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改进的方向。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过去的经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一起来看看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灵感。
古代名人简历篇一
2、生活,就应当努力使之美好起来。——托尔斯泰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谚语
5、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英)狄德罗
8、人人须日日改过,一旦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过矣。——陶觉
9、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10、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古代名人简历篇二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处处不得志,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他饱尝忧患遭受了太多非议和世人的误解,也承担了太多责任,但精神从未磨灭……这位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这一生处处碰壁,历经沧桑,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不断升华。
开篇时,他用巧妙的语言和他的机智将漆思弓救下,运用计谋与他国抗衡,展现出他的智慧和过人的本领。却也因此受害,从此开始周游列国。孔子依旧坚持以礼治国的信念。他十分执着。
在雨中离开,历经风霜雨露,却又仰天大笑。颜回等其他弟子的忠心跟随令他感动不已;在列国间传播思想却也天不随人意;弟子不断离开选择从政,颜回的是逝去使他痛心不已……十几年的漂泊之旅,颠沛流离,尝遍人情冷暖,事态世态,使孔子明白更多。正如南子所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从始至终,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这令我感触颇深。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明白了,是信仰!他从未放弃。我们所缺乏的正是此般精神,对于信念摇晃不已,经受不住磨难,没有耐心。孔子的精神感染了我,每个人都应不忘初心。
“告诉我,我做错了什么?”
“您错就错在过于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鲁君系身上。”
“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终于回到故土鲁国。他须发皆白,当他跪在故国国门前呐喊:“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我听到了,那是来自颤抖的灵魂内心的呼喊。这声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这十几年的痛苦。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致力于整理文献、从事教育。他这一生背负太多,坎坷磨难无一不施加,纵使遭受世人误解唾弃,依旧初心不改。他希望通过教化影响人们。他是伟大的。
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弟子遍天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代名人简历篇三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古代名人简历篇四
先秦时期,诸侯混战,以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面对社会这块丑陋的大顽石,一位位仁人志士纷纷拿起手中的刀,要将其雕成心中美丽的天使。然而这块石头是如此的坚硬,使这一位位仁人志士在刀断斧折之后心灰意懒地离开了。然而是谁,在众人离去的时候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挥舞不息?是你,孔子。一双敏锐的眼睛也就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一份怀有天下的胸襟也就容下了世间的一切苦难。为了拯救苍生,你创立儒学,宣扬仁道。面对民众的不解,面对贵族的嘲笑,面对君王的冷漠,你依然带着你的门徒,周游列国,劝谏君王;在碰壁碰到头破血流之后,你依然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
斧断了,手也磨出了血,你扯下布条裹住伤口,然后又拿起新的斧子继续雕琢。其实雕琢的过程是如此之单调而又痛苦,使你在夜阑人静之时,在凝望那满手血脓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你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你向往的其实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然而“道”最终还是“不行”,但你却没有“乘桴浮于海”;你知道自己向往的是安逸的田园生活,但你更知道如果置天下人的苦难于脑后而去追求自己的安逸的话,自己也不会快乐。回到现实社会,那凄苦的饥民,那伤残的士兵,无不鞭策着你继续雕琢。当长沮与桀溺对你说“天下无道,没有谁可以改变”的时候,你仰天长叹,缓缓道:“我也知道不可以,但我还是要继续下去。”原来你早就知道你一切的努力都不会有成果,原来你早就知道顽石不可雕,但你为何仍苦苦追求,为何仍雕琢不息?也许你会像西方的尼采一样回答:“除了仁道,还有什么值得我去追求?除了雕琢天使,还有什么值得我去做?”也许生命之于你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壮哉,孔子!你以对天下百姓最博大的怜悯,在心中塑造起一尊最美丽最动人的天使;你更以你那挥舞不息的双手,激励了后世无数的儒士继续雕琢你的天使,令他们在遭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高呼:“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你的天使虽未完成,但已是人间绝美,一如断臂的维纳斯。
