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艺术理论论文(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06:59:05
优质艺术理论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0-29 06:59:05     小编:FS文字使者

没有总结,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无法不断进步。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提前准备,明确总结的目标和主题,梳理出要点和重要观点。以下是社会学者总结的实现社会公平的建议,请大家关注社会问题。

艺术理论论文篇一

论文关键字:艺术教育;领悟性;审美

论文摘要:自古以来,艺术与生活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这是由无数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的。从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自原始社会开始,艺术就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人需要艺术,它使人变得丰富,让人体验愉悦,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于是学校里的艺术教育就应运而生。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是实施美育或审美教育最根本主要的形式,因为艺术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更充盈而集中,艺术教育在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决定它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

艺术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品,意象是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的这种本性决定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生活,也不同于严格意义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超越与功利的融合统一,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统一。审美是对道德行为走向有序自由的一种催化与推动。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身体和心理能力与境界方面,与非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知识经验,理念价值和实践操作方面共同构成个体全面素质的发展。艺术教育以其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审美观照,呈现为一个多样统一的意象世界。审美把握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作为科学认知的起点,从多样化的现象中去寻找事物的因果秩序,审美把握形式的统一性,可以有助于科学直接认识真理的实在性,因为真理作为因果实在总与一定形式结构秩序相关联。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以艺术产品为媒介或手段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要求施教者创造,选择,运用艺术,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要求受教者自觉自由地接受艺术感染,陶冶,锻炼,实现艺术教育效应。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怎样实施其审美功能7我的理解是:教师应充分运用艺术这个载体,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学生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通过听、唱、演、动等各种活动来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努力创造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审美对象,表现审美意识,实现审美价值。

音乐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音乐表现音乐,审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长此以往,健康和纯洁的审美情趣“就能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由此,音乐的审美教育得到了体现,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得以实现。而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演唱会犹如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分享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一次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理对话,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集体合作的愉快关系,更是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充满爱的关系,这与不计较直接外在功利的审美态度是内在一致的。

因此,思考艺术和教育深刻的内在联系,把握教育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关系,从而恰当和正确运用艺术教育领悟性的原则来指导艺术教育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领悟知觉促动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上用游戏,影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能力,殊不知,这种教育模式还处在感官刺激的阶段,艺术教育不能限定在纯粹的形式层面,不能仅仅适应感官来进行,它还包括观念性的生活内容教育。美学家阿恩海姆把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叫做知觉促动。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用鲜艳的色彩,跳动的光影,供接触的材料,供闻嗅的东西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只达到了生理接触的作用目的,仅仅停留在教育形式上,而让感官流连于徒然漂亮的表演和练习之中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知觉促动,即信息的领悟。

二、信息的领悟的两点关键

1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内在的秩序并且容许这些秩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创造出来。

2充分规则的情景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的生活方式可见地联结起来。在艺术教育中所看见的东西应该揭示出与受教者个体体验相关的事实,受教者才能理解并发生兴趣,这种观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艺术教育。

三、信息领悟的内容

1艺术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

艺术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艺术教育效果评价可供操作的指标,各种艺术都有技巧,手法,它们的创造,改进,根据所藉以表现的媒介的物理性质和情感性质。因而,使受教者熟悉艺术表现所使用的媒介的特性,使艺术的操作规程中积淀情感的体验,内化为操作感觉,是艺术教育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2意蕴的领悟

施教者仅仅在感官和操作的层次使用和掌握这些形式,也不意味着艺术教育的成功和有效。不进入意蕴的体验以及意象和意味的深层统一,艺术形式的感觉和操作会停留于艺匠的层次。例如,学生听完一场音乐会,如果感受还只停留在“好听”,“生动”的程度上,那么他还尚未进入艺术领悟的意蕴体验阶段,仅仅在表象上抓住了浅层含义的东西。

意蕴的领悟是理念于意象中的抽象,即它不脱离意象,对意象所蕴含的意味或意义的把握。它是在意象的感受中得到深刻的理性内容,给受教者观念性的信息,受教者只有领悟了这些信息,才意味着艺术教育的成功。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现状中出现并存在的一种倾向是,往往过多的注重强调表演技术的掌握,将艺术教育当作传授某种技能的教学,注重艺术教育的技能训练,却忽视了作品意蕴内容理解,培养出的学生只是具备熟练技巧,在艺术操作缺乏真实情感的体验。这种教育手法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当然,意蕴的领悟离不开受教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艺术敏感能力,它和艺术技巧方面的掌握相比,较难给定可供操作的评价指标,但它是艺术教育获得最后成功的标志。

在艺术教育中,意蕴领悟和艺术操作的技巧作为信息领悟的内容,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促进。意蕴和意义通过艺术技巧和手法来显现,艺术技巧和手法又受到意蕴和意义的生命灌注,使之不复是自在的形式,而成为生命内容和情感模式的显现。艺术教育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呼唤生命,这必须通过唤醒人的灵魂才能得以实现。比如我们听到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其普遍意义在于能够产生一种共同感受,即为这种伟大的博爱精神而浮想联翩,热血沸腾:比如听到伟大的捷克民族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无不让人感到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正像我们听到《黄河》,《我爱你,中国》《红旗颂》等音乐一样,由衷的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人间一切美好,善良以及对生命的关切,对他人的理解与爱,都可以通过欣赏者与演奏者在音乐的流淌中实现心灵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信息接受,它是以情感的方式来进行的,但能够达到和理性认识同样的深度。教育信息的传递不是脱离表象的形式在概念中游历和思辨,也不是仅仅靠感官的刺激,而是感性中渗透了理性、形式中积淀了内容,以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操作和体验相统一的方式来表达和进行。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性的,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教训性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更应该是艺术领悟性的,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艺术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5

[2]《艺术教育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章华赵淑玲艺术教育2008。11

[3]《谈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刘浩人文视点2008。9

艺术理论论文篇二

摘要: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整体经济得到了更为稳定和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市场的开放程度更是大大提升,可以说市场的开放给我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在发展和建设中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发展中获取更大的进步,就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更充分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在实际发展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所以当前很多学者也加强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激励理论的出现和应用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怎样对这一理念进行有效应用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此,下文笔者也将对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进行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应用

0引言

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全球化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所以现代化企业人才逐渐成为了企业竞争的形式之一。由于人才是当前企业发展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所以只有开展更有效的人才竞争,才能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完善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激励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对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有效的科学依据。同时在企业人员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环节中,也应该不断加强对员工工作意识的强化,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内驱力进行完善,给企业发展带来更为显著的财富价值。所以,在当前企业发展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对激励制度进行强化,实现对企业发展的有效帮助。

1激励理论的概念

激励主要就是指对人的动机进行持续激发,帮助其提升内在动力,使其内心保持更为兴奋的状态,激励和鼓励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向着更美好的目标前进。组成激励制度的主要因素也更包含动机、需求和外界影响。其中外界影响也是激励的主要动机,更是实现激励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但是管理工作中激励主要指的就是企业管理者借助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案,对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从而对人们的发展规律进行实现,有效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和运行奠定更稳定的基础。

2激励理论的种类

在当前的激励制度体系建设环节中,根据针对性和内容的实际研究,我们也可以将激励理论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2.1内容型激励理论

这种激励制度,主要是对员工的心理需求或是基本性质进行考察,将人的工作需求作为研究重点的激励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比如马斯洛激励体系和赫兹伯格的激励体制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也分为不同等级,当人的低等级得到满足后,较高层的需求也将有了新的需求,也希望获得满足。所以,在这一要求的基础上,赫兹伯格也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就是将激励因素划分为两种形态,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1]。保健因素就是基本需求,能对员工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抵消,而激励因素的存在,则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意识进行提升和激发,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工作动力进行有效激发和提升。

