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婆桥教案(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7:29:11
实用外婆桥教案(汇总14篇)
时间:2023-10-29 17:29:11     小编:书香墨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时编写的一种有关教学的详细记录材料。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晦涩。阅读这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方式。

外婆桥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运用捏出、贴压、衔接、插入的技能,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塑造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象,进一步对老人的的敬爱之情。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设置背景图“我和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人范例。

2、准备橡皮泥、垫板、小豆、牙签等。

活动过程:

1、从昨天的话题谈话引题。

2、将范例摆放在桌面上,让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制作方法。

3、教师演示老人的制作方法,重点强调分泥和老人头部的塑造法。

分泥:将泥对半分,其中一团塑头部,另一团再对半分塑头身和四肢。

4、幼儿塑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塑造出老人后,教师要求幼儿再塑造出一个我自己,最后,将我和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摆放在背景图上,幼儿相互欣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欣赏泥工作品,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泥工艺术,并练习泥工的基本技能:团和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掌握了怎样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泥工活动,我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在团团捏捏的过程中体验到玩泥的快乐。虽然孩子们的作品还较粗糙,但很可爱,有的还较有创意,虽然他们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开心,而我陪着孩子们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儿时快乐的感觉。

外婆桥教案篇二

一、品读文章重点词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意。

二、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进而产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学会在困境中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拼搏进取。

说明: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回忆性散文。文章看似写外婆手艺好,实则表现了外婆对待自然,对待人,对待生活的仁爱、宽容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以及想要延续、传承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真挚感情。文中有许多自然清新而细腻的细节和语句,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品读,抓住关键词来品味,联系语句前后来思索才能够深知其意蕴。所以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语段并品读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是关键,而我校的课题是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的研究,因此在设计时重在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导入新课

师:谁能谈谈自己收到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礼物?为什么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谈对礼物情有独钟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悟。

教学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学好本文奠定情感基调。

二、整体感知

1、师:自读全文,你觉得本文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默读,归纳,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明确:手纹

2、整理本文的写作提纲。

明确:一、(1—6)回忆外婆缝补新衣时的心理和习惯。

审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准则:做衣如做人

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二、(7—8)“我”穿新衣的时节和穿旧衣的心情。

三、(9—13)外婆的灵感和作品。

四、(14—20)“我”临摹外婆的作品。

教学时间:10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在整体上进行把握,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三、质疑问难

1、师:分小组活动:

1)、小组准备朗诵。(形式不限)

2)、每组至少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整理出大家认可的较为合理的回答。(可关注词、句的含义)

3)、时间8分钟。

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注意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并挖掘其深意。

教师预设的主要问题:(学生如果不能提出预设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预设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以“外婆的手纹”为题?而不是“手”或“手艺”?

2)理解第11、12、14段对外婆绣品的描写,体会作者的用意。

3)现实中的作者是怎么对待他的私人文物的?结合具体段落和词句分析:保存、复制

2、沉浸文本,品读重点段落和词句并挖掘其深意,教师注意引导对于外婆人格魅力的挖掘。

3、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25分钟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因为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所以,开展质疑问难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进而理解“手纹”的内涵。从而体会外婆的人格之伟大。

四、小结

手艺体现的“三美”不该失传,刺绣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更不该失传;外婆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的精神也不该失传。

五、作业

细微之处见真情,请以长辈的某个细节为题,写一个片段,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深刻感悟。(100—200字)

外婆桥教案篇三

目标预设: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重点:

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教法学法:

谈话、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家里都有哪些人呀?

2、如果想外婆了该怎么办?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3、教师解说阳光线,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四、找一找故事中长长的线和生活长长的线.

2、生活中的线〔电线、缝衣服的线、鞋带〕

五、角色表演

1、你会打电话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2、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六、结束

鼓励幼儿回家给外婆打电话.

