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使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那么,如何写好一份精彩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梳理出书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思想。其次,要思考书中的观点和触及到的问题,并解析其中的内涵和外延,争取将个人的心得与书中的观点相结合,做到思想深入、见解独到。同时,要注意立意丰富,不要流于表面的敷衍和泛泛而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社会现实等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最后,要注意行文规范、语言得体,力求表达准确、生动,体现个人的风格和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引人入胜、思想深刻的读后感。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以便互相学习和交流。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一
余光中先生对这个选本也十分满意,他在序言中说:“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这些散文或记海外见闻,或写读书杂感,或写域外游踪,或写人情世故,或抒思乡怀人之情,内容广泛,不拘一格,编选者从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出发,整体勾勒出这位活跃在当代世界华文之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集中展示了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这些散文随笔,叙事抒情议论自成一家,激情奔放,叙事精当,思路开阔,人情练达,知识渊博,读来美不胜收,在当代作家中,像余光中这样“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又卓有成就的作家并不多见,无怪连散文巨擘梁实秋先生对此都十分推崇,称之为“一时无两”。
余光中先生出生在南京,在南京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时代,是个货真价实的“南京小罗卜”,当年在石头城白墙红瓦的小楼上,每当夕阳西下,面对紫金山美丽的夕照,一颗少年的诗心便随之跳动,他的第一首诗作“就是对着那一脊起伏的山影写的”。不论身在何处,这位金陵子弟江湖客最牵挂的依旧是他的故土南京。一年前,他曾向江苏文艺出版社表示了希望在故乡出版一部作品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兴奋地说:“十多年来我的书在大陆各省出版,但是在江苏,这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在接生我的南京,更是倍加快慰。”但是最快慰的却是广大的读者,因为在这部作品中,余光中把他最好的作品都奉献出来了。余先生自己戏称诗歌是他的右手,散文是他的左手,对他的右手我们都已熟悉,现在让我们好好欣赏余先生的左手,看看他左手的掌纹。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二
再来五星之前我是在社区医院上班的,看到我们五星大药房的姐妹们穿的工服和医院的一样,很神圣.庄严。
在来的第一天,我们的店长给我一件蓝色工作服,上面有我们得标志,《五星大药房》衣服颜色很好看。
记得刚来不久,我还是在实习期,那天早上店里人很多,同仁们都拿不过来,这时候我就上前去帮忙,给这个年轻人拿感冒药,当我把这位顾客接待完的时候,我的师父过来了,就问你吃药有没有过敏的,感冒什么症状,回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时候,我很郁闷。买个药说那么多的话.她就给我说,首先顾客进来之后,你要问顾客的症状才能拿药,药拿来之后看看有没有什么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这时候才能给顾客介绍。我们才能把最对症的药品提供给顾客,对顾客才有所帮助。
时常听到我们的店长给我们说,我们干的这份工作,要对得起我们所穿得这身衣服,这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我们应该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当顾客看见我们穿得这件蓝大褂时,感觉我们很专业,懂得比较多,才愿意把他们的疾病交给我们。
店长平时给我们培训专业知识,比如药品的禁忌症,不良反应什么,病情得分类等等,这样只要我们的专业知识强,才来给进店的每一位顾客拿最对症的药,才能将我们的服务做到每一位百姓心中的第一选择。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三
余光中老师对这个选本也异常满足,他在序言中说: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怀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本身出版的序文,尚有不折不扣的论文。
无论篇幅与体裁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这些散文或记外洋见闻,或写念书杂感,或写域外游踪,或写情面调皮,或抒思乡怀人之情,内容普及,不拘一格,编选者从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出发,整体勾勒出这位活泼在今世天下汉文之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边到誉满中外的人生轨迹与心途经程,齐集展示了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这些散文漫笔,叙事抒怀议论自成一家,激情旷达,叙事精当,思绪坦荡,情面练达,常识广博,读来美不胜收,在今世作家中,像余光中这样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又卓有成绩的作家并不多见,无怪连散文巨擘梁实秋老师对此都异常推许,称之为一时无两。
余光中先生是以写诗出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邮票》,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然而,余光中的散文写得不比他的诗差。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他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四
我代表的就是企业,我的形象就是企业的形象。
记得小时候都特别喜欢护士穿白大褂,感觉特别神圣,稍微长大一点听人们都把护士比喻白衣天使,上学后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让人们羡慕的护士,那样就可以穿上那身看起来漂亮的护士服,也想得到大家的认可。阴差阳错没完成心目中的理想。
