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现代西方哲学论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15:30:17
热门现代西方哲学论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0-28 15:30:17     小编:雨中梧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适应的。如何通过音乐治疗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以下是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苏联双簧管专家的到来,让国人第一次见到了来自西方的双簧管演奏和教学方法。当时苏联专家的教学风格是注重手指技巧,轻视对音色的控制和基本功训练,哨片偏薄,音色也薄而亮。当时国内乐团因急需双簧管演奏员,多从唢呐演奏员里挑选人员转学双簧管演奏。到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聘请了德国演奏家魏切西和捷克演奏家亨邓塔在北京开办大师班,经他们培训出的双簧管学员,首次接触到了有别于苏联的教学方法和演奏技巧,使我国双簧管演奏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我国文艺事业翻开了新篇章,大量西方古典音乐唱片、磁带以及cd出现在市场上,音乐爱好者们见到了不同演奏家、不同演奏风格的音乐作品。双簧管作品录音在当时的市场上虽数量极少,但以霍利格尔、谢林博格为代表的德国体系演奏家录音资料的出现,仍然极大地开拓了国内双簧管爱好者的眼界。能够赴欧洲特别是西欧学习,成为了当时国内双簧管学者的梦想。有个别学者通过罕有的机会得以赴欧美留学,如今这些学者除个别留在欧美工作外,大部分都已归国任教,并成为第一批将西方双簧管教学体系带回国内的教师。他们经过近二十年的教学积累,已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学生的科学方法,他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双簧管教学领域的顶梁柱。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大批国内音乐学院学生得以赴欧美学习双簧管,这其中又以赴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居多。他们大多在国外学习多年,能够全方位地接触到西方音乐和教学方法的精髓,这些学者归国后大多成为了当今各大音乐院校和乐团的青年教师与演奏员,为中国双簧管事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机。更有甚者,通过自身努力已与欧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比肩而立,例如现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的王亮,以及年纪轻轻就已获得德国著名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职位的林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当代国内各大音乐院校的双簧管学习者既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音乐资料,也有机会在学习期间参加国内外各类双簧管专家的大师课,学习到更多先进的演奏技巧和方法,最终通过科学的练习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经过几代双簧管教育者的努力,中国双簧管学者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二、哨片和基本功训练

哨片对于双簧管演奏者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发声载体,它就好比人体声带对于歌唱者一样重要。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双簧管教学体系非常重视学生对哨片的控制以及基本功训练。通常学生在初学阶段,必须掌握单独吹奏哨片的技能。一般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哨片上练习从低音到高音,再由高音返回低音的长音、音阶以及滑音,学生需要通过哨片尽可能吹奏出最低音(通常是低至小字一组的so或升fa)至最高音(通常为小字二组的re或升re)的每个半音,直到能够将音阶节奏吹奏得平稳均匀且音准准确,然后再练习由最低音到最高音的上下行滑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哨片上吹奏出部分乐曲的旋律。这一练习旨在提高学生对哨片的掌控能力,体会如何使用嘴型和气息的变化去控制音高和音量,因为在单独吹奏哨片时,嘴和气息的压力要远大于在乐器上吹奏,所以当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吹奏哨片的方法时,也就能在吹奏乐器时更加轻松。近年来,此种哨片练习法已逐渐被国内双簧管教育者熟知并加以运用,对于快速提升我国双簧管初学者演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哨片制作方面,西方双簧管教师一直主张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哨片,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哨片制作的全过程,有些音乐院校还会定期举办哨片制作研讨会。反观国内在此方面的现状,虽然教师们特别是有留学经历的教师大都具备教授学生制作哨片的能力,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们更多地选择直接购买成品哨片,很多学生甚至不具备对哨片做细微修整的技能,这不得不说是极其遗憾的。哨片制作虽然工序繁琐,耗时费力且成品优质率较低,但通过制作哨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哨片的发声原理,并明白在吹奏时哪些问题出自哨片,又应该如何调整而使吹奏变得更容易。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亲手实践,才能充分了解哨片乃至乐器的工作原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来,国内出现了以葛克迅先生为代表的具备工匠精神的发明人才,研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做哨机。他研发的做哨机可在法式和德式哨片模具中切换,且体积小巧,容易操作,在哨片精修步骤中为双簧管学习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哨片制作变得更轻松、灵活且具有很高的成功率。这一研发成果得到了中西方双簧管演奏者和教育家们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双簧管人对全球双簧管爱好者的一大贡献。基本功训练主要指强化学生在气息、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训练,此类训练对学生掌握优美的音色、正确的音准和稳定准确的节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的训练尤其以德国教学体系最为系统和科学,德国拥有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交响乐团和双簧管演奏家,这和他们历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功训练密不可分。近些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基本功训练已成为国内双簧管教育者的共识,并着力在提升学生气息、音色、音准等专业素养上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方法。首先,在强化学生气息运用上,中西方双簧管教育者有着一致的方法和见解,即通过有节奏的吐气、吸气练习,以及运用吹吸管、吹纸巾、变换站姿和坐姿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吹奏双簧管的呼吸原理和控制气息的能力,然后将这种呼吸法逐渐运用到长音、音阶和乐曲的练习中去。其次,在熟练掌握气息运用的前提下,通过嘴型的配合让学生吹奏出圆润而优美的音色,同时加强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其逐步摆脱对校音器的依赖,最终靠听力分辨所奏音符的音准。在节奏训练方面,由浅入深地使学生掌握好每一种节奏型,从最简单的四分音符开始,运用各类教材上的节奏练习,强化学生对每种节奏型的记忆。在练习乐曲时,应让学生分段、慢速练习,当学生在慢奏时既能做到节奏准确,又能做到运指清晰,接下来便可提升到下一个更快的速度,如此反复练习。最后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演奏中既拥有优美松驰的音色,又让听众在音准、节奏上找不出问题,从而达到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演奏水准。

三、乐感的培养

双簧管的演奏既要有“器”,更要有“乐”,要使二者融为一体。[2]如何培养学生在演奏时的音乐感觉和处理方式,一直是音乐教育者的重要课题。在此方面,中西方具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在西方,以德国、法国为例,德国的双簧管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熟知所吹奏乐曲的时代背景、作曲家和作品特点以及当时的音乐风格,并在遵循乐曲时代风格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和声变化,从而确定乐句的走向。学生对乐句的处理和衔接,以及对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是他们所看重的。而在法国乐派,教师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偏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着力培养学生在音乐处理上的个性化,在遵循乐句基本走向的同时强调突出重音、强弱对比以及音头音尾的细节处理。由此可见,在乐感的培养方法上,中国的教学模式与法国体系相近,擅长采用启发式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更多的是通过给学生讲故事或营造画面感的方式,调动学生想象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缺乏对乐曲和声、旋律的分析,音乐处理过于自由,容易出现学生每次演奏同一首乐曲时都有不一致的处理,并且音乐线条不够连贯,乐句走向不够清晰,学生受自身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容易造成音乐处理时好时坏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方法。如果学生具备较好的基本功,即拥有优美圆润的音色,能很好地控制节奏和音准,则应对其在音乐处理上着重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学生分析完作品背景和乐句走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画面感,增加学生在演奏时的肢体动作。应针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段落,营造不同的场景和故事。如果要演奏一段忧伤的旋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个忧伤的故事情节或回忆一段忧伤往事。而如果要演奏一段节奏明快的舞曲,则可以在演奏前先带领学生编排一段相同节奏和速度的简单舞蹈,用脚步或手掌击打出重音的位置,帮助学生找到所演奏舞曲的`韵律和节奏特点,在吹奏时也可以加上之前编排的肢体动作,从而演奏出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基本功较差,在演奏时需要顾及诸如呼吸、音色、音准、节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演奏负担较重,则应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作曲家、乐曲时代、乐句走向入手分析,在乐谱上为学生明确规划好音乐处理的细节并加以标注,尽力让学生在演奏时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和轻松的状态。