古代名人简历篇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大半条银河引入心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这“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遭遇坎坷,需要心安。李白被贬回乡,却豪放不减,安心享受难得的自由,于是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与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有着无限的憧憬,他对官场仕途抱有希望,他希望以己之才报效国家,挥洒人生。可是,多年的游历让李白成长起来,有过得意,也不免最终的失意,他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脱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学会了饮酒,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他始终有一种信念,有一种火热的冲动在心中,我们看到他始终是洒脱的,不断被世事抛弃,又不断的拾起希望,从没有绝望过,从没有看破红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诋毁的李白,被玄宗赐还乡,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作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那一只高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
却早已不见踪影,。美轮美奂的皇宫庭院,容的下一代帝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那个不羁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履印遍布五湖四海,携回的却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酒入豪肠,三分啸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一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熏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海的宽广,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特有的奔腾,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古代名人简历篇六
1、摧毁纪念碑就是摧毁你的未来。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通过古人的智慧,播种栋梁的幼苗。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6、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陈荩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
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还原古代文化,展现现代风格。
1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9、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智慧。
2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古代名人简历篇七
1、千首歌然后是箫声,观剑然后是知识。
2、勤奋中,浪费中;成功是思想,但毁灭是随之而来的。
3、苍老而健康,更能打动人心的白头;贫穷而坚强,不坠云霄的志向。
4、孤鸭孤云齐飞,秋水共长日色。
5、谨慎可以使一个民族复兴,但安逸可能使它灭亡。
6、一只蚂蚁试图撼动一棵大树是荒谬的。
7、年龄与健康,更知心白首;贫穷而坚强,不坠云霄的志向。
8、一只狐狸的腋胜过千只羊的皮。
9、野兔死了,走狗煮了,小鸟死了,好弓藏了,敌人消灭了,谋士死了。
1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上下搜索。距离识马力,时间识人心。
11、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长处和短处。
12、鱼在沸腾的锅里游,燕在窗帘上飞。
13、世界上没有英雄,那么就没有出名的箭杆。
1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15、春末三月,江南草长,花生树,莺飞。
16、老公不轻易流泪,因为不去伤心的地方。
古代名人简历篇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古代名人简历篇九
季布,楚国人。季布这个人性情耿直,乐于助人,他身上还有一点最难能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他十分讲信用,凡是他答应过别人的事,无论如何他都会尽力做到,兑现自己的诺言。对于他重信守诺的品行,人们交口称赞。当时在楚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楚汉战争的时候,季布和他的舅舅丁公都是楚军的将领。季布骁勇善战,奉西楚霸王项羽的命令,他曾经多次围攻汉军,打退了汉王刘邦,甚至险些让刘邦丢掉性命。等到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季布的舅舅丁公便归降了刘邦,但是,季布却不愿意向刘邦投降,无奈之下,只得落荒而逃。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大获全胜,并建立了汉王朝,是为汉高祖。由于之前季布攻打刘邦,并使其险些丧命,为此,刘邦对季布恨之入骨。当上皇帝之后,刘邦便发出诏令,凡是捉到季布者赏给他千两黄金。刘邦在诏令中还写道:“谁胆敢私自窝藏季布,不但本人格杀勿论,还要罪及三族,满门抄斩。”
刘邦的这道诏令使得季布只得东躲西藏,到处逃命。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季布生平对他人重信守诺,做了许多侠义之事,因此,在他处于危难之际时,有人也对他伸出援助之手。
一天,季布躲到了河南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里。这个姓周的人知道他就是季布,就十分诚恳地对他说:“刘邦下令捉拿将军,马上就会搜查到我家。如今并不是我不愿意将军藏在我家,实在是形势紧迫,将军不便藏匿于此。假如将军愿意听从我说的话,那我就给将军献上一计,假如你不愿意听,我宁愿自己先自杀,以报答将军往日的恩德!”
