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交往与合作。在总结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议。请大家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参考。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一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 红色文化的内涵
化经过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生活的磨砺,至今仍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两种文化形态:物态文化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参与者。红色文化的精髓就是“红色革命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形态。
2.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1.2 品位高,拥有许多国内知名红色文化资源
赣南高品位的红色文化与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性贡献是分不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培育了赣南红色文化的高品位。到 2009 年 3 月,赣南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教育基地位共计 109 处 153 个点,绝对数居江西省第一,全国前列。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有 40 多个部委办局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部委旧址建立了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赣南 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名列全国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 个“红色旅 游经典景区”和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属“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这一主题,拥有人民共和国摇篮、五次反“围剿”纪念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地、“苏区好作风”发源地和将帅文化等系列红色经典。这些高品位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推进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
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被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兴国山歌是最为著名 的。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容,兴国山歌从 “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红色歌谣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承革命主 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遽成长壮大。革命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 红色歌谣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 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 动”。1933 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 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在 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革命与地 域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 效应。1934 年 1 月 6 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上 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 赏的艺术”。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 引为传唱。
4革命诗词
老一辈革命家在赣南创作的军旅诗词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毛 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生活战斗六年之 多,书写了为数众多的壮美诗篇。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写的军旅 诗词就有九首,在《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中咏出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千古佳句。1934 年 10 月开始,陈毅转战赣南,坚持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 下了像《登大庾岭》、《油山埋伏》、《雪中野营闻警》、《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 等十多首等气壮山河的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表现了共 产党人崇高理想与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这些诗篇既是历史记忆,又是那个时代 写照。
5红色影视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赣南党史、军史题材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剧作 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冬梅》、《翠冈红旗》、《独立大队》、《赣水苍茫》、《梅岭星火》、《宁都兵暴》、《封锁线上的交易》、《邓小平在会昌》、《心动岁月》、《特殊连队》、《长征》、《浴血坚持》、《那时花开》等一大批文学、电影视剧作品不断涌现。这些影视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怕牺牲,勇于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诠释和提升了新时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这些红色影视作品是成长于赣南的现代红色文化。这一处处革命遗存、一首首红色歌谣、一幕幕红色戏曲、一份份红色报刊、一幅幅标语漫画、一部部红色影视不只是赣南苏区革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了赣南人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之一,是赣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源、经济资 源、文化资源。
三、赣南红色文化的价值
1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在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居于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推动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作用。
1.1红色文化是中共执政文化的重要基础及内容。执政文化是执政思想的重要精神载体,是关于执政思想、制度和心理的凝聚,它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包括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众心理等丰富内涵。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执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一定阶级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服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执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与红色精神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所蕴涵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价值取向,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意识形态、民族价值观、思想素养,为构筑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借鉴,同时中共执政文化的形成又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执政队伍和民族的素质密切相关,而且与执政党执政理论也直接相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中共执政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的执政方略的形成离不开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否则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缺失传统根基。
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从本质上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它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其它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1.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方向指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这就要求与之相符合的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如经济文化、经济道德、经济思想为其服务,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红色文化所包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为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可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沿着正确轨道有序运行。
