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撰写需要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加以系统和合理的组织。完成报告后,我们需要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可以为你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一
本文目录
成都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白云区xx届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60人教育考察团,于200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四川成都学习该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我们跟随考察团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成都四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获
1、有思想,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在校长的报告中,几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2、带队伍,校长要建立、引领一支敬业奉献,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几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两所也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正如一位校长讲的,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学校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管理者应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不仅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更重要的要表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通、指导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领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带领学校向前发展。让教师们感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快乐的。正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校长段红所说:“用教育改变生活,让工作成为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从事教育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快乐的。”
3、重科研,校长要积极参与、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快乐教育特色、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成都市桐梓林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精致教育特色。更使我感到教育科学研究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办特色学校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学校特色就是学校通过长期有意识的不暇努力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它是特色学校精神和特色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不可能数日而成,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校长,教师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大胆的改革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开设有益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把上午每节课减少到35分钟,下午则只有30分钟。这样上午4节课中间还有30分钟的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下午上3节课校本课程顺利开展。
4、抓德育,校长要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性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力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从棕北中学的“劳动服务班”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从劳动服务的9大作用:劳动——改变态度、习得技能、激发创新、学会管理、融入集体、懂得尊重、学会感恩、强化意识、展示风采。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
正是源于“学生由于卫生健康意识差,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从而乱丢乱扔习以为常。学校开设劳技课、健康课,为什麽学生的劳动意识、卫生意识还如此差呢?通过考察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使我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把劳动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分割开了,劳动教育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无非是做做清洁卫生,甚至于将劳动作为一种教育的惩罚手段,扭曲了劳动“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
棕北中学劳动服务班德育特色教育,到形成校本特色课程,是把劳动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无论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是从劳动教育的效果,都映射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自我教育理想、教育情操的坚守与不懈追求,其实践经验与模式,值得为之推广。棕北劳动服务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劳动扫除,从劳动技能、劳动方法的培养,到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的确立,再到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意识、礼仪教育等教育内容的融入,它全方位传承了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与办学理念,从具体教育现象入手践行素质教育的思想。
总之,这次学习考察,感悟很多,感受很深,真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对教育认识的肤浅,今后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懂教育的行家。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四川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回来以后,我校组织行管人员对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学习和讨论,针对民办学校特点,大家决心以“创建卫生健康学校,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德育工作重点,创设校本精品课程、精英队伍、精细作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风,严格教学的流程管理,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成都考察报告(2) |
返回目录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概况
民的环境意识。 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
成都考察报告(3) |
返回目录
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赣州、南通、成都等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率先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赣州、成都被国家建设部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最近,我们赴三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
一、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赣州自去年9月开始部署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是“五新一好”,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
(二)南通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南通在今年年初提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建设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富民强村、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文明程度和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成都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二、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一)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赣州市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伊始,就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主要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基本内容、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把农民主体作用具体化,落实到行动中,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理事完全由村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他们在村中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或农村致富能手,享有较高的威信。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广泛推行申报制,实行动态管理,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小事务,都经过村民理事会自主讨论决定,多数地方都是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看得见的茅草房屋改造开始。在新村管理方面,重点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二)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多渠道加大建设投入。赣州市一方面加大投入,捆绑使用各种涉农资金,鼓励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他们还积极争取国债项目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市、县财政按项目管理标准对建制镇给予足额配套资金补助。截至目前,赣州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4.9亿元,其中市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市财政安排60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5700万元,吸引农民和社会投入3.1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改进原来资金使用办法,把补助每个乡镇的1万元资金,全部改用实物补助,以县(市、区)为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给每个乡镇补助水泥,招标后把中标单位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各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直接与水泥厂结算。南通市为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两年内每个示范村每年补贴100万元,具体按照各示范村建设工程实际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补贴。市级示范村建设资金安排大致为:村镇1/3,县(市)1/3,市1/3。加大规费减免力度,凡涉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对土地管理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予以全免。鼓励基层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成都双流县明确规定从起,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今后5年,每年还将按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
(三)因地制宜,科学做好规划。赣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应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各地村镇建设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在户型设计方面,他们设计一批农民需要、造价低、具有赣南客家风格的住宅图纸和宣传挂图,汇编成《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免费提供给乡镇,并对凡“空心村”改造和农民建新房采用率达到70%以上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南通市已经全面完成村镇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着手编制居民点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13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论证和审批工作),共确定2473个居民点,平均每个村1.3个居民点。村庄规划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三集中”,启东市汇龙镇东郊村科学划分农村居民集中区、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商业区,集中居住区新规划住户689户,以多层公寓为主,占地也由原来的400.5亩减少到233亩。
(四)积极推进试点引导,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南通市把新农村建设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调查摸底。时间为1—3月,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试点标准。由乡镇对照有关标准申报,经市领导小组审批,确定试点名单。第二步,启动试点。时间为4—8月。修订完善村庄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抓好示范村规划编制。第三步,推进实施。时间从9月开始,跨度为3—5年。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第四步,考核验收。按照序时进度,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同时建立起建管并重长效机制。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水、改路、改厕等惠民工程中去;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最简单、最容易办到、最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着力在建立机制、制定规划、致富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班子上下工夫,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稳步推进。
(五)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政府推动力度。赣州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委常委、农工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还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具体由组织部门负责,农业部门参与。在宏观上加强督察调度,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组织、农业部门还不定期进行督导,对工作不到位、进度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南通海门市开展市直部门与示范村结对共建活动,结对部门下派精干力量驻村工作,目前全市共下派了17名干部,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成都双流县为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制定《全国新农村试点白果村村庄整治行动方案》,并在试点设立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经济发展组、规划拆迁建设组、基础设施建设组、文化休闲旅游开发组和维护稳定组,全面负责试点建设具体事务。
(六)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都市积极创新土地政策,把新农村建设与整村搬迁结合起来,加大对“空心村”和散居村庄改造力度,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的农民通过整体搬迁,按照人均占地120平方米的标准迁到中心村(中心村农民耕地半径一般在1-2公里以内),然后再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他们还大幅提高农村旧宅基地的复垦整理的补偿标准,一般每亩2.5—2.9万元,对补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主要用于支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旧宅基地复垦成本和搬迁农民房屋建设补贴等。,双流县永安镇共复垦整理农村建设用地1000多亩,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通市港闸区龙潭镇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坚持“三集中”原则,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把全镇近3万人全部集中到2个集中居住点,对耕作不便的农民按照耕地远近实行不等的一次性补贴(最高限额5000元)。把离城区较远的原农村宅基地复垦成高标准农田,再把这些指标拿到城市来用,近城区的原农村宅基地加以平整,随时满足城市扩张需要。
三、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截至目前,赣州市共启动2628个村庄整治试点,已经完成了264个圩镇总体规划和2986个村庄建设规划,“空心房”改造面积达308.93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1.2万处,完成了6718个村庄改水,改厕6万座,完成通村公路1500多公里。南通市启动13个小康示范村,累计完成道路建设107.16公里,桥梁19座;河道治理130条,完成土方量112.5万立方米,配套设施88座;村庄河道绿化50.1公里,道路绿化50.23公里;修建垃圾箱474个,配备保洁人员123名,改厕4275座。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在赣州考察时看到一户农家新房的门联。大余县新城镇埠背村,是赣南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他们在村后的一处荒坡上规划了50亩新村,可容纳建房户102户,一期建设20亩,已安置40户建房,并完成420米的主干道路和300米的水沟硬化。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白墙、青瓦、池塘,万亩良田深处,特色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成都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启示二,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民的意愿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走向和持续发展,各级要紧紧围绕尊重农民意愿这个前提,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府出钱提供农村村镇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等公共产品,农民自主申报建设房屋”的模式建设新农村,这既能顺应形势的需要,又能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征求并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严禁借建设新农村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增加农民负担。