从来到五星大药房圆了小时候的梦想,进入企业后,刚开始自己就下定决心,我必须要留下来,我留下来才能有自己喜爱的工作,记得前三个月特别的辛苦,白天在店里抄价格,记价位,记货位,在晚上回家就让我闺女考,让老公考,在自己的心里暗暗想别人能留下来,我肯定能行,每天就这样坚持,记得很清楚,老公还打砸说,有这样的`恒心,你考大学时肯定能考上,而且那段时间我也成为女儿的榜样,老公就给女儿说,像你妈妈学习,你保证能学好,肯定能考第一,女儿也打趣说,我向我妈学习。就这样我坚持了三个月,我通过了企业的各项考核,很骄傲的穿上了自己喜爱的服装,觉得很是神圣。
为她拿了黄那敏颗粒,四季抗病毒合剂和消炎药,并把吃法写在盒子上,并叮嘱让娃回家多喝水,奶给娃烫稀点,利于吸收。过几天阿姨来店里说,呀!我孙子吃了你的药很快就好了,谢谢你呀,下次还来找你。
穿上工服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也代表了五星大药房,所以大家请珍惜你服装背后应该承载的信任,承载的健康使命,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完善自己。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五
再来五星之前我是在社区医院上班的,看到我们五星大药房的姐妹们穿的工服和医院的一样,很神圣.庄严。
在来的第一天,我们的店长给我一件蓝色工作服,上面有我们得标志,《五星大药房》衣服颜色很好看。
记得刚来不久,我还是在实习期,那天早上店里人很多,同仁们都拿不过来,这时候我就上前去帮忙,给这个年轻人拿感冒药,当我把这位顾客接待完的时候,我的师父过来了,就问你吃药有没有过敏的,感冒什么症状,回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时候,我很郁闷。买个药说那么多的话.她就给我说,首先顾客进来之后,你要问顾客的症状才能拿药,药拿来之后看看有没有什么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这时候才能给顾客介绍。我们才能把最对症的药品提供给顾客,对顾客才有所帮助。
时常听到我们的店长给我们说,我们干的这份工作,要对得起我们所穿得这身衣服,这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我们应该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当顾客看见我们穿得这件蓝大褂时,感觉我们很专业,懂得比较多,才愿意把他们的疾病交给我们。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六
依稀记得,那个夏天,我总是把记忆的片段串联起来,使我的“曾经”变成完整的画面,我总是在找寻“曾经”的味道,然后去感受。
我经常在想,人类能够发明汽车、能够发明空调,发明电脑……为什么就是不能发明一台穿越时空的机器呢?为什么时间不会停格?不会停在某一个角落,想念某一段温馨的回忆,想念某一个又爱又怕的老朋友。
记得很早以前,我总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快点毕业。而当毕业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我却后悔i。我希望时光倒流,我希望毕业这一天永远不要来临。
就这样,我带着怀念过去的自己踏进了初中的大门,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昔日的朋友,我多么希望那个时候她们能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玩,一起学习。可是,一切都不能如我所愿。
渐渐地,与同学们熟悉起来了,可我还是想念昔日的朋友,总是觉得现在不如曾经好。
这样一恍,一年过去了,我的初一生活在不经意间就结束了,它扔下我轰轰烈烈地跑走了。
我发现,时间总是与我作对,我希望它过得快,它却让我感觉度日如年,我想让它过得慢,它却让我感觉光阴似箭。
看了这本《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我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曾经已是过去式,过去的就不要再翻了,翻起的尘土会迷了眼。我们只需将过去的点点滴滴珍藏于心。而未来,则是未知。所以,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珍惜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何况,那些我们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忘记了。
其实,我发现,现在也挺好的,现在和过去的我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没什么不一样的。
郭敬明曾说:“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不错,我们都是无边黑暗里的小小星辰,但要想成为所有星辰中最亮的那一颗,就要好好珍惜现在,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再回忆过去,也不要设想未来,做好现在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七
我们的工服工服简而言之工作时穿的衣服,每个行业都有着自己标志性的服装,然而,当我穿上那一身服装时,我的心像一只快乐的白天鹅。
我是一名小小的药品售货员,当我去应聘工作时,我只是这样简单的想着,但当我穿上工服时,白衣天使的美誉降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便每天认认真真的阅读说明书,了解每个药的适应症,不良反应,我一定要对得起我的这身衣服,做一个不仅仅是我自认为的.白衣天使。踏进药房,我环顾一圈,这么早,还没什么人,昨天那个药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上没有,让我看看有没有新的文献,唉,姑娘,你上班还玩电脑啊,看着这位叔叔,我笑了笑说:叔叔,我是在利用网络查文献,看看药物使用有没有新的进展。那位叔叔随口说了一句,一个卖药的还查什么文献,穿上白大褂,就以为自己能当医生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深深的刺进了我的心里,医生是缓解人类疼痛,穿上这身衣服,他们就得救死扶伤,我是卖药的,穿上这身衣服就要承担这份职责。在别人的眼里,因为我们知识少,给别人留下了刻板印象,但这不能影响我们心目中的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让别人重新认识自己。这是工服给了我求知的动力。
每天美美哒站在售药柜台前,一个小姑娘走进来了,妈妈,姐姐好漂亮啊,我也想穿那件衣服。小女孩一脸期待的看着我,我看着小女孩说,你这么漂亮,穿上这身衣服,一定会比姐姐还美的,但你要好好学习,就可以穿上这身更漂亮的衣服,还有燕尾帽呢,哇,还有燕尾帽啊,小女孩兴奋的喊着,眼里充满了期待。曾经看到医院护士姐姐穿着护士服,英姿飒爽,眼睛里不仅仅是羡慕。这是工服给了我不断上进的动力。
这身衣服,它提醒着我在穿上它时,我身上应有的责任。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八