2.2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教育以现代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使其树立主体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从而使人们以先进意识支配其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直接发挥推动作用。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胜利的精神来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用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胆略提高人们改革的自觉性,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提高劳动者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劳动者钻研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提高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3.红色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完善,市场上还存在欺行霸市、缺斤短两、假冒伪劣等不良现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加强红色文化建设,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以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建立先进健康的舆论环境、诚信互利的道德环境和安定祥和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人们从片面的、狭隘的、短期发展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不仅能够营造有利于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还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指导。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持与推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发展。
3.1.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前提。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教育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的传播、继承的过程,这种传承过程不是单向的灌注,也不是既有文化的不断重复,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发展既有新的东西的增加,又有对旧文化的改造、对陈旧观念的摒弃,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逐步形成的。二是具有文化渗透、创造功能。红色文化教育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去,既有对社会主流文化弘扬,也有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亚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引导,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造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良好氛围,并自觉吸收各种亚文化中的合理、有益成分,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3.2.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为一系列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更体现为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变化,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但是,当下的文化建设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确实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重要体现。因此,大力宣扬红色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制“三俗”之风净化文化领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二
于都是江西省兴国县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工农区域交界,以其丰富的红色资源而闻名。这次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于都红色文化的学习活动,深切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以下是我对于都红色文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了解到了于都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于都曾是中央红军的诞生地,拥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馆。通过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红军广场,我了解到了中央红军浴血奋战、浴血前进的艰苦历程,体会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于都红色文化不仅有着辉煌的历史,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等,这些都是红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其次,在于都红色文化学习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激发力与凝聚力。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我感动地流下了热泪。馆内的展品和图片讲述了无数英雄们的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事迹,激发出我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尤其是在听到解说员讲述红军长征时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不禁思考我自己的困难和挑战,觉得自己应该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因为相比于先辈们的困难,我们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同时,参观红军广场时,我被广场中高耸的纪念碑以及红军的雕塑所震撼。红军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豪迈。这种激发力与凝聚力正是红色文化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此外,在于都红色文化活动中,我还领略到了当地红色文化的地方特色。于都红色文化除了具有中央红军的红色元素外,还融入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例如,在于都红色电视剧《长征》中,不仅展示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还描绘了当地红军与苏区百姓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影片更贴近人情与社会现实。这种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红色文化,让我对于都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亲近的感受。
最后,于都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于都的革命历史,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一个人的责任是伟大的。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精神是无私的、伟大的。同时,红色文化也弘扬着家国情怀,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于都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让我领略到了红色文化的力量与魅力。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力与凝聚力、地方特色以及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都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三
青山在,山河美,党未老。100岁的老人早过了古稀之年,而我们的党仍然年轻、风华正茂的,100年仅是她辉煌历史的其中一页,未来,她必将以昂扬姿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跟随那波浪壮阔的篇章,我们重回风云激荡的年代,从1921年到2021年,从南湖到井冈山,从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到消除绝对贫困,从爬雪山过草地到中国高铁世界领先,祖国变化翻天覆地,处处彰显大国威仪与风度,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在世界东方,每一个中国人昂首挺胸自信微笑。
我从历史中感受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心潮澎湃,感受那些被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的的的黑暗岁月,也感受白昼到来迎接光明的激动时刻;国家改革,仿佛让我重温了一个有志青年的奋斗史、创业史,看到了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重温党史,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叫大国担当。当疫情袭来,美国一场会议几十万人被感染,资本主义国家对疫情避尤不及,只有中国这位谦谦君子把手伸给了同伴,以行动告诉全世界,命运共同体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世界之光也从中国红色的土地上亮起。
