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案例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3:33:08
实用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案例20篇)
时间:2023-10-29 13:33:08     小编:纸韵

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确保学习内容的有序展开。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将知识、能力和情感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以下是几个经典的教案设计,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详细安排,请大家参考。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团结小学项瑞霞

教学总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学习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的沉着、冷静。明白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课时目标:

(一)第一课时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集中识字,认识“司、假、缸、别、慌、吓、叫、块、使、劲、砸、救、破”13个生字,重点指导“砸、司、块、使、假”。会写“别、到、那、都”4个生字。

(二)第二课时目标

1、会写“吓、叫”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进行句子训练“有的…有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了解司马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认识国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候、爬、使。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2)谁比他读得更好?(3)齐。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示:千钧一发,领读三遍。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喊跑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回去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八、课外延伸:

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指导学生看图。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练习背诵课文。

2、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学习生字“我会认”

2、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学生交流学习。

4、汇报学习体会。

5、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救劲()司()

球()径()同()

2、扩词。

司()()假()()

使()()别()()

四、课堂总结。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四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s 版第一册的内容。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不可惊慌失措,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告诉的每一个自然段都配有一幅插图。插图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意思,感悟人物特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遇到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和朋友要团结友爱。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培养朗读能力。理解的重点是司马光举起石头把缸砸破了。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把枯燥的识字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学生的智力。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时候、孩子、小朋友、下面、小心、有的、没有”等词语。认识“司、假、慌、喊、破、救”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事情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生:学生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司马光》。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学生汇报。

师:在课前你还搜集到了什么材料说给大家听一听。你是在哪得到的材料?

师:从课题中你还掌握了什么?

生:学生汇报,认识了:司,学会了:光。

师:出示生字卡片:司、光

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学生汇报。(这篇课文有6个自然段。)

2、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师:范读课文。

生:先读全文,再分段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讨论思考哪几段写的是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过程?画出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孩子掉进水缸后的不同表现的句子。

生:学生汇报。

师:指导看图。哪个是司马光?别的小朋友怎么样?司马光表现如何?

生:再读这两段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讨论并演一演。

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再到前面来演一演。师板书。

师:你还有其它的办法把那个小朋友救出来吗?比较谁的办法好。

生:展开想像。汇报。

师:指名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生:练习朗读。(学生评价)

3、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自由读这两段课文,在这两段当中,你还掌握了什么?

生;汇报:认识了:慌、喊、破。学会了:吓、哭、没、快。

师:出示生字卡片:慌、喊、破、吓、哭、没、快。

师:检查认读情况。

生: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师: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讨论汇报。

生:认读词语:司机、司仪,慌张、慌忙,喊叫、大喊,破坏、破旧。用学会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4、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师:这些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也理解了,你会写了吗?

师;仔细观察每一个字怎样书写,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示范指导。(友 古)

生:学生练写,认为好写的就少写几个,认为不好写的就多写几个。

生:写后展示评价。

5、课后伸展,巩固练习

(1)一字开花:

光、哭 、没、吓、快、司

(2)选字填空:

快 块

太阳( )要落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得(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呢?

附: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 田字格里)

慌了 哭 叫 喊 跑 举 砸 友 古

得救 机智《司马光》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五

课始,让学生复习了生字词语,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其他小朋友都慌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

生:其他小朋友有的哭了,有的叫着喊着去找大人。

师:你来表演一下这些小朋友。

(生作哭状)大人,大人……

师忙打断:不会叫大人吧!

生:叔叔,叔叔……(笑嘻嘻)

生2:叔叔叔叔……(作哭状)

师:这样才像真的。不能笑嘻嘻的。那么,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拿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小朋友。

这样做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六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救友》。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师:明确学习目标的请举手。

要完成学习目标,得靠大家努力,大家有信心吗?