余光中先生是以写诗出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邮票》,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然而,余光中的散文写得不比他的诗差。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他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文杂情亦杂,作家的情感像喷涌的泉,丰富多样,即使这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贯穿始终的两种情感。一是思乡爱国,二是念女思亲。
先来谈谈我对他第一种情感的理解。
在《从母亲到外遇》这篇文章中,余光中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香港比作情人,欧洲比作外遇。余光中出生在南京,为了躲避战乱。18年后,他与母亲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一住就是37年。期间他也在香港和欧洲待过。其实,余光中待在祖国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他的根在祖国,因此,他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不无道理。他这样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作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我离开她时才21岁呢,再还乡时已经64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语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的会魂飞魄散,被西湖掏空。”即使余光中离开了中国,在他乡生活时间太长,他也无法真正融入他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液,血液里流动的是龙族的气息。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九
知道余光中这个名字是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那一首《乡愁》彻彻底底地吸引了我,一个对文学懵懂的少年。些许日子后,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又见到了一片名叫《听听那冷雨》的散文,其中的一句“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又彻彻底底地吸引了我一次,而且在每次上早读课时我总会先读这篇文章,大声地朗读出来,以至同桌极其厌烦我每次都读这篇文章,我心里却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味道,我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在吸引我,只是每次见到它,这段文字,这篇文章总觉得很贴近我,直到现在,时隔了4,5年的时间后,我读《左手的掌纹》中这篇《听听那冷雨》都依旧激动不已,害得女朋友还追问我以前似乎有过什么青涩回忆?我暗自窃喜,是的,有一段青涩回忆,就是从那冷雨开始。至今,我一直在读余光中老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一边是在感叹这位文学大师文笔之精湛,润色之如神,另一边在细细地分析,了解这位大师的人生经历,希望从中有点启发或者有所借鉴。在看他的散文时,总觉得这是一首诗的扩大化,亦或者本身就是一首诗,譬如“莲莲相连,莲瓣的千指握住了一个夏天,放走了一个夏天”,譬如“月光是史前谁的魂魄,自神话里流泻出来,流向梦的,夜的,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深度,密度,在余老的散文中总是恰如其分,细细探究总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少年奔波,少年轻狂,少年亦舞梦。余老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一首诗,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诗便是他本身,他本身便是诗。从金陵城下到蜀地僻隅,从厦门沐风到海外润雨,诗似乎一直在陪伴着他,情一直在鼓涌着他,尤其是乡情,尤其是对身后的一片黄土有着深深的眷恋。在散文集里,这种情溢得满满的,满满的愁,字里行间,总不乏思念,总不乏感触。是的,隔着浅浅的海峡,那个时候的他确实是遥远而贴近的愁。现在倒好了,两岸的不断交流与沟通想必能减轻余老的这种乡愁,但是,隔了几十年,再踏上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时,愁更愁,情更溢了吧。看似陌生,实则更亲切,亲切之余,便有诗的灵感,文的风骨。许多时候,贴近心声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的。余老的文章里,写的最多的就是心声的倾泻,真真实实的倾泻,钳上诗的骨架这心声便上了一个台阶,但它始终只是心声罢了。他在《剖出年轮三十三》里写道:“真正的诗人,该知道什么是关心时代,什么只是追求时尚。真正的诗人,不但需要才气,更需要胆识,才能在各家各派批评的噪音声之外,踏踏实实,走自己寂寞然而坚定的长途。”是的,真正的诗人便是这样一种独立而寂寞走着的人,余老是,诗中的余老也是,散文中的余老更是。诗与散文,本身不那么联系,即使有联系,也不会很密切,但是余老做到了,做到了如何使诗与散文在亲密的联系,水乳交融。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
《黑暗的左手》是美国女性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的作品,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正是冲着这个名气翻开了这本书,但读完我却觉得不能喜欢。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
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二为一,生与死,
象动情的爱人相拥而卧,
象紧握的双手,
象终点和道路。”
不能喜欢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拿了代表科幻小说最高荣誉的星云奖和雨果奖,但是整个故事里和科幻有关的部分仅仅是设置了一个场景。假想一个冰川纪的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一切,以及雌雄同体的人类,并不能成就一本科幻小说。在这方面,《魔戒》、《权力的游戏》等等魔幻小说一样也做得很好。所以说,我并不认为需要两性繁殖的单性人比霍比特人更科幻。
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和科幻无关,一个外星使者来到一个星球,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实现这个星球与自己联盟的合作,一个国家说服失败后,又去另一个国家,然后发生了类似于英雄救美的事情,再一段生死未卜的两人世界的旅程,虽然没有剑与魔法与龙,但和其他quest题材的小说也相差仿佛。最后,在伊斯特拉凡的舍命帮助下,金瑞·艾完成了他的结盟任务。
幻想是很不少,那科学呢?
