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犯罪案例读后感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17:09:23
精选犯罪案例读后感大全(18篇)
时间:2023-10-28 17:09:23     小编:QJ墨客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所读内容的总结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故事和思想,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读后感是一种思考和回顾的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读完一本书之后,我觉得应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3.写读后感时,要注重逻辑和条理性,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有条不紊地展开。以下是一些经典读书人分享的读后感,或许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观点。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一

——利用教师身份侵害学生身心健康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鲍某某,男,汉族,1966年4月3日出生,大专文化,小学教师。

9月,被告人鲍某某在某村小学担任被害女学生方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冯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徐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方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詹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郭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4月至年6月,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以辅导学习、打扫卫生、打乒乓球等名义,先后将方某某、徐某、冯某某、徐某某、方某、詹某某、郭某某骗至学校器材室、办公室和油印室等处,强迫上述7名被害女学生观看淫秽图片和录像,趁机摸弄各被害人胸部、阴部,猥亵各被害人共计数十次;又以此方式,奸淫方某某、徐某、冯某某、徐某某、方某、詹某某共计数十次,并且拍摄该6名被害女学生的裸照或者被奸淫的照片、视频。2011年9月19日,鲍某某被人举报后,在学校校长等人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供述了大部分猥亵女学生的事实。

(二)裁判结果

法院认定被告人鲍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核准,罪犯鲍某某已于近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案例2

李艳勤故意伤害案

——继母借“教育”之名打骂虐待继女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艳勤,女,汉族,1983年4月5日出生,初中文化,个体户。

209月,被告人李艳勤和申二刚各自离异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2011年2月,申二刚的女儿申潇然(被害人,殁年5岁)开始与李艳勤、申二刚及李艳勤的儿子申岩桐一起生活。其间,李艳勤经常以申潇然不写作业、不听话为由,采用掐、拧、踢、烫等方式殴打申潇然,致申潇然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及四肢等部位经常受伤。2012年3月27日,申二刚到外地打工,李艳勤带着申潇然、申岩桐到山西省平顺县租房共同生活。同年4月29日晚,李艳勤在其租住处因琐事殴打申潇然,致其腹部受伤,后又多次殴打申潇然腹部等部位,致其伤情加重。同年5月4日晚,申潇然开始出现呕吐症状,李艳勤购买了治疗中暑等症状的药物让申潇然服用。同月6日17时许,申潇然和申岩桐在租住处睡觉,李艳勤将两个孩子反锁在家中。当天19时许,李艳勤回家后发现申潇然躺在床下,身体已经发凉,遂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申潇然送往医院抢救,但在途中申潇然因受钝性暴力作用造成肠管破裂,致感染性休克死亡。

(二)裁判结果

法院认定被告人李艳勤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二

[案情简介]一假卡集团在经过多次实地探察后,将犯罪目标锁定在上海时代广场一酒楼。收单银行在对该酒楼的终端机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终端机内装进了与本机构造不同的电路板,随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人员立即展开调查,并在短时间内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遂连日派员在酒楼设伏。某日凌晨时分,四名犯罪嫌疑人又到酒楼租房“麻战”,当发现无职员守候在终端机旁时,便拿起终端机欲取回电路板,守候已久的公安人员当即将四名犯罪嫌疑人拘捕。

[分析]该种盗取信用卡资料的手法,为假卡集团常用。基本作案经过一般如下:(1)犯罪分子结伙到某酒楼租房通宵打麻将;(2)待夜深人静,酒楼员工因困倦而懈于防备之时,将信用卡终端机打开安装电路板,此后又将终端机复原,当终端机刷卡需要授权时,所有的信用卡资料均会被读取并记录下来;(3)一段时间后,犯罪分子再以“麻战”作掩护,伺机取回电路板套用持卡人资料制造假卡。

此案件说明假卡集团手法的巧妙,已掌握了高超的犯罪技术,同时也反映出商户疏于风险防范,对终端机的管理不严。正确的做法是,在终端机不频繁使用时将其锁放起来,则犯罪分子只能望而兴叹。

案例二:伺机窥探信用卡密码,利用吞卡做手脚

[案情简介]末,一香港持卡人在尖沙嘴某银行的柜员机上提款,在将卡插进提款机后,机器显示“很抱歉,此机暂停服务”字样,但提款卡却未退出。持卡人以为被柜员机“吞卡”,立即致电该行查询。该行职员表示,银行从机中取出提款卡后,会将卡剪掉一角并寄回原发卡行,持卡人可于翌日到发卡行领回新补发之提款卡。但该持卡人到原发卡行领卡时,被告知其提款卡没有“失灵”记录,反而在被“吞卡”后有两次成功提款记录,共计1.2万元。至此,持卡人方意识到提款卡被盗用。