2.2过程型激励理论

此种激励理论就是借助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之间作用,进行更有效的动态激励。弗鲁姆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某一个特定的激励体制也需要取决于制度可行性的满足程度,同时也要对其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激励制度的发挥。所以在当前对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应用环节中,更应该在实际情况上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广大员工的工作兴趣进行更有效的提升,确保激励体质的公平性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3我国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3.1缺乏对员工的专业性培养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激励理论的应用力度相对缺乏,那么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也必然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经过笔者对当前企业经营现状的研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经营工作的影响比较深远,所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将大部分精力用在经济建设中,没有对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升进行关注。所以这也使得很多员工的专业技能存在不达标的情况,专业素质也实际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也正是因为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和也很难得到充分的和基础保障[2]。

3.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根据笔者对当前工作的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企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仍然比较严重,一味的追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中的平均,对于业绩好和业绩差的员工之间采取相同的评定标准。这种方式的长期影响,必然会对工作业绩好的`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此外,当前很多企业的内部竞争机制也存在明显的不健全问题,这对于员工的贡献能力无法进行更有效的激发,所以长期下去,必然会对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升产生制约作用。

4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相关优化对策

4.1建立系统性更强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建设,可以确保企业文化更有效的走进人们的视野中,这种方式也将对管理体制核心理念进行更充分的体现。但是在对制度进行运行的环节中,不能对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连接,所以在此环节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建立,也可以对文化建立的环节中,实现对员工的积极引导,帮助员工向着更为积极和团结的方向进行发展。同时在文化建设环节中,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以实现对员工工作热情的有效激发,帮助广大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中收获更大的效益。因此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立的环节中,不仅要加强对口号标语和行为规范的完善,还应该加强对价值理念和物质保障的制定与完善。

4.2为员工提供更积极和光明的发展机遇

在当前的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也是一项较高层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更需要为广大员工创造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发展机遇,确保员工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获取更大的进步。在此环节中,还应该实现对以下工作内容的关注:首先,企业在实际运行环节中,要帮助企业员工制定阶段性发展方向。在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应该建立更为完善和科学的学习机制。在企业工作中,如果广大员工不能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必然会面临着被企业淘汰的风险,所以,在企业建立和发展环节中,也需要为员工制定更为全面的职业发展理念,组织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实行有效的再教育,表现好的员工更需要给予相应的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更全面的提升[3]。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果已经超越了员工的自我期望值,员工在工作中必然会感觉更为欣喜,但是如果实际工作结果和期望值有所差距,员工也将产生一定的挫败情绪。其次,对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在企业发展中员工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断工作下积累出来的。因此企业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环节中更要加强对相关能力的指导和培训,并为广大员工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机会,让其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企业运行工作中,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正确认识到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对激励制度的有效制定,全面提升广大企业员工的工作意识,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更显著的提升,为企业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实际发展中,企业不仅要加强对自身经济建设工作的关注,还应该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重视,以便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更有效的提升。在企业人员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环节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员工工作意识的强化,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内驱力进行完善,给企业发展带来更为显著的财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蓉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整合运用[j].中国科技投资,,57(34):258.

艺术理论论文篇三

不久前,南国农先生到天津,笔者谈到了创建新艺术理论的思路,南先生听了很感兴趣,希望笔者写―篇文章详细介绍一下。恭敬不如从命。但是考虑到该理论已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介绍过,因此本文打算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意义、内容和应用。

一、为什么要创建新艺术理论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从“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和艺术属性谈起。

(一)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时代问世的,

因此在对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带着很深的时代烙印。正是由于这一时代特色,需要我们转变看待艺术的观念。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在跨领域、多元化意识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与艺术,认识到二者实际是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信息时代四大热门课题之一的人性化、自然化界面设计,其显著的特点便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旨在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例如在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方面通过“水立方”、“鸟巢”等建筑,体现了“工程艺术化”的设计思想,将一座座现代化的场馆建筑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通过开、闭幕式的表演,反映了当今“艺术技术化”的时的支撑,有时甚至内化为艺术因素融入到表演之中,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又如在电器商场中,集功能与式样于一身的各种手机、冰箱、电视机、电脑、复印机等家电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使顾客在满足视觉美感的环境中享受购物的乐趣。因此,信息时代对当今科技人员的要求是,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外,还应该具备起码的艺术修养,通过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才能实行对产品进行人性化和自然化的设计。

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设计、开发媒体教材时,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艺术结合起来,才能将多媒体作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习者在满足审美需求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多媒体艺术的艺术属性

讨论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旨在说明信息时代设计观念发生了变化,即人们对产品(或作品)的功能与审美是并重的,应该转变那种重技术制作、轻艺术设计的过时观念;而讨论多媒体艺术的艺术属性,则是强调艺术类和技术类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多媒体艺术要按艺术思维方式去学。

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对于许多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讲,可能缺乏所谓“艺术素养”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艺术素养包括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有形的,可以通过阅读有关书籍等方式很快地补上;后者则是比较容易被忽视,而且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在学习艺术代特色,表演中采用的高新技术,不仅是对艺术呈现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淡化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逐渐养成用视(听)觉经验和审美心理观察事物的感性思维习惯。[2]例如,在学习“点以忽略外观形态为特征”的概念时,一方面讲可以将画面上满山遍野的羊群或马群都视为一些点(需要忽略外观形态);另一方面又讲必须将这些羊或马的形态画出来,而不能用―些圆点替代,否则分辨不出“羊群”和“马群,’(不能忽略外观形态)。像这类“自相矛盾”的问题,只有按艺术思维方式才能学习进去。

特别是多媒体艺术,由于它具有跨领域、多元化的时代特色,更是连搞传统艺术的人也需要更新观念,否则则难以适应设计多媒体教材的需求。现在研究表明,多媒体教材中表现出来的多媒体艺术,不仅包含了美术、摄影、音乐、动画、影视等领域中的艺术元素,而且还涵盖了运用影视领域中编辑功能和计算机领域中交互功能的艺术;不仅需要遵循艺术规则,而且还要遵循认知规律。因此前一阶段为了设计多媒体教材的需要,仅仅通过学习美术或影视艺术来提高艺术素养的做法是不够的,充其量只能视为在新艺术理论问世之前的过渡之举。

综上所述,便可以理解为什么笔者提出要专为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创建一门新理论的缘由。经过一大批专业人员近八年的`努力,现在这门新理论终于建成了。它不仅为上述各类艺术媒体及各类画面组接功能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归纳整理出几十条可供操作的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以便在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时有章可循。这门新理论叫做“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themultimediadesigntheory。顺便说明,英文multimedia有两种译法,即“多媒体”或“多媒体画面”,后者意指在画面上呈现的多种媒体),表明该理论与那些基于画面呈现的美术、摄影、动画、影视等传统艺术是兼容的。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简介

