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谈美的读后感(通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1:26:06
精选谈美的读后感(通用20篇)
时间:2023-10-29 11:26:06     小编:MJ笔神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碰撞,是阅读过程中的反思和吸收的记录。读后感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将书中的情节与个人实际经历相联想和对比。以下是一些读者分享的优秀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写作启示。

谈美的读后感篇一

鸟瞰着美伴随着实践流淌年华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需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事看见自己的内心的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得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中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阴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谈美的读后感篇二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的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在我理解中美的人有如张曼玉-魅力之美,姚明-运动之美,电视上我们看到做公益的人,那是心灵之美。

入职几个月以来,有幸拜读邱总写的书《美的人》,使我对美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美有了新的认知,而不是肤浅的停留在事物表面。

《美的人》一书如提纲中提到-“本来美”,以十二月花形式阐述了美的原始状态,成长方式,美的呈现和实践,引古博今,娓娓道来。

书中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佛经中讲这样一个故事:那时维摩诘的住处有一个天女,每次看见有人说法时就现出其身,将天花撒向诸位菩萨和大弟子身上。花落到菩萨身上就坠落不沾身,花落到大弟子身上却沾着不去。弟子们即便使出神力,也难以去掉身上的花朵。那些沾着大弟子身上不去的花,是因为弟子的心还存在分别心。

这是六月莲花章节里的一段话,阐述的核心点是分别心,主要去掉分别心的时候,我们才能抵达零度和净度美的精神。在现在颜值判别分明、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是没有很多时间来评定一个人的内在的,除非你能在稍纵即逝的.机会中很好的展现你自己的内涵。

接触一个人,不管是第一感觉还是什么,首先会看!然后记在脑海里,才能有进一步的接触。这个看,非常重要,所以颜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但是,我觉得更很重要的是能力,或者说内在。颜值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内养。这种内养的过程,也是去掉分别心的过程,即:美是一种命运,终究由浅薄而深厚,单调而丰富,单调而多面,只要走完这些步骤,自然就会丰满到无缺。

同时这也呼应了邱总整书提出的一个观点:本来美。美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会固态于一个形态或形状。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我们往往执迷于外境,被复杂的社会状况迷惑,却不识真心本性,无法领悟心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有些人苦苦地为外界事物而苦恼,那就永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对于初入社会的人,不为外物所左右,从烦躁修炼成淡定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无数次挫败后,经过不断总结和重新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自己,才能养成最美的自己。

谈美的读后感篇三

近日,有幸拜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真是一部开阔志趣的好书。

哲学家冯友兰夸赞它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本书从原古时代史前文化开始,纵横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直至明清,作者带领我们对中国古典文艺开展了一次鸟瞰式的美的巡礼。其中内容深厚而简约,充满哲思之光,语言精炼优美,使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读《美的历程》,仿佛在登临一座风景奇秀的高山,满眼的绝胜风景,气喘吁吁并吸收升华着,令人心旷神怡,大获裨益。常常是读着画着,不知不觉就把一页书画满了。

感叹作者的宏大构图,哲理辩思,艳羡作者的深厚积淀,高屋建瓴。

谈美的读后感篇四

美的巡礼《美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作者李泽厚原来我并没有听说过,但这本书确实很经典,无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像我这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文字平实易懂,只是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纵观前面,如可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那么,以小说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这是作者的总结,很精炼、很到位,但是书中的内容还不止此。本书是从远古图腾开始说起的,很难说刚开始的图案美学意义有多少。按照我自己的看法,任何东西一开始人们总会先考虑它的实用价值,然后才有美学价值,饱暖才能思淫欲,话糙理不糙。那么,当器物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后,有了一些装饰图案、线条之类的纹饰就可以理解了,但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些图案、线条的美。商周的青铜器就不一样了。

刚好深圳博物馆最近在举行青铜器展,看了两次,确实挺震撼的。最近流行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我看现代生活的仪式感远不及商周时期。当时的食器、酒器、水器等等都多种多样,每一样都有不同的用途,虽说大多是祭祀用途,但看得出来真是仪式感十足。而且,每件器物的精致程度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实在难以想象以当时的手工业水平是如何把这些青铜器制作出来的。先秦及汉以后,艺术追求上确实上了一个台阶。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人生哲学基础,汉赋虽说是为帝皇将相歌功颂德而诞生的,但它却也是能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文学形式。