启示四,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启示五,要多渠道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各地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公共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农村村镇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投入。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启示六,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领导重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完整的工作机构和队伍,配备专业人员,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和指挥体系,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运用行政、经济手段,督导新农村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只有领导到位,才能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农村建设活动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二
2017年1月29日至2月3日,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蒋百军带领局机关、测绘处、规划设计院相关人员,赴重庆、成都,就地理信息系统、夜景照明化、“三化”规划编制进行了考察,同时与相关部门对接了我市招商引资项目。
考察组第一站到达重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冬滨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陪同我们一同参观了信息中心,应用中心,研发中心,国土测绘中心等部门,详细介绍了重庆测绘院在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天地图”位置服务应用等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课题,参观后,考察组与重庆测绘院的各位领导进行了座谈,双方就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化城市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双方均表示未来将在地理国情信息应用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座谈中蒋百军局长还介绍了我市九大类招商项目及优惠政策,并就个别项目进行了对接。在重庆,考察组还考察了重庆的城市建设,与重庆市规划局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重庆城市规划馆、重庆市夜景亮化工程、重庆市公园绿地等景观节点。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重庆市近年也在进行大规模的老城改造,而且资金投入力度较大,据规划部门介绍仅绿化一项,累计投资就达几十亿元。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老城改造的信心和决心,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学习重庆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我市老城改造的步伐。
在重庆考察组还参观了重庆市应急救援地理信息服务队,听取重庆市应急救援方面的汇报。
考察组第二站到达成都,考察组首先参观成都规划馆,观看了“九天开出一成都”3d立体影院,全域成都沙盘模型、区市县规划;然后考察了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21世纪中国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古代象牙、金器、铜器、玉器,令人惊叹。尤其是太阳神鸟金饰图案,极具动感效果,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遗址占地约5平方公里,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设投入达四亿元,占地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已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最后考察组到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听取了测绘保障服务情况的汇报,观看了《防汛救灾测绘应急综合实战演练记录片》。在成都考察组还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城市综合体美嘉森·奥特莱斯,成都市夜景照明工程。
考察组第三站到达都江堰,首先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也是中华文化的杰作,它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统一。在都江堰,考察组还参观考察了上海对口援建项目----壹街区规划建设情况,壹街区是都江堰灾后重建的一个系统恢复与提升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群。占地约1.5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集居信、上学、就医、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上海同济大学都江堰分院肖达院长陪同参观,考察组人员一边参观、一边听情况、一边拍照,一边感知、一边交流、一边思考。深受启发,认为壹街区在保留旧区的文化特点和地貌特征,将原有造纸厂改建成了都江堰市图书馆,原有的树木也都保留完好。建筑立面与屋面合为一体,简洁大气,体现了川西风貌和上海风情。其规划设计理念、街道空间设计等许多手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随后考察组到映秀镇考察映秀灾后重建规划建设情况,《汶川县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也是由同济规划院完成的,凭借“温情小镇”的规划设计概念从全国众多方案中胜出。规划把“尊重自然”放在显要位置,严格遵守绿色生态原则,围绕旅游产业,体现映秀的青山秀水、民族风情、地震纪念等内容,将映秀小镇建成了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画里映秀。考察组参观了映秀镇风格各异的街道,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和映秀中学,看到了规划变成现实,考察组人员无不感到做为规划人,责任的重大,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辱使命。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季节,9月9日至11日,江苏区域一行十二人对重庆成都两地的相关楼盘进行了考察 。金科.太阳海岸、保利.江上明珠、28阙、雨山前、龙湖.长桥郡、麓山国际社区、复地.壅湖湾 共七个楼盘。七个楼盘有别墅、也有花园洋房、有山地景观、也有高尔夫景观别墅。就景观而言,重庆和成都的七个楼盘无一不是精心设计匠心独运,施工精良,注重细节。尤其值得关注的以下内容 :入口设计、建筑与绿化的虚实关系、巧于因借;种植手法上的层次与搭配,色彩与材料、庭院细节处理等方面。
下面以图片的形式逐一做剖析
显示全部精简显示无法下载无法解压无法正常阅读价值不符重复资料介绍和名称不符资料内容不全其他
1、请检查您是否登陆,地产币或当天下载次数是否足够
2、请关闭“迅雷”、“qq旋风”等辅助下载工具,利用电脑系统自带工具进行下载
4、请检查当前页面是否刷新完毕,可查看当前网页左下脚提示
5、点击网页窗口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cookies”
1、解压提示为文件已损坏,可尝试重新下载,再次提示错误后,可在以下对话框中填写资料名称及网址。
2、如资料名称中带有“.part x”(x为数字)字样,请将下载后的资料名称更改为“x”,并与其他部分放于同一文件夹内进行解压。
1、请使用与当前文件类型相匹配的官方软件。
2、请尝试升级您的软件版本。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三
7月8日至9日,以州商务局副局长王小亚为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吴乔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鲍忠银为副组长的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联合考察组对湖南省商业网点规划红旗单位——娄底市、株洲市采取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突出领导重视,确保组织保障有力。娄底市与株洲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都紧紧把握住组织保障有力这个关键,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全面铺开。按照国家商务部、建设部商建发[20xx]18号《关于作好地级市城市商业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两地商务局汇报及时到位,引起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娄底市市长亲自点名,由经验丰富的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军为组长,“四大家”主要领导为顾问,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市场管理处设立了办公室,集中办公,并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株洲市安排经费70万元,已拨付60万元;娄底市安排经费60万元,已拨付经费46万元,两市都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20xx年8月,娄底市在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就工作措施、领导班子组建、规划 定位、职责划分等方面形成决议。株洲市三次召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编制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会议,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领导 和组织保障。
2、突出部门紧密协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并实施好规划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株洲市成立了由市商务局、计划、规划、国土、财政、城建、株洲工大等11个部门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娄底由市政府发文,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明确时间计划和分工,在调查、研究、修改等环节,加强了与发改委、建设局、工商局、国土局、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协调,及时征求意见,得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3、突出调查研究,确保规划编制依据准确。两地充分认识到详尽的前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作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娄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协助开展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从商务和规划部门抽调了10多人组成调查组,分项目、分类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广泛调研,对规划涉及布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协商,使各区政府和各企业商业发展的局部构想与全市商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融为一体。株洲市发动100余名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在街头和各大小市场调查、统计,了解各市场、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4、突出编制工作思路和定位,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娄底市与株洲市均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下娄底市以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导,次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集镇商业为基础,以融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形成了优势互补,网外互动,市镇一体化的格局。株洲市立足于本市市场数量多、规模大,流通业发达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市场的规划设计,注重市级“总规”与各区、县详规相结合,定位准确,符合株洲市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突出《规划》初稿修改和评审工作,确保《规划》质量和权威性。《规划》初稿完成后,娄底市工作小组三次召开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对初稿征求意见,并特邀了省内具有较高商贸及规划方面知识水平的专家、教授和省商务厅领导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地查看和评审,提出宝贵意见作出评审结论。株洲市也是三次召开有省商务厅领导、省内高校教授、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商企代表人士参加的评审会议,根据专家的意见三次修改完善稿件内容,使《规划》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娄底市与株洲市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模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娄底市《规划》的编制,从调查研究、数据收集、建立资料库、到《规划》文件部分撰写全部由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在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规划》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株洲市采取招标方式,借助省内高校的科研力量完成《规划》的科研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在湖南省商学院、湖南大学、株洲工大等五家高校投递的标书中优中选优,最后株洲工大中标,其科研小组(由两名教授、两名博士和数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在6名政府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规划》理论性强、科研层次高。
1、法制保障乏力。目前全国及地方性的法律都缺乏对《规划》编制依据等方面的明文规定,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者法律地位不明。如果两地没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仅靠商务部门很难完成工作;二是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在《规划》实施措施等相关章节缺乏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形成争议大、难统一的局面,《规划》获准后实施将遇到很多困难。
2、经费保障乏力。商业网点规划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关系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娄底市政府已拨付46万元,株洲市已拨付60万元,但都只能满足规划编制的必需开支,规划编制工作人员只能靠步行搞调查、靠钢笔来撰写、靠计算器来计算、靠目测来丈量,因此对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都带来很大影响。
1、明确主体。我州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级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是一个县级市,与全省其他13个市有所不同,但省商务厅已经明确表示,将吉首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视同地市级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完成。因此,建议州政府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即成立以贾祖霞副州长为组长,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州商务局局长为副组长,州、市商务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州商务局牵头,市商务局为主抓落实,并由州政府下文确定。
2、立足于政府与院校互动。对照娄底市与株洲市两种《规划》编制工作模式,结合我州特点,建议在编制过程中分为两个部分运作。一是前期调研考察工作,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主,由州、市商务局组织专门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编制工作要点和方案。二是《规划》编写工作以科研院所为主,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
3、经费保障。根据娄底、株洲两市的经验,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预算为46.9万元(详见附表),建议州、市两级政府各出一半,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规划》编制的高水平、高质量。
4、立足于法律、法规启动。如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撑,必将造成《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问题,因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州民族自治州的优势,起草、通过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明确编制、实施主体的法律地位,明确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为《规划》编制和后期实施启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四
按照市领导工作要求,为学习借鉴苏州城市规划经验,提高重庆中小城市规划和发展水平,8月24日至27日,我局组织队伍赴江苏省xx市就中小城市规划进行了考察交流。本次考察由扈万泰局长带队,包括江津、潼南、垫江三区县分管领导和规划局长等共13人参加,重点考察了苏州金鸡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xx区、苏州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昆山国家综合保税区、昆山光电产业园等地区。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下辖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区、xx区、xx区、xx区、xx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约为xx市域面积的10%。20xx年常住人口93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高于重庆全市水平。其辖区内的xx市,总面积927.7平方公里,20xx年,常住总人口约17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有近100万人。昆山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750亿元,工业总产值5800亿元, 进出口总额614亿美元,财政收入36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已多年蝉联第一。