四、重奏、合奏课程及舞台艺术实践

重奏、合奏课是音乐演奏专业不可或缺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音准、节奏、音乐处理等全方位的控制能力,训练学生在与其他乐器一同演奏时协调音量平衡、强弱对比等方面的合作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加入职业演奏团体打下基础。现今中西方的音乐院校普遍都开设了重奏、合奏课,中西方在课程开展方式上也基本相同。重奏课多是由指导教师布置乐曲,牵头组织不同专业学生搭建重奏组,也可由同一专业的多名学生组建重奏组或室内乐团。西方音乐院校极其重视学生的重奏课程,除要求学生每学期必修此门课程并完成学分外,还鼓励学生登台演出。不管是在校内免费音乐会,还是在校外的商业演出,抑或在教堂里的公益性演出中,经常可以见到学生重奏组或室内乐团的表演。在国内,近些年来重奏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生们登台演出的机会,特别是在校外舞台展示的机会仍然不多,社会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偏爱室内乐重奏的观众群体,学生们的重奏技能和曲目难度也与西方院校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与国内院校较少邀请国外重奏专家来做有关重奏技巧的专题讲座有一定关系。在合奏课程的设置方面,中西方均是以学生乐团的形式来开展这一课程的,不同的是,国内院校的学生乐团多采用标准的乐团编制并只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乐团,虽有个别院校设立了不只一支学生乐团,但仍然会出现一部分学生难有机会加入乐团排练和演出的情况,特别是像双簧管这样在乐团里只需两到三人编制的声部。针对此问题,西方大型音乐院校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比如将乐团双簧管声部由双管编制扩大到四管甚至更大编制,或者每学期轮换不同的学生加入乐团,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乐团排练和演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舞台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西方音乐院校还普遍开设有乐队片段课程,由具有丰富乐团工作经验的教授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演奏交响乐中的困难独奏片段,这一课程不仅是为学生加入学生乐团作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前学习职业交响乐团招聘考试必吹的乐队片段,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近几年,一些国内音乐院校也开设了此类课程,以期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在舞台艺术实践方面,除了中西方共有的重奏、合奏演出形式,更重要的是还举办学生独奏音乐会。在西方院校,每一位双簧管教师在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至两场教学班音乐会,音乐会多以免票入场的形式在校内音乐厅举办,目的是吸引社会群众和学生的亲朋校友前来欣赏教学班的教学成果,同时也见证学生们的专业进步。学生需演奏一至两首完整的或节选的乐曲,积累舞台经验,也为未来登上更大的舞台或其职业生涯做准备。国内院校也常常举办双簧管教学班音乐会,但举办频率不及欧美院校,且国内部分教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学生登台演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在曲目选择上往往要求学生演奏难度较高的曲目,或必须完整演奏整首乐曲。在笔者看来,大可不必对学生登台演奏设置过高的门槛。此类教学班音乐会的主要目的应为展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演奏中有较多失误等不理想的状况发生,或者通过演出发现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距,也许他们会因此自责或产生一定的挫折感,但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在心底暗自与自己较劲,从而增强与同学的竞争意识,也找到了在下一次演出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带给他们长远的专业进步和舞台经验。

五、中西方各具特色的演奏曲目

中西方在传统的双簧管演奏和练习曲目上并无太大差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双簧管乐谱和教材都更容易分享与获得,但中西方在曲目选择上仍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区别。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在选择双簧管独奏曲目时,除选择传统的从巴洛克到古典再到浪漫主义时期曲目外,越来越多的现代新音乐曲目被演奏家演奏或被国际双簧管比赛选作规定曲目。这些新音乐乐曲多由当代作曲家(大多是西方音乐院校的作曲系教授们)创作,乐曲往往并不悦耳,所表达的意境多与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如表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内心的挣扎、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焦虑、战争与饥荒、环境保护等,甚至有模仿现实生活中各种噪音的作品。这些作品虽不被当今大众所接受,但仍然是西方严肃音乐未来发展的趋势。许多西方作曲家认为,这类新音乐实质上并非为讨好现代人而作,而是面向未来的人类听众,相信它们终有被理解并接受的一天。这类作品对双簧管演奏来说极其困难,需要用到多种新指法、新技巧,作曲者大多要求演奏者通过夸张的形式吹奏诸如颤音、顿音、重音、弱音、滑音、范音、多音以及二分之一音、四分之一音等音型,以期达到作曲家所想表达的意境或诉求。在中国,音乐院校的严肃音乐作曲家们也在创作新音乐作品,但他们通常会在作品中加入中华民族音乐元素,并且不会过多使用西方新音乐式的极端技巧。可惜的是,在这类新音乐作品中,为双簧管而作的曲目极其稀少。当今可供双簧管演奏的中国曲目大多改编自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民族音乐作品,其中有反映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如辛沪光的《黄昏牧归》、黎国荃的《牧羊姑娘》《小放牛》、祝盾编曲的《蓝花花》、赵季平的《陕南素描三首》等,还有自然风格主题的作品,诸如朱践耳的《春天的歌》、何占豪的《草原上》、钱恺的《伊犁之歌》等,此外还有孙亦林的《喜讯传到瑶山寨》等社会题材的乐曲。[3]笔者经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当国内学生演奏这类民族作品时,往往能较好地把握乐曲的曲风、节奏和韵律,吹奏起来也比吹奏西方乐曲时更加从容自信,这当然是因为他们生长在这片文化土壤上,对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更加了解,但也从侧面证明,若想演奏好西方音乐,也必须从学习西方文化和历史入手,充分了解西方音乐产生的背景和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结语综合以上几方面来看,近些年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西方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双簧管教学方法上大都与西方主流教学方法接轨,并且在某些方面保留了中国特色。虽然在针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艺术实践等方面还需努力,但总体上我们的教学水平正在快速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双簧管这一来源于西方的乐器一定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中国人享受到它纯美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杨光.双簧管教学及演奏在中国的发展[j].艺术教育,(9).

[2]杨华玉.近十年双簧管教学之得[j].艺术教育,(6).

[3]王向东.试论中国双簧管音乐中民族风格的体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5).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二

: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它对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滋生,减少国有资产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流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计人员;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也是推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它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关审计手段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所进行的全过程监督。它对规范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最终确保单位稳步发展。一、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区域即使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因管理者的不重视,执行者错误的理解控制指示而失效,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促进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纠正。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区域应包括:是否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制度有无违反《会计法》和有关的财经法规、是否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执行者是否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等。以此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任命制的约束。我国一直实行任命管理体制,这种利益制约机制的存在使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依存关系。在开展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对违纪负责人提供的鉴证、评价及处理意见,还没有主管部门的一纸调令重要。这种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作用,制约了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引导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因碍于人情面子,加之有较高的工作难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缺乏工作积极性。想要做好审计工作,首先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注重宣传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导向性。三是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够。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鉴证、评价、服务职能,在开展审计监督的同时,应不断强化预警、监督、决策、协调、促进职能。帮助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审计人员的工作威望,提高审计工作的认可度。

1.提高对内部审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企事业组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这一规定是我国实行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如何使《审计法》这一规定得到贯彻落实,提高对内部审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是当下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2.完善内部审计的设想

各单位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为各单位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提供审计技术方法咨询、搞好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领导带头作用。

3.加大理论研究与宣传力度,为内部审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理论研究与宣传不到位,是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重视内部审计理论研究,重视内部审计成果的报道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应重视辖区范围内审计机构订阅审计报刊及相关审计法规的征订情况,作为审计机关指导审计人员的一项基础工作,改变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普遍存在理论上、认识上、工作上的封闭现状,为提高广大内审人员的理论素养,拓宽视野创造条件。要重视内审成果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审计报刊,及时报道内部审计查处的案件情况,及时交流内部审计监督的新方法、新经验,及时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典型,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促使单位部门领导提高认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动将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决策管理的有效手段,及时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上级机关负有内部审计工作监督与指导的责任,应将内审理论研讨,先进经验、技术的推广,典型案例报道,内部审计相关法规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创办各类刊物,及时反映和宣传内审工作,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提升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做出贡献。

4.切实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

就审计结果而言,并不在于审查出了多少问题,最重要的是针对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效果。只有把审计建议落到实处,加强管理,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样的审计才有深度、有力度、有实效。要做好审计意见的落实工作,就要定期进行回访和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做到条条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内部审计应在于帮,目的在改。一方面应该从政策和法规上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从业务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规范会计核算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利用审计成果,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

5.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

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应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硬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作假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此需要加强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丰富内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分析、协调能力。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对审计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创新意识,绝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审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创新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三

经过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的学习,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认识下认识了西方哲学智慧,最近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

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

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

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等哲学思想,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

当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书过后,我更想说说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罢了(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四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审计方式日益成熟,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审计风险,这种审计风险因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也出现的新的特征,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应随之改变审计方法,采取相应的策略和辅助手段进行审计,以规避审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产生处理不当、数据缺失、结果失真等行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产生会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审计结果造成影响,不利于单位的'下一步决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严重错误或弊端的单位财务报告和审计结果是公正合法的,并提出不正确的审计意见的潜在可能性,审计风险主不仅仅存在于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错误中,也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一)内部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我国现在的审计方式,不管怎样,抽样审计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大可小,形成的审计风险规模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因此,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内部审计风险研究,人们只能尽力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降低损失,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审计人员不能严肃认真对待审计过失并勇于承担责任,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导致了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同时,审计风险只是一种潜在的风险,也受到其他诸多条件的约束和影响,如外部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内部人员管理等。

(三)内部审计风险存在审计的全过程,具有普遍性

每一个审计项目和审计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失误,促使风险因素的形成,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形成并加剧审计风险。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包括单位的内控能力、经济财务状况、审计技术与方式等。