对新创建的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有一条基本要求,即让多媒体艺术所包含的各门类艺术媒体,及其所遵循的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均以统一的形式在多媒体画面上运作,而且由新艺术理论得出的结论,应与传统艺术兼容。由此确立了创建的思路,即在深入研究各门类艺术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并且将新艺术理论建在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之上。看来这个在艺术领域中难解的课题,只能跳出艺术领域之外去寻找解法。事实上,支撑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便是从系统论中引入的:将各门类艺术视为不同的系统,每一系统都由构成该系统的若干基本艺术元素(或基本元素)所组成。这就是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方面按照各门类艺术基本元素(elements)的异同,对传统艺术重新分类。研究的结果是,将计算机作图艺术和摄影艺术合并,形成静止画面艺术(简称为“图”);将动画艺术和影视艺术合并,形成运动画面艺术(简称为“像”);将计算机文本独立出来,形成文本呈现艺术(包括标题文本和说明文本,简称为“文”);将影视中的声音独立出来,形成声音呈现艺术(包括解说词、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简称为“声”)。这就是说,可以将构成多媒体画面的基本元素分成四类,分别简称为“图”、“像”、“文”、“声”。这些门类的媒体在多媒体画面上的呈现艺术,称为“媒体呈现艺术”。此外,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多媒体画面艺术是由两类艺术组成的,除媒体呈现艺术外,还有另外一类“画面组接艺术”,这便是将计算机领域中的交互功能与影视领域中的编辑功能合并形成的,用于组接(包括电视画面、动画画面在内的)运动画面的艺术。在多媒体教材中,媒体呈现艺术属于教学内容的认知范畴,而画面组接艺术属于教学过程的策略范畴。

另一方面对画面艺术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图、文、声、像均由各自的基本元素构成,但是它们在画面上呈现所产生的视、听觉效果,却并非取决于这些基本元素本身,而是由基本元素衍生出来的视觉要素(visualessences)或听觉要素(audioessences)决定的。[3]换句话说,可以将画面对视、听觉形成的客观剌激分为两类:显性剌激(即基本元素)和隐性剌激(即视、听觉要素)。从主观方面看,由于人在知觉过程中,经常有长时记忆中的经验、知识参与,往往使人的知觉比客观剌激之和还要多,在认知心理学中将此多出的部分叫做“新质”(或“格式塔质”)。画面上由显性和隐性剌激所产生的视、听觉艺术效果,主要是通过这“新质”反映出来的,即通常所说的“纵深感”、“质感”、“真实感”、“动感”等等。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发现了艺术领域中视、听觉要素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新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在基本元素衍变视、听觉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那么便会由新质配合显性刺激的反映形成视、听觉美感,即所谓“亮点”;反之,如果违背了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则会产生不和谐的视、听觉效果,即“败笔”。由此可见,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的功能,实际是用来在画面上选择基本元素,并且规范它们的衍变形式(即视、听觉要素),旨在通过画面达到传递知识信息和传递视、听觉美感的目的。前者可以操作,后者是期待的结果,二者通过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建立起一种因果(或函数)关系。这便是画面艺术形成的内在机理。

在传统艺术中,各领域的艺术家探索各领域艺术规则的过程,实际是反过来进行的,即收集大量产生视、听觉美感的画面,对其中选择基本元素、规范视、听觉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出一些抽象的规则,这就是艺术规则。换句话说,艺术规则是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理论框架,余下的任务便是借鉴各门类传统艺术对媒体呈现艺术和画面组接艺术进行细化。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图、像、文、声等门类的基本元素、视听觉要素及其应遵循的艺术规则,以及对交互功能在多媒体画面上运用的艺术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涉及面很宽的任务。细微决定成败,对其中的每一部分都需要进行精雕细刻,稍有疏忽,便会使新理论的完整性、严谨性或实用性受到影响。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两例说明。

例1。虽然静止画面沿用了传统美术中的七类基本元素,即面、线、点、空间、色彩、影调和肌理,并且将其归纳为形态、空间、属性三大类,但是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的静止画面有两点不同于美术。前者包括计算机绘图艺术和摄影艺术两个领域,而且基于屏幕呈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后再纳入到新理论中去。

?为了使美术理论延伸到摄影领域中去,将“图形”概念和“面”的定义延伸,图形即图的形态,包括抽象的几何形态(即矢量图)和具体的写实形态(即位图)两类;美术中将面定义为“在二维空间中由轮廓线决定的形态”,这是指抽象的几何形态而言的。为了将其延伸到写实形态(摄影)领域,需要引入群集点的包络概念,这样便可将写实形态的面类似地定义为“在二维空间中由包络线决定的形态”。

通过用rgb色域取代cmyk色域,将美术色彩理论改为屏幕色彩理论。

在新理论中,对静止画面视觉要素的界定是,将上述基本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的衍变,包括变化、布置和(或)互相搭配。而将在衍变过程中进行规范的艺术规则概括为对比、均衡、变化等几种类型,这些都是从传统艺术中借鉴过来的。

虽然借鉴了传统艺术,但是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认为,还是应该将基于屏幕呈现的静止画面艺术,与在纸介质上呈现的美术、摄影艺术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没有与运动画面实现转换、配合的技术背景。

例2。为了实现静止画面向运动画面的过渡,将运动画面的基本元素界定为:“使静止画面上的基本元素产生变化、运动的所有因素。”如电视画面中采用的各种运动镜头或各种景别组接技术。但是由于运动画面中还包括计算机动画画面,因此需要考艘幌潞笳呤欠穹合上述界定。结果发现,虽然计算机动画与电视的制作手段不同,但是电视中出现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以及对全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进行组接的画面效果,计算机动画不仅都能够达到,而且还能做得更多,如变形、镜像等画面效果便是摄像机拍摄不出来的。如果将两类画面考虑进去,则可对运动画面基本元素的界定略加修改为:“使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的图形产生变化、运动的技术手段。”并且沿用静止画面的思路,顺其自然地将运动画面的视觉要素理解为:在使用技术手段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巧(这符合“视觉要素是对基本元素进行衍变”的界定)。而且将规范其技巧采用的艺术规则概括为:突出主体(或主题),排除干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将动、静视为一体统一设计等。这些也是从传统艺术中借鉴过来的。

由此可见,整个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借鉴各门类传统艺术领域中的理论和经验,并且经过修改或延伸后,将其融入到新理论框架中去的过程。实践证明,按照这种“博取所长,为我所用”的思路创建起来的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既能保持新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也能实现与各门类传统艺术的兼容。

三、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应用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所具有的兼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用于设计(或赏析)多媒体教材,而且对于传统艺术领域也是适用的。

一、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应用于传统艺术领域,将意味着门类艺术各自为政局面的转变,代之以用统一的设计(或赏析)思路和艺术规则,分别运用于绘画、摄影、动画、影视等艺术领域的作品,要求画面效果(或得出结论)与各艺术领域得出的相同。显然,这是艺术领域中的一次质的转变。

一般地讲,艺术作品通常是经过创意和制作两个阶段完成的,其中制作是指技术实现,需要设备和使用设备的经验;而创意则是指艺术构思,依据的便是艺术理论。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弱化了艺术构思对艺术门类的依赖,统一按照作品中的基本元素、视觉要素及其遵循的相关艺术规则这一思路进行设计(或赏析)。显然,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非艺术专业人员涉足艺术是比较易于接受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绘画和摄影已合并为静止画面,动画和影视已合并为运动画面,其中的文本、声音也分别划归到各自的门类中,因此设计(或赏析)上述各艺术领域的作品都可以在新理论中找到依据。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应用于多媒体教材时,其设计(或赏析)思路和遵循的艺术规则与上述传统艺术应用时是相同的,但是要注意两点:_是处理好认知与审美的辩证关系,二是用好交互功能。

多媒体教材以传授知识内容为目的。按照现代教育观点,优化认知环境将会有利于认知过程,因此与上述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美化画面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艺术欣赏,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在设计(或赏析)过程中,除遵循艺术规则外,还需要更多地按照认知规律办事,判断标准也应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依据。

交互功能在多媒体教材中以互动的形式进行导航或教学,因此它在画面上必须有供鼠标点击的热区,即供用户操作的所谓“手柄”。换句话说,在具有交互功能的多媒体画面上,呈现的除教学内容外,还有供操作的“手柄”,二者均属媒体呈现艺术范畴。如何能够设计出新颖的或者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手柄”呈现形式,便会有“亮点”出现。