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的调控和引导下,苏州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扬,城市宜居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城市新区和老区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城市经济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茅。现代宜居的苏州,是全国中小城市规划学习的典范。
通过为期三天的考察,苏州的整体城市风貌及特色、建筑形式及标志性建筑设计、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营造、城市交通规划、慢性系统规划、城市绿化小品塑造、水体与城市关系处理、旧城更新及特色打造、历史街区保护、工业园区规划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方面都值得学习借鉴。
(一)科学的宏观规划发挥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其一,科学性、超前性规划极大促进了苏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苏州、昆山城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与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的产业布局有着重要的关系。如苏州三次总体规划编制,昆山工业园规划,都充分考虑了城市产业布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二,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与旧”、“中与洋”、“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苏州新城规划充分展现现代化特色,既顺应了经济、社会、环境的时代变迁,实现了城市跨越式发展,保护了千年古都的传统文化风韵。其三、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具有合理的功能布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与苏州xx区形成既相对独立,功能又相互补充三个组团,形成协调统一,互促高效的城市格局。
(二)项目建设环节注重高水平的规划和设计
其一,苏州、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编制。市政府分管领导直接担任项目责任人,亲自参与重要规划项目审查,保障苏州城市规划的科学有序发展,城市风貌的高品质规划。如由江苏省建设厅副厅长牵头组织完成的xx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其二,邀请国际高水平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主持城市重点项目规划设计并全过程参与设计施工。如由美国易道公司设计完成了苏州马鞍山大道景观、苏州金鸡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以及分别邀请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保罗·安德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都提取传统的建筑元素,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材料,有效的融合了国际先进经验与地方建筑特色。
(三)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化环境
其一,营造整体、大气、简洁、便捷的城市绿化空间。在滨水区域,规划亲水、生活型的滨水岸线,构建滨水开放空间。如金鸡湖滨水岸线控制150米宽绿化带,布置大面积绿化和滨水休闲空间。城区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则结合城市景观和交通系统布置,形成分布合理的开放空间体系,保证居民步行5分钟内既可达一处广场或绿地。其二,推崇原生态的绿化设计方法,加强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生态绿地的建设与保护。采用自然简约的原生态布置绿化景观,在城市风貌中保留野生植被、天然水体等自然生态元素,既降低绿地维护成本,丰富绿化物种,又使自然野趣绿化与现代城市空间交相辉映。其三,高档次街道绿化配置。沿街绿化乔木进行双排种植,采用“种大树、种好树”的策略,保证树木95%的成活率,道路绿化隔离带则低矮、平整、简洁,具有层次感。其四,高效利用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立交桥、高架路下用地修建公共绿地,充分考虑建筑屋顶和外墙面的绿化,共同营建丰富立体的城市绿化系统。其五,减少街道绿化惯用花台加灌木造型的低档次做法,直接在高大乔木下部空间进行铺设大面积草坪,增强街道地面空间视线的通透性以及人行交通的便利性。
(四)营造宜人的街巷空间
其一,街道空间尺度控制。苏州老城街道空间延续了千年以来的空间尺度,舒适宜人,富含生活气息。新城街道严格控制车行道数量和宽度,与许多现代城市那种宽马路、大广场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保证人行道的宽度,为城市生活提供足够的空间环境,保证了街巷的活力。其二,雅致舒适的小街小店。苏州生活性街道中没有尺度巨大的高楼,没有富丽堂皇的店铺,追求一种精致、优雅、富含生活气息的氛围。建筑造型注意提取传统元素符号,店铺外立面色彩质朴、淡雅,同时人行道通过铺装、绿化、小品等设置,营造出吸引人驻足停留的空间。其三,规范车行道.公交车停靠站具体设计标准,主干道设立单独的公交车道,介于慢行系统道路与机动车道之间,停靠站与街道设计及街道停车位有机结合。采用相对较窄的车行道宽度及较小的转弯半径,便于规范驾驶,节约出更多空间布局街道绿化。
(五)重视城市细节的规划设计
其一,建筑设计强化地方特色,注重与城市整体机理的协调。建筑群整体布局注重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手法,空间灵活多变,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古城建筑单体上则传承了苏州传统民居粉墙黛瓦、素雅清新的韵味,尽显江南婉约气息。其二,系统的城市雕塑布局,丰富城市景观。苏州雕塑规划中,对城市重要空间、廊道、节点综合部署、统筹安排,形成以3条雕塑展示廊道、6个主题雕塑群、20个主体雕塑形成的雕塑骨架系统。同时采用每年组织雕塑竞赛的方式,征集优秀方案陈列到公园绿地、街头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其三,注重栏杆、座椅、坡道、踏步等城市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例如金鸡湖滨水广场边缘未设栏杆,采用双层步道系统,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将亲水功能最大化体现;滨水步道旁的座椅则采用半封闭式设计,营造适合人驻足的私密空间。其四,精心设计城市景观小品。苏州古城道路标识、街灯、广告牌、垃圾箱统一规划,其色彩、造型、安放位置等结合传统元素和符号进行统一设计,充分体现古城特色风貌。其五,构建完整便捷的慢性交通系统。苏州将“慢行中心+慢行路径+便捷公交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重点区域如商业中心、轨道及公交枢纽、公园广场等完善换乘设施,将公交系统与慢行空间连为一体。在滨水区域,梳理城区内河道相邻街巷交通空间,给予步行和非机动车舒适连续的空间。
(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用古城整体保护和历史街区局部有机更新的方法。其一,苏州14.2平方公里老城注重古城空间环境的整体保护,延续古城千年以来形成的空间格局,保护古城人文气息。其二,历史街区有机更新,逐步整修。“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的平江历史街区就是采用有机更新,“微循环、渐进式”保护利用模式,不采用其他城市“推倒重建”粗犷开发的方式,使平江历史街区风貌清新自然,质朴怡人,极具古城神韵。其三,在不改变历史街区环境风貌前提下,调整和优化历史城区用地结构,疏解古城职能,控制人口容量,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健全防灾安全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例如山塘街历史街区就是在遵循“保护历史原真性,保持风貌完整性,保持文化地方性,保持生活持续性”这“四个保持”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文保建筑的修复,山塘河、山塘街两侧民居修缮整治,管线入地,路面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昔日老街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其四,在古城管理上,严格控制建筑风貌和高度,保护古城外围整体环境。通过严格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手段保证历史文化名城“名副其实”。其五,注重文化环境的保护。历史城市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还要保护城市历史与文物古迹的信息与环境,留存传统社会生活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为城市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提供其发展延续的空间环境。
(七)做好工业园区规划
本次调研考察的苏州工业园、金鸡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区的规划充分体现了以下优点。其一,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构建科学的规划系统。从概念规划、分区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再到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及相关的专项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其二,工业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经济增长高效益。如昆山光电产业园规划,实现了从石英砂进园到液晶显示屏出园的一条龙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极大发挥了园区产业布局综合效益。其三,强化合理的建设时序。园区规划建设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科学开发程序”。其四,完善动态更新制度。以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城市规划管理为制度基础,强调园区的城市规划要随着城市开发的深入不断进行动态更新。
(一)组织考察学习培训,提升区县驾驭规划能力
一是组织区县政府分管领导和规划相关人员赴苏州(含昆山)、南京等地考察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管理方法,提升驾驭规划工作的整体水平。二是查找各区县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努力的方向。三是深入开展规划工作的交流与培训,加强对区县规划工作的指导。
(二)提高区县规划编制水平,增强专业技术力量
一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的同时,定期开展对区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以确保规划指导宏观层面的城市总体发展,控制和引导微观层面的具体项目建设的有序实施。二是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为每个区县聘请1-3名责任规划师,以及时指导该地区的规划工作,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决策。三是构建高水平设计机构和规划专家信息库,帮助区县邀请到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和专家。四是组织开展优秀规划设计与实施评比活动,评选一批优秀规划、建筑项目,形成规划系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挖掘城市内涵特色,注重软环境建设
一是将巴渝文化、码头文化、红岩文化等重庆文化特质融入规划建设,为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壤。二是利用城市中大片且不影响城市面貌的旧住宅小区建筑(如工业遗产)规划创意产业基地或建设工业历史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等,避免城市更新中城市环境荷载的大幅度增加和容积率的过度提高。三是深入挖掘极具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提炼历史文化空间要素和景观,就建筑高度、立面、屋顶、体量、尺度、密度、风格、色彩、用材、绿化以及夜景亮化等方面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四)重视城市细节设计,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一是完善区县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着力打造登山步道、山城街巷步道、滨江休闲步道和城市景观林荫大道等城市步行空间。二是根据城市道路的功能分类,科学划分规划机动车道、绿化分隔带、人行道等,特别注重生活性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三是明确不同功能道路两旁的临街建筑高度和后退红线距离,确保街道空间的宜人尺度。四是靠车行道一侧布置统一的行道树,优先考虑种植林荫效果好、且整体性强的高大茂密乔木;优化绿化设计,增强城市绿化与街道地面的通透性。五是结合建设实际、融入地方元素,精细化规划、设计、布置城市家具。
(五)科学编制工业园区规划,促进区县经济发展
一是要把区县工业园区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推力,重视和加强园区的开发建设。苏州、昆山的实践说明,工业园区是开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载体、经济的增长点,只有把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才有足够的资金完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建设水平。二是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工业园区。区县园区规划建设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实事求是,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园区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与规划的前瞻性、长效性的关系,使园区容量和承载力相适应,争取把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xx区。三是要严格执行工业园区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按照规划切实抓好园区的开发与建设,确保园区规划的落地实施。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五
白云区xx届小学校长培训班一行60人教育考察团,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四川成都学习该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我们跟随考察团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成都市棕北中学、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成都四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有思想,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在校长的报告中,几位校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2、带队伍,校长要建立、引领一支敬业奉献,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几所学校着重提到了师德建设,两所也是民办学校,但他们招聘教师第一看重是老师抱着什么目的来学校,如果只是为挣钱,他们会拒之门外,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正如一位校长讲的,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也会成为优秀的;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具备高素质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学校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管理者应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不仅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更重要的`要表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通、指导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领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带领学校向前发展。让教师们感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快乐的。正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校长段红所说:“用教育改变生活,让工作成为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从事教育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的教育就是快乐的。”
3、重科研,校长要积极参与、投入到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快乐教育特色、成都市棕北中学劳动服务德育特色教育、成都市桐梓林小学科学教育特色、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精致教育特色。更使我感到教育科学研究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创办特色学校的动力。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六
有幸能够成为省银行协会组织的银行业高管人员及业务骨干赴香港培训考察团的一员。此行目的非常明确,学习香港银行业服务管理先进经验,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虽然时间较短,感觉来去匆匆,但此次培训专题讲授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考察之旅。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学习考察时间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们在香港银行业协会培训教室里学习了香港银行优质服务文化的建立与管理、香港银行服务本质与特点、银行卡业务管理知识,专家教授实例讲解让我这个虽在银行却不从事业务工作的外行人增进了对银行业务和服务工作的了解和掌握;在对香港汇丰银行、富邦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实地考察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香港银行业服务,增进了对服务理念、服务文化和服务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在奔驰的旅途上,我们认真聆听导游对香港历史文化的讲解;甚至在闲暇匆忙的购物中,我们也切身体会着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冲击。通过3天的学习考察,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的魅力,提高了对银行服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通过培训学习和考察,使我对香港银行业经营管理特别是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1、服务文化已经形成。所谓的服务文化既包含了服务理念,也包含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纵观香港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等领军银行,其服务已然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内涵、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不用领导去强调,不用部门去检查,不用客户去监督,员工为客户的服务都是热心真诚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服务文化的形成,是长期服务管理的结果。他们每天都通过放广播、读早训、看短片等形式,对员工的服务意识进行加强,使员工时刻铭记自己的服务职责。这种服务文化的养成,使员工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本能,服务就显现为业务技能和内在修养的展露。
2、金融产品种类繁多。香港大部分银行的服务水平高还体现在能够为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上。在香港几乎所有的银行的营业大厅看不到叫号机,看不到一米线,看不到为客户提供的座椅。起初,我主观地认为香港银行业服务很不到位,没有为客户着想。但当我明白等候办业务的客户是被银行业务人员分散引开,并向客户推荐新的业务品种时,我深为香港银行业的这种服务意识所折服。这种做法,不仅使办理业务的客户错开了时间差,感觉到员工服务的热情,还能进一步推广新业务,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我想金融品种繁多也大概因此吧!