科幻小说,其题材应该是围绕一个由科学幻想引发的现象、问题、争论等等。空想的原生态星球以及这个星球上的原生态社会风貌,并不能算是科幻,这只是幻想。而且,书中的主要内容是2个国家的政府和1个当地人对星际来客的反应,而且除了这一个人,其他所有反应还和碰到一个人号称自己是天使下凡一样。这样一个故事,我实在无法当作科幻小说来看。
换个角度来说,抛开科幻的问题,这本小说还是写得不错的。书中对于穿越冰原的风景描写,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主人公在韩达拉教村落里的生活,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全书前几章创建的扑朔迷离的局面,也让人完全无法猜测后续的故事会如何展开,充满了神秘感。可惜这种神秘感到后来被一个舍己为人的爱情故事所终结,不免让人感慨为什么又回到了世俗的老路上来。
我想,作者创造的这个雌雄同体的社会,是这本书的重点。平时没有性别差异,每个人都是同样类型的体格,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样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分工上也同等权利。人类社会会更好吗?还是更差?或者,不去比较,而只是去区别不同点。据不可靠小道消息说,作者认为战争源自男性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因此构想一个没有性别差异的格森星,这里没有战争,最多小规模的打架斗殴。然而主人公跨越国境时候的场景,可不只是打架斗殴那么简单啊,那样的场景,即使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也是拔掉了鬼子一个据点的规模了。
抛开这个点,再看看别的,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类似倾城之恋的剧情,卡亥德的朝廷斗争,欧格瑞恩的党派斗争,都和双性社会的故事没有任何不同。以至于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能够完成这项预想的任务,因为小说给我的感受是:没有不同。
唯有一处体现区别的是宗教。不管是韩达拉教还是尧米西教,都没有政治色彩,甚至看不到仪规、代言人和崇拜对象(全书没有出现过米西的雕塑画像之类的东西,韩达拉教更像是一个修仙门派)。神话和宗教,都没有其社会的现实意义,有的只是从中衍生出来的技术。而其中的预言术,更是提出了只有你不相信预言的时候,预言才生效的原则,哦,更有几个毫无意义的预言术的故事,和阿波罗神谕差不多。
书中所写到的2个国家,卡亥德是封建社会的代表,欧格瑞恩是共产主义的代表,为什么没有资本主义的代表?不是没有,艾库曼不就是嘛。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评价之词,但全书的宗旨一直很明确,共产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是落后的,最终都要“民主”。而不巧的是,我还有点玻璃心,1969年这个年份,你确定这2个国家是如同格森星一样编造出来的?这也是让我很不舒服的原因之二。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一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篇幅不算长,比起科幻,更像是瑰奇的冒险故事,而史诗般的异星历史,都隐在未曾正式介绍的背景画面里。
冬星的居民按着月相周期性地改变性别,规律地打开情潮涌动的窗口。希弗格雷瑟——“声望、脸面、时机以及不损尊严的人情世故”——主导着星球的运转。这种“有话不直说,希望是为了你好”的性格描写,几乎让人觉得是某种东方特质,更别提那个他们在冰原跋涉之时,主人公画出的阴阳鱼——因为它很好地契合了那个光明黑暗一左一右共存的谚语。
这个故事可以是关于两个主角的,也可以是关于两个国家、两种观念、两个文明……男主人公在这个没有男女之分的星球上(他这样的“性别固定状态”者是极少数的存在),还反思了一下女性的定义。跳出四面墙回头看的经验总是很有趣。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二
《黑暗的左手》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宇宙尽头的陌生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这引导了我读这本书的基调,我如何在这本书上看到另一个自己。
首先,关于国家。
使者来自地球,而地球又属于爱库曼星球联盟,这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松散联盟,没有法律,没有规则,大家友好往来,共建一个和平交流世界。这类似作者的一个的设想,是理想式的民主制的存在。格森星上的欧格瑞恩,则描述的是一个扭曲的公有制社会。在欧格瑞恩的共生区,人人能找到工作,至少都能做到衣食无忧。但当面临政治斗争,人也不再是人,控制、鞭笞、凌虐,都是那看似公平美好下面的黑暗角落。格森星球上的另一个国家卡亥德,则更像一个无为而治的封建社会,卡亥德由一个个类似封建领土的部落构成,百姓自给自足,并没有很强的国家意识。斗争也仅仅限于宫廷内,并不会波及普通民众。三种主体,或多或少都有当今世界的真实写照,不管是关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其次,关于性。