为了使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应用更有针对性和更便于操作,还进一步从中提炼出八个方面,共34条艺术规则。例如在处理画面背景与主体关系方面,有艺术规则1:“背景对主体的影响:烘托主体,美化环境,不能对主体形成干扰”;在选用媒体表现教学内容方面,有规则3。2:“被选媒体均应围绕表现教学内容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将多媒体教材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等等。可以将这些艺术规则理解为该理论的操作平台,它们可以使理论变得更加实用、操作性更强。

艺术理论论文篇四

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文化背景还在不断的发展和繁衍,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艺术的创造也在不断地发展和繁衍。不断发展的陶瓷艺术以其绚丽多姿,色彩缤纷形式展现着有容乃大的气魄。从陶瓷艺术表达形式上,现在陶瓷艺术的创造和发展曾经一度受到现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创造大师曾经使用自己创造艺术的实践为陶瓷文化的纯粹审美做出相应的贡献,由于受到时代发展、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原因的影响,使得陶瓷艺术留下的一定的空白并且拘泥于一定的界线之内。这给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陶瓷艺术的继续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和超越界线的可能。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陶瓷艺术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现在主义思潮下陶瓷艺术发展的限制和壁垒。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现在主义思潮的批判继承,其在现在主义思潮优良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分地反映了目前文化发展的成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够给予实践广泛的指导。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陶瓷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其在继承原有陶瓷艺术表达形式的基础上,以更加丰富多彩和多远化的形式展示着艺术的价值和魅力,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一种更加具有返璞归真和文化气息的特征,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当代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特征。从陶瓷艺术的意义上而言,与其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的概括,不如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艺术设计的思潮和运动形式。且不谈后现代主义对于艺术设计领域存在着多深以及多广的影响,它最终都是给艺术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气息,使艺术创造过程中更多地融入当今的生活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些特征,对于陶瓷艺术的设计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使得陶瓷艺术向着不断调整创造方法,充分展现生活文化和艺术气息的方向发展,使得陶瓷艺术更加富有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陶瓷艺术创造特征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创造的初衷和元素得到回归,陶瓷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提出了“打造生活陶瓷”的理念,使陶瓷艺术一方面充分地展现出艺术杰作的无限魅力;另一个方面又使陶瓷艺术的创造成果服务于广大人民的生活,促进人们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获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现在陶瓷艺术的创造不断的回归其创造初衷和元素,开始从生活以及文化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陶瓷艺术应该服务的方向以及服务的形式,而不是从陶瓷艺术的设计出发发现陶瓷艺术的使用价值以扩大生产和需要。简单而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使陶瓷艺术的创造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从原来的以陶瓷艺术激发人们的需求,改变成了从人们的切实需求出发,融合生活和文化元素创作新的艺术成果。陶瓷艺术的创造形式的不断改变,正是使创造陶瓷的初衷和元素不断回归的表现。“生活陶瓷”目标的提出,是陶瓷艺术创造的一项重要的指引,其主张在陶瓷艺术的创作方面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方法,陶瓷艺术的服务对象不断地指向广大人民群众,陶瓷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于人们现实生活和当代文化氛围。“生活陶瓷”的创造理念,使得陶瓷艺术的一切创造元素都来源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符合人类个性化的使用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充分地尊重人与自然的客观存在性。

二是陶瓷艺术增强了对自然和未来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陶瓷艺术打破了以往的“几何化”和“模式化”以及批量生产的模式,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重视自然规律和环境的客观存在性以及人的个性选择,对人在造物过程中的运动方式和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在创作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规律中寻找元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技能和水平。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陶瓷艺术在深刻呼喊着人类,我们的发展应该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以牺牲自然和自身为代价,更不应该不计后果的盲目发展。因此,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陶瓷艺术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以及相互关系,更加关注自然和社会的未来。

2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陶瓷创造的多元化模式

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的一个理念就是在现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一个多元化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陶瓷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代表,其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创造过程也不断地进入多元化模式。

(1)历史与现在,共性与个性并存与共生。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批判和继承发展来的思潮,它是在继承历史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历史与现在并存的模式,在对历史优良陶瓷艺术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审视其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现在人类活动的需求,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陶瓷艺术。陶瓷艺术的发展一方面充分的肯定历史的客观存在和现实的客观存在,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陶瓷文化的发展和陶瓷艺术的创造;另一方面,现在陶瓷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创造,其与各地积极的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世界各个民族积极地加入到现在陶瓷艺术创造的潮流中。

(2)追求文化共享和人文关怀。陶瓷艺术无论是从内容、形式、风格和特征方面还是表达方式、方法方面,都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冲击。陶瓷艺术创造方面,不仅能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广泛性。同时在表达方法和方式方面,也呈现出了以往创作无法比拟的多样性。在创造思想方面,其不仅继承了原有创造思想的客观、朴实和严谨。同时又发扬了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观性、想象性、自由性和多元化的模式。在表达方式和方法上,现代陶瓷艺术同时考虑材料工艺和技术工艺,同时考虑继承和发展因素。总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陶瓷艺术不仅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共享性。同时还考虑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个性化,体现出对人文的关怀。

3小结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现代陶瓷艺术的不断发展,都是现代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的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广泛生,决定着现代陶瓷艺术的广泛性,历史和现在共存性。后现代主义思潮重视的人与自然的客观存在性和和谐发展的理念,决定着现代陶瓷对自然共性和人类活动个性的充分考虑,体现着陶瓷艺术的个性和共性共生的模式。后现代主义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决定着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模式。总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现代陶瓷艺术正在不断地调整其文化发展方式以及艺术创作模式,使其能够更加符合人与自然的客观存在性,社会文化发展性。

艺术理论论文篇五

目前,有关新媒体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新媒体自身特性带来的审美异化,如虚拟性、交互性、技术性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媒体与创作者的关系、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新媒体对创作观念的变革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刘佳《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等等。这些研究,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审美在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层面的意义。这样的视角,固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限于一些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仍缺少对新媒体艺术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艺术这个大的范畴中,实验艺术、装置艺术这类的当代“纯”艺术活动与游戏动漫设计、电影美术等商业艺术仍然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所以,针对数字插画美学理论展开研究,对于充实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美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数字插画创作需要艺术理论指导

由于数字插画是商业美术,一直以来被视为流行文化,其价值得不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同。以网络相册为平台,优秀的插画作品甚至可以赢得千万次的点击率,却很难进入到画廊、艺术馆中与传统画种获得并列展出的机会。数字绘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空缺”,使其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评价体系、科学而规范的教育方法以及艺术投资人。这些都制约着中国数字绘画艺术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展开数字插画的艺术理论研究,挖掘其文化价值、厘清风格流派、完善评论体系,将数字插画研究学术化、正规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数字插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都能更好地激励数字插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对于提高数字绘画的整体创作水平、挖掘艺术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艺术理论论文篇六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数字插画艺术性,因而笔者认为可参照传统绘画研究的方式构建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包括:(1)数字插画史论、人物及作品研究。(2)数字插画文化研究。(3)传统绘画与数字插画比较研究。(4)数字插画批评研究。(5)数字插画创作研究。

5总结

设计艺术史论家王受之先生在其所著《美国插画史》中评价了美国主流艺术界对插画艺术的态度,他指出“插图之所以不被主流艺术承认,无非是它的明确的商业性质,然而仅仅用商业属性作为口实,忽略插图的艺术性,实在是过分”。中国数字插画今天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并不比传统插画有所改善,所以,对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的研究,无论对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创意产业发展还是对于数字插画创作而言,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艺术理论论文篇七