3、中间业务多。香港金融衍生产品、支付结算手段、代理业务市场十分活跃。几乎所有的商铺、超市、饭店和旅店,都有pos机终端,只要你持有银联卡,不用拿现金就可以放心地消费了。香港的自助银行更是遍布各地,客户不论是提款还是消费都是极其方便的。
三、几点启示
据说清同治年间,在江苏做按察使的郴州人陈士杰,请人将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苏州昆曲传到了郴州,后来结合湖南话的特点,郴州的苏昆曲逐渐变成了湘昆曲,如今已成为楚湘大地上艺术瑰宝。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觉到我省银行服务虽有发展,但与香港还在本质上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弘扬苏昆曲变成湘昆曲的精神,加快推进理念转变、机制创新、战略转型。
1、增强敬业精神,引进精细管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如何应对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最重要的是银行领导层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领自己的团队迈出跨跃式发展的`步伐。我们应按照星级服务的标准规范礼仪,要将服务工作重点逐步向深层次过渡。环境卫生和仪容仪表是应不用再要求就应该自觉达到的标准, 我们应该将服务工作重点引向员工的素质养成上,要通过晨训、晨操、晨音等方式方法来加强员工的服务行为、服务用语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内在修养,使我们员工的服务自然、得体、大方。
2、做好典型引领服务。要开展“微笑服务明星、服务标兵”等评选活动,并要组织标兵代表演讲团,到各银行进行巡回演讲,将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流传开来,实现一枝独秀向满园皆春转变,实现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快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的服务不单是嘴上说的,要有特定的服务载体。中间业务既是我们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更多地向客户展示我们服务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在更好地保证我们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让我们银行成为客户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也只有这样的银行同客户之间关系,才能更快地促进我们经营的发展。
2011年11月24日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七
为了进一步顺利地展开城市展览馆的筹建工作,集思广议,12月6日~12月10日城市展览馆筹建办成员、展览公司及模型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行参观考察了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陈列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改善市民生活以及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而推行的一连串规划及基建计划。展览馆主要分四个部分:城市规划、旅游、交通物流和环境保护。整个展馆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免费对公众开放。
展览馆大厅 富有人情味能调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整个陈列馆放弃图版和图纸的传统展示手法,以模型和等离子显示屏查询系统相结合,以高科技和互动形式展示香港的规划及基建,展馆布局简洁,展示手段新颖,给参观者直接而深刻印象。整个展馆最具特色部分是基建走廊。基建走廊全长18.5米,宽3米,整个展区是一个狭长通道,将香港主要的大型基建发展计划,包括兴建新市镇、重建旧区、增添旅游设施、强化运输配套、美化维多利亚港、保护环境等反映在18x2的规划模型上,模型比例1:2500,竖向挂于走廊一侧墙上,结合灯光系统。多媒体演示系统展示,生动形象。展馆的面积很小,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本身用地紧张的缘故,一方面是因为这仅仅是个临时展馆。整个展馆没使用一张图纸一块展板,展示抛弃了传统手法,试图结合高科技手段采用全新方法,并获得了成功。基建走廊作为展示重点,结合香港特色的模型,配合多媒体解说词,创造走廊空间,形象而深刻地展示了香港主要的大型基建发展计基建走廊 环境保护模型划。
益非浅。
在香港,除了规划基建展馆,还有很多展览馆和博物馆,都对公众开放,这次我们由于时间紧张,只参观了规划基建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共有8个展区,3700件展品,750块文字说明,多个立体造景及多媒体剧场,配以声和光的特殊效果,介绍香港的自然生态、民间风俗及历史发展。香港历史博物馆以保存和发扬香港历史为使命,有着非常明确的展示主题——“香港故事”。整个展馆从筹划至完成需时6个月,耗资一亿九千万,占地七千平方米。香港历史博物馆与我们我们正在筹建的规划馆由于性质不同,因此在展览布局、展览表现、流线上都差别很大。但展览的表现手法如展板的制作、查询触摸屏的布置等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制作精美的灯箱式展板
博物馆展厅内的查询触摸屏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八
5月12日我们来到五四广场,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高30米,直径27米,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炼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五四广场植物配置以四季常绿的冷季型草坪为主调,以小龙柏、金叶女贞、龟早冬青、紫叶小檗、丰花月季等组图,构成富有现代园林气息的大色块花带,松柏、合欢、耐冬等花木点缀其中,与主体雕塑和海天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园区蔚为壮丽的景色。
对面海中有可喷高百米的水中喷泉,整个景区的氛围显得宁静典雅、舒适祥和。这里已成为新世纪青岛的地标。
5月13日-5月15日我们来到八大关,“八大关景区”位于汇泉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塌。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 行道树品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街”。近年在八大关东北角又新植了一片桃林,成为春季人们踏青的又一好去处。西南角则绿柏夹道,成双的绿柏隔成了一个个“包厢”,为许多情侣们所钟爱,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爱情角”。
为十条路,另两条为武胜关路、山海关路)。各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
5月16日我们来到青岛雕塑园,青岛雕塑园坐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黄海滨畔,由室内雕塑艺术馆和室外雕塑公园两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8公顷,总投资4000余万元。其中室内3800余平方米,以收藏近现代中外雕塑精品为主;园区则以国内外优秀室外雕塑艺术品陈列其中,其功能主要展示20世纪中国近现代雕塑家代表作品和成名作。
为配合青岛雕塑艺术馆的落成,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面向新世纪:青岛雕塑艺术馆落成庆典暨雕塑学术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举办:“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希望之星: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雕塑毕业作品选拔展”和“20世纪中国雕塑学术研讨会”。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邀请了全国35位中青年雕塑家的代表性作品百余件,以展示我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具有学术价值的最新成果.展出的作品侧重于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及材料运用上的同步推进,并在更深的层面上把握中、西传统雕塑艺术向现代化转化;注重在深度中求创新的独立的文化性、社会性、公共性价值取向和雕塑创作更为本质,纯粹的特征。同时,结合青岛雕塑艺术馆所处的东部新市区的海滨园林绿化带的地域环境和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及历史文化名称的人文环境,展示集当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雕塑艺术作品的集群。
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九
在加考察培训期间,培训团先后访问了多伦多、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加拿大主要城市,重点考察了城市古街区市政中心、中央商务区及规划区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官员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的介绍,并就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培训团一行受到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蒙特利尔市市长热拉尔·特朗伯雷(geraldtrembly)、京士顿市市长哈维·罗森(harveyrosen)、温哥华市副市长施民信(timsteveon)与培训团全体成员进行了热情交流。
培训团还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bc大学等著名学府,聆听知名教授和专家的讲座。传承英、法文化和体现北美区域特点的加拿大,在规划理念的人本性、程序的民主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等方面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培训、考察,培训团成员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加拿大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越过加拿大领空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蓝天、碧海、雪山、森林。然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不仅赞叹加拿大国土优美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更敬佩近百年来历届城市政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所到的每个城市分布着无数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在风景如画、森林环抱的滨海城市温哥华市中心的史丹利公园(stanleypark)里,竟然还完好地保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在经济发达、寸土寸金的多伦多市中心区,仍建有许多供人休憩的街头绿岛、小片绿地。城市政府不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环境建设的投入也非常重视。如多伦多市一个旧砖厂原想搞商业、住宅房地产开发,但市政府与业主多次协商、谈判,力劝业主放弃房地产开发,买下这片土地,认真规划,多方筹资,逐步改造成一个绿树常青(evergreen)的环境保护游览基地。在女王大学约翰(johnmeligrana)教授陪同我们考察的京士顿郊区的别墅小区,不仅考虑生活污水处理,而且还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经生物处理后排放到河流。在京士顿湖滨一家工业企业搬走后,原厂区的土地经翻新等技术处理后才允许搞房地产开发。在城市公园里,到处可见人与和平鸽、小松鼠追逐游嬉,融为一体,好一幅人、自然、动物和谐共存的画卷。
营造环境可改善生存条件,提升土地价值,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女王大学规划建筑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聘外籍专家梁鹤年教授说得好,如果没有纽约中央公园,就不会有曼哈顿周边高楼的价值连城,甚至不会有纽约在世界的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地位。冷静分析,放眼国际国内特别是浙江省的区域背景,××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市是中国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第一市,庆元县是中国环境质量第一县。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资本。我们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执着,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改造好大自然赋予××的这片大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仅要认真保护好自然环境、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更重要的是按照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好城市,近期要建设好江滨公园,改造好城市内公园--万象山公园,有计划改造好街头绿地、小区绿地,营造优美的城市小环境,把××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西方城市规划建设追求的主流,在加拿大到处可见以人为本的例子。在我们接触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讲得最多的是在规划建设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吸收公众参与,满足市民各种不同的需求。在公园里,街头绿地内,人行道旁随处有座椅,公交亭配有遮风避雨设施,还配置凳子,有的电话亭还提供了供人查阅的电话号码本。市政厅开放布局、有纪念品商店,可供人游览、婚庆活动。大型商场里内廊环形布置,每隔一段就有休息的地方,并且造景不同,温馨大方。宾馆大堂虽不大,但布置温馨宜人,宾客有"家"的感觉。街头有很多无人售报箱、免费取报箱、分类垃圾收集箱。公厕布局合理,内部设施齐全,对儿童、老人、残疾人考虑。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
福建泉州外国语中学考察组
2005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许兴丹校长、黄曼丽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一行6人前往全国外国语名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学习考察,在学习考察期间,受到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热情接待,肖明华校长、李俊副校长为我们作了专题介绍,教务处主任龚智发、副主任宋建才等全程陪同,通过实地考察、对口交流、实堂听课、师生座谈、资料查阅等活动,我们对成都实外的办学体制、外部环境、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德育工作、后勤保障、教育成果等方面作了全面的了解,我们一行体会至深、受益非浅,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策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有关情况和收获报告如下:
一、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把该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能示范、国际化的全国著名外语特色学校”;学校教学的主要特色是“以外语为特长,体现人文精神;以母语为基础,增强主体信心;以数学为重点,突出理科思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既具外语特长,又具理科思维的创新型、国际型的优秀中学生”;学校积极倡导“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气。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高考始终保持100%的本科上线率,90%以上的重点率,六年内四届高考文科“状元”(1999年的余静阑以649分,2000年刘洋洋以635分、2003年刘梦羽以659分、2004年江伟丽分别取得四川省文科第一名)。初中中考也连年名列成都市前茅。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三主体三层次”教科研体系,即全体教师教改实验层面的实践操作、教研组教改专题研究层面的问题解决操作、教科研中心科研骨干的指导管理和课题总结操作,实现了三主体多向互动,三层次协调共进的良性运作,促进教科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取得了较佳的效果。其国家级课题《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办学特色研究》即将结题,成果之一—初高中《实验英语辅助教材》已编写完成并出版,深受欢迎;其省级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学校致力于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日本宫崎产业经营大学、德国兰德胡尔曼中学、美国艾克塞西亚学校等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并定期派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互访。
二、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一)政府高度重视,为外国语学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成都市人民政府对外国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认为:建设和培植优质的外国语学校是提高市民素质、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他们从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国语学校,为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如出台《外国语学校引进优秀教师的意见》、《民办学校教师管理规定》等,鼓励外国语学校从全国各地引进优秀教师,将民办学校确定为事业单位,让民办学校的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障地位。
(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外国语学校特殊的待遇
由于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存在差异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从招生、考试、业务管理上给予特殊的待遇,以确保外国语学校的生源素质,促进外国语学校健康发展,成都市教育局采取了以下做法:
1、允许外国语学校单独组织考试、提前招生,选拔适合学习外语的学生。在初中招生时,准许外国语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试和语言学习模拟测试,比其它学校提前招生;在中考时单独命题,提高英语学科的考试容量和难度,作为提前批,单独进行划线录取。
2、实行保送制度,允许本校优秀学生直升高中。为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连续、系统的培养,使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得以持续巩固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允许外国语学校保送一定比例的学生,直接进入高中部学习。
3、组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活动,与国外大学、中学建立姐妹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交流互访。
(三)董事会确保校长能够充分的行使职权,真正落实校长的办学思想