(一)审计人员缺乏业务规范,职业技能与审计要求不匹配

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掌握熟练的审计技能,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审计人员在这些方面仍旧欠缺。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审计目标不明,不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程序进行内审,缺乏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将会导致审计错漏、丢失,降低审计质量,无形中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体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少规范,不能独立完成

目前,除了个别单位、企业自行制定的内部审计章程,我国尚未实施管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这就导致有些单位内部审计遇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现象。另外,部分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独立的审计机构或部门,造成审计会计职能混淆,内部审计机构与单位结构不能协调运行。即使有了审计机构,机构在行使权责过程中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由此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三)审计方式滞后,具有局限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落后的基础阶段,现有的审计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会计审计模式的需求,存在财务账表不清、发票真假部分、审计模式落后的现象,对审计风险防控考虑缺乏,导致审计风险加剧,因而我国审计方式改革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一)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加快审计队伍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培训,开展实战交流与锻炼活动,着重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素养,培养审计人员的廉洁意识,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提高警惕,保持平常心,抵制非法诱惑,杜绝损失和麻烦的出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规范审计过程

我国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审计程序,明确权责范围,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道路,以便更好地执行审计工作,最大化提高审计效率。

(三)积极寻求现代化内部审计方法,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效率

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快,企业间的状况差别也很大,在审计工作中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人员技术培训,督促员工快速掌握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审计技术,利用网络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完善新的信息体系,实现审计信息与结果的资源共享,并下放审计人员相应的审计处理职权,以方便会计财务工作的展开,及时处理审计问题,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总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内部审计风险既客现存在,又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可控性,我国行政单位要着重审计职能部门的设置,建立健全审计监督评价体系,利用法律、经济、政策优势,探索现代审计方法,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力度,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防范内部审计风险,从而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着力提高审计质量。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五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作用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策略的探讨与改善,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加强语言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必须走出课堂。课堂毕竟是个小天地,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广阔天地在课外。我们还必须积极认真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除了指导他们在课外广泛涉猎,多读名篇、时文报刊,勤于动笔,多做笔记外,还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语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影视评论、出墙报及手抄报、开设语言规范化知识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把培养语言能力这一任务延伸到与学生广泛接触的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去,让学生处处耳濡目染,处处受到有关语言知识和培养教育。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1.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理由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2.言之有物,论之有实。“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4.言之有启,循循善诱。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理由,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理由,让学生带着理由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言之有韵,抑扬顿挫。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语言教学是它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教学是它的必要任务。对课文练习来说,必须体现这些方面的任务,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进行语言练习,同时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还要从练习中学习思想、文学和知识。明确了课文练习的基本要求以及与其他方面要求的关系,整套课本的练习就应当牢牢掌握住这个基本要求,切实加强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决定练习质量和效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由‘四美’:音美,要讲普通话;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六

·浅论近代西方“本体论”的发展

·对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论析

·论东西方核心价值体系之比较

·论基督教对于中国传统宗教的影响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思想论要

·生命倾向与科学性要求间的张力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最新相关主义研究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七

摘要:知识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就知识的问题有不同的论述。本文按时间的顺序把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哲学家们如何论述知识的内涵,怎样对知识进行分类,以及如何获得知识和知识的作用等等。

关键词:知识感觉经验理性来源分类

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自然哲学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对知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他认为“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动的、完满的,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为探寻确定的知识提供了理论基础。希腊哲学以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为最高的理想,但是它却仅局限于感性经验的领域。随着希腊哲学的发展,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对知识的探索进一步深入也更加完整。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他认为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德性,并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并认为德性就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使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

但是,苏格拉底没有说明这些原则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们如何探寻这些原则。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决。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可感和可知两个领域,对应两个领域的分别是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在认识的过程中,柏拉图的解释是人们通过幻想形成信念,抛却其中的可感事物就形成了低级知识,再抛去其中的不纯粹因素就形成了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就是统摄一切的原则――善。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知识观主要包括联系紧密的两大方面内容,其中之一为知识等级,即感觉、记忆、经验、技术到智慧的“五部曲”。所有动物生而具有感觉,有些能从感觉到记忆,有些则不能,因为记忆高于感觉。但动物很少有经验,只有人能从记忆中得到经验。经验形成技术,无经验则诉诸偶然,所以经验算是广义的知识。虽然在实际活动中经验和技术似乎无差别,但严格来说,二者很不相同:经验对应于特殊,技术才对应于普遍;有经验者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原因,有技术者则知道原因,懂得为什么;技术能传授而经验不能,而知与不知的标志就在于能否传授。所以,技术比经验更接近狭义的知识及科学。技术也有不同的种类和等级,有的技术为生活必需,有的只供消磨时间并无实用,这后一种技术更加智慧,因为智慧就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知识,“智慧”就是“哲学”。哲学作为最高的知识具有三个特征或条件:其一,因好奇而生;其二,因闲暇而生;其三,为自由而生。

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贡献是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他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知识分为三类:理论(思辨)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以知识的对象为依据,将知识分为各门具体科学和哲学。在理论知识中,又以对象的不同再分为三种知识:研究运动而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物理学(自然学);研究不运动但也不分离存在(即在质料中)东西的是数学;研究不运动又可分离存在的东西是第一哲学(即神学),亦即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希腊哲学的纷争不断,最终走向了瓦解,随之兴起的是____哲学。基督____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真理自身和人类真理的来源。他按照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把知识对象和知识关系理解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关系,有形事物、外感觉、内感觉和理性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有形事物被身体感觉所感知,身体感觉不能感知自身。内感觉不但可以感知被身体感觉所感知的有形事物,而且可以感知身体、感觉自身。理性却认识所有这一切,并认识自身。因此,理性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所谓“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指确定的真理,包括数学命题、逻辑原则和哲学命题。作为基督____的维护者,奥古斯丁把知识的来源归结为上帝,这是必然的,却因此而为后来的经院哲学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当时的学校大部分都在教堂附近或者修道院举办,而教师也多数由教士充当,神学依然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科,____哲学因此逐渐发展到了经院哲学。但是,在知识的来源上,经院哲学比早期的基督____走得更远。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承认知识开始于感觉,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同样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在感觉与理智关系的问题上,托马斯说,理智的抽象活动不需要一个外在的精神实体的推动,而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在这个意义上,托马斯已经抛弃了上帝。他认为,在感性活动的想象阶段,事物某些性质在人的思想中与事物的形状相分离,重新组合在一起,这已经是一种抽象,并且这并不完全是感觉所能完成的活动,理智已经潜在地参与其中起作用。想象所抽象的产物虽然脱离了具体的质料,但不能脱离关于形状的印象,因此,想象所能达到的只是可感形式。理智抽象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从想象的抽象到理智的抽象不仅是从可感形式到纯粹形式,也是理智由潜在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在英国,经院哲学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英国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罗吉尔?培根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三个:权威、理性和经验。虽然培根承认权威,不过,他认为对于权威只能信仰,而不能通过它们来了解事物。在这个意义上,他实际上抛弃了权威作为知识来源的可能。因此,他明确提出:“获取认识的两种方法,即通过推理和通过实验。”至于经验,他认为有两种:外部经验、内部经验。他关于理性与经验之间关系的阐述是,一方面,认识只有推理是不够的,还要有经验才充分,“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另一方面,自然的经验是不完善的经验,科学家必须掌握进行实验的本领,即以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进行的科学实验。他认为这种本领高于一切思辨知识和艺术。

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经院哲学中因为先天不足而遭到淘汰。因为在知识来源问题上认识迥然不同,各个派别冲突不断加剧,逐渐形成了强调经验的经验论和强调理性的唯理论两大派。

早期经验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费兰西斯?培根。他是近代哲学第一个提出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的哲学家,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同时也看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与理性结合起来。培根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知识和方法问题当做哲学研究的对象的哲学家,经验归纳法的制订为知识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

霍布斯是培根的后继者。在认识论思想的问题上,他一方面继承了培根的经验论原则,另一方面也受了笛卡尔唯理论的影响。霍布斯比较重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在他看来,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是认识它们为什么存在,或者根据什么原因而产生,却是推理的工作。他把理性认识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给概念所表示的事物命名并恰当地使用名称;第二步,把一个名称和另一个名称连接起来组成断言和命题;第三步,把一个命题另一个命题连接起来进行推论,直到得出有关问题所属命题的全部结论,这就是科学知识。在他的方法论中包括了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然而,他毕竟深受经验论的影响,没有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本质,没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他在认识论上陷入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中。