至于建筑,自汉到唐臻于顶峰,之后的时期再无法超越,只可惜中国人没有珍惜建筑的传统,当年的阿旁宫、长乐宫如果能留到现在,该是怎样一种难以逾越的建筑奇迹呢!魏晋时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确实不是一个生活的理想年代,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但往往政治不稳定的年代,艺术的发展却非常迅猛。佛学自东汉传入后,在这个时期虽然几经波折,但总体是得到了重大发展,而且与中国古典的人生哲学相互影响,渐渐变成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雕塑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魏晋至唐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顶峰时期,只可惜没有加以保护,也没有加以继承,就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这一时期人生哲学上的发展,更加着重的影响了文学和书法的发展,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这些都是光耀千秋的人物,更不要提二王在书法上难以企及的成就了。

唐朝是中国人最向往的朝代,国力强盛,万国来朝,丝绸之路光耀千载。在绘画上,继承了魏晋的人物画,突出表现牛马仕女的题材,能与诗仙比肩的画圣吴道子就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可惜的是如今已经无法看到他的真迹。这个时期成就最高当然是唐诗,从边塞诗的豪迈,盛唐李白诗的浪漫性,杜甫诗作为标杆的规范性,到了晚唐的世俗主义,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当然,这个时期还有作为规范的颜真卿的字,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欣赏得了,至于音乐和舞蹈,就更难以理解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形式当然是词,但其实艺术上的成就在其他方面更高。哲学上自周敦颐以下,到了二程张载,到朱陆,完成了中国人的哲学观。

宋诗与唐诗相比少了自由浪漫,多了理性思考。宋徽宗的极致审美成就了宋瓷,成就了五大官窑,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了美的标杆。宋元的山水画则是能与汉唐建筑、魏晋雕塑相提并论的艺术形式,由喧嚣回归沉静,表现了极致的文人审美。明代的家具艺术流传至今,以舒适而论当然不及欧洲家具,但中国的传统都是重内心多于重外表,明式家具就是为了表现人的内心状态,体现人的精神。文学形式上,明清的小说继承了宋代的平话,更加贴近于世俗社会,当然明代的浪漫主义和清代的无可奈何也是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了绘画的领域。

匆匆看完这本书,相当于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进行了巡礼,只可惜基础太差,很多内容无法理解,但不能像很多现代人事实上无法理解古诗词,不懂平仄,硬要作点诗词充文人,我真心建议把下面这三种文学形式看明白再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谈美的读后感篇五

“慢慢走,欣赏啊!”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独有美,但没有欣赏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终究是空洞、难以捉摸的。这或许就是《谈美》想告诉我们的。

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了《谈美》,当代社会,而朱光潜先生却没有被尘世的纷乱与污浊蒙蔽具美感的双眼,虽然美与当时社会观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颗纯净无杂的心灵,一双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美、体会美,于浮躁之中,呐喊美。

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吗?脱离世俗,欣赏美。“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正是因为这“无为”的活动,人们才得以超越现实生活,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蒋勋曾说:“如果我们把生活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空间,美如何进来呢?”《谈美》教会了我如何让美走进心灵。以前去美术馆时,我总喜欢用“快感”来判断“美感”,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感并非如此。上周去美术馆时,我尝试着用书中“移情于物”的方法欣赏以前我从未看明白的现代抽象艺术,虽不能说真正理解,却从不同风格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或愤怒,或平静,或喜悦。这种体会是我以前没有过的,以后我也将用《谈美》中的方法,欣赏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的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个阳光很灿烂的中午,我很喜欢阳光洒在脸上惬意的感觉,就像现在这样。

骑车来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无意中仰起脸,发现了路旁那棵略显苍老的大树。它的树干很粗很粗,仿佛是它百年沧桑的见证。因为已入秋天,树丫上只剩些稀稀疏疏的叶子在阳光下晃动。

不知道这树的名字。我只记得,我第一天到阿婆家的路上见过它,那时它的叶子是多么绿啊!而现在,那叶子已变得红红火火了。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脱离树干。不经意间,我发现树梢的一片叶子在使劲摇晃着身躯,仿佛想挣脱树干对它的束缚。树干似乎并不想让它离开,仍然顽固的坚持着。而此时的叶子好象也铁了心,更加拼命的摇晃着。又是一阵风,叶子终于离开了树干,它在空中先是随风上扬,接着慢慢地旋转,旋转,把它最美的`舞姿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看见,叶子那泛着红晕的脸庞在风中灿烂的笑着,那优美的舞姿在风中翩翩然——它自由了!

