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飞向地球教案(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23:39:15
最热飞向地球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3-10-27 23:39:15     小编:笔舞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编写教案前应充分了解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飞向地球教案篇一

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始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抓住离开地球、加速向月球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在月球着陆等几个步骤说)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3、出示地球图片、语句“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地球宇航员百看不厌?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

1、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

2、假如你是一位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你还想做哪些研究呢?

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2、一同学为宇航员,其余同学为记者,模拟采访。

3、总结激趣。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七、教学后记:

飞向地球教案篇二

1、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1、图片若干

2、录像带(录有美丽大自然的风景)

3、录音带(地球的自述)

4、被污染和美丽的地球。

(一)观赏美丽的家园

1、师:前些天,我们小朋友已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地球和人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地球上美丽风景的电视片。

2、你们刚才看了电视: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你们去过那些地方,也感受到地球的是很美的?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请个别幼儿说说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2、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并分散贴图片,自由交流。

3、听录音:我是一个生病的地球,最近几年,我身上的病越来越多了,我的空气中有许多细菌,使空气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蓝蓝的大海,清洁的河流,我的森林变得光秃秃了,有的树叶也长不出来了,鸟儿没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难过呀!

幼儿分两组竞赛,说出一个方法,教师拿掉一块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丽的地球。

在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出很多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越现实说要发明一些东西来保护地球。

飞向地球教案篇三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自主性填唱。

2、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自主性填唱。

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水彩笔、白纸若干,熟悉歌词内容,教学碟片一张,钢琴一架。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经验,复习儿歌《画地球》

3、发声练习

1=c—d4/4

123215︱123215︱5353153︱454322||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配合旋律自主学习填唱。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旋律,尝试自主性填唱。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试试把儿歌和音乐配在一起,看能不能合起来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自主填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重点练习。

(4)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共同演唱歌曲2—3遍。

2、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演唱。

3、集体交流创编经验,教师提炼部分创编内容进行集体演唱。

4、反复练习唱歌,指导幼儿唱准节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对幼儿进行思品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

2、下课休息。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飞向地球教案篇四

1、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等基本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激起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

2、学会课文生字6个,理解并积累词语;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确地确定部首。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1、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模样,知道不同的地表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学会使用顿号。

2、教学难点:了解北极和南极。

2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的最基本的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

2、学会本课生字“浑、牧、泊、漠、茫、矿”,理解“浑身、牧场、白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示地球仪(或地图),提问:看了地球仪,你对地球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疑问吗?(注:也可播放有关的.课件演示。)

是啊!地球仪正是根据地球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而制作的模型,你们的这些发现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带着你们产生的疑问(如:地球上的各种颜色表示什么)来读读课文吧。

1、口头提出或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简要说说地球什么样。

2、学生自学。

3、检查反馈。

(1)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说地球什么样?(点出地球是个“大圆球”,“穿着花衣裳”即可。)

(3)随机理解“浑身”这个词语。

(4)引导体会地球的形状和颜色特点,指导朗读第2节。

1、自由读课文3-7节,边读边划,地球的花衣裳有哪几种颜色?它们各是什么地方?

读后完成填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反馈交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3)质疑:你对所填的词有哪些不理解?

(北极:地轴的北端,北半球的顶点。南极: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南极、北极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常年覆盖着积雪。)

2、拓展想象,句式训练。

(1)想象一下,地球上的颜色除了刚才所填的事物,还可以填什么事物?