不得不说,作者厄休拉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性的世界。格森星上的人没有男女之别,他们一生中六分之五的时间是雌雄同体的双性人,他们有相对固定的性周期,一般是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有两到五天的发情期,即所谓的克慕期。在此期间,每一个格森人都会有受孕的可能。而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女性特征逐渐明显,而哺乳期过后,则又恢复雌雄同体的状态。只有在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固定下来,不再在两性之间进行转变。在这里,“女性不会遭受其他地方的女性心理或生理的束缚,共享义务和特权,承担同样的风险,享受同样的机会。没有强迫的性,没有强奸。没有弱势和强势、保护和被保护、支配和顺从、占有者和被占有者、主动和被动之分。二元论倾向已被弱化、被转变。”在这里,尊重和评价每一个人,都只是将他看做一个纯粹的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格森星也没有战争,没有持续不断的性能力,也就没有征服和控制欲。
再者,关于爱。
格森星上的爱是超越性别的,超越我们所熟知的道德伦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爱,每个人都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使者最初对格森星这种爱是无法跨越的,可是最后,他和伊斯特拉凡也产生了这种爱,当然也可以说是友情,而爱和友情,有时候往往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平等而正当的爱。还有便是人对国家的爱,什么才是人对国家的爱,是盲目的服从吗?作者给出了答案。从伊斯特拉凡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他对于卡亥德的爱。最后他扑身撞去边境守卫的枪口,与其说是不想拖累使者金利,还不如说是为了卡亥德早日走上他所赞同的星球联盟之路,他所期盼的光明的未来。他献身于卡亥德,献身于人类。尽管知道最后,他还是被冠上叛徒伊斯特拉凡之名。
最后,关于道。
有读者发现,作者厄休拉很小就开始接触道家学说,因此书中的光明与黑暗,恐惧与勇气,寒冷与温暖,男人与女人,不管是相互对立还是互相统一,都体现着厄休拉对道家思想的继承。而读到他“在圆圈里画了一道双弧线,又给这个符号中“阴”的那一面涂成黑色时”,也让我感到格外地亲切,这不是我中华的阴阳之说吗。阴阳调和,达到一种平衡的统一。这似乎是卡亥德人身上的特质。而当一方失衡,比如男权主义的盛行,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少躁动和不安。只有亮光还不够,还需要阴影,我们才能行走。当我们习惯对立性地看世界时,有时也需要从统一的角度来看,非要彼此分出对错、好坏、高低,那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勿须去证明,因为证明本身就包含着假设,本身就糅杂着太多主观的想法。未知,仅仅是未知,就值得我们用世世代代的经历去探索了。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我没有过多地思考,仅仅是跟着厄休拉的描绘一步步进入它创造的新的世界。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并不多,但却精准地为我们展示了格森星球的民情风貌。故事情节并不是跌宕起伏,但却是紧凑有序,一步一步带我更多地走向格森星,走向伊斯特拉凡,走向使者金利,甚至走向真实星球上的我自己,我们自己。尤其是后半段的冰原死亡之旅,不得不佩服厄休拉的天才想象力,她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绝妙的冰原世界,仿佛自己都已经置身其中。寒冷,饥饿,希望,绝望,都似乎跟着伊斯特拉凡和金利经历了一番。
接受一个人最原始的形态,忽略他的身材,他的肤色,他的种族,甚至他的性别,就只是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人来看待,来尊重。走进他,去爱他,如同爱自己。差异,万事万物皆有差异。爱库曼星球联盟本身就有千奇百怪的差异,可为了更好地发展,结合起来,它派使者来到遥远的格森星,即使面临着诸多不同,也会区包容它和接纳它。正如书中厄休拉所说“差异本身就是一座桥梁,唯一的一座跨越我们之间鸿沟的桥梁”。也正如格森星的韩拉达教,“他们对人兽之间的这个鸿沟并没有那么在意,关注更多的是彼此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关注所有生物构成的这个大同世界。”
以书中写到的特米尔的诗句结尾:“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三
至今,我一直在读余光中老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一边是在感叹这位文学大师文笔之精湛,润色之如神,另一边在细细地分析,了解这位大师的人生经历,希望从中有点启发或者有所借鉴。
在看他的散文时,总觉得这是一首诗的扩大化,亦或者本身就是一首诗,譬如“莲莲相连,莲瓣的千指握住了一个夏天,放走了一个夏天”,譬如“月光是史前谁的魂魄,自神话里流泻出来,流向梦的,夜的,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深度,密度,在余老的散文中总是恰如其分,细细探究总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少年奔波,少年轻狂,少年亦舞梦。余老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一首诗,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诗便是他本身,他本身便是诗。从金陵城下到蜀地僻隅,从厦门沐风到海外润雨,诗似乎一直在陪伴着他,情一直在鼓涌着他,尤其是乡情,尤其是对身后的一片黄土有着深深的眷恋。在散文集里,这种情溢得满满的,满满的愁,字里行间,总不乏思念,总不乏感触。是的,隔着浅浅的海峡,那个时候的他确实是遥远而贴近的愁。现在倒好了,两岸的不断交流与沟通想必能减轻余老的这种乡愁,但是,隔了几十年,再踏上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时,愁更愁,情更溢了吧。