[分析]此种造成柜员机“吞卡”假象的作案手法较为常见,不但香港地区和国外有,我国内地也曾发生过。犯罪分子将最普通的胶纸或胶套塞进柜员机插卡口,卡住提款卡,令柜员机系统无法读取卡资料及出现“暂停服务”的字样。持卡人往往认为被“吞卡”而离去,犯罪分子则勾出卡片,用伺机窥得的密码提取存款(犯罪分子锁定一经常在同一台柜员机上提款的持卡人,待其使用提款时采用多种方法窥得密码)。

此案从一个侧面说明,持卡人在提款时该有些“防人之心”,多些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信用卡密码泄漏。

案例三:利用微型套卡机,内外勾结偷资料

[案情简介]香港大型卡拉ok连锁店“加州红”曾发生侍应生收受假卡犯罪集团贿赂,帮助套取持卡人资料的案件。香港廉署在对“加州红”尖沙咀美丽华商场分店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有多张伪卡资料来自在该店使用的信用卡。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信用卡同在晚6时至8时许被“刷”。于是,通过侦查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予以拘捕,被拘捕的两名嫌疑人分别为该店侍应生和前雇员。香港廉署还在一名犯罪嫌疑人的住所查获一微型套卡机,机身体积与火柴盒相当,却可储存约150套信用卡资料。

[分析]大部分信用卡犯罪集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锁定一处作案目标时,总要寻找并收买该目标内的雇员,由其盗取资料。此案中的犯罪集团也是给这名涉案服务人员许以厚金,由其在处理信用卡签账时协助套取顾客信用卡资料。该服务人员将信用卡犯罪集团提供的微型“套卡机”藏在身上,当有顾客以信用卡签账时,利用该仪器读取客户信用卡资料,并储存在仪器的芯片中,然后交回犯罪集团。犯罪集团将“套卡机”接入计算机译码,而后利用所获资料制作假卡,再由其他案犯在其他地方购物或套取现金。

通过此案,持卡人和商户均须铭记一原则:持卡人应尽可能要求商户收银人员在自己视线之内“刷卡”,并留意签账单的交易资料及随后的银行月结单。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时,不但要防备外来的信用卡案犯,同时也要留心监管自家雇员。否则,雇员伙同犯罪集团作案,商户将会因此蒙受更大损失。

案例四:利用邮寄信用卡时的漏洞进行犯罪

[案情简介]初,一市民接到发卡行通知,称该行预先批核给他一张万事达卡,但等了数星期仍未收到信用卡,于是向银行查询。银行职员称卡已寄出,因他未收到,故将补发新卡给他。次月该客户收到了新卡,却因疏忽未向银行确认已收到卡片,也没有在签名条上签署名字,更没有使用该卡签账。可是月中却收到银行月结单,显示该卡发生金额数千元的签账。

这位信用卡持卡人立即向银行查询,银行职员告之根据计算机记录曾有人确认收卡。而卡户则表明并未确认收卡,信用卡背面也并未曾签名,更无可能签账购物,指出银行在处理确认收卡的程序及保护客户资料方面存在漏洞。

[分析]现在,发卡银行在对风险和成本进行比较评估后,有的银行会采用邮寄方式寄送信用卡。但第一次领新卡便采用邮寄方式,确实存在较大风险,信用卡发卡银行的邮寄信用卡行为存在较大漏洞。

在这个案件中,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了以下四种手段的一种或几种:一是,发卡银行寄给信用卡时,案犯从持卡人信箱内将卡盗走,用“侧录机”从卡内取得持卡人资料并制造出假卡,再将信件封好放回信箱;二是,案犯假扮邮差或速递公司职员,借口送文件或包裹骗取持卡人的身份证资料及签名,用以申请信用卡,进行透支取现及购物;三是,案犯偷走持卡人的信用卡资料和联络方式,冒充信用卡中心职员在电话中骗取持卡人的密码,或冒充警员,要求持卡人拨打指定的电话号码联络信用卡中心取消已遗失的信用卡,另一假扮中心职员的犯罪分子则在电话中骗取持卡人密码;四是,犯罪分子从持卡人的信件中盗取其个人资料,冒充持卡人挂失信用卡并要求换发新卡,然后在信箱旁守候邮递人员送信,伺机盗走补发的信用卡冒用。

据了解,我国内地一些发卡银行采取的向客户寄卡的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此案件,信用卡持卡人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必须亲自取卡,以降低被冒用的可能。发卡银行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应该多考虑持卡人的账户安全问题,大力完善寄卡的流程和环节,以降低风险。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三

