分、核分小组,全程参与对考评工作的监督,严格规范考评工作的各个环节,对考评工作中出现纰漏、失误严格问责,营造了严肃考核评价环境。

(四)加强考核结果使用。在严格考核程序的同时,将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表彰奖励的依据。以发挥考评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等方面作用为目标,对年度考评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当年考评分值排列靠后的干部进行警示谈话,连续两年排在末位的干部予以交流、诫勉或停职接受培训。每年及时在全系统内通报考评结果,通过对考评结果的横向纵向比较,反映出了干部的成效和不足,被评为优秀的干部在考评中受到了群众的认可,激发了他们干事业的热情,而排名靠后的同志也能够自觉查找差距和不足,有效的发挥了考评工作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开展“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情况

按照市公务员包人发[2013]30号文件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在机关各科室印发了《**市水务局开展“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方案》,立足全面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以强化公务员思想道德,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为主旨,结合机关党建工作和文明科室创建活动,把参与各项文体活动,促进公务员身心健康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性的提出“三个一”的工作目标,要求机关公务员围绕水务系统撰写1篇以上调研报告、积极为群众办2件好事实事、积极参与1项文体活动。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目标,为“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六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着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为更好推进市场监管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的通知》精神,全面了解公务员队伍现状,找出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对我局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局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的有37人,占11.2%;

31岁至40岁的有38人,占11.5%;

41岁至50岁的有113人,占34.2%,51岁至60岁的有142人,占43%;

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上公务员有187人,占56.7%,一级科员及以下公务员有114人,占34.5%。

二、我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新修订《公务员法》学习宣传。利用局党组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时机,及时组织局领导班子开展专题学习。局分管人事领导组织召开人事部门工作会议,专题学习《公务员法》,把《公务员法》作为日常组织人事工作的指导。二是开展公务员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是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及市委组织部工作部署,完成职级套转工作。去年6月新修订《公务员法》实施以后,根据普宁市委组织部工作部署,我局按有关工作向市委组织部报告设置一、二级主任科员职数84名,

三、

四级主任科员职数86名,并按工作要求完成我局除现职领导干部外公务员职级套转人,其中四级调研员2人,一、二级主任科员人,三、四级主任科员人,一级科员及以下公务员人。四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优化公务员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不断规范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干部选拔的必要程序,按照《守则》规定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讨论、民主测评制度,使程序成为不可逾越的屏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将推荐、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营造了风清气正干部选拔任用的良好环境。五是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每年均制定实施学习培训计划,制订《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办法》,实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市场监管业务及法律法规培训班,对全市市场监管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六是建章立制,不断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议事规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工作制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建人事工作制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财务后勤管理规定》等制度,同时,由局人事股加强对干部日常监督,狠抓制度落实。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公务员工作作风明显得到改善。

三、当前我局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结构性矛盾显现。从学历结构上看,高学历的人才较少,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少公务员日常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从年龄结构看,目前我局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大合理,人员老年化问题严峻。

2、公务员超编情况突出。近几年是机构改革的关键年,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原市工商局、原市质监局和原食药监局合并成为是市场监管局,合并过程中人员几乎全盘整合,但公务员编制却远远不足,截至目前,我局公务员仍超编45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局无法通过招录新公务员来补充公务员队伍,已达到缓解人员老年化带来的监管能力下降的问题。

3、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我局申报经市委组织部审批的三、四级主任科员职数较少,而我局实际现有三、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较多,一些优秀的公务员职级晋升的空间不大,容易工作积极性受挫。

4、年轻公务员在交流流动上存在两极化矛盾,不利于干部培养成长。一方面,对部分优秀年轻公务的选调借用频繁,流动性大。一些新录用的公务员往往试用期刚满一年就被其他单位借用或调走,如仅今年一年我局先后有6位公务员被借用或调走,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公务员。频繁的选调和借用,既对年轻公务员个人积累基层经验、全面成长不利,又容易导致优秀人才流失,造成干部断层。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干部除被提拔使用外,则极少甚至没交流,导致一些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有所减退。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几点意见和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公务员培训和实践力度。在培训内容上,要着眼于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对不作为或能力不足的同志,保留其职级降低使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态势,实现领导干部正常更替,即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消除“只有犯错误的干部才下”的错误思想,减轻干部“下”的阻力。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围绕我县“533”发展战略,为适应西充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就我县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队伍现状

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及以下350人占16%,31-35岁269人占13%,36-40岁205人占10%,41-45岁358人占17%,46-50岁312人占15%,50岁及以上620人,占29%。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考录力度,为公务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二是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从优秀村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人员、表现突出的四类人员、优秀大学生中定向考录公务员60名左右(其中表现突出的四类人员、部分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47名直接选拔到副科级领导干部岗位),为西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注重培养教育,努力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

三是注重培养年青干部,储备领导干部人才,选派优秀的年青干部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学习进修,提高综合素质,为进入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同志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领导班子的生力军。四是为了开阔眼界,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走出去,学回来,与重庆渝北区实行人才交流合作,多次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重庆渝北区挂职锻炼,成为了西充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强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公务员干事创业激情

二是向上级推荐有突出贡献的公务员,2014年郭峥嵘同志被省人民政府给予“记一等功”的表彰奖励。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队伍结构西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纵观公务员队伍整体情况来看,专业技术性人才和高学历人才较少,特别是缺乏农业类和经济类人才,与西充发展战略急需的人才不相适应。