1、在选拔优秀校长、达成学校发展规划后,充分信任校长,赋予校长自主管理权,让校长自主组阁、自主选聘教职工、自主实施品牌建设策略,董事会对校长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2、实行弹性经费承包管理制度。董事会以某一学的经费支出为基础,核算生均费用、师均工资,然后按(新学年学生数*生均经费+教职工数*师均工资)*年递增百分比的公式预算经费包干额,由校长包干使用,学校按月开支计划向董事会申拔经费,董事会每年对学校的支付进行一次结算和审计。
(四)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开放创新的办学模式、实施发展潜能的教育策略
1、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
2、突出外语特色,增开外语早晚课,加强学生外语实践锻炼;进行教材改革,使用多种教材,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小班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实际语言训练。
3、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实施“名师工程”,引进和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运用学校的品牌、领导班子的人格魅力、优厚的待遇引进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短、平、快”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敬业奉献、能力较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外语学科教师着重吸收优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并进行校本培养,使之成为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能示范的适应外国语学校需要的外语教师。
三、促进外国语学校发展的几点建议
1、市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规定,出台相应的规章,确定民办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让民办学校教师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障地位,打破公、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壁垒,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形成公、民办学校平等竞争格局。
2、市教育局要充分考虑外国语学校的特殊性,确立将泉州外国语中学办成全省乃至全国名校的策略,在招生、招师、业务指导和管理上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a、允许我校单独组织测试、面向全市提前招收适合外语学习的小学毕业生。
b、中考时对外国语学校实行单独命题,提高英语学科的考试容量和难度,作为提前批,根据志愿,单独进行划线录取。
c、允许外国语学校保送一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本校高中部学习。
3、董事会和学校要修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创新办学和发展机制,改革工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扩张校园规模,实行全员寄宿制管理,全面实施外语小班化教学。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一
福建泉州外国语中学考察组
2005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许兴丹校长、黄曼丽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一行6人前往全国外国语名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学习考察,在学习考察期间,受到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热情接待,肖明华校长、李俊副校长为我们作了专题介绍,教务处主任龚智发、副主任宋建才等全程陪同,通过实地考察、对口交流、实堂听课、师生座谈、资料查阅等活动,我们对成都实外的办学体制、外部环境、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德育工作、后勤保障、教育成果等方面作了全面的了解,我们一行体会至深、受益非浅,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策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有关情况和收获报告如下:
一、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基本情况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63年,原为成都市48中,1993年更名为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2年改制为国有民办的股份外语特色学校;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北一段134号,占地近60亩。该校现有64个教学班,328位教职工,在校初高中生3000多人。
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把该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能示范、国际化的全国著名外语特色学校”;学校教学的主要特色是“以外语为特长,体现人文精神;以母语为基础,增强主体信心;以数学为重点,突出理科思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既具外语特长,又具理科思维的创新型、国际型的优秀中学生”;学校积极倡导“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气。
成都实外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实施“名师工程”,几年来,引进和吸收了8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仅数学一科就有3名省级重点中学的副校长前来担任普通教师,现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40多人,省市优秀教师14人。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支由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敬业奉献、能力较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实行全员分级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实现了管理工作规范化,建立起奖惩激励机制。在用人机制上,明确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对教师进行三个层面的考核:第一量标,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教书育人的服务者,教师必须得到学生的拥护,由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不好撤换下来;第二量标,由教研组进行随堂听课,检查教学常规,从业务角度进行过程管理,确保质量;第三量标,用学生毕业的综合成绩来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业绩。学校还十分注重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观,发展自身素质,严谨教风,力争实现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正是有了这样优秀的教师队伍,实验外国语学校才年年捷报频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5月19日还以“新机制铸就优秀教师队伍”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华西都市报》2003年7月2日以“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五年三个省‘状元’”为题报道了学校连续取得高考优异成绩的“秘密”。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高考始终保持100%的本科上线率,90%以上的重点率,六年内四届高考文科“状元”(1999年的余静阑以649分,2000年刘洋洋以635分、2003年刘梦羽以659分、2004年江伟丽分别取得四川省文科第一名)。初中中考也连年名列成都市前茅。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三主体三层次”教科研体系,即全体教师教改实验层面的实践操作、教研组教改专题研究层面的问题解决操作、教科研中心科研骨干的指导管理和课题总结操作,实现了三主体多向互动,三层次协调共进的良性运作,促进教科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取得了较佳的效果。其国家级课题《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办学特色研究》即将结题,成果之一—初高中《实验英语辅助教材》已编写完成并出版,深受欢迎;其省级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学校致力于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日本宫崎产业经营大学、德国兰德胡尔曼中学、美国艾克塞西亚学校等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并定期派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互访。
二、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一)政府高度重视,为外国语学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成都市人民政府对外国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认为:建设和培植优质的外国语学校是提高市民素质、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他们从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国语学校,为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如出台《外国语学校引进优秀教师的意见》、《民办学校教师管理规定》等,鼓励外国语学校从全国各地引进优秀教师,将民办学校确定为事业单位,让民办学校的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障地位。
(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外国语学校特殊的待遇
由于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存在差异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从招生、考试、业务管理上给予特殊的待遇,以确保外国语学校的生源素质,促进外国语学校健康发展,成都市教育局采取了以下做法:
1、允许外国语学校单独组织考试、提前招生,选拔适合学习外语的学生。在初中招生时,准许外国语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试和语言学习模拟测试,比其它学校提前招生;在中考时单独命题,提高英语学科的考试容量和难度,作为提前批,单独进行划线录取。
2、实行保送制度,允许本校优秀学生直升高中。为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连续、系统的培养,使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得以持续巩固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允许外国语学校保送一定比例的学生,直接进入高中部学习。
3、组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活动,与国外大学、中学建立姐妹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交流互访。
(三)董事会确保校长能够充分的行使职权,真正落实校长的办学思想
1、在选拔优秀校长、达成学校发展规划后,充分信任校长,赋予校长自主管理权,让校长自主组阁、自主选聘教职工、自主实施品牌建设策略,董事会对校长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2、实行弹性经费承包管理制度。董事会以某一学的经费支出为基础,核算生均费用、师均工资,然后按(新学年学生数*生均经费+教职工数*师均工资)*年递增百分比的公式预算经费包干额,由校长包干使用,学校按月开支计划向董事会申拔经费,董事会每年对学校的支付进行一次结算和审计。
(四)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开放创新的办学模式、实施发展潜能的教育策略
1、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
2、突出外语特色,增开外语早晚课,加强学生外语实践锻炼;进行教材改革,使用多种教材,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小班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实际语言训练。
3、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实施“名师工程”,引进和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运用学校的品牌、领导班子的人格魅力、优厚的待遇引进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短、平、快”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敬业奉献、能力较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外语学科教师着重吸收优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并进行校本培养,使之成为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能示范的适应外国语学校需要的外语教师。
三、促进外国语学校发展的几点建议
1、市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规定,出台相应的规章,确定民办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让民办学校教师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障地位,打破公、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壁垒,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形成公、民办学校平等竞争格局。
2、市教育局要充分考虑外国语学校的特殊性,确立将泉州外国语中学办成全省乃至全国名校的策略,在招生、招师、业务指导和管理上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a、允许我校单独组织测试、面向全市提前招收适合外语学习的小学毕业生。
b、中考时对外国语学校实行单独命题,提高英语学科的考试容量和难度,作为提前批,根据志愿,单独进行划线录取。
c、允许外国语学校保送一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本校高中部学习。
3、董事会和学校要修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创新办学和发展机制,改革工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扩张校园规模,实行全员寄宿制管理,全面实施外语小班化教学。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二
充分发挥工业园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对人才吸引和聚集作用,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下面是天涯涛源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度全区人才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x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现就2022年全区人才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24字指导方针,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主题,以实施《x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为主线,以人才政策创新和重点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x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具体任务
(一)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大力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1、贯彻落实省、市、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精神,督促落实好《纲要》目标任务,强化各单位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人才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要求,夯实工作责任。
2、建立健全推进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建立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跟踪分析和监测。加强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促检查,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大力培养引进科技创新型和科技创业型人才
3、充分发挥工业园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对人才吸引和聚集作用,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4、围绕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硅光伏等传统主导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x科技园等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
5、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实现在高层次人才信息、项目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依托全区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和吸纳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6、围绕“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需要,着眼于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多种形式产学研联盟,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大力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
7、加大对科技创业型人才支持力度,优化创业风险投融资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财税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带成果、带项目进行科技创业。进一步加强企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三)重点实施各类人才发展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8、大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组织举办2期高规格培训班,1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
9、大力实施“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人。