季布没有其他什么办法,只得听从他的意见。这个姓周的人便让季布将头发剃掉,带上颈箍,穿上粗布衣服,装扮成奴隶的样子。之后,便将他装在柳条车中,送到原来的鲁国,改名换姓,卖到了一位名叫朱家的义士家中。
朱家知道这个奴隶就是季布,想要保护他不被官兵抓住。于是,买下季布之后,朱家就让他来给自己管理田园,同时还嘱咐儿子道:“田园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主,吃饭的时候要和他同桌。他曾经对我有恩,你要好好地对待他。”之后,朱家就买了一些礼物,赶着车便来到洛阳拜见汝阴侯滕公。
滕公便留朱家在自己家里住了几天,喝了好几天酒。席间,朱家问滕公道:“季布到底犯了什么罪,以至于陛下一定要抓到他呢?”
滕公答道:“季布曾经帮助项羽多次围困陛下,有一次甚至差点儿让陛下丧命。因此,陛下十分恨他,发誓一定要抓到他严惩不可。”
朱家接着问道广那么,您觉得季布这个人怎么样?”
滕公道:“这天下人谁不知道啊!季布这个人不仅是个有名的诚信之士,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听到滕公如此说,朱家就趁机劝他去汉高祖那里为季布说情。朱家说道:“为人臣子必须要给主上办事,这是众所周知的。季布当初身为项羽的臣子,为项羽效力乃是他的职责之所在。至于围困陛下之事,也是他的职责之所在。难道仅仅因为当过项羽的下属,就要对其斩尽杀绝吗?再说,如今陛下刚刚夺取天下,正是用人之际,却仅仅因为个人的私怨而将一个志士赶尽杀绝,会让天下人觉得陛下胸襟不够宽广!更何况,像季布这样的人才,如果苦苦追逼下去,那么,最终季布不是北投胡人,就是南奔越地。记恨壮士而导致他们去投奔敌国,这难道不是造成伍子胥掘楚平王墓而鞭尸的原因吗?您为何不找个机会向陛下奏明这些道理呢?”
滕公知道朱家向来是一个具有侠肝义胆的人,现在又听他如此说,心里明白季布极有可能藏匿在他家中。于是,滕公便同意为季布说情。
过了不久,滕公就借故去觐见刘邦,并说道:“现在陛下刚刚获取天下,正是用人之际,却仅仅因为个人的私怨下令捉拿季布这个品行高洁之人。微臣认为,这一举动并不高明。季布是个侠义之士,全国上下都知道1尋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因此天下的人都非常敬仰他,他的朋友更是愿意以死来保护他。如今陛下下令追捕他,对他赶尽杀绝,万一他北走匈奴或南逃越国了,更会成为大患。陛下为什么不赦免季布的罪行,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爱惜贤才,从而都来投奔陛下呢?”
