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故事读后感(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6:10:04
霍金故事读后感(优秀13篇)
时间:2023-10-28 06:10:04     小编:笔舞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左右)

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霍金先生的逝世以来,人们对他的生平经历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从他年轻时的顶尖天才到身体逐渐无法动弹的阶段,霍金先生一直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感动着世人。通过深入了解他的生平故事,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欣赏这位伟大科学家,同时也让我们对生活和对自己产生深刻的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年轻时的顶尖科学家(250字左右)

霍金先生的生平故事开始于他年轻时期的辉煌。他在牛津大学担任教职之后,开始了卓越的科学研究。正是在这个阶段,他提出了震惊世界的黑洞辐射理论,被公认为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然而,命运在霍金先生年仅21岁时向他抛出了沉重的打击——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预计只能生存两年。尽管如此,他却没有放弃,并意识到时间变得更加宝贵。

第三段:身体逐渐无法动弹的阶段(250字左右)

在疾病不断侵蚀的岁月里,霍金先生的身体逐渐无法动弹,但他的大脑依然保持着清醒和敏锐。为了能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他设计了一套通过眼睛动作进行沟通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使他能够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还使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和演说家。在这个阶段,霍金先生向世人传达的信息是坚韧、勇气和乐观,他鼓励人们面对逆境时不放弃,不背弃自己的热情和追求。

第四段:对生活和人类未来的思考(300字左右)

在霍金先生的生平故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和人类未来的思考。他对宇宙和黑洞的研究让他深深地认识到人类个人的微不足道,但他又坚信人类的思维和智慧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他在其代表作《时间简史》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重要观点,使人们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思考。他教会了我们要保持谦逊,同时努力追求和探索未知,为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

第五段:对霍金先生的心怀敬佩(200字左右)

通过深入了解霍金先生的生平故事,我对其心怀敬佩。他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始终保持着对探索和科学的极大热情,从不屈服于逆境。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进取。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传奇,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指引,鼓舞我们逆境中勇往直前。我笃信,如果我们能从霍金先生的生平故事中汲取力量,我们将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50字左右)

霍金先生的生平故事是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的体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身体的健康状况如何,只要我们心怀追求,就能持续不断地破茧成蝶。他的一生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寻求突破。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二

霍金从小就拥有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大学时代他就意识到,肯定会有一套能够解释宇宙的万物理论,并陶醉于对其的思索之中,把之当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极强的使命感。

1963年,霍金21岁时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他也消沉过一段时间,极度失望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努力去帮助一些人们。医生当时预测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过后情况并不是非常糟糕。

曾和自己一个病房的男孩,第二年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觉得自己还不算倒霉,不应该就这样放弃,自己17岁就考上剑桥大学,拥有异乎常人的头脑。

霍金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个人传记中谈到,他并不认为疾病对他有多大影响,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时,他又努力证明自己能够象常人那样生活!

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他很憎恨别人把自己当做残疾人,他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了,决不能让精神也残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主见的人。他对生活永远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离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的活了下来。

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到:“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大师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用他还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上出现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

用霍金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有希望,人永远不能绝望!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即使病魔把霍金关在果壳中,他也是无限空间之王!霍金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见,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全力以赴为之奋斗!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三

霍金是谁?我想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1、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十分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正因霍金此刻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但是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一样。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爱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但是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正因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发奋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2、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户外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户外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下了一切学习和研究,正因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3、一个女子出现了

她叫简·瓦尔德。

1962年的夏天,简透过朋友,认识了走路笨拙、脚步踉跄的霍金,之后又发生了几次偶遇。于是,他们碰到了感情。

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多了一丝苦涩。霍金对自己的病感到无望,因此不打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联。他们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第三者,死神。

然而,感情的力量却无法抗拒。第二年7月14日,简和霍金结了婚。

多年之后,简在自己的回忆录《音乐移动群星》中写道:我十分爱他,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结婚,我愿意为他做饭、洗衣、购物和收拾家务,放下我自己以前的远大志向。

与简的订婚使霍金的生活发生了真正的变化。为了结婚,他需要一份工作,为了得到工作,就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因此,他开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用功。令他十分惊讶的是,他发现自己很喜爱研究。感情有了圆满的结局。然而,轮椅出现了。

4、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这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名人故事cglzw)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能够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推荐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潜质。他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刻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代替了感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5、畅销书之王:《时刻简史》

霍金的科普着作《时刻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向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明白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刻旅行等。

在《时刻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但是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期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此刻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6、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就应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构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四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理想人选。外号叫"爱因斯坦"。