外婆桥教案篇四

1、体会外婆在苦难的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朴实而高尚的优秀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

3、在阅读中体验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1、默读文章,分析外婆由外而内的的朴实和美好境界;

2、反复朗读,感受文章富有感情的语句及细节描写;

1、从文章中感悟外婆生活的艰难与乐观豁达心态;

2、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磨砺,学会超越苦难,超越自我。

教学突破:

文章以优美深情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精巧的针线活手艺,外婆看似是在用一针一线缝补衣裳,描绘花鸟虫鱼,实际上是在用一份恬淡、安详、仁慈、宁静的生活态度裁剪人生。可以着手外婆做针线活的神态、表情、动作及其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外婆一生的艰辛,及其在艰辛生活面前对人生的朴素而崇高的理解追求。文章中有许多颇富哲理的句子,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评。

一、导入

二、默读课文:

问:文中的外婆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从文中找出根据说一说。

例如:

1、“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外婆的女工出众。

2、“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外婆做的衣服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

3、“外婆说,人在找一件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它的人。”——外婆对衣服有自己的审美观,朴素而富有哲理。

4、“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外婆不仅在剪裁衣服,而是用心剪裁人生。

5、第5、6——在外婆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个对世界万物充满感情的人,对待生活也一定是积极乐观的。外婆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6、第4、8节:——外婆在“打着补丁”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坚持着内心的那份信念和坚韧。

7、第10节:——外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使她获得了艺术灵感。外婆是一个拥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8、第11、12节:——外婆富有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力,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感情。

9、第16节:——外婆一生充满了艰辛,但悲苦人生却并没有消磨掉外婆对真善美的追求,外婆在苦难中沉淀出了安详和宁静,这是经过苦难的磨砺而升华出的大度和超越、旷达与宽怀。

总结:外婆不但手艺高超,而且有着一颗丰富充满感情的心;外婆在艰难的生活中却保持着安详、仁慈、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着真善美。

三、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品味语言。

这是一篇美文,其中有许多语言富有哲理,感情真挚,可以在朗读中细细品味。

例如:

第5节:对“布”的描写,充满了深情,同时也流露出外婆做衣服时的心理活动及心态。

第6节:“高高的天空”和“小小的衣服”更展示出外婆的庄严虔诚。

第10、11节的描写:使外婆的形象更像一个艺术家,从而由外而内地揭示了外婆的内心世界。

四、写作特色:

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刻意描写外婆优雅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从而揭示她的丰富内心世界,表现了她对待苦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构思巧妙,用笔细腻。

五、作业:

1、日记:《妈妈/爸爸的》

2、《课课练》

外婆桥教案篇五

1。体会外婆在苦难的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朴实而高尚的优秀品质;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3。在阅读中体验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1、从文章中感悟外婆生活的艰难与乐观豁达心态;2、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磨砺,学会超越苦难,超越自我。教学突破:文章以优美深情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精巧的针线活手艺,外婆看似是在用一针一线缝补衣裳,描绘花鸟虫鱼,实际上是在用一份恬淡、安详、仁慈、宁静的生活态度裁剪人生。可以着手外婆做针线活的神态、表情、动作及其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外婆一生的艰辛,及其在艰辛生活面前对人生的朴素而崇高的理解追求。文章中有许多颇富哲理的句子,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评。

:问:文中的外婆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从文中找出根据说一说。例如:1、“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外婆的女工出众。2、“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外婆做的衣服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3、“外婆说,人在找一件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它的人。”——外婆对衣服有自己的审美观,朴素而富有哲理。4、“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外婆不仅在剪裁衣服,而是用心剪裁人生。5、第5、6——在外婆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个对世界万物充满感情的人,对待生活也一定是积极乐观的。外婆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6、第4、8节:——外婆在“打着补丁”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坚持着内心的那份信念和坚韧。7、第10节:——外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使她获得了艺术灵感。外婆是一个拥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8、第11、12节:——外婆富有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力,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感情。9、第16节:——外婆一生充满了艰辛,但悲苦人生却并没有消磨掉外婆对真善美的追求,外婆在苦难中沉淀出了安详和宁静,这是经过苦难的磨砺而升华出的.大度和超越、旷达与宽怀。总结:外婆不但手艺高超,而且有着一颗丰富充满感情的心;外婆在艰难的生活中却保持着安详、仁慈、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着真善美。