我的心被震撼了,在那一瞬间,它的美犹如叶尖上的露珠,在生与死的边缘轻轻起舞。为了自由,它宁可选择死,将那一瞬间变为永恒。

我想它是

幸福

的!

我想,我也是幸福的。我见证了一片叶子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虽然这种景象微不足道,但却很感人。

2.

美的瞬间

江舒

一个炎热的夏天,莸独自坐公交车去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车上挤得很,人们都接踵摩肩,背贴着背。阵陴气味、句句牢骚,使我心烦意乱。

终于,我抢到个座位。安安稳稳地坐在位子上,想到不用再同别人拼命似的“抢空间司”,心中有些安闲。

不知何时,一对老年人挤到我的座位旁。老爷爷一头银白的头发,精瘦的个儿;老奶奶比他矮半个头,紧紧地靠着他。他们的脸上,毫无车上

其他

乘客所显现出来的烦躁与不安,有的只是平静与祥和,仿佛酷热的天气、满车的乘客都与他们毫无关系。“你这样好站吗?来,再过来一点。”是老爷爷那已失去雄壮的嗓音。

‘嗯!”老奶奶顺从的往他那儿靠了靠。

很简单的对话,却使我的心不知为何一颤。

车子继续行驶着,缓慢而颠簸。

车厢内,烦躁与不安继续升级,只有这对老年人,依然镇定而从容。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他们仿佛是动荡世界里惟一的坚实物,是他们支撑在这儿支撑着我,使我的心境趋于平和安静。

我看到老爷爷的手臂勾着老奶奶的臂膀。那是一只肌肉松弛而骨瘦的手臂,同年轻壮实小伙子的手臂相比,它显得过于衰老而不可靠。可是,它却始终环卫着那另一条手臂。我能感受到那手臂内在的力量,在那臂弯里,是一片宁静与

安全

,一片永恒的宁静与安全。

这一瞬间,我莫名地心潮澎湃。

我从未被琼瑶笔下风-花雪月的放事所深深感动过,可此时,我却被一对年迈的老人,一个极简单的动作而深深震撼了。这里没有花前月下,但它却演绎了一种最纯的浪漫,一种人间最美妙的温情、

、责任与保护。

这一瞬间,真是太美了,不是么?

点评:

生活

中处处充满其,但美需姜感知.特别是瞬间之美。小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能留心观察.细心体会,娓娓道来,揭示人间真情.而又定格在瞬间,可算好文章了。

谈美的读后感篇七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政府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谈美的读后感篇八

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第一次在大二,全然没有接触过美学和艺术的我只觉得味如嚼蜡;第二次是在去年一战备考时,书翻了一半,我问学长:“这书读了对考试意义大吗?”在得到学长否定的答案之后,我果断放弃,只记得当时觉得这是本好书;第三次便是现在了,抛下了所有功利心和目的性之后,我虔诚地捧起这本好书,不贪多,也不贪快,每周两章,在董老师上课之前读完对应章节,甘之如饴,如痴如醉。至今虽还未读完全书,但所思所想已足够下笔。

首先,读《美的历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畅快,先生文笔流畅,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先生的笔下仿佛一幅幅传神的画卷徐徐展开,带着每一位读者去感受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与众不同的美,然而这种美虽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盘根错节的因果关联,它们一脉相承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文学作品也有“神韵”的话,我想先生的作品足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

其次,我有感于这本书的纯粹性,换句话说就是“去政治化”的叙述。因为最近也有在阅读王宏建教授的《艺术概论》,所以这种感受就尤为明显和强烈。这两本书同样成书并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意识形态尚未放弃对文学、艺术发生影响的时代,《美的历程》却基本已经做到了就美学而谈论美学,就艺术而谈论艺术,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也有在豆瓣上看到,有读者对先生在书中谈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不满,但我个人认为这未免对政治太过于敏感,这种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

