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的消化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书中的思想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全面而准确地描述书中的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等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书中的观点、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展示我们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个人见解。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和思考。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一
2、有起誓,就有背誓。——木心《文学回忆录》
3、大陆是痛不完的痛。——木心《文学回忆录》
4、世界乱,书桌不乱。——木心《文学回忆录》
5、无知的爱,不是爱。——木心《文学回忆录》
6、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木心《文学回忆录》
7、但美是不正确,美是错乱。——木心《文学回忆录》
8、不幸的童年,使人性格尖锐。——木心《文学回忆录》
9、先知,到头来都是狼狈不堪。——木心《文学回忆录》
10、鉴于大家都忙,且要忙到老。——木心《文学回忆录》
11、像样一点的思想,是有毒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12、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13、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木心《文学回忆录》
14、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木心《文学回忆录》
15、诗意上来时,文字不要破坏它。——木心《文学回忆录》
16、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木心《文学回忆录》
17、天才必经修炼、涵养,才有味。——木心《文学回忆录》
18、天才降生在哪里,哪里就出艺术。——木心《文学回忆录》
19、中国古代的智者是悲观而快乐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20、不死而殉道,比死而殉道,难得多。——木心《文学回忆录》
21、可惜他刚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木心《文学回忆录》
22、如果甘于二流三流,就已经居于下流。——木心《文学回忆录》
23、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木心《文学回忆录》
24、我是个拙劣的、于心不忍的无神论者。——木心《文学回忆录》
25、艺术不是情绪的活动,而是认知的活动。——木心《文学回忆录》
26、读天才的作品,自己也好像是天才一样。——木心《文学回忆录》
27、群众是没有眼睛的,群众还是没有记忆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28、神话,是大人说小孩的话,说给大人听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29、天堂人间不能共存,世俗和理想难以沟通。——木心《文学回忆录》
30、人总是要爱人的,否则是没有希望可言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31、一个人要从远处回,从高处下,从深处出。——木心《文学回忆录》
32、勉强地吃饭,散步,勉强地有个月亮照着。——木心《文学回忆录》
33、要不求甚解地去解,不求甚解就是一种解。——木心《文学回忆录》
34、人世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木心《文学回忆录》
35、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木心《文学回忆录》
36、古代中国的爱情小说千篇一律,我看了就心烦。——木心《文学回忆录》
37、奉劝各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木心《文学回忆录》
38、公共讨论赞美可以针对群体,批评必须对事对人。——木心《文学回忆录》
39、我觉得,一切无法自动归类的,都最诚恳的像生命。——木心《文学回忆录》
40、现代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文学回忆录》
41、自己不成熟的青年人,常有偷窥癖,因为自己空泛。——木心《文学回忆录》
42、文学要有读者,宿命的是,文学很难得到够格的读者。——木心《文学回忆录》
43、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木心《文学回忆录》
44、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木心《文学回忆录》
45、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木心《文学回忆录》
46、你们这样好,我不能来参加你们的宴会。我来了会死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47、卢梭长得很俊,这类人都长得蛮好看,这是他们的本钱。——木心《文学回忆录》
48、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木心《文学回忆录》
49、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陶渊明。——木心《文学回忆录》
50、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木心《文学回忆录》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二
利弗莫尔开始金融投机做了40多年
利弗莫尔说:判断趋势是件不容易的事。往往判断出的趋势恰巧和市场的实际趋势相反,趋势是逆人性的。所以,投资者一定要采取试探性的方法建仓,坚决避免一进场就满仓操作,那样亏一次大钱就完了。如果试探性建仓头寸和趋势一致了,后面采取金字塔方式加码。
很多事情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在完全正确的时机开始。我花了很多年才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这一点也花了我好几十万美元。
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少见,我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说到并能做到的才是罕见。那些不能放手让利润奔跑的投资者是发不起大财的。
利弗莫尔说:“我很早就发现华尔街没有什么新东西,也不可能有什么新东西,因为投机历史就像山岳那么古老。今天在股市发生的一切都在以前发生过,也将在未来不断地再发生。我进场之前就知道我判断正确的时候,我总是会赚到钱。使我犯错的是我没有足够的毅力按计划做,即只有在先满足我入场条件时才入场。对每天都要买卖的人来说,他不可能有足够的理由和知识使他每天的买卖都是理性的。不顾市场情况,每天以感情冲动进进出出,是华尔街很多炒手亏钱的主要原因。他们试图像做其它工作一样,每天都能拿一笔钱回家。世界上没有比亏钱更好的老师。当你学习怎么做才不会亏钱时,你开始学习怎么赚钱了。”
利弗莫尔说:“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股市赌博是不会成功的。”
利弗莫尔说:“大钱不存在于股票的日常小波动,大钱只存在大势之中。因此你需要判定大势的走向。”
利弗莫尔说:“多年的华尔街经验和几百万美元的学费之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赚到大钱的诀窍不在于我怎么思考,而在于我能安坐不动,坐着不动!明白吗?在股票这行,能够买对了且能安坐不动的人少之又少,我发现这是最难学的。忽略大势,执着于股票的小波动是致命的,没有人能够抓到所有的小波动。这行的秘密就在于牛市时,买进股票,稳如泰山安坐不动,直到你认为牛市接近结束时再脱手(在熊市里做空或持现金不动)。我发现这也是最难学的事。股票交易者只有牢牢把握了这一本领他才能赚大钱。知道如何交易的人要赚取百万美元较那些不懂交易的人赚几百美元更为容易。”
---在有利位置进场后安坐不动,平心静气,时间验证。
利弗莫尔说:“我在这行学得很慢,因为我只能从错误中学,犯了错,需要时间去明白犯了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明白为什么会犯这个错。”
---从错误中学习,没有捷径。在痛苦中前行。
“一个大走势的起点可能是大户操纵和金融家玩游戏,但大势的持续必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内在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无论谁怎么反对它,反映这内在力量的大走势一定会从头走到尾。”
利弗莫尔说:“从部分获利中,我学到的不亚于失败。学股初期,在牛势中,我总喜欢股票升到一定地步先获利,等待股票向下反调时再入场。但真正的牛市,调整总也等不到。应该赚两万的,我结果只赚到两千。华尔街有个说法:你只要获利就不会变穷。说法不错,但应该赚两万的牛市你只获利两千,你也不会变富。我现在明白,傻瓜也分层次。”
利弗莫尔说:“对错误的分析应该较对胜利的分析更使人得益。但人们总是趋向忘记所犯的错误,陶醉于胜利的喜悦。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将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趋向忘记所犯的错误,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仍是现在的普遍现象。最简单的是与大盘比较,才可以看到差距。
“市场走向和你之期待相反的时候,你希望每天都是最后一天,你的小亏最终成为大亏。市场走向和你之期待相同的时候,你恐惧市场明天会转向,你过早离场。希望使你多亏了钱,恐惧使你少赚了钱。然而这希望和恐惧都是人的正常天性。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时时和人类这根深蒂固的天性搏斗。在希望的时候,他必须恐惧,在恐惧的时候,他必须希望。”
“一个人必须相信自己才能在这行生存。我从不接受别人的点子或内幕消息。我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任何人的点子或内幕消息能给我较自己的判断更多的利润。”
“我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觉得自己能理智地玩炒股游戏。”
“投机这是艰难且需要恒心的行业。炒手们要么全心投入,要么很快就从这行消失。”
市场只有一个方向,它既不是空头,也不是多头,而是正确的方向。
在这一行中,一个人必须靠理论和实际。投机客一定不能只是个学生,他必须同时是学生和投机客。要研究,要操作。缺一不可!