这是一篇美文,其中有许多语言富有哲理,感情真挚,可以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例如:第5节:对“布”的描写,充满了深情,同时也流露出外婆做衣服时的心理活动及心态。第6节:“高高的天空”和“小小的衣服”更展示出外婆的庄严虔诚。第10、11节的描写:使外婆的形象更像一个艺术家,从而由外而内地揭示了外婆的内心世界。

外婆桥教案篇六

1、知识目标:通过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并能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2、技能目标:能演唱这首歌曲,做打击乐伴奏,能会打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情感目标: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亲情的感悟。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准确地为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法:运用创设情景、模唱、教唱、示范、对比、表演等方法执教。

学法:采用听唱、模唱、合作、识谱和综合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4分钟)

1、导语。

师:今天导游姐姐将带领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澎湖湾)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让导游姐姐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地方了,可是导游姐姐让我们接受一次小小的挑战才能更开心的带领我们去彭湖湾,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这次挑战呢?(生:有)

2、课件显示音乐大转盘。

(1)、听音乐猜一猜什么歌曲?(童年)

(2)、由什么器乐演奏?(吉他)

用音乐大转盘,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音乐情境。

二、学习歌曲。(18分钟)

1、配乐欣赏澎湖湾风景图片。

师:这一首童年是一首校园歌曲,表达了对童年的回忆,同学们真棒,挑战成功,那么让我们跟着导游姐姐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吧!

2、介绍澎湖湾。

师:这个地方美不美?那么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里吗?在台湾和大陆的中间有许多小岛,叫做澎湖群岛,美丽的澎湖湾就在那里,它与福建厦门相对,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那里的美景让人置身于世外桃源。导游姐姐带来的有一首歌也是说澎湖湾,同时跟《童年》一样是校园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弯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住在台湾的潘安邦的外婆也如同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初听歌曲:学生再听谈一谈感受。

师:同学们现在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导游姐姐带着我们一起到澎湖湾的沙滩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让我们一起去听老船长讲故事吧!(播放《外婆的澎湖湾》)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曲,老师来提几个小问题,看看谁听的最仔细第一个问题,这首歌描绘了一个孩子童年的.故事,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播放童声版《外婆的澎湖湾》视频)

5、简介作者叶佳修。(课件出示)

师:这是来自台湾的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是流行于学校,学生非常喜欢唱的歌,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叶佳修吧。叶佳修是台湾的作曲家、,这首歌根据歌手潘安邦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可爱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长大后成为歌手就用歌声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对家园的赞美之情。他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思念总在分手后》、《爸爸的草鞋》等。

6、教师范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多动人的澎湖美景,听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等到台湾回归祖国了,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到澎湖湾去游玩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体会台湾校园歌曲亲切、朴实、明朗等特点。下面呢由老师先来为大家范唱,大家可以试着跟着老师哼唱旋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在听的过程中跟着哼唱以及了解歌曲的演唱方式表现方式,为下一步演唱好歌曲做好铺垫,而了解作者则勾起了同学们对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7、跟琴唱旋律,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旋律,在唱旋律的过程中你认为比较难的地方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解决。(教师用电子琴弹旋律)

8、突破难点。

外婆桥教案篇七

1、学习外婆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质及她朴实而高尚的情操。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每天生活在繁忙中,往往会忽视了许多生活的细节。倘若我们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悟。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李汉荣的散文天地,感受一下他的内心世界。

把书翻到《外婆的手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虔诚、临摹、淙淙

(2)解释下列词语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灵感:在文学、艺术、科学、技艺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2、全班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读罢全文后,觉得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外婆的针线活

2、同学把书合上,看投影。投影上的三句话就是描写外婆的针线活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把句子填完整。

(1)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2)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3)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地期待。

大家认为填上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评价一下。

这些词语很美,非常形象生动。写出了外婆手艺的高超,绣的作品的十分逼真。3、看来,外婆的针线活不仅让作者难忘,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美。

4、作者把外婆的针线活称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艺术品”(第七节)朗读这句话

5、大家认为怎样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怎样的人能创作出艺术品?