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是笛卡儿。他要求对一切知识采取怀疑的态度,只接受被理性明确认识到真的东西,而且确定了真理的标准,那就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他明确指出,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必须是从一个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严密的科学体系,演绎法是哲学的根本方法。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笛卡尔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笛卡尔把观念分为三类:一类是天赋就有的,一类是从外面来的,另一类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对应着三种心理功能,外来的观念依靠感觉;虚构的观念借助想象;而天赋的观念则出于纯粹理智。天赋观念的特点是:首先,它不能来自感官或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凭我们理解得来;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总之,所有一切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不是来自主观的虚构,而只能来自纯粹的理性思维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天赋的。运用普遍怀疑的方法,笛卡儿找到了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知识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是荷兰著名的唯理论的代表,他把知识分为四类:(1)“传闻知识”,即由传闻或者由某种任意提出的名称或符号得来的知识;(2)“泛泛的经验”,即尚未由理智所规定的经验知识;(3)“推论”,这是由于一件事物的本质从另一件事物推出而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并不必然正确,因为推论有可能出错;(4)“直观”,即纯粹从一件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一件事物。在后来的著作中,他又将这四类知识归结为三种:第一种是“意见或想象”,包括这种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更不能使我们洞见事物的本质;第二种是“理性知识”,即由推论而得来的知识;第三种是“直观知识”,这是由神的某一属性的客观本质的正确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唯理论者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认为科学知识不可能从感性认识获得,要求在理性自身中寻找认识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并且坚持这些原则和概念是天赋的。斯宾诺莎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了“真观念”的理论。他认为真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而获得的。在“直观”和“推理”的能力是天赋的,我们由此而获得真观念,并且以真观念为前提进而获得了其他的真理。

在唯理论逐渐占据上风的时候,经验论的代表洛克又使得经验论重新与唯理论相抗衡。他是第一个使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哲学家。洛克批判了“天赋观念论”,他认为用不着假设天赋观念,实际上,“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任何这样一种原始的概念或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在认识的过程上,洛克解决的办法就是“白板说”。他说:“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人类具有接受感觉、形成观念和知识的“天赋能力”,就可以说明我们知识的来源。假定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经验便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也是洛克哲学的基本原则,即“心灵是一张白纸”,“知识源于经验”。

洛克对观念进行了分类。他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就是由外部事物及其属性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观念,和心灵对自身心理活动的直接反省而产生的反省观念。复杂观念就是由几个简单的观念所组成的观念。复杂观念又分为三类:样式、实体和关系。在他看来,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洛克对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的等级、知识的实在性和范围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有四类:1.同和异。理智在认识时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知觉它的观念,并且在知觉的范围内来认识各个观念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这种活动是必须的,没有它就没有知识和思想。2.关系。即理智对于任何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觉。每个观念都是与自身同一而与其他观念相互排斥的。如果理智不能比较各个观念,知觉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契合或矛盾,我们就不可能形成任何肯定的知识。3.共存或必然联系。这是关于实体观念的,指的是我们在同一实体中知觉到的共存性或不共存性。4.实在的存在。即理智对于观念符合于现实的实在的认识。洛克认为,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在知识的实在性上,洛克强调实在性的标准是观念与事物真相的契合。他认为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符合一致的,除了实体观念之外,一切复杂观念都是与自身相契合的。通过观念之间的四种关系,洛克判定了知识的范围包括四类:同或异、共存或必然的联系、关系、实在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在知识与事物之间隔着观念的帷幕,而且从经验到观念再到知识,认识的范围越来越窄。这就使洛克走向了不可知论。

休莫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学说,成为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他从洛克哲学出发,称“观念”为“知觉”。他认为,知觉是知识的基本要素,包括感觉、情感、情绪、思维等所有意识活动。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印象”,一类是“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维和意志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称为印象,它包含了所有初次出现的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至于观念,是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微弱的意象。休谟认为两者只是量的差别。在来源问题上,休谟认为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知的,因而也不再去追究了。休莫认为人类理智的对象可以自然划分为两种,即“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与此对应,知识也分为两大类“关于观念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观念的东西包括几何、代数、三角等数学知识。这类知识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而于外部事物无关,只要与自身相符合就是真理,因而是必然知识。“关于事实的知识”是或然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经验归根结底是或然的。休谟的怀疑论思想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史上各派别哲学家对知识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对“什么是知识?如何能够获得知识?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等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他们使用的方法不一,结论不同,但是都有着严谨的态度、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他们的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是时至今日,他们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还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他们对待真理的渴求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参考文献:

[1]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八

人之为人,总要为自己行为的应然性、合理性,寻找一种本体的辩解。那么,人之行为的合理性基础或“应然性”之根究竟是什么?它植根于天国还是尘世?是生成于人的内在本性还是人的主体自由选择或诸种 心理活动?是基于个体主体抑或是主体间性?对这些问题的选择与回答,西方道德 哲学经历了一个由神的外在权威向人的内在权威转变的摧毁与重构,由有权威的绝对主义向无权威的相对主义转变的否弃与重构,以及克服道德相对主义向规范伦 理学的复归与重构,这样几个不同阶段的寻根 发展理路。而每一次的摧毁与重构、转折与发展,既折射出一种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西方道德哲学家对形塑人的主体自身形象的一种理想追求。

在西方中古时期,神与宗教长期以来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尼采将此概括为:宗教对西方人来说,与其说是一种神学体系,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母体,它环绕着人从生到死整个一生。然而,这种以神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以宗教作为人的精神家园的终极神圣律法,则随着资本主义的生成,封建等级制的消亡,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高扬,遭到了启蒙运动的强烈冲击。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精神家园不在天国,而是在人所栖居的尘世;人的精神支柱不应诉诸于一个外在的终极权威,而应立足于人的主体自身。所以,对于现代启蒙运动中的现代道德哲学家而言,首要任务是填补被人的主体理性驱逐了上帝的外在权威之后,而给道德哲学留下的价值本源空白。

如果说支撑人去践行的道德之根不是上帝或神意,而是由人的天然本性使然,那么,人的天然本性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征?什么样的人性特征才是道德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基础?能否从“自然而然的人性”合理地推论出道德禁令,从而在二者之间建构牢固的关系?思考与回答这些问题,既彰显了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在突破了中世纪封建神学伦理的传统禁锢之后的道德价值取向,也构成了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共同本质特征,同时也生成并决定了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多元化及其相互对立的诸道德价值体系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乃至走向失败与终结。

首先,从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价值取向看,其道德改革并不在于剥夺中古时期的“道德内容”,而是它的道德根基。在这个问题上,现代道德思想家的普遍价值取向是以人性对抗神性;依据人性为现代道德的合理性基础提供一种证明和辩护,从而使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在由神的外在终极律法转向人的内在本性或主体自律的世俗化基础上,在人性与道德规范之间建构一种坚实而可靠的 联系。所以,尽管现代道德思想家在如何重构新的道德价值观上,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思维路向、论证方式和理论构成,但是所有这些思想家在构建新的世俗化道德有效论证运动中,都将道德法则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论证 建筑在人性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价值标准应该以人“本身的品质为标准的”绝对地位。归依人性,“不在别处而只在自身寻找合理证明原理的要求”,成了近代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注:阿莫尼克:《道德与后现代性》,哲学译丛,1992年第2期,第38页。)。

其次,揭示与描述人性的本质特征,并从其所理解的人性之“是”的前提出发,推论出人之“应该”的道德规则及其戒律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权威性,为人性的本质特征与道德戒律之间必然而坚实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辩护与论证,则构成了现代道德哲学的首要任务与本质特点:即道德论证与论证道德。而这种以人为本的论证道德,在经历了几个世纪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与嬗变、辩护与论争之后,不仅抛弃了传统伦理学的自然目的论,剥夺了宗教神学的目的论的绝对特性,而且为资本主义新道德的价值观奠定了主体范式或主体自律的基础。

第三,当启蒙运动将人之践行的应然性基础诸诉于人的主体或人性时,这场运动又归于失败。其原因在于:其一、现代道德思想家一致同意道德法则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可辩护性与合理性,应建筑在人性的基础上。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性特征才能为道德法则提供权威性的根据并得到有效的合理性辩护?正是在对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肯认与论证上,诸家诸说各持己见,纷纭争执,陷入了多元的、相互争辩的道德体系之间的“诸神之战”。

容。人们不仅在理论和 实践上丧失了对道德的明辨力,而且无法有客观的标准来判断和识别善恶性,导致现代论证道德的合理性运动陷入了道德“多元论”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

其二、现代论证道德合理性运动之所以失败还在于:其道德论证不能合乎逻辑地从其所理解的“自然而然的人性”之“是”推论出人之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践行之“应该”,进而在其所承继下来的道德禁令与未经教化的“自然而然的人性”之间建立起必然而可靠的关联。因为现代道德思想家从中古时期所承继下来的道德禁令,和其所确定的人性概念这一两极因素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与对立。因而当道德思想家试图在其正面论证中把道德禁令置于人性基础上的同时,他们又在各自作出的反面论证中越来越趋向于一条普遍原则:没有任何有效性论证能从纯粹事实性前提中,得出任何道德的或评价性的结论。休谟以疑问而非肯定性断言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普遍原则:人们“从‘是’的前提中得不出任何‘应该’的结论”(注: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换言之,即我们无权说:既然人是这样的,人就应该以这种方式行事。休谟这一著名的禁令就像中世纪的表兄弟―奥卡姆的剃刀一样,使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经典道德 哲学,都陷入他的禁令的无情砍刀之下。这一被视作无可争议、无可逃避的永恒真理,既是与古典传统道德最后决裂的信号,又是现代论证道德合理性运动彻底失败的信号。