一个人犯错很正常,但是如果他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就真冤了。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三
在《木心谈木心》的新书发布会上,童明提到自己与木心第二次见面时的细节,他对木心说:“我读了你的书,觉得我们是一家人。”木心就问他:“那你说说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呢?”童明的回答非常漂亮:“有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福楼拜……”从那以后,直到木心去世,他们从未停止过交谈。陈丹青说木心在纽约的时候,生活上的事找陈丹青,文学上的事找童明。
人生难得相知心。陶渊明曾“抚剑独行”,寻觅这样一位“相知人”,到最后也只叹了声:“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对陈丹青和童明而言,他们非常幸运,有木心这样亦师亦友的知己。对木心而言,更感安慰,他与童明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与陈丹青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20xx年,木心在老家乌镇去世,享年84岁。比孟子长了一岁。我去过乌镇,20xx过年的时候,在那里见到一块匾,是木心题的字。参观了茅盾故居,木心 与他是远亲。幼时 木心常去茅盾家里借书读,虽不知茅盾有没有亲自指点过他,但是木心透过茅盾书房的窗户所看到的风景,影响其一生,也算间接受了茅盾的指引吧。
《文学回忆录》里的内容,是1989——1994年间,木心 在纽约为像陈丹青一样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开设的一门世界文学史普及课。1978年,中国重新打开门户,对这些刚刚被“放出来”的陈丹青们而言,木心是座挖不完的宝库。他们不知道1949年前的中国文学是什么样,样板戏和革命文学之外这个世界还存在哪些伟大的作品?他们想知道,木心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很难再能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饥饿”。
此篇是我读《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的第一篇观感,往后随着阅读,有了感触将一一记下,作为我的《读文学回忆录回忆录》。后附木心照片一张,也是此书中第一页所附木心照片。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四
在《木心谈木心》的新书发布会上,童明提到自己与木心第二次见面时的细节,他对木心说:“我读了你的书,觉得我们是一家人。”木心就问他:“那你说说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呢?”童明的回答非常漂亮:“有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福楼拜……”从那以后,直到木心去世,他们从未停止过交谈。陈丹青说木心在纽约的时候,生活上的事找陈丹青,文学上的事找童明。
人生难得相知心。陶渊明曾“抚剑独行”,寻觅这样一位“相知人”,到最后也只叹了声:“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对陈丹青和童明而言,他们非常幸运,有木心这样亦师亦友的知己。对木心而言,更感安慰,他与童明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与陈丹青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2011年,木心在老家乌镇去世,享年84岁。比孟子长了一岁。我去过乌镇,2014过年的时候,在那里见到一块匾,是木心题的字。参观了茅盾故居,木心与他是远亲。幼时木心常去茅盾家里借书读,虽不知茅盾有没有亲自指点过他,但是木心透过茅盾书房的窗户所看到的风景,影响其一生,也算间接受了茅盾的指引吧。
《文学回忆录》里的内容,是1989——1994年间,木心在纽约为像陈丹青一样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开设的一门世界文学史普及课。1978年,中国重新打开门户,对这些刚刚被“放出来”的陈丹青们而言,木心是座挖不完的宝库。他们不知道1949年前的中国文学是什么样,样板戏和革命文学之外这个世界还存在哪些伟大的作品?他们想知道,木心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很难再能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饥饿”。
此篇是我读《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的第一篇观感,往后随着阅读,有了感触将一一记下,作为我的《读文学回忆录回忆录》。后附木心照片一张,也是此书中第一页所附木心照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五
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商业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商业历史中逐渐培育出了商人自有的经营谋略,而这些经营谋略同样适用于当代的各种商业经营者。
(一)、知地取胜,择地生财
兵法有云:地形,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可见,地形是决定作战胜败的一大关键,作为一名领兵作战的将领,必须深谙此道。古有云商场如战场,商场上的经营者就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智慧的将帅往往能抓住有利时机,占据有利地形,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大谋略家的范蠡,更是深谙此道。他以谋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是理想的货物贸易之地,所以把陶地作为营销点,果然,十九年间他三致千金,成为市贾。陶朱公的美名也由此而饮誉古今,留名青史。
《史记 “货殖列传》中所载,秦国灭了赵国之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有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要求留在原地,唯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厚,居民热衷于买卖,商业易于发展。几年后,卓氏成了远近闻名的世富。这种不惟任时,且为择地的观念已为后世商人所接受,并有了较好的发展。
(二)、时贱而买,时贵而卖
魏文侯时,国人注重农耕,而白圭却乐于观时而变。粮食丰收时他买进谷物,卖出白漆,待蚕丝上市时他就大量收购蚕丝,售出粮食。他曾说:”我做买卖,就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有谋略,如孙膑和吴起那样善于判断,还能像商鞅变法那样说到做到。有些人的智慧不能随机应变,其勇敢不能当机立断,其仁爱不能恰当地取舍,其倔强不能坚持原则。所以这种人跟我学经营之道,我也不会教他的。“这段话,把他掌握贱买贵卖时机的”时断“与”智断“阐述得淋漓尽致。白圭的经商原则和经验,都被后世商人所称道。他凭着自己的这套经营谋略,精心经营,以至家累千金。
(三)、见端知未,预测生财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雪亡国之耻,终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当得知吴国大旱,遂大量收购吴国粮食。第二年,吴国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饥民食不裹腹,怨声载道,越国趁机起兵灭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越王终成霸业,跻身春秋五霸之列。这里越王勾践作的是一桩大买卖,他发的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个国家和称雄天下的霸业,是商贾之道在政治上运用的成功典范。