三、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并把不会认的字注上音节。然后自己练习读课文。2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能成为小老师。

1、师范读,生认真听。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3、指名读,生纠错、点评。

4、师板书易错字,生齐读易错字。

5、带着同学们的建议再自由读课文。

6、齐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内容(自学指导1)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你们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逐字逐句看书,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会的地方用“”标出,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3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完成检测题)

1、生开始自学。

2、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指名解疑,如果都回答不出来,由老师解疑并板书)

3、检测

师,现在老师可要检查刚才学的知识,比一比看谁回答得又快有准。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群儿:戏:于:

登:瓮:跌:

没:皆:弃:

持:击:迸:

指名回答

师:看来这个太简单了,难不住我们班的.同学,下面来个难一点的检测题。

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光生七年,与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指名回答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再读课文,思考:

1、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的?

2、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分钟后比一比谁说得最好)

(1)生开始学习

(2)汇报学习结果(师根据汇报板书)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真是让我们佩服。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去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肯动脑筋。2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1、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同学纠错、点评

3、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生齐读

司马光救友

元《宋史》

光生七年,与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六、背诵课文

1、生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体会到了文言文的魅力,还要向司马光学习,做一个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经的人。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或朋友听一听。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七

20司马光

内容

教材85~87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关键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书本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

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文本的朗读、生字词的预习、对文本的了解等方面内容。

2、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识记字词,初读文本。

1、

出示生字词。组织同学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词。

2、强化重点词语的读音,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教给学生方法。比如:韵母拼写、平翘舌、声调书写位置等方面知识。

3、

4、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象形字,结合文意识记等。

识字方法举例:

(1)换偏旁识字:块、救、劲。

(2)猜字谜识字: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3)组词识字:假—真假、假装;使—使劲、天使、大使馆、使用。

5、出现单独的生字,

6、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别、到”。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整体观察生字,再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观察哪一笔在书写时容易出错)观察生字。

(2)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画范写生字,并进行详细讲解。巡视指导。

2、指导次重点生字。

(1)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观察次重点生字的书写要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范写。巡视指导。

3、指导其余生字。

(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其余生字,巡视指导学生独立书写。

(2)组织学生对同学独立书写的生字进行评价。

“别、到”二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

“吓、叫”二字都有口字旁,可以一起指导:(1)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

“那、都”二字均有双耳旁,可结合第18课的“阳”字进行指导。现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带双耳旁的字,如“啊、那、阳、都、邮”,建议将这些字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写字方法:左双耳,“耳朵”要写得高、小,竖为“垂露”;右双耳,“耳朵”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育学生要把每一个写的认真、工整。

四、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v”

司 ci   (  )    砸 za  (  )    劲 jin  (  )   破 pe (  )

si   (  )      zha  (  )       jing  (  )     po(  )

2、一字开花。

使   别   吓   叫

板书:                 20、司马光

司马光  假山  水缸  别人  慌张

吓哭  叫喊  一块  使劲  砸破得救

范写:  别  到  那  都  吓  叫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读课文中的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一两句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主动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遇到困难时,不能慌张,只有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设计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2、正音:司、光。

3、学生质疑。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是怎样一个人?

(学贵有疑。让学生学会提问,一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读通课文,把握整体。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并联系课文组词、说句。

3、结合课文说说对司马光的认识。

(字词的教学仍不可放松,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学,不但学得有趣,而且有效。)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找找课文哪一小节交待了这一内容,读一读。

2、司马光是怎样一个人?学习课文2----6小节,重点学习4、5、6小节。

(1)自由读课文的2、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事情发生后,在场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的?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为什么?

(3)对比朗读4、5小节。注意读出慌张急切的心情,读出司马光的冷静沉着,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4)课本剧表演《司马光砸缸》。

3、感情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研读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使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主动需要。)

四、拓展训练,主动内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想对身边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通过说话的形式,进一步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使“遇到困难时,不能慌张,只有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的思想真正得到内化。)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九

1、学会九个生字,认识国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1、学会九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候、爬、使。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2)谁比他读得更好?(3)齐。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示:千钧一发,领读三遍。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喊跑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回去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八、课外延伸:

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以及他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1 . 导言: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他就是司马光。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2,说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个(平舌音),我们一起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同"字少一竖)

4、(出示图片)你瞧,这就是长大后的司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啊,司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马,这是复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师还告诉你:司马光曾经做过宰相。他花了19年的时间主持编修了有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过渡:那课文又写了什么呢?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

1.读生字词

(1)出示"一".同学们,这个字,你会读吗?