听了滕公的这一席话,刘邦频频点头。于是,刘邦便下令赦免季布的罪行,还下令召见他,季布表示请罪,刘邦封他为郎中。
陆陇其造福一方
陆陇其是清朝初年讲授程朱理学的学者,当过知县、御史一类的小宫。他与那些口是心非的伪逬学家不同,不仅能够认真领会程朱理学的道理,而且还在实际中履践这些进理,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陆陇其行政断案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之中都包含着同样的“理”,人们只有懂得了这些“理”,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矩,循守国家的法制。所以他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审讯犯人,总要首先深入浅出地讲一番逍理,启迪人们的良知知。
催缴赋税,是朝廷赋予各级宫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务,也是一件阻力很大的工作。一般的县令在催缴陚税时,总是指挥大批衙役下乡督促,稍有缓慢不是惩罚肉体,便是罚粮罚款,搞得官民对立情绪很大,有时还会激成民变。而陆陇其却不这样做。他在当嘉定县令时,每当缴粮纳陚的日子临近的时候,他通常把乡亲父老召集起来,给大家讲一番按时纳陚的道理。他说:“向大家收缴的钱粮,全是朝廷的国课,并不是县官的私蓄。如果百姓们能急朝廷之所急,按时上缴钱粮,家心安理得,而且给当官的减去好多麻烦,以便有更多的工夫为民办事。我与大家没有任何宿怨,不想为收钱粮而杖责任何人。何况一旦受到杖责不仅要花许多冤枉钱,还要落得欠粮受责的名声。倒不如及早凑齐应纳之款,使你我都相安无事地办完这件事。”乡民们听了之后,觉得陆陇其的话说得很实在,很透彻,乐于接受。所以他在任时,很少发生欠粮受责的事。
对于囚禁在监狱中的犯人,他也好言相劝,进行开异。他曾经写过一篇《劝盗文》,派人给犯人们宣讲,大意是:“人的本性原来都是善的,你们这些犯了罪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由于一念之差,不安分守己,作出犯法的事来,关在这里受尽痛苦。这些都是由于人心中的杂念蒙蔽了善性造成的结果。然而人心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们能够深刻地悔过往日的不是,去掉心中的杂念,就能重新做一个好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读到这里,在场收听的犯人们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1692年陆陇其逝世。第二年冬,朝廷需要委派两名文臣管理直隶、江南的书院。廷臣全都主张从翰林院中物色人选。康熙不同意,发出特旨:直隶派李光地去,江南派陆陇其去。大学士王熙急忙报告说:“陆某己经病故了。”康熙惋借地说:“为什么不早启奏?”王熙回答说:“按照启奏的条例,7品官在籍身亡不在向朝廷启奏之列。”康熙沉默了许久,感叹地说:“陆陇其是本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办一件事情,或推行一项政策的时候,向人们讲清道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可以减少行动的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逬理从陆陇其的政绩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
白玉霜是著名评剧演员,演技很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他到中国人?”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张伯苓长期任南开大学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一
1、先是忧虑与忧虑的世界,后是音乐与音乐的世界。
2、不要因小事不行善,也不要因小事不作恶
3、当看到危机的部长节,世界乱忠诚。
4、爱亲人,不敢作恶;尊重你的亲人,不敢比别人慢。
5、目前,有多少困难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自强不息的时候。
6、贫穷带来变化,变化带来进步,变化带来时间。
7、学而不知,等于不学;知道但不做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8、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利于耳。
9、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狠话伤六月寒。
10、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
11、每个人都会死,不管是比泰山还重还是比羽毛还轻。
12、谨慎可以使一个民族复兴,但安逸可能使它灭亡。
13、在官员面前,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美好;在财富面前,没有什么比正直更美好;在正直面前,没有什么比正直更美好。
14、一个学者虽然有学问,但他的行为却是与众不同的。
15、当时的穷段是现在,一个接一个的挂丹青。
16、善与恶随人而行,恶与善却各施其计。
17、世界上的事情既难又容易,对它来说,受难者也容易;如果不是,那就很容易也很困难。
18、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那些不能善良的人将会失去。
19、关心国家忘记家乡,牺牲帮助困难,忠于大臣的意志。
20、春雨伴着牡丹,无力蔷薇卧晓枝。
21、学而知不足,教而知不足。懂得不够,便能反身也;知道了,才可以自我提高。
22、对一个人来说,千里之行不值一提。
23、没有什么是新的,没有什么是新的。
24、无知的人好学,耻于问的人自满。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二
西汉时期,驸马平阳侯家里有奴婢名叫“卫媼”,说那奴婢生的“美貌如花”,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已为夫家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第三个女儿就是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
那卫子夫的母亲因为生的美貌,虽然已经是生了四个孩子的“半老徐娘”,但是仍然“风韵犹存”。
说某天平阳侯家来了一位名叫“郑季”的县吏,是来帮平阳侯做事的。那郑季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不好好做事,而在平阳侯家瞎溜达。这一溜达还真的有发现唉!