《夷坚志》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殃及鱼池,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随之起火,但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采购竹木砖瓦等建筑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此时,裴氏商人趁机大发其财,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经商者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也是经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 四)、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我们在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有学到,当需求曲线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则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薄利多销。
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
汉高祖刘帮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由此看来,致富并不靠固定的行业,而财货也没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领的人就能够集聚财货,没有本领的人则会破败家财。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六
近来在读一本好书叫做《文学回忆录》,也推荐给大家看看。
试看开课引言的一段话,气势磅礴,底蕴雄厚,“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之内,不在门外。”
《文学回忆录》在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是这样的:回忆录,既是回忆肯定令人沉思,沉思而必定深奥,深奥也就免不了难懂,难读。既是录,则会冗长,所以书本肯定很厚。不想大家咋一听到本书是否也有这样的第一反应。
《文学回忆录》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木心先生的总结,分析,思想。但这本著作却是他的学生陈丹青记录的,先生讲述,学生笔录,进而思想得以传播。这种做法颇有点古人游说,而弟子载其言以为书的味道。在这方面,孔圣人可以说是最好的范例。本书也提起孔圣人,人人尊孔而奉为圣,而木心却看不起孔子,贬其为“伪君子”,木心说,孔子想要塑造人,却把人扭曲的不是人。这句话有深意,源远流长,值得深思。
《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两本书,跨度很长,从远古的希腊神话故事开讲,到近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而终止。时间跨度长,历史悠久,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虽然书的主体是对文学的分析与概括,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科的谈论,哲学最为贴近。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木心独到的分析与谈论,读者至少能从卷帙浩繁的文学中找到一本或是多本适合或是喜欢的作品,能够更好地选择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作品的精华去品读,从而在我们选择读物时有个清晰地轮廓。
我喜欢的理由在于,文学回忆录不仅仅谈文学,而能通过表象去看本质,更深入的认识某个人,看清某个历史时期利弊,批判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融入一种浓烈的觉醒意识。不得不为人所敬佩。
这是木心讲课的记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书,或者也可当作是一系列的课件。不同的在于,我们作为学生,老师的课件放在了 u盘里,而木心的讲述写在了陈丹青的笔下。
既然是老师讲课,就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描述课堂不外乎枯燥,无聊。回到我自己最开始的疑问上,会不会因此而让这样的书变得难读呢。
读过之后,才明白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我们开设的课程里似乎有这样类似的,如《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里面也讲述了很多的文学大家,但那样的书实在难以静下心读一读。
《文学回忆录》毕竟还是一本课外读物,不等同于教材。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严肃。书的编写排版都是很精美,拿到手给人的感觉就很舒适,清新,简约大方。虽说这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可能不重要,但是我们在拿到某本书的书的时候,总会有看着就想读或不想读的感觉。不能否认,感官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兴趣取向。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之所以不是难读。在于木心讲学的方式,不是那种枯燥乏味,也不是严肃难以靠近。一些本来会让我们模凌两可的东西,木心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让听者更易于理解接受。讲课时也讲究轻松自然的氛围,其随意性,我想这段话可以是最好的概括“希望大家读《道德经》有疑难,有问题,可以找我,电话是,我总是在家的。”另外,自己站在一个高位,作为一个有声望的学者,却总是成听者为“诸位”,很显然是把大家和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子,没有摆阔绰,其乐融融。陈丹青笔下又很好的呈现了木心先生的讲学现场,也让这本书活灵活现一般。
那天我跟影子说,要是我们的教材也能像《文学回忆录》那样编写的话,那该多好!
影子回答说:“你别这样说,要是教材真是这样的话,你也不一定就爱看了。”
我细想一番觉得影子说的没有错,真要是把教材改版成那样,我肯定自己不会去看,至少不会这般用心,只是关于原因真说不清楚。
我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大家都觉得会是次要的问题。关于教材我不说它的内容编的好不好,值不值得读,我没有认真读过教材,没有资格道是非。
但是我能够谈谈想不想读的问题,感觉所在而已。教材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提不起阅读欲望,这就好比男人看到没有性欲的女人就不能勃起一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教材的文字排列,要么就是如蚯蚓一般到处乱钻,要么就是满地芝麻。总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说那些都是知识吗,都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考试前求老师给重点,就不会像求甘露一般饥渴了。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上学 时 的读本,有些简单的图画,文字也不多,关键很多书还都是彩印的。一本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厚的书可以学一个学期,而不像现在无数的课程排满了课程表,每一本书都跟《辞海》一般,可在几个星期完成。不要说孩子心智发育还未健全接受能力不够强,当然像我们今天这样学的多。而我想说,小时候 没有 天才 的禀赋 ,长大了也 做不了 天才 的事 。孩子们还很天真,对什么都很忠贞 ,学习就是学习,他们要专注得多。
其实,教材也可以成为我们一本爱不释手的读物,而不总是被逼无奈。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七
我接受不了每个人都是阶段性的存在,于是我活的越来越念旧。
趁周末空闲,我翻开《城南旧事》,记得上一次买它是在五年级,懵懂无知的年纪看时只觉得书里无趣。现在看来,完全是另个意境。
在作者林海音的笔下,这个童年似乎饱含了一股凄惨和遗憾的味道,那是一段旧的回忆。英子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一条胡同里。闹市僻巷却让英子感到着迷。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被养父母虐待的妞儿,朝夕相伴的宋妈,在荒草里的小偷,后来是患病的父亲……一一随英子,随英子的时光岁月的童年远去。