(2)你再看,这些词你能读准吗?(谁来读前两个?)

后两个你来读。你瞧,在不同的情况下,一的读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一起读准它们。(齐读)

(3)除了一,课文中还有些生字宝宝。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读)

3.去拼音,开火车检查

4.初读课文

(1)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把它放回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它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双手捧书,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 学生 分小节朗读课文

(1)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势)

(2)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请你来读。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听,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帮着他们读读课题吧。(课文22,司马光)

(3)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图,你瞧,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

(出示句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他们的高兴表达出来吗?

3.出示第三句话。再读读,花园里还有什么?

(1))(出示"水缸"词)这个缸是一个(后鼻音),我们读准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时候的人不像我们现在都用自来水,他们用水需要挑水,这种水缸就是用来装水的。

(出示图片)你看,这口水缸和我们小朋友比比个子,还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谁能读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还装满了水。

(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口水缸的大和满表达出来呢?(1个)

4.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

(2)课文第一段有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起因,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 学习课文第 二 自然段。

1. 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发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 水缸里 .

(2)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口又大又装满了水的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么样?

(出示第一句)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那其他孩子怎么样?

(出示第二句话)我们一起读读。

(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啊?因为情况紧急。)

(2)情况危急呀,孩子们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

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是的,你看这个小朋友他(摸着脑袋,不知道该什么办),他慌了;这个小朋友他(吓得都哭了),他慌了;那这个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们都慌了。

(3)孩子们都慌了,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我们?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在担心什么?

(4)是的,我们都很着急,很担心,人命关天呀。一起读读这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 三 自然段。

过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文章的第三段。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出示第一个断句)。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镇静。这就叫"从容不迫".一点儿也不慌乱,这也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一点儿的意思。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板贴两个词,并说:此时的司马光是从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乱的。司马光他没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1) 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石头很重,司马光很费力气。

(2)指名读第一句。

4.结果怎么样呢?

面对危险,司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办法。这就叫"临危不惧".

谁来读读?你读,你读,全班读。

5.孩子得救了,读到这儿,你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许,当时的司马光也和我们一样,他的脑子里有许多的办法,可他果断地选择一个办法,这就是"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他想出了这个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这就叫"多谋善断".出示词卡。你读,你读,全班读。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马光的旁边,你会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聪明,聪明在那里?)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夸夸司马光吧!一起读读第三段。

8.你瞧,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的司马光,当时也就只有7岁,和你们一样大。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四个成语)

1.最后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第三节我们一起读。

2.出示课文填空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以及他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1.导言: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他就是司马光。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2,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3.你看,司是一个(平舌音),我们一起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同”字少一竖)

4、(出示图片)你瞧,这就是长大后的司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啊,司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马,这是复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师还告诉你:司马光曾经做过宰相。他花了的时间主持编修了有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过渡:那课文又写了什么呢?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

1.读生字词

(1)出示“一”.同学们,这个字,你会读吗?

(2)你再看,这些词你能读准吗?(谁来读前两个?)

后两个你来读。你瞧,在不同的情况下,一的读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一起读准它们。(齐读)

(3)除了一,课文中还有些生字宝宝。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读)

3.去拼音,开火车检查

4.初读课文

(1)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把它放回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它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双手捧书,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势)

(2)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请你来读。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听,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帮着他们读读课题吧。(课文22,司马光)

(3)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图,你瞧,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

(出示句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他们的高兴表达出来吗?

3.出示第三句话。再读读,花园里还有什么?

(1))(出示“水缸”词)这个缸是一个(后鼻音),我们读准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时候的人不像我们现在都用自来水,他们用水需要挑水,这种水缸就是用来装水的。

(出示图片)你看,这口水缸和我们小朋友比比个子,还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谁能读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还装满了水。

(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口水缸的大和满表达出来呢?(1个)

4.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

(2)课文第一段有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起因,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发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

(2)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口又大又装满了水的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么样?

(出示第一句)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那其他孩子怎么样?