看似陌生,实则更亲切,亲切之余,便有诗的灵感,文的风骨。许多时候,贴近心声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的。余老的文章里,写的最多的就是心声的倾泻,真真实实的倾泻,钳上诗的骨架这心声便上了一个台阶,但它始终只是心声罢了。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四
我读《左手的掌纹》中这篇《听听那冷雨》都依旧激动不已,害得女朋友还追问我以前似乎有过什么青涩回忆?我暗自窃喜,是的,有一段青涩回忆,就是从那冷雨开始。寒假至今,我一直在读余光中老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一边是在感叹这位文学大师文笔之精湛,润色之如神,另一边在细细地分析,了解这位大师的人生经历,希望从中有点启发或者有所借鉴。在看他的散文时,总觉得这是一首诗的扩大化,亦或者本身就是一首诗,譬如“莲莲相连,莲瓣的千指握住了一个夏天,放走了一个夏天”,譬如“月光是史前谁的魂魄,自神话里流泻出来,流向梦的,夜的,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深度,密度,在余老的散文中总是恰如其分,细细探究总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少年奔波,少年轻狂,少年亦舞梦。余老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一首诗,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诗便是他本身,他本身便是诗。从金陵城下到蜀地僻隅,从厦门沐风到海外润雨,诗似乎一直在陪伴着他,情一直在鼓涌着他,尤其是乡情,尤其是对身后的一片黄土有着深深的眷恋。在散文集里,这种情溢得满满的,满满的愁,字里行间,总不乏思念,总不乏感触。是的,隔着浅浅的海峡,那个时候的他确实是遥远而贴近的愁。现在倒好了,两岸的不断交流与沟通想必能减轻余老的这种乡愁,但是,隔了几十年,再踏上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时,愁更愁,情更溢了吧。看似陌生,实则更亲切,亲切之余,便有诗的灵感,文的风骨。许多时候,贴近心声的东西是最能打动人的。余老的文章里,写的最多的就是心声的倾泻,真真实实的倾泻,钳上诗的骨架这心声便上了一个台阶,但它始终只是心声罢了。他在《剖出年轮三十三》里写道:“真正的诗人,该知道什么是关心时代,什么只是追求时尚。真正的诗人,不但需要才气,更需要胆识,才能在各家各派批评的噪音声之外,踏踏实实,走自己寂寞然而坚定的长途。”是的,真正的诗人便是这样一种独立而寂寞走着的人,余老是,诗中的余老也是,散文中的余老更是。诗与散文,本身不那么联系,即使有联系,也不会很密切,但是余老做到了,做到了如何使诗与散文在亲密的联系,水乳交融。合上这本厚厚的散文集,感觉心里似乎清澄了些。夜色里,安静的风偷偷溜进窗门,显得更安静了。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五
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他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文杂情亦杂,作家的情感像喷涌的泉,丰富多样,即使这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贯穿始终的两种情感。一是思乡爱国,二是念女思亲。
先来谈谈我对他第一种情感的理解。
37年。期间他也在香港和欧洲待过。其实,余光中待在祖国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他的根在祖国,因此,他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不无道理。他这样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作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我离开她时才21岁呢,再还乡时已经64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语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的会魂飞魄散,被西湖掏空。”即使余光中离开了中国,在他乡生活时间太长,他也无法真正融入他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液,血液里流动的是龙族的气息,读后感。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六
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他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文杂情亦杂,作家的情感像喷涌的泉,丰富多样,即使这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贯穿始终的两种情感。一是思乡爱国,二是念女思亲。
先来谈谈我对他第一种情感的理解。
在《地图》这一文中,我又清晰地感受到了文章跳跃的脉律。他说,去新大陆的行囊里,他没有像肖邦那样带一把泥土,毕竟,那泥土属于那岛屿,不属于那片古老的大陆。他带去的是一幅旧大陆的地图。密歇根的雪夜,盖提斯堡的花季,他常常展视那张残缺的地图,像凝视亡母的旧照片。那些,在嘉陵江上,在那里,他从一个童军变成一个高二的学生。