下面,我仅以我现有的、粗浅的美学和艺术学知识来谈一下对《美的历程》一书的一点有关理论层面上的感悟。

其一,我认为,全书在写作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路或者是观点,就是“时代精神决定论”,作者在行文和构思时,常常先论及每一个时代或者朝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继而引发对该朝代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具体论述。比如,在进入夏代,早期的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之后,艺术品从古拙的陶器变为了狰狞可畏的青铜饕餮。再比如,魏晋时期,政治等级森严,长年战乱,灾病流行,生死就成了那个时代文艺的最大命题。诸如此类,皆是如此。这种写作思路其实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同时,我觉得这种思路也有着丹纳的影子,即:“影响艺术生产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三大方面:种族、环境与时代。但好像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经济这一他律性的因素,而丹纳更加侧重种族这一主观性的层面,即:”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又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所以,在我看来,李泽厚先生的这种思路兼具了两种观点,他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格外关注每一个时代下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作者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关注,因为正是形式积淀着民族时代精神。所以,在他的笔下,美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我认为书中最迷人的一章是魏晋风度一章,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人性的赞美,他十分肯定人的审美主体性,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的观点,给予了魏晋时代最高的评价。在作者的眼里,魏晋时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就仿佛像是黑格尔笔下的”古典型艺术“,其内在和外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者认为,魏晋文人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叹息正是人性的觉醒,其中散发着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与此同时,这种所谓的人性又不是自私的、利己的,这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曹丕,在他身上闪现的除了美好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激发了他理性的担当,即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采,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先生的论述将整个时代置于了中国文艺的最高点。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但我知道,扣上这本书,也仅仅只是进入美学世界的钥匙,其中的种种美好还要我去一点一点挖掘。

谈美的读后感篇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西方,形成了具有学科性质的美学。可见,美,概念之深,范围之广,需要探究研究的内容之博大。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美,更多会用艺术品来表现。绘画、雕塑、影像等各种美术工艺,来展示美。在西方,人们又是如何来“审美”的呢?我们可以在《西方美的历程》这本书里了解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不是枯燥的学术性的美学研究,而是赋予了鲜活的知识和见解。既让我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通过图文了解了美学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美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并从中对美学发展中的人物有了较明朗的了解。

这本书从西方美学的发源地——希腊爱琴海写起,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运动、再到德国古典美学到现代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条理结构很清晰。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关于西方美学的著作以及讲演稿等,这本,我觉得更适合中国人阅读,因为对于西方美学而言,我们属于外国人,对西方的历史发展、美学形成,还是存在一定的陕隘和片面的认知。通过这本书可以系统地了解西方美学的发端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美学的轴心人物,他和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书中有较多的篇幅讲述三人的哲学思想。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提柏拉图说过的话——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我的理解是艺术架构于真理的基础上,模仿现实,但是又有脱离,现实可能是残酷的,艺术却可以只保留其中美好的一面,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此后的历史阶段,艺术家们也会在艺术作品中体现时代黑暗的一面。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关于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说是在蒙娜丽莎人物肖像的背景里隐藏着几种动物,有很多画家专家在解读画作的隐含的内容。不知道是后人想得太复杂了,无中生有,还是真的这幅画里有未解的“达芬奇密码”?聊这些,总是因为众人对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想通过名家名作来探求西方美学。

研究西方美学,提高艺术品味。但是对于我等俗人,阅读这样的书,虽然不能登峰造极,但是多少能培养一些审美情操,关键是对西方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当下和将来,欣赏艺术作品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本身对绘本艺术感兴趣的人而言,在解读西方美学,了解艺术发展史上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之后,可以激发自己的艺术修养。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

有幸拜读了邱总《美的人》著作,本书从美的初始谈起,到美的成长与内心作用,最后上升至美和人生的高度,层层递进,对美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收获良多。

人生下来就是美的,这种纯粹的美是上天赋予的。之前觉得,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但这些都比较浅显的,在深入研究本书后发现,对美认知并非如此浅显。

通常我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这些问题感到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美的人》书中都一一回复了,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

书中从十二朵具有代表性的花,由浅入深的述说美,从梅花的纯净,没有叶子衬托看到赤裸裸的的本来美。书中阐述,人生下来就是美的,这种纯粹的美是上天赋予的。只有认识到本来美,才能去发现美,美的驻守,美的成长及美的结果,而美的精神及时坚守净度于零度的自我。

认清本质,依本质而修缮的体验,已然大美。

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但是主观的力量也是存在的,主观造就的美也是一种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事物,一个人觉得美,另一个人却不予赞同。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何为美,就是在两个有主观意识的人,对于美有共同的标准。正如有些生物生来就美,有的则生来就丑。比如我们用明耀的星星来称赞一个人的美丽,也惯用癞蛤蟆来说一个人的丑。《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书中写到美的修行有分别,不论到哪个地步都是相对的',只有去掉美与丑的分别心才能了解美,达到美。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每个人对于美的修炼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修炼美;有些人留长发好看,有人穿长裙好看,但这些应用在你的身上就不一定好看,这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所以文中说道:认清本质,依本质而修缮的体验,已然大美。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一

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写的。

美,大概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吧。

但是如果,我问你,什么是美,你能回答吗?