李老师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在一次班级家长会上,一个家长向校方举报了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方发现李老师在班级家长会上偷走了一名学生的钱包,被判刑入狱。李老师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我对该案例的一些思考。

第二段:分析李老师犯罪的原因

从李老师犯罪的过程来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行为。根据调查,李老师曾经因为家庭问题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排解。在班级家长会上,她看到学生的钱包后,内心的欲望和压力使她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种欲望和心理压力对李老师的犯罪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段:讨论李老师犯罪的后果

李老师的犯罪行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学生的家长对学校的安全和教育质量也产生了怀疑。对于社会而言,李老师的犯罪行为也使人们对教育的信任感降低。此外,李老师个人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失去了工作,还成为了这起犯罪案的罪犯。

第四段:探讨如何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

要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降低教师的心理压力。其次,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还有,学生和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安全和财产的防范意识,以免遭受损失。

第五段:结论

这起案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我们也要呼吁社会加强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四

昨日,深圳市公安局向媒体公布了几起信用卡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1】

用好友信息疯狂办卡

套现炒房无力还款

嫌疑人王某起原是我市某房地产中介公司职员。4月开始,他利用好友宫某柱的身份证,向我市某银行深圳分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并在申请表上留下自己使用的电话。成功申请后,他又对信用卡配送人员谎称宫某柱委托其取卡,从而获取了以宫某柱名义办理的信用卡。该卡成功申请后,嫌疑人王某起又以宫某柱的名义利用相同手法分别向我市九家银行成功申请16张信用卡,然后套现炒房。

年开始,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王某起无力偿还上述信用卡欠款,截至今年2月,上述信用卡透支本金共计232926.72元。

【案例2】

知名酒楼“小弟”

偷取银行卡信息

去年12月起至今年3月,广东茂名市电白籍的嫌疑人詹某以宗亲、同事为纽带,通过利诱发展了福田丹某轩、紫某会、某某渔村、南山德某轩、海某城等酒店服务员黎某等人。这些被收买的知名酒楼的“小弟”看准客人结账、银行卡离身的机会,使用银行卡信息窃录器大量窃取客人的银行卡信息。

随后,这些“小弟”拿着pos机上前让客人输入密码,并在客人身后偷偷记下来。接着嫌疑人通过人工传递的原始方式,将窃取的信用卡信息带回茂名市电白地区制作成伪造信用卡。最后,该犯罪团伙分别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八省、市的50多家珠宝店、商场中进行盗刷,金额巨大。

今年4月,公安机关将全部嫌疑人抓获。

【案例3】

利用自助转账终端

非法套现1141余万元

日前,嫌疑人杨某以深圳赛格电子市场某电脑展销柜名义,向我市某银行申领了自助转账终端。随后,杨某在租用的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赛格电子市场某柜台,以合法销售电子元器件为掩护,虚构交易,使用该自助转账终端,为信用卡持卡人张某、欧某等人进行信用卡套现,并向信用卡持卡人收取交易数额1%至1.5%不等的手续费用。

经深圳市司法会计鉴定中心审计,杨某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非法经营总数额人民币1141余万元。现犯罪嫌疑人杨某已被福田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五

xxxx年6月8日9:24:00作为目前温州唯一在全国开设网点的银行,温州银行有关员工涉嫌犯罪案件却屡禁不止。继温州银行瓯海区梧田支行副行长林晓雅骗储户8000万元填补炒汇巨亏一事后,温州银行顺境支行员工陈曦涉嫌集资诈骗再次震惊当地银行业。

昨日(6月7日)从温州鹿城公安局获悉,陈曦因涉嫌集资诈骗,已被移送检察机关。陈曦于2月29日被刑拘。温州银行方面称,陈曦为顺境支行业务部经理。但债权人代理律师则称,据债权人回忆,陈曦办公室对外挂的职位是“副行长”。

陈曦案件的背后,显现出温州金融官司的持续高发态势。据温州法院披露,今年1至4月,温州法院已收民间借贷类案件6510件,同比上升近89%,标的达38.5亿元。其中,金融纠纷案已收1851件,同比上升近101%。

涉嫌集资诈骗据债权人代理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陈曦还不出钱来,债权人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资金流向清单,看到底投了哪些项目,但遭到陈曦回绝。“在与债权人协商过程中,双方突然谈僵,债权人拿起电话报警,陈曦当场被警方带走。”

案发至今已有3个多月,债权人自发成立了债权维权会,并聘请律师介入。代理律师、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余隐向记者表示,陈曦自开始,频繁与债权人进行资金拆借,方式主要是委托贷款和垫资还贷,后经公安部门指定的权威结构鉴定,有些款项所涉及的温州银行的印章系伪造,只有部分是真实的。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六