他就发现了卫子夫的母亲,立刻被这个“资深美女”给吸引住了。于是找各种机会去接近这个“大美女”,那“卫媼”本就是个奴婢,这忽然被个“县吏大人”如此的爱慕,也是真的“受宠若惊”啊!
于是二人就私下里偷偷“约会”,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卫青”。由于是私生子,卫青只能随母姓。卫青的母亲又是一个卑贱的奴婢,家境也实在是非常的贫寒,无奈之下,只好将卫青送于他的生父郑季抚养。
那郑季本就是贪恋卫媼一时的美色,还真没把这个卑贱的奴婢放在心上。一看到把孩子送来了,他很勉强的接受了。但是对卫青却非常的歧视,就只让他放羊,地位连家里的佣人都不如,所以卫青在郑家只是奴隶的身份。
郑季的妻妾们生的孩子都欺负年幼的卫青,从没有一个人把他当自己的兄弟姐妹。可怜小小的卫青,离开了母亲已经够无助的了,亲生父亲对他又是如此的无情。
在屈辱、孤寂、无助中长大的卫青,却学会了一样“本事”,那就是“忍耐”。他的这份忍耐的精神也给他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卫青稍长大点以后,他无法再忍受这样被亲生父亲当奴隶的生活,他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虽然生活依然是很穷苦,但是和母亲以及姐姐卫子夫在一起生活,让饱受折磨的卫青终于感受到温暖。
卫青成年后,随母亲在驸马平阳侯曹寿家做了一名骑马随从,专门保护曹寿的妻子平阳公主。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则成了平阳侯家的歌妓,那卫子夫本就随母亲长的非常的漂亮,再加上当歌妓必须接受各种专业训练,使得卫子夫更加的出挑!
汉武帝刘彻有一年去灞上扫墓归来,路过平阳侯家,平阳侯夫妇热情招待,献歌献舞。在这个献舞的过程中,刘彻就被婀娜多姿的卫子夫所吸引,于是当晚就宠幸了卫子夫。
不久卫子夫即被汉武帝接进宫中,卫青也沾了姐姐的光被安排在建章宫当差。
卫子夫被接进宫中后,就被刘彻忘到脑后了,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一年多以后,刘彻又忽然想起还有这么个美人在宫里呢,于是又开始宠幸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即怀孕了。
刘彻的皇后,“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陈阿娇皇后,在得知卫子夫怀孕后,是又嫉妒又害怕,怕那卫子夫生下男婴影响自己的地位,因为陈阿娇一直未有生育孩子。
于是陈皇后派人抓捕了卫青,想杀掉卫青,以此刺激卫子夫让其流产。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此消息,焦急万分,立刻召集部下劫了大牢,卫青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刘彻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震怒,立刻升卫子夫做了“夫人”,又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卫子夫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为刘彻生下了一位太子。
卫青成为建章监以后,随侍在皇帝身边,深得皇帝信任,后又被升至太中大夫。
由于从小在父亲家当奴隶的人生经历,养成了卫青隐忍内敛的性格,不张不傲,做任何事都很有分寸,因而深得皇帝的喜爱。不久又升他为车骑将军,卫青的大将生涯从此开始。
这一年匈奴来犯,彪悍的匈奴骑兵来势凶猛。刘彻即派卫青带领一支部队,外加另外的三只部队同时出发,四面夹击来攻破匈奴的侵略。
但是其余三只部队均惨败而回,只有卫青带领的部队打了大胜仗!
为何呢?因为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而且将号严明;对将士爱护有加,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任何事情都是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故而深得官兵们的爱戴,所有的官兵都自愿的为他“赴汤蹈火”!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生了儿子后,深得刘彻的宠爱,刘彻废掉陈阿娇的后位改立卫子夫做了皇后。
在这时候,卫青又不断的驱逐匈奴为大汉立下奇功。并且俘虏了匈奴士兵数千人,还捕获了敌人100多万头牲畜,夺回了大片的土地!