【内容摘要】《教育杂志》从19创刊至1948年停刊,译著了许多先进的西方艺术教育理论,是研究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重要史料。其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经历了转译日文到直译欧美国家文章的过程,刊载的艺术教育理论包括教学方法、各国学校实践考察报告、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内容。文章通过对《教育杂志》中的西方艺术教育理论文章的分析、总结归纳,阐述了杂志在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两方面的特点。

民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大量独立媒体在这一时期出现。在诸多媒体报刊中,影响深远的以“研究教育、改良学务”为办刊宗旨的《教育杂志》为其中之一。《教育杂志》共发行33卷328期,在这300多期刊物中,涉及艺术教育的有100多期。而这些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内容,近一半是对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杂志》对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有其显著特点。

一、《教育杂志》中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途径

《教育杂志》中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经历了从日文转译到直译欧美原文的过程。在第二任主编朱元善领导下,《教育杂志》开始翻译和传播西方艺术教育理论。上世纪代之前,我国对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翻译,主要以日本为媒介,大都是通过日文资料转译而来的。《教育杂志》刊登的第一篇西方艺术教育理论文章,是发表于194月的第四卷第一号“学术”专栏的《艺术教育之原理》。根据文学家茅盾的回忆,朱元善主要依靠许多日本的教育杂志编撰《教育杂志》。朱元善通过日文中的汉字猜想内容,认为可用,便圈出请馆外人翻译,然后重新编写,不注出处,署名“天民”发表。这时的翻译还比较单一,内容也较少。20年代后,一大批留美学子回国,他们在国外接受教育并获得了较高学位,这批兼备专业才能和翻译才能的学子回国,为翻译和传播西方理论提供了人才支撑,这其中就有知名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和叶圣陶。从此,《教育杂志》对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译著更加全面,相继出现了专门译介西方教育的栏目,如“欧美教育思潮”“世界著名教育杂志摘要”“欧美教育杂讯”“世界教育新潮”等,开始较大规模地、系统地译介西方艺术教育理论,介绍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

二、《教育杂志》中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内容

《教育杂志》中的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十分丰富,既有各种应用教学方法,又有对西方各国学校制度考察经验,还有关切青年和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道尔顿制

《教育杂志》引入的西方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中,不得不提的是道尔顿制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教学法。这是一种适应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其打破传统,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学习不同的教材,发展自己的个性。道尔顿制教学法传入我国后,如何发挥其在艺术教育上的作用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学者李文华在1923年发表于《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三号的《道尔顿制下的艺术教育》一文中,就究竟道尔顿制可否帮助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五个问题:为什么要艺术教育?现在艺术教育为什么不普及?什么是道尔顿制的内包?道尔顿制怎样可以帮助艺术教育发展?道尔顿制与艺术教育结合后怎样实施?尽管文章并没有提出道尔顿制与艺术教育结合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但其作为教学方法在艺术教育中的使用的思考是一次重要的尝试和创新。

(二)学校制度建设:借鉴美国、日本、德国

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艺术须发挥积极作用,应是改革社会、改善人生、振兴民族的“器械”,要求艺术教育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性质。《教育杂志》一方面翻译了诸多西方学校的考察报告,内容涉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如第十七卷第四号中《欧美之艺术教育》一文,翻译自日本学者长田新的《日本广岛高师教授长田新的视察报告》。另一方面,《教育杂志》还介绍了西方教育家的学说,如《我们所需要之艺术教育》,节译自美国学者leonloyalwinslow发表于《educationalreview》杂志1923年5月刊的《thearteducationweneed》一文,提到的“教育须时时宣传与完成一个较高的艺术形式(typeofart),应当教导公众去享受他,要求他,而且要训练图案人与手艺人去产出他,这样将要包举一切形式的学校之努力。”

(三)教育思想:儿童本位

《教育杂志》重视儿童艺术教育,其中有两个相关栏目:《儿童艺术讲话》和《儿童研究》。前者是以儿童的视野和口吻去介绍中外艺术家,如丰子恺的《身边带镜子的画家》《自己割了耳朵的画家》等文章。后者是儿童教育相关学术文章,如第二十卷第一号的《儿童的音乐教育与艺术的陶冶》,是丰子恺翻译自日本学者北村久雄“音乐教育的新研究”一文。除此三方面内容之外,《教育杂志》还反复刊登了有关艺术教育的学术文章。例如,翻译自美国学者的《艺术教育之原理》,第一次由巽吾翻译,分三次刊登于第四卷。之后,又经丰子恺译述,分三次以“艺术教育之美学的研究”“艺术教育之心理学的研究”“艺术教育的哲学的研究”为题,刊登于第二十二卷。又比如《艺术教育学的思潮及批判》一文,先由天民(朱元善)发表在第十三卷第二期,后又经胡人摏以“艺术教育概论”为题发表于第十四卷第九期。如此反复译述,使艺术教育的概念日益清晰。

三、结语

《教育杂志》中介绍的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对当时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许多学者如丰子恺、余尚同、杨人楩等,纷纷在《教育杂志》中著文讨论。可以看出,《教育杂志》已经成为当时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的重要工具。作为教育类刊物,《教育杂志》记录了当时艺术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思想和实践、青年和少儿,是研究民国时期艺术教育十分重要的史料。本文只是对《教育杂志》中的西方艺术教育理论的传播特点做了简要分析,其中的艺术教育理论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晓玮.《教育杂志》与近代外国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辑刊,(1).

艺术理论论文篇八

一、高等院校艺术理论教学现状

髙校艺术类学生学习艺术的基本理论通常是“艺术概论”,是大学生综合艺术理论素质必修课,对提高综合人文学科和艺术指导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门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前前后后涉及到摄影、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曲、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和形态,基本上对艺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梳理,围绕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推衍展开;依据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般规律,具体探讨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艺术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而现有的教材体系,旨在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艺术学科教育的基本平台,在较大学科框架下引用极少原典,在反映艺术理论的风采与精华方面显得有些不足。文章认为非常有必对现有教材体系进一步做教学创新和研究。

二、传统艺术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重理论,轻理解。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刻画它的语言是抽象和简约。据观点教育心理学角度,学生学习不管,应通过语言哪些知识,符号图的什么,他们代表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实际内容,即达到学习的理解,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记住了很多干文字符号,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这是学会学习的机器内存。这种教学学生严重违反了法律,将最终导致厌学的学生。

(2)重知识灌输,轻建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盲目追求数量,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心理,却忽视了通过身体所获得的知识积极建设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经验,这从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实际过程知识的严重背离。即使学生了解一些方面中,它不能解决与具体情况有关的实际问题。

(3)重智力发展,轻人格塑造。

智力是一个人认识、理解和运用客观事物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发展,尤其是人类步人信息时代的今天,需要社会对人才的智力发展更加重视。片面强调传统的课堂教学智能化的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和完善的全面发展,带动了隔离和心理和心理失衡。这不仅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这样的道德堕落、人情识薄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芝术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学目标的

中国本科教学目标应该提高,应该更接近研究生的培训和教育。高等艺术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将按照教学大纲,划分并分配给相关研究的毕业生完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主题的论文写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的课堂教学艺术理论没有实践像一个专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而是集中授课,统一的方式倾听实施。应该说,这项研究是非常有效的自然科学的教授,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数学,物理等知识准确地传播到许多学生。客观性和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独特的,不同的精度,艺术是主观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恰当的。

(3)改革教学内容

从关注教学传授知识到专注于思考,思想激发启发式教学。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传播与接受的文化知识已经变得极为方便。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知识逐渐深人,对课堂知识的魅力自然会减少。在这种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艺术理论,再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教学励志模式转变。