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以一种高尚的姿态活着。英子也许会想起曾经在惠安馆和她念叨她女儿的“疯子”秀珍,后来她们母女团聚却遭遇不幸,会想起曾经约定和她一起去看海的那个小偷,会想起在她岁月里一段时间的兰姨娘,会想起曾经陪过她大半童年的乳娘宋妈。他们后来都与英子的童年别去,留下了回忆的影子。
五个故事线,七个人的故事,不同的人生走向。每个人背后都叙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我的心掀起阵阵涟漪。最令我难忘伤心的,是那个在荒草里的小偷,他为了弟弟上学不得不偷东西,便衣侦探利用英子的善良捉人。这让我一时间分不清善与恶,正与邪。英子在书中说:“我分不清海和天,我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这让我一时间陷入迷茫,竟一时间忘记了好人应该是怎样。
五个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离别。都是再也不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道送别回响在耳边,掩盖深思,骆驼队沐浴着冬阳,向远方去,带走了英子的童年。
曲终会停,人终会散。我放下书,想着这些天的不愉快,一瞬间就想通了。一些人安静的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陪我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不动声色的离开,于是你的人生就有了幸福的回忆。即使以后的道路上布满了风雪,可是你依然可以想起曾经幸福的事,你就可以依然勇敢。
后来我不再念旧,我的生活依然向阳,我终于接受了每个人必须离开的事实。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八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借的,因此不可以随意地在上面涂涂画画,平时的读书笔记都写在上了。
现在想详细地谈一谈这本书。书的篇幅不是很长,而且从开头引用《睡美人》的句子就告诉了读者,这是一种致敬。内容也确实与此相关。
我记得在看《朝圣》时,有一个书评中有这样一句:除了黑塞和马尔克斯,这是另外一个会让我有现实感的虚构故事。简直和我太一致了。在看这本和在看《朝圣》的一开始,都忍不住去查证了一下这是否为真实。
这本书的主题在于老年人对年轻的向往、九十岁与十几岁的两人的爱情。看到有一个书评说马尔克斯想要探讨性和爱能够超越时间。在这本书里,孤独自持的忧郁的老学究,年轻健康的少女,因为是不同的种族,所以能看到和川端康成完全不同的画风,很有趣。这也是马尔克斯一向能够带给读者的,那种自然、粗糙的野性却疯狂的美感。
可是当我看到对学究家里佣人的描写之后,奇怪的感觉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以女性视角来看这个故事,我觉得一直表现的是一种渴望,而且是自知不可得的渴望;也是一种对年老的复杂情感,想要做点什么最后只能以拉住一根年轻的稻草企图将自己拽出时间和孤独的泥潭。听起来是可以写的很宏大的,也是一种以人与时间对抗,一种无怨的爱。
马尔克斯也确实有这样的野心,而我实际看起来却觉得稍微有些亏欠,我觉得第一是视角问题,年老的学究视角完完全全和我是对立的,第二也在于那种情感的铺垫…学究对于爱和性的情感的描写有一点承托不起他曾经的过往,、生命中的经历。他最后学会爱了吗?我脑子里乱乱的没有什么答案……感觉马尔克斯的主角更适合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我还是更喜欢百年孤独。
最后想聊一下,我对老马是有一些滤镜的,他对那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写得太好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和《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都超级好看啊。可是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有太多自己的设想了,当他露出了过多自我的性格,在书里夹含一些些自私的想法时,我假想的“完美”形象就会破碎。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九
近来在读一本好书叫做《文学回忆录》,也推荐给大家看看。
试看开课引言的一段话,气势磅礴,底蕴雄厚,“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之内,不在门外。”
《文学回忆录》在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是这样的:回忆录,既是回忆肯定令人沉思,沉思而必定深奥,深奥也就免不了难懂,难读。既是录,则会冗长,所以书本肯定很厚。不想大家咋一听到本书是否也有这样的第一反应。
《文学回忆录》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木心先生的总结,分析,思想。但这本著作却是他的学生陈丹青记录的,先生讲述,学生笔录,进而思想得以传播。这种做法颇有点古人游说,而弟子载其言以为书的味道。在这方面,孔圣人可以说是最好的范例。本书也提起孔圣人,人人尊孔而奉为圣,而木心却看不起孔子,贬其为“伪君子”,木心说,孔子想要塑造人,却把人扭曲的不是人。这句话有深意,源远流长,值得深思。
《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两本书,跨度很长,从远古的希腊神话故事开讲,到近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而终止。时间跨度长,历史悠久,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虽然书的主体是对文学的分析与概括,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科的谈论,哲学最为贴近。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木心独到的分析与谈论,读者至少能从卷帙浩繁的文学中找到一本或是多本适合或是喜欢的作品,能够更好地选择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作品的精华去品读,从而在我们选择读物时有个清晰地轮廓。
我喜欢的理由在于,文学回忆录不仅仅谈文学,而能通过表象去看本质,更深入的认识某个人,看清某个历史时期利弊,批判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融入一种浓烈的觉醒意识。不得不为人所敬佩。
这是木心讲课的记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书,或者也可当作是一系列的课件。不同的在于,我们作为学生,老师的课件放在了u盘里,而木心的讲述写在了陈丹青的笔下。
既然是老师讲课,就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描述课堂不外乎枯燥,无聊。回到我自己最开始的疑问上,会不会因此而让这样的书变得难读呢。
读过之后,才明白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我们开设的课程里似乎有这样类似的,如《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里面也讲述了很多的文学大家,但那样的书实在难以静下心读一读。
《文学回忆录》毕竟还是一本课外读物,不等同于教材。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严肃。书的编写排版都是很精美,拿到手给人的感觉就很舒适,清新,简约大方。虽说这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可能不重要,但是我们在拿到某本书的书的时候,总会有看着就想读或不想读的感觉。不能否认,感官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兴趣取向。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之所以不是难读。在于木心讲学的方式,不是那种枯燥乏味,也不是严肃难以靠近。一些本来会让我们模凌两可的东西,木心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让听者更易于理解接受。讲课时也讲究轻松自然的氛围,其随意性,我想这段话可以是最好的概括“希望大家读《道德经》有疑难,有问题,可以找我,电话是(718)5261357,我总是在家的。”另外,自己站在一个高位,作为一个有声望的学者,却总是成听者为“诸位”,很显然是把大家和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子,没有摆阔绰,其乐融融。陈丹青笔下又很好的呈现了木心先生的讲学现场,也让这本书活灵活现一般。
那天我跟影子说,要是我们的教材也能像《文学回忆录》那样编写的话,那该多好!