2.乡镇公务员队伍借调情况严重

虽然加大力度补充了乡镇公务员,但乡镇公务员被上级机关频繁借调,乡镇公务员队伍比例严重失调,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有的乡镇除了领导干部基本无一般公务员,乡镇领导干部对此颇有怨言。

3.公务员流动较大

公务员队伍人才引进难流失易。一是招录公务员考录周期过长,补充公务员速度慢,从笔试到录用要近一年时间。二是由于公务员考试范围较广,考录的公务员中外地人员较多,由于地方风俗、语言、生活习惯及家庭等多方面原因,部分年青公务员频繁参加市级及以上单位公招或遴选考试,人员流动过大。

4.培训教育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

二是针对新录用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少,岗前培训时间太短,进入工作角色较慢。

(二)原因分析

一是公务员队伍专业素养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公务员中专业对口不多,真正能干事的人十分缺乏。用非所学,干非所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外行大量充斥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中。二是发展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在公务员队伍中,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外贸、金融、旅游、环保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极度匮乏。三是行政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够强。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出现,面对复杂局面,有的公务员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复杂局面。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考录,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二是为满足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实行聘任制公务员。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二是培训与工作绩效挂钩,注重公务员现代办公、岗位、业务能力、依法行政、应急处突、农村经济等知识培训,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三)多方统筹资源,为公务员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二是划拨房屋资源,充分利用公租房政策,解决住房困难,缓解经济压力;

三是建立培养机制,让年青干部工作办事有激情;

四是群策群力,关心年青干部婚姻问题,充分利用资源,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在西充工作。

(四)妥善解决公务员借调问题,实现公务员队伍合理流动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不得擅自和违规借调公务员,加大纪委和干部人事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督查力度,规范干部人事管理,实现公务员队伍人才的合理流动。

政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法院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政法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七

(一)对公务员考核工作重视不够。一是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目前我县一些单位领导,对考核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把“管人”的工作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来抓,把“管人”和“管事”绝然分开,或者重“管事”轻“管人”,没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考核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年年都是一个样,公务员考核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二是不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一些单位对公务员的管理碍于情面,搞一团和气,工作认真与否,任务完成得多少,职责履行得好坏都不去评定,只要不严重违纪违法都给称职;一些单位没有认真学习公务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违纪人员不按规定进行年度考核,评定等次仍然给予优秀、称职或合格,做好人把最终的评定推到组织人社部门;一些单位已有人受到处罚不能参加年度考核,单位还继续对其进行考核,并给予称职以上评价;一些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确定个别领导说了算,致使单位的大部分人员认为工作做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反正都不会得优秀,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造成这部分人员对考核工作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有些人都不愿参加年度考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影响了公务员考核的全面、客观、公正性,失去了考核工作的意义。

(二)公务员考核量化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现行的公务员考核规定把公务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在大方向上明确了平时考核的内容,但没有对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进行深入细化、量化。这容易存在一些单位平时忙于工作,不愿意花费过多精力对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进行细化、量化,容易忽略平时考核,定期考核时一些单位只安排写个人总结、办公室代写领导评语,或者再加个简单的民主测评,就完成了对公务员的年度考核,对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以及出勤情况等可细化、量化的内容只凭印象确定考核等次,甚至有些单位不进行考核,优秀等次人员直接由领导确定。公务员考核基本无从考起,平时考核、定期考核多数流于形式,这就难以保证公务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公务员考核内容没有进行具体化。公务员考核规定的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规定中只对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了定性说明,没有细化、具体化、针对性,对各考核结果等次的评判标准也只进行了定性说明,没有更为具体化、指标化的评判标准,难以把握。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是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来分为不同职位类别的,应根据不同职位类别的公务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细化,更能使考核客观、准确。

二、完善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对策

针对我县当前公务员考核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公务员忠于职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效防止庸、懒、散、慢现象发生,切实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对我县完善公务员考核工作作如下几点思考和探索:

(一)提高对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认识

把公务员的考核工作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力图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谋划,研究制定出切合我县实际的具体操作办法,以科学的考核办法统揽公务员管理的全过程,使考核成为评价和衡量公务员各方面表现和工作业绩的手段。各单位领导及公务员要以有效的载体加大对公务员考核规定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将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性弄懂弄通,特别是要认识到它作为评价公务员的重要手段、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使考核工作成为公务员人人重视个个参与的自觉行动。组织、人社、考核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严格把关,让单位、公务员对考核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

(二)推行“两定两考”公务员考核办法

“两定两考”即:定职责、定任务,绩效考核、年度考核。“两定两考”要求公务员先明确职责、确定任务,之后再根据所确定的工作职责、当年目标任务来进行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形成了衔接相扣的考核办法,既细化了考核依据,又量化了考核指标,既全面涵盖了所有的考核要素,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地推进公务员考核的全面、科学、客观、准确、可行、有效。

一是“两定两考”考核办法注重明确考核依据,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

公务员考核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可以说做好确定职责、明确任务是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做好考核工作的第一步。“两定两考”考核办法就抓住了公务员所在职位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这一基本依据。“两定两考”考核办法首先要求公务员定职责、定任务,根据每个公务员所在岗位当年的职责和目标任务,由单位和公务员在年初时有针对性的确定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并进行细化、量化、指标化,让考核工作能针对每个公务员个体有内容可考,从而可以检查公务员工作是否尽职尽责,了解公务员年内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情况,以及未完成的工作和工作失误情况,对提高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激励公务员提升工作业绩,促进单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年初时公务员参与制定岗位职责、确定任务目标,能使公务员进行自我定位,加深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上产生压力和动力,有效推进机关的效能建设。