(4)改革教学理念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使学习成为学习者的被动应对外界刺激,强调承接各种像一个被动的知识和信息刺激的过程。后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法律更准确的研究,但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学习理论被认为是信息处理,学习,偏重于内部心理过程认知主体的主体。随着认知学习理论,法律认知学习过程中的好兆头的建设。在认知学习理论建设的指导,它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学习和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然后积极构建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所学。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使高校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课堂教学艺术理论,指导学生的建设的重要性,目前的认识有效的。

艺术理论论文篇九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艺术类信息素养

论文摘要:实施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院计算机课程设置采用三层次原则,即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大公共课必修课程;从第二学年起开设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按学科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例如《非线性编辑》在我院不同系均有开设;以必修课、院级选修课不同形式开设《计算机音乐技术》、《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

作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更多的计算机领域,同时考虑作为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先导课程,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针对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多媒体技术,二进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类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学生受集训、排练、文艺活动的影响,课后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在课堂内被消化并相对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院自2003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cct考试以来,由于首次参加规范考试的陌生性,加之教师、教材、大纲、备考辅导等方面准备不足,因而初考结果不尽理想,总结前几届考试组织及教学复习指导的正反经验,2004年以2004级本科学生为主参加cct考试成绩获得显著提高,及格率较上届提高了48个百分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cct考试成绩总体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院系本科学生的cct过级率已达到了96%-98%。以下就该门课程教学结合cct考试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部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考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时强调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避免简单性,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讲授内容应有侧重点,根据不同专业,求同存异;坚持系统性和动态性,由于计算机知识不断发展,后续课程知识点可能需要调整。这就要求后续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必须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不断迭代优化。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初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72课时(即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开展。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本课程教学(讲授,实验)过程均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投影教学,学生实践来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能力,强调自力,思路创新,应用为本”的原则,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始,做足课堂100分钟有限时间的“文章”,教师“精”于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学生有事可“做”,自然兴趣注意便会由“负”转“正”,课堂学习氛围及学习效果因此大为好转。同时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力争在有限学时内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针对性教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由任课教师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套建立的各类客观试题,无纸化民、汉界面实践训练试题,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行课答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基础性积累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十分具体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时,更应重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等基本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常见问题、对改进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2011年我们分别对本科一年级的开课班级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一次网上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占到42%,课堂希望有更多师生互动,例如问答,同学讨论,报告等占到36%,建议增加团队合作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51%,喜欢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明确的实验题目占到76%,对于本学期所完成的实验练习中,觉得练习的难易程度还可以占到84%,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占到81%,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喜欢学占到60%,认为教材中网络和windowsxp章节需要修改和补充占到34%,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同时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晓强,祝恩,柳靖,何鸿君.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1.

[2]孙占锋,李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9.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

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的数字插画教育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均比较薄弱。当前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机构承担,但在培养方式上往往注重技巧训练、追求画面的外在效果,较为忽视绘画创作的文化艺术性,不利于数字插画人才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在欧美等国,数字插画师(概念设计师)基本出自艺术设计类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系统学习解剖、架上绘画、艺术史、数字图形图像学等课程,企业培训只是培养实践经验的手段,学院教育才是主流。构建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托,完善教材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3.2利于促进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力提升

自从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很多项目开始借鉴国外同行业经验,更加注重前期的概念设计的投入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游戏作品。例如,腾讯游戏开发的网络游戏《斗战神》。该作的前期概念设定由国内一线的游戏美术师合力完成,人物造型夸张玄奇却不失中国神话人物的特征,场景华丽宏大,且充满东方色彩,充分展现出数字插画的视觉创造力和奇幻文化的魅力。然而,对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而言,高质量的作品和优秀的概念设计师仍然数量稀少,数字插画师的绘画水平良莠不齐。拙劣的模仿和照抄,贫弱的造型与滥俗画风依旧充斥着中国的动漫游戏市场。建立数字插画艺术理论体系,特别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有助于指导插画师的创作,推动当前数字绘画创作者对艺术品质的自发追求,转变成自觉的要求。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满足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需求和增强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高等院校计算机指导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推进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加强对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不同的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不同的专业方向对计算机知识储备和技能有不同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音乐类艺术院校公共必修课的重要部分,即要体现文科类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还要承载着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音乐艺术相融合以及如何改革与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教学工作者函待解决的问题。

1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学科彼此渗透,融合的愈加密切。以上世纪80年代midi技术为例,其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就给音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音乐与计算机绘谱软件应运而生。然而,如何将音乐类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音乐专业学科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学科的前沿性与交叉性特点,使学生既能成为出色的专业人才,也能成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是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这要求教学工作者需根据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应用的需求,从宏观上统筹规划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内容设置,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学科间的关联更加合理化,更加符合艺术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本质和社会的期望。音乐类艺术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加之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然而,当今社会就业面远远超过专业宽度,计算机技术渗透力度大,社会分工细,职业选择范围广且变动更加频繁,毕业生只有具备更加全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计算机通识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教学对象个体差异大、教学学时安排有限、教学内容统一以及教学资源赶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这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第二大问题。以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课程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36课时,上学期重在理论知识和基础软件应用方面,下学期重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教学模式为专业分班统一授课,理论与上机实训一体,每位教师均承担所分配班级一年的教学。该模式下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和共享资源有限,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也很难持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计算机基础课程

“2+x”教学模式要解决现阶段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首先需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统一专业集中式教学改成分层分类需求导向式“2+x”教学,加大上机实训比重,重组课程结构和教学团队。其中具体课程结构设置,“2+x”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发展型/兴趣型)、提高型+发展型+(兴趣型);教学团队由面向基础型、提高型、发展型和兴趣型教学的教师组成,并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课题项目的研究与教学情况的交流。目前,我院正全面推进课程结构和教学团队的重组,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试行,在保持原先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由两学期教学的基础上,追加多门发展型和兴趣型课程,加大在校学生的选择空间,并将必修范围内的课程由每学期36课时增加到48课时,以期来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和享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促进我院教师共同学习,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二

艺术类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职业学院,学生文化基础更加薄弱。也对英语教育普遍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艺术生对英语教育的兴趣,不仅仅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更应当思考当今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本质主要阐述了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方式的进行了思考探究。

英语教育;职业院校;探索

当今,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人才。而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文化课程提不起兴趣。一到文化课堂,就出现倒头大睡或交头接耳,无心上課的现象。但英语教育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正是每个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完善,而文化基础课则较为薄弱。目前,虽然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每周都有安排,也有针对性的教材。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培养怎样的实用性人才尚不明确。

(二)英语教育课堂的不重视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课堂上兴致不高。再加上职业院校对英语教育达到的培养目标未做硬性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重视,大多数草草了事,只是简单完成课时量。课后也鲜少有布置作业,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课后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更少关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

(三)英语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

英语教育是融合听说读写、应用于实践中的综合教育。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也仍然不是每间文化教室都配备。每学期都会有部分班级的英语课堂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而没有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堂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说、读、写三方面。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听的环节,则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被忽略了。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艺术类职业院校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围绕这三方面开展。

(一)知识方面,明确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类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更长远来看,要让艺术人才在国际演出中也能正常的无沟通障碍地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首先,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地形成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当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用一些硬性指标来衡量。比如,英语交流应当达到何种流利程度,英语三级及四级的通过率,能够翻译多少词汇量的文章等等。其次,加强艺术生英语的课外知识培养。要提高艺术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仅要从教材入手,更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兴趣切入,将英语教育融入进去。组织一些英语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名著,课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英文节目。