影子回答说:“你别这样说,要是教材真是这样的话,你也不一定就爱看了。”
我细想一番觉得影子说的没有错,真要是把教材改版成那样,我肯定自己不会去看,至少不会这般用心,只是关于原因真说不清楚。
我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大家都觉得会是次要的问题。关于教材我不说它的内容编的好不好,值不值得读,我没有认真读过教材,没有资格道是非。
但是我能够谈谈想不想读的问题,感觉所在而已。教材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提不起阅读欲望,这就好比男人看到没有性欲的女人就不能勃起一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教材的文字排列,要么就是如蚯蚓一般到处乱钻,要么就是满地芝麻。总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说那些都是知识吗,都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考试前求老师给重点,就不会像求甘露一般饥渴了。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上学时的读本,有些简单的图画,文字也不多,关键很多书还都是彩印的。一本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厚的书可以学一个学期,而不像现在无数的课程排满了课程表,每一本书都跟《辞海》一般,可在几个星期完成。不要说孩子心智发育还未健全接受能力不够强,当然像我们今天这样学的多。而我想说,小时候没有天才的禀赋,长大了也做不了天才的事。孩子们还很天真,对什么都很忠贞,学习就是学习,他们要专注得多。
其实,教材也可以成为我们一本爱不释手的读物,而不总是被逼无奈。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
看了陈丹青写的小引和梁文道写的类似序言的文章《文学,局外人的回忆》,大概对这本书产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对木心的人生历程也有初步的触及。
看完目录,林林总总,古今中外,主题涉猎很广泛。迫不急待进入正文阅读,一开始介绍希腊古罗马神话和史诗部分,希腊诸神的名字读起来拗口,也难以记忆,读起来有点枯燥,但越往后读就越觉得有趣味。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让我自觉所读的外国文学书籍还是冰山一角,要补的课很多,要读的书也很多,但人生苦短,书海无涯,只能是有选择地去阅读一些。
读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还是很有意思的,木心博览群书,口若悬河,再加上有那么一点目空一切、睥睨天下的感觉。但他的评价有什么是有独到见解,而且是真诚的,并不做作。他做导师应该也是有人格魅力的,如果能听他亲自讲课,一定更有意思。
利用不到两周的晚上时间,认真读完木心讲述并由陈丹青笔记整理的《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册,意犹未尽,打算有时间再读读他的几部散文集子,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
一个挚爱文学的人,虽然一生历经磨难,然而把他的毕生献给文学和艺术,活成了一个精神上的贵族。不论是中年出走美国,还是晚年回归故土,他有他的理由,也有他的选择,他是一个自尊和让人尊敬的人,后来者应该给与理解和尊重,虽然内心强大的他未必在意这些。
有尊严地活着,对普通人是一件难事,对一个有士大夫情怀的文人更是一件难事,但后者更能对自己的精神追求契而不舍,为之付出毕生而在所不惜。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一
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每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莲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时,我总会想到北京城南发生的那些事情。主人公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小胡同里。在惠安馆里,英子结识了纯真的友谊,她和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成了好朋友。在别人眼里,秀贞是疯子,可是英子不这么想,她喜欢听秀贞讲她自己的故事。她发现秀贞是因为失去了丈夫,丢失了孩子,才一蹶不振。秀贞的故事非常凄惨,英子对她很同情,并帮助寻找她的女儿小桂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子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妞儿脖子上有一块印记,很像小桂子,就带她去找秀贞,历经磨难,终于母女相认。秀贞带着女儿踏上寻夫之路,却惨死车轮之下。英子得知这一切,非常伤心。后来英子也搬家了,上学后,她在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在她眼中这个年轻人性情随和,也是慈祥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很快他们就成了好朋友,并约定一起去看海。直到有一天警察来把那人抓走,英子才知道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已去偷了东西。看着年轻人的背影,英子十分难过。晚上睡觉前英子悄悄地写下“我们看海去”。英子十三岁那年,爸爸因为得了重病去世了,英子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她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在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英子,她天真、纯洁、善良。她对待秀贞,对待年轻人,都能用一种理解的态度去接纳他们,体会他们不为所知的苦。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像英子那样真心待人,那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少一份痛苦,多一份快乐吧。成长中往往会有一些挫折,我们要像英子那样,笑着面对,这样才能把困难打倒。
我回忆我小的时候,遇到困难会有些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现在看见英子他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坦然面对,积极向往,我不禁有些惭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那座城里,是我们的童年,有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童年如流星,一去不复返,我们一定要珍惜属于我们的童年。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二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下面是关于《文学回忆录》的
读后感
,欢迎阅读。近来在读一本好书叫做《文学回忆录》,也推荐给大家看看。
试看开课引言的一段话,气势磅礴,底蕴雄厚,“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之内,不在门外。”
《文学回忆录》在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是这样的:回忆录,既是回忆肯定令人沉思,沉思而必定深奥,深奥也就免不了难懂,难读。既是录,则会冗长,所以书本肯定很厚。不想大家咋一听到本书是否也有这样的第一反应。
《文学回忆录》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木心先生的总结,分析,思想。但这本著作却是他的学生陈丹青记录的,先生讲述,学生笔录,进而思想得以传播。这种做法颇有点古人游说,而弟子载其言以为书的味道。在这方面,孔圣人可以说是最好的范例。本书也提起孔圣人,人人尊孔而奉为圣,而木心却看不起孔子,贬其为“伪君子”,木心说,孔子想要塑造人,却把人扭曲的不是人。这句话有深意,源远流长,值得深思。
《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两本书,跨度很长,从远古的希腊神话故事开讲,到近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而终止。时间跨度长,历史悠久,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虽然书的主体是对文学的分析与概括,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科的谈论,哲学最为贴近。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木心独到的分析与谈论,读者至少能从卷帙浩繁的文学中找到一本或是多本适合或是喜欢的作品,能够更好地选择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作品的精华去品读,从而在我们选择读物时有个清晰地轮廓。
我喜欢的理由在于,文学回忆录不仅仅谈文学,而能通过表象去看本质,更深入的认识某个人,看清某个历史时期利弊,批判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融入一种浓烈的觉醒意识。不得不为人所敬佩。
这是木心讲课的记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书,或者也可当作是一系列的
课件
。不同的在于,我们作为学生,老师的课件放在了 u盘里,而木心的讲述写在了陈丹青的笔下。既然是老师讲课,就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描述课堂不外乎枯燥,无聊。回到我自己最开始的疑问上,会不会因此而让这样的书变得难读呢。
读过之后,才明白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我们开设的课程里似乎有这样类似的,如《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里面也讲述了很多的文学大家,但那样的书实在难以静下心读一读。
《文学回忆录》毕竟还是一本课外读物,不等同于教材。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严肃。书的编写排版都是很精美,拿到手给人的感觉就很舒适,清新,简约大方。虽说这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可能不重要,但是我们在拿到某本书的书的时候,总会有看着就想读或不想读的感觉。不能否认,感官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兴趣取向。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之所以不是难读。在于木心讲学的方式,不是那种枯燥乏味,也不是严肃难以靠近。一些本来会让我们模凌两可的东西,木心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让听者更易于理解接受。讲课时也讲究轻松自然的氛围,其随意性,我想这段话可以是最好的概括“希望大家读《道德经》有疑难,有问题,可以找我,电话是,我总是在家的。”另外,自己站在一个高位,作为一个有声望的学者,却总是成听者为“诸位”,很显然是把大家和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子,没有摆阔绰,其乐融融。陈丹青笔下又很好的呈现了木心先生的讲学现场,也让这本书活灵活现一般。
那天我跟影子说,要是我们的教材也能像《文学回忆录》那样编写的话,那该多好!