10、继续抓好技能人才岗位练兵活动,发现和重点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技能人才。
11、积极开展基层人才振兴工作。按照农村实用人才“双培双带工程”目标任务,分层次培训300名农村实用人才。做好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基层人才援助计划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
12、启动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工程”,根据社会化管理的需要,选聘100名左右高学历人才充实到社区一线,举办2期社会工作人才专题培训班,利用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开展社会工作人才技能培训。积极研究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人才配置的方法。
13、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整合人才培养培训资源,在河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培训培养基地。
(四)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14、一步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资源服务机构。
15、优化人才投入机制,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人才工作重大项目实施。进一步整合投入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
16、优化人才保障激励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办法。扩大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五)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认真做好人才宣传
17、加大人才宣传工作力度。拓宽人才宣传渠道,优化人才宣传工作机制,以宣传人才发展新思想、新理念为重点,加强对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情况、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典型的宣传,推进一批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18、积极宣传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果,扩大人才工作的影响力。利用《x要闻》、x区人民政府网站等报纸媒体,大力宣传人才工作,重视反映人才工作动态和人才舆情。
19、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工作队伍。采取举办专题培训、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人才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区相关职能部门、乡和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把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全局,摆上重要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对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履行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职责,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亲自抓好各项人才工作的实施,着力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重点和难点问题。
2、强化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区属各部门、乡、办事处和集聚区要根据全区人才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要求,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进度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落实方案,做到目标清晰、计划合理、措施得力,确保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和措施到位。
3、加强协调,增强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组织部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统筹指导协调人才工作各项工作开展,乡、办事处和区属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要善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增强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三
益阳市委政研室
(2011年10月25日)
为了学习借鉴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及经验,加快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步伐,2011年10月13日至15日,市委书记马勇带领益阳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四川省成都市考察调研,并与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做法
成都辖9区4市6县,1.2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49.1万人。2003年以来,特别是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从破确“三农”难题入手,探索实施城乡统筹总体战略,形成了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其基本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定位和工业集群发展规律,优化工业布局,将全市116个开发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9个重点镇工业点,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集中集约集群发展。2010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40亿元。二是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成都市不断完善户籍、住房、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鼓励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定居,切实解决征地农民安置问题,着力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推动农民变市民。大力加强城市、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14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156个小城镇和数千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城乡体系。同步实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将政府便民服务和社会管理硬件配套和软件建设延伸到每个村社。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334个,106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积极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登记管理办法,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土地银行”、“业主租赁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流转模式,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2010年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3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5%,土地规模经营5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业主总数达到9354个。
(二)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成都市规划经历了“三个跃升”阶段,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从各自为阵到全域成都,从区域中心到全球定位的转变。按照城乡一盘棋的理念,确定“四性”(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规划原则和“九化”(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城镇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规划导则,推进城乡规划体制并轨。通盘考虑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了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二是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成都市围绕“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二产业互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不断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和营 销体系建设,实现一三产业互促;大力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一二三产业互联。三是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成都市大胆改革创新,稳妥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城乡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推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成立5家村镇银行和12家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渠道多元、机制健全”的投融资体系;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引入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增强了农业、农户抗风险能力和银行参与意愿,逐步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四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推进道路、电力、广电、通讯、信息等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覆盖,城乡水电气供应以及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重点推进了“两枢纽”(交通、通信)、“五网”(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外围组团多通道路网、旅游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建设,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客运通村率达98%。五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体制,市、县、乡、村均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 务保障体系和服务网络。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完全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万人,其中农民参加养老保险165万人。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全面统筹建设了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娱乐、生活等公建配套。六是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大力推进行政机构改革,打破城乡分治的行政管理格局,调整和归并30多个职能部门,实行“大部制”,推进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率先实施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30%的乡镇和47%的村;出台对乡镇和街道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将乡镇和街道的履职重点转向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代办点。全面实行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农村向新型社区管理方式转变。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行政、财政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实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第一,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 “还权赋能”(即权益归位,农民自主,享有与城里人一样的产权权利,让农村现有资源“生金出银”)为核心,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的农村市场化改革。一是开展确实权颁铁证工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目前,已对212万户农户、569万宗农村产权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并且,在对农户承包集体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年限从30年改为“长久不变”的试点。二是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对基本农田每年每亩补贴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补贴300元,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三是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产权交易所,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农交所成立以来,流转农村产权27527宗,金额22.63亿元。第二,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一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市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开放“三会”、社会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推行村 民议事会制度,健全农村基层新型治理结构。三是健全干部绩效科学评价体系。干部考核主要依据群众评议,引入第三方调查,对干部业绩进行外部评价。第三,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到村。将村级公共事务划分为7大类59项,明确了政府对村级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责任。二是推进公共财政下乡。将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证逐年增长,每年为每个村(涉农社区)安排不低于25万元专项资金,实现村级公共服务“有钱办事”。三是保障农民自主。明确办理村事务的方法由村民“民主议事”,民主议决村级公共事务项目和专项资金使用。四是健全五大机制。着力构建分类供给、经费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和队伍建设五大机制,促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第四,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一是坚持综合施治。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对项目整治方案、小区房屋户型设计、补偿标准等问题,让农民提前知情和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坚持市场运作。探索农民用地整理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相结合的土地整理方式,建设用地整理节约指标在市场交 易,拓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坚持集成推进。整合部门力量、资金渠道和配套政策,发挥综合叠加效益。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实施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74个,新增耕地35万亩,改善55万户农民群众生活条件。
二、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几点启示