(二)能力方面,重视课堂及课外实践对英语教育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课堂是第一教育环境。英语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听说的能力。要培养艺术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塑造用英文沟通的氛围,从而提高艺术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其次,重视课后的英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课后开展各项英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素质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英语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艺术类职业院校,若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学设施上就必须努力跟上教学发展。对英文教育来说,多媒体及语音室是必备的基础设施。当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学院应当多努力争取财政拨款、优秀校友捐赠等各种投资,为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使英语教学多样、全面发展。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是一条道阻且长的道路,这不仅仅关乎教师的英语教育方式的改善和发展,更在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与专业双向发展的优质艺术生,也能为学院发展争取到更高质量的生源。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三

如果你心中存有关于思考、学习、组织创新、组织变革等疑惑的话,那么在《u型理论:用心灵的力量改变学习的本质》一书中,会找到相应的答案。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奥托夏莫,和彼得圣吉一起研究学习型组织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彼得圣吉是《第五项修炼》的作者。

本书一千多页,读起来令人生畏。前前后后看了三周,中间有搁置几天未读。出现不符合我阅读习惯的词语阅读中就跳过,如下载、暂悬、晶透化、未来之涌现等。为了尽量去理解作者的观点,决定写篇读书笔记。试图从作者的观点、核心思想、如何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等方面去着手写笔记。看完恒大的球赛,一直写到12点。中间不断的回头去看读书时的书摘,不明白的重看了重要章节,然后放下睡觉。清晨醒来,昨夜的内容又重新涌现出来,突然一下子觉悟了。u型理论不正是描述了放下然后安静然后深度关注然后领悟的状态吗?当我在晚上写笔记的时候因为未有感知所以处于下载状态,睡觉就是将问题放下处于暂悬的状态,当清晨去除一切杂念后出现领悟,不就是处于晶透化的状态吗?当获得了领悟后知道我该如何去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就是未来之涌现吗?u型理论不是玄而又玄的学说,而是对思维过程客观规律的总结。相比观察客观世界,认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创意是如何产生的`更加困难。通常我们无法说清一个想法如何产生的,那么有效的思考和不断的进行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无法理解一些杰出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为什么一些企业或组织可以不断变革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那么阅读本书会让你有所收获。

u型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灵和开放的意志。当人们放弃固有的想法、实践甚至身份,通过倾听观察看见不可见。进行更深层次的关注、感知和领悟。激发自我内在状态,释放出巨大的力量,接受高度模糊、不确定,面对不可想象的问题,尝试不可能。

u型过程实现的七个步骤:

1、意识

2、观察

3、感知

4、在当下

5、晶透化

6、建立原型

7、执行。译文来自美语语境,有点艰涩难懂。不过孔子《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助于我们理解七个步骤。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可以使自己更加坚定,志向坚定才能镇定不燥,静而不燥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需深刻理解观察、倾听、交谈的含义。造物主赐予人类眼睛、耳朵、嘴巴这些器官是感知世界的,而当人类成长进化获得知识和经验后,这些器官的功能不再被很好利用。观察三境界:看不到变化,看到不可见,看到未来。倾听的四境界:浅层的习惯性倾听,批判性倾听,换位思考的倾听,接近内在、根源的倾听。交谈的四层次:下载、争论、对话和当下。当我们的思维系统禁锢在下载的模式当中,没有认识到你所看到的(减少了感知和思考);没有说出你所想的(减少了思考和谈话);没有按你所说的去做(减少了谈话和"行动");没有看到你所做的(减少了感知和行动)。我们需要抛弃陈旧的工具,用崭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必须放弃传统的反应和运行模式,深化对世界的注意力和好奇。我们必须将关注的焦点从习惯性地看世界重新定向到关注世界的根源——我们的盲点。唯有和这个根源相连,我们方能接近涌现中的未来。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四

[1]赵雅妮,刘海.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xx(01)

[2]卫华.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求索.20xx(05)

[3]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xx(17)

[4]刘海.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人文地理.20xx(03)

[5]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xx(03)

[6]陈剑澜.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江苏社会科学.20xx(06)[7]刘海.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长江学术.20xx(04)

[8]杜吉刚.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哲学成果8(01)

[9]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东方丛刊.20xx(04)

[10]杜吉刚.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11]乔国强.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xx(08)

[12]胡亚敏.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j].文艺研究.20xx(11)

[13]刘思聪.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文艺评论.20xx(05)[14]刘嵘.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j].艺术百家.20xx(05)

[1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j].当代作家评论.20xx(05)

[16]周朔.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j].东岳论丛.20xx(04)[17]王泽庆.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文艺理论研究.20xx(04)

[18]刘海.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19]李彤.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xx(02)

[20]刘海.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兰州学刊.20xx(03)[21]刘海.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j].电影评介.20xx(01)

[22]冯黎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4)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五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本文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提出一些关于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艺术类;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1977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把个体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多项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期望与制定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当前的学习任务上,为自己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他们想通过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通常不会对学习任务全身心地付出,他们所制订的学习目标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觉得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学生对目标的期望值较低,目光短浅、模糊,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二)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假设学习情境可以自由选择,那么高职学生会乐意选择那些在他们看来可以完成并且对之有浓厚兴趣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选择中,学生会选择那些有把握且容易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避免或放弃那些看起来很难而且不能很好地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如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索然,上英语课情绪低落,对于专业课特别是实践课程则充满激情。

(三)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努力与坚持程度

高职生对某项学习任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所能坚持的时间,都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不断坚持,直到达到学习目标。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产生怀疑,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总是在想自己的不足,把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困难要重,从而停在原地,不肯向前,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四)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些心理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恐惧、沮丧、多种情景压力等临床现象有关。其中,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内心心灵本身非常脆弱,比较自卑,难以经受失败的打击。失败对他们来说已是平常事,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突发事件、应激性事件的增加,会使他们的免疫功能不断下降,从而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甚至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由于依靠自身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最为可靠,因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在每个人的经验中,成功的次数越多,那么人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反之,失败的次数越多,那么自我效能感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艺术类高职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或有多种特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挥潜能,认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并将其展现出来,获得成就感。此外,艺术类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英语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较为容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从而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受,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

除了个体的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外,间接经验也会对其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很大。提供榜样示范指的是让高职学生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能力相近者的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是如果看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失败,特别是在经过努力后失败时,会使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他们觉得自己也很难取得成功。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等方面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可供模仿的榜样,学生会在观察和激励中,增强自我推动力,提高自我效能。但是在选取榜样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相似的同学,不能选择比学生各方面能力高出很多的,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难以起到提高和培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三)对学生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言语劝说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是指他人对个体的积极评价和鼓励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是一种力图借用一些具有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所以经常被使用。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很容易消失,不容易保持,而且其有效性,还会受到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等因素的影响。艺术类高职学生大多较敏锐,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易受感染。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关注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关爱的情绪,在课堂、活动、竞赛等很多场合对他们做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信。

(四)指导高职学生对结果正确归因

因方式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认为成功的经验源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难度等),那么就无法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可以解释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学习结果,找到成功与失败的正确原因。例如定期让学生写学习日志,记录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内容上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方面还不明白?需要哪些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

五)指导学生设定目标

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目标的选择上存在差距。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愿意选择那些与其能力水平相近,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学生个性化的目标既不能过低,导致实现起来非常容易,这样不容易形成自我效能感;也不能过高,如果达不到目标,则会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对会较低自我效能感。指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逐步习得的,其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或生活中,教育者要积极地重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六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人类的灵魂与思想的结晶。在艺术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断被探索和理解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审美体验的多样性

艺术的实质就是审美,而人们对审美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形式。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认识到艺术的审美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内容、情感等多个层面来触动观众的内心,给每个人带来独特的美的感受。这种多样性使得艺术变得丰富多彩,也为观众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与欣赏。

第三段: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不仅仅是个体审美的表达,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体创造的结果,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明白了艺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艺术作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扮演着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真实与呈现美好的角色。