那绿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提问:你所填的事物有什么根据?(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

(3)选取学生所填的一个句子,与文中相应的.诗句进行比较。

那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那绿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读读上面的句子。

体会:课文中为什么不写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远远地看地球,看不清细小的物体,只能看到大面积的概貌。

3、学习顿号与“和”的用法。

(1)出示课后第4题的句子,同桌互读句子,说说顿号与“和”的用法。

(2)指名反馈。

(3)师小结:顿号前后的词具有共同特点,并且可以换序,“和”一般用在最后一个词前。

(4)完成作业本第6题。

1、朗读课文,感受地球之美。

2、课后识记有关地球的知识。

1、学习课文1、8小节,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责任保护和利用地球,抒发心中激动之情。

3、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并在老师指导下正确选择义项。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地球多美啊!然而,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真切地看过穿着一身如此漂亮花衣裳的地球母亲,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自由述说)

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也很好!今天,我们暂且就乘上科学家们已经制造的飞船去太空看一看吧。

齐读第1小节。

课件演示:飞船缓缓飞离地球进入太空,在飞船里观看地球的情景。(准备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读第1-7小节。

讨论:结束了这一次虚拟的旅行,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想做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展示学生写的话和画的画,师生共同评议、讨论。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爱护地球,而且都有学好本领,长大了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的远大理想,我相信当我们真正登上太空去看地球的那一天,地球准会更漂亮。

你认为地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永远美丽下去,让这颗蓝色的星球永远在宇宙中璀璨下去。)

1、回顾部首查字法。(投影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写出序号)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字的意思。

牧场草原白茫茫浑身。

3、反馈交流。

1、完成《课堂作业本》。

2、以“保护地球”为主题,收集资料,开一个主题班会。

飞向地球教案篇五

(学生回答)

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

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

学生回答:可以。

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

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

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20xx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请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课本第八页)

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

教师提问:请你们说说对全球定位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经纬网找到某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某个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飞向地球教案篇六

今天将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认识地球开始。因为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很大。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始。

对于备课,准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可以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还有的教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要跟着课件走,所以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要把一节课对付下来,每个教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很多教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决定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

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 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很欣赏这句话。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怎么知道学生是如何回答呢?)

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

虽然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

飞向地球教案篇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词默写。

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

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

2.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飞向月球作为题目。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这一重要部分.

二、学习第一部分(飞向月球)。

1.读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1至4小节,把你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出来,并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

a:“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地面中心联络……”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b:“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朗读

c:“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

(这里写了宇航员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

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先……再……然后”表示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顺序。

引导练习,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可以仿造书上用上一些比喻句。(作业)

3、朗读体会

这些失重的现象同学们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有着艰巨的工作任务飞向月球,这种现象给他们带来看来许多不便,所以说宇航员的工作是非常艰难的。(板书)

找出宇航员工作情况的词语,段落朗读。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等等)

4.朗读第四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化宇航技术的先进。

5.小结

三、学习第二部分(5、6)

1.学习第五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心驰神往”说明人类想登上月球的愿望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说明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2.学习第六小节

(1)指名读第五小节。

(2)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月球上广袤……”

“随太阳光角度……”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模样。”

指导朗读:“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心情的喜悦)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读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

2.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了我们开发月球的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宇宙,开发宇宙,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作业

1.练习与测试

2.关联词语造句

飞向地球教案篇八

1、去旅行

-----老师手里有5封信,他们是月球的朋友给我们的邀请函,请小朋友到月球去做客,信封上分别写着678910,下面请小朋友来当邮递员把信送到5个小组。

2、买票

-----每名小朋友都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的票。然后看到车票上会有一道算数题,算出它的答案,比如得数是6的选择神舟6号,坐到写有6的信封位置。

3、检票

----各位乘客好,飞往月球的神舟号要起飞了,请各位乘客系好安全带,我们要去检票了,没有票或坐错位置的.乘客请到售票处来。

一.改错

1.帮助坐错位置的乘客把他们送到正确位置。

2.出示错题卡进行多角度改错。

如:1+4=6可以改成2+4=6

1+5=6

1+4=5

1.抢答题

----幼儿分成了神舟6号、7号、8号、9号、10号队。教师出示题卡,幼儿抢答,比一比哪队得分多。

2.必答题

----每组选出两名代表,要求幼儿用三种改正的方法。

3.请获胜组代表发表获胜感言

----根据得分选出前三名

打开画册《方向月球》做宇航员,找出每个飞船上的错题,进行修改,让飞船成功飞向月球。

飞向地球教案篇九

今天将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认识地球开始。因为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很大。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始。

对于备课,准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可以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还有的教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要跟着课件走,所以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要把一节课对付下来,每个教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很多教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决定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

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很欣赏这句话。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怎么知道学生是如何回答呢?)