影子回答说:“你别这样说,要是教材真是这样的话,你也不一定就爱看了。”
我细想一番觉得影子说的没有错,真要是把教材改版成那样,我肯定自己不会去看,至少不会这般用心,只是关于原因真说不清楚。
我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大家都觉得会是次要的问题。关于教材我不说它的内容编的好不好,值不值得读,我没有认真读过教材,没有资格道是非。
但是我能够谈谈想不想读的问题,感觉所在而已。教材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提不起阅读欲望,这就好比男人看到没有性欲的女人就不能勃起一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教材的文字排列,要么就是如蚯蚓一般到处乱钻,要么就是满地芝麻。总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说那些都是知识吗,都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考试前求老师给重点,就不会像求甘露一般饥渴了。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上学 时 的读本,有些简单的图画,文字也不多,关键很多书还都是彩印的。一本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厚的书可以学一个学期,而不像现在无数的课程排满了课程表,每一本书都跟《辞海》一般,可在几个星期完成。不要说孩子心智发育还未健全接受能力不够强,当然像我们今天这样学的多。而我想说,小时候 没有 天才 的禀赋 ,长大了也 做不了 天才 的事 。孩子们还很天真,对什么都很忠贞 ,学习就是学习,他们要专注得多。
其实,教材也可以成为我们一本爱不释手的读物,而不总是被逼无奈。
几年前,我读到木心的小说和
散文
,印象一般。我私下以为木心有过去文人的某些特点,然而具体是哪一些我一时也没能想到。就整体来说,木心的作品还是有些特色,比如有些优雅和冷傲,可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某种文化断层的焊接点。我以为他似乎焊接的还是有些过。当木心《文学回忆录》出版后,我还是相当关注,虽然,我之前就看到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感觉可能有点泛。看完书,才看到陈丹青在浙江大学的演讲视频,陈丹青说,木心的谈话方式让他想到江浙一带人谈话总是“跳”着说。他喜欢木心说说了就跑题的谈话方式。他说就是从木心的谈话中他才真的喜欢去读中国文学的书,而之前他看到那些正经的书籍、评论都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根本看不下去。陈丹青说像他这样的人要的不是概念,而是这个人的谈话方式,他怎么谈……陈丹青基本上把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定位得很清楚。而,我个人读完可能还是跟陈丹青的目见耳闻不太一样。木心讲稿很出色的地方当然包括“跳”着说,他跳出了四平八稳的讲义和考纲,跳出了正儿八经的文学定论,以及关于文学的种种莫名其妙的概念化。其实,震撼我的是木心对文学的情感,这话听起来很俗,很土,但是,很多人对文学是没有感情的,他们不会想到雪莱、拜伦的意义,以为后现代的某个作家远远比超越他们云云,木心看到了,木心看到了他们的好和他们不好的地方,并且主要是站在整个文学历史来看,看到他们对今天创作的意义。只有对文学有真切感情的人才能看到这一点,也只有深刻的人才能看到这一点。在三下两下就可以打倒一个人一个作家的语境中,很少有人真正发现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很少有人真的理解福楼拜生气地说,都别吵了,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木心提到不少大作家之间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比如,木心谈到乔治·桑劝福楼拜不要一直那么辛苦写着,应该找个时间去谈个情人,放松放松然后再来写。那时的乔治·桑已经七十多岁了。屠格涅夫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寄给福楼拜,福楼拜大为赞叹,屠格涅夫非常激动地说,这下好了,福楼拜说好,那就好了,福楼拜说好,那就好了。在木心的谈话中,我们不时地读到这些细节,这些足够唤醒我们对文学敬意的细节,也许,这就是谈话的部分意义,他恢复了一种传统,对人与文字的情感。木心也试图从大作家身上洞察文学独特的意义,木心一再强调类似米兰·昆德拉所倡导的,文学不是社会学、哲学、历史、自然……文学是另一种可能,关于人关于存在关于命运……书写的命运和书籍的命运。
尤其重要的是,木心在谈话中尽可能地回归平实,他一再传达对耍花招的厌恶,他期望看到的是平凡中的微妙。他厌恶所谓的流派,他说,在人类的历史中,只有天才才能被人真正认识和记住。而木心所认为的天才就是那些从砍柴、挑水的基本功中走出来的人,是那些越来越内敛安静地寻找心灵宗教的作家。我私下以为真正的作家其实就是一个上帝,他既创造世界,又给予这个世界于光明、灰暗的存在和言说的能力。作家笔下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一样生老病死以及其他的循环不息,唯有超一流的作家用他们创造的世界来抗衡我们日暮途穷的现实,或者来纠正我们现实境遇中的可怕的迟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私下以为列入·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笔下的爱玛以及奥兹笔下的特工约珥比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要得亲切。这些也是木心在有些迫不及待的言谈中所暗含的意义。
然而,我读《文学回忆录》多少还是有些失望。木心经常在“跳”中溜走了,而那些本应该深入进去的话题被远远地丢弃了。木心对很多作家的谈论有流于表面,或者因为自己的不欣赏而被轻易剔除了。在骨子里,木心既看不上契诃夫也看不上马尔克斯,他以为鲁迅的努力是有限的……这些话题也仅是一家之言,不过,我多少有些意外,一个喜欢福楼拜的作家怎么会不喜欢契诃夫呢。当然,福楼拜显得更为克制,更为激情。其实,我对木心喜欢的几个作家也有些吃惊,他罗列的一些作家偏向于理性,偏向于大局……他对
唐诗
宋词的理解也让我有些吃惊。虽然,他一再声称伟大的作品,要去掉概念,要像哈代那样那么从容缓慢地进行着,但是,木心的不少作品以及这次出版的文学回忆录也有不少的概念。只是,我喜欢看的也许就是他身上率性的概念。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三
读书的机缘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什么境况下恰好碰见了什么书,那是极妙的。
前两天,我正被人气到了,晚上看木心谈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时不时被逗得噗嗤一下笑出来,实在得意。比如他说:给恶人定性定名,给善人一种快感,看透一个恶人,就超越了这个恶人。
鲁迅的大量讽刺文,对象太具体,今日没有人看了。大的叛逆,要找大的话题。攻击上帝的,是尼采。攻击宇宙的,是老子。他们从来不肯指具体的人、事。
原则:攻大的,不攻小的;攻抽象的,不攻具体的。我也气过、攻击过很多人事,但终于放进抽屉,不发表,不抬举他们——要找大的对象。
音乐不能讽刺任何东西,没有“他妈的进行曲”。弹一曲琴,能把你的仇敌气死吗?音乐是纯粹的,这是它的弱,也是它的崇高。
也巧的是,在我随意翻看过的章节里,私以为他讲中国戏曲小说这些不甚严肃的东西讲得最好,也跟他的言语风格很协调,诸如魏晋风骨和欧洲文学他就讲不生动了。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四