现代论证道德的合理性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从正反两方面启发并影响着当代西方道德思想家,且构成其学说 发展的直接逻辑起点。当代西方道德思想家承继了现代论证道德的“主体范式”,但不再热心从主体自我寻找出一种普遍的、本质的和内在的人性特征,以作为道德原则的合理性与权威性的绝对形而上学基础,即不再热心于从人的内在本性去寻求人之行为之根;而是将道德的生活方式和准则的合理性、权威性,转向诉诸于主体的选择活动,以及主体的偏爱、态度和情感描述与表达等主观 心理活动。这种道德哲学的转向不仅从本质上改变了道德原则与价值判断的内在意蕴,改变了道德争执的根本特性;而且使企图维护客观的非个人道德判断标准的现代论证道德的绝对主义理想,为当代道德哲学的相对主义所取代。

当代道德哲学的相对主义分别以不同的运思路数,表现在唯科学元伦 理学和非理性人学伦理学中。

唯科学元伦理学自摩尔的直觉主义开始,经史蒂文森等人的情感主义到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的分析哲学的发展,其共同倾向是:坚持将事实真理与价值观念严格区别开来,认为道德规范、价值判断和伦理概念等命题,不是知识的表达和意义的描述,而是一些存在于有限世界的彼岸,无法用 经验事实证明其真假的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命题。所有道德规范、价值判断和伦理概念就其本性是道德与价值而言,都不具有真理的价值,而仅仅是偏爱、态度和情感的外溢和经过乔装打扮的命令句、祈使句等。由于表达偏爱、态度与情感的道德判断,无真也无假,没有任何合理的方法来确保道德判断的一致性。所以,任何追求客观的非个人道德标准的企图,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合理辩护。因此,伦理学作为“不能记述的对象”――价值的科学,其根本宗旨不在于把道德作为社会的、整体的、客观的现象去研究,而在于分析研究道德 语言、概念和逻辑等。就此而言,唯科学元伦理学不仅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而且又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即“实践哲学”分道扬镳了。

非理性人学伦理学从意志主义者尼采宣告上帝已死,倡导“重新估计一切价值”起,一切永恒的、绝对的传统道德价值便随着上帝的死亡而消亡了。一切新的道德价值和生活信仰,都是“超人”的自由选择和创造。超人是一切真理、价值的立法者。尼采这种拒绝一切绝对的、客观的理性论证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在存在主义,特别是在萨特的非理性自由人学与自由价值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诠释。否定上帝的存在,主张创造人的是人自身是二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人没有任何先在的本质,存在就是一切。人既没有外在的绝对权威:上帝,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内在本性或人学原理,同样人的选择活动也不受社会的制约。人,不管他作出哪种决定,都没有什么现行的普遍原则帮助他理直气壮地为其决定作辩解。人是各种价值的创造者,而人的自由则是其价值创造与选择的惟一基础。

符合个人的主观 经验与兴趣,作为道德评价的直接依据,从而使道德变成了一种方便有用的工具。

由上可见,“相对论的时代使人想要找到能够为之坚定地毫不含糊地献身的终身价值的希望大大破灭了。”(注: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2页。)当代西方道德 哲学在唯科学元伦 理学与非理性人学伦理学,这二种平行 发展的极化运动中的共同指向是:摈弃了传统伦理学对客观的、非个人的形而上学基础的探索,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论证道德的价值取向,更加剧了道德危机。人的道德判断、道德言辞,作为人的主观偏爱、情感意志等 心理状态的表达,人的道德原则、道德价值,作为主观自由选择与创造的产物,丧失了绝对的、普遍的、合理的权威性。所谓道德判断、道德原则的权威性都是个体的、主观的、相对的,而道德权威的个体性、主观性和相对性,则意味着没有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可依从,没有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就可以自行其是,其结果必然是普遍的道德与善变得不可诠释;只有相互匹敌的道德理论之间,毫无结果的无休无止的矛盾与纷争,使道德陷入一种严重的危机之中。

道德权威的缺失与道德相对主义泛滥,导致了道德基础的崩溃与道德危机。这种危机,引发了西方道德哲学家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复归与兴趣,拒斥相对主义,重新为人之行为,寻找一种绝对的、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摆脱唯科学元伦理学的形式主义和非理性人学伦理学的任意品性,重构道德价值的合理性基础已成定势。

20世纪60年代,尽管道德哲学之间的“诸神之战”并未偃旗息鼓,然而在诸如新功利主义、新 社会 政治伦理学、新人道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结构主义、境遇伦理学和商讨伦理学等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复归与重构步伐中,一方面显示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并不是简单地归依传统,而是基于当代西方社会的背景条件和现实需求,以时代“开新”为其理论宗旨,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批判地继承了传统道德哲学的某些内容和观点,开创性地重构着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又不是在彻底地否定传统前提下的重构,如现代论证道德哲学既强调以摧毁和摈弃中古神学自然目的论为否定性前提的革命性的替代性重建,又追求以挽救和重振现代论证道德的精神为肯定性前提的再造性的承继性重构。西方道德哲学这种回归与重构趋向表明:在经历了唯科学元伦理学和非理性人学伦理学的道德危机之后,“人们又在对人的基本价值表示关切了”(注: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2页。)。规范伦理学已经开始了一场戏剧性的复兴。

那么,究竟如何超越道德相对主义而建立起道德的普遍性、权威性与客观性?如何超越价值的多元论而建构一种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以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一个指导其道德航向的罗盘呢?为此当代西方道德思想家沿着不同的路向,进行着种种努力和尝试,而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阿佩尔,建构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商讨伦理学,对普遍伦理学的合理性基础所作的探讨。阿佩尔在《哲学的改造》一书中指出:我们这个时代,乃是以科学所致的技术成果所造就的全球一体化文明为其特征的时代,因此对某种普遍伦理学的需要,即对某种能够约束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学的需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对普遍伦理学“合理性”基础的重新思索与辩解,使二者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传统道德哲学的个体“主体范式”,而代之以“主体间性的范式”。主张只有基于“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才能构建一种规范上中立的、客观的普遍伦理学。

道德之根―主体范式的变换,根源于哈贝马斯、阿佩尔对主体理性的重新认识。在二者看来,人的主体理性绝不是在个人意识里发展的,而是在 语言对话、主体际构成的世界里发展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在私人语言框架内获得其思想的有效性,每个人的主体理性或意识活动也不可能是封闭的、个体的,而是开放的、公共的。所以,任何孤独思想的有效性,以及孤独个体的良知决断的道德约束力,原则上要依赖于人与人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之间的相互肯认和共识。他们认为传统道德哲学家由于拒绝系统地了解一切理性运作的语言的这种作用,因而便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限囿于心灵独白的、唯我独尊的理性观念里了。其结果势必陷入“意识唯我论”的圈套,并由此引向在孤立主体的认知理性与 实践理性中,寻找道德可能性的条件。这种基于主体自律的道德观,不仅无法躲避休谟意义上的“砍伐”,而且必然发展成为当代相对主义道德观。因此,普遍伦理学的合理性基础之重构,自然应植根于交互主体的“交往理性”范式,而非个体主体的理性范式。

际间得到肯认,就会形成共识,构成共同意志的一致性。这种主体间的共识与意志一致性,反过来又会成为制约和指导每个 社会个体行为的道德规范,从而保证着对个体主体行为的合乎规范的一致性的道德约束性。

其次,商讨伦 理学所诉诸的道德之根的转换,使之所构建的伦理学,一方面,不会倒在休谟的砍刀下,即企图从纯粹事实的判断中推导出伦理规范。因为,这里制约每个人去行为的主体“人性”,已经不是那种被先行设定起来的个体主体的人性之“是”,而是在与他人的交流、理解、交往与沟通中,不断得到修正与丰富而建构起来的主体际的“人性”,即一种具有美育和道德规范慎重教化的“人性”。另一方面,克服了道德领域中“方法论的唯我论”。以往那种基于个体主体的主观“良知”的强制力,或基于个体主体的自由选择的道德责任约束性,现在凭着主体间的交往与交流,已为基于“超主观性”的主体际共识或一致性的民主意志所取代,而成为每个人的行为与选择的有效性基础。