3月17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机关摧毁一个网银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笔记本电脑、银行网银密钥等一批作案工具。经查,1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姜某伪造某银行网站,并诱使被害人在该网站上填写网银用户名、密码等,随后冒用被害人名义,通过网上银行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上海市李某信用卡诈骗案

3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打掉一伪卡诈骗团伙,抓获李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查获余条银行卡信息资料,缴获网络声讯电话、电脑等大量作案工具。经查,月2日至2月1日,该犯罪团伙通过互联网从他人手中非法购买大量银行卡客户信息,制作伪卡后盗提资金百余次,被害人涉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7个省市。

福建省厦门市许某非法经营案

1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立案侦办许某非法经营案,抓获许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pos机13台、银行卡273张、涉案金额1.3亿元。经查,犯罪嫌疑人许某等人长期从事非法套现犯罪活动,先后使用10多家异地商户的pos机作为非法套现工具,通过印发名片、登报广告、互联网等方式招揽持卡人进行非法套现活动。

广东省深圳市陈某等人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

1月,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现以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为核心的假发票特大销售网络的线索,并立案侦查。3月8日,专案组开始破案攻坚,历经48小时连续作战,先后将犯罪嫌疑人陈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从3个窝点中缴获假发票180万份,假公章239枚。

浙江省温州市“3·26”非法制造发票案

1月,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在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发现了一非法印制发票窝点。3月26日,在温州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和税务部门的配合下,平阳县公安局与苍南县公安局采取联合行动,成功捣毁了一非法制造发票窝点,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各类假发票122万份,并当场查获3台制假工具和设备。

邝某等跨省区非法制售发票案

4月11日,新疆、河南经侦部门联合行动,果断出击,成功打掉一个在新疆、河南两省区作案的非法制售发票犯罪团伙,抓获邝某、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并在周口市西华县邝某家中端掉一大型印制窝点,查获印刷机、晒版机、裁纸机各1台,各类假发票87万份;在周口市商水县王某家中端掉一大型印制窝点,查获3台制假工具和设备,缴获餐饮业发票5万余份。

福建省泉州市洪某家族式非法制售发票案

4月3日,在福建省公安厅的协调指导下,泉州市公安局组织市局有关部门和南安、鲤城、安溪等地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洪某家族式假发票制售团伙,抓获洪某及其妻、堂弟、妹夫等16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各类窝点16个,查获制假设备20台,缴获各类假发票70万余份。

广东汕尾樊某出售假币案

3月,贵州省黔南州公安机关从已侦破的一起假币犯罪案件中获悉,销售假币的“上线”在广东省汕尾市。在公安部经侦局的统一指挥下,贵州、广东两省公安经侦部门在兄弟警种配合下,联合开展侦查,迅速查清了广东汕尾销售假币“上线”樊某的身份。4月5日,当樊某在一饭店再次出售假币时,被当场抓获,缴获版百元面额假人民币200万元。经进一步侦查发现,樊某还涉嫌制造冰毒。

广东省茂名市系列伪造货币案

2月,接到群众对伪造货币窝点的举报后,广东省茂名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即牵头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3月26日,茂名市公安局组织100余名警力展开集中收网行动,捣毁位于电白县的假币印制窝点1个,位于茂名市茂港区、茂南区的假币二次加工窝点3个;抓获周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假人民币约53万元,印制假币的设备17台。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七

案例一:,宜新石材公司高岭土经营部出纳江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系统漏洞使多笔收款变成一笔收款,再将这些不上账的资金转入个人户头,侵吞、骗取单位公款126万元,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案例二:如萍乡市安源区检察院查处的李建军挪用公款一案,李建军在萍乡市卫生学校总务处任校产管理员兼财务助理期间,利用收取学校各项学费的便利之际,挪用公款20万元用于认购基金牟取私利;宜春市工商银行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温振华,贪污银行办公经费7.8万元,用于赌博。

案例三:贵溪发电有限公司一临时工段燕,利用担任出纳职务便利,从起,伙同其丈夫吴悠,通过盗用、偷盖其他财务人员保管的财务专用章和财务审核密钥等方式,将5300余万元公款陆续转到她个人账户。段燕一案给国家造成16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至今无法追回。鹰潭市中院一审判处吴悠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段燕无期徒刑。