非常美的,一般人难以完成的,高于生活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艺术家能创作出艺术品。

6、大家都认为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艺术品,而文中外婆的身份是什么?普通的劳动者

艺术家能否就和普通劳动者划上等号?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分析下去。

7、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1--13节,圈划后归纳一下,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外婆俨然是一个艺术家?(五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

艺术家:

1、审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2、准则--做衣如做人(板书)

3、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4、灵感--来自内心、来自生活

小结:正因为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为“我们”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

(1)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叫妻子临摹仿做

(3)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其实,这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三节。

四、布置回家作业:

1、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且蕴含哲理,请大家回家细细品味,并找出一两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课后阅读《替母亲穿针》,说说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本文是李汉荣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怀念,从而感受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分析外婆针线活手艺好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外婆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她所做的针线活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最后走入这位普通老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一下作为普通人所特有的人生态度。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上能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我觉得课中的一处闪光之处就是在投影中列出三句描写外婆针线活手艺高超的句子,要求同学把关键的词语填写完整。这样一来能直接引入课文,省去很多繁琐的提问,二来也能让学生通过所填写的词语,直接感受到外婆所绣作品的逼真、惟妙惟肖。课堂中的难点就是如何从外婆的作品中感受到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学生往往只会从书本中找答案而不能联系外婆所生活的年代和外婆的内心世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拨。

在教学完毕并检查了学生的两项回家作业后,觉得所布置的作业可操作性还不够高,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差别较大,这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因为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只有真正让学生有东西好写了,有东西好说了,他才会对这篇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外婆桥教案篇八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乐感

4、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这首歌对于学生们来说已经很熟悉,所以重点在对歌曲的意境的表现上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绎歌曲。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钢琴、吉它、教学课件、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又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所以采用自己识谱的'方法,但歌中切分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多听,所以同时采用听唱法,两种方法相结合。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听完后告诉老师

第一: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

第二: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

(师点击屏幕,出示背景图,歌曲《童年》)(用一首孩子们都熟悉的歌曲来引入,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起孩子的兴趣)

外婆桥教案篇九

1、能安静地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抒情旋律。

2、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外婆的喜爱之情。

3、在说说、唱唱、跳跳、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二、活动准备:准备外婆头饰一个,音乐cd、cd机。

三、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老师问,幼儿答。《组织形式灵活性》

(二)谈话: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三)欣赏歌曲:

1、cd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

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4(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

(个别能力强的:老师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点,让老师也能乘)《学习要求针对性》《以上几个环节体现了递进性》做让幼儿动脑筋做船、搭桥体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有外婆《体现环境》(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受)(幼儿做动作有了动作感受)

(四)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外婆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四、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给予小朋友一定的奖励,和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外婆桥教案篇十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展开音乐的想象,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什么地方?一起来听听。

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二、寓教于乐

师:听出我们今天到那里去啊?贴课题。(是外婆住的澎湖)。知道澎湖湾在那里?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偏西南位置,古称“平湖”,由64个岛屿组成,其中44个为无人

岛。澎湖风景优美,雨量稀少,正因为这个原因,造就了丰富多变植物物种,在阳光下

展现迷人风采。请大家听听歌曲描绘了澎湖湾哪些美丽的景色?

生:复听歌曲,熟悉歌曲歌词。

就能先到达。

生:解决歌曲难点节奏,切分音节奏。。

师:我们全班都到达了澎湖湾。听,脚踩在细细的沙滩上,发生出轻轻的声音,来,一起来唱唱。用沙声模唱歌曲。海风也轻轻地吹起来了。用呜模唱。

生:分别用沙、呜不同的母音模唱歌曲。

师:美丽的景色,由优美的歌词来描述,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歌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不认识的字。

师:请同学们随着老师试着唱一遍歌曲。

生:轻声随着老师演唱。

细听,听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生:从他的演唱中感受到他和外婆的感情很深厚。

师:歌曲的前半部是在怀想,在叙述,他是怎样唱的?后半部是高潮部分,又是怎样唱的?