皇帝高兴万分,当即将夺回的土地全部赏赐给了卫青,并且封卫青为“长平侯”。
“平阳公主”就是卫青当年在平阳侯家给当护卫随从的那位“公主”啦。在这一年,平阳公主失去了丈夫曹寿,她决定再嫁。
于是很多人都建议平阳公主嫁给卫青,但是平阳公主嫌弃卫青奴隶出身,还做过自己的随从“辱没”了自己的公主身份。
另外一部分人就劝说平阳公主,说卫青现在身份尊贵,而且人才出众,是最好的人选了。考虑再三的公主最后还是同意了。
汉武帝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姐姐生活幸福,于是下诏书命令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一代名将卫青就这样当上了驸马,变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夫”。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三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11、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2、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3、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15、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四
北宋的刘恕志洁高尚,一生勤奋好学,修养深厚的,他每天都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时间用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自己的修养上的,成为一代史学家。
刘恕从小就学习儒家经书,每日记诵,乐在其中,常常废寝忘食。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小伙伴们有什么问题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他还告诉伙伴们,其实书中什么都有,只要多看书就都能知道。
刘恕十八岁时被举为进士,宰相晏殊见他对《春秋》和《礼记》的问题对答如流,请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晏殊亲自率官员前往听讲,人们被刘恕深厚的道德涵养和精辟的论理所折服,一时大家纷纷学起了经书。
一次,刘恕得知在亳州做官的学者宋次道家中藏书丰富,于是不远数百里跑去借阅。宋次道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友人住在家里,办了丰盛的酒席款待他,刘恕却说:“您应该知道,我并不是为了享受佳肴美酒才跑到您这儿来的,请您把酒肴都撤走吧,我是慕名来借书求知的。”宋次道引刘恕进了藏书楼,刘恕每天在这里昼夜口诵手抄,坚持了十多天,直到把自己所需要的书本全部读完、抄完。宋次道赞叹的说:“您这种能吃苦的精神真令人钦佩。”刘恕笑着说:“哪有什么苦啊?!越读书理越明,我觉的有无尽的快乐在其中啊!”
当时史书因非科举所及,学者多不读。唯刘恕学识渊博,深明史法,分析透彻。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首先推选的就是刘恕。一次,刘恕和司马光等人游览万安山,见山道旁边的古碑上写有五代时一些将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刘恕一一讲出他们的事迹始末。回来后大家查看史书,果然象刘恕所说的那样,一点不差。
刘恕为人厚道,为官清正,凡事敢“是曰是,非曰非”。提倡弘扬尧舜之道,实行仁政,做事讲合民心、顺民意,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日除安排仅够睡眠的时间外,其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和做有意义的事情。无论身处任何环境,每天坚持读书且数十年如一日。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有“二十失”、“十八蔽”,及时反省自己并改过,他这种“自攻其短,不舍秋毫” 的坦荡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元朝著名画家、学者、诗人和篆刻家王冕,出身贫寒的,家中无力供他上学,他只得到一个姓秦的人家放牛。王冕时刻想着读书学习,每次出去放牛,都借书本带在身上,有时骑在牛背上读书,有时牛在吃草,他就坐在树下看书,每晚借佛殿长明灯夜读。就是靠着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他自学了很多知识,终成一代画家。
据说,《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时间刻苦读书。
晋朝陶渊明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的,岁月不待人。”古人这些优秀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古以来一切有远大志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唐末王贞白的《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时间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如何善用时间,让自己的一生更精彩,却取决于每个人对时间的珍视,对生命的珍视。如果能把自己的时间用于为他人服务,让他人受益,这样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让我们都来秉承君子之道,惜时如金吧。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五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从皇帝的官员)、尚方令(负责朝政的`官员)蔡伦奏请东汉和帝准予将他的造纸术向民间推广,他还挑选出挺括良好的纸,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试用以后,非常满意,当场赞扬了蔡伦的这一创造发明,同时立刻下令把这个造纸技术推广开去。