你可能会说,花开的时候,那是美,日出和朝阳那是美,王羲之的书法,那是美,范冰冰也是美。你会跟我说,美是抽象的,是很难概括的。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为美学。

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

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这可能算是比较学术性质的去定义美了。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李泽厚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我们新的思考的切入点。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我就是看了这个,便有了研究商代青铜器的冲动。他是多么的美啊,无论从器形,从纹样,都体现出了商代那个神秘而又独特的朝代的东夷荒蛮之美,他神秘。可怖,凌厉。我沉浸在青铜器的美里无法自拔,仿佛我的手能触碰到它,抚摸着他身上那因人们恐惧崇敬鬼神而留下的烙印。

作者从原始部族谈起中国的美学,为我们讲述了每个时代,中国特有的美学,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佗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华夏美学的产生与演变。

我对冯友兰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记忆犹新:“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二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三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浪漫主义,汉代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参考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四

知道李泽厚先生是在一场主题为“建筑的未来”的研讨会上,印象十分深刻。一位聚落研究的学者在谈到“对待新旧事物的态度”这个问题时曾说,“新的文明应当在朴素的基础上生成,是一种对内心的期待,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文化传承。我们应当从视觉上抛弃过去,从基因上唤起过去,并用现代的方式去重构。”

之后他就提到了李泽厚先生和他的《美的历程》。的确,这本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一脉相承。一代美学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从洪荒时代直至清末中华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图腾、礼器逐渐发展到文字、绘画直至后来的文学领域,一种美的意识与形态贯穿始终。读罢此书,感慨良多,书中的每个句子都想抄下来,强烈地感到身上的某种基因正在被亲切的唤醒。在我看过的所有书中,自认为可以推荐给身边所有人阅读的并不多,但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绝对是其中一本。我们需要的一种关乎我们民族的内在的美的召唤与精神从未止息过,即使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李泽厚先生给读者展示了其中一种——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尽管在整个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发展历程中,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只要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好比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呢?原因就在于积淀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关系,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也就是所谓的“人性”。这里摘录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原文,“人性不应该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如此,美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积淀的过程。至此,这本书的线索十分清晰了,作者意在通过中国古典文艺这样“有意味的形式”分析为我们得到一种美的客观规律。

以时间为序,这本书一共有十章。从蛮荒岁月中的“龙飞凤舞”,历经殷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进而发展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和北魏时期的“佛陀世容”,直至“盛唐之音”与“韵外之志”,再到后来的“宋元山水意境”与“明清文艺思潮”。内容包罗万象,彩陶盆、青铜器、雕塑、书法、山水画、诗词、小说……虽然薄薄的一本小书,但信息量着实不少,每一章都可以再展开成一部长篇巨著。篇幅原因,在这里挑四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起、承、转、合”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五

教育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美丽和质朴又一次打动了我的心,而且较上一本书作者的研究和写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感性描写略少,理性分析较多。但风格依然是雅俗共赏的,每篇文章的切入口和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空见惯,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可见作者一直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读过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相见恨晚,还有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学习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导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很多无法弥补的错误。同时也认识到做个好家长,必须得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

书中每一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都是深刻的。“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我们减少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想,我的儿子小的时候,我对他的限制是否太多了些?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做的,导致他做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告诉我们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可是我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和很多家长一样把孩子放在各种兴趣班培养,早早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削弱了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破坏了他的'合作能力。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还他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我也会做一个淡定的妈妈。我非常认可尹建莉的观点:“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里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六

虽然是对中国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庆幸有《美的历程》吧!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七

隐者在人们眼中似乎是独居山林,远离尘嚣之人,然而一个真正的影视不应该只是避开门前的车马喧嚣,而应该在心里修篱种菊。

在政治动荡的魏晋时期,这天人合一的“理想”在社会矛盾冲击中,早已被许多人忘记了这个时代涌现出:二王,竹林七贤,王谢等等名士。这类名士都在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陶潜。

寒山诗云;:“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山的洒脱是看清了尘世喧嚣,而后选择在心里修篱种菊,他大概早已把环境和佛道融于内心了。寒山浪游天下,最后选择皈依佛门,隐居天台,和高僧畅谈,隐修于世。在大唐盛世,他为何要做隐者?因为他无法在尘世中求得荣耀,在三十岁以后,他是被迫走上一条与流俗文人不同的道路。这期间,他要经历多少折磨和自我超越,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跳出世俗主流的价值观,独自为自己寻找一个生存的依托。