生:前半部分很轻松的演唱,后半部分是在赞美澎湖湾,在演唱上力度上比前半部分要强一些。

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老师在网上又找到“青燕子”组合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你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默契,很和谐。

师:我们也来找找组合的感觉,好吗?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一个小组演唱一句,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齐唱。

生:玩接龙的游戏。

三、创造表现

什么节奏,会让歌曲更丰富,更好听?

生:前半部分不加入伴奏,后半部分加入伴奏。

师:老师找一个小组上前面来伴奏,其他同学来演唱。

生:全班同学一起演唱,伴奏。

四、完美结课

一位同学,最简单爱祖国的方式也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

们美丽的校园,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外婆桥教案篇十一

1、教师带领学生唱跳着《校园的早晨》进教室:跳到自己的位子后跟老师站着原地边唱边跳。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那么什么是校园歌曲?它又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1、介绍:(师生分角色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生在乡土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校园歌曲就此诞生了。

2、点歌台: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听听比较有代表性的《外婆的澎湖湾》。

(片段)

3、介绍叶佳修:导语:同学们,这个时期有一位非常重要的领军人物,他就是——(叶佳修)?刚才我们欣赏的《外婆的澎湖湾》就是由他作词作曲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观看艺术人生访谈叶佳修的mtv资料)。他是著名的创作型歌手,他的好多作品到现在都在广为传唱呢!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乡间的小路》也是他作词作曲的,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亲自的演唱。

1、(示谱)学生复习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学过了,让我们跟着伴奏音乐完整地复习歌曲,同学们要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2、同学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教师总结:共三个部分,一三部分相同;(出示1和3)

3、色块填充:

a、同学们看歌曲这里的蓝色块处,请你选择合适的节奏型,拍一拍,奏一奏。(示节奏型)

b、学生分组讨论选择,逐一拍节奏,我们先选择这种来填充。多媒体出示统一用“xx x”和“xx xx xx xx x o”

c、除了可以用手拍出来,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来填充。拿出双响筒,学生练一练。

d、为了节约时间,前面都相同的部分就不唱了,我们选择第三部分第二段歌词来演唱。两组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演唱。

a、出示竖笛谱,学生一起练习

b、跟着第二部分伴奏音乐:一半学生演唱一半竖笛伴奏

5、解决演唱形式:

a、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6、表现歌曲:一个人领唱第一部分,一人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部分请一半学生齐唱,另一半学生用竖笛伴奏。第三部分,两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其余的边演唱歌曲边徒手伴奏。注意演唱的顺序。

四、大陆校园歌曲时代

1、导入听《同桌的你》:同学们表现得很丰富,很投入,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歌名是什么?它是不是校园歌曲呢?(听)

2、介绍:受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80年代中期,大陆也开始流行校园歌曲,比如我们熟悉的《校园的早晨》、《童年》、《玻璃杯》等等。刚才我们欣赏的《同桌的你》被大学生们称为当年的“毕业歌”。

3、吉他介绍: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同桌的你》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1. 图片认识吉他

2. 同学们,那个时候,经常会在公园里、各大院校的舞台上、校园的青草地上,听到吉他的弹唱声……浪漫自在又温馨!木吉他是校园歌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今天老师也想用吉他伴奏演唱一首《童年》。

3. 出示歌词,教师演唱。听完后总结:老师唱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跟着唱了起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过过瘾吧!