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书正文共五章: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当许多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六岁的小英子就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十二岁时,英子刚参加完毕业典礼,却得知父亲病逝。英子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分不清蓝天和大海! 这章主要讲了:英子认识了一个草地上的厚嘴唇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不知道这些,分不清他是好是坏,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后来,因为英子的大意,使警察暗探发现了年轻人在草地窝赃。年轻人被抓走,英子十分难过。这个故事中,英子有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天和海交织在一起,没有缝隙。她稚嫩的双眼分不清什么是天,什么是海,分不清好人坏人,分不清疯子和贼子。上世纪20年代,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迫使许多好人变成“坏人”。英子把年轻人当做自己的哥哥,与他约定将来一起去看海。年轻人和气,与英子友好相处,与弟弟情深谊厚,他不是坏人。如果在当今社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然而,就是在那个社会,英子却很善良,注重友情,让我很感动。从此,英子有了一个愿望,长大以后去看海,分清楚海和天,分清楚好人和坏人。
英子的童年,看似凄惨:一个个好朋友离他而去,许多事父母不理解自己,父亲早逝。但转念一想,她的童年也充满意义:她出身好,曾经拥有许多好朋友,和他们在一起,能看到人世复杂的感情,懂得许多人情世故;爸爸的早逝让她长大;英子还有一颗善良的童心······童年时的事物并没有随着岁月而消失,永远留在英子心中。
我今年12岁,明年就要小学毕业了,却还没有学到多少本领,读了《城南旧事》,我伤感地说:“童年过得真快,我就要走到童年的尽头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童年走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我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学习,做有意义的事。不要过多地回顾过去,而要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好好地利用每一天吧,即使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也永存下来!!!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五
我两个孩子在双语学校读书,孩子课业压力重。无论是精力的分配,还是对两门语言的消化吸收,都是不小的挑战。
要不要花那么多精力学英语?
李显龙,在中国交流访问的时候,即便他中文说的那么好,还是用英文带翻译跟中方沟通,英文才是新加坡对外的正式的官方语言。
语言政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旅程,英语教育成了精英教育的一部分。
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是一个体力好精力旺,极端务实的新加坡政治家,历经英国殖民,日本侵略,马来遗弃……相比这些,他却将双语推广当成一生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
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才能吸纳优秀移民,深信多元主义以及全球主义才是新加坡的解决之道。但,从不摒弃中华文化,不讳言中华文明对华裔占据75%人口的新加坡的影响,他是实用主义集大成者,用一生人的时间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带到第一世界。
尽管新加坡人口以华人为主,但我们很清楚,汉语绝对不可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我们当时是在马来人包围下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这里建厂,我们的国民必须讲一种他们能懂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是英语。在学校,这种理念就落实为双语教育政策,要求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把各自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建立语言基础,为将来未雨绸缪。语言政策即政治政策。正是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他以国家利益为至高原则,成功打通民族之间的藩篱,将新加坡多民族团结在一个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之下,经历了无数的妥协、挫折、反对、磨合,终于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语言实验室内”内,创立了举世无双,全球典范的双语教育体系,并引领新加坡从一个被抛弃的城邦,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人,还是要向远处看。作者:谢晋文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六
作者|刘竹韵
永远没有一场战争是真正胜利的。战争,没有赢家。
但是,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带着政治的影子,带着人性的阴暗面。
那么,一个和平爱好者也许会告诉我们,停止彼此伤害吧,人类。这没错,但这仅能是一种理想。
理智的思考,国家如人,贪婪是其本性。有欲必有求,有求则有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战争便会发生。因此,战争具有必然性,只能延迟,不可避免。
怎么办呢?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故园葬身战火。让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能阻止战争发动者吗?不能。正如我们无法抹去人性中的阴暗。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条:不要让矛盾不可调和。这并不意味着屈膝投降,丧权辱国,它是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换言之,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争端,不要动用武力。什么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呢?主权。
兵临城下,还要握手言和吗?这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当希特勒大军压境,波兰岌岌可危时,每一个波兰人都不会低头要和平。流血又如何?战死又如何!纵然波兰不敌德国,不幸亡国,华沙的国歌也始终未曾停过,这个民族永远骄傲。
那么,屈膝要和平的人们怎么样了?