毋庸置疑,商讨伦理学建基于“交互理性”主体基础上的道德伦理学重构,为协调自律道德行为者与普遍原则之间的关系,为消解无休无止的道德论争而达成共识,以及为构建一套既合乎理性又公正的普遍道德,提供了一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路向。然而,它对“终极基础论证”的方式,仍然沿袭了传统 哲学的先验的“自上而下”的理论论证方式,因而它所阐发的伦理学基础,还只是一个没有考虑人的现实“道德情境”的“理想交往共同体”。尽管这个理想的交往共同体被看作是“实在交往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但从一些被理想化了的前提出发所构架起来的伦理学,势必难以摆脱先验预制程序的理论局限性。不过,这种独树一帜的伦理学的回归与重构,在某种程度上则标志着西方道德哲学在探索伦理―道德合理性基础上的一种进步与 发展,即使得 建筑在个体主体理性独白基础上的西方道德哲学,转向主体间性交互理性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哲学。

总而言之,表明:道德价值与理想作为 经验现实的人质或人格,终究要与人的主体存在根基相 联系。无论西方道德哲学家对人的道德之根做出怎样的抉择与论辩,但可以说追求一个更为完善的人生与社会的渴望,不仅是一个理论逻辑思辩的理想,而且也是历史现实自身的运动趋向。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九

【摘要】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这些劳动者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礼仪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强调职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教育教学对当代大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今天历史潮流和国际情势的变化,爱国中某些问题已不可以再延续过去那种传统的思维,凡爱国必论及“抵制日货”。

【关键词】礼仪教育;抵制日货;爱国教育

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准绳。中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在生产经营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中等职技能的实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注重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学习礼仪知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爱国最基本的原则是要遵守中国法律、遵守国际公法。近日,西安、青岛、长沙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行动,同时,一些非理性的抗议活动也屡有发生,抵制日货的民间情绪高涨,央视网截至9月14日的调查发现,有接近九成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再购买日本产品。在有些地方,甚至有人当众焚烧或打砸日系车,还发生了袭击日本人的过激行为。

谈论到爱国主义,国人都会很自觉地首先将思维锁定在“抵制日货”问题上。似乎在中华大地上,爱国必然地就等同于“抵制”,这当中有中、日两国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但是这种简单看待问题的思维其实不约而同地犯了没有用历史眼光看问题的错误。有不少专家呼吁人们理性爱国,评论指出:打砸焚烧公民日系车是一种犯罪行为;还有评论说爱国不是流氓打砸的庇护所。但是有的时候抵制如果不是强制或者说绑架别人的话,那是你个人的选择,我们不说什么。可是当它已经上升到要去砸其他人的日本车的时候,这个性质就变了,这不是爱国。

“抵制日货”这一口号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在全球经济不发达的当时,这一口号的提出和实践无疑对发动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时过境迁,世界时刻都在变化,今天我们抵制日货,我们是以此之举表达一种民间的意志,让小日本感到震动威慑,而不是搞打砸破坏。再者说,抵制日货应该是抵制交易,而不是去打砸日货;尤其是国人同胞已经购买的日货,是合法私有财产,没有理由同胞自伤!打着“爱国”、“抵制日货”的旗号,将市民的日系轿车砸毁,很明显,伤害的是自己的同胞,日本人没有一点损失,不会喊疼,相反只会让我们的同胞伤心落泪。

针对某岛的游行,是正义之举,大家都明白。可是,游行出现了,这就令人不安了。事实上,一些极端行动,已经引发了日本人被打伤、日资店面及日产汽车被打砸的事件。不要将爱国游行演变成“烧”事件。

礼仪说到底反映了人的素质,礼仪教育当然要教学生基本礼仪的动作和要求,示范待人待物的方法。礼仪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抓人的素质培养,其次,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大课堂,以社会活动为载体。然而在今日的中国,早已告别了任人欺凌的时代。针对日方“购岛”,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已展开反制措施:发表外交声明,公布某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派出海监船舶编队维权巡航执法,驳回日本无理抗议,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一系列行动,无一不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通过外交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决心。

大量的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是礼仪课程课内教学的极好延伸,使学生巩固了和消化了课内知识,促进了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师生一起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在校园形成一个讲礼仪的大环境,才能达到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

从舆论角度看,行为,往往会被国际媒体放大,世界看到的中国人是如此野蛮,谁还敢来投资?谁还愿意跟你合作?谁还会支持你,为你说话?想想吧,这个时候,小日本该躲在墙角里偷着笑了,说某岛的语气也会强硬几分吧。前几天,有日本媒体就称中国的抗日已经陷入了“暴徒化”,并称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再有一些烧行为, 显然已经涉嫌触犯法律。可以说,在抗议活动中,凡危害公共安全或破坏社会秩序的,均属违法行为。对于游行中借机进行打砸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也会依法查处。烧恶性事件一旦蔓延,将会导致国家局势的动乱,一旦动乱爆发,便会勾起连锁反应;到那时,态势失控,遭殃的是国家,是千百万老百姓。

总之,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职业学校的目标。礼仪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将礼仪规范付诸实践。开展礼仪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结合,做到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在纪律约束的基础上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良好氛围。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关键词:哲学;超越;异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理性千年王国,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和先验的理性概念以及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一同被现代哲学所抛弃。

?5.哲学理论特征相同

?在批判和抛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强调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要求将它们看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在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和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后,提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和统一,提出了与人相联系的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才是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把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天国拉回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之中,哲学向人们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真实处境及人的异化、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解放;哲学重视人的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主张实践高于知识和理论,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人应该是行动的人;强调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强调用人的实际行动或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实世界;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理性的人的精神状况的另一面: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等在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更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的个性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化。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的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变为现代的语言转向,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中心,他们重视语言操作、分析、逻辑的东西。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一

作为一位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西方哲学史真的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哲学思想的了解,我不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现代西方哲学史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段:理性的崛起与启蒙运动

西方哲学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但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史而言,启蒙运动可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理性主义,即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和理性对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和理性来摆脱迷信和封建势力的束缚,进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繁荣。对我而言,启蒙运动是一个非常有启示性的时期,因为它让我明白了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小心对待理性的盲目崇拜,以免陷入了连理性都无法解决的境地。

第二段:实用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兴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中,实用主义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实用主义的哲学家们强调实践和实践结果的重要性,强调实践对于哲学理论的约束。同时,自由主义也得以兴起,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批判了过度强调国家权力的专制主义。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我的启迪是,坚持实践取向和自由思想之间的平衡与调和,并在实践中审慎权衡选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第三段: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现代西方哲学史中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强调人类的自由和选择,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人类自身的自由选择中建立的。后现代主义者则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批判了过度信任理性和知识的权威主义。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我的启发之处在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来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知识相对性,拒绝一切武断和唯一真理。

第四段:后人类主义和虚拟现实的出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后人类主义和虚拟现实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后人类主义者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改变自身的基因和生物特征,进而变得更加强大和复杂。虚拟现实的哲学家们则强调虚拟现实对于人类群体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我的启发是,我们必须审慎评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科技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存在问题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第五段:反思与展望

通过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我不仅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人生和人类文明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明晰的了解。无论我们采用哪些哲学思想和观点,我们都需要审慎地思考和评估。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自我修正,以便更好地面对将来的人生和社会。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期在道德和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总之,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中,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具有其时代性的特征。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折射了各种文化和政治力量的角逐和较量。即使在当今很微弱的某些文化或哲学流派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坚持理性的、实用主义的、自由主义的、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后人类主义的和虚拟现实主义的思想的影响。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谦卑的心态来欣赏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并从中吸取生命的启示,同时对现实社会问题有更清晰的思考。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二

内容提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村原有由集体所有的水利设施老化、破损严重,为保证农业生产需要,水利产权改革在农村蓬勃发展,而这种产权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的目的是以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演变为例,探讨其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河北省30村4个年份种植业生产和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权演变促使了种植结构的调整,扩大了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民收入;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市场价格及劳动力机会成本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对作物生产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还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做了讨论。

关键词:灌溉系统产权演变种植结构调整模型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原来属于集体所有的许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水利工程破坏或老化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陈雷和杨广欣,)。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村小型水利灌溉设施产权改革于80年代兴起并不断发展,从初期的经营权逐渐深化到建设权、处置权甚至是所有权,农民自己投资并管理水利设施的现象逐步增加。

有研究指出,农户积极支持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是因为他们认为产权明晰后,水利工程覆盖面积扩大,各种用水服务加强,会带来农作物产量提高及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从而增加家庭收入;另外,用水损失减少、水土流失、盐碱化程度的降低,也可使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减少损失(darra和raghuvanshi,1990)。另外,农民可根据水资源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方式,而不必象以前一样必须按照政府的指示,这样也可以扩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的种植面积(patil和lele,1995)。因此,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可以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农业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王金霞等,2000),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革耕作措施与种植制度,发展节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刘昌明和何希吾,)。

虽然有的研究已提到灌溉设施产权改革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关系,但现有的研究多数是描述性的,很少有从实证的角度对灌溉设施产权演变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本文的目的是以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演变为例,探讨产权演变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二、研究资料和调查点概况