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

虽然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xxx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xxx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xxx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

形状

长度及变化

指示方向

纬线

垂地轴,环地球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东西

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学生:发言等。

归纳: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xxx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课堂:依据板书,构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提及下一课时的。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一

科学概念目标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说与人类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教学难点: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牛奶盒子、直尺、记号笔、剪刀、绳子等(可事先请家长适当进行加工)。

教师准备:课件、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相联系的资料、班级研究记录表、选取几个与动植物人类关系密切的典型观察场地(如蔬菜园、绿化区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2分钟)

1.出示图片:请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图片中有什么?

2.小狗是动物、小草是植物。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一部分。我们也把地球家园也叫作大自然。

3.大自然就像一位母亲,而我们就像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出示课题)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二、探索(预设13分钟)

2.图中的野花、小草、骏马和我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让我们做一个“自然侦探家”到校园里找找更多的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

4.我们去教室外活动要注意什么呢?

(1)保持安静,用心观察,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第7页中;

(2)保护动植物,尽量不打扰不破坏;

(3)听从老师指挥,不奔跑打闹。

5.能做到上面几条要求就是优秀的“自然侦探家”,让我们一起带好《学生活动手册》,安静有序的排队,跟着老师走吧。

6.选取1-2个典型观察场地组织进行观察,表扬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的“自然侦探家”。

三、研讨(预设8分钟)

1.组织学生说说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个例引导认识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关系。

2.你能说出10个或10个以上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名称吗?

3.组织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记录表上既可以画画也可以写字)

4.请典型小组同学上来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有选择性地写在“班级研究记录表”中。

5.对于刚才小组的发现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完善“班级研究记录表”。

6.我们的生活与动植物还有哪些联系?可以试着让孩子从生存环境、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生存伙伴等角度浅显的说一说。

四、实践(预设12分钟)

3.让我们看一下视频了解详细制作过程。

4.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重点强调剪刀等要注意安全:不能对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要缓缓用力,不能太用力。

5.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开始制作吧。

6.小组展示制作的“小鸟餐厅”。

7.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8.课外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寻找合适的地方摆放“小鸟餐厅”,并且定时观察记录。我们还可以搜集资料和相关材料“给小鸟建一个家”。

五、拓展(预设5分钟)

1.我们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去了解更多植物、动物与人类的`联系。

2.你看这些课本22页的图画,说说这些动植物与我们有怎样的联系?

3.请同学们继续当“自然侦探”,在家长陪同下到植物园或野外去,发现更多的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活动注意: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形色”等查一查,也可以记录下三个以上的特征,给它起个名字,或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3)保护动植物,静悄悄的观察,不要打扰和破坏。

【板书设计】

做大自然的孩子

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衣:棉花、鸭子、羊、牛……

食:水稻、小麦、猪、西瓜……

住:松树……

行:松树、牛、马……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二

?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

?教师活动】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师生共同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教师活动】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学生活动】实验,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展示活动道具】手电筒及地球仪

?实验活动】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问题】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而区分白昼和黑夜的那一个圆圈所在的界限则是晨昏线。

?问题】

(1)地球是不断旋转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地球的自转会对白昼和黑夜有什么影响?