我没有试过离开祖国,无法真正理解身在他国的余光中在每个梦呓的日子里是怎样低声呼唤中国的名字,但我能体会这种感觉。身在佛山,每当我翻看广东地图,我的目光也总会落在东海那个小镇。我总会想起那儿的云淡风轻,那儿的浅海蓝天,那儿的闽南细语,那儿的擂茶欢鼓……于是,我更能想象,离开了中国大陆的余光中,每每勾起他的思乡情思时,眼眸里是泛着怎样的泪花。
再而来说说我对他另一种情感,思念亲人的理解。初看《日不落架》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不得甚解,直到我看完,终于能理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着怎样的柔软内心。余光中的四个女儿长大后都留在了别的国家,两个在北美,两个在西欧,留下他跟他妻子守在台湾。于是,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他们二老总是聚精会神。“一家既分五国,气候自然各殊。其实四个女儿都在寒带,最北的曼彻斯特约北纬53°,最南的纽约也还有41°,都属于高纬了……黄昏,是一日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时辰,气象报告总是由近而远,终于播到了北美和西欧,把我们的关爱带到高纬,向陌生的又亲切的都市聚集。陌生,因为是寒带,亲切,因为是我们的孩子所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应该是他们最纠结担心的时候,若是她们女儿所在城市风调雨顺,他们二老还安心些,可要是那些城市刮风下雨下雪,他们的神经就紧绷着,内心纠结着,仿佛自己已先感受了严寒的侵袭。
我深深相信一句话,无论儿女是否已经长大,他们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我想到了我的阿爸,有一次我打电话回家,他跟我说要添衣保暖,佛山总是比汕尾冷一两度呢。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我爸看天气预报也会关注异乡佛山的情况,也会想起是否他女儿受了寒。正如余光中所说,他们真的每晚在电视上向女儿“寒暄”,不是客套,而是真情,因为中国人不惯和家人紧抱热吻,恩情流露,每在淡淡的问暖嘘寒,叮嘱添衣,这是中国式的关爱。
不难想象,余老夫妇俩每晚是否能安心入睡,即使睡了,他们也是做着天伦美梦。梦中那一窝四只小白鼠,跟他们欢乐地在一起。不难想象,可怜天下的父母心。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七
《左手的掌纹》仿佛是个有着别样敏感的少女,她的情感,清新自然。余光中散文中充满着诗话的词句,这大概就是他被盛赞是“有时写诗,左手写散文”又卓有成就的作家的原因吧。
我对这个书名也是一见倾心,左手的掌纹,一看就觉得满是温暖的五个字,有种默默的情愫在其中。有人说,控制右手的左脑掌管着理智的神经,而控制左手的右脑,却掌握着一个人的情感,于是,左手无形中就被赋予了一种传递人感情的使者的形象。况且,左手离心脏更近,想想如果被一个人用左手牵起,如果始终站在一个人的左边,是不是就可以离他更近一点?而刚刚流过心脏的血液流到了左手,保留的温热是不是可以更多一些?对于不是左撇子的我来说,自然比右手用得少,由此,少做那些杂事的左手也多了些细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仔细看了看自己左手的掌纹,那细细密密的纹路,互相错综交叉,真的最适合比喻复杂的人生,而反手握拳,那些象征命运的轨迹一下子就被自己握在了手中,这真的是种特别的感受。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八
余光中先生是以写诗出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邮票》,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然而,余光中的散文写得不比他的诗差。这本《左手的掌纹》所选的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有他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可谓最广义的一部文选了。
文杂情亦杂,作家的情感像喷涌的泉,丰富多样,即使这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贯穿始终的两种情感。一是思乡爱国,二是念女思亲。
先来谈谈我对他第一种情感的理解。
在《从母亲到外遇》这篇文章中,余光中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香港比作情人,欧洲比作外遇。余光中出生在南京,为了躲避战乱。后,他与母亲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一住就是37年。期间他也在香港和欧洲待过。其实,余光中待在祖国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他的根在祖国,因此,他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不无道理。他这样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作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我离开她时才21岁呢,再还乡时已经64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语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的会魂飞魄散,被西湖掏空。”即使余光中离开了中国,在他乡生活时间太长,他也无法真正融入他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液,血液里流动的是龙族的气息。