(一)样本点的选择

河北省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灌溉用水中有70%来源于地下水。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青龙、元氏和肥乡县三个县做为调查点,三个县的水资源短缺程度都比较严重并且都是主要粮食产区,每个县随机抽取10个村作为调查的样本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年(1983年左右)、1990年、和19四个年份为调查时期,样本点产权类型比较全且在不同地区间有一定的区别,农作物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表1列出了样本点的一些基本情况,从表1人均耕地、地下水位及有效灌溉面积数据可看到青龙、元氏和肥乡三个县情况差异比较大,但三个县各项指标四个年份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水资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灌溉用水中地下水比例越来越高,元氏和肥乡县在1998年甚至达到了100%。

本文的地下水灌溉系统指机井,一个机井及其附属设

[1][2][3][4][5][6]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三

1.区分心理和逻辑上的东西,主观和客观的东西。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思想本身的性质及其关系。他相信概念、关系、客体的客观实在性。

2.决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前后关系中询问词的意义。

弗雷格提出实在东西不一定具有空间广延性,概念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它是有内容和意义的,而意义是是在的。因此他对意义和意谓作出区别。意义和意谓是不同的,相应于符号,有确定的意义;相应这种意义,又有某一意谓;而相对于一个意谓(一个对象),不仅有一个符号。“离地球最远的天体”。对于弗雷德来说,最重要的分析单位是句子。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而意谓是它的真值。替换意义不同但意谓相同的词,不影响句子的意谓,而影响句子的意义。此外,弗雷德的意义理论很容易陷入释义学循环,因为他觉得语词的意义取决于句子的意义,语词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句子选择语词又依赖语词本身意义的限制。

区分概念和对象

弗雷格把句子分为专名和谓词,专名表示对象,谓词或概念次表示概念和关系(一个结构,有待充实的函数)。剩下的和我的专业也没关系,不总结了(懒)

罗素

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

集合论悖论:“一方面,能够被计算的事物的类,本身也是能够被计算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类本身不是一个人。”语义悖论“说谎者悖论”每个命题函项,除了有真值域外,还有含义域。

摹状词理论起源于金山悖论,罗素的解决方案是,区分专名和摹状词,专名必须指称一个对象,而摹状词可以没有指称,只指事物的某方面特征。把摹状词改成谓词。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至少有一个x是当今法国国王,至多有一个x是当今法国国王,x是秃头。

存在论和认识论

宁用已知实体进行构造而不用它们来推论未知实体。

在进行任何逻辑分析时,即在讨论任何复杂符号或观念的意义时,在决定什么是实在的,什么是真的时,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弄清楚构成这些符号或观念的最少的真正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从而弄明这些复杂的符号或观念究竟是什么。

维也纳学派

哲学与知识

维也纳学派认为知识无非两大类:关于数和量的抽象理论,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东西经验推论。不存在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知识。

维也纳学派植根于科学与经验主义,他们将能够被经验、证实作为一切知识的起点,因此将形而上学拒斥于知识的范畴之外,认为知识是科学的专有领域,而哲学的意义只在于为科学理论服务的一种逻辑和语言工具(个人理解,将哲学从知识中不断驱逐,剩下的地界只剩下工具性)

哲学知识从逻辑的观点讨论科学,哲学是科学的逻辑,即是对科学概念,命题,证明,理论的逻辑分析;各门科学中有构造概念、命题、证明、假设、理论的各种可能的方法。我们从方法中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而哲学就是对这些共面的逻辑分析。

知识的问题变成了知识的陈述问题。

以证实拒斥形而上学

实证主义者不是把这个标准用作决定一陈述实际上为真或为假的方法,应当用它来确定探究真理的必要条件:一个陈述必须要有意义。

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知识都需要被当下证实。如果有被证实的可能,那么就属于有意义的范畴。有些语言学和数学明天i虽然不能给予证实或证伪,但它们是关于经验陈述的语言结构,我们用来表明经验内容的语言结构与它们有关。

但这也引发了后续对实证主义的抨击,即“所有。。。都是。。。”的这类全称命题,应该如何处理,因为根本不存在能够被穷尽的证实。

伦理学立场

他们虽然把形而上学排斥在知识之外,但不否认伦理学。石里克认为虽然到的命题不像数学命题或逻辑规则那样分析,但也是一种事实的陈述,伦理学是经验科学,因此可以证实。最后他们选择心理学来解决这些问题????迷惑行为。

卡尔纳普则认为伦理学命题是一种祈使句,不能够使用语言来描述,而是用语言来指令。规范伦理学的目的是说明人类行为的准则和关于道德判断的价值,这种命题阐述知识一个规范或价值判断。

就很迷惑…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四

黑格尔之后,哲学家寻求突破绝对理念的途径。叔本华通过将意志确立为本体,来否认绝对理念。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的代表,的确是,他揭示了现实仅是意志与意志的表象,而人得理性常常失效。这样的世界不是他主张的应然的世界,他只是冷冰冰略带自嘲地讲述了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本质。

什么是世界?什么是自我?在他看来那无非是人得意志的表象了。意志支配了人的主体性,但这个意志又是可以被反思的,也就是说,意志可以对意志进行反思,这一点很有趣。意志在叔本华看来等同于主体,但意志本身又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因而是客体,并且人对意志的感知是最清晰明白的。不仅如此,世界是表象,表象即人堆自己意志的直观(反思),他认为较为自由的表象在于艺术与哲学。以上都是在说意志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同时意志又是身体的主体。显然身体作为物质性的存在,同外部世界一样具有客观性的地位,但人首先是自己身体的主体,人身体的诸多反应都是意志的客观化。那么外部世界是被怎样的意志所支配呢?各有各的支配规律。

且看他如何把世界纳入意志的统治之中,他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关于运动的充足理由律,关于知识的充足理由律,关于存在的充足理由律,以及行为的根据律。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对应关系:物理——运动,逻辑——知识,数学(时空)——存在,意志——行动。

外部世界遵循运动的意志,人的知识则是一种逻辑规则,人的存在则是规定在时空之中,而人的意志遵从行为的根据。

这里可以看出等级。物理世界的最次,最高级的人的意志。行动理论让我想到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二者迥异。叔本华那里,自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无论是自身还是作为人的表象,而阿伦特则强调自然地吞噬能力,人必须发挥能动力量打破自然地裹挟,确立人性;再者,叔本华的行动规则根本上是盲目的无目的的,或非理性的,理性常常失效,只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流露与消逝。因而根本上只是一种人的自然性的体现,而阿伦特的行动是有价值的,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一样人的伟大(excellence)体现在行动中,行动本身不是混沌与盲目,是有价值的。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五

一、劳动力结构变迁

1.年龄结构

当前,中国已进入低生育阶段(蔡昉、王美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2左右,高于人口更替水平所要求的总和生育率,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郭志刚等,)。在此过程中死亡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大幅下降和低死亡率的双重作用,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的10‰以下。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人口数量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低增长。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死亡率下降早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之间便有一个时滞,两者随着时间变化并不同步。生育水平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总人口更快地进入低增长和负增长的阶段(王德文,)。表1描述了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之后,增速放缓,出现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单纯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支撑经济增长的空间逐渐缩小。

2.知识结构

描述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由于数据关系,我们仅能找到-的数据。从下表可以看出即便是2008-短短四年期间,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上升了5.99个百分点,大专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最为明显,上升了3.2个百分点。相应地,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人员比例的下降幅度达到11.1个百分点。从绝对量上看,就业人员中文盲的数量从0.4亿下降至0.15亿,小学文化的数量从2.07亿下降至1.50亿,初中文化的数量从3.60亿上升至3.72亿,高中文化的数量从0.96亿上升至1.28亿,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数量从0.52亿上升至0.99亿。然而,就业人员整体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比例仅占12.9个百分点,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21.6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人员占比48.7%。当前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现有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很可能会适应不了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图1描述了各行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从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意味着这类行业对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要求较高,而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因而,要保证产业升级顺利进行,相应的提升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3.地域结构

由于地区间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层次较高,产业结构健全,二、三次产业占比大幅上升,劳动力收益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发展空间更大,吸引了劳动力向这些地区流动。我国东部地区拥有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级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李宝庆等,),图2描述了中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东部劳动力占比最大;其次是中部;占比最小的是西部。劳动力的地域分布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从变化趋势来看,在-期间东部地区劳动力的比重有小幅上升,中部和西部的劳动力比重则小幅下降,但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地域分布相对稳定。

4.产业结构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表3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的演进规律,但也不完全符合这一定理。从到20,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主要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劳动力下降的结果是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扩张;而第三产业并没有像通常那样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尽管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高于第二产业,但在此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为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持续上升,上升幅度达到11.93个百分点。