(4)两个极点(北极点、南极点)是否产生“运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经线所经历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4)两个极点进行旋转运动。

(5)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日行万里”。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三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

形状

长度及变化

指示方向

纬线

垂地轴,环地球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东西

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课堂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构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提及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四

1.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2.激发幼儿“保护地球母亲”的意识和树立发展绿色科技的远大理想。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爱护环境、节水节电等做起。

2.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的意识。

dvd、资料

一、老师介绍地球目前的严峻情况。

二、引导幼儿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的意见。

三、总结,教育幼儿担负起小主人的职责,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电视及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参与性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并畅谈自己的理想,但在幼儿树立理想上,我应该创设一些人类保护地球的成就情景,让幼儿有更丰富的体验。我会不断地总结和努力,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百科: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谈话法和讲授法。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

(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六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1.5课时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

导入

20xx年7月12日16点49分,并且引起地球周围质子流量增强,达到质子事件的标准。该耀斑伴随一次halocme过程,该cme朝向地球,请相关单位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报道。

【板书】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讨论】阅读相关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板书】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讨论】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提问】思考太阳巨大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略

【总结】在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产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板书】

4.太阳能量的来源

【过渡】我们知道太阳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能量,但由于太阳的不稳定,即太阳活动时,也会给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板书】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启发引导】我们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太阳黑子,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存在于太阳的什么地方?除了黑子之外,太阳上还有些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太阳的结构了。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直到目前我们也知之甚少。

【边介绍边画太阳结构板图】

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启发提问】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请同学们观察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太阳黑子图及太阳耀斑图,以及图“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哪几层?

2.最里的一层厚度、温度如何?什么叫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周期如何?

3.中间的一层有何特点?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最外一层有何特点?

【小结】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2.光球层厚约500千米,表温约6000k。太阳光基本从这里发出。光球表面的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呈现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层为色球层,厚约几千千米。色球层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活动约11年为一周期。

4.最外面的一层,叫日冕。它的亮度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为:黑子和耀斑增多则干扰或中断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离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产生淡绿色和红色的极光;带电离子流还产生“磁暴”现象。

【总结】太阳的外部结构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往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太阳大气的一切活动总称太阳活动。(重点讲述)

【启发提问】

(1)黑子、耀斑都以什么形式影响地球?

(2)对地球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小结】除此以外,太阳活动的影响还有很多,现在专门有人在研究“太阳活动与气候”、“太阳活动与人体健康”等,太阳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关键在于它有太多、太大的能量。

【典型例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产生潮汐现象

b.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c.诱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d.产生“磁暴”现象

[解]此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太阳活动的了解,特别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有哪些。从四个选项中看,a选项的潮汐现象与太阳有关,它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引力造成,而非太阳活动的影响,b选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由于太阳黑子的频繁出现以及耀斑的爆发,使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中,干扰了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地面的短波通讯中断,c选项是属于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导致的,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大,d选项是属于受太阳活动影响而产生的现象,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使指南针的指针剧烈摆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我们称之为“磁暴”。所以正确选项为b、d。

板书设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能量的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反思

1.把握教学重难点,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2.要求学生掌握太阳大气层结构,进行板书描绘更加直观便于记忆。

3.采取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视频展示、flash动画播放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

思考题

1.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万物生长靠太阳,说说太阳对万物的重要性。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七

设悬导入法。引用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设置疑问】

“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里写错了呢?其实我们每天坐在这里读书学习其实并非“不动”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究下我们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八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经线、纬线的特征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情感和探究地球的欲望,培养认真学习的科学态度。

学习经线、纬线的有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学习按照经纬线在地球仪上准确寻找位置。

教师: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小型地球仪

1、同学们,通过《蔚蓝色的地球》一课的学习,你对地球有什么了解?

2、地球妈妈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所有的生命,还给我们奉献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村,共同感受她的迷人风光。(播放配乐地球美景的风光片)

3、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抒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4、正像同学们所说,地球是美丽的,地球是神奇的,地球的每一处美景都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所以我们要热爱地球、了解地球,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清她的全貌,于是,科学家们仿照地球的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从缩小的地球开始,研究地球仪上的一点知识。(课件:地球仪)

1、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谁还记得?