在《地图》这一文中,我又清晰地感受到了文章跳跃的脉律。他说,去新大陆的行囊里,他没有像肖邦那样带一把泥土,毕竟,那泥土属于那岛屿,不属于那片古老的大陆。他带去的是一幅旧大陆的地图。密歇根的雪夜,盖提斯堡的花季,他常常展视那张残缺的地图,像凝视亡母的旧照片。那些,在嘉陵江上,在那里,他从一个童军变成一个高二的学生。
我没有试过离开祖国,无法真正理解身在他国的余光中在每个梦呓的日子里是怎样低声呼唤中国的名字,但我能体会这种感觉。身在佛山,每当我翻看广东地图,我的目光也总会落在东海那个小镇。我总会想起那儿的云淡风轻,那儿的浅海蓝天,那儿的闽南细语,那儿的擂茶欢鼓……于是,我更能想象,离开了中国大陆的余光中,每每勾起他的思乡情思时,眼眸里是泛着怎样的泪花。
再而来说说我对他另一种情感,思念亲人的理解。初看《日不落架》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不得甚解,直到我看完,终于能理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着怎样的柔软内心。余光中的四个女儿长大后都留在了别的国家,两个在北美,两个在西欧,留下他跟他妻子守在台湾。于是,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他们二老总是聚精会神。“一家既分五国,气候自然各殊。其实四个女儿都在寒带,最北的曼彻斯特约北纬53°,最南的纽约也还有41°,都属于高纬了……黄昏,是一日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时辰,气象报告总是由近而远,终于播到了北美和西欧,把我们的关爱带到高纬,向陌生的又亲切的都市聚集。陌生,因为是寒带,亲切,因为是我们的孩子所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应该是他们最纠结担心的时候,若是她们女儿所在城市风调雨顺,他们二老还安心些,可要是那些城市刮风下雨下雪,他们的神经就紧绷着,内心纠结着,仿佛自己已先感受了严寒的侵袭。
我深深相信一句话,无论儿女是否已经长大,他们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我想到了我的阿爸,有一次我打电话回家,他跟我说要添衣保暖,佛山总是比汕尾冷一两度呢。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我爸看天气预报也会关注异乡佛山的情况,也会想起是否他女儿受了寒。正如余光中所说,他们真的每晚在电视上向女儿“寒暄”,不是客套,而是真情,因为中国人不惯和家人紧抱热吻,恩情流露,每在淡淡的问暖嘘寒,叮嘱添衣,这是中国式的关爱。
不难想象,余老夫妇俩每晚是否能安心入睡,即使睡了,他们也是做着天伦美梦。梦中那一窝四只小白鼠,跟他们欢乐地在一起。不难想象,可怜天下的父母心。
余老是一个至情至善的普通人,他跟我们一样,爱国爱家。不同的是,读着他的文字,我们更能清楚体会到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因为他的字传达着爱,像涓涓始流的清泉,默默流淌,却掷地有声。
可以说,散文包罗万象,余光中左手的掌纹,其纵横的纹路是清晰明暖的情思。
不仅仅是左手读后感篇十九
文杂情亦杂,作家的情感像喷涌的泉,丰富多样,即使这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贯穿始终的两种情感。一是思乡爱国,二是念女思亲。
先来谈谈我对他第一种情感的理解。
在《从母亲到外遇》这篇文章中,余光中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香港比作情人,欧洲比作外遇。余光中出生在南京,为了躲避战乱。后,他与母亲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一住就是37年。期间他也在香港和欧洲待过。其实,余光中待在祖国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他的根在祖国,因此,他把大陆比作母亲,台湾比作妻子不无道理。他这样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作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我离开她时才21岁呢,再还乡时已经64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语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的会魂飞魄散,被西湖掏空。”即使余光中离开了中国,在他乡生活时间太长,他也无法真正融入他乡,因为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液,血液里流动的是龙族的气息。
在《地图》这一文中,我又清晰地感受到了文章跳跃的脉律。他说,去新大陆的行囊里,他没有像肖邦那样带一把泥土,毕竟,那泥土属于那岛屿,不属于那片古老的大陆。他带去的是一幅旧大陆的地图。密歇根的雪夜,盖提斯堡的花季,他常常展视那张残缺的地图,像凝视亡母的旧照片。那些,在嘉陵江上,在那里,他从一个童军变成一个高二的学生。
我没有试过离开祖国,无法真正理解身在他国的余光中在每个梦呓的日子里是怎样低声呼唤中国的名字,但我能体会这种感觉。身在佛山,每当我翻看广东地图,我的目光也总会落在东海那个小镇。我总会想起那儿的云淡风轻,那儿的浅海蓝天,那儿的闽南细语,那儿的擂茶欢鼓……于是,我更能想象,离开了中国大陆的余光中,每每勾起他的思乡情思时,眼眸里是泛着怎样的泪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08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