案例四:应聘到南昌市一家国有建筑公司任会计的27岁大学生魏兵,因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侵占104万余元,被南昌市青云谱区法院一审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五:20,上饶市师范学院出纳夏晓英(已判刑)等3名财务人员,因沉迷“六合彩”,铤而走险打起了公款的主意。3人集体挪用公款600余万元购买“六合彩”,最终全部输光。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八

至间,本市(上海)共立案查处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0件31人,与金融活动有关的犯罪14件14人,涉及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期货交易所、邮政储蓄所等。其中,银行系统内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发案集中,共立案21件23人,占立案总数的67。74%,位居首位。这是记者从昨天在沪召开的首届金融检察论坛上获悉的。

这些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特点鲜明。首先,它们多以权钱交易型职务犯罪为主。综观这些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罪名,最多的为受贿罪名,有19人。其次,涉案金融普遍较高,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而且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此外,群体腐败、窝案、串案现象普遍,一些案件中存在同部门人员相互联手实施犯罪的现象。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九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

近年来,不经意犯罪在社会上逐渐增多,给人们的安全感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不经意犯罪,指的是原本并非有意为之,但却造成损害或违法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常常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由于疏忽引发的火灾、交通事故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了一个不经意犯罪案件,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犯罪行为对人们的危害,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段:案例描述(字数:200)

案例发生在我上班的地铁上。那天早上,车厢内人满为患,我站在靠车门的位置。突然,一个男子慌张地朝我靠近,把手伸入我包里,从中拿出了一部手机。我顿时愣住了,看着他恶狠狠地逃离了车厢。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成了不经意犯罪的受害者,感到十分愤怒和无助。我意识到,犯罪分子常常寻找被害人疏忽的瞬间,利用我们的不经意之举来实施犯罪。

第三段:不经意犯罪的危害(字数:200)

这起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不经意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首先,它直接损害了个人的财产利益。我失去了一部价值不菲的手机,为了挽回损失不得不耗费时间和精力。其次,不经意犯罪对社会治安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如果不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社会秩序将不断恶化,人们的生活将不安宁。最重要的是,不经意犯罪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不仅会影响个人,也会传染给整个社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失去信任。

第四段:应对不经意犯罪(字数:200)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不经意犯罪呢?首先,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其次,加强社会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不经意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提供更加安全的公共环境和设施,增加监控摄像头等安全设备的使用。此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到预防不经意犯罪的行动中,例如参加安全宣传活动、主动报警等。

第五段:心得与感悟(字数:200)

通过这次不经意犯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的重要职责。我也认识到在预防和打击不经意犯罪方面,个人的责任和作用同样重要。只有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不经意犯罪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增强对不经意犯罪的认识,从小事做起,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

犯罪案件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例。然而,当犯罪案件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时,我们往往会更加地震惊和愤怒。近期我身边发生了一起犯罪案例,我深受触动。通过这一事件,我深刻认识到了犯罪背后的影响,同时也思考了如何预防类似犯罪发生的问题。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这起案件的细节。这件案件发生在我好友小明的家族中。小明的父亲是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而小明本人是大学生。案件发生当天,小明的父亲在回家途中被一名陌生男子持刀抢劫,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据小明描述,他的父亲是在晚上乘坐出租车回家的途中发生的抢劫,背后暗示了案件的凶险程度和突发性。这个案件的发生震惊了我们所有人,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犯罪现象和个人安全的反思。

其次,这起案件让我意识到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更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小明的父亲在抢劫过程中遭到了殴打,导致他身上多处受伤。这不仅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导致了他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混乱。他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去治疗伤势,同时也对家庭经济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极大的恐惧和心理创伤。这起案件的后果使我深切体会到犯罪行为对受害者和其家人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然后,通过这起案件,我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作为公民,我们不能坐视犯罪行为的发生。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犯罪预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自卫技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其次,应该增加警民互动,加强社区的安全防范工作。社区居民可以组成警民联防小组,共同维护社区安全。另外,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意识,鼓励人们主动报案和提供线索,加强与警方的合作。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

最后,这起案件也让我思考到了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问题。犯罪案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的人文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关。对于一些重大犯罪行为,我们不能仅仅把责任归咎于犯罪分子个人的道德品质,更应该从社会和制度层面寻找原因。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贫困和社会不公问题,提高人民的福祉水平,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

综上所述,身边人的犯罪案例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对受害者的伤害,同时也呼唤我们更加关注犯罪现象,加强犯罪预防和打击工作。只有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犯罪预防工作中,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 (200字左右)

犯罪案例无疑是我们社会的阴暗面,每一起案例都凸显出人性的恶与罪恶的存在。通过学习犯罪案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和犯罪动机,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和行为提供借鉴。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从犯罪动机、犯罪心理和法律角度探讨犯罪案例,并总结心得体会。