20世纪90年代,谈论宇宙学渐成一种时髦,宇宙大爆炸理论虽不是新的理论,但在公众心中却非常新颖。特别是谈到霍金,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称他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人。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五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六

霍金,这个21岁时被确诊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医生断言“只能活两年”的男人,已经73岁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他的成就毋庸置疑:创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发展了黑洞理论,写下《时间简史》等一系列著作,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宇宙是一口幽深的矿井,那些黑暗中闪耀的'宝石,从来只留给最勇敢最执着的人。同时,宇宙也索取它的报酬。对于那些泄露了天机的人,命运的报复来得酷烈无情。自患病以来,霍金的肌肉功能持续萎缩,如今,他只剩下右眼珠勉强能转动,每分钟只能表达一个字母。

有人说他是轮椅上的图腾,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也有人质疑他频繁“作秀”,利用媒体炒作自己。在我看来,霍金不过是在证明,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有着普通男人的欲望和坏品位。霍金不需要怜悯。病魔打不垮他,也改变不了他。哪怕只剩下一只眼珠能转动,他也一样热烈地活着。

为了描述黑洞理论,霍金讲过一个故事:鲍勃和爱丽丝是一对情侣宇航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两人接近了一个黑洞。突然间,爱丽丝的助推器失控了,她被黑洞的引力吸引,飞向黑洞的边缘(视界)。由于越接近视界,时间流逝得越慢,鲍勃看到,爱丽丝缓缓地转过头来,朝着他微笑。那笑容又慢慢凝固,定格成一张照片。而爱丽丝面临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引力的作用下,她飞向黑洞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被巨大的潮汐力(引力差)撕裂成基本粒子,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这就是生死悖论。爱丽丝死了,可在鲍勃眼中,她永远活着。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起这段生死悖论,突然哽咽。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爱丽丝不是别人,正是霍金自己。他见过最深的黑暗,经历过最彻底的绝望,依然怀有巨大的勇气。在万劫不复到来之前,他转过头来,用尽力气微笑。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七

患病后,霍金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个人传记中谈到,他并不认为疾病对他有多大影响,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时,他又努力证明自己能够象常人那样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他很憎恨别人把自己当做残疾人,他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了,决不能让精神也残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主见的人。他对生活永远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离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的活了下来。

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到:“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大师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用他还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上出现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个记者的提问后,他又艰难的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场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的确用霍金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有希望,人永远不能绝望!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即使病魔把霍金关在果壳中,他也是无限空间之王!霍金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见,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全力以赴为之奋斗!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八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九

霍金少年时阅读

霍金是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全世界知名的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

1942年1月8日,他在牛津诞生。十分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霍金的父亲法兰克.霍金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和生物学家。母亲依沙贝尔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他们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小时侯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一次,他竟然想出11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艺儿,制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当他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时,他与几位同学找到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电脑,那台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在当时,电脑可是个稀罕物儿。所以,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1959年,17岁的霍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有一次,老师布置了13道题,其他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解出一两道题,而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出了10道题。在同学们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一次,物理老师让他做几道题,他不但没做,还把错误标出来给老师看。老师看过之后不得不说:“霍金对这门课程比我了解得还多。”大学期间的霍金不但学习优秀,而且爱好广泛。他喜欢古典音乐,对科幻小说也特别着迷。在划船比赛中,喜欢冒险的他还常常担任舵手呢。

1、本文写了霍金的几个小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

(1)写(),说明()。(2)写(),说明()。

(3)写(),说明()。(4)写(),说明()。

2、用“——”画出第5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3、写出下列空格间的反义词。

(1)1942年1月8日,他在牛津诞生。()

(2)小时侯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3)他与几位同学找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电脑。()

(4)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

4、你觉得霍金的成功与什么是分不开的?你最佩服他什么?()

5、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读完此文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写(想出11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说明(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2)写(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出了10道题),说明(霍金的聪明)。

(3)写(把错误标出来给老师看),说明(霍金能独立思考)。

(4)写(他喜欢古典音乐,对科幻小说也特别着迷。在划船比赛中常常担任舵手呢。),说明(爱好广泛)。

2、大学期间的霍金不但学习优秀,而且爱好广泛。

3、(1)死亡(2)贫乏(3)复杂(4)喜欢

4、我觉得霍金的成功与他不断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我最敬佩他勇于创新、不断求索的精神,他能够在游戏中思考、创新,创造自己的小发明。