2、地球仪上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辨别方向的,(课件:方向标)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地球仪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那什么叫南极?(课件:指示北极和南极)

4、能在地球仪上又快又准地找到这些方向对我们后面的学习可有好处了!让我们请出我们的新朋友——地球仪。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地按照从西向东的方向慢慢地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依据观察汇报)

5、科学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江河湖泊、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

1、刚才同学们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线,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研究纵线(课件:经线图)这些经线连接地球的哪两个地方?(南极和北极)对,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课件:经线)。

2、既然连接南北两极,那么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3、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在地球仪上将经线分成两个180度,从哪条经线算起呢,同学们找找。

4、对,0度经线又叫什么?

5、科学家们规定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西的经线称为西经,共180度,用w表示;以东的经线成为东经,也是180度,用e表示。(课件:经线纬线的范围)

6、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老师说的经线,比一比哪组最快最准?

7、看看这些经线在形状上、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1、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仪上的纵线,也就是经线,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研究地球仪上的横线。那么怎么研究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点参考。(课件:(1)、在地球仪上,顺着----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方向。(2)、纬线的形状是------,长度------,最长的0度纬线叫------。(3)、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叫------,赤道以南叫------。(4)、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叫-------,赤道以北叫------。)

2、研究之前请听清要求,(1)每位同学都要认真阅读教材99页的内容,仔细观察地球仪,各抒己见;(2)各组记录员做好讨论记录;(3)选一名写字最棒的同学代表小组补充板书;(4)选一名声音最洪亮的同学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听清了吗?好,各组按照研究经线的方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经线,开始。

3、各组代表汇报,教师适当点拨。(课件:纬线的指示方向、赤道、南纬北纬的范围、南北半球的划分)

1、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还想不想继续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可没那么容易的,要想继续表现必须闯过两道关卡,闯吗?好,闯过之后还有奖励啦!

2、第一道关卡(课件:0度经线叫------,以本初子午线为界限,以东的经线叫做------,以西的经线叫做------,科学家们以西经------度和东经------度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3、他顺利闯关成功,给点掌声。老师也将给你一份奖励。(课件: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子午宫及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音乐短片)

4、看了以后有什么疑问?(课件:介绍子午线地面标志的地点、来历)

5、第二道关卡(课件:0度纬线叫做-------,以赤道为界限,以北的纬线------,以南的纬线叫做------,科学家们以------为界限,将地球分为------和------。)

6、他顺利闯关,掌声响起来。也将得到老师的一份奖励。(课件:赤道纪念碑及其来历)

7、同学们,地球表面并没有这些经线和纬线,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些呢?用什么用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你就会领悟到的。

10、经纬线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在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找我国首都的经纬线,乌鲁木齐呢?香港呢?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地球仪上不只是经线纬线,还有七大洲、四大洋,各地的景色非常优美,课下请同学们收集世界美景的图片,下节课我们深入美丽的地球村,进一步了解她的风采。

飞向地球教案篇十九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新课

9月5日星期三

第1课时(共8课时)

1、通过读图片、资料,感知人们对地球的形状认知过程。

2、能够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能够用相关数据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举例并且能够解释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启发式导学法

ppt课件、图册、地球仪

观察法为主

一、在地球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赤道略鼓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优点:

1、对学生作业本的要求具体、到位。

2、包本皮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作业本,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本好看,学习起来也更认真一些,符合学生心理。

3、课件制作时有意渗透历史学科知识,体现地理这门边缘学科的综合性。

4、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将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提前讲,对后面讲经纬线内容做知识铺垫,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不足与措施:

在举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时,会举例,但是再解释说明为什么的时候语言表述起来比较困难,不科学,说服力不够,还有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等古代学说知之较少,应多读书,扩大知识储备,为教学积蓄能量。

飞向地球教案篇二十

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认识到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知道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

2.能力目标: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课前准备: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不断涌现,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中,各国的文化丰富多彩、璀璨迷人共同谱写着和谐的世界文化乐章。集体我们学习第五课多采文化“地球村”。

(二)学习新课:

第五课多采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有什么传统食品?