(出示第二句话)我们一起读读。

(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啊?因为情况紧急。)

(2)情况危急呀,孩子们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

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是的,你看这个小朋友他(摸着脑袋,不知道该什么办),他慌了;这个小朋友他(吓得都哭了),他慌了;那这个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们都慌了。

(3)孩子们都慌了,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我们?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在担心什么?

(4)是的,我们都很着急,很担心,人命关天呀。一起读读这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文章的第三段。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出示第一个断句)。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镇静。这就叫“从容不迫”.一点儿也不慌乱,这也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一点儿的意思。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板贴两个词,并说:此时的司马光是从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乱的。司马光他没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1)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石头很重,司马光很费力气。

(2)指名读第一句。

4.结果怎么样呢?

面对危险,司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办法。这就叫“临危不惧”.

谁来读读?你读,你读,全班读。

5.孩子得救了,读到这儿,你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许,当时的司马光也和我们一样,他的脑子里有许多的办法,可他果断地选择一个办法,这就是“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他想出了这个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这就叫“多谋善断”.出示词卡。你读,你读,全班读。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马光的旁边,你会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聪明,聪明在那里?)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夸夸司马光吧!一起读读第三段。

8.你瞧,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的司马光,当时也就只有7岁,和你们一样大。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四个成语)

1.最后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第三节我们一起读。

2.出示课文填空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二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2)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显露了出来。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水从中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教学时一定要降低难度,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简单地讲述“司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期待。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但对朗读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师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借助文白对照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从而在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在学习中适当总结阅读小古文的方法。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感受不同

1、揭示课题,学写“司”字。今天,我们的教室里也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就是——司马光。司马是一个复姓,他姓司马,名光。指导写“司”字,三笔起笔成一条斜线。

3、感知特点。(出示古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这篇古文跟平时学的课文哪里不一样?交流:短小,难读难懂。

4、学习注释。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注释?今天学古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去请教注释这个不说话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初读正音。至少试读两次,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指名读,相机正音。

2、指导难读字。关注两个后鼻音的字:瓮,迸。借注释、看插图理解“瓮”,了解瓮和缸的区别。

3、指导朗读。个读、齐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读出味道

(一)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停顿。汇报交流,划错了的同学赶紧改过来。对的小朋友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交流: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二)读出拖音

1、拖音地读。部分音节适当拖音,学生练读,指名读。

2、摇头晃脑地读,入情入境。

四、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一)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随机交流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据字形理解“跌”。

(2)联系生活理解“庭”“群儿”。什么是庭?你家有庭院吗?你的庭院里有什么?课文的庭院里有什么?群儿是什么意思?拓展群山、群鸟、群马。这个群儿里边里都有谁呀?交流:司马光、掉进缸里的小孩子,司马光的朋友等等。

(3)指导写“登”字。

2、文白对照理解。小朋友,第一句话你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们,我来说白话文当中的句子,你们就说小古文当中意思和它一样的相对应的句子。

(二)第二句话: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同桌合作贴一贴。文白对照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请小朋友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纸,同桌两两合作,把小古文当中的句子贴到和白话文意思相对应的地方。上台汇报交流,说说理由。

2、师生合作读一读。教师读现代文,学生读小古文。

3、理解“弃”字。众是谁呢?就是群儿吗?全部都在里面吗?司马光也在里面吗?一个小孩一不小心掉水瓮里,他们在干什么?哭,丢下缸里的小朋友光在哭了。在喊救命,丢下水缸里的小朋友去找大人来救命了。丢下水缸里的小朋友跑了。丢下他,其实就是哪个字“弃”。

4、聚焦司马光的行为。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交流:光持石击瓮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击瓮破之。在这里,“之”是指什么?持石击瓮破之,之就是“瓮”,(手拿碗)那持石击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击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墙壁)持石击墙破之呢?——墙。总结:呀,这个“之”字可真有趣!以后咱们在读文言文时还会经常读到它。

6、小朋友们,现在这个小古文你读懂了吗?你能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吗,自己试试看,然后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五、总结学法,尝试背诵

1、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还用了借注释、看插图、联生活、文白对照、演动作的方法来读懂小古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方法。

3、背课文。现在你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来,我们一起来看着板书试一次。自己试试看。

4、写字指导。接下去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课堂作业本,开始写字,先把我们课内指导过的这几个字写起来。课堂作业本,写字:登、跌。还没写好的带回教室写。

晚上回家以后把这篇小古文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要求,一要背正确,二要背出记节奏,三要背出味道,如果你还会摇头晃脑地背,爸爸妈妈一定会表扬你!