第四段:艺术创作的探索与创新

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我理解到艺术创作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形式,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艺术创作的价值也在于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艺术家通过创新和表达,传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角和体验。

第五段:艺术的永恒之处

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永恒性。尽管时代变迁,社会价值观不断改变,但艺术始终存在并绽放着光彩。艺术作品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共鸣和情感的共鸣。艺术通过审美的力量,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永恒的源泉。

总结:

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与拓展。艺术的多样性、与社会的关系、创作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其永恒性,让我对艺术产生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艺术无处不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推动力量。我相信,通过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感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七

艺术理论是指对艺术创作和表现的原理、方法和规律进行系统化总结和归纳的学科体系。在学习艺术理论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世界、对生命的独特认知和体验。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创作和欣赏能力有了提升。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艺术理论心得体会。

第二段: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无穷的美和意义。感性是艺术的源泉,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真实、饱满和动人的作品。然而,单纯的感性是不够的,艺术还需要理性的引导和控制。艺术理论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创作需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而这些规律和方法正是理性的体现。只有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中,艺术才能展现出更加卓越的力量和价值。

第三段: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艺术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遗产,而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通过对文化的表达和传播,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延伸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艺术理论,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了解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解读和欣赏作品。同时,艺术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通过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作品,艺术家能够为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段:艺术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艺术是多元的,不同艺术门类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学习艺术理论,我不仅了解到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还认识到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和互动。例如,绘画和音乐之间可以进行对应或呼应,舞蹈和戏剧可以相互融合。艺术的多元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体验,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同时,艺术是开放的,它不拘泥于固定的定义和标准,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可以随时发展和改变。艺术理论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第五段: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的影响,艺术作品也会反哺社会。艺术不仅仅是审美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社会情感的重要方式。学习艺术理论,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还了解到艺术作品与社会议题之间的联系。在创作时,我会思考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与社会对话,能够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关怀。同时,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我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社会,从艺术中汲取力量和启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得到了极大提升。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是多元和开放的,同时也与社会紧密相连。在今后的创作和欣赏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为社会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八

跟岗培训期间,宋老师送给我们的书中有一本是《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我如获至宝。

读《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让人愉快的,其中我最受启发的是钱梦龙老师的导读艺术部分,即全书的第一部分。

在理论与实践上,钱先生都展现出一副"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姿态,真让人神往。钱先生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上有大抱负的人,经过孜孜以求的努力,经过寂寞与痛苦,他终于达到了一种高度——"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正如武林高手,轻轻一措手,实已蕴涵深厚内力,能将理论与实践如此出色地结合,确实让人叹服。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结果,但对学生的影响都是终生的。一件件事例,一遍遍反思自省,也使我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灵上的关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怀,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天性,尊重人格,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让心灵之花充分地绽放。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是如此之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多一些探索,让教学方法、教学情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的需求。教学中,少一点权威,多一分民主;少一点统一,多一分个性。少一分歧视,多一分尊重,让学生生命更鲜活。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活动空间,让其拥有奇特的.幻想,多一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去迎接挑战。

作为老师平时要经常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每个同仁都认同你确实也是比较难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搞花架子,弄形式,为改革而改革,今天弄出个什么法,明天发明个什么模式,这些其实是非常可笑的,而发生在具有较多知识的语文教师身上更是可笑。可是,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就犯了这样的毛病,以后应引以为戒。钱先生也一直强调不要在一些概念上作过多的争执,他本人就很不在乎别人在概念上对他的"导读艺术"的指责,正如他自己说的,能把学生教的聪明了,这样的教学法就是好方法。这实在是举重若轻的一句话,是高手的"四量拨千斤"。所以,像钱先生这样从教学上升为理论高度固然是好,但假如暂时达不到这种境界,也不要硬要弄个什么名目来表明自己的教学改革的立场。扎扎实实地教书,能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钱先生说:"我是一个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此勉励自己。

艺术理论论文篇十九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又在各教学领域实行新课程改革。20xx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也日渐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在音乐艺术教材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深化课程改革非常必要。

自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开设音乐艺术教育课以来,由于教材建设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学校都在使用音乐专业的专门教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有了一系列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材问世,现将80年代至今公开发表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材列表如:左面这个表格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音乐教材使用的情况,但可看出,无论是出版的数量还是规模,近年来音乐艺术类教材都有“百花齐放”的趋势,这也造成各高校教材使用的鱼龙混杂。综观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的使用往往根据教师自己的意志,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所缺亦无针对性的举措。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由于教材建设的不完善,各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也都相对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xx一20xx)》强调:“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音乐并不单纯只是音乐,而是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艺术感官享受,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另外,高校音乐艺术是针对大学生的,教材的开发也应有针对性地符合和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教材设置不规范,内容单调陈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音乐教材的编写依然沿袭了过去“正统教育”的模式,教材所选歌曲大都以歌颂、赞扬为主,对民族、民歌、民间生活的关怀不够,且依旧趋向于集中思维,缺乏个性培养。一些音乐入门所须掌握的内容没能在教材中足够体现。[1]但这一内容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普通高校音乐教材谈之甚少,因此,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还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不规范性。

3.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符。说话办事要讲究因人而异,教学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说来,教材的设置和编排应最大限度地符合所针对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高校音乐教材的教育对象是20多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已形成了尚不完善的对世界和对人生的看法,教材的内容会使之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形成一定影响。综观当今高校音乐教材,其内容有很多不适宜大学生之处,有的过于浅显,激不起兴趣;有些内容过于专业性,超出了理解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民族性、社会化过强,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高校推行艺术教育改革大潮的步步逼近,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不单单源于当今教材中的种种弊病,而且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亟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教育层面,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1.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实施手段,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2]由此可知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美育功能实施的要求。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且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艺术情操,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人格修养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艺术教材能够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与时俱进。

2.音乐艺术教育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无论是时代的需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必然,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读书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知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大众追求的人生理想,完善自我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读书娱乐,可以是运动锻炼,在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成为大众的首选。蔡元培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有助于美育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德育的培养,能够通过艺术美发展真知、启迪人的善良品质。也正是源于此,艺术教育的功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观念里,音乐艺术是正统教育的附属品,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情趣、休闲娱乐等种种作用,如今,音乐艺术已不仅仅依附于正规教育,而是同正规教育趋于平等,且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必需,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音乐艺术教育这一功能的转变,要求相关教材也能跟上人类思想的脚步,朝着面向人的完善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普通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我国艺术教育之所以起步晚,就是源于在人们的观念里并未形成真正的艺术教育思想,多数家长依旧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等同于“玩儿”,与学习无关,更与教育无关。虽然有些人已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人才的必要性,但由于力量不足,没能推动整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把艺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是必要的,通过政策导向指引各地、各校切实推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会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其教育系统中去。另外,国家应通过奖励、经费资助、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强音乐艺术教材的编写力度,并从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书籍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指定教材,改变高校教材使用混杂不堪的现象。

(二)新教材的编写要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且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目前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中存在着的诸如内容、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变革或重新组合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构是必要的。新教材应考虑到教育对象是基础薄弱非音乐专业学生,内容应以简单欣赏艺术作品、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讲述基本乐理和中外音乐发展史为主,不应涉猎过多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等内容,这也是超出学生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总的来说,应以学生的现实需求来编写合适的音乐教材。

(三)教材内容要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音乐教育同样不例外。因此,为教育服务的教材的编写也应以“育人”为原则。显然,作为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音乐教材无疑应当以艺术型为主。

总之,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成果,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变当今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薄弱、落后的现状,以政策为引导,以经费为补充,以教育改革为理念导向,以科学性、艺术性为指导的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和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变革旧教育体系的不合理内容,添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学理念,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的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新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6739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