第二段:犯罪动机 (200字左右)

犯罪案例中的罪犯们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不同的动机。有些人因为贪婪而选择了犯罪,他们为了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不惜用尽一切手段;而有些人则是受到了创伤或压迫,选择了犯罪来发泄他们的不满和愤怒。然而,无论犯罪动机如何,我们应该明确犯罪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后悔。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犯罪的诱惑。

第三段:犯罪心理 (200字左右)

除了了解犯罪动机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罪犯的心理状态。犯罪行为背后往往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心理变态、偏执、暴力倾向等。在这些罪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扭曲和阴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心理问题的人都会成为罪犯。大部分人会通过正常的途径寻求治疗和帮助来解决问题。因此,不应以偏概全,也不应因个别案例而歧视所有有心理问题的人。

第四段:法律角度 (200字左右)

在探讨犯罪案例时,我们不能忽视法律的角度。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基石,它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每一起犯罪案件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无论罪犯的身份如何。而作为公民,我们也应该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段:心得体会 (200字左右)

通过学习犯罪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心得体会。首先,犯罪行为本身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它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扰。因此,我们应该追求更有意义和积极的人生。其次,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最后,我们应该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100字左右)

通过学习犯罪案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罪犯的动机和心理,还能从法律的角度审视犯罪行为。在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主动拒绝犯罪的诱惑,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追求更有意义和积极的人生。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二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例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不仅要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近日,李老师犯罪案例被报道,闹得沸沸扬扬。接下来,我将从多个角度出发,谈谈对这一案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案件背景

李老师,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然而,在2019年4月26日,他被曝光涉嫌猥亵学生。经过警方的调查,最终确定其罪名。据报道,该名学生案件发生前曾给李老师打电话,而李老师则以帮助她为名,约她单独外出。在行程中,李老师趁机饮酒,并对学生进行猥亵。委屈的学生一回到家就向家长哭诉,家长随即向校方报案,并派人陪同学生到警局报案。从李老师的行为来看,他既有违法行为,也有伦理道德问题。这样的案例不仅关系到个体,更与社会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第三段: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猥亵、性骚扰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他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好与坏难以辨别。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孩子如何认识危险,识别事故隐患,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从课程设置、花儿朵朵、小手拉大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比如,在语文课中,学生可以借助阅读故事,学习如何评估风险与判断危险。在班级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拨打110,如何联络家长电话等生命安全常识。

第四段: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的安全既有学校的安全保障,还与法律的服务息息相关。在案情发生之后,相信不少人们都会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有哪些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的权利和尊严呢?这就凸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具备的法律知识。可以在家长会、社会讲座等场合,向大家介绍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第五段:结尾

以上,便是本人对于李老师犯罪案例的个人见解。正如唐代杜甫所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件事也给我们警醒,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做个心中有法的人。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障自己的安全与健康,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成为一名更加有担当的公民。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三

陌生人犯罪是近年来社会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犯罪现象,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使人们对他人的信任感降低。在研究陌生人犯罪的过程中,我不断意识到必须采取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也明白了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包括从陌生人那里获得信息,需要细心、谨慎、理智,从而防范犯罪,保护自身安全。

首先,熟知陌生人犯罪的特点和预防措施。陌生人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伪装、欺骗和突然袭击等因素,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避免被陌生人犯罪所伤害。首先,注意对身边陌生人的关注和观察,对于遇到的可疑人员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是上司等人汇报。其次,避免随身携带太多贵重物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抢劫或是其他犯罪行为。此外,通过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推行安全教育以及深入普及防范陌生人犯罪知识,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可以有效减少陌生人犯罪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对于身边一些较为陌生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首先,注意认识对方的身份证和基本情况,对于一些没有身份证的人要注意保持距离。其次,遇到一些让人觉得不好的事情或是要求,要坚决拒绝,不要妥协或是过于轻信对方。对于一些很诱人的安利,首先要考虑其真实性,不要轻信其吸引力。此外,如果交往过程中发现有不良企图或是有意转移话题,我们也要警觉,谨慎应对,以避免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在遇到一些犯罪行为的时候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比如,在遭遇持械抢劫的时候,应该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然后注意观察其特征和后续方向等情况,及时向警方汇报或是寻求周围路人的帮助。在遇到其他形式的犯罪行为时,我们同样需要保持冷静、理智应对以及采取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安全。

最后,要加强社会安全监管和建设。在防范陌生人犯罪的过程中,除了个人的自我保护措施外,还需要社会的力量去促进安全建设和防范行动。比如,加强警方巡逻,提高社区的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公众参与安全管理,通过关注、反馈等方式维护社会安宁和公共秩序。