1.回顾背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谁能背一背?

2.回顾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讲一讲这个故事?

1.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

全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可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可以通过表演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表演分工建议:一人当旁自;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一人当司马光;2~3人演“众皆弃去”的“众”。

同学们先选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依据课文的描述,准确而生动地演出情境现场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请一组同学到讲台前即兴合作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师演中采访,聚焦人物品质。

(1)教师在学生表演后随机采访。

采访观看表演的同学:你们觉得“落水者”和司马光都演得对不对?依据是什么?(应依据文本中的“动词”描写,评论“演员”演得是否准确从中感受到这篇小古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可以随机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动词,如:“没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没”:司马光:“持一击一破”)

采访众人:当时你们为什么都跑了呀?(预设:惊慌害怕、没有办法、想找大人帮忙等)。

采访司马光。司马光,你呢,你慌吗?那你也太镇定了,人都掉水里去了。你怕吗?真的不怕吗?我可是很害怕的。你为什么不跑啊?(预设救朋友,是呀,时间就是生命呀,在水里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你真勇敢,讲义气,聪明等)。

(2)说说你眼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机智、勇敢、讲情义等等。

3.链接相关资料,深化人物形象。

出示补充资料,组织讨论:说一说你对司马光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交流:司马光遇事不慌、沉着应对、机智果敢的特点。

1.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很开就传开了,在京城和洛阳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至于“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读读看,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交流:在这以后京洛两地把这个故事画成了画记录下来。

2.假如现在学校的文化墙也出现了这幅图,想让你向低年级的小朋友介绍介绍,你会怎么讲这个故事呢?注意可以加入恰当的想象,让故事的来龙去脉听起来更清楚、更生动!自己讲一讲,将给同桌听一听,全班展示。

1.补充课外资料,扩充人物形象认识。

交流:聪慧,爱读书。

2.推荐阅读《宋史·司马光传》。主要记载了司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后在朝为官的事迹。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四

1、通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3、会写“吓、叫”两个生字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生字卡片

一、导入

老师都知道同学们喜欢看电影、电视。今天,就请大家看一场小电影,好不好?(好。用课件播放司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

3、自由朗读后教师重提问“小朋友掉进水缸了,是谁用什么办法把他救出来了?”在学生的回答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给以鼓励,从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学习生字

在刚才的朗读中,同学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些字,我们看起来有点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这些?(生字卡片出现生字)哦!原来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认读生字

(1)请个别学生选读生字,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两个学生就请其他同学读其进行评价,然后由帮其正音的同学带读他帮忙纠正读音的,并对帮忙纠正读音的学生给以鼓励。如果这个学生都能读准确,就由其带读一次。

(2)再请1~2个学生选读,然后就开火车练读生字。

3、识记生字

同学们认读生字真有办法,一会儿就能读好了,老师相信同学们记住这些生字也一样有办法。我们试试看!

(1)学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里选择自己会的生字来给大家讲讲自己的认识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要求学生能把生字的读音读准,然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认识这个生字,教师对其做适当的指导,最后用这个生字口头组词或口头造一个句子。

(2)到最后剩下几个比较难的生字,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如:司,“乙”字部,左边加一竖就能变成“同”字,组词:司机、上司、司马光。假:把单人旁换成雨字头就变成“霞”。缸,部首:缶,换掉偏旁可变成“江”,组词:水缸、大缸、米缸。慌:心里什么都没有,只长满草,害怕得很就是心里“慌”,组词:慌张、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笔画来教。劲:把轻的车字旁换成力字旁。砸,猜字谜: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组词:砸破、砸烂、砸锅卖铁。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带拼读齐读一次。