首先,定职责。根据干部职工所在工作岗位具体明确每个干部职工的职责。定职责的内容应包括:岗位职责、中心工作职责、协助配合工作职责。岗位职责:根据干部职工的工作岗位,结合单位“三定”方案中干部职工所在内设机构职责及上级或本单位所规定的职责逐条确定的干部职工岗位职责,出现职责交叉的要标明干部职工属牵头(主抓)还是配合人员。中心工作职责:县委、政府、本单位在开展中心工作和阶段性、临时性工作时干部职工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协助配合工作职责:干部职工所在岗位协助配合本单位其他岗位开展工作应尽的工作职责。

其次,定任务。按照全面科学、实事求是、按岗设定、合理量化的原则制定干部职工所在岗位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定任务的内容包括:岗位工作任务、中心工作任务、协助配合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干部职工岗位职责,逐条确定的干部职工年度工作任务。有具体指标的需进行量化。中心工作任务:县委、政府、本单位分配给干部职工的中心工作任务;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协助配合工作任务:干部职工所在岗位需要配合其他岗位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是“两定两考”考核办法注重对考核指标的量化、具体化,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

公务员考核要全面考核公务员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两定两考”考核办法根据干部职工确定的职责、任务,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实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根据定职责、定任务的内容,遵循公平公正、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对考核内容指标化、具体化、数量化,考核实行记分定等次制,实行“基础分+加扣分”考核方式,考核项目分为基础分项目和加扣分项目,能增强考核标准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既突出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又可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考核实行记分定等次制,直接以考核分数定等次,容易掌握,便于分出等次,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务员的危机意识,促进公务员踏实完成任务。公务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公务员工作完成的好坏,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 “两定两考”考核办法在绩效考核部分增加了领导评价、群众满意度内容,既体现了对公务员考核的全面深入,也让民意成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标准,丰富了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增强了公务员考核的真实性、科学性、广泛性、合理性。

绩效考核基础分项目以干部职工制定的职责任务完成情况为考核依据,分为工作实绩、领导评价、工作满意度三部分,以工作实绩考核为主,三项考核内容均明确一定分值,实行记分制。工作实绩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时对照确定的职责内容、工作任务,逐项考核干部职工履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扣分。领导评价:领导评价由干部职工所在内设机构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单位主要领导从履职情况、工作完成情况、个人综合能力表现、工作作风等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实行记分制。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由干部职工民主测评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两部分组成。干部职工民主测评由所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至少三分之二以上)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对每个干部职工进行工作满意度民主测评。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由服务对象从工作执行力、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综合评价。

绩效考核加扣分项目从奖、惩两方面列出予以相应加扣分的不同情形并明确加扣分标准。绩效考核等次的确定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

三是“两定两考”考核办法内容衔接环扣,能推进年度考核的客观、准确

“两定两考”考核办法中的年度考核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程序对干部职工进行全面考核。在定职责、定任务、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年度考核,一环扣一环,可使年度考核的考核依据较为全面、充分、真实、公正,在一程度上能引起公务员的重视,能有效推进年度考核的客观、准确,激发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八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从中国铁建到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各级党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中国铁建总公司党委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层单位配备了党支部书记。从总体上看,当前政工队伍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企业全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各级政工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三是各级政工干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推进了企业的全面建设。四是深入抓好反腐倡廉,落实“三重一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施民主决策,减少决策失误,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五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优势,为稳定员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工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在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建筑市场主动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前政工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体制的原因,影响了基层政工队伍尤其是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本来位置,造成政工队伍的不稳定性,53%的被调查者认为书记难当,政工难做。二是由于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失去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位置,使企业重大问题难以监督,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表现突出,违规违纪现象有所抬头,反腐倡廉成了一句口号。三是宗旨观念、公仆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对员工缺乏真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不够,满足于在接待上访中解决问题,忽视深入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少数政工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有时仅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工作;在督促落实的过程中,听汇报多,实地检查少,跑面多,跑点少,工作方法还不够细致。四是部分政工干部不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说话毛躁,办事粗糙,不可打造。部分政工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凭经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进取意识跟不上新形势政工工作的节拍,有时候用一般的工作纪律、工作要求代替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部分政工干部没有跳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仍采取粗放型管理的老办法,与施工生产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五是精神状态需作进一步调整,在机关的同志感到无所事事,在基层的同志感到有压力无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同志认为政工干部有职无权,难以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安心政工工作;六是目前政工队伍老化,而对年轻政工干部的培养又缺乏力度,二至三年内将出现青黄不接。

——放松自我修养是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内在根源。主观因素表现为部分政工干部忽视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规章制度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论虚无主义思想在政工干部中占有一定市场,很难在理论学习上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很难静心思考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创新和深入开展。客观因素表现为少数政工干部缺少必要的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政工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已成为政工队伍的主体。这些同志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思维敏锐、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的改革创新精神。但他们大多成长经历比较顺利,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熏陶,致使一些同志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措施不力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党组织特别是上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多的是倡导性和原则性的,缺乏刚性制度作保证,缺乏配套制度作支持,缺乏有效机制作约束,“高压线”不带电,致使有的政工干部特别是党的一把手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上强调,会后忘调;平常忽视,出了问题才重视。有些单位对政工干部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除界中考察、年终考核外,难以及时了解干部平时的表现;组织监督在一些单位还比较薄弱,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尤其是近年来企业行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对企业和项目行政主管监督难,存在监督盲点和监督空当的现象。

——多样化的客观环境对政工队伍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使价值取向多样化,有的政工干部不能正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导致各种物质利益刺激的强度日益加大,追求个人利益的趋利性侵蚀人们的思想,以致极少数政工干部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经不住权钱的诱惑,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是影响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建筑企业大集团施工生产快速发展,而基层党建工作并没有与此同步加强。上级党委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施工生产的服务作用,而轻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过多精力用于应付组织、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作用。部分单位重行轻政比较明显,对同级党政领导实行“阶梯式奖励”,挫伤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使政工干部在感情上难以接受,8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工干部没干头;在基层政工干部选拔上,仍然存在“经验主义”的错误,往往选派一些老同志出任书记,客观上造成了年轻同志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阅历,加剧了青黄不接的趋势。

新形势下政工队伍建设,要在总结和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政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着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的活力;突破难点,在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力气,在选准、配强、用好政工干部上下功夫,在制定有关制度办法的刚性约束上出新招,从而把整个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认真学习特色理论体系,提高政工队伍理论水平。按照党的17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政工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政工干部工作。在全面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党校培训的同时,各级中心组要克服工学矛盾,认认真真的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的过程;各级政工干部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从而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新知识,必须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和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主体实践活动的载体和手段,确保主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等。要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真正做到钻进去,晓悟大义,心领神会,并能走出来,化为思路,自觉应用,解决问题。不同政工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际,而是根本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可以知民心、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可以推行“三不”工作法:一是从远到近,不搞“背靠背”。教育引导各级政工干部在认识上从“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中摆脱出来,把接访当作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感情上克服“好人不告状,告状不是好人”的对立情绪;情绪上正面交流,袒露心扉,防止矛盾激化。二是由虚入实,不搞“空对空”。察实情,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说实话,言之有理,查之有据;办实事,能办的竭尽全力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三是以柔克刚,不搞“硬碰硬”。遇到言辞激烈、行为失范的群体上访,要临而不惊、处而不乱、冷静观察、笑脸相迎,切异唇枪舌剑、争高论低,防止火上浇油;对“死缠硬磨”者提出的复杂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防止再有新的过激行为;对态度粗暴的上访者,要以细对粗,细语轻言、和风化雨,消除其积蓄的怨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克服少数政工干部“贵族化”倾向,培养政工队伍为民、务实、廉洁的良好作风。调研中,46%的被调查者反映,在政工队伍中间,有生活上讲究排场,作风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上醉心应酬、追风逐浪等现象。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贵族化”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政工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淡化了宗旨观念,丢掉了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在掌握了一点权力后,自以为高人一等,从而滋生出“贵族化”倾向。在他们看来,手中的权利不是职工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或个人争取来的。甚至有的认为自己凭努力当了官,享受一点是应该的。“贵族化”倾向发展下去,害莫大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克服“贵族化”的倾向,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政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牢记宗旨。其次,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些政工干部走上腐化犯罪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能够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发挥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工干部应将节俭意识贯穿于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为职工群众创造最大的效益。再次、必须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只要心里时刻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就会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同时,政工干部每年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真学、真帮、真干,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职工所需,努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实事,以此取信于民。

党的17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17大的这一精神,需要对培养造就年轻政工干部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当前政工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年轻政工干部培养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年轻政工干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年轻政工干部进得来、留的住、用的好。

选准、用好政工干部,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勇于创新、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政工岗位上来,以此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在选拔中,注重在施工一线培养、锻炼和发现人才,研究制定“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自一线”的具体措施,加大从基层和施工一线选拔政工干部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机关优秀年轻政工干部到一线施展才能、建功立业,使基层和施工一线成为政工干部成长进步、脱颖而出的主阵地。加强后备干部的补充、培养、锻炼和使用,通过上挂、下派、到基层部门或到一线任职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继续探索以差额推进、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差额选拔任用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干部考察、选拔任用工作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规范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工作,完善两种方式相互佐证的具体办法,注重通过谈话了解干部的深层次问题。实行分层次分批推荐和加权计分。不搞“一人一票”的简单相加。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在选拔用人中,要坚持选拔与淘汰并重,不断健全科学的考核、选拔机制。坚持按照“风清气正、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把那些热爱政工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来、稳定下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此外,要把那些只把政工岗位作为过渡、作为跳板,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经组织考察确定后,坚决清退出政工队伍。

健全激励机制,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绿色通道”。各级党组织要关心一线政工干部。一是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对群众认可、工作突出的,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扎实干好工作;表现突出,具备条件的要培养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对荣誉称号的表彰,要与行政干部一同看待,给政工队伍分配一定名额。从近几年看,政工干部只有推荐的权利,没有享受的待遇。有的政工干部说,政工没干头,前途没奔头,奖励没盼头。势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的“绿色通道”,对有才干、有事业心、有较强能力的、工作成绩突出且群众认可度高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九

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最基层的执行者、落实者,队伍庞大,贴近基层,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行政效能与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整体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 为掌握公务员队伍的情况,我对我乡公务员队伍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截止目前,我乡行政编制共24个,实有在岗公务员共21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9人,中专(高中)学历7人;35岁以下7人,36至44岁4人,45岁以上10人;正科级干部4人,副科级干部9人,科员8人。

几年来,我乡积极学习贯彻党的17大会议精神,切实以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为基础,紧紧围绕思想、能力、制度和作风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手段,着力抓好公务员执政能力建设,有效推进公务员队伍朝着规范化、廉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务员理论知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通过加强在职公务员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的对公务员进行政治理论、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补充和加强,公务员知识面明显变宽,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公务员队伍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意识明显增强。在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的同时,我乡进一步强化了对公务员履行职务过程的监督,全面推行“五亮化”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让群众了解办事程序和相关政策。

三是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公务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真正把让人民满意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一是基层干部力量严重缺乏。由于基层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新进公务员不愿意在基层工作,觉得工作难出成绩,不会得到提拔重用,只要一有机会就往上调。有些有能力的干部名义是在乡镇,实际上都被上级机关以借调、抽调的名义调走使用,而且一用就是若干年,实际工作却是在上级机关,所以导致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干部。致使基层公务员得不到补充,原有工作人员,因具有专业化能力人才较少,工作任务繁重,普遍出现了一人多岗多责现象,严重制约着基层经济的发展。

二是晋升机制不平衡。在晋升制度方面,现有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还远未达到稳定、健全、科学的程度。在基层,40多岁的干部应该是相当适合的,又相对年轻,又有经验,可是在干部的提拔上却因为年龄“一刀切”往往没有了机会,从而失去了动力。在干部制度的问题,应该是不拘一格,谁有本事谁上。像现在在基层,有些年轻干部没有实际经验,加上动机不纯,就是来镀金的,所以群众工作能力相当欠缺。

三是老龄化严重,基层公务员严重缺少。从我乡目前情况看,公务员队伍逐步呈现老龄化趋势。在岗公务员年龄普遍较大,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断档缺位”等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业务量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公务员缺乏。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部分公务员因年龄等原因从领导岗位转任非领导职务,转任后多数是只享受待遇,不再接受具体工作,出现“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现象。

1、建立合理的公务员交流和流动机制,改变乡镇公务员交流和流动的现有模式。尽量减少上面派员任乡镇领导职务,使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优秀公务员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建立公务员大交流机制,有计划地对乡镇和上级领导进行交流,促进公务员的合理流动,及时更新和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解决乡镇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2、切实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生活待遇。通过政策调控,缩小乡镇政府公务员和县城工作的公务员收入差距,并与其他非公务员干部在待遇上有所差别。同时,减少摊派性支出,切实提高基层公务员生活水平。

3、加大乡镇公务员培训力度。立足当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以科技、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为重点的培训,尽快提高乡镇公务员干事创业的能力;选派潜质好的人才进行挂职锻炼或再进修,让终日在基层第一线忙于事务的公务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乡镇公务员快速成长。

及时进行调整交流;对有开拓精神、工作突出的给予重奖或提拔,进一步提高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让乡镇公务员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农民。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

尊敬的单位领导: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单位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在碳资产管理中心进行工作;同时感谢部门领导给予我的信任和教育,让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获得了更加精彩的人生。但是因为我个人职业的生涯规划等一系列原因,很遗憾向公司提出辞职。

回顾过去的1年,单位给予我们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学习机会,让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的同时也接触到行业领域的前沿。此外,在有序和融洽工作氛围中,得到领导、同事们的帮助和认同让我感到非常地幸福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同事们一起愉快的工作是我初入社会的一段难忘经历,我常常为有这样优秀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骄傲,对大家在我工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无言以表,只能再次深深感谢!

在过去一个月中,我已逐步完成了工作交接等各项事宜。我保证,本人离职后遵守职业道德,绝不做出任何有损公司利益的事,也不泄密。最后衷心祝愿公司及部门业绩一如既往一路飙升!领导和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请领导审查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__年_月_日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一

(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干部职工的向心力。

目前,中青年干部干事业的雄心仍在,希望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干出一番业绩。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思想波动大,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甚至抱怨牢骚不断。我们要通过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定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干部大会,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增强机关向心力。我们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采取适合中青年干部口味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把工作做实、做好、做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树立中青年干部自己的榜样,促使干部在榜样的激励下自觉学先进、赶先进,从而成为先进。将他们的各种需求加以正面引导,通过解决他们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其情感,鼓励其斗志,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奔头,在工作上有劲头,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潜移默化,完善提高,增强正能量。

(二)加大税收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国税事业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国税干部对政治业务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谈到学习,少数干部没有兴趣,谈到娱乐,就满脸放光,虽然对新的税收业务不太熟练,对新征管模式不太适应,但要他们去学习,总是没有激情。特别在推行税收信息化建设中,能在第一时间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中青年干部不多。丰富学习内容,采取缺什么就学什么,干什么就钻什么的培训思路,强化岗位技能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调研能力、查帐审理、税收分析能力,让更多的中青年干部成为;张口讲得,提笔写得,查帐查得,上机操作得的优秀税务干部。

(三)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增强干部职工工作活力。

中青年干部觉得自己人到四五十岁,提拔的希望不大,不干工作领导也奈何不了,工作上比较涣散,得过且过。个别人员甚至不情愿上班、也不情愿干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能拖则拖,能放就放,缺乏解决问题的进取心和耐心。譬如:受领导职数的限制,基层干部如果到了45岁还没有进入中层骨干或局领导班子行列,那么他今后提拔的希望就显得很渺茫,这也是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和缺乏热情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建立一个科学的非领导职务的晋升制度,对部分没有进入更高级别的领导及税务干部,要定期拿出一些指标,来表彰部分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同志,让他们享受更高级别的工资待遇。通过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惩处违纪,批评落后,来强化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

(四)营造健康和谐环境,提供广泛的干事创业平台。

要开展岗位技能比武,举办摄影、征文、羽毛球等各种文体竞赛,通过晚会、爬山、出游、红歌会、团队庆功会等,培养树立团队精神,使中青年干部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同时,为中青年干部提供更多的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正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多组织他们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无形之中会对干部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整体意识有很大的帮助。要强化法治意识和德治意识,善于运用细致入微、春风化雨的情感管理法,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团结友爱,和衷共济,锐意进取,让干部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快乐工作,达到;快乐工作的理想状态。要时刻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要尽可能的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和化解矛盾,让干部时刻感到组织、领导的关怀和温暖,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二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各地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x作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地,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状况值得学界关注。为此,本课题组对x市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调研,以期通过对现状的把握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市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本次调查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x人,其中,小学教师x人,初中教师x人,高中教师x人;城市学校教师x人,乡镇学校教师x人,农村学校教师x人。高校思政课教师x人,其中,师范类院校x人,非师范类院校x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版。正式施测问卷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两套问卷中共x个内容相同的题目。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高校思政课专家的访谈和评定意见,将两个问卷的题目分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采用x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良好,课程目标一体化评价积极,教材一体化建设和内容一体化衔接较为到位,一体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各学校对于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明确、素养较高,一体化机制建设也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一体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对所在学段课程目标的认知有待加强

x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本次调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正确作答比例为x%,初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校思政课教师为x%。该问题的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各学段课程目标衔接较好,局部问题仍然存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调查发现,过半数(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已经实现了各学段的有序衔接,但仍有x%的教师认为课程目标一体化方面存在问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课程目标已实现有序衔接,中学思政课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不存在问题或课程目标统一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更多关注课程目标层次性不足的问题。

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较强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不同学段间相同、相似主题教学目标的衔接。调查发现,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衔接意识,能够经常(x%)或偶尔(x%)考虑到其他学段相同(相似)主题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

教材文本一体化建设

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统筹规划仍需加强。就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x%的教师选择“情况良好,既有统筹规划也有实施推进”,x%的教师选择“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仍存在不足”。这说明教材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这大概是因为小学思政课教师处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最前端,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需要发挥好本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启蒙作用,做好各年级内容的有效衔接即可。此外,入职年限为x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情况良好或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不足;处于市区学校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

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亟待提升。虽然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但思政课教师对于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调查发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自己所在学段及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为x%,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仅为x%。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仅熟悉自己所教课程或所教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高达x%。在另一项调查中,有近三成(x%)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是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学段的学情,就会简单重复讲授相关内容,无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深度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来实现的,因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调查显示,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x%和x%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或偶尔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并进行内容的衔接整合,这说明教师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意识较强。但在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际衔接方面,有x%的教师认为存在“内容断层脱节、内容倒置、简单重复”的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认为存在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意识,更需要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衔接,尤其是处理好中学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体化处理不好,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效力也难以实现。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x%)、讲授式教学法(x%)、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x%)、实践教学法(x%)。这说明各学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无定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体化的思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也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显示,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语文等其他科目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并且城市与乡村学校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x中小学对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x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有x%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不同类型高校在这一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其所追求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教学意识和素养决定着其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与素养

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思政课一体化意识。调查显示,多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高达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同时,一体化的意识也反映在教师对相关政策文件的主动了解与学习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精神,包括x在内的各省(区、市)都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学习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文件的比例分别为x%和x%。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一体化专业素养方面,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对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不足,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尚未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仅有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熟悉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也只有x%,很了解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的比例仅为x%。因此,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开展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培训与指导

思政课教师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较为普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x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x师范大学、x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多场市级规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各个区教育局也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主题纷呈、形态各异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观摩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其比例依次为一体化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x%)、交流研讨活动(x%)、集体备课活动(x%)、培训研修活动(x%)。不过仍有x%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相关活动,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仍有待加强。

思政课教师对培训研讨活动的需求多样,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不同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都有所需求,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最为突出(x%)。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不同学段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发展特点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初中、高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教学指导及课程与教材体系为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在主题选择等方面应当关注和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内在需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研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情况

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的保障,其中尤其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

部分一体化机制问题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认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中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x%)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说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x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复杂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得益于x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把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并加以推广,从而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章有规可依,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供给能力,也要注重制度执行能力。应把制度执行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到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项目的一体化评价中,切实把规则、制度作为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的依据和遵循。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目标的规划与落实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进。宏观层面的目标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提供方向指引。当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者在判断和选择上出现差异时,能用宏观目标来加以引导。第二,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微观运行提供基本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把握,始终需要以宏观层面的目标作为标准,去制订次一级的目标来指导实践,逐级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搭建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逐步形成内容与教法相衔接的研究机制,定期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和专项课题研究活动。x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调查显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在课程目标衔接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现象。当然,有些内容的重复和反复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不区分层次的简单重复,容易降低高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一体化的平台搭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才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以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各有侧重并螺旋式推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教育实践过程和一体化沟通过程中探索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教研一体化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来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在遵循共建共享共治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中心,采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资源数据共享等方式,辐射各学段教学科研,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教研活动中,实现教研平台共建、教研问题共治、教研成果共享。高校作为教研领头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深化各学段学校的研究合作,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成长需求,在协同合作中强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与针对性。

(三)以一体化的理念观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从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角度,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增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提升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能力。其一,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应具备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除了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能够综合运用本体性知识的储备,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同时,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布局与各学段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处学段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特定作用,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其二,从层次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与该学段相匹配的教研能力,遵循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其三,从关联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是内容连续、目标一致、功能相似的整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解能力与衔接能力,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共通性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互通,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断探索各学段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关注所处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身心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序衔接。另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统筹管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与培训,制订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引导思政课教师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首先,着力解决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一是要完善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在不同学段做好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产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强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完善教材一体化建设机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分析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特有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三是要完善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的领衔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数据、教学师资、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资源获取的便捷通道。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机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动力、监测预警、调控、整合、激励、保障和评估等机制”。按照这一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主要围绕动力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加强动力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被教育者认同,最根本的动力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和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因此,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能够长期有效,最重要的是真正反映教育者的利益诉求。其二,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该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和反馈思政课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精神等积极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它不仅负责监督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是否落实到位,而且负责监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作为,还负责收集和反馈相关人员的建议及意见,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三,加强整合和调控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合和调控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和解决各学段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包括责任、权益等。为此,需要建构切实可行的利益调控机制来进行协调。最后,扎实推进管理保障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管理保障机制是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年x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该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从宏观层面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必要的机制保障,使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机制建设有了根本的遵循。各教学单位应深化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管理协同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体化的机制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加强机制的指导与实施,加大发掘、整合、优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三

---般,突出重点,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加强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培训各类学习教育活动内容和教学计划,对领导干部及年轻新进公务员进行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化素养、农村政策法规以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等能力培训。如:我们每周一利用干部例会时机,组织开展干部集中讲学,让每名干部都上台讲课,内容不仅要结合自身工作谈业务知识,也要总结业务工作谈体会、谈方法。

2---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目前学习型、服务型政府的打造,乡镇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缺少专业的素质技能培训交流,导致部分乡镇干部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三是乡镇公务员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难度大,人才难留。乡镇干部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整天在田间地头办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形容出由于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最艰苦的基层,存在工作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提拔无门、升级无望、工资待遇最低、福利没有等多种情况,致使乡镇公务员出现了有责无权的焦虑紧张心态、位卑言轻的憋屈失衡心态、前途无望的消极心态、工资待遇过低的悲观心态。

四是晋升流动机制不畅通。在晋

4---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干部、乡镇、工作、公务员、交流、培训、方面、素质,希望对网友有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四

第一篇 一、基本情况 乡 行政

编制数20,现有在编干部14人;其中,科级干部8人,科员及以下6人;上级借调2人,副主任科员2名。

二、主要做法

管理

这一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培训,使干部会做事。为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乡党委对干部队伍的教育

培训工作,做到兼顾一般,突出重点,坚持把 思想

教学 计划,对领导干部及年轻新进公务员进行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化

总结

业务工作谈体会、谈方法。2.加强结对帮扶及 经验交流

学习。乡党委注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年轻干部与老干部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促进,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提高新进年轻干部的实践经验、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经常性运用谈心谈话方式,及时掌握公务员队伍思想动态;采取乡党委书记、乡长与班子成员谈,副职领导与分管干部谈的方式,进一步掌握了解干部个人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各种困难问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解决干部后顾之忧。

3.注重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乡党委坚持“备用结合”原则,对于新录用公务员,根据其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择优推荐后备干部,努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乡镇后备公务员队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说在乡镇干部管理中,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公务员人难进。一方面由于编制数量控紧,乡镇机构规格低、编制少、领导职数少、非领导职数更少,在乡镇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远远不能满足管理当前社会事务的需要,就形成一人多岗多责的普遍现象,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地处边远山区,条件相对艰苦,人才难进。

二是缺乏交流培训。受工作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影响,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目前学习型、服务型政府的打造,乡镇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缺少专业的素质技能培训交流,导致部分乡镇干部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三是乡镇公务员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难度大,人才难留。乡镇干部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整天在田间地头办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形容出由于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最艰苦的基层,存在工作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提拔无门、升级无望、工资待遇最低、福利没有等多种情况,致使乡镇公务员出现了有责无权的焦虑紧张心态、位卑言轻的憋屈失衡心态、前途无望的消极心态、工资待遇过低的悲观心态。

四是晋升流动机制不畅通。在晋升、交流 制度

1.落实交流机制,让乡镇公务员政治上有前途。一方面,在干部提拔任用方面,提高乡镇在“人事调动”方面的建议权,提拔重用对象向乡镇公务员倾斜,让会做事、肯做事、能做成事的干部能够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完善干部双向交流机制,让长期在乡镇工作的老同志、老黄牛能够有换岗的机会。

建设

人力资源,严格控制进人;另一方面对人手严重不足的乡镇,要区别对待,特事特办,以保证工作正常、高效运转为原则,灵活开展增编进人工作,使乡镇工作在健康正常高效运转。

4.改进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尽量具体化、数量化。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最好是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对应的考核标准,而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标准。二要树立按照职位分配工作、根据职能部署任务的观念,克服随意性,增强规范性,防止盲目地加压、变相地对某一职位增减职能和义务。

第二篇

一、乡公务员队伍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乡机关在职干部25人,其中,行政编制17名,因各项工作借调抽调5名,实际在乡在岗工作人员12名。

从年龄、性别、学历、借调人数等方面来具体看我乡公务员队伍组成结构。1.年龄结构:全乡公务员30周岁以下6人,占35.3%;30至40周岁3人,占17.6%;40至60周岁8人,占47.1%。

2.性别结构:女干部2人,占11.8%;男干部15人,占88.2%。

3.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学历10人,占58.8%;大专学历7人,占41.2%;

4、借调人数:因各项工作借调抽调5人,占29.5%;实际在岗人员12人,占70.5%。

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选人用人渠道单一。

一是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有所失调、被借调人员过多。以乡为例,3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占35.3%,而40至60周岁占47.1%,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女干部偏少,只占11.8%,且没有一个女班子成员;借调抽调人员占29.5%,在农村基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的现状下是不科学的。二是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主要停留在两方面: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多在原干部队伍中;对新充实干部队伍的人员,主要来自于新毕业的本、专科生,选人用人渠道过于单一,范围欠广。这样的选人用人渠道,无法真正体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广泛性原则,也无法做到跨体制、跨行业使德才兼备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制约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社会发展滞后,加上受人员编制的限定,每年干部补充量稀缺。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岗位调动和工作借调抽调外,干部交流出去的机会极少,让一些干部工作缺乏上进动力,在同一地方长期工作,造成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降低,而惰性增大。

3.待遇偏低,工作难做,队伍不稳定。

农业

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 市场 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都有赖于乡镇干部去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乡镇履行职能权力越来越小,责任却越来越大,常常疲于应付各种工作的检查、考核、达标等,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来。三是后备干部资源不足。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许多优秀干部不愿待在乡镇工作,都想方设法往县城或其他大乡镇“挤”,而县直机关年轻干部极少愿意到乡镇交流任职锻炼。导致出现难以找到培养、提拔的对象。

三、对策和建议

1.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干部选拔制度。

在每年的公务员“四级联考”中,应该在保证公务员自身素质的情况下大量招收人才。一是应届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农村工作经验,所以,除去某些特殊岗位,如:

财务

岗,需要有特殊的工作资质和技能,在应届大 学生

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可以免去专业限制,如此一来,可以拓宽招考人数,增强报考公务员的竞争力,提升所招入公务员的素质。二是对于非大学应届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时,可以酌情考虑其工作经验,如本身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超过5年,表现优秀者,可以专门设置一个竞争岗,供此类考生选择,也可提升在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对现有面向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公务员此项工作可以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调动在岗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工作能力和实效,并且能够确保在选送公务员时,此类公务员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农村工作经验,上手快,落差小,适应强。

2.健全干部交流机制,激发干部活力。

一是根据干部需要确定定期培训。确保每两年有一次市里面的培训,增强县与县基层公务员之间的交流;确保每两年有一次县里面的培训,增强各乡镇公务员的交流。二是更加关注乡镇优秀干部的成长,完善培养锻炼机制,通过转岗、交流、外派、提拨等形式,加快干部流动,同时探索干部职级分级制,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3.健全干部激励机制,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 乡镇公务员工作在农村第一线,条件最苦,待遇最低,但责任最重,应逐步改善其工资福利待遇和政治待遇,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公平。一是完善保障体系,如必要的逢年过节的福利发放(如:三八妇女节,劳动节,中秋节,春节等)。不能因为八项规定、反腐倡廉建设而减少了基层公务员必要的福利。二是提升基层公务员办公环境和吃住条件,能让基层公务员不为生活这部分担忧,从而安心工作。三是强化工作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公务员进行荣誉和物质上的奖励。

公务员调研报告篇十五

总的来看,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发展是健康的,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优秀比例的掌握,考核结果的利用等,能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操作。各部门在考核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领导重视,摆上位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搞好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全市在经过多年考核实践的基础上,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考核工作政策规定的过程中,在认真总结分析考核工作的经验教训中,我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公务员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单位、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把搞好考核工作放上重要位置,认真组织,程序规范,落实措施,坚持考核质量,扩大考核效果。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考核工作,能亲自动员部署,抓好每个环节的措施落实。

(二)建立制度,规范考核。建立制度是规范考核工作,提高考核效果的重要措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全市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步使大家认识到,任何工作仅有制度框架,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就难以坚持和奏效。对此,许多机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研究出台切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如药监局制订了《量化评分细则》,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使用、几类特殊人员考核等次的确定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市环保局把平时的考核和年度考核紧密的联系起来,把每个公务员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和日常管理等情况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分,使年度考核成为促进工作、服务管理的重要抓手。市建委在年终对基层工作目标考评的同时,一起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使考核工作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考核指标量化细化,考核措施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定性定量相结合,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许多单位在考核实践中,顺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创新考核的方式方法,使考核工作常抓常新,具有活力。如有的单位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将民主测评、民意测验引入考核之中,在不违背考核程序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个人述职述廉结束后,增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这一程序;有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发扬了民主,提高了群众参与考核的程度,又便于领导掌握公务员的全面情况,群众公认程度。市公用局在年终考核中,让基层工作人员对机关干部进行测评,扩大了参与民主测评的范围,广泛听取了基层的意见。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的引入,拓展了考核工作视角,使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二、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的考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认真组织下,考核工作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公务员考核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些都影响了考核效能的发挥。

(一)是认识上还不到位。个别单位的领导和少数公务员,对考核工作意义的认识未完全到位。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少数单位对考核工作的形式、方法缺乏创新,满足于依葫芦画瓢,考核中只图形式不求实效;有的把考核工作当作是负担。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考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制订适合自身职能和特点的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公务员考核仍然停留在自我总结、定性考核阶段。定性考核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方法,印象和人为因素很大,容易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是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从近三年考核等次分析,全市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比例极低,约占到参加考核人数的0.09%;事实上高比例的称职以上等次并不能与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有的领导经常埋怨对公务员管理缺乏措施和手段,公务员之间忙闲不一,工作推诿,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但又不运用公务员行为规范、纪律、辞退、考核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以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特别是在对待违纪公务员的处理和确定考核等次上,心慈手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定基本称职、不称职的放宽确定等次的标准。有的单位为达到回避矛盾的目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时完全依赖民主测评的结果,有的甚至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确定优秀等次,这种不以工作实绩为基础,仅凭测评结果确定考核等次的简单化做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少数单位掌握的标准不严格,采用的方法具有随意性,挫伤了认真做事的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39612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