4. 学生跟着吉他分句学唱歌词。

5. 老师用吉他伴奏学生演唱《童年》

4、表演

同学们唱得还可以,现在我们加入一些声势动作表演一下。会捻指吗?练习捻指,出示节奏,跟着节奏练习。现在那起沙球一起练习,没有沙球的同学徒手练习,节奏也是这样的,拍手呢,练习拍手。

a、出示节奏谱子:沙球(拍手、捻指) x o x o

b、分工:一组捻指,一组用沙求伴奏;还有一半拍手,跟音乐齐唱

5、表演唱《童年》

五、总结

1、总结归纳:今天我们了解了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对校园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有什么特点呢?(依次出示问题)

2、学生讨论总结:校园歌曲:由学生们创作或学生传唱的一些描写他们思想感情、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

校园歌曲的特点: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直白,给人美感,易学易唱,贴近生活。

同学们,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来了,桃红了,柳绿了,田间荡漾着新苗的欢笑,神州大地一片生机!同学们,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拥有纯洁美好的校园生活,能在祖国妈妈的环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相信我们绿色的祖国到处开满幸福之花!

七、下课

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外婆桥教案篇十二

1.尝试用沙溪方言念童谣,体验用方言念童谣的乐趣。

2.感受外婆亲情的温暖,乐意做个有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宝宝。

摇船视频,童谣图片。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

提问:

(2)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里的呢?

2.有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吧!

二、理解、学说儿歌。

1.观看视频,学做摇船动作。

(1)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摇船)那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摇船的样子。

(2)那到了外婆家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外婆桥》。

2.教师完整念童谣(普通话),理解童谣内容并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幼儿用普通话学念童谣。

(1)刚才我们听得是一首童谣叫《外婆桥》,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遍。

(2)外婆小时候也念过这首童谣,我们听听看外婆是怎么念的。

4.教师用沙溪话念童谣《外婆桥》。

外婆念得和宝宝念得有什么不同?原来是用沙溪话念的`,沙溪话念的和我们用普通话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哦,我们再来听一听。

5.教师再次用沙溪话念童谣。

(1)摇啊摇(方言)就是我们普通话说的什么呀?摇到哪里呀?那我们一起来用沙溪话说说看。(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2)摇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么呀?宝宝用沙溪话怎么说?我们来说说看。(外婆叫我好宝宝)

(3)外婆很喜欢宝宝,叫他好宝宝,外婆还做了什么?她拿出来什么东西宝宝吃?糖一包,糖(方言)我们普通话怎么说的?糕用我们沙溪话怎么说?宝宝吃到外婆给他的东西,看宝宝脸上什么表情?什么样是哈哈笑,笑给我看看。(吃的宝宝哈哈笑)

6.幼儿用沙溪话学念童谣

(1)现在我们跟着外婆一起来念一念吧!

(2)现在男宝宝来念念。

(3)女宝宝来试试看。

7.幼儿合作念童谣。

(1)我们刚才念得是一首童谣,童谣就是家里长辈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念的。现在老师来当外婆,谁来当我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念念。你们也可以跟着外婆和宝宝一起念。

(2)外婆和宝宝是怎么来念的呀?外婆抱着宝宝摇啊摇就像什么?

(3)你们也想来试试吗?那就和你边上的朋友一起拉好手,像小船一样来用沙溪话念念这首童谣。

(4)刚才有的宝宝只顾着摇船了,嘴巴没有念童谣,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好吗?

三、引导幼儿做个尊敬长辈、孝顺的好宝宝

外婆桥教案篇十三

1、知识目标:通过对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并能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2、技能目标:能演唱这首歌曲,做打击乐伴奏,能会打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情感目标: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亲情的感悟。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准确地为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歌曲中切分音的演唱

教法:运用创设情景、模唱、教唱、示范、对比、表演等方法执教。

学法:采用听唱、模唱、合作、识谱和综合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4分钟)

1、导语。

师:今天导游姐姐将带领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澎湖湾)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让导游姐姐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地方了,可是导游姐姐让我们接受一次小小的挑战才能更开心的带领我们去彭湖湾,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这次挑战呢?(生:有)

2、课件显示音乐大转盘。

(1)、听音乐猜一猜什么歌曲?(童年)

(2)、由什么器乐演奏?(吉他)

用音乐大转盘,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音乐情境。

二、学习歌曲。(18分钟)

1、配乐欣赏澎湖湾风景图片。

师:这一首童年是一首校园歌曲,表达了对童年的回忆,同学们真棒,挑战成功,那么让我们跟着导游姐姐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吧!