(4)脱音读生字。

同学们真棒!把那么多的生字都认识了,要不我们现在来玩一个小游戏来轻松一下吧?(好)

我们就来玩“登山”:谁能一口气怕到山顶取到小红旗就是赢家,老师就奖励他一朵红花。(生词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脱音生词,把13个生字分成三小组,请大概4~5个学生“爬山”。)

四、写字指导(学会能写“吓、叫”两个生字)

游戏我们就玩过了,我们现在要静下心来学学写字了。刚才我们学习了“吓、叫”这两个生字。

(1)先让学生观察该如何写好这两个生字有何相同,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吓、叫都是口字旁,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口”字应该写得高)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教师边说写的要点边写生字)

(3)学生随着音乐写生字。

(4)大部分学生写完就找两个学生的生字展示并作简单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一课,我们都知道机灵的司马光救回了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还学习了13个生字并且写了“吓、叫”两个生字,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把这篇课文学完,大家回去再仔细读读课文,聪明机灵的司马光是怎么救人的。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五

1.读好停顿,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体会人物品质。

3.掌握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一)导入:请同学们默读单元导语,看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美好的品质)

过渡:同学们,我来说一段话,考考你能不能听懂,好吗?(吾姓为刘,乃河北人士。爱静亦爱动,运动、音乐、阅读皆为所好。)这就是古时候人们写文交流的方式,叫古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跟老师数空写课题。(可相机讲解“司”的写法:半包围的字不要包得太严,“一”和“口”向左稍稍露出)

(二)活动一:读停顿。

1.试读:学习古文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把停顿读好,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这篇小古文,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停顿。

2.过渡:同学们都读完了,来,读给大家听听。(出示课文停顿,再次练习,熟练掌握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活动二:读理解。

1.过渡:这篇小古文你能读懂吗?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借助文后的注释或者猜读,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全班交流,预设句子:

(1)足跌没水中(“没”的意思是什么?怎么“没水中”的?)

(2)瓮(图片区分“瓮”与“缸”,知道“收口为‘瓮’,敞口为‘缸’)

(3)儿得活(什么叫“得活”?用哪个词更合适?“得救”)

3.再次自主练习讲故事,全班展示。

4.原文、译文对照,从字数上感受古文的“言简意丰。”

一群小孩儿在庭院里玩游戏,其中一个小孩儿登到大瓮上面,不小心跌了进去,就要被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儿都吓得扔下他跑了。这时,只见司马光从地上拿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只听“哗啦”一声,水瓮破了,里面的水流出来了,小伙伴得救了。

(四)活动三:背诵课文,议品质。(这篇小古文大家都读懂了,那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说说理由。)

群儿(),一儿(),足跌(),众(),光()

破之,水迸,儿()。

(填空试背诵,去掉辅助背诵)

预设:他机智,危机时刻想到了最好的解救办法;他仁义,没有弃伙伴而去;

他勇敢,敢想敢做等。

(五)总结本课学法:本节课我们就是用这样“一读停顿,二读理解,三读思考”的方法读懂了这篇小古文,感受到了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六)整合阅读《人与自然》第59页《司马光》。

1.过渡:司马光小小的年纪,为什么会有这样让人敬佩和赞叹的仁义和智慧?让我们从另一篇小古文中去寻找答案。

2.出示学习要求: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篇小古文,说说司马光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秀品质?

3.全班交流。(司马光具有这些美好品质是因为他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他的仁义、勇和智慧是从书中而来。)

结语: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具。)请大家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希望同学们像司马光一样做一个仁义、智慧、勇敢的人。(齐诵结束)。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六

1.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把课文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和节奏,并尝试背诵。

2.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3.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古今对比揭示课题

(一)出示图画,引出课题。

1.出示司马光砸缸图片。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司马光砸缸)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现代文《司马光》:你们以前看到的司马光的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3.出示古文《司马光》:但在六百多年前,司马光的故事却是这样的。引出课题。

4.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司马光姓什么?名什么?像这样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姓,叫做复姓。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复姓吗?其实咱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姓氏歌》里就曾经接触过复姓,一起读一读。(ppt出示《姓氏歌》)

(二)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

1.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字数少、句子短、语言不同)