5、要学会独立思考,不断创新。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十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就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他依然活着。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他仍能做出巨大的科学贡献,这是真正的空前绝后,而且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身残志坚故事。

霍金是英国人,现如今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学系教授。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就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是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就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xx、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学时代的霍金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但希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就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后来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希望,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后来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后来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一个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是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霍金身残志坚的故事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就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学成就

60年代,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他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就像是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他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形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就好像是很有趣,然而,这就是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就是该讲座的教授。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经常旅行、演讲、着述。他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他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我们常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体上的缺陷,可他的头脑却很聪明!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史蒂芬·威廉·霍金[1](stephenwilliam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物理学家,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1979年至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后为荣誉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曾任此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授职位)。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7月20日,史蒂芬•霍金启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1月,史蒂芬·威廉·霍金获得卢德奖。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1942年1月8日,这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诞生了一位后来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的伟大人物——史蒂芬威廉霍金。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德国曾承诺不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所以当时居住在伦敦的霍金父母便选择了"牛津”这个安全地静候霍金的到来。霍金的父亲是约克郡人,家境并不富裕,却努力完成了在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业,并成为了热带病专家。母亲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也在牛津大学研究过哲学、政治和经济。

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并不强,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了阅读。上学后,他在班级里的成绩也并不突出,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他的作业经常“很不整洁”,老师们都觉得他简直是“无可救药”,就连他的同学也瞧不起他,经常嘲笑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霍金逐渐表现出对“事物是如何运行的”这类问题的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探其究竟,但对于如何把它们组装回去,他却没有办法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他的父母并不会因为这些而责罚他,他的父亲还会不断帮助他,并主动教他数学和物理知识。

在霍金12岁时,他所在的班级里有两个淘气的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他们认为霍金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外号——爱因斯坦。可是让所有曾经嘲弄过他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是,20多年后,当年那个被他们认为必定会一事无成的小男孩,竟然成为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十三四岁的时候,霍金发现自己对与物理学方面相关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中学的物理学并不深奥,可是对当时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这门课程是枯燥乏味的。霍金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所以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基础牢固,才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等问题。从此之后,霍金走上了真正的科学探索之旅。

17岁那年,霍金拿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地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始研究宇宙学。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

涉足宇宙学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一种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患病之初的霍金,甚至曾打算放弃自己从事宇宙学研究的理想。好在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这使他又重新调整好状态,克服了种种困难,顽强地从挫折中站了起来,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幸的遭遇,继续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事业和研究中去。

1973年,霍金发现了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少,但温度却会相应升高,最终黑洞会发生爆炸并消失。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对外宣布:黑洞不断地福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霍金辐射”是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体散发出来的热福射。有了“霍金辐射”的理论,就能解释降低黑洞的质量而导致黑洞蒸发的现象。同样是在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奖(其影响力仅次于诺贝尔奖)。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十分艰难,后来他还不幸患上了肺炎,并接受了穿气管手术,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说话了。已经全身瘫痪的霍金,必须要靠电动轮椅来代替双脚,说话和写字也需要依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的帮助。就连阅读这一最平常的活动,也需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都摊平放在桌上,他才能在轮椅的帮助下逐页去看。尽管如此,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在他所钟爱的领域里不断前行。

霍金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伟大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果壳中的宇宙》等,其中《时间简史》的影响力最大。在《时间简史》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的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作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了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秘。《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该书的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识,但是从该书出版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都取得了非凡性的进步。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的最新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宇宙创生的30万年《金传》,200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之前,显示出了霍金超出常人的时空感知能力。

霍金能够被世人所知晓,不仅在于他是一个相当成功并且极富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中的强者。他不断探索的专业精神和坚毅顽强的品质深深地吸引并影响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霍金患病后,曾有6次和死神非常近距离的“交手”,但他都顽强地活了下来。在一次演讲结束后,有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他:“病魔已将您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了太多吗?”大师的脸上满是笑意,用他当时仅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了键盘之后,显示屏出现了以下四行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

回答完了那个记者的提问以后,他又吃力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时的现场不再沉寂,霎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霍金是不幸的,他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然而霍金是坚强的,他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都是他在患病之后获得的。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也证明了残疾的身体并不是通向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以及对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他无负于“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和“宇宙之王”的美誉。

霍金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著有《空间-时间的大比例结构》(1973年与人合著)、《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评论》(1979年与人合编)、《超空间和超重力》(1981年与人合编)、《宇宙之始》(1983年与人合编)、《时间简史》(1988年)。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解开了宇宙之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16894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