寒山之道不仅美在冰未释雾朦胧的山林幽景,而且还美在与促进了佛学、哲学与自然的合一。他用他通俗易懂,机趣昂然的诗作,陈述自己的境遇为世人指点迷津。他以超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在唐朝这样的盛世年华才能孕育。

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成了美学发展的催化剂,每个时代的隐者都有着自己的风范,他们在寻求生命意义的路上留下艺术,缔造了美,描绘了历史。他们交给自己的这张答卷,也带给了后世的人们丰富的宝藏。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八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第一次在大二,全然没有接触过美学和艺术的我只觉得味如嚼蜡;第二次是在去年一战备考时,书翻了一半,我问学长:“这书读了对考试意义大吗?”在得到学长否定的答案之后,我果断放弃,只记得当时觉得这是本好书;第三次便是现在了,抛下了所有功利心和目的性之后,我虔诚地捧起这本好书,不贪多,也不贪快,每周两章,在董老师上课之前读完对应章节,甘之如饴,如痴如醉。至今虽还未读完全书,但所思所想已足够下笔。

首先,读《美的历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畅快,先生文笔流畅,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先生的笔下仿佛一幅幅传神的画卷徐徐展开,带着每一位读者去感受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与众不同的美,然而这种美虽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盘根错节的因果关联,它们一脉相承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文学作品也有“神韵”的话,我想先生的作品足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

其次,我有感于这本书的纯粹性,换句话说就是“去政治化”的叙述。因为最近也有在阅读王宏建教授的《艺术概论》,所以这种感受就尤为明显和强烈。这两本书同样成书并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意识形态尚未放弃对文学、艺术发生影响的时代,《美的历程》却基本已经做到了就美学而谈论美学,就艺术而谈论艺术,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也有在豆瓣上看到,有读者对先生在书中谈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不满,但我个人认为这未免对政治太过于敏感,这种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

下面,我仅以我现有的、粗浅的美学和艺术学知识来谈一下对《美的历程》一书的一点有关理论层面上的感悟。

其一,我认为,全书在写作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路或者是观点,就是“时代精神决定论”,作者在行文和构思时,常常先论及每一个时代或者朝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继而引发对该朝代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具体论述。比如,在进入夏代,早期的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之后,艺术品从古拙的陶器变为了狰狞可畏的青铜饕餮。再比如,魏晋时期,政治等级森严,长年战乱,灾病流行,生死就成了那个时代文艺的最大命题。诸如此类,皆是如此。这种写作思路其实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同时,我觉得这种思路也有着丹纳的影子,即:“影响艺术生产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三大方面:种族、环境与时代。但好像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经济这一他律性的因素,而丹纳更加侧重种族这一主观性的层面,即:”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又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所以,在我看来,李泽厚先生的这种思路兼具了两种观点,他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格外关注每一个时代下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作者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关注,因为正是形式积淀着民族时代精神。所以,在他的笔下,美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我认为书中最迷人的一章是魏晋风度一章,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人性的赞美,他十分肯定人的审美主体性,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的观点,给予了魏晋时代最高的评价。在作者的眼里,魏晋时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就仿佛像是黑格尔笔下的”古典型艺术“,其内在和外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者认为,魏晋文人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叹息正是人性的觉醒,其中散发着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与此同时,这种所谓的人性又不是自私的、利己的,这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曹丕,在他身上闪现的除了美好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激发了他理性的担当,即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采,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先生的论述将整个时代置于了中国文艺的最高点。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但我知道,扣上这本书,也仅仅只是进入美学世界的钥匙,其中的种种美好还要我去一点一点挖掘。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九

贯穿《美的历程》全书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闻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美满的。

认为“故意味的形式”决定于可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绪””而“审美情绪”又泉源于“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美满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这一实际限于自己的缺陷。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英俊的图片”我花这个价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谈美的读后感篇二十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盘古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这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地研读。认真、仔细地阅读,感受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得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理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这次读《美的历程》知识泛读,相信在以后还会经常性的拿起这本书来自习读,细细品味美学的价值。因为我还想享受阅读《美的历程》的过程。最后还要感谢李泽厚先生的作品,让我对中国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更甚者《美的历程》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7642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