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时刻铭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发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救灾、抗疫奉献、脱贫攻坚等精神,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在物欲横流面前不断提高自身廉洁自律的觉悟,加强道德修养,扎实工作,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面对铡刀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以共产党员的信仰书写伟大与光荣;雷锋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老英雄张富清,六十年来深藏功名,默默奉献,一辈子保家卫国、为民造福;还有我们贵州遵义的排雷英雄杜富国,他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写忠诚。英雄的信念、百折不屈、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为我持续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英雄让我敬仰,我身边的榜样更让我肃然起敬。单位的85岁离休老人徐效质花了50年时间、写下整整38页入党申请,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6年他向党组织交来一万元特殊党费,他说缴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必要时应当为党献出生命;我的女同事吴霞,她为了工作经常忘记时间,原本清瘦的她室内作业一个月后长胖了8斤,连入党宣誓也是在项目部完成,对此她无怨无悔,她说,自己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国家的工作绝不能误。单位退休老党员王正明,在部队连续三年获得“五好战士”的荣誉称号,连队前嘉奖一次,1977年7月,更因生产和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华国锋、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由于各种原因,到贵州地矿测绘院工作后,王正明的工资级别比他同期的同事要低一级,而一级工资对于一个仅靠工资养活全家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可当别人都替他打抱不平的时候,他却说,“党员又不能和别人比待遇,要比就比贡献!”王正明退休后发挥余热,回到老家赫章县青塘村继续为脱贫攻坚作贡献。他拿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村里牵电线,带领村民修路,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他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既然是党员,到哪里就要为哪里着想!”;同事王旁勇在面对糖衣炮弹的轰炸,身处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却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在一次测量任务中,别人拿出20万元要求他修改地类,被他厉声拒绝。他被别人奚落道,你看你工作那么辛苦,又那么穷,真不知道要爬多少山跑坏多少双鞋才能赚得到那么多钱。他却坚定地说,我为国家工作,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是一名党员,国家和单位已经给了我工资,不该拿的我绝对一分都不会拿。
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决心和力量,我将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身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只有了解几代人艰苦拼搏的历史,只有深切体会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带来的幸福,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学习党史才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能从党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四
于都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被誉为“红色瑰宝,文化家园”。近日,我有幸前往于都,深入了解了这里的红色文化,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于都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
于都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1927年的南昌起义,在于都瞬间点燃了斗争的烈焰,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时期,于都成为了红军的宝地,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红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永恒的英雄史诗,于都也成为了红色幸福的摇篮。
第二段:于都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于都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绚丽多彩。从“南昌起义爆发地”到“红色地标”,从“红军长征起点”到“鲁迅纪念地”,每个地标和景点都诠释着红色史诗。在南昌起义纪念馆,我被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所吸引,仿佛与革命先烈们拉近了距离;在红色广场上,我看到了红军的冷峻面孔和他们英勇善战的身影;还有红色扶贫基地、红军小学等等,每一个地方都让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厚重和传承。
第三段:于都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于都的红色文化虽然承载了历史的沉淀,但其现实意义却仍然存在。红色文化是激励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源泉,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纽带。在于都,红色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引领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同时,红色文化也成为了于都的品牌,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第四段:于都红色文化给予我的启示与感悟
在于都红色文化的浸润下,我深感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让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最可敬、最令人敬佩的人。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于都红色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它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激励现代人为社会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第五段:投身于都红色文化建设的行动
于都的红色文化是宝贵的财富,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我将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于都的红色文化,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力量,从而激发起大家爱国爱家、奋发向前的情感和信念。
总之,于都的红色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前来学习、领悟。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告慰英雄先烈的眷顾,更是激发人们向前奋斗的信念和力量。我们要铭记于都的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我们的实践中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璀璨的花朵。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五
《小兵张嘎》这部经典老电影伴着我的父母长大,如今这部电影丰富着我的精神生活。使我百看不厌,并对里面主人翁嘎子的那股子嘎劲和剧中的经典台词模仿得形象逼真!因为太喜欢嘎子这种不畏坚辛,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这种小八路精神了!故事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子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员老钟叔奶奶英勇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而老钟叔为了掩护乡亲们被敌人逮捕。
干出很多可笑的嘎事儿,在区队长的教育下,在八路军这个革命大溶炉里,嘎子成熟了,更加坚强了,为了保护老百姓,嘎子不幸被俘,关在鬼子炮楼的底层。
我不仅崇拜和敬仰嘎子的这种英勇品质,还喜欢他身上那股子嘎劲,爱他那股子不服输的淘气劲儿。
我们今天的生活远离战争和硝烟,那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和鲜血换来的,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换来了我们中国人的尊严!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儿童除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本领和技能以外,要爱自己,爱别人,爱集体,爱国家。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六
一、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丰碑。
红军长征,面临重重困难,兵力不足、武器落后、意见不一、情报困难等,给红军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特别是湘江一战,损失近5万人,余下仅有3万人左右,与国民党__月0万军队悬殊太大,如此条件下要寻找自己的出路,红军的命运着实让人担忧。但红军长征行进贵州境内后出现了重大转机,党内领导班子进行了补充调整,纠正了错误的行军作战思路,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四渡赤水迂回作战,屡出奇招,有效牵制了强敌,特别是娄山关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__月个团,俘敌3000人,大大提振了红军的士气。接着巧渡金沙江,抢夺大渡河,连夜行军120公里,从而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丰碑;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感动了全世界人民。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红军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淳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熔炉。
二、理想信念是强大的战斗力。