成都市近八年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政府推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城乡统筹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都市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及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各区(市)县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在全市建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城乡统筹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组织编制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同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国土、劳动保 障、金融、行政管理体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等8个专项方案。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2.改革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工农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在新型城乡关系的框架下构建合理配置全社会资源的体制和机制,才能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成都市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在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投融资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基层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制定了40多个相互衔接配套的政策、制度文件,并允许和鼓励区县(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和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体制机制,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因地制宜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法。城乡统筹是一项长期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成都根据中心城区、近郊及远郊各区(市)县的特点和发展的差异性,着力解决 各个区域的重点难题问题,不搞简单化,不搞齐步走,不做夹生饭,根据条件稳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心城区着重解决涉农区域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城市化问题,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近郊区县及远郊区的县城和重点镇主要着力于更大范围推进“三个集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远郊各区(市)县的广大农村地区侧重实施“四大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新型城郊农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统筹城乡实践中,成都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首先是大力推进农业支柱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5元,城乡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2.66:1缩小到2010年的2.54:1;其次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为城郊农村居民办理社保和医保,做好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就业工作,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提供与城区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再次是推行“让民做主”为实质的“还权赋能”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新型基层治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正是由于让利于民、还权于民,解决好城乡居民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增加收 入、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从而使城乡一体化赢得了城乡群众的肯定和支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持续不竭的内生动力。
三、对益阳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积极探索具有益阳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讲,我们还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工业与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制约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当前全市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借鉴成都市的实践经验,结合益阳工作实际,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事关长远、事关根本、事关全局,必须依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来保障。建议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乡统筹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作。规划、国土、财政、农办、发改、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各自职能,对各自承担的工 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要突出工作重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实践性、创新性和改革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突出工作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土地信托流转。要把土地信托流转作为益阳城乡统筹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来抓。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办法,大力推进信托流转体制下的农村金融创新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要大胆尝试以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有偿退出及流转、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土地信托流转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实现以地融资、以地兴业、以地增收、以地富民。二是创新政府平台。在加大政府投入“三农”力度的同时,着力改进政府投入方式,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组建农业政策性投资公司,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投入现代农业。三是切实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
3、要抓好典型示范。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历史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不能一哄而上。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分类指导、分区实施、分步推进的实施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根本方法,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在局部地区先行实验、在重要环节取得突破,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要广泛宣传一批示范作用强、影响范围广、推广价值高的典型和亮点,既让农民群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又给其他地方提供操作性的指导,全面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四
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城市,它吸引了无数的人们前来创造自己的未来,也凭借着给予人们无限憧憬的未来而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而成都的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份科学、可行、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成长和发展的支柱。本文旨在从我的角度出发,阐述对于成都市规划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第二段:成都城市规划的现状
目前,成都的城市规划正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修正。而这些规划大多是以满足人民需求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比如对于城市功能和布局的规划,交通状况的调整和提升,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等。因此,成都的城市规划显露出的积极性,让人们对未来的成都充满期望。
第三段:城市规划带来的变化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成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增加,比如春熙路、IFS、银泰城、天府广场等等,以至于这些地标性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代表性文化。此外,我也看到了城市里的环境大为改善,比如道路状况的提升,交通的改善和优化,绿化面积的增加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在成都的城市规划下,生活质量正在逐渐得到提升,城市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而城市人居环境也变得更加舒适和宜居。
第四段:规划的不足
当然,成都的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成都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远远没有完全解决。此外,一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困扰,这也让成都的城市规划显得略显不足。但是,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毕竟,成都是一座拥有着无限潜力的城市,而城市规划也理应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结语
城市规划是成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一份好的规划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变化和进步。事实上,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好的规划可以为城市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为纵使成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成都的规划心得体会,让人们明白到:科学的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好的规划可以为城市带来一个更明朗、更有活力、更加优美的未来。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五
2015年4月9日,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校长40余人,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挂职学习二十一天,三周内分别进行集中培训、武汉名校考察、挂职锻炼,我和其他三位校长挂职的学校是武汉市南湖中学。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提升。走在清洁优美的武汉南湖中学校园里,观看着一条条遍布在各个角落的激励语和提示语,沐浴在一排排已故大师铜像的期盼眼神里,聆听着向校长能让所有人都震撼的评课,感触到的南湖师生积极向上,勇夺第一的精神风貌。这一幕幕的呈现都在一次次强烈的冲击着我的心灵深处,让我得到了很多值得铭记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
一、学校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无论参观考察的几所学校,还是挂职的南湖中学,学校文化成为体系,以前也到外地名校学习过,它们的校园文化总觉得不够系统,只能称上是校园文化,楼上墙上安装几条标语,墙壁上画几幅画或名人肖像,国内或世界著名大学介绍等。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制度和课程文化关联性不强,甚至根本就联系不到一块。通过南湖中学挂职,我对学校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学校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能看得见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几种文化相铺相承,办学理念要贯穿始终;学校文化应是学校全体师生形成一种规范准则、信念和价值观。
南湖中学是武昌区一所公办学校,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多人,教职158人,是武昌区公办初中高中示范学校,办学模式:自省教育; 办学理念:让自省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依据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 ;办学愿景:纳圣贤职愤华,升自身之质地,把学校办成——学生强身健心增智,构建放飞梦想的乐园,教师尚美立德省思,享受职业生命的家园。
校训:对内以省,对外以恩,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校风:爱心入微,慧心善省,恒心求成。
教风:以学生为根本,用反思求成长,向细节要质量。学风:立志好学,反思善学,互助乐学。
依据一训、三风、一理念,文化建设上,文化径用自省名人雕像,分别是爱因斯坦、孔子、陶行知、鲁迅、贝多芬,这几位名人都与自省教育有关。
文化壁(楼层文化):以校训为主线,及对内自省、对外以恩、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四个关键词:自省、感恩、和悦、求真来理顺文化层次,一楼自省,价值:悦约——自省——奋进,借物言志的植物为竹,竹代表虚心,有节,虚心接受批评的建议,才能反省不足,不断进步。二楼感恩,价值链:报恩——施恩——感恩,代表植物为兰,兰心惹质,善付人意,体谅他人,这就具备感恩基础。三楼和悦,价值链:尊重——沟通——合作,有了尊重“和”才有基础,有了沟通“和”才有空间,有了人与人的合作,“和”才有发展。代表植物为菊,菊花传递一种淡泊、闲适的态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且菊花清热解毒的功能,消除是人消躁,创造出和悦的境界。四楼求真,价值链:实干——求是——创新,首先要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然后操求事物背后真理把握规律,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其代表植物为梅,寒梅傲雪,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喻示求真之路坎坷艰辛,每个楼层文化光用托物言志,然后进行琐事,再要求师生怎样做。
班级文化,从班级名片、学生作品展栏、图书角、卫生角、绿色植物五个面进行布置,每个班级都有班级名片、个性班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训、班主任寄语、自省名言、文明班级评比小红旗七个模块来制作,充分体现班级文化的独特性。
用自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修订南湖中学十省歌,印发学生《自省成长护照》供学生使用。通过自省周记、自省班会、自省体验活动、自省讲坛等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感恩的价值观和悦的人生观,求真的世界观。
通过接职学习,我对学校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学校文化应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沉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把此转化为学校的办学思格,是全校师生价值观的体现,凸显学校特色。
二、大力开发“自省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
南湖中学现已开设30多门校本课程,利用周二,周三下午第三节开设社团活动,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已开设的课程有太极、茶艺、古琴,声乐,绘画,书法,机器人制作寻社团小组,各项活动不同层次的在国家、省、市获奖,并且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学生思维得到提升,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教育的功能是服务,它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在一所学校愉快地完成学业并升入高级学校,看重的是学校的课程,而不是看重某一位名师,就如同餐厅的功能是服务,服务对象是顾客,顾客看重的是餐厅的茶肴,而不会去过问厨师是准一样。南湖中学近几年来无一名学生流失,巩固率为100%,反思我们学校,学生大量流失,没能完成初中学业,这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很大关系,学生文化课学不进去,又没有发挥自己特长的课程,自然而然的就流失到了社会上。我们学校条件无法同武汉相比,政府也没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但在有限的条件内开发一些地方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多种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三、德育工作扎实开展
南湖中学德育管理理念是:用人文关怀动打动人——激发人的积极性,让人想做事,使人能做事,成就南湖名师;用制度规章理顺事——将繁杂的事头绪化,让事有人做,使事能高效,打造德育品牌;在这个理念下,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去考虑事,想老师所需的,思学生所要的,省自己所做的。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抓阵地:(人在阵地在,阵地在人在),抓实阵地(有计划、有布置),实抓阵地(有反馈、有总结)。
抓活动:(君子美德系列班会、社团活动),活动不求多,成系列,成品牌。
抓培训:(班主任例会、班主任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不仅仅是工作布置会,更也是培训会。用培训来引领班主任的成长、成熟、成名。
抓常规:(常规是班主任的分内事),用常规促班级建设的形成
2、抓好德育常规
创新需要创新的:社团活动、“空净物语”书吧管理。3学生德育
用自省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君子重修身、君子讲仁孝、君子善处世、君子求至理、君子忧社稷”主题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四、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南湖中学学校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一主三重四步”的模式,即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注重思维启发,注重同伴互助,注重情感体验;课堂分为四个步骤:互助解疑、展示研究、归纳应用、反馈拓展等,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课堂教学要自觉化。教师教学要严格按照“一主三重四步”来实施,每天及时评分、及时记载、及时确认、及时公示,形成课堂学习的一种习惯。
教学研究要制度化。语、数、英、理、化等学科两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政、史等学科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小组评分、小组互助、小组展示、小组质疑、教师调控等问题。小组评比要常态化。每周学科要进行学科优秀小组的评选,班级要进行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评选,年级组每月要进行大型表彰活动,学校及时把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利用展板的形式在全校进行展示表彰。
五、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比一所教学楼更重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要什么样的学生,武汉市校长均具行竞聘上岗,教师竞争上岗,(学历大多是研究生),激活绩效工资,他们都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很高的理论素养和很强的业务能力,在他们中间很多是专家型校长,专业化教师,所以对如何发展一所学校,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如何搞好学科教学都有独特见解,通过挂职学习,我对校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校长应该是学校的精神领袖,应该是一面旗帜。首先应是办学思想的引领者。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根据学校实际和历史文化,确定正确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规划好学校的发展愿景,带领全校师生健康发展。