2.揭示文体。

像这样,用几十个字就能表达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意思的语言,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这个故事最早被收录在《宋史司马光传》里。

二、初读文言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字音指导:“瓮”和“迸”。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瓮”和“迸”。

2.把这两个字放进句子里面,再读一读。

(四)借助停顿符号,同桌练读,读出节奏。

读文言文,不仅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得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请同学们借助停顿符号,跟同桌一起练一练,看看怎样才能把这篇小古文读的更好听,更有节奏和韵味。

(五)配乐全班读。

(一)图文对照。

1.出示三幅图片,请学生把这三幅画的内容跟课文中句子对应起来,并拿出学习单连一连。

2.指名反馈。

(二)学习课文第一句。

1.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这个“戏”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组词、看图片)(板贴“戏”)

3.“群儿戏于庭”是什么意思?(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1)我们平时说“谁在什么地方玩耍”,古人却偏偏说“谁玩耍在什么地方”,这也是文言文的一个语言特点。

(2)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是“群儿戏于庭”,一群孩子在公园里玩耍是?(群儿戏于园)

一群小鸟在树林里玩耍是?(群鸟戏于林)

4.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本来应该是很开心的,可是忽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5.生字教学“登”。

(1)出示“登”的古体字,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2)“登”字书写指导。

板贴“登”,教师师范书写,并强调书写要点,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单上写两个。

6.有孩子掉进了水缸中,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危险,危急)

7.从哪个字看出现在情况“很危险”?(没,贴板书“没”)

8.怎么读出这种危急的感觉?

(一)刚才读的这一句,其实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板贴:起因)

(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这个故事的经过是怎样的?(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2.其他小朋友都吓坏了,他们可能会做什么?(一儿呼救、一儿大哭、一儿受惊,呆若木鸡)

3.司马光有没有一同“弃去”?

4.采访一下司马光:“你何不呼救?何不弃去?”(指名作答)

结论:真是一个冷静、镇定的司马光,原来你早已经想到救人的办法了。

5.想到办法以后,司马光一连用了三个动作,请把它们找出来。(板贴:经过、持、击、破)

6.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句话。(边做动作边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读出一气呵成的感觉)

7.最后把什么砸破了?(水瓮)

“破之”的“之”,就是指水瓮。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句。

这个故事最后怎么样了?

水迸,水流出来了,那个孩子得救了。这就是故事的结果。(板贴:迸、活)

(一)再读课文

再把这个文言文故事连起来读一读。齐读课文。

(二)讲述故事

谁能把它当成故事来讲一讲?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图片。(指名反馈)

(三)尝试背诵课文

1.填空式背诵。

2.借助板书背诵。

3.配乐背诵。

1.今天我们学习了文言文故事《司马光》,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冷静、镇定、勇敢、机智)

2.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群英荟萃。历史上还有很多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孩子。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他就是“灌水”取球的文彦博。

这也是一篇文言故事,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细细品读。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            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            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            指导学生看图。

(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3)  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5)  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            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  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  小组内练读。

(4)  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  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  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  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一、复习课文。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            学习生字“我会认”

3、            学生交流学习。

4、            汇报学习体会。

5、            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            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  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  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  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  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            比一比,再组词。

救(       )   劲(      )  司(       )

球(       )   径(      )  同(       )

2、            扩词。

司(     )(     )   假(      )(      )

使(     )(     )   别(      )(      )

四、课堂总结。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这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  出示预习提纲:

1.读课文(自己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互相读、订正读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3、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三  学习展示

1.指名分段读文(师生评价)

3.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

4.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四、拓展探究

你认为司马光做得怎么样?还有别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吗?

五  训练提升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   )假山     一(   )水缸   一(   )花园

一(   )水       一(   )石头   一(   )电视

2找朋友连一连

使    假   砸   喊   救

山   缸   声    人   劲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十九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指导学生看图。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练习背诵课文。

2、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学习生字“我会认”

2、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学生交流学习。

4、汇报学习体会。

5、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救劲司

球径同

2、扩词。

司假

使别

四、课堂总结。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篇二十

教学目标 :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 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8073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