二、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

1.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匹配,失业与过剩并存,制约了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加大,现有低端劳动力很难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限制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的趋势;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中,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邹一南等,)。中国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干春晖等,2011)。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短缺和过剩并存(张车伟,2008;魏浩等,),这种结构性矛盾意味着,失业并不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是缺乏合格的劳动力。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过剩主要存在于低端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主要在高端劳动力市场,表现为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下文用技能工人的供需情况来说明这一问题。表4描述了2004、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技术提高,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大幅度增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技能劳动者增加了1930万人,年均增加386万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人数比重,分别提高了4.37、2.73、0.54、0.11个百分点,而初级工占技能劳动者总人数比重减少了7.74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然而,相对于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的快速增长,技能、技术劳动者供给增长缓慢。表5描述了技术工人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值(求人倍率),从表中可以看到之后各等级技能、技术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均超过了1,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且越是较高等级,供不应求的程度就越大,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2.34,供不应求的程度最深。然而,劳动者整体的求人倍率除了2010、2011年,在多数年份未超过1,这说明中国同时存在着技术、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和劳动者总量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可以用相对工资这个指标来反映。作为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从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来看,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他较高学历者的相对工资水平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岳希明等,2008)。这说明我国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有减少的趋势,对高端劳动力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产业之间的流动受阻,制约了经济增长

户籍及其他制度的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产业间、区域间的的流动受限,限制了经济增长。本文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的的配置效率。其中劳动生产率用各产业或各地区的产值除以相应年度各产业、各地区就业人员数量,产值数据用cpi定基指数进行了调整,以1978年为基期。其中测算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三次产业gdp、各产业就业人员数量、cpi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测算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包括东部、中部、西部gdp、各地区就业人员数量、cpi指数,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gdp及就业人员数量只有全国及分省(直辖市)的数据,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按照三大区域的划分,用相应省(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加总得到各区域的数据。三大产业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效率缺口,行业保护限制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在产业间流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限制了经济增长。表6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按照二元经济理论,资本积累推动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部门是一个平滑过程,即剩余劳动力被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按照边际收益原则吸收(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2)。在劳动力资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过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缺口逐渐缩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虽有缩小的趋势,但两者的缺口依然很大,意味着仍有大量劳动力没有按照边际收益原则被第二或第三产业吸收,产业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了经济增长。三大地域之间存在效率缺口,中部、西部的劳动生产率仅有东部的一半左右,促进劳动力在地域间合理流动提高效率的空间很大。表7描述了地域间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在劳动力资源向东部和中部转移过程中,中部和东部的效率缺口先是有扩大趋势,开始又有了缩小趋势;西部和东部之间也表现出一样的趋势特征,效率缺口先是呈现扩大趋势,20之后逐渐缩小。意味着地区间仍存在某些壁垒阻止了劳动力按照边际收益原则转移,区域间仍存在一些壁垒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制约了经济增长。城乡之间也存在一定效率损失,由于数据限制,我们无法测算城乡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但大量研究表明户籍制度对城市劳动力就业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对农村劳动力则具有排斥作用(蔡昉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关系存在着户籍差别,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在工资、保险和工会参与等方面存在差别,其中户口的作用在20%-30%(姚先国等,2004)。市场转型虽带来了较多流动机会,但户口等级差别以及户口对体制内流动所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陆益龙,2008)。这些限制造成了劳动力的效率损失。

3.经济城镇化,就业未能实现城镇化

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全覆盖,劳动力供给结构异化、扭曲,限制了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除了就业制度的`分割外,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分割的状态,不仅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而且不同性质的部门之间(正规就业部门和非正规就业部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也处于分割状态(赖德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首先体现在城乡之间。尽管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处于城镇地区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但两者在岗位获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刑春冰,2008)。他们一般处于更为不利的就业境况中: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工资水平低且时常遭到拖欠、工作环境与劳动保护情况普遍较差(谢勇等,)。表8描述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无论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农民工的参保率都很低,参保的比例分别只有6.5%、12.90%和17.43%,城镇职工参保的比例分别是43.26%、60.76%、62.23%,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36.76%、47.86%、44.80%,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制度分割同时体现在不同性质的部门之间。享受社会保障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正规就业部门,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人员基本上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表8描述了不同所有制类型职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事业单位、国有单位等正规就业部门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普遍高于集体单位和非国有单位等非正规就业部门。覆盖程度最高的是国有单位,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到68.95%、83.75%、80.21%;覆盖程度最低的是非国有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9.25%、18.49%、30.44%,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职工参保比例的差距分别达到59.7%、65.26%、49.77%,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在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在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占85.05%,在事业单位和国有单位就业的仅占1.30%、4.43%。

三、结论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启动,劳动力要素得到解放,能够与资本更有效结合,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为载体开始蓬勃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随着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形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口红利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因而劳动力的投入不仅形成了我国的巨大优势,也形成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力。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以及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呈现上涨趋势,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消失;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产品和产量的下降,以及全球市场的吸纳能力下降,已有的优势再难以发挥以往对经济的强劲推动作用。面对新形势,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需要改变劳动力结构,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首先,应该通过新型城市化,消除劳动力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拉动居民消费,同时有利于通过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城乡结构的优化还会推动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与产业内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通过学术进步、知识增长、技术消化和创业实现劳动力知识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六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年轻朋友们,让我们向着远方的理想,拚搏奋斗吧,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篇十七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二大经济体强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进程,中国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创新推动者和引领者,中国经济的变革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深入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判断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地位与角色转变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演变特征入手,探析了中国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脉络和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望从一名高中生角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具有认识作用。

关键词:世界经济格局;地位;演变;中国;经济思考

一、引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全球各国在经济上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形成当前世界稳定经济结构的表征,具体表现为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对外经济话语权和多极经济力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逐渐构成的较为稳定的世界经济结构关系,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世界政治形势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以及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提高与发展,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中国经济早在便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强国。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劳动力最大,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潜力方面具有宏大前景。总而言之,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的缓慢增长与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正逐渐改变着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形势,世界经济增长的全新格局也正在不断形成之中。因此,在这种复杂经济局势情况下,准确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局面和经济变化特征,认清中国在此国际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适时调整国家对内和对外经济战略,能够使我国牢牢把握当前经济机遇,面对巨大经济挑战,对我国经济的全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分析

世界经济格局在历史变革和经济贸易发展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重心的转移与自然条件、工业革命和国家战争具有重大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世界经济主要由全球沿海地区控制,经济中心主要集中于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由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随着其“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17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意大利逐渐转移到英国。随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美国牢牢把握时代的机遇,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电气化时代”的转变使得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战争”的爆发和经济矛盾与机遇在各国间的出现,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改变,第一次重大改变是美苏冷战期间的“两极”格局,世界经济重心基本掌握在两个发达国家手里,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的结束,使得“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第二次重大改变也就是当前的“一超多强”世界经济格局,即以超级大国美国和以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为首的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并存的经济格局。但随着20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经济迅速下滑、经济增长缓慢,占全球gdp的比重逐步下降,而长期以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以及其经济比重不断提升,世界经济格局目前正向多极化演进的趋势逐步形成。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日本为首的亚洲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经济格局不再是由美洲和欧洲完全掌控的局面,亚洲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将逐步使得其发展成为与美、欧相提并论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区。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国家,经济总量逐步赶超美国,“新七国集团(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以及土耳其、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经济总量逐步赶超“g7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世界经济中心从大西洋逐步转向太平洋。

三、中国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具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效益。1978年中国对外出口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而本世纪之交所占比例达到4%左右,位居世界第四、五名,而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之最。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整整四十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巨大发展,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近十年我国gdp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我国的gdp总额大约为20亿元人民币,而我国gdp总额大约为的68000亿元人民币,十年间中国gdp提高了300%以上。此外,社科院年度经济形势报告分析表明,预测我国gdp增长速度为6.7%,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长水平,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着实惊人。我国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也为世界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于众多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使得我国同时也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增加,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促进往来,同理,世界经济增长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演变也离不开中国的贡献。

四、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抓住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凭借其自身优势与世界各国大力开展经济贸易往来,当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举重若轻,从根本上来讲,这是由于我国巨大劳动力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迅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剧烈,为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对我国经济乃至政治造成影响,我国应做好战略准备与规划措施。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我国首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制造业方面提高有利竞争力。欧美各国虽受到年世界金融危机的重创,但也由此这些发达国家对国内制造业进行了重新“升级”,而反观我国,从开始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因此我国在科技与资源方面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传统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落后和潜在危机问题。其次,我国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良好的国家经济环境。世界经济往来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在当前背景下我国更要加大推进“一带一路”和“金砖+战略”建设,加强与邻国经济友好往来,缓解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约束,以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体制的快速演变和突变。最后,我国经济发展应开展“绿色经济”模式,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变革提供驱动力。

参考文献:

[2]范思齐.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知识经济,(9):74.

[7]罗伯特曼德尔.世纪之交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5(2):1-5.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3558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