一战后德国被解除武装,希特勒上台后违背条约大肆发展军备。英法为求和平坐视不理。
二战前夕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英法主动将捷克赠予德国,忍受屈辱,为求一时和平。
张伯伦首相甚至在唐宁街大呼:“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回家睡觉去吧!”
一年后,战争爆发。
屈膝让出主权换不来和平,换来的只能是更惨痛的教训。
战争中的勇者不是敢于赴死的人,不是敢于下台的人,而是敢于活下来直面残酷现实的人,敢于上台带领民众取得最后胜利的人。
丘吉尔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战前反对绥靖政策,受到排挤。苦心多年不得重用,()提出的建议无人采纳。
二战爆发后,天昏地暗,风狂雨骤,不计过往,上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真英雄也。
德军轰炸英国的那些日子里,丘吉尔一人独担重任。及时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依然精神饱满,充满信心,不曾畏惧,不曾退缩。
诺曼底登陆前,面对忧心忡忡的总指挥官,他曾开玩笑般说:“别担心。大不了我们一起下台。”何等气魄!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直面现实,这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直至今日,当我们回忆起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时,仍会由衷地敬佩他们,仍会将他们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本书不是在讲述故事,作者丘吉尔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英雄。
作者简介
刘竹韵:女,榆社中学高二年级390班学生。酷爱文学、哲学,诗歌迷,丘吉尔铁粉。崇尚冷静、理性、逻辑的表达方式。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七
刚住进胡同的英子,认识了惠安馆的秀贞。在大人的眼里,她成天疯言疯语,是个疯女人,而在小英子眼里,她却是个好玩伴。另一个同英子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妞儿也是她结识的好朋友。英子愿意听秀贞讲她自己的故事,她喜欢秀贞看到她时快乐的样子。英子爱和妞儿一起蹲在西厢房里喂小油鸡,爱看妞儿扭着身子唱戏。她的这两个伙伴都有着凄苦的遭遇。秀贞失去了孩子,妞儿是个孤儿,被养父逼着去唱戏。一个是寻找孩子的母亲,一个是寻找亲生父母的孩子。英子用她自己的方式帮助着她俩。可成人的世界当时的小英子又怎会完全懂得,当她从昏迷中醒来时,秀贞和妞儿已经离开了她的生活。
英子带着担忧与困惑进入了另一段生活,她随父母搬入了新家——新帘子胡同。上了小学的英子喜欢学校的生活,喜欢教唱歌跳舞的韩老师。在新的生活中,英子又与一个陌生男子成了朋友,虽然这个大朋友的话她似懂非懂,但在她的眼中,男子是性情随和的老实人,也是慈爱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大街上人群兴奋地叫喊着:“贼被捉住了,贼被捉住了。”当得知正是因为自己无意中的话,男子才被警察抓走了时,英子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她再一次感到了困惑,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分不清海和天一样。这残酷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许多的人,许多的事,走入英子的童年,又走出了她的童年,秀贞、妞儿、小偷、还有兰姨娘、宋妈、父亲……经历着快乐、悲伤和困惑的小英子也慢慢地成长着。
细读着英子童年的故事,我能感受到,故事里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所处的环境怎样,但他们都有着对团聚的向往,对摆脱旧的婚姻制度,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去改变现状,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怀揣着希望。
小说的语言是淡雅灵动的。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悲欢离合,却无半点声嘶力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弥漫书中《送别》(李叔同)的那伤感深情的曲调,令人久久回味,不忍合卷。
回忆录读后感言篇十八
“欸——卖哎好吃得欸——苹果青的脆甜瓜咧——”“吃萝卜就满地爬咧!唤榧勒子儿啊!”
胡同里的叫卖声打成一片。
唱话匣子的,背负着一个大喇叭来了。换取灯儿的,带着一个绒布帽子来了。瞧那卖酸梅汤的还像唱梨花鼓似的耍着他的铜碗。
这里是林海音——一个孩子眼中简朴、亲切的老北京。
翻开这本北平的画卷。英子眼里温情的事物是孩子眼里单纯懵懂的想法。学骆驼嚼,还会把鼻子顶着金鱼缸一张一张的学金鱼喝水;耐心的听秀珍的絮叨,为一个不曾见面的小桂子落泪;还会站在午后的假大街上疑惑的她的“秘密朋友”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无意间看见爸爸抓住兰姨娘的手而转身跑到厨房去看见正炒菜大肚子的妈妈是不禁伤心的哭起来。返朴归真的故事中串在一起,在细微处渗出纯真。
而在童年交织着的哀婉的事,又怎能逃得过呢?在细腻的文字间,那为了供弟弟上学的贼,秀贞不幸的遭遇,在异地工作了三四年未回家的宋妈历经的悲痛。在他稚嫩的童年里相互交织着悲喜,在澄澈内心深处,是对他人着想的一种情思。她内心对每位角色的安慰和真真切切质朴的童心,成人世界里的一切复杂的东西,一切物欲横流目光。在她敏感、真诚的心中对每位角色的安慰和真真切切质朴的童心。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本和谐自然的画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影像中投射出的光彩。在我的童年,我渴望长大。正在长大以后,我又渴望童年。小时总是觉得长大心那么的自由,可以喜气洋洋的说:“我是大人了!”而现在又是多么向往童年那无忧无虑。在我逝去童年里,伴随着我童年的家乡也即将离我而去。当终日炊烟袅袅,和蔼的小村庄被挖掘机踏为平地时。似把我的童年所有的记忆都带走了。那伴我十二个春秋的小屋,深深葬于地下。在挖掘记忆深处美好的童年时。翻开《城南旧事》那本发黄的纸页细细品阅其中。林海英对北平的思念一字一句跃然纸上。她心中美好的童心倾诉在纸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61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