长征时期,无论是兵力、武器,还是生存条件和环境等,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红军都处于劣势。国民党野心曾几度想彻底消灭红军,但妄想终究未能得逞。红军以弱胜强,开僻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其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千秋万代。是什么让红军如此执著?是什么给了红军如此大的力量?勿庸置疑,是理想信念。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心中有共同的理想信念:那就是消灭压迫和剥削,向往自由和平等;推翻反动统治,人民当家作主;赶走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战斗。在红军心中,革命理想高于天,只要理想信念不动摇,就一定会争取到胜利。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牺牲是最值得的,最光荣的事。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下,红军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作战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三、关键时刻,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苟坝会议会址参观时,沿着当年毛泽东走过的小道,一路步行,一路深思。苟坝会议期间,红军领导集体决定攻打打古新场,大家都同意了决定,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持反对意见,而且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不惜辞去领导职务,还深夜提着马灯步行两公里去找周恩来,说明了自己的分析和主张,终于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取消了作战计划。随后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关键时刻又一次挽救了党和红军。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得不说,毛泽东的坚强意志、卓越智慧和惊人胆识,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
四、用长征精神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七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励人民前行的理论支撑,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令人意识到了国民自强的重要性。而《红色文化》则是从文化角度呈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独特魅力,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号召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当时代先锋。“红色文化”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纪念品,更是活跃在当今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文化形态。
一、认识红色文化,重温革命历程
《红色文化》寓意深刻,不仅提到了红色文化来源和内涵,而且对红色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和呈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追寻真理、弘扬红色风骨、品位红色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红色文化,则是弘扬“仁爱、道德、文明、责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价值体系。
二、强调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征
红色文化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合理的转换和创造的新形式,以角色互换的方式,通过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更好地迎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够确保与受众的紧密联系,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红色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新文化和创造性创新的力量,对红色文化的分类方案进行了扩展和细化,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亟需高度自觉
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其实是落实民族精神“团结、奋斗、创新、共享”的现代价值广场,也是塑造全民族文化个性的一种方式。这种文化上的自觉是对革命先烈及革命精神继承发展的高度认同,是尊重传统文化和热爱新文化的综合表现,也是发扬民族自信和自尊心的内在体现,更是走向新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四、红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含义
红色文化更是建设创造文化与继承创造文化的重要桥梁,在全民族快速发展的当代需要,“红色文化”的思想体系更显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在实践中,各种未完待续的文化现象时有发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各种不同特质的文化呈现为社会发展打下了宝贵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体系的契机。
五、共享红色文化,弘扬精神价值
红色文化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在情感上,将其纪念碑式地呈现,更能吸引人们前来一探究竟,珍惜其含义,在文化上,可通过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激励人们“子承父业,忠孝两全”的传统美德,在理性上,可引导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奋发向前,不断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总体而言,红色文化的鼓舞和感染,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范畴,而要深入到每一个个体内心的灵魂深处,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焕发生命的光辉和力量,让红色文化成为各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与互动的文化盛会,展示中华文化的新气象、新态度、新时代气息,这对于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精神,促进文化创新创造,发挥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八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红色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热烈、鲜艳的红色代表了吉祥与喜庆,代表了不顾一切勇于追求的热烈,更代表了坚定活波的热情。
也许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红色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在中国一辈辈英雄儿女追求民族的独立,国家富强的壮丽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容和魅力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更加壮丽的红色画圈。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正向文化价值,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红色文化在政治上的表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和历史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相吻合。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目标指向单一。
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红色文化的传奇。虽然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内容丰富多彩,但它的目标指向非常单一,都指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色文化价值巨大,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地面上生长出来的,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与过去相比,所处的环境有异、条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则和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走进新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社区干部,我们需要勇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实践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推动历史的车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九
6月4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械党支部、医技党支部和脑康党支部一行50余人赴林州红旗渠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怀着对红旗渠的向往和对红旗渠精神的崇敬之情,全体党员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林州人数十年的磨砺造就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成为世界奇迹,也成就了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我们河南人的一张名片,也是河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曾经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馆里展出的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形象以及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详细地记载着上个世纪60年代林州10万人民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总长1500公里、灌溉区域达50多万亩土地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的英雄事迹。