总之,在陌生人犯罪面前,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冷静、警觉,学会防范和及时报告。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社会安全建设,为社会的安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不断的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陌生人犯罪的发生,使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全、和谐的社会。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四

犯罪案例层出不穷,每一起案例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更直接地威胁到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通过研究犯罪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犯罪的本质,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防范和保护措施。本文将以五段式的形式介绍一起犯罪案件,并结合案例给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介绍案例

这是一起凶残的抢劫案件,在某个深夜,一名年轻人独自开车回家。途中,一辆摩托车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中,摩托车两人随即朝他开枪,并抢夺了他的财物。通过调查,警方最后确认了嫌犯的身份和突袭躲藏的地点,并将其逮捕归案。

第二段:剖析案件

针对这起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几个关键因素:第一,犯罪嫌疑人针对的是一个人独自行动的状况;第二,作案手法激进,极度暴力;第三,嫌犯采用了摩托车进行逃逸,以增加逃遁的难度。这起案件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抢劫,更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犯罪。通过对案件的观察和剖析,可以得出结论:针对个体的犯罪,往往更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选择容易下手的目标;而有组织的犯罪,无论是在策划、实施还是逃离过程中,都会更加精密和高效。

第三段:个人体会

这起案件让我深思犯罪的动机和其背后培养的黑暗心理。犯罪嫌疑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采用极端手段伤害他人。这种冷酷无情的行为,折射出社会的弱点和人心的扭曲。我们生活在一个包容与进步的时代,但仍有部分人未能接纳并适应这种改变。他们对社会和人类的期望感不断增长,而实际上却未能实现,这种失望和绝望最终演变为暴力和犯罪的倾向。

第四段:反思社会问题

犯罪的存在不仅是个别人不道德行为的体现,更是社会问题的映射。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社会法制环境等因素都是导致犯罪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只有通过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供平等发展机会,注重法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第五段:展望未来

犯罪案例的发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犯罪的背后是人类内心的黑暗。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社会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建立,才能改变人们的心态,根除犯罪。全社会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从法律制度到日常生活的点滴,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

总结:

犯罪案例和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犯罪的本质和背后的社会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不仅可以加强个人安全意识,还能够反思社会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推动社会正义、减少犯罪的行动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五

近年来,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本文将以一起刑事案例为例,分析案件背景、犯罪手段、案件侦破以及对于人们的心理警示和体验。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犯罪行为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犯罪。

第一段:案件背景

XX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受害者为一家四口,他们在家离开时,犯罪分子闯入屋内盗窃了大量贵重物品。警方初步调查得知,犯罪分子借机进入小区,趁着居民无人看守,采取破门而入的方式实施盗窃。

第二段:犯罪手段

通过调查,警方发现犯罪分子是一名惯犯,曾多次盗窃。他将目标定在了这个小区,利用观察了解到居民大多在白天外出工作,房屋不严密关闭,于是选择了这个时机实施犯罪。他利用一把专门的撬棍翻窗进入屋内,快速搜刮走了现金、珠宝、电子设备等贵重物品。整个过程仅仅耗时几分钟,犯罪分子在完成作案后悄然离去。

第三段:案件侦破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工作。通过调阅小区监控录像,民警发现了疑似犯罪分子的行踪。他们通过对视频中的细节进行分析,确定了嫌疑人的特征。随后,民警展开工作,通过对附近居民的走访和取证,最终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和藏匿地点。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警方成功将犯罪分子抓获归案,并追回了被盗走的财物。

第四段:心理警示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心理警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做好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如提高门窗安全性,随时检查锁具的可靠性,安装安防设备等。其次,我们要警惕陌生人,不轻易开启门窗,对于疑似可疑人员要及时报警。最后,我们要加强社会公共安防,提高安全意识,共同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住宅环境。

第五段:个人体验

通过对这一起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无法预测性。犯罪分子往往会乘人之危,抓住人们的疏忽和防备心理,犯罪手段不断改进,让人防不胜防。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且要积极参与社区安全管理,共同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总结:通过犯罪案例及心得体会的分析,我们深刻意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和人们在犯罪行为中的漠视。我们应该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提高认识到社会中潜在的危险,同时主动参与到社区安全建设中,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六

第一段:案例的背景介绍(200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案例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对犯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起案件发生在我所在的小镇,一名年轻女孩遭到了绑架并被残忍谋杀。整个小镇陷入了极度恐慌和悲痛之中。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心情十分沉重。这起悲剧引发了我对犯罪心理和犯罪案件如何发生的深入思考。

第二段:案发前的警告信(200字)