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进入了先进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汉字刻在龟甲兽骨上,但是甲骨的来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携带、保存,所以人们后来把汉字刻在简牍上。简和牍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狭长的称“简”,略宽的称“牍”。由于一片简只能刻几个字,因此写一篇文章就要用许多简,写完之后人们再用绳子把简串起来,成为“册”。虽然做简牍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们也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用简牍写的奏折重达一石(约五十斤左右)。后来人们用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它柔软轻便,易于书写,可惜量少价高,这一致命弱点使它难于推广使用。
在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官的蔡伦,当时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非常聪明,很会动脑子,经常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制作工艺。蔡伦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阅堆成小山般的简牍,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着要制作出一种轻便易用的书写材料,来取代笨重的简牍。
对于新的书写材料,蔡伦的第一个要求是轻便。因此用竹、木制成的简牍首先被排除在外,而丝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于是,蔡伦仔细观察了丝帛的生产过程,从分析丝帛的结构入手,发现它是由纤细的短纤维互相粘成的。于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结构与丝帛相似、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从此时时处处留意着、寻觅着这种新材料。
有一天,蔡伦和几个小太监来到城外游玩。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山谷,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边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监们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独蔡伦心事重重,东张西望。忽然,他两眼一亮,快步走到溪边,蹲着不动了。
小太监们觉得非常奇怪,都围拢过来。只见蔡伦手里捧着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薄薄的东西发呆。
一个小太监忍不住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这破玩意儿!快扔了吧!”
蔡伦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仍然痴痴地捧着。
那个小太监一个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样的东西就要往水里扔。
蔡伦突然醒过来似的,紧紧抓着不放,嘴里喃喃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监们都糊涂了,这蔡伦莫不是疯了、傻了,怎么把这破烂玩意儿当宝贝似的?
蔡伦双手捧着,三步并作两步,问河边的农夫:“老人家,这东西是怎么形成的?”
农夫笑着回答说:“这个呀,是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什么的,它们被水冲呀、泡呀,又被太阳晒,时间长了就成了这模样,到处都是呢!”
蔡伦抬头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树,不由眉开眼笑。
回到宫里后,蔡伦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试验和制作中,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最后终于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就把用这种造纸工艺造出来的纸称为“蔡侯纸”。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六
千百年来,人们传说的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三国初期的时候,有一次,关羽到樊城去攻打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 分疼痛,不能动弹。经有名医生多方诊治,始终无效。一天,关羽和他的部将正在发愁。忽然,部下前来报告,说医生华佗要进见。关羽说:"请进帐来!"
华佗进来后,关羽说:"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是感谢不尽的。”
华佗说;"我正是为治您的病才来的。办法倒是有,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关羽听后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久经沙场、出生入死的军人,千军万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么了不起!"
华伦说:"那就好了。您中的箭是乌头毒箭,现在毒已入骨。我准备在房梁上钉上一个铁环,把您的右臂伸进铁环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后给您动手术。"关羽说:"不用什么铁环,你就给我治吧!"
翌日,关羽设宴犒劳华佗。饮宴完毕,关羽一边和谋士对弈,一边袒胸伸出右臂。华佗抽出消过毒的尖刀,割开关羽的胳膊,骨头已变成青色。他用刀"咔喳咔喳"地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净,而后缝合复原,敷上药,包扎好。手术时,关羽疼痛难忍;手术后,关羽站起来对华伦说:"现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根据事实虚构的故事。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是华佗早已在几年前死去。这个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有毅力,能忍耐,同时也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高明,博得人们的称赞和敬佩。他是我们外科医学的鼻祖。
古代名人简历篇十七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26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