你知道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说出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填写p56的表格)

小结: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看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目的:进一步也能到学生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要求:讨论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学生按教材要求选取某些国家的文化代表文物并说明理由;教师在学生会的基础上归纳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如图片、画册、音像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在评选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时,可先个人评选,再小组评选,最后选出本班评出的外国文化代表人物。

小结: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精华,它们是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各国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本国和本民族的烙印,又是他们把本国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如果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被某一文化所取代,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灾难。正是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问题探究:认识文化差异(p58)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

小结:语言是一种文化存在着差别,不存在优劣。文化也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如果没有文化的差异,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机,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活动:尊重差异文化(p59)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沟通的障碍,我们应该尊重其他文化,加强沟通和相互理解。

要求:教师可以讲述教材中的故事(也可找两个学生表演),还可以根据“教师教学用书”p93的材料补充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书中的问题。

小结:对待文化差异我们有两种态度,一是排斥,二是勾通。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点,有它的价值,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三)课堂小结:我们都是一个“地球村”的居民,各国人民之间的接触和彼此的影响愈来愈深广,“地球村”的村民们,让我们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不断沟通,拉近距离,共谱和谐的文化乐章。

(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飞向地球教案篇二十一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分清晰,说服力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学会学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孝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情感目标: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评:一猜就准。)

2、出示地球图: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3、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二、设问导读:

(一)了解地球的“美丽”。

1、谈话: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指导朗读。

3、迅速浏览第一段,看看课文还怎样赞美地球的。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提出问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因此说地球是“母亲”,是“摇篮”。)

思考:课文还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分小组学习,并找出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理解地球的“渺斜

(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

(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4)出示九大行星比较图:

这就是我们的地球,他的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排列第五,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5)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校(让学生体会数字的作用,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三)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2、指名读课文第二段,其他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又是易碎的呢?(我们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哪两类?(一种是“不可再生资源,另一中是可再生资源)

4、四人合作小组讨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5、什么是“生态灾难”?举例说说吧。

(四)理解人类目前不能移居

2、学生汇报人类不能移居有2个原因。

第一是至少在40亿公里的范围里(至少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第二是火星或者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也许有可能,但是人多了就不行了。因此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老师引导:这部分是用什么说明方法告诉人们不能移居的呢?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5、老师引导: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别的星球,实际上是说什么?(破坏了地球,我们将别无去处。地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

6、补充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五)情感升华,保护地球

下面我请同学们看个短片《拯救地球》,看后说说你的感想。总结:

同学们都认识到地球的重要,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地球的爱,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现在起做一个环保的小公民.

三、拓展延伸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人类不能移居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极具科普知识的文章。它向我们介绍了环境保护这个大问题。而这种文章不太好上,稍微把握不准,就有可能成了空洞的说教课。那么怎么来上这篇文章呢?我觉得还得让学生在感悟中朗读。在上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的资料,用来补充说明问中的一些语言,同时我也准备了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看看地球的图片说说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书中是怎么样描写地球的可爱的。让后让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就这样让学生在感悟中不断地朗读,提高了对文章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让学生说说看到环境被破坏后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评价,这样学生就仿佛亲眼见到了环境被破坏的惨境,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本次公开课结束后,我一直都在做深刻的反思和琢磨。为什么有的时候讲课会精彩纷呈,亮点不断。有的时候却压抑、沉闷,效果欠佳呢?我有这样一种片面的想法: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学生从自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畅所欲言,而在学生汇报时,往往只忙于顺应学生的自主,不自觉就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这样也就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于关键处回归整体,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就很容易具有零碎和片面性,而缺乏整体的把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0393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