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封警告信,内容令人毛骨悚然。信件作者的语气,言辞之中流露出一种阴冷、残忍和恶意。信中所描述的细节令人感到恐惧和不安。警告信数次暗示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罪行发生,并将目标锁定在小镇的女性居民身上。这封信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我开始思考犯罪者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第三段:案情展开和嫌疑人的抓捕(300字)

调查人员在案发后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遍访证人,搜索案发现场并分析物证。在许多困难的调查工作中,调查人员最终锁定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该嫌疑人与案发现场的DNA调查结果相吻合,并有目击证人的证词。调查人员经过紧张的追踪,最终将嫌疑人逮捕归案。这一系列的调查和抓捕过程让我大开眼界,对执法人员的职责和辛勤工作表示敬佩。

第四段:案件影响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300字)

这起犯罪案件的发生让整个小镇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生活在一片恐慌中。这次案件也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开始关注安防意识的培养,学会预防犯罪的基本方法。这起案件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让我意识到犯罪的可怕后果,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保护。

第五段: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呼吁(200字)

犯罪案件的发生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我认为应该加强社会公共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执法部门也需要更加严明的执法和高效的工作来打击犯罪。理解罪犯的心理和动机,加强对犯罪预防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是解决犯罪问题的关键。我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治安的提升,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总结(100字)

通过这起犯罪案件的发生,我深刻地认识到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我们不能对犯罪行为视而不见,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的维护中。通过加强社会安全教育和研究犯罪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只有通过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七

犯罪案例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对犯罪案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犯罪的本质、动机和影响。在本文中,我将以一起广为人知的强奸案为例,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心得体会感悟。该案件发生在一个小城市,一名女孩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袭击和强奸。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犯罪预防和保护受害者的深思。

第二段:分析案件中的犯罪动机和心理因素

在这起强奸案中,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心理因素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调查和心理分析,发现嫌疑人曾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生活,包括家庭暴力和贫困。这些不良经历造成了他的心理创伤,使得他在成年后表现出了恶劣的行为和对他人的不尊重。此外,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犯罪动机和心理因素,对于预防和解决类似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探讨犯罪对受害者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犯罪行为对受害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这起案件中,受害者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大痛苦。她的人生被这起犯罪事件彻底改变,面临着诸多困扰和挑战。为了帮助受害者重拾信心,社会需要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同时,预防犯罪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社区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犯罪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段:反思社会对犯罪的态度和问题存在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对社会对犯罪问题的反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强奸案件往往被视为私人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处理。然而,这种观念的转变是必要的。社会对犯罪行为的态度需要从一种被动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干预态度。只有通过加大犯罪预防的力度和加强对犯罪者的处罚力度,才能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第五段:总结并提出对犯罪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这起强奸案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犯罪行为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了解犯罪背后的动机和心理因素是重要的,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犯罪对受害者的影响,需要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护。最后,社会对犯罪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需要发生转变,从被动反应转变为积极干预。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更好的犯罪预防和社会和谐。

犯罪案例读后感篇十八

犯罪案例一直是社会中令人费解和厌恶的现象。无论是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还是个别的盗窃事件,这些犯罪行为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对于这些犯罪案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恐惧和愤怒之中,还需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社会安全意识,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二段:犯罪案例的分析

犯罪案例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入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原因。近些年,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李鬼”诈骗,通过伪造身份、冒充亲戚朋友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的钱财。这类案件虽然手法高明,但其根源仍在于人们的贪婪和心理脆弱。而对于盗窃案件,更多是因为犯罪者的物质困扰或者心理上的满足感。通过对犯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犯罪的本质和表面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类犯罪行为。

第三段:犯罪案例的教训

每个犯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教训。例如,从网络诈骗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涉及到财务交易的情况。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密码,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对于盗窃案件而言,我们应该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护,注意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时的安全,避免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露出财富,以免引诱犯罪分子。

第四段:个人责任与社会共同努力

犯罪案例警示我们,不仅仅是政府和执法机关的责任,每个人也都应该承担起预防犯罪的责任。我们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和单位的防范活动,加强大家的安全教育,以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犯罪的合力。

第五段:心得体会及感悟

从犯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我们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不要盲目相信他人。其次,要时刻保持警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提高警觉意识。最后,要坚守法律底线,不触犯法律规定。作为个体,我们要自律,做到廉洁自律,不受任何贪念的驱动。作为社会,我们要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通过教育、宣传、防范等手段,共同预防犯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结尾

犯罪案例是社会的阴影,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然而,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教训和启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护个人财产,警惕网络诈骗等危害,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社会预防犯罪的行动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犯罪从我们身边远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3915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