2、介绍澎湖湾。

师:这个地方美不美?那么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里吗?在台湾和大陆的中间有许多小岛,叫做澎湖群岛,美丽的澎湖湾就在那里,它与福建厦门相对,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那里的美景让人置身于世外桃源。导游姐姐带来的有一首歌也是说澎湖湾,同时跟《童年》一样是校园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弯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住在台湾的潘安邦的外婆也如同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初听歌曲:学生再听谈一谈感受。

师:同学们现在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导游姐姐带着我们一起到澎湖湾的沙滩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让我们一起去听老船长讲故事吧!(播放《外婆的澎湖湾》)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曲,老师来提几个小问题,看看谁听的最仔细第一个问题,这首歌描绘了一个孩子童年的故事,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播放童声版《外婆的澎湖湾》视频)

5、简介作者叶佳修。(课件出示)

师:这是来自台湾的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是流行于学校,学生非常喜欢唱的歌,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叶佳修吧。叶佳修是台湾的作曲家、,这首歌根据歌手潘安邦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可爱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长大后成为歌手就用歌声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对家园的赞美之情。他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思念总在分手后》、《爸爸的草鞋》等。

6、教师范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多动人的澎湖美景,听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等到台湾回归祖国了,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到澎湖湾去游玩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体会台湾校园歌曲亲切、朴实、明朗等特点。下面呢由老师先来为大家范唱,大家可以试着跟着老师哼唱旋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在听的过程中跟着哼唱以及了解歌曲的演唱方式表现方式,为下一步演唱好歌曲做好铺垫,而了解作者则勾起了同学们对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7、跟琴唱旋律,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旋律,在唱旋律的过程中你认为比较难的地方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解决。(教师用电子琴弹旋律)

8、突破难点。

外婆桥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歌曲为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用具:电子琴、电子白板、打击器(碰铃、沙锤)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

1、导入。

师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儿时美好的的回忆,

2、生自主学习。

白板显示:1、以你已有得的学习经验,你从这首歌里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可以从拍号、强弱、速度、节奏、旋律、音乐标记等来分析)

2、作者叶佳修简介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八十年代爱唱的(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唱伴奏是叶佳修弹吉他演唱的。

三、学习歌曲

1、初听范唱。

1)、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2)、听完之后眼前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4遍)(每个问题一次次抛出)

1)歌曲的意向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教师范唱)

2)划分乐段,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

3)每段的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小声跟唱,注意口型)

4)有什么特殊的节奏?用笔标出来。

3、视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视唱歌谱。

4、小声跟琴唱。

5、师生一起视唱曲谱。让学生理解切分音节奏作用于歌曲,使演唱更加完美。

师:切分音作用于歌曲中会给歌曲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声音如何表现?(短音弹唱,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第二部分出现的切分音呢?(动感、思乡之情)

6、生跟琴视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北京天使合唱团表演的合唱曲《外婆的澎湖湾》

7、欣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

8、填词。(学生分小组唱)

(根据开始抛出的问题讨论、辨别、表现)

9、师示范,生听辨。

四、表现歌曲(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师: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b段的情感。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配伴奏。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想一想、编一编、试一试、辩一辩、改一改,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创编节奏型。

(要注意不能破坏歌曲的美感,而要进一步完善它的美感。)

2、生小组讨论。

3、分组用演唱的方式汇报讨论的方案。其余小组评价。

4、、小结。

师:把你大脑中的晚风轻拂澎湖湾的情景画成图片,拿起打击乐用最美的声音表现这首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

四、拓展

说起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首校园民谣的歌曲,一首是先前提到的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另一首是罗大佑的《童年》再次感受其清新流畅、旋律动听、易于哼唱的特点。

欣赏: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和罗大佑的《童年》

小结、校园民谣有什么风格特点?

速度中速,歌词都以叙述回忆为主。

思考:今天的音乐课你参与了多少?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学的?

请写在你的卡纸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8869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