随后,大家又前往建设红旗渠时的经典地段分水闸和青年洞实地参观。看着一幕幕真实的即惊险又伟大的工程,大家无不被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这次参观红旗渠活动也是党员的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在青年洞前,党员同志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志们纷纷表示,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党员,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共产党员的凝聚力,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勇于奉献,为医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十
5月18日上午,由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主办的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红色校园频道在南昌市第三中学举行隆重的开播仪式。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刘玉东出席仪式并宣布红色校园频道开播。
开播仪式由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主任何少加主持。作为“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项目的建设运营方,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董事长贺林香对“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项目的内容、背景、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三年来,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一直将“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建设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教育的重点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强力支持。红色校园频道的正式开播,标志着一个集期刊、网络、视频三位一体的教育宣传体系的形成。
仪式现场,刘玉东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对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红色校园频道的开播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发展项目库”,是我省出版业具有“两个效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对促进新闻出版业技术进步、数字出版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等具有引领和创新意义。
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红色校园频道将以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崇清尚俭的社会新风,发掘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养分的校园节目为己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红色校园频道的开播,是我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实现了红色资源与革命传统教育的无缝对接,是新形势下拓展校园舆论宣传新渠道、占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项目学校要充分应用好红色校园频道资源平台,整合德育资源,加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广大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科普教育等,发挥红色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传统、砥砺理想信念,做到爱国爱党跟党走,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成果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随后,由喻晓社、刘玉东、曹伴好、贺林香共同启动水晶球,正式启动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红色校园频道的开播。
出席开播仪式的还有: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办公室、宣传部、基教处、督导室、教育电视台、信息中心等部室,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展改革处的负责同志,南昌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的主要领导,以及来自全省“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学校的校长、教师代表。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十一
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为核心,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激发了无数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自己对红色文化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首先,红色文化教育我们坚守信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烈士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相信共产主义理想,坚信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摆脱国家内外的压迫和剥削。正是他们坚定的信仰,让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自己的信仰。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和信仰。
其次,红色文化告诉我们要坚持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党的方向是正确的,党的工作是正确的。”正是因为坚持了真理,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只有坚持真理,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稳健。
第三,红色文化教育我们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红军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红军将士的紧密团结。正是因为有了团结合作的精神,红军才能在每一个战斗中捍卫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利益。在如今的社会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样重要。只有团结合作,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第四,红色文化告诉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把维护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将士们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人民的利益。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第五,红色文化让我们明白要不断进取。红军的长征,就是一次极端艰难的远征,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红军将士们始终没有放弃,勇往直前,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前进。正是因为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红军才能最终取得了胜利。红色文化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教育我们坚守信仰、坚持真理、团结合作、为人民服务和不断进取。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从红色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立志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都的红色文化心得篇十二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半天时间,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的土地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当时战士用来战斗的兵器是如此的简陋却在如此险峻的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战士就是在这里度过艰苦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通过图片展示,简介及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次红色之旅,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我们参观的都与那段红色历史有关,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自己的教育岗位矜矜业业,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了解这段历史,让他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通过这次红色之行,使我们受到了教育,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对中国革命伟大进程有了真切的认识,锤炼了党性,增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同时,也使大家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融合了感情,凝聚了团结,焕发了干劲。大家纷纷表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增强责任,甘于奉献,永葆活力,再创佳绩。把红色教育的收获转化为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和审判事业的强大动力。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优秀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发挥新党员的务实进取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埋头苦干,做出成绩,不辜负院党组对我们的期望,以实际行动为汝阳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4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