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包括校长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情感等,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量,能凝聚教职工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校长人格魅力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激发教师努力奋斗,更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认为首先校长要品德树人,“做是做事先做人,树人先树德”。作为校长要靠自身崇高品德赢得教职工的尊敬,以干净干事形象树立真正威望;其次才能服人,校长要有总揽全局、果断决策、知人善人、组织协调、开拓创升、善于沟通能力;校长还应该是教学的行家,能够为了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做好教职工的老师。在此,校长要有宽容之心,谅人之短的胸怀,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不同声音,认真甄别,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校长要情感容融人,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好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对老师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经常与教师谈心,同教师们架设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总之,校长要用自己人格魅力的指合剂,使全校师生产生凝聚力,用人格魅力的助推剂,使教师们产生智慧和活力,用校长魅力的润滑剂产生神奇的力量,是学校智慧发展。
六、管理构想
1、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打造符合正村二中实际的学校文化努力构建学校新型的校园文化品味,让校园真正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探索求知的学园,墙壁开口花草说话的花园。
2、开发正村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切实把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减负增效,真正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
4、精细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不留管理死角。用《学校周报》细化学校管理,每周一期《学校周报》,由各处室共同制作,各版块分层次实行实名点评,力求使每位教师的付出都得到更全面、更广泛的认可,通过日常工作激发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二十多天的挂职,我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感到不虚而行,收益匪浅。通过学习,观念新了,视野阔了,心里亮了,思路明了,我将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来办学,坚持大开放、大发展的教育战略,实施实践创新。只要我们永不停歇,慎密思考,分步实施,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美,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有文化的气息。我坚信: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
正村二中 郭连海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六
本学期第十一周和十二周的周五下午2:30至5:00,我们地理科学10级的全体
同学
在霍老师的带领下,对茂名市的滨海开发区进行了现代城市规划实地考察。路,承担集散交通的作用,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路网。支路是城市一般街坊道路,在交通上起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
茂名段100公里,其中包茂高速公路茂名段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近年将开工建设。
(2)水路
茂名市濒临南海,拥有220公里海岸线。茂名港是广东沿海的重要港口,是我国大西南和中南地区通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茂名港分为水东港区、博贺港区和博贺新港区3个港区。
自1988年自主建设500吨级双泊位码头起,全市翻开了大搞港口建设的新历史。至2017年底,已建成从500吨级至30万吨级功能齐全的各类码头14个,年吞吐能力达2000万吨,并拥有全国最大的30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接卸装置一套,全市通航航道总里程达 301公里。茂名港已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跻身于全国超千万吨大港行列。茂名港博贺新港区是茂名港的深水港区,具有自然水深大、基岩埋深深、泥沙回淤少、开发建设成本低的特点,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具备建设大型深水港的天然良港。博贺新港区规划建设岸线约15公里,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50多个,形成年吞吐能力超3亿吨以上的工业港。根据博贺新港区的优势,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博贺新港区附近发展石油化工、电力、冶金、造船、机电制造、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港口物流等 七大产业,现正在利用其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建设。
(3)铁路
全市境内铁路主要由河唇至茂名公馆(国家铁路)、三水至茂名河东(地方铁路)两条主线,以及茂石化公司厂区铁路(企业自用铁路)构成,互联成网,并入全国铁路网。全市境内运营铁路里程为123公里,由东向西横穿电白、市区、茂南和化州,设有一等区段编组站--茂名火车站,二级客货运站--茂东火车站和电白、化州等9个中间站,年通过能力达1400万吨。纵贯全市南北的洛湛铁路茂名段123公里已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将于2017年建成通车。现正抓紧推进茂湛铁路茂名段、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和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铁路支线的规划建设。不久的将来,以上铁路将在茂名交汇,连结成网,茂名将成为粤西地区铁路枢纽中心。
本次实地考察,印证、巩固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实践,初步掌握区域调查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运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认识茂名城市规划;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七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加快推进“十年一流”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决策部署,市旅游局围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这一主题,于5月27日至6月1日,由邱兆水副局长带队,组织诸城、寿光、安丘、临朐、坊子、滨海等重点县市区旅游局及重点乡镇、重点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赴四川成都就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在川期间,考察组和成都市旅游局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了成都市双流县、郫县、锦江区等乡村旅游景区和都江堰沙湾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家被成都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深吸引,更被成都市乡村旅游成功的发展模式所震撼,一致认为,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做法,对潍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借鉴作用。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特点
1
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自然发展阶段。发展之初完全依靠市场导向,乡村旅游处于无序发展业态,产品雷同,同质化严重,同时潜在生态环境隐患,经营服务无标准,无规范。二是规范发展阶段。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抓住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契机,提出了“城乡互动、发展旅游、服务市民、致富农民”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产业支持、农户主体”的发展格局,使成都乡村旅游从一家一户分散自主经营,逐步转变为规模整体开发、标准管理、连锁经营的规范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综合效益好。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旅游特色村22个,星级乡村酒店11家,全市农家乐总数达到2738家(其中星级农家乐485家),从业人员44740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成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2017年成都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57.8万人次,旅游收入21.7亿元,纳税额1.11亿元。成都市发展乡村旅游有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态势,有效地调整了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大幅增加。
(二)政府主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部门联动。成都市乡村旅游之所以发 2
展有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非常到位,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抓新农村建设,就是抓农村经济,就是抓劳动就业,就是抓农民增收。因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极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规划出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人、财、物上予以重点倾斜。成都市政府专门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协调指导,要求规划、建设、国土、园林、林业、农业、卫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建设旅游型村镇,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规划,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错位发展。成都市在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时,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了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平原-丘陵-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错位发展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五朵金花、农科新村、锦绣东山、长秋山区、花揪片区五个集中发展区,建设了龙门山旅游产业功能区、龙泉山旅游产业功能区,并且在未来三年实施“十千百”工程,即打造10个乡村旅游特色镇,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0个星级农家乐和星级乡村酒店。
(四)出台办法,规范引导。出台办法,规范引导。为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3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成都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旅游促进条例》、《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标准(试行)》、《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等地方法规和标准。同时,为加强行业监管,成都市以乡村旅游协会或合作社方式开展连锁经营,不断提升了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和旅游接待点的服务质量。
(五)节庆营销,节庆营销,打造品牌。打造品牌。成都市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指导各区(市)县策划、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如都江堰市的清明放水节、双流县黄龙溪的火龙节、龙泉驿区的桃花节、彭州市的牡丹花会、新津县的梨花会、万安粗粮饮食文化节、双流原生态蔬菜旅游文化节等。以文兴旅、以节助旅,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节庆营销平台,不断提高了成都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关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成都规划馆考察报告篇十八
关于成渝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旅游的考察报告 11月16日-20日,赴成都、重庆就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先后实地考察了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两江新区北碚区块水土组团、重庆农谷、和谐天香、台湾农民创业园、成都市双流县规划展览馆、三星镇南新社区、籍田镇地平村、锦江区三圣街道“五朵金花”以及重庆“山城”夜景、成都双流县黄龙溪古镇、青羊区“宽窄巷子”和锦江区“锦里”的城市旅游。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成渝,思考淳安,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进一步明晰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旅游的思路和重点。
一、 城乡统筹发展方面
(一)成都、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成都、重庆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则,综合考虑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等要素,在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统筹编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全域覆盖。双流县在西部率先实现了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镇村全覆盖和光纤电视“十元通”,推行城乡公交“一元通”,24小时内帮助解决工作,从2017年开始免除农村高中学生学杂费,从今年起全面免除高中学生学费,群众幸福指数高。
2、推进“三个集中”。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以统筹“三个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促进了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了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基于对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生态脆弱等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成都双流为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积极创新发展模式,2017年全县工业集中度达66.7%、比2002年提高46.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58%、比2002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双流全县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2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5%,农业产业化带动面提高到91%。重庆北碚区以土地流转、农民集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划,规划总面积25000亩,全力打造“一线八点”项目,成为重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三大示范区域之一。
3、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四大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难点在农村,动力活力在基层。成都双流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成功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和转让、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和转让。建成一批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于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的同时,新增耕地1.65万亩,节约建设用地指标2358亩。建立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每年每村专项资金不低于35万元。探索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为最高决策监督机构,村民议事会为日常决策监督机构,村委会为执行机构,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村两委+议事会”新型基层治理机制,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地平村在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建设。由农户推荐选举产生代建业主委员会,采取公开竞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单位作为代理业主,按891元/平米统一实施工程代建。整治项目涉及农户556户,1876人。整理集体建设用地629亩,净增集体建设用地477亩。重庆北碚探索出四种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即以“大地渔村”为代表的农民自主型、以“重庆农谷”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乡村嘉年华”为代表的业主主导型以及以“专家创业园”为代表的专家助推型。将农民由分散耕作低收入的传统农业逐步发展为从事自主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